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教案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能正确识别正数和负数。
2. 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能用符号“-”表示负数。
3. 让学生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负数的含义2. 负数的表示方法3. 负数的大小比较4. 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负数的含义、表示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负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含义。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负数的表示方法和大小比较。
3.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负数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负数的含义、表示方法、大小比较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道具:正负数卡片、实物等。
3. 练习题:巩固负数的知识。
章节一:负数的含义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下降、债务等,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概念。
2. 讲解:负数表示一种比零小的数,用符号“-”表示。
3. 练习:识别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章节二:负数的表示方法1. 引入:总结负数的表示方法。
2. 讲解:用符号“-”表示负数,如-3表示比0小3的数。
3. 练习:用“-”表示给定的正数。
章节三:负数的大小比较1. 引入:比较负数的大小。
2. 讲解:负数的大小比较,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大,负数越小。
3. 练习:比较给定的负数大小。
章节四: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引入: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温度下降、债务、优惠折扣等实际例子。
3.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温度转换、购物打折等。
章节五:总结与练习1. 引入: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讲解:正数、负数和零的关系。
3. 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负数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负数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负数的性质,如负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负数应用,如财务计算、温度变化等。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含义,能够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书写负数。
3. 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负数运算。
二、教学内容1. 负数的含义2. 负数的表示方法3. 负数的运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负数的含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负数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负数的运算方法。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变化,引导学生认识负数。
2. 新课导入:介绍负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讲解负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负数。
4. 讲解负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负数运算。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负数的含义、表示方法和运算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负数含义的理解,以及对负数表示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
3. 评价内容:a. 学生能否正确解释负数的含义。
b. 学生能否正确书写负数。
c. 学生能否运用负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七、教学拓展1. 拓展内容: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拓展活动: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负数实例,如贷款、温度计等,并在课堂上分享。
3. 拓展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负数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例题的课件。
2. 练习题库:准备一份含有一元及多元负数运算的练习题。
3. 辅助工具:温度计、贷款计算器等实际物品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九、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正数和负数教案人教版优秀6篇

正数和负数教案人教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这6篇正数和负数教案人教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正数和负数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正数和负数教案篇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在同一个问题中,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举一反三用正、负数表示身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能应用正数、 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正数、负数概念的综合运用。
3.关键: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四、复习提问课堂引入1.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举例说明, 有没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2.如果用正数表示盈利5万元,那么-8千元表示什么?五、新授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分析: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与原数具有意义相反的数。
负与正是相对的,增长-1,就是减少1;增长-6.4%就是减少6.4%,那么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当与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减时增长率是0.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2.六个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分别为:美国-6.4%,德国1.3%,法国-2.4%,英国-3.5%,意大利0.2%,中国7.5%.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如盈利- 2千元,就是亏本2千元;前进-3米,就是后退3米;浪费-14元,就是节约14元;向南走- 7米,就是向北走7米,因此盈利2千元与盈利-2千元具有相反的意义。
负数认识教案

负数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负数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方式;2. 培养学生对负数的正确定义和认识;3. 培养学生解决负数运算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负数的概念;2. 负数的表示方式;3. 负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新知:通过简单的实例引起学生对负数的认知;2. 讲解和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3. 练习和巩固: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巩固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算能力;4. 提高拓展:引导学生运用负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比如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和欠款。
引导学生思考当账户里的数值为正数时,表示有存款,数值越大表示存款越多;而当账户里的数值为负数时,表示有欠款,数值越小表示欠款越多。
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和演示:a. 负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负数是数学中的一种数,表示小于零的数。
负数可以用负号表示,比如-1、-2、-3等。
b. 负数的表示方式:通过数轴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式。
教师可以画一个简单的数轴,示意着正数方向和负数方向,让学生理解负数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c. 负数的加减运算:让学生学习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体验负数的加减运算。
如:小明的存款是100元,他花了120元,现在他还欠了多少钱?3. 练习和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的运算练习,巩固对负数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a. -3 + 5 = ?b. -7 - 2 = ?c. 8 - (-5) = ?让学生通过计算,找到正确的答案,理解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4. 提高拓展:引导学生运用负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小明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6公里,然后又向西走了8公里,最后他所在的位置在哪里?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具体实用的例子讲解和练习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负数》教案一等奖范文3篇

1、《负数》教案一等奖范文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2过程与方法: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思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2教学难点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我正你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1、向上看(向下看)2、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3、电梯上升15层(电梯下降15层)4、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很好,接下来,老师换一个游戏规则。
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第2页例1的几幅图)。
二、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以前有没有见过类似于第2页例1的几幅图的情景呢?生:有,看天气预报的时候。
师:我国面积非常大,在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区气温相差非常大。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这六个城市,你能读出这六个城市的天气怎样的吗?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读一读。
三、认识负数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师:(课件出示温度计)同学们,认识它吗?生:温度计。
师: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课件出示℃、℉)生:℃表示摄氏温度,读作“摄氏度”。
生:℉表示……师:℉表示华氏温度,读作“华氏度”。
那我国用什么来计量温度呢?生:我国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
师:一大格表示多少摄氏度?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对温度计做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大格表示10摄氏度,一小格表示2摄氏度。
师:0摄氏度怎样规定的?你知道吗?生: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
认识负数教案优秀5篇

