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

河池市凤山县乔音小学黄锦涛内容提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不仅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而且能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必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

一节语文课能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好的教学语言,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语言接受能力,一味地泛讲或频繁地提问,就会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厌学,语文学习活动中呈现恶性循环状态。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创新设计的同时,还要加强语言艺术性,增强趣味性,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教师的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条纽带”,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也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从小学语文课来看,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更显得尤为重要。因

为小学语文除了是一般科学以外,它更是一门工具学科。小学生本身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我们常说:“为人师表”,教师的语言除了担负传授知识的重任以外,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艺术性呢?我个人认为:

一、注重词句简明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简明,表面上看这似乎很容易做到,实际不然,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有些老师在上课时叙述混乱语脉不畅,说明不准确,层次不清,越想表达得清楚却越是表达不清。如有一位老师力图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故多用提问语,但因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安排,于是提出的问题难易不当,数量失控,频繁地使用“什么”“怎么”“为什么”之类提问,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又过多的使用“对吗”“是吗”等选择性问句,由于太容易,学生根本得不到思考。有人调查过一些教师使用提问语的情况,发现一教师一节课竟提了多达一百多个问题,毫无意义的提问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结果学生昏头转向,学无所获。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上十年功”,要做到上课时语言简明精练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能够考虑到每一个细节,需要对所说的每一句话进行仔细地推敲,这又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从课堂教学的效率来说,教师语言的简明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常说要减负,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在这40分钟里只有简明的语句扩大课堂的信息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真正提高效率。从学生本身的注意力特点来说,简洁的语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通常,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而且容易被无意注意所左右。教师的语言如果用许多的修饰语,沉长的句子,我怀疑这些句子中的重点、关键意思早就被抛掷后脑,课堂的效果不高。而简明的语言排除了注意对象以外的干扰,给出即时环境的主词,学生一听就明白了,何乐而不为呢?

二、提高教学口语的儿童化水平

作为教师都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的口语对儿童有吸引力,于是,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说的话具有儿童化的特征。儿童化的口语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出神入化地拨动着孩子的心弦,启迪着孩子的心智,只要教师一张口,就会“粘”住孩子的心。有人迷信的认为:“萤火虫是鬼火虫,钻进人的耳朵,人就会变成鬼”。使孩子很害怕,一天晚上萤火虫飞来了,孩子惊慌失措时,老师说:“这只小虫自己会发光,叫萤火虫。它不是来钻我们耳朵的,它提着小灯笼,是来给我们照亮的。萤火虫,小得像粒豆豆儿,和小朋友一样,专爱做好事,夏天的夜晚,它提着小灯笼,悄悄地飞来飞去,亮晶晶的,给行人照路呢!”这位老师将释疑融于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情画意之中,不仅使孩子摆脱了恐惧,也把他们带进了美丽的童话世界,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由此可见,儿童化的口语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语言,是小教的专业性语言,教师必须对语言的艺术性进行加强和提高。

三、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天天要上课,教师的语言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光有好的教材,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好的课堂教学语言,仍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呢?

1.语言要生动形象。给小学生讲课,教师用直观性强的语言说话,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色,可适当运用故事或谜语讲述,在教“碧”字时,我让学生猜谜语:“王大爷,白大爷,两人坐在石头上聊天”,教“公鸡”时,我让学生猜:“头戴红帽子,身穿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晨催人起”,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字的字形结构和事物特征。又如教“解”字,我编了个故事:有位屠夫用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头牛,就能解决许多人的买肉问题,生动形象地将抽象字“解”深深地印入了学生的记忆中。

2、融入真情实感

其实教师有时也是一个演员,只有演员入戏了,才能使观众被戏所吸引,不自觉的跟着演员投入自己的感情。古人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应当是发声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带着对事业,

对孩子的热爱,精神饱满地登上讲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感染学生。这种真情实感除了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加以体现外,更主要的途径当然还是靠老师的语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许多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着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我在教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世界多美呀》一课时,自己就有很深的感受。因为自己对大自然很热爱,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很多喜爱之情,讲得眉飞色舞,学生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融洽,取得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甚至在课余,许多学生只要发现自然界中的另外一些美景,就常常在操场上驻足,还拉着我一起欣赏呢!

3.表述要流畅动听。

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悦耳动听,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他小学三年级的老师蔡云芝先生“爱用唱歌的音调”读诗,以至“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的音调”。如果我们也像蔡老师那样,对孩子充满了爱,并用纯熟的普通话说话,掌握用气发声、归音吐字的技巧,注意选用节奏匀称、十分上口的儿童化短语,我们的语言也会具有音乐美感。

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速度都要适宜。声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教师要熟练地驾驭自己的语调。句末语调的平、升、降、曲,整句语调随语势的高、低、起、伏,都会比直着嗓子用高平调说话更富有表现力。语言太快了,象放连珠炮一样,学生来不及听,太慢了,没精神,会抑制学生头脑里的兴奋点,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匀速的语流又常常调动不了学生的注意。语速要随表达对象、环境和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表达不同的感情、创造不同的气氛,语速也有差异。紧张情节的叙述宜急促些,如一位老师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讲到“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这一句时,语速急促。讲《刘胡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