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发表时间:2016-10-18T16:17:19.2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8期作者:马梅花[导读] 一般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因骨折病理性损伤和手术应激性损害使患者膝关节正常功能受到损伤。(青海省循化县人民医院青海海东 811100)【摘要】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床上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118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为10.17%,对照组为20.3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下肢床上骨折患者可有效的抑制术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下肢创伤骨折;膝关节;功能训练;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40-02 下肢创伤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因骨折病理性损伤和手术应激性损害使患者膝关节正常功能受到损伤,膝关节僵硬主要在临床上表现为屈膝障碍,屈膝度<90°,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康复护理是现代医学中临床护士根据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结合,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反复训练,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的一种护理方式[1]。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18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探讨综合评估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118例作为对象,其中男63例,女55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8.28±5.24岁;其中有52例患者为股骨中断骨折,38例胫腓骨骨折,21例髌骨骨折,7例踝部骨折;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下肢床上就诊,确诊为创伤性骨折,患者意识形态和认知能力比较好;排除标准:将合并有其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在手术前完成相关检查、准备好器械、配合治疗,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和体征,观察手术切口的恢复情况,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具体如下:对患者介绍与膝关节僵硬相关的健康教育,全面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和重要性,使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确保训练有序进行;其次,康复训练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在长期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的影响下患者会伴有明显的消极、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心理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评估,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确保训练顺利实施;术后7~14d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主要目标就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抑制局部肿胀、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主要训练股四头肌舒缩和踝关节托屈背伸;术后3~6周可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进行循序渐进的活动;术后7~10周主要强化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可适时给予患者沙袋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

术后持续随访12个月,评价患者肌力和伸屈度,记录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效果评定

在随访末期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其中将膝关节局部痛感完全消失,患者恢复自主运动能力,关节活动度在141~145°的判定为优,将偶尔伴发疼痛,能够自主运动,关节的活动度在121~140°之间的评定为良,将经常存在痛感,生活能力受到影响,关节活动度在91~120°的判定为中,将疼痛持续,自主运动受限,关节活动度<90°的判定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情况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66%,显著高于对照组62.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有局部肿胀、膝关节僵硬和局部水泡的发生率分为别为5.08%(3/59)、1.69%(1/59)和3.39%(2/59),对照组为8.47%(5/59)、5.08%(3/59)、6.78%(4/59),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17%(6/59),对照组为20.34%(12/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膝关节僵硬是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关节活动的装置受到损伤,而术后进行长期的外固定措施对关节屈曲形成一定的抑制,最终导致膝关节僵硬等症状的发生。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经过康复训练实施后患者的关节和肢体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改善,大量研究显示,合理的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2]。本研究结果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经过长达的一年的术后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和伸屈度得到较好的提升,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就证明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骨折患者康复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学 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姓名:施运蕊 班级:12级护理二班 学号:201223110240

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摘要】临床资料 从2003年—2008年我科为26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制定早期康复计划,其中: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103例,股骨干骨折81例,胫腓骨骨折84例,患者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54岁,平均68.8岁。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折护理康复训练 [正文]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和步行,要求关于充分的稳定和肌肉强大有力。行走、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中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需达到一定范围才能使各项动作完成。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缺损或连续性中断。 一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 1.1术前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手术和麻醉的方式,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肯定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手术医师技术的可靠性,各种仪器设备的先进性能,成功治愈的相同病例,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需求,尽量解除病人的紧张不安心理,使病人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安全感。对手术前必需给予的术前准备,术中给予的引流管和所用器械,护士也要交待清楚。 1.2术后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术后的心理状态,病人回病房后,管床护士在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的同时,应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告知病人手术进行情况很顺利,患肢固定良好,对切口疼痛可采取一些放松技术转移其注意力。护士在做每一项操作时都应耐心细致的解释,不可强制。 2.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褥疮的预防病人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并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加强皮肤护理。 2.2防血栓应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坐起,促进血液循环。在功能锻炼的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滞度。 2.3防止骨延迟愈合可给病人服用钙剂,进食含高钙食物,并用适量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二康复训练 3.康复锻炼指导 3.1术前指导 3.1.1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预防下肢肌萎缩。 双下肢踝泵运动,仰卧或坐卧将伤肢的踝关节尽量跖屈和背伸,此运动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及防止踝关节粘连强直的作用。 3.1.2三点支撑法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下,健肢用力踩床。双手紧握牵引

