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整理与复习碳与碳的氧化物推断题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如:“碳及其氧化物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碳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4.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4.通过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复习课。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碳的单质、氧化物以及碳的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然而,由于该单元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仍存在困难。因此,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提问:“你们对碳及其氧化物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动画,讲解碳的单质、氧化物及其化学性质,如碳的燃烧、二氧化碳的生成等。
2.通过实验演示,如碳的燃烧、二氧化碳的制取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化学素养。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碳与碳的氧化物的复习学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碳与碳的氧化物的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学案4、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CO 2COCCaCO 3H 2CO 3①②③④⑤⑥⑦①② ③④ ⑤⑥ ⑦14.(9分)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

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⑴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⑵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右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 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⑶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处理的方法是。

13.(7分)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被列入我国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1)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

(4)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

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0H) c.尿素[CO(NH2)2](5)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

13.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⑴要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同学应该从以上药品中选择_________和__________反应。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南京市第十七中学黄科【复习目标】1.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并运用其性质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通过复习学会梳理知识,化零为整,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学习方法。

【复习过程】知识梳理一: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思考: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哪些?请完成它们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问题1.如何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请完成实验方案知识梳理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问题2.如何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四种鉴别方案思考:(1)若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应如何除去?(2)若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如何除去?知识梳理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观察你所写的化学方程式,都涉及到哪些含碳的物质,请以二氧化碳为中心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网络图表示出来,并注明反应条件。

请书写出网络图中的相关反应方程式:CCO 2H 2CO 3CaCO 3【知识反馈】1.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A.纸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C.保存方法得当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CO使人中毒 B.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两种气体的方法是()4.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A.通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D.点燃5.下列气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6.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A.水 B.炽热的炭层C.澄清石灰水 D.灼热的氧化铜7.考古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从六朝古都南京的地铁建设工地出土的文物,从文物上取下了一些绿色粉末(含Cu元素的物质),进行如下有关实验:(1)请你根据上图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D ,G 。

九年级化学上册5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5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复习目标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2、知道并熟练记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的特点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4、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复习重点和难点1、认识元素3、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4、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3.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如:氧:O,氢:H。

若第一个字母相同,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如,铜Cu,钙Ca等。

4.知道一种元素,还可以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周期表1.周期: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元素周期表按颜色分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

5.元素周期表上标有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1)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如:2.化学式的书写A.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①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②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数字(常是“2”)来表示: H2 O2 N2 F2 Cl2B.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①氧化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如:HgO、CO2、 SO2、Fe3O4、P2O5写法:氧元素在右读法:氧化某几氧化几某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KCl Na2S写法:一般正价在,负价在(即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读法:某化某3.化合价。

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一、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二、一氧化碳1、可燃性: CO + O2 = CO22、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

3、复原性: CO + CuO = Cu + CO2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步擅长合作、勤于考虑、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和理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响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止水夹、集气瓶、火柴、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托盘天平、烧杯、矿泉水瓶、试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回忆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通过同学们预习课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学方程式。

〔问〕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答〕可以。

因为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响,而且不需要加热。

问题:怎样判断瓶中是否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答〕: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假设燃着的木条熄灭,那么证明搜集满。

动手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碳和碳的氧化物》说课稿

《碳和碳的氧化物》说课稿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说课稿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请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1、本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我用以下几句话来概括)碳族庞大威望高身怀绝技用途广旧地重游兴趣增温故知新技能长此外,我还认为复习本章内容是学生锤炼化学方程式的最好契机。

因为本章含有许多化学反应;其次本章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深感学习化学的意义。

2、复习目标(我认为复习本章内容应该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①掌握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②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③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④掌握它们的相互联系及转化途径,学会知识整合与迁移。

在复习本章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但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

复习时,我们帮助学生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形成整体有序的结构;同时,要拓宽知识面,提高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综上所述,复习中的三维目标是有机结合的,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渗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目标的和谐渗透对知识、智能目标的达到起催化作用。

3、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掌握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②熟练准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③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转化途径。

难点:其中②③也是复习的难点。

因为复习之前学生所有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零碎的,复习时我采用多种活动导学,帮助他们穿针引线,将零碎的知识整合。

其二,本章内容是在刚学习化学方程式书写之后,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是很熟练,我们让学生上台书写并及时评点矫正,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法分析及学法指导在上新授课时,老师们都会精心设计有趣的情景来导学,而上复习课时,老师们往往只重视了知识的归纳与梳理,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沉闷的苦忆中。

怎样在复习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师生全身心投入?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我将带着激活课堂的意识,以“四活”为指南开展教学,我想会获得较好效益。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教案

复习专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目标:1、掌握碳的性质和用途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和用途知识回顾:1、回忆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按反应类型进行归纳整理。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回忆二氧化碳能生成那些物质,整理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考点:考点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注:木炭、活性炭具有_________结构,具有_______性考点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考点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色、味、态____色_____味_____体____色_____味_____体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_ 比空气密度_______ 溶水性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溶于水收集方法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不需填写①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②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 与水反应不需填写与碱反应①与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②与烧碱溶液________________不需填写毒性不需填写与__________结合能力强注: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和冷藏食品。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分组讨论,学生展示师:我们学习了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并认识了碳酸钙和碳酸等含碳物质的性质。

