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规范
印染废水处理

1 印染废水来源、水质、水量1.1来源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
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1.2 水质及水量印染废水的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
一般印染废水pH值为6~10,CODCr为400~ 1 000 mg/L,BOD5为100~400mg/L,SS为10 0~2 00mg/L,色度为100~400倍。
但当印染工艺及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有较大变化。
如,当废水中含有涤纶仿真丝印染工序中产生的碱减量废水时,废水的COD Cr 将增大到 2 000 ~ 3 000 mg/L以上,BOD5增大到800mg/L以上,pH值达11.5 ~12,并且废水水质随涤纶仿真丝印染碱减量废水的加入量增大而恶化。
当加入的碱减量废水中CODCr的量超过废水中CODCr的量20%时,生化处理将很难适应。
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况一般是:(1)退浆废水:水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
废水呈碱性,pH值为12左右。
上浆以淀粉为主的(如棉布)退浆废水,其 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上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如涤棉经纱)退浆废水,C OD高而BOD低,废水可生化性较差。
(2)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废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
(3)漂白废水: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其中含有残余的漂白剂、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钠等。
(4)丝光废水:含碱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NaOH,所以丝光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最终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BOD、COD 、SS均较高。
纺织行业印染废水处理管理制度

纺织行业印染废水处理管理制度随着全球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印染工艺已成为纺织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印染废水的排放和处理问题也随之而来,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纺织行业制定了印染废水处理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减少环境负荷,保护水资源。
一、废水排放标准1. 印染企业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环保要求,制定符合标准的废水排放标准。
2. 废水排放标准应包括总氮、总磷、COD(化学需氧量)等指标限值,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周边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1. 印染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设置适当的废水处理设施,并确保设施的有效运行。
2. 废水处理设施应具备良好的处理效果,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颜料、染料等污染物。
3. 废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应包括定期检测、维护、保养和记录,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效果。
三、废水处理工艺技术1. 印染企业应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如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等,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2. 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应充分考虑废水的特性,确保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颜料、染料等污染物,并使废水达到国家相关的废水排放标准。
四、废水处理过程控制1. 印染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废水处理过程控制措施,确保废水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废水处理过程控制应包括废水采样、分析、调节等环节,以及废水处理设施的操作和维护等内容。
五、废水处理记录与报告1. 印染企业应建立废水处理记录和报告制度,详细记录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废水排放情况等信息。
2. 废水处理记录和报告应按要求进行保存,并及时报送给相关部门,以展示企业的废水处理管理情况。
六、培训与宣传1. 印染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废水处理知识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废水处理技能。
2.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宣传自己的废水处理管理制度,向公众传递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形象。