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消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4.根据病情做好饮食指导。 5.卧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抬高患肢并置于功能位,防止进一步损伤。、 6.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7.对有慢性病的病人,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遵医嘱给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 二、术前护理 1.配合做好各项检查、药敏试验、配血等,术前一天病人理发、剪指甲、沐浴或擦浴、更换清洁衣服,术晨备皮。 2.属指导需在床上大小便的病人做床上大小便练习并戒烟。 3.遵医嘱完成皮肤准备、禁食水、术前给药等。 4.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或体温高于37.5°C的病人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停止手术。 5.保证患者良好睡眠,根据需要适当应用镇静药。 6.术前取下假牙,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将病历、术中带药和放射片交给手术室工作人员。 7.根据不同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备好术后用物。 三、术后护理 1.根据麻醉方式进行护理,根据病情更换卧位。 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手术肢体温度、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疼痛情况,采取适宜的止痛方法。颈椎手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3.脊柱手术后体位保持病人处于手术伤口及缝线张力最小的体位。根据病情和手术情况行轴型翻身。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于心脏,以利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4.术后禁饮,肠蠕动恢复即可饮少量温开水,无不适后再逐渐进饮食。 5.观察伤口引流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术后72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引流。 四、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病人多吃富含钙食物,如新鲜牛奶、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兼顾,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活动计划应根据病人锻炼后的不同反应而予以修定。术后功能锻炼可分三期:初期为术后1~2周;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后期从骨、关节等组织的伤愈起到全身、局部恢复正常功能。 3.定期复查:遵医嘱及时复查。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疼痛护理常规 1.了解手术的名称、大小、范围和麻醉的方式 2.给予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态度和蔼、关心体贴,认真倾听患者的疼痛的主诉。 3.教会患者通过疼痛量表表述疼痛的程度 4.指导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放松来缓解疼痛,如看电视、阅读书报、玩游戏等保持环境安静、清洁、整齐,室内光线柔和,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5.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带镇痛泵的患者观察镇痛泵的效果 6.满足各种生活的需要。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发表时间:2016-10-18T16:17:19.2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8期作者:马梅花[导读] 一般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因骨折病理性损伤和手术应激性损害使患者膝关节正常功能受到损伤。(青海省循化县人民医院青海海东 811100)【摘要】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床上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118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为10.17%,对照组为20.3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下肢床上骨折患者可有效的抑制术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下肢创伤骨折;膝关节;功能训练;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40-02 下肢创伤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因骨折病理性损伤和手术应激性损害使患者膝关节正常功能受到损伤,膝关节僵硬主要在临床上表现为屈膝障碍,屈膝度<90°,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康复护理是现代医学中临床护士根据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结合,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反复训练,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的一种护理方式[1]。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18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探讨综合评估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118例作为对象,其中男63例,女55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8.28±5.24岁;其中有52例患者为股骨中断骨折,38例胫腓骨骨折,21例髌骨骨折,7例踝部骨折;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下肢床上就诊,确诊为创伤性骨折,患者意识形态和认知能力比较好;排除标准:将合并有其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在手术前完成相关检查、准备好器械、配合治疗,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和体征,观察手术切口的恢复情况,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具体如下:对患者介绍与膝关节僵硬相关的健康教育,全面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和重要性,使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确保训练有序进行;其次,康复训练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在长期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的影响下患者会伴有明显的消极、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心理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评估,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确保训练顺利实施;术后7~14d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主要目标就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抑制局部肿胀、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主要训练股四头肌舒缩和踝关节托屈背伸;术后3~6周可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进行循序渐进的活动;术后7~10周主要强化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可适时给予患者沙袋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 术后持续随访12个月,评价患者肌力和伸屈度,记录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效果评定 在随访末期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其中将膝关节局部痛感完全消失,患者恢复自主运动能力,关节活动度在141~145°的判定为优,将偶尔伴发疼痛,能够自主运动,关节的活动度在121~140°之间的评定为良,将经常存在痛感,生活能力受到影响,关节活动度在91~120°的判定为中,将疼痛持续,自主运动受限,关节活动度<90°的判定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情况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66%,显著高于对照组62.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有局部肿胀、膝关节僵硬和局部水泡的发生率分为别为5.08%(3/59)、1.69%(1/59)和3.39%(2/59),对照组为8.47%(5/59)、5.08%(3/59)、6.78%(4/59),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17%(6/59),对照组为20.34%(12/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膝关节僵硬是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关节活动的装置受到损伤,而术后进行长期的外固定措施对关节屈曲形成一定的抑制,最终导致膝关节僵硬等症状的发生。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经过康复训练实施后患者的关节和肢体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改善,大量研究显示,合理的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2]。本研究结果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经过长达的一年的术后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和伸屈度得到较好的提升,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就证明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骨折患者康复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股骨颈骨折护理的常规

