补脾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早中期51例
探讨中药益肾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臻至;曼曼矍璧熬:黧姜黧篓鬟篓笺未W象。
至rl歪d至He至al至th高D至ige壶st至M虿edⅢic东al蟊Pe援riⅢod歪ic至al至Ⅲ舞歪歪至亳曩蕊甍舞至至至i中医中药盖鼻窦有四组,位分前后,经络所系各有所主.其中额窦、上颌窦、前筛窦为前组鼻窦;后筛安、蝶窦属后组鼻窦,前者太阳、阳明、少阳主之,属阳,后者太明、少阴主之,属阴。
后组鼻赛位置深邃,开口于鼻后道,一旦罹患则多表现为清阳不升,浊邪不化,浊涕色白,时时下咽,局部检查则可见咽方后壁粘膜增厚,粗糙,滤泡呈团状或有粘液附着,鼻镜检查可见中甲后端及筛区粘膜苍白,筛泡变性,中道后端有粘液,鼻咽镜中亦有粘液潴留,对此,笔者取益气升清化浊利咽为法,拟补中益气汤合苍耳子散加减。
炙黄芪,党参,苍耳子各159,白术,干地黄,白芍各129,当归,木笔花各109,黄柏,霍香,菊花,桔梗各79,升麻,甘草各49.方中参、芪、术、升麻益气健脾、升清化浊,归、芍、地黄养血滋阴,黄柏、霍香、苍耳子、杭菊花、木笔花疏风清热,化浊通窍,桔梗、甘草清肺化痰利咽,清阳升、浊邪化,涕不下咽而咽中爽利。
3颈肌群综合症.调理气机。
柔肝通络咽处颈椎之前,颈部诸肌包绕之中,乃津血气机上下之要冲,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脑肋,循喉咙之后,上人顽颡,连目系.肝属木,乃生气所寓,为藏血之地,其性刚介,喜条达,体阴而用阳,若七情内伤或六淫外束,则木郁不达,每见咽中勒索感或如有芒刺哽咯不爽,伴颈侧紧迫,痰胀,肩背牵掣不利,而无明显压痛点.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为此治当调理气机,柔肝通络,拟逍遥散出入:醋柴胡59,白芍129,西当归l O g,茯苓109,白术129,薄荷59,鸡血藤l O g,络石藤l O g,陈木瓜129,桑枝l O g,姜黄49,郁金109。
方中柴胡舒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少佐薄菏以增强其疏散条达之功。
木瓜,鸡血藤,络石藤,嫩桑枝祛风舒筋养血通络,郁金,片姜黄行气滞,散风活血通络,茯苓,白术培补脾土,全方肝脾并治,体用兼顾。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临床观察

21 对 照组 .
湿 之效 。 根据 临床观 察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较单 纯应 用 在低 糖 、 精蛋 白 、 当运 动基 础 上 , 用 西药 疗 效 明显 .具有 显著 降低 尿 微量 白蛋 白的作 低 适
堆积 , 复神经纤 维水肿 、 恢 变性 、 坏死 : 黄芪等 还有调节 1 g 当归 1g 金 樱 子 2 g 芡 实 2 g 山茱 萸 1 g 熟 0, 0, 0, 0, 0。 糖代谢 、 抗血小板凝聚 、 提高神经营养 因子之功 。 另外 , 地 1g 枸 杞 子 l g 水 煎 服 , 1剂 。 0, O。 日 芳香药物 、 酒精 及透皮吸收剂外用有助 于药物 吸收 . 借 2组均 以 3个月为 1 疗程 . 个疗程后 统计疗效 1 助经络 , 直达病所 , 以获疗效。 总之 , 以中药 内服及外 3 疗 效 观 察 加
20 0 7年 3月~ 0 8年 6月 . 20 笔者 以中西 医结 合方
注: 与本 组 治 疗 前 比较 , 00 与 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比 较 , P< .5;
▲P< . 5 00 。
法治疗早期糖尿病 肾病 2 6例 , 疗效满意 , 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 料 1 一般 资料 . 1 观察病 例均 为我 院住 院患 者 .随机
一
4 讨 论
糖 尿 病 肾病 是 糖 尿 病 严 重 的微 血治疗 组和对 照组 各 2 6例 。 治疗 组 中男 1 8例 , 女
本 病属 中医学 “ 消渴 ” “ 肿 ” “ 、水 、腰痛 ” 范畴 。 等 其 8例 ; 年龄 2 ~ 6岁 ; 尿病 病史 5 2 46 糖 ~ 0年 。对 照组 中 发病 多 因嗜食 肥 甘 膏 粱 . 伤 脾 胃 , 失健 运 , 损 脾 积湿 男 1 9例 , 7例 : 龄 2 ~ 3岁 ; 尿 病 病 史 5 2 蕴热 。或 久病 劳 欲 , 耗 气 伤 精 , 女 年 56 糖 ~3 则 阴津 不 足 , 火 内 虚
补脾补肾中药方

补脾补肾中药方补肾养脾丸【处方】人参2两,黄耆2两,白术2两,熟地酒洗4两,当归2两,知母酒炒2两,苁蓉酒洗3两,黄柏酒炒1两,桂7钱半,白茯2两,杜仲炒1两半,山药2两,故纸5钱,白芍炒1两,牛膝1两半,五味子1两,沉香7钱半,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养脾,益气血,长精神。
主虚劳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注意】忌三白。
【摘录】《便览》卷三脾肾双补丸【处方】人参去芦500克莲肉去心,每粒分作八小块,炒黄500克菟丝子如法研细末750克五味子蜜蒸,烘干750克山茱萸肉拣鲜红肉厚者,去核,烘干500克真怀山药炒黄500克车前子米泔淘净,炒360克肉豆蔻300克橘红180克砂仁180克炒,最后入巴戟天360克甘草汁煮,去骨补骨脂圆而黑色者佳,盐水拌炒,研末50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肾两亏,阴阳不固,以致虚寒飧泄,腹痛泻痢,食少神倦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空腹时服之。
如虚而有火或火盛肺热者,去人参、肉豆蔻、巴戟天、补骨脂。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羊血。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补脾益肾汤【处?a href='//' target='_blank'>健康巢?2g,黄耆12g,萆薢12g,墨旱莲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蓟草30g,炒白术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黄柏6g。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清热化湿。
主膏淋乳糜尿。
【用法用量】尿混减轻,湿热未清,去茜草,加泽泻、益母草;头晕、腰酸,加枸杞子、菟丝子等补肾药。
【摘录】方出《张伯臾医案》,名见《古今名方》补肾中药1、枸杞《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中医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漆酸软、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
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方五首

