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因数与倍数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因数与倍数 知识点归纳

《因数和倍数》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前提:整除、因数、倍数研究的对象都是非零整数,不考虑0这个特殊的存在。

1、在整数除法中,有两个整数a、b,如果a÷b的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那么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

例、18÷6=3 。

则18能被6整除,或者可以说6能整除18 。

2、在整数除法中,如果两个数的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又叫约数。

3、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也就是说:①如果a是b的因数,那么b就是a的倍数。

②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b就是a的因数。

例、18÷6=3 。

则18是6和3的倍数,6和3是18的因数。

知识点二、因数和倍数的性质1、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除以1、2、3、4、5…,如果该算式没有余数,那么算式中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2、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乘以1、2、3、4、5…,所得的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5、一个数除了它本身以外,其它所有的因数之和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叫做完全数。

例1、6除了它本身之外的因数有1、2、3,而1+2+3=6。

所以6是完全数。

例2、28除了它本身之外的因数有1、2、4、7、14,而1+2+4+7+14=28。

所以28是完全数。

知识点三、2、3、5的倍数特征:1、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2、4、6、8其中一个,那么这个数是2的倍数。

2、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或5其中一个,那么这个数是5的倍数。

3、如果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是3的倍数。

知识点四、奇数和偶数1、在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其它的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因为整数包括0,因此0也是偶数。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知识点(人教版)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重难点知识点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会利用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4.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5.会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并能用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会利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知识点一:认识因数和倍数根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 和b就是c的因数, c就是a和b的倍数。

知识点二: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最小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哪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这个数,那么这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这个数分别去乘自然数1,2,3,…所得的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知识点三: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知识点四: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知识点五:质数和合数判断一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的方法:先找出这个数的因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去判断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知识点六: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奇数与偶数的和的奇偶性: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例1:因为8×1=8,8×2=16,8×3=24,8×4=32,…所以8的倍数有( )个,由此可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

例2:例3:《水浒传》是我国四大著名之一,书中描述写了108位梁山好汉,“108”的最小倍数是( ),108的所有因数中,质数有( )个,合数有( )个。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知识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知识梳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知识梳理一、因数和倍数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我们就说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3×8=24,3和8是24的因数,24是3和8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一个非零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因数。

5、找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例如:要写出16的所有因数,方法如下:1×16=162×8=164×4=16所以,16的因数有:1、2、4、8、16共5个。

(2)列除法算式:例如:要写出24的所有因数,方法如下:24÷1=2424÷2=1224÷3=824÷4=624÷5=4.8(因为4.8不是整数,所以5和4.8不是24的因数)所以,24的因数有:1、2、3、4、6、8、12、24共8个。

6、找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5…直到所乘的积接近所规定的限制范围为止,所乘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写出30以内4的倍数。

4×1=44×2=84×3=124×4=164×5=204×6=244×7=28 所以,30以内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

二、2、5、3的倍数的特征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末尾必须是0。

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0。

同时是2、5、3的倍数的数末尾必须是0,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知识点整理

公因数和公倍数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非常重要,同学们一定要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后面通分中是必用的知识。

本节同学们要多做练习。

二、知识要点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6的因数有:1,6,2,3;8的因数有:1,8,2,4,所以6和8个公因数有1、2。

其中2就是6个8的最大公因数。

(2)、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例:求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注:①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②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③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求3和6的最小公倍数;分析:3的倍数有:3×1=1,3×2=6,3×3=9……;6的倍数有:6×1=6,6×2=12……由此发现,3和6的倍数中第一个公共出现的是6,所以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求24和18的最小公倍数分析:先用短除法除到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即:2×3×4×3=72,所以24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72。

~3、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用12和16来举例(1)、求法一:(列举求同法)最大公因数的求法:12的因数有:1、12、2、6、3、416的因数有:1、16、2、8、4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的求法:12的倍数有:12、24、36、48、…16的倍数有:16、32、48、…最小公倍数是48(2)、求法二:(分解质因数法)12=2×2×3,16=2×2×2×2最大公因数是:2×2=4 (相同乘)最小公倍数是:2×2 ×3×2×2= 48 (相同乘×不同乘)三、经验之谈:在理解最小公因数和最大公倍数的时候,我们要区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知识点总结 专题复习、提升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知识点总结   专题复习、提升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知识点总结专题复习、提升练习知识点总结概念: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不包括0的自然数)找因数的方法:①乘法;②除法。