七、监督与检查1. 相关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纺织行业的废水处理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企业改进废水处理工作。
印染废水排放标准

印染废水排放标准印染废水是由印染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包含了染料、助剂、纤维、尘土以及有机物等各种污染物质。
印染废水的排放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印染废水排放标准以限制和监控印染废水的排放。
以下是一些国家关于印染废水排放标准的参考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染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印染废水排放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对于印染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限制的基准。
该标准规定了印染废水中染料、助剂、有机物、悬浮物、酚、氨氮等多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2. 美国环保署(EPA)《纺织工业排放标准》(40 CFR 410):该标准对印染废水的排放进行了规范。
它限制了印染废水中有机物、酸碱度、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并规定了相应的排放浓度限制。
3. 英国环境署(EA)《印染工业废水排放许可指南》(PPG 13):该指南针对印染工业的各个环节,对废水排放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它规定了印染废水中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并确定了各种废水处理设施的操作要求。
4. 欧洲联盟《纺织业排放标准》(BAT Reference Documentfor the Textile Industry):这个文件是欧盟用于控制和监测纺织业废水排放的参考文件。
它提供了对纺织业废水排放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指导,并规定了废水排放的最佳实践方法。
除了以上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指南外,一些国际组织也出台了一些印染废水排放的指导性文件,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印染业废水处理最佳实践指南》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制定的《纺织和印染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指南》等。
这些国际文件为印染废水排放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参考依据。
总结来说,印染废水排放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限制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
各国和国际组织的相关文件提供了技术和管理的指导,帮助印染企业进行合理的废水处理和排放,提高印染工业的环保水平。
印染废水处理操作规程

印染废水处理操作规程1. 引言印染废水处理是印染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保措施之一。
废水处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印染废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并满足排放标准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印染废水处理的操作规程,包括废水处理的流程、操作步骤、设备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2. 废水处理流程印染废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终级处理。
下面将对各个处理阶段进行详细描述。
2.1 预处理•废水收集:将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包括洗净槽、冲洗液和废水池中的废水。
•沉淀处理:将收集到的废水进行静置沉淀,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下来,从而减少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含量。
2.2 初级处理•调节pH值:根据废水的酸碱性情况,添加适量的酸、碱或中和剂,以调节废水的pH值。
•混凝处理:加入混凝剂,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和溶解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物,以利于后续处理。
•沉淀处理:经过混凝处理后的废水进行静置沉淀,将已经凝聚的颗粒物沉淀下来,以减少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
2.3 中级处理•生化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废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以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
•活性炭吸附:将生化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活性炭吸附柱,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色素等污染物,提高水质。
