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建设项目

合集下载

认证工作实施方案

认证工作实施方案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及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申请评估计划的通知》关于印发《湖南科技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科大政发〔2019〕7号等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院美术学和音乐学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师范类专业更好地服务并引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结合我院教师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宗旨,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强化专业学院主体意识,进一步凸显教师教育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认证原则(一)导向性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突出认证导向,把学生发展作为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师范类专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质量观,正确处理专业发展与学生发展、硬件建设与内涵建设、规范管理与创新管理、内部保障与外部保障等各种关系。

(二)规范性原则。

贯彻国家有关专业标准化、规范并完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实施、队伍建设、评价制度,主动建构自我发展、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

同时,坚持认证标准,严格认证程序,把好质量底线。

(三)发展性原则。

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的宗旨,既有科学规范的基本要求,又有自主发展的发展空间,发挥专业优势、注重培养成效,持续激发专业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师范类专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

(四)创新性原则。

基于专业资质认证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的新趋势、新思维、新技术,既促进师范类专业的基础建设,又助推师范类专业的特色发展,引导专业学院通过培养模式、课程实施、质量评价等机制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和师范生培养质量。

师范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相关要求

师范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相关要求

师范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相关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师范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这两项认证的实施和执行对于保障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从师范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要求入手,分析其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的重要性以及实施中的挑战和机遇。

师范专业认证旨在保障教师教育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确保教师适应社会需求,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知识。

根据相关要求,师范专业认证需要符合一系列条件,包括教师教育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内容。

在师资力量方面,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课程设置需要关注教育教学前沿理论,贴合社会需求,注重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设施则需要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践条件,提供学生更好的教学环境。

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则是为了保障工程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与师范专业认证相似的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样需要涵盖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内容。

在师资力量方面,需要具备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课程设置需要关注工程技术前沿,贴合产业需求,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实践中进行设计和实施,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施则需要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工程实践条件,提供学生更好的实践环境。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师范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和执行面临着一些挑战。

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认证标准和内容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

认证过程需要全面客观地评估教育培养质量,保证认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认证的实施需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一刀切地对所有学校和专业都施加相同的认证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和背景。

师范类专业认证主要工作推进完成情况

师范类专业认证主要工作推进完成情况

师范类专业认证主要工作推进完成情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师范类专业认证主要工作推进完成情况近年来,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提高师范类专业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教育部的引领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相关机构积极推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不断提升师范类教育质量,逐步实现了以质量为核心的立德树人目标。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建设教育部出台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对认证的各个环节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落实,也为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各高校建立了相应的评估体系,并邀请专家学者对师范类专业进行评估和认证。

评估体系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师范类专业存在的问题,也为师范类专业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截止目前,全国已有众多高校的师范类专业完成了认证工作,认证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

通过认证,许多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许多高校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将认证成果向社会进行了积极展示。

通过宣传推广,不仅提高了师范类专业的知名度和声誉,也为更多学生和家长选择师范类专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评估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认证工作的专家评审和结果公示需要更加透明和公正;师范类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短板等。

结语: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师范类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将继续向前推进,为培养更多优秀教师和提升国家教育实力做出更大贡献。

希望未来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能够更加完善和规范,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这篇文章为纯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专业二级认证实施方案

专业二级认证实施方案

专业二级认证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师(2017)13号)要求,根据教育厅有关部署安排,有序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构建优质教师教育培养机制和保障体系,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准、吃透、弄通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全面建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建设,通过以认促建、以认促改、以认促强,实现师范院校回归“师范性”、师范教育回归“专业性”、师范学生回归“职业性”,培养造就“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专业化教师,推进我校新时代师范大学建设。

二、工作目标按照认证标准全面加大师范类专业建设力度,达标一个申报一个,力争在未来5年内,我校15个师范专业全部通过或有条件通过二级认证。

需要通过认证的15个师范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学前教育、英语、地理科学、体育教育、音乐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教育学和美术学。

三、工作进程师范专业的认证建设是复杂而艰苦的系统工程,其一般进程包括前期建设、申报准备、预评预审、专家进校和改进完善五个阶段。

五个阶段实则是五道关口,它们依次相续,必须逐一过关,只有在完成前一个阶段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图I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的进程在图1中,一个体系,即构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两个标准,即建立培养标准和质量标准;三个修订,即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和质量评价方案;四个建设,即建设“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养成体系;五个改进,即改进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课程评价;六个保障,即健全师资、条件、组织、机制、服务和质量六方面保障。

南京晓庄学院关于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模板】

南京晓庄学院关于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模板】

**学院关于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为推进我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认证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为指导,充分遵循“导向性、规范性、发展性、创新性”的认证原则,构建自我发展、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充分体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的宗旨,引领有关学院通过培养模式、课程实施、质量评价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提高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和师范生培养质量。

二、认证对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地理科学、音乐学、绘画、体育教育专业,共计14个师范专业。