认识负数教案优秀5篇认识负数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比较、探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难点:对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和对“0”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游戏激趣,感受相反1.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截然相反”。
老师发出一个口令,你们执行出与口令相反的动作。
2.其实,我们周围很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存在相反的情况,请看大屏幕。
3.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二.尝试记录,探究新知1.有时候,这些相反的情况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
2.你们能帮老师把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快速、准确、清楚的记录下来吗?3.学生拿出白纸,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式记录数据。
妈妈9月赚了1500元,10月亏了200元。
仓库昨天运出800千克货物,今天运进1690千克货物。
天气预报显示今天的最高气温为15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1摄氏度。
明明的体重增加了3.6千克,莉莉的体重减少了0.7千克。
4.交流讨论各种方法,并挑出哪种方法既快速又明了,而且数学味最浓。
板书这种方法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清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
5.认识正号、负号,学习正数负数,了解其读法和写法。
并判断正负号是否可以省略。
6.抓住一个数字-2,来研究到底为什么要用负数。
学生把你心中的—2用图画表达出来。
7.讨论0所在位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正数、负数及0在温度计上的分布如果加上箭头,这样的直线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数轴了。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1.生活中学生见过的负数2电梯中的正负数(出示“电梯按钮”幻灯片)看电梯的按钮,说—1和+1表示的含义、区别。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优秀4篇)《认识负数》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
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
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
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一、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
本节课我就合理采用后者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记录一组信息时,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
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
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二、注重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新课标》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重要。
本节课我先结合地震引出负数,再联系南方大雪灾,让学生在雪灾的场景中对比正、负数;还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正数和负数教案优秀5篇

正数和负数教案优秀5篇《正数和负数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理解负数的概念和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流程师生活动时间复备标注一、导入新课我先向同学们做个自我介绍,我姓,大家可以叫我老师,身高米,体重千克,今年岁,教龄是年龄的,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
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一些数,它们是些什么数呢?[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等整数;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所以,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二、新授1、自学章前图、第2 页,回答下列问题数-3,3,2,-2,0,1.8%,-2.7%,这些数中,哪些数与以前学习的数不同?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归纳小结: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2、+0.5、+1/3,…,就是2、0.5、1/3,…。
这样,一个数就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后面的部分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如数-3.2的符号是“一”号,绝对值是3.2,数5的符号是“+”号,绝对值是5.2、自学第23页,回答下列问题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0有什么意义?归纳小结: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
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自学课本34页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请举出你所知道的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意义的量”有什么特征?归纳小结:一是意义相反,二是有数量,而且是同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西师版)第十一册
七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例1、例2,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正、负数的探究,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培养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等。
学具准备:温度计、资料卡、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活动:先独立思考并举例,然后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最后抽学生反馈: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奇数,偶数……
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活动:同学们思考,头脑中产生疑问。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课题——负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新- 课- 标-第-一-网
投影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看到的信息。
这是一家三口人观看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北京零下4到3摄氏度。
”
小男孩说“阿姨说的是零下4度,屏幕上怎么显示的-4℃呢?”教师:同学们,你们对情境中的内容一定相当熟悉吧?你能给大家讲讲“北京零下4到3摄氏度。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4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4℃呢?
这里有零下4℃、零上4℃,都记作4℃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学生讨论思考后反馈,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和引导。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成了发明家。
有的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4℃表示零下4℃,黑色4℃表示零上4℃;也有的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4℃表示零上4℃,×4℃表示零下4℃……这些想法都很好。
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
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
所谓“赤字”,就是因此而来的。
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4℃记作-4℃,读作负4摄氏度;零上4℃记作+4℃,读作正4摄氏度或4摄氏度。
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
(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课件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师小结: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
(板书)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
教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
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试一试。
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它们可以怎样分类呢?
学生交流、讨论。
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
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如有学生提出更好)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6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对于发表意见出色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
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
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
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
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
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 通常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负号可以省略不写吗?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看书勾划,并思考两个“……”还代表那些数?(让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X K b 1.C om
(三)巩固新知
1.课堂活动第1题。
让学生先自己读读,并举例说说是什么意思?再说说读数后的感受。
全班订正后,同桌间自选几个互相说说。
2.课堂活动第2题。
同桌先讨论,然后反馈。
(四)达标反馈
1.读一读。
28℃读作( ) -17℃读作( )
+32.67读作( ) -76
读作( )
2.写一写。
海拔正790.56m 写作( ) 海拔负3000m 写作( )
负四千五百六十写作( ) 正八分之一写作( )
3.把下面各数填在合适的圆圈里。
+5, -97, 0, 0.78, -1, 32, -73
, -2.34 +1.98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有什么感想?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教师:请同学们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下节课再进行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先读一读下面这些温度,再写下来。
汽油蒸发的温度是四十摄氏度。
( )℃ 汽油凝固的温度是零下十八摄氏度。
( )℃ 金星表面的最高温度是四百六十五摄氏度。
( )℃
2.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8 +23 17 -41 -34 0 46
正数:( );
负数:( )。
3. 在-3,0,0.5,-54,100,3.7,-0.96,75
这些数中,整数有( ),正数有( ),负数有( )。
板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3、+15、+8844.43……
负数的认识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6、-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