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方五首糖尿病的肾损害包括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膀胱收缩不良、造影剂性肾病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又称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
本病起病隐匿,早期肾功能常正常,通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一旦进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则进行性恶化。
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进展为糖尿病肾病。
1.瓜蒌瞿麦散【药物组成】天花粉15g,瞿麦15g,茯苓15g,怀山药20g,五爪龙30g,制附子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4周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升阳,利水消肿,通经活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2例,显效18例( 56.25%),有效11例( 34.38%),无效3例(9.38%),有效率为90.62%。
【经验心得】肾主水,为元阳之本,肾阳虚失于气化与固摄,不能蒸腾水液,由膀胱流出,久而阴液亏虚,发为消渴病。
根据中医阴阳互根,阴损及阳的理论,消渴日久,阴损及阳,致阴阳俱虚,以脾肾阳虚多见;久病人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脉瘀阻。
瓜蒌瞿麦丸出于《金匮要略》消渴病篇,其原文说:“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
”而其条文后面又补充说:“以小便利,浮肿温为知”,这正是本方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的典型提示。
该方具有温阳活血、利水降浊作用。
方中制附子温肾阳而化气,天花粉生津止渴,茯苓、怀山药甘淡健脾利水,瞿麦活血利水。
另加五爪龙,有“南方黄芪”之称,具有补而不燥的优点。
全方具有益气升阳,利水消肿,通经活络作用,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是治疗糖尿病肾衰阳虚型水肿的良好方剂。
备注:五爪龙,植物名乌蔹莓。
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
别名五叶藤、五爪龙、母猪藤等。
性寒,味苦、酸。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
2.藿朴夏苓汤【药物组成】藿香12g,厚朴12g,半夏12g,茯苓15g,砂仁5g,淡豆豉10g,丹参15g,益母草15g,白花蛇舌草20g,制大黄3g。
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效果

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效果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而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是慢性肾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尿急、小便不利、面色萎黄等症状。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是肾脏功能减退的结果,需要从根本上调理肾脏及整体身体的情况。
在中医药领域中,有一种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方剂——补肾健脾益气方。
这是一种以滋补肾脏、健脾益气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方剂,能够有效改善肾脏病变,提高肾功能并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不断被肯定,补肾健脾益气方作为中医药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案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采用。
接下来,我们将从临床实际出发,探讨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效果。
一、中医理论基础在中医理论中,肾脏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主管生殖、生长和发育。
而脾脏则为后天之本,主司运化水谷精微,是五脏六腑的纳气之源。
当肾脏和脾脏功能失调时,就会引起脾肾气虚,出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尿急、小便不利、面色萎黄等症状。
据中医药理论,肾脏和脾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肾主水,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因此补肾健脾益气方主要以滋补肾脏、健脾益气为主要作用,可调整脾肾气虚状态,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目的。
二、临床疗效观察1. 研究对象:选择5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均可,年龄在40-70岁之间。
2. 治疗方法:采用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每日2次,每次50毫升,连续治疗3个月。
3. 对照组:另外选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
4.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尿急、小便不利、面色萎黄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2)肾功能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肾功能指标。
中医分享验方益气固肾汤,益气健脾、补肾利水,治疗蛋白尿效果好

中医分享验方益气固肾汤,益气健脾、补肾利水,治疗蛋白尿效果好首先说说中医是如何来理解蛋白尿的。
蛋白质从食物中摄取,“精,食物之精华也”,人体中的蛋白质就是中医所说的精微。
人体精微的丧失多因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其中脾不摄精、清气下陷和肾不藏精、精气下泄是蛋白尿产生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脾肾功能失调是产生蛋白尿的基本病机。
简单地说,蛋白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是气血阴阳虚损、脏腑功能失调、各种病邪相互交织,表现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证候。
因此,中医将蛋白尿的病因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外邪侵袭。