•深度过滤:通过深度过滤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物质。
2.4 终级处理•消毒处理:使用消毒剂对废水进行消毒,杀灭废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中和处理:根据废水的酸碱性情况,添加适量的中和剂,以调节废水的pH值。
•深度过滤:通过深度过滤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物质。
3. 操作步骤3.1 预处理操作步骤1.将印染过程产生的废水收集到废水收集池中。
2.对收集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静置一段时间以使悬浮物沉淀。
3.将经过沉淀处理的废水从上部取出,避免搅动沉淀物。
3.2 初级处理操作步骤1.对收集的废水进行pH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节。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印染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设计公司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废水主要来源于棉针织布印染、涤纶针织布印染、棉机织布印染、涤纶机织布印染工序中产生的废水,此外还有部分生活污水、设备及地面冲洗水、初期雨水、废气喷淋水、空压站含油废水和设备检修废水。
印染公司产生的废水可分为高浓度废水和其余废水两类,总规模为4400m³/d,其中棉针织布退煮漂废水的规模为1000m³/d,COD 浓度为10000mg/L;其余废水的规模为3400m³/d,COD浓度为1000mg/L。
受甲方委托,设计有限公司根据印染公司产生的印染废水的特点,编制了《印染公司印染废水处理工程方案》,供建设单位参考。
二、设计依据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4、《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1996.2);5、《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6、印染公司提供的污水水质数据资料。
7、国家其它相关标准与规范。
三、新建废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根据印染公司的要求,新建一套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的总设计规模为4400m³/d,其中高浓度废水规模为1000m³/d,其余低浓度废水规模为3400m³/d。
四、企业排放污水水质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质资料,本项目排放废水水质见下表:表1-1:原水废水水质五、企业污水外排执行的排放标准根据建设方要求,印染废水处理设施出口污染物浓度参照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要求的三级标准。
具体出水水质如表1-2所示。
表1-2:处理后废水水质六、工艺流程棉针织布退煮漂废水1000T/d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蒸汽其余废水七、处理设施设计参数7.1调节池1(1000T/d)7.1.1建设内容新建1座调节池1,水力停留时间8h。
印染厂废水规程操作

印染厂废水规程操作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印染工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化工、纺织等众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印染厂的废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环保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废水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印染厂需要制定严格的废水规程来规范其操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染厂废水规程的操作要点。
1. 废水初处理- 印染厂废水初处理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油脂、酸碱等有害物质。
- 废水初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调节pH值等。
- 需要严禁将初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淤泥直接排放,而是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和处置。
2. 废水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印染厂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需保持适量的氧气供给,并控制反应器中微生物的负荷和生物菌种的均衡。
-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定期的污泥处理,例如浓缩、脱水或焚烧等方式。
3.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臭味等。
- 在印染厂废水处理中,可以使用活性炭过滤器或将活性炭粉末投加到废水中进行吸附处理。
- 使用过的活性炭需要定期更换或进行再生,并采取合理的处置方式,防止活性炭中吸附的有害物质再次释放到环境中。
4. 除盐处理- 在印染厂的废水中,常存在大量的盐类物质,如氯化钠、硫酸钠等,需要采取除盐处理措施。
- 常用的除盐方法包括电渗析、逆渗透、离子交换等技术,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盐分。
- 除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盐水需要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 二次处理- 在初步处理、生物处理、吸附和除盐等步骤之后,印染厂废水中的污染物应该已经大幅度减少,但仍可能含有一些残留物。