三、认证组织管理(一)成立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由教务处、发展规划处(教学评估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师范专业的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我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许承明副组长:张波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宁、王静萍、王本余、史兹国、刘光祥、江宇、李生峰、李伟、李昌庚、李朝晖、李震、杨学民、吴晓勇、宋钢、陈光龙、陈维维、杭梅、赵向军、段继业、袁宗金、徐琪、曹慧英、崔焕钰、窦瑾、薛同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

职责:统筹协调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负责认证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认证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部署、协调、指导全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定期听取汇报,组织校内自评,研究解决认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相关机构职责分工1、教务处:统筹协调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制定认证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指导各师范专业加强教学规范化建设;部署、协调、指导全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校内各师范专业认证进度等。

普通高等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

普通高等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

普通高等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普通高等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指国家教育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对高等师范类专业进行认证,并确定具备相关专业认证条件的高校可以开展该专业的招生与培养。

以下是一些普通高等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

1.语文教育专业语文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主要涉及语言学、文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语文教育原理、语言文字、文学作品分析等课程,为将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做准备。

2.数学教育专业数学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主要涉及数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数学教育原理、数学分析、代数学等课程,为将来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做准备。

3.外语教育专业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外语教育原理、语言翻译、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将来从事中小学外语教育工作做准备。

4.物理教育专业物理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物理教师的专业,主要涉及物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物理教育原理、力学、热学等课程,为将来从事中小学物理教育工作做准备。

5.化学教育专业化学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化学教师的专业,主要涉及化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化学教育原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为将来从事中小学化学教育工作做准备。

6.生物教育专业生物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生物教师的专业,主要涉及生物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生物教育原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为将来从事中小学生物教育工作做准备。

7.历史教育专业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历史教育原理、中国古代史、世界历史等课程,为将来从事中小学历史教育工作做准备。

8.地理教育专业地理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地理教师的专业,主要涉及地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地理教育原理、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等课程,为将来从事中小学地理教育工作做准备。

9.政治教育专业政治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政治教师的专业,主要涉及政治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师范专业认证39个指标

师范专业认证39个指标

师范专业认证39个指标师范专业认证的39个指标如下:1. 师范专业的定位与目标2. 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发展3. 师范专业的教学团队与师资力量4. 师范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5. 师范专业的师生互动与教学环境6. 师范专业的实习与实践教学7. 师范专业的教育科研与学术交流8. 师范专业的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9. 师范专业的学生培养与就业指导10. 师范专业的社会服务与校企合作11. 师范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2. 师范专业的终身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13. 师范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14. 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15. 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与实习环境16. 师范专业的教育科研与学术影响力17. 师范专业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设施18. 师范专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19. 师范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20. 师范专业的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21. 师范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交流22. 师范专业的终身教育与专业素养23. 师范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教学质量保障24. 师范专业的教师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25. 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教育科研发展26. 师范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实施27. 师范专业的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支持28. 师范专业的学生发展与实践教育环境29. 师范专业的社会责任与大众教育服务30. 师范专业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平台31. 师范专业的师德师风与教育事业发展32. 师范专业的评估与质量监控体系33. 师范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计划34. 师范专业的教学实践与实习实践基地35. 师范专业的学生发展与培养模式36. 师范专业的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模式37. 师范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计划38. 师范专业的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39. 师范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结合师范专业评估和认证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结合师范专业评估和认证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高软坛Higher Education Forum 结合师范专业评估和认证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王魏根李永民偶春姚侠妹(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37)摘要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和专业认证标准体系上,二者都 既有简单对应的地方,也有各自侧重点不同的变化。

車阳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将接受专业评估和认证,因此要 针对评估指标和认证标准,做好顶层设计,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规范管理,促进专 业内涵建设,进而不断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20.03.007C o m b in in g P rofession al A ssessm en t and A ccred ita tio n to P rom oteth e C o n n o ta tio n C o n stru ctio n in U n d erg ra d u a te S p ecialtyWANG Weigen, LI Yongmin, OU Chun, YAO Xiamei(School o 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o 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Anhui 236037)Abstract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are important tool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pecial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 system.The Bioscience major(normal education)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will subject to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Therefore,according to special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certification standard system,it's necessary to better top design,improve educational condition,optimize the course structure system and curriculum content,and intensify practicalteaching,standardized management.These measures will help prove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th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Keywords assessment;accreditation;specialty construction在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质量保 障也越来越受到政府、教育界以及大众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师范大学
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请书(师范专业认证建设项目)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建设周期
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申报日期
淮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二O一九年十月
填写说明
1.“项目类别”填写师范专业认证建设项目
2.“项目名称”填写专业具体名称。

3.“申报单位”填写学院名称,如超过1个,可另加行填写。

4.“建设周期”填写示例:2019年-2021年。

5.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6.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一、项目负责人情况
二、项目主要成员情况
五、建设内容
六、进度安排
七、经费概算
八、学校专家评审意见
九、学校审定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