我们来看看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师:给出学习提纲,让学生依据提纲内容复习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学生分组提问,并扮演展示:复习活动一:1.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和石墨化学式,它们物理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列举石墨的三条物理性质?(2)有吸附性的有哪些?谁的吸附性更强?吸附性属于物质哪方面性质?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单质碳有哪三条化学性质?可以简记为7个字:、和。

(2)碳的燃烧有几种情况?你能写出几个化学方程讨论方案学生用心聆听分组提问,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

回答问题:能否说二氧化碳有酸性?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抢答问题小组讨论式?(3)碳的还原性实验中,为什么在酒精灯上面加上网罩,有什么作用?试着写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生成物说出反应的现象。

生:每小组选一位同学,板演展示记忆结果。

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学生纠错并给出学生建议。

给出学生下一步的目标,将重要实验再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

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情况。

复习活动二:碳的氧化物有哪些?它们的化学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有哪些?各小组各抒己见,比赛准备时间:2分钟。

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学生分组讨论认真思考完成习题表扬积极的学生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B.用大量的水浸泡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5.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 D .清的石灰水振荡6.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毒性C .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D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⑵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⑶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装置是 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与碳的氧化物推断题
[知识分析]:物质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重要的题型。

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

[学习重点]: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习难点]:找出有关推断题的突破口,从而进行推理解答。

[推断题的解题关键]:
解推断题时,要利用物质特殊的颜色、状态、气味和特性反应作为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顺藤摸瓜”,细致作答;最后将答案放回原题,若能自圆其说,则至少是一组正确解答。

[注意]框图上“”和“”的应用。

[
黑色固体主要有C、CuO、MnO2、Fe3O4、铁粉
常见的红色固体铜Cu、红磷P、氧化铁Fe
2O
3
淡黄色固体硫磺S
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常见可燃性气体有H2、CH4、CO
具还原性的物质H2、C、CO
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
①点燃条件3Fe+2O2Fe3O4
②加热条件:2Cu+O2△2CuO
高温条件的反应
①化合反应:C + CO2高温2CO
②分解反应:CaCO3高温CaO+CO2↑
通电条件的反应通电
2H2O == 2H2↑ + O2↑
燃烧现象
白烟:白磷、红磷火星四射:Fe 耀眼白光:Mg Al蓝色火焰: H2 CO CH4
1、常温下Y、M、N、P、Q是五种常见的无色气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已省
略,N 为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Y 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M
、N 、P 、Q ;
(2)写出Y 与M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uO 与Q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碳不完全燃烧生成P 的化学方程式 。

2、A 、B 、C 、D 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B 、
C 、
D ;
(2)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

3、有A 、B 、C 、D 四种无色气体,其中两种是单质,两种是化合物,E 是在常温下是液体。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是:
点燃 点燃 △ 高温 C+B===D A+B===E A+黑色粉末===E+Cu D+黑色粉末===C (1)根据以上变化关系,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
B 、
C 、
D 、
E ;
(2)写出C 和B 反应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A 、B 为两种黑色粉末,D 为红色单质。

A 、B 、C 、D 、E 、F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A

温 ①
气体B
白色固体C
气体D
加Fe 2O 3 高温
Fe


高温
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B 的化学式为
,D 的化学式为 ,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上述反应中A 、F 具有 性,用在 工业。

(3)将两只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 、F 的两个密闭瓶中,结果两只小白鼠均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填“相同”或“不同”)。

5、如下列变化关系所示,C 为气态化合物,D 为黑色固体。

试确定: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G ;
(2)写出B 通电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G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A 物质由 种元素。

F
D
+B
A
B
C
D
E
Cu
通电 +D Δ Δ 通过炽热的碳层
+D Δ
G
F
6、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碳酸、稀盐酸(主要成分是氯化氢)、二氧化碳、氢气、过氧化氢、氧气、水。

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前面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下一种物质。

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

其中A可用来实验室制取氧气,E为盐酸,F的固体俗称干冰,已知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请回答:
(1)写出A 、B 、C 、E 、F 、G 化学式;(2)写出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E转化成F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F转化成G的化学方程式 ;
[小结]击鼓传花游戏:【②、④;⑥、⑨化学方程式不能重复
................】
①②③④⑤⑥
C CO CO2CO CO2 CaCO3 CaO
⑦⑧⑨⑪
Ca(OH)2 CaCO3 CO2 H2CO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
⑩ ;
⑪ .。

[课外作业]
1、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 非金属单质;A 、B 、E 和丁均为化合物;B 和E 为能产 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 ;乙 (2)写出丙和E 反应生成A 和B 的化学方 程式: .
(3)D 和A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 在丁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 和丙的化学 方程式 。

2、有A 、B 、C 、D 、E 五种物质,它们有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A 为常见液体,据此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 (2)写出上述有代号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 (2) ; (3) ; (4) 。




丁 A
B
E
红色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