-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可以采用化学沉淀、高级氧化、紫外线杀菌等技术进行二次处理。
- 二次处理的具体方法应根据废水的成分和水质要求来确定,同时需要遵守相关政府部门的排放标准。
印染废水处理

三、物化处理与其他处理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化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法与混凝气浮法。此外,电
解法、生物活性炭法和化学氧化法等有时也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
1.混凝法 混凝法是印染废水处理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两种。混凝 法对去除COD和色度都有较好的效果。混凝法可设置在生物处理前或生物处理后,有时
条件下可转化为硫化物,产生硫化氢。
第二节 印染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印染废水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水,处理的主要对象是BOD5、不易生物 降解或生物降解速度缓慢的有机物、碱度、染料色素以及少量有毒物质。虽然印染废水的可生 化性普遍较差,但除个别特殊的印染废水(如纯化纤织物染色)外,仍属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废
铬的雕刻废水应单独处理。
3、整理废水:整理废水含有树脂、甲醛、表面活性剂等。整理废水数量较小, 对全厂混合废水的水质水量影响也小。
一、 印染废水水质及水量 1.不同产品排放的废水水质 印染产品由于原料纤维、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等不同,使用的染料、助剂种 类和品种不同,加工的工艺方法不同,漂洗次数不同,因此其排放废水的水质亦 不同。另外,由于不同化学纤维的含量在各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其使用染 料和助剂的种类也不断变化,因此所排放的废水中各污染物含水量也不相同。 在棉混纺织产品中由于化学纤维(主要为涤纶)的增加(一般占65%),其 经纱上浆时采用变性淀粉和聚乙烯醇混合浆料。而在印染前处理工艺过程产生的 退浆废水中,由于含有一定量的聚乙醇,使废水中增加了难生物降解物质,降低 了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因此棉印染废水属于较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之一。 在毛纺染色产品中,由于天然纤维所占比例较大,化学纤维占的比例相对较 少,而且织造过程中也不需上浆,故毛混纺染整产品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水水质相 对较为稳定,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优于棉纺产品排放的印染废水。洗毛废水由于 可生物降解性能好,一般在提取羊毛脂后宜采用生物处理方法。 真丝绸印染产品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印染废水属于中低浓度的有机性废水,可
印染废水排放标准

印染废水排放标准印染废水排放标准是国家对印染企业排放废水所制定的规范性指标,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以下是关于印染废水排放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污水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印染废水排放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指标:1. 水质指标:浊度、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温度等。
2. 污染物指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金属(铅、铬、镉、汞等)、苯并[a]芘等致癌物质、无机盐等。
3. 其他指标:流量、排放温度、排放方式等。
二、国家印染废水排放标准国家对印染废水排放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色浆制备工序: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进行限制,如PH值不得低于6.0,悬浮物浓度不得大于50mg/L等。
2. 印染工序:对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控制,如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可溶性有机物浓度不超过30mg/L等。
3. 污水处理工序:要求印染企业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中和、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以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标准。
4. 监测和管理:要求印染企业建立完善的监测设备和管理体系,定期监测并报告废水排放数据,接受相关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三、行业印染废水自律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行业组织和印染企业自行制定了一些印染废水排放的自律标准,以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水平。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1. 水循环利用:提倡印染企业采用封闭式的循环水系统进行生产,降低废水排放量。
2. 纤维素酶酶解工艺:推广使用纤维素酶酶解工艺,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和废水的排放。