股骨颈骨折 【一般概念】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女性多见。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损伤所致,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可导致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临床以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为主要特征。 中医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患髋疼痛,髋关节运动明显受限,不能站立行走,患肢短缩,45°-60°外旋畸形,髋部有压痛叩击足跟部或大粗隆部时髋部疼痛,大转子明显突出。 【临证护理】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外旋脱位。 2.卧硬板床休息。更换卧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髋部屈曲,防止移动。 3.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正确搬运病人。

4.指导病人正确功能锻炼。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及含钙丰富之食物,多饮水。 【用药护理】 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观察用药的效果及反应。 【情志护理】 观察患者情志变化,做好心理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并发症护理】 1.知道患者呼吸,鼓励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2.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3.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4.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健康指导】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2.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患肢太早负重。避免坐低于20厘米的矮凳及交叉盘脚动作,6个月弃拐逐步行走。 5.定时到医院复查。 手术护理常规 一.按骨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二.术前护理 1.安慰患者,解除焦虑情绪,积极配合 治疗。 2.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鼓励多饮水。 3.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发生。 4.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雾 化吸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5.采用骨牵引、皮牵引患者应按骨牵引、 皮牵引护理常规。 三.术后护理 1.取去枕平卧位,禁食水6小时。 2.病情观察

康复科膝关节僵硬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僵硬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骨痹”诊断标准。 (1)初起多见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转侧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 (3)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喀刺声或摩擦声。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4)X线摄片检查: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膝关节僵硬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僵硬中医诊疗方案”。(1)多有急性创伤、手术史,或有慢性炎症、长期制动史。 (2)膝关节僵硬、不灵活,屈伸功能受限,影响步行、下蹲等日常活动功能。(3)与健侧相比,膝关节活动度下降。屈曲受限者,为伸直型僵硬;伸直受限者,为屈曲型僵硬;屈曲及伸直受限者为混合型僵硬。 (4)可伴有膝关节疼痛、肿胀、步态异常、周围肌肉肌力下降等功能障碍。(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 以身体功能与结构水平的障碍为主,临床以疼痛、肿胀、活动困难为主要表现。此期患者多表现为剧烈疼痛,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瘀血,伤处肌肉痉挛。 2.缓解期 以活动水平障碍为主,临床上虽然疼痛及活动困难依然存在,但主要的功能障碍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为更突出的表现。此期患者疼痛、肿胀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范围可能会有一定改善,但坐起、行走、上下楼梯、下蹲等日常活动功能障碍明显,同时患肢肌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可能伴有肌肉萎缩。 3.恢复期 此期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较前期明显改善,患肢肌力恢复至损伤前的水平,内、外固 定可能已经去除,但是参与日常生活较为复杂的运动时仍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指定的任务。 (三)证候诊断 1.瘀血阻滞证: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关节畸形,活动不利,或腰弯背驼,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脉沉或细涩。 2.阳虚寒凝证:肢体关节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加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舌淡,苔白,脉沉细缓。 3.肾虚髓亏证: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腰腿不利,俯仰转侧不利。伴有头晕,耳鸣,耳聋,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谈谈骨折愈合后期关节僵硬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07749928.html, 谈谈骨折愈合后期关节僵硬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 作者:常青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6期 摘要:目的通过指导患者和家属做好后期康复治疗及家庭护理,以达到治愈骨折愈合后 并发的关节僵硬症。方法针对患者病情,采用中草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及适当功能锻炼, 并遵医嘱执行,减轻和治愈关节僵硬。结果经过大量患者临床使用,疗效较为满意,绝大部 分并发关节僵硬的患者病情得到很大改善甚至痊愈。结论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充分说明了中医 中药的优势及“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让患者和家属参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使骨折的治疗效果和后期康复更有保障。 