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内应于肺,一旦感受外邪,肺失宣降,影响宣通玄府、通利三焦的功能,水谷精微输布失常,不归正道而下泄;或金不生水,肺病及肾,肾失封藏而精微下泄。
第二,湿毒内陷。
皮肤痈疖、脓疱疮等不能及时消散,湿毒内陷,归于脾肺。
湿毒壅滞三焦,肾失开阖、膀胱气化功能失司,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紊乱;或湿毒内郁,迫精外泄。
第三,脾失升清。
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导致脾气虚陷;或劳倦太过,耗伤脾气,脾气虚损,统摄失职,清气不升,使清浊互混,精微下注。
或嗜食肥甘厚腻,脾虚生湿;久居湿地,湿邪困脾,使脾失运化输布,脾不散精,精微下流。
第四,肾失封藏。
肾主藏精,司封藏开阖之职。
如先天禀赋不足,肾元亏虚,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或久病虚劳伤肾,肾气亏损,阴阳两虚,关门不固,致精微泄漏。
益气固肾汤由黄芪、淫羊藿、金樱子、芡实、猪苓、炒白术、炒山楂、川芎、石韦组成。
其中黄芪作为主药,用量最大,并根据气虚患者的程度,逐渐加大剂量;白术健脾渗湿,补益脾气;金樱子、芡实收敛固涩,防精微物质外泄;山楂健脾开运;淫羊藿补肾;猪苓消肿;川芎活血化瘀调经。
其功效为益气健脾、补肾利水,主要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脾肾两虚型,症见乏力,食少,腹胀,自汗,腰酸痛,下肢水肿,蛋白尿,舌质红或暗红,薄白苔,脉沉细。
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既重视健脾补肾治法,同时又重视活血化瘀、利湿治法。
补气活血益肾方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之,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和良好的远期疗效。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方,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其作 用机制和优化治疗方案,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 质量。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命质量和预期寿命。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是预防肾功能衰竭的关键阶段,因此, 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对DN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医药在DN的治疗中逐 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患者被随 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n=60)和单纯恩格列净组(n=60)。所有患者均 接受相同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联合治疗组患者口服补气活血益肾方联合恩 格列净治疗,而单纯恩格列净组患者仅口服恩格列净。治疗时间为12周。
结果与讨论
补气活血益肾方联合恩格列净 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观察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目录
02 引言 04 研究方法
目录
05 结果与讨论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补气活血益肾方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一般情况、降低血糖和尿 蛋白等方面均优于单纯恩格列净组,提示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
六、展望
随着中医药在DN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和研究深入,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 优势越来越明显。然而,中医药治疗DN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未来需要加 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包括深入探讨中医药对肾脏保护的分子机制、对肾功能恢 复的作用等。
此外,也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不同中药方剂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便 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补脾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32内蒙古中医药第40卷2021年1月第1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40No」2021补脾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张东霞(天津市宝堆区中医医院天津301800)摘要目的:观察补脾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一2()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展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
对照组釆用甲钻胺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塞础上加用补脾益肾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肾功能、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肾功能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补脾益肾汤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补脾益肾汤;肾功能;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21)01-0032-02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病原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导致微血管破损、肾脏功能损害。