3. 绿色染料使用:鼓励企业使用绿色染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废水再利用:鼓励企业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如冲洗设备、洗涤用水等。
四、地方标准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保护需求,一些地方性政府会制定印染废水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有所调整,以满足当地具体情况。
企业需要根据当地标准进行排放。
总之,印染废水排放标准是国家为保护环境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废水处理操作规程纺织印染行业用水量较大、排放废水量较多。
印染厂每加工100m织物,产生废水3-5m3。
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和化学助剂等,具有生化耗氧量高、色度高、PH值高的特点。
废水水质分类一般在印染加工的四个阶段中,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炮废水。
染色工序则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则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
各阶段废水中含有诸如染料、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酸碱类、漂白剂、树脂、油剂、果胶、蜡质、无机盐等多种污染物。
印染废水是上述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经外的综合废水。
但印染废水最主要的来源还是染色废水,其中含有染料、助剂、微量有毒物和表面活性剂。
印染废水的污染物来源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纤维材料、纺织用浆和印染加工所使用的染料、化学药剂及印染助剂。
印染废水常规处理工艺印染废水因其色度高,组分复杂,目前仍是工业废水治理中的难题之一。
其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等。
印染工业废水的治理方法对于棉混纺织物及纯化纤织物废水,可在好氧生物处理装置前增加水解酸化装置,使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水解为较易的物质,改善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提高全流程的去除率。
接触氧化池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过程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单元的调试的主要工作为: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对于印染废水,因其成分复杂,浓度较高,在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一般是加入粪便水等生活污水或直接从城市生活废水处理厂拉回一些驯化好的活性污泥或刚从城市污水处理站浓缩池压滤后的污泥,投加后再进行调试。
具体的培养方法有:间歇培养、低负荷连续培养、满负荷连续培养、接种培养。
采用间歇式方法。
营养物质的准备:尿素:100-150kg,过磷酸钙:100Kg,面粉:200-300 kg,白糖:50 kg若有条件,可以购买一些葡萄粉50 kg,蛋白胨:20 kg.。
粪便水:2-3车(约6-9t)。
培养过程:a.首先将粪便水过滤,去除大块物质与纤维,用泵打入接触氧化池(靠近进水端的氧化池多打一些,靠近出水端的氧化池少打一些),用自来水稀释或将原氧化池水曝气2-3天再加粪便水),若有条件可适量加入一些城市生活废水处理的污泥作为接种菌种,同时加尿素2-3kg/d•池,磷肥2-3kg/d•池,面粉10-15kg/d•池,白糖1kg/d•池(同样,靠近进水端的氧化池多加一些,靠近出水端的氧化池少加一些)。
连续闷曝4-6d,曝气风量为正常风量的1/2。
b.由于好氧菌繁殖必须及时换水,以去除排泄分泌物。
每于换水时要先停止曝气,沉淀1h,放掉或用泵抽掉上层清水(占总体积的1/5或1/4),再加入新的生活污水(或自来水),曝气。
同时投加营养物质:面粉、白糖、尿素、磷肥等。
每次换水从停止曝气到重新曝气的时间不要超过2h,以避免缺氧。
从第一次换水后,需每天换水。
后期可以增加换水次数达到增加换水量。
c.大约经过10d(至15d),池中污泥不断成熟,絮体不断清晰,混合澄清液也逐渐清澈,污泥中的原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渐多。
污泥的培养即告完成。
d.为使上述污泥有处理印染废水的能力,还必须进行驯化。
其步骤如下:向气化池投加印染废水,开始时每天投加池容的1/10,后1/9、1/8……1/2,直至全部。
同时加入适量营养物质,逐渐加大风量,直至开到到正常风量。
历时约10-15d。
e.注意事项:1、从培养到驯化,每次停止曝气的时间不要超过2h,若一天多次停止曝气,则每次停止时间要短一些。
2、培养与驯化时间要严格控制进水量。
3、营养物比例可按:C:N:P=(100-200):5:(0.8-1)。
4、可以向水中投入适当的葡萄糖粉等物质,以增快培养速度。
选用:低负荷连续培养培养其步骤为:a. 将曝气池注满水,停止进水。
闷曝1天。
(就是只曝气不进水);b. 为提高培养速度,缩短培养时间,应在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生活粪便水或城市生活污水厂的污泥,并同时投加一定量的营养料。
本站好氧池每格约加半车至一车生活污水或每格投加至少10袋污泥。
营养料为:面粉、白糖、氮肥(尿素)、磷肥。
营养盐投加比例:N:P=(4-5):1,考虑到水中TOC较高,加面粉、白糖只是增加可生化性,故面粉、白糖的投加量不会太多。
培养期间,大约需面粉200kg,白糖50 kg,尿素(含N46%)200kg,磷肥200kg。
c. 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
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1/3左右)。