关键词:骨折愈合并发关节僵硬;康复指导;家庭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guid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lat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family ca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ealing of fracture healing after joint stiffness. Methods For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the us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umigation,with massage and appropriate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to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reduce and cure joint stiffness. Results After a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use, the effect is more satisfactory, the vast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joint stiffness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or cured. Conclusion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practice, the advantages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ree points of treatment, seven nur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so that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change passive acceptance for active participation, so that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post more protection. Key words:Fracture healing and joint stiffness;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Home nursing 目前,骨伤科在临床治疗骨折时,通常采用的治疗办法①非手术疗法;②手术疗法。患者在医院进行复位和固定之后,通常需要在家继续休养、康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下,患者在家没有医生和护士的照看,其护理和后期的康复就只能靠家属及患者自己了。因而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家庭护理及康复治疗,对于促进骨折的愈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尤其重要[1]。骨折愈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在骨科临床中非常多见,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达96%,关节附近的骨折愈合后遗留关节不同程度僵硬几乎达100%。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理疗加功能锻炼,虽然有效,但功能恢复似乎太慢,近年来,我院骨伤科采用中药熏洗[2],配 合手法按摩及适当功能锻炼,治疗了大量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指下肢及下肢骨连带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一、临床表现 以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骨骼、涉及肾。 二、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CT、血常规很生化检查结果。 6、辩证: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 三、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嘱患肢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四、并发症护理 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足背 动脉搏动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五、给药护理 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2、遵医嘱局部敷贴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时及时揭去,并 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3、中药汤剂宜温服,注意观察服药后反应。 六、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2、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宜进食清肺润肠通便之品如:菜干蜜枣 汤、大蕉、雪梨等。 3、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宜进食健脾益胃化瘀食物如:淮山、黑 木耳、玉竹煲田鸡等。 七、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八、临证(症)施护 1、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外展20°膝关节屈曲 15°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 2、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防止外旋、内收。 3、适当抬高患肢,可放在软枕或布朗市架上。 4、遵医嘱患部外涂云南白药气雾剂等祛瘀消肿药时,需坚持涂 擦,切忌按摩。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要消除手术前病人焦虑、恐惧得心理,及时发观病人得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达到心理平衡。 2、饮食护理 :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适当得食鱼类、肉类、海产品及新鲜蔬菜水果。 3、疼痛护理 : 评估患者得身体耐受情况,疼痛分值≥3分时通知医师给予镇痛处理,例如,给予合适体位,运用针灸或止痛药。 4、体位 :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因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5、石膏固定得护理 : 密切观察患肢得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内要经常检查足趾得背伸与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就是否受压,只要怀疑神经受压,立即打开石膏减压。 6、小夹板固定得护理 :随时查瞧小夹板得松紧度及肢体就是有否麻木、疼痛等,严重局部压疮、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7、冷敷: 创伤48小时内内常规冷敷。 8、术前常规准备: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与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就是开放性骨折延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得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因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 2、一般护理 : (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2)、取髂骨植骨得病人,术后2天半卧位,放松髂肌减轻疼痛。 (3)、采取单纯螺钉内固定与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仍需用长腿石膏外固定8-10周,老年人为了避免关节僵硬,术后四周左右改为短腿石膏或石膏夹板。 3、疼痛护理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对症止痛,减轻病人术后痛苦。 4、患肢观察: (1)、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抬高20-30°,保持外展中立位),观察肢体得感觉(麻木、疼痛、肿胀)、(运动背伸与折曲)、末梢循环(动脉搏动、末梢血管充盈、温度、颜色)情况,防止各关节过伸过屈。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得量、色等(引流液1小时内超过130ml关闭引流管通知医生处理,24小时低于