若不及时给予治疗措施,会直接导致出现肾衰竭,威胁生命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与工作节奏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呈年轻化发展,临床常采用药物改善血糖水平,以延缓疾病发展,但治疗效果不理想。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补脾益肾汤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一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
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72±5.68)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脾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早中期51例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早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升高,随后出现微量蛋白尿,一旦出现明显蛋白尿,病情将不断进展,直至发展为肾衰竭。
故防治糖尿病肾病或阻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笔者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控制血糖基础上用补脾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51例。
并与单纯控制血糖治疗51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①2型糖尿病病程>5年,②糖尿病肾病III、Ⅳ期,
③排除原发性肝、肾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病,急性炎症反应,④无严重心脏,肝功能不良者。
1.2一般资料全部102例均为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或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36~70岁,平均(55±10)岁,糖尿病病程>5年,糖尿病肾病半~10年,平均(7±
2.3)年。
对照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35~71岁,平均(53±10)岁,糖尿病病程>5年,糖尿病肾病10个月~12年,平均(6.9±2.9)年。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1.3.1基础治疗两组均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同时口服ACEI类药物(马来酸依那普利10 mg,2次/d口服),做好糖尿病宣教及饮食控制。
空腹血糖控制在5~7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5~10 mmol/L。
1.3.2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补脾益肾汤(组成:生地30 g熟地20 g、川断15 g、枸杞子15 g、生黄芪30 g、苍、白术各10 g、砂仁6 g、生薏米30 g、益母草30 g、白茅根30 g、丹参20 g、川芎10 g)水煎服,1剂/d,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饭后)。
1.3.3对照组单纯予基础治疗。
1.4检测指标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HbA1C。
1.5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UAER降至正常或下降1/2以上,24 h 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明显,血糖HbA1C恢复正常或下降超过1/3。
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有所下降,UAER有所下降,血糖HbA1C指标有所下降。
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上升。
2结果
2.1临床疗效,本组51例:显效29例,占56.86%,有效18 例,占35.27%,无效4例,占7.8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
2.2治疗前后尿蛋白测定结果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治疗后较治疗前尿白蛋白排泄率病、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减少。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前后FBG、PBG、HbA1C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治疗后FBG、PB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根据部分学者及大量临床试验证实DN的西医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周国英根据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学改变,指出早期DN以尿微量白蛋白为标志(相当于DN Ⅲ期),尿蛋白定性检查为阴性,属气阴两虚证。
中期DN出现临床尿蛋白(属DN Ⅳ期),肾功能检查在正常范围,属脾肾两虚,水瘀互结证。
晚期,DN尿检查出现大量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升高,出现全身水肿、尿少、眩晕,甚至恶心、呕吐等。
DN一旦进入晚期(DN Ⅴ期)出现尿毒症症状,西医需透析甚至肾移植治疗,费用之昂贵,使许多患者望而生畏,甚至不治而放弃生命。
因此对于DN 早中期的积极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显得极为重要。
蛋白尿为人体至精微物质外泄而成。
肾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脾胃运化之枢,仓廪之官。
肾气不足,固摄无权,,或脾气受损,湿浊下注,清浊不分,精气从尿中渗漏则为蛋白尿。
故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可从脾肾论治,笔者运用自拟补脾益肾汤治疗疗效可靠,方中重用生、熟地加川断、枸杞子滋阴补肾;生黄芪甘温益气,利水消肿为消除蛋白尿之要药;苍、白术、砂仁、生薏米具健脾和胃化浊之功;益母草与白茅根相伍,辛甘薇寒、活血利水,凉血清热為治疗肾病的常用对药;丹参、川芎化瘀通络。
诸药合用共揍补脾益肾固精泄浊之功。
临床上确有降低蛋白尿延缓肾病进展的作用。
不过,本病的中医病机较为复杂,仍需我们进一步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翁维良,房书亭.《祝谌予经验集》临床中药学[M].郑州:河南科学出版社,2012,32(9):70-71.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