d. 污泥培养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因而曝气量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池容积的1/2即可,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
e. 待污泥絮体出现时,开始回流。
最初回流液(污泥)比不是太大。
f. 要求:进水pH值控制在7.0-8.5,水量15-300C,进水COD不要太大(也就是说混凝反应阶段一定要正常)。
曝气池不能停止曝气2h以上。
g. 逐步加大进水量至设计值。
药剂的配置1.本废水处理所采用的药剂包括:聚丙烯酰胺(PAM)、石灰[Ca(OH)2]、硫酸(H2SO4)、硫酸亚铁(FeSO4)。
其中:硫酸用于调节控制PH值;硫酸亚铁(FeSO4)和石灰[Ca(OH)2]作为混凝剂,PAM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各药剂一般可配成以下浓度使用:药剂 PAM H2SO4 Ca(OH)2 FeSO4百分浓度0.5‰ 10% 10% 10%3.配制方法(1)PAM:PAM的浓度按0.3%-0.5%配制,亦即将加水加至池容刻度线后,1m3水池加PAM0.3kg至0.5kg。
配制后用手捏摸有胶状的感觉但感觉不是太稠就行。
加药时一定要均匀的撒落,同时不能停止空气搅拌。
切忌一次倒向水中。
PAM的用量,通过观察混凝效果调整。
(2)硫酸:先将药槽放大半槽清水,一边用空气搅拌一边将硫酸慢慢地加入药槽中。
由于浓硫酸的稀释是剧烈的放热过程,稀释过程中应注意温度的变化,如温度升高太快,则停止加入硫酸,待温度将下来后再继续配置,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
(3)石灰[Ca(OH)2]:先将药槽放大半槽清水,在空气搅拌下慢慢加入石灰,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
(4)硫酸亚铁(FeSO4):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空气搅拌下加入,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
操作规程各构筑物的操作要求1、集水池的操作要求:1)经常性地开启空气搅拌,防止杂物沉集于此减少池容。
2)提升泵(潜水泵)有自动控制液位装置,至最低水位会自动停止,至最高水位会自动开启。
故:提升泵(潜水泵)应处于开启状态,不应关闭。
3)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打捞漂浮在集水池水面上的杂物。
2、过滤器的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清除过滤器上的纤维杂物,防止其堵塞过水板。
不允许操作人员将过滤板底部抬起,让水不经过滤直接进入调节池。
2)应当让水均匀流过过滤器。
若水不能均匀流过,则可能是过滤器布水槽被纤维杂物堵塞,应立即清除。
3、调节池的操作要求:1)经常启动空气搅拌,防止纤维杂物沉积,减少池容。
2)操作人员必须时常测定废水的pH值。
当pH值≥9.5时,必须投加硫酸。
硫酸要在过滤器附近的硫酸槽中滴加,不允许一次性将硫酸倾倒在调节池中。
加酸调节后,调节池中废水pH值=8-8.5。
在将硫酸投入硫酸槽时应小心操作。
操作人员要佩戴胶手套,先用虹吸管将硫酸吸入槽中,待桶中硫酸只有一半左右时再倾倒,要轻倒防止飞溅。
3)在开启自吸式离心泵前,应先将自吸罐中过滤板上的纤维杂物去除,每班至少要清除一次。
然后按正常程序开启泵。
4)将混凝剂等药剂通过注入水泵投加时,开启水泵后要经常检查药剂是否注入,与注入量的大小,通过检查废水的混凝废水的混凝效果调整投药量。
但药剂的投加量应在给定的范围内小幅调整,不宜做大的调整。
4、混凝反应池(浓密机)的操作要求:1)开启提升泵时,必须同时开启加药泵(或向水泵注入药剂),即必须投加FeSO4与PAM。
根据混凝情况,必要时投加石灰液。
若是开启药泵时,人必须到混凝池上观看药剂是否已经加入到混凝池中。
若没有,停泵,重新启动,检查加药泵情况,直至正常加药。
2)自来水量充足时,药剂尽可能稀些,有利于混凝反应。
一般:PAM浓度:0.3-0.5‰;FeSO4浓度:5%-10%;石灰乳浓度:10%。
3)药剂的投加量PAM:0.4kg/100m3印染废水废水;FeSO4:30-40kg/100m3印染废水废水;石灰:50-60kg/100m3印染废水废水。
药剂的投加量可以根据水泵的流量按上述比例换算成每个小时加药量。
操作人员必须记住:当开两台或多台水泵时,药量的流量大小要增加,不允许不作改变。
药剂的投加量可以根据废水的性质与浓度做适当改变或调整,但需先用小杯实验,或短时间内观察改变后的混凝效果。
比较正常的混凝反应是:矾花较大,沉淀分层迅速,上清液较清澈。
投药量过大时,矾花较大,能够发生泥水分离,但出水中却携带矾花,出水浓度大,上清液呈黑色。
投药量不足时,矾花细小,污水呈浑浊模糊状,混水分离困难。
操作人员应根据上述现象对投加药量进行判断,并做相适调整。
5、水解酸化池的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只须定期(3d-5d)将池底沉积的污泥放至污泥浓缩池即可。
每次排泥量约为池容的1/10至1/5。
2)进入水解酸化池中的废水的pH值不宜过高,pH值应<9,最好在8左右,PH太高或太低都对生化不利。
6、接触氧化池的操作要求:1)既然是好O2反应,就不能停止曝气1小时以上。
风机要散热,需要停止运行时,每次只能停止半小时左右。
2)曝气的风量:一般在进水段风量大一些,出水段风量可小些(防止剧烈搅动带走活性污泥)。
3)防止进水的突然变化,pH值过高(>9)或过低(<6),对好O2微生物的合成均不利。
pH值宜在8.0-8.5之间。
4)当池中污泥不增长或减少时,可能因为污泥所需养料不足或严重不平衡,或过度曝气污泥自身氧化,可以停止曝气1小时,让污泥静止沉淀,投加一定的营养量(C、N、P),再把风量适当减小。
5)当填料上生物膜严重脱落时,说明废水中有中毒性污染物浓度太高,或pH值突变。
操作人员必须将混凝反应做好,将大部分染料通过混凝沉淀下来,降低进入好O2池废水污染物浓度,并且将pH值比较稳定地固定在8左右。
再适当增加一些营养物质,培养微生物。
6)接触氧化池的活性污泥培养由公司技术人员制订方案,驯化后交操作人员正常运行。
7、二沉池的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排泥。
一般每2-3天要排泥一次。
2)当出水带有细小悬浮颗粒,可能由于排泥不及时,短流或减少停留时间,或者接触氧化池过度曝气使之内源呼吸解体或使池底污泥上翻流入二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