找倍数的方法:逐次乘自然数(除0外)。

(表示时需要添加“...”)特点:①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②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是相等的都是它本身。

③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④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等于他本身,一个数的倍数都大于等于他本身“1”的特殊性:① 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也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②一个数的因数至少有1个,这个数是1。

易错辨析:①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②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一个数越小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少。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 3. 5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个位上是0. 2. 4. 6. 8的数都是2的倍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3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和3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就是6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和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就是10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者5,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既是5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就是15的倍数)。

2. 3. 5的倍数:个位上是0,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同时是2. 3. 5的倍数。

(就是30的倍数)。

奇数. 偶数的关系: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质数(素数)和合数:概念: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B.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C.任意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D.两个奇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1.10 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
A.15
B.16
C.17
12.下面结果会是奇数的是( )
A.偶数-偶数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奇数+奇数
C.奇数×偶数
D.奇数×奇数
13.用 和 两张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A.95
B.90
C.85
D.80
5.如果一个五位数 2018□是 2 的倍数,还有因数 3,那□可能是( )
A.0
B.2
C.4
D.6
6.4□6 是 3 的倍数,□中最小是( )
A.0
B.1
C.2
D.3
7.在 24□中,方框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同时是 2、3、5 的倍数.( )
A.1
B.2
C.0
1
2.小红到超市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只记得是整数元,她买了 3 本同样的日记 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 35 元,小红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3
2019 春季学而思网校课内期中复习资料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选:C. 2.选:B. 3.选:D. 4.选:B. 【解答】同时是 2、3、5 的倍数的数,根据倍数特征得:这个数的个位上是 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 字之和为 3 的倍数。这个数的前两位的和是 3+6=9,是 3 的倍数,所以这个数的十位上可以填的 数有 0、3、6、9,因为最后的两个数要最大,所以十位上填 9,个位上填 0. 5.选:C. 6.选:C. 【解答】解:4□6 的个位和百位上的数字的和:4+6=10, 因为 10+2=12,10+5=15,10+8=18,12、15、18 都是 3 的倍数, 所以□里可以填 2,5,8.最小可以填 2. 7.选:C. 8.选:D. 【解答】解:A、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说法错误,如 9、15 等; B、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说法错误,如 2; C、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说法错误,如 2+3=5,5 是奇数; D、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说法正确。 9.选:A. 【解答】解:质数有:11,31,41,61,71,共有 5 个。 10.选:B. 【解答】解:A、任意两个整数的积不一定是合数,例如:1×2=2,2 是质数; B、两个质数相乘得到的积,除了 1 和它本身外,还有这两个质数是它的因数.它有 4 个因数,所 以一定是合数; C、两个自然数的积不一定是合数,例如:1×2=2,2 是质数; D、两个奇数的积不一定是合数.例如:1 和 3 是两个奇数,1×3=3,3 是质数; 11.选:C. 【解答】解:10 以内所有质数是:2、3、5、7,和是:2+3+5+7=17. 12.选:D. 【解答】解:根据奇数和偶数的性质可知: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奇数,所以选 D. 13.选:D. 【解答】解:用卡片组成的两位数只有 18 和 81 两种情况,而 18 是偶数、合数,81 是奇数、合 数,所以组成的两位数一定是合数。 14.选:B.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总结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一、旋转、平移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二、因数与倍数1、如果a×b = 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比如:2×6 = 12 。

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15,49都是合数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 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3. 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 棱长×124.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66a a a S =⨯⨯=5.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 3),立方分米(dm 3),立方米(m 3)。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大约一个指尖的体积)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大约一个粉笔盒的体积)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 m 3=1m ×1m ×1m 1 dm 3=1dm ×1dm ×1dm =10dm ×10dm ×10dm =10cm ×10cm ×10cm =1000dm 3 =1000cm 3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因数、倍数的概念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因数、倍数的概念知识点及练习题

因数、倍数的概念1.因数与倍数(在自然数中研究)在整数除法中(不含0),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那么被除数就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就是被除数的因数。

(1)56÷8=7,56就是8和7的______数,8和7是56的______数。

(2)在48和12中,______是______的因数,______是______的倍数。

(3)在26和13中,______是______的因数,______是______的倍数。

(4)45÷5=9,45就是5和9的______数,5和9是45的______数。

(5)42÷6=7,42是6和7的______数,6和7是42的______数。

2.求一个数的因数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把这个数写成两个整数相乘的形式,算式中的每个整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重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1)100最小的因数是______,最大的因数是______;(2)20最小的因数是______,最大的因数是______;(3)25的因数有______(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数字之间用逗号连接);(4)48的因数有______个;(5)45的因数有______(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数字之间用逗号连接);3.求一个数的倍数找一个数的倍数:把这个数依次乘1,2,3,4,5……,所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重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42的最小倍数是______,______的最小倍数是55;(2)46的最小倍数是______,______的最小倍数是32;(3)45以内8的倍数有______.(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数字之间用逗号连接)(4)50以内(含50)6的倍数有______.(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数字之间用逗号连接)(5)36的最小倍数是______,______的最小倍数是56;4.求两个数的共同因数(倍数)求两个数的共同因数(倍数),先分别找出这2个数的因数(倍数),再找出其中相同的因数(倍数)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一、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例如:2х6=12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

【知识点1】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只能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

例如:2.5х6=15
2.5和6是15的因数,15是2.5和6的倍数。

( ╳)
这句话是错误的。

【知识点2】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非0的整数。

(不包括小数、分数)
例如:36的因数有()。

【知识点3】确定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我们应该从1的乘法口诀依次找出。

如:1×36=36、2×18=36、3×12=36、4×9=36、6×6=36
因此36的所有因数有:1、2、3、4、6、9、12、18、36。

【知识点4】重复的和相同的只算一个因数。

【知识点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7的倍数()。

【知识点6】确定一个数的倍数,同样依据乘法口诀,
如:1×7=7、2×7=14、3×7=21、4×7=28、5×7=35……
因此7的倍数有:7、14、21、28、35、42……
【知识点7】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知识点8】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倍数与因数
例如1:25以内5的倍数有()。

特别注意前提条件是25以内!例如2:5、1、20、35、40、10、140、2
以上各数中,是20的因数的数有();
是20的倍数的数有();
既是20的倍数又是20的因数的数有()。

注意:首先我们应该明确20的因数有哪些,然后在上面的数中依次找出,特别注意没有在以上数字中出现的因数是不能填入括号的!
【知识点9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1是任何整数(0除外)的因数。

也是任何整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

4、一个数的因数最少有1个,这个数是1。

除1以外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0除外)。

5、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等于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都大于等于它本身。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 =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 = 这个数
★7、如果a和b都是c的倍数,那么a-b和a+b一定也是c的倍数。

★8、如果a是c的倍数,那么a乘以一个数(0除外)后的积也是c的倍数。

二、2,3,5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1】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知识点2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知识点3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知识点43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分析:12的各位上的和是1+2=3,是3的倍数,所以12是3的倍数。

【知识点50的数。

例如:80、20、70、130等。

【知识点60且各位上的
数的和是3的倍数。

例如:120、90、180、270等。

【知识点7】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也就是说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因此在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知识点8】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注:1、无论多少个偶数相加都是偶数
2、偶数个奇数相加是偶数
3、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知识点9
1、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但是,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
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2、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例如:16、404、1256都是4的倍数。

3、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25整除,这个数就是25的倍数。

例如:50、325、500、1675都是25的倍数。

4、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是8(或125)的倍数。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是8的倍数,
1125、13375、5000都是125的倍数。

三、质数和合数
【知识点1】质数和合数的相关定义
1、一个数,如果只有1
2、一个数,如果除了1
3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
可分为:1(1个因数)、
质数(两个因数)、
合数(大于两个因数)。

5、100百以内的质数:(共25个)
2、3、5、7、
11、13、17、19、
23、29、
31、37、
41、43、47、
53、59、
61、67、
71、73、79、
83、89、
97。

6、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除2以外任意两个质数的和都是偶数
7
质数×质数=合数合数×合数=合数质数×合数=合数【知识点2】分解质因数(相加和相乘)
1、把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2、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3、分解质因数,应该从最小的质数开始试积,直到每个因数都是质数时为止。

例如:24=2×12 24=3×8
2×6 2×4
×3 2×2
因此24=2×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