优质护理服务在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在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或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曲疗效优、差率分别为80.19%、1.04%,对照组分别为64.46%、10.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35,5.39;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满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康复训练效果显著,不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提高了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优质护理;膝关节僵硬;康复 膝关节在日常生活以及运动中很容易受到损伤,膝关节僵硬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下肢骨折后一种常见并发症,有研究资料显示下肢骨折愈合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发生率高达96%,关节附近的骨折术后率发生可达到100%[1-2]。由于患者术后多数需要长时间卧床,膝关节长期处于固定位置,活动受限,关节周围的肌肉以及关节囊会出现挛缩,限制了膝关节活动形成关节僵硬。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度下降、胶黏着感并伴有局部不适,轻者影响患者今后日常生活和工作,对患者步态、功能、工作及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可导致肢体残疾。康复治疗是膝关节僵硬的治疗方案之一,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实施护理,倡导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3]。我院康复科在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康复科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收治的膝关节僵硬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45.82±6.78)岁;关节僵硬时间2~15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由分管责任护士对患者施行护理和康复训练教育,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或家属)康复训练时间、频率及强度后,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行掌握实施并进行训练。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手术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62、1.67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73、16.782,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578,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总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356,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 标签:人性化护理;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 下肢骨折属于一种常见的四肢骨折类型,会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1]。目前临床对于下肢骨折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骨折情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与此同时手术治疗作为一种有创疗法,会对患者的身心产生一定刺激和影响。尤其是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由于其机体功能已经发生了衰退,导致其手术耐受力下降[2]。因此,为了确保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顺利实施手术治疗,对其实施科学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就诊时间均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下肢骨折患者;(2)年龄>60岁患者;(3)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2)合并手术禁忌证的患者;(3)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等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4)无法配合本次研究开展的患者。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共计纳入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2~78岁,平均(66.5±2.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14例、胫腓骨骨折13例、其他下肢骨折类型5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5.4±2.8)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干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12例、其他下肢骨折类型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指下肢及下肢骨连带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一、临床表现 以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骨骼、涉及肾。 二、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CT、血常规很生化检查结果。 6、辩证: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 三、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嘱患肢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四、并发症护理 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病情变 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五、给药护理 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2、遵医嘱局部敷贴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时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3、中药汤剂宜温服,注意观察服药后反应。 六、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2、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宜进食清肺润肠通便之品如:菜干蜜枣汤、大蕉、雪梨等。 3、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宜进食健脾益胃化瘀食物如:淮山、黑木耳、玉竹煲田鸡 等。 七、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八、临证(症)施护

股骨干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股骨干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股骨干骨折是下肢损伤患者致残和致死重要原因,股骨是长管状结构,近端起于髋关节,远端止于膝关节,在强大外力作用下造成骨折。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2)完善各项检查。 (3)皮牵引患者,按皮牵引护理常规护理。①抬高床尾15°~30°,形成反牵引力。②保持牵引持续有效,使牵引肢体、牵引绳、重锤保持在一条直线,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③经常检查牵引处皮肤的情况,以防牵引带压伤皮肤。 (4)体位改变:指导患者床上翻身的方法。 (5)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会阴部及患侧下肢备皮,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4h。 (6)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 (1)术后体位:取去枕平卧位 6h,患肢抬高,外展中立位。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注意观察皮肤的温度、颜色、肿胀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疼痛及渗血情况,保持敷料干燥,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4)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管通畅,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判断有无术后出血。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②切口感染:观察体温变化,保持敷料干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③肺不张、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利于痰液咳出。 (6)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讲解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术前卧床休息,禁止下地活动,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可卧床做患肢股四头肌功能锻炼,鼓励双上肢和健侧肢体多活动。 2.饮食指导骨折后初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恢复期为高蛋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欧阳松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欧阳松 发表时间:2012-11-16T17:16:50.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欧阳松[导读] 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与护理指导。 欧阳松(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于都 3423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与护理指导。方法对 103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心理需求分析和健康指导,加强患肢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结果 103 例患者经康复护理训练指导,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地防治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正确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可有效地预防骨折并发症,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减少了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从而带来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康复训练护理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骨折康复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骨痂的形成,同时还表现在心理方面对于功能恢复的确认程度。 2009年7月~2011年11月本院对103例老年骨折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 2009年7月~2011年11月我科为103例老年骨折患者制定早期康复计划,其中:男36例,女 67例,年龄58~74岁。 2 护理 2.1 生理方面 2.1.1 骨折后局部病理生理变化骨折后骨本身和其周围的软组织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骨及骨髓腔和周围的软组织因遭受到破坏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骨断端附近的骨细胞因受伤和缺血而坏死,血肿充满了各组织的间隙。血肿于伤后4~5小时开始凝固,邻近断端的骨外膜于骨折后24小时内即出现组织学变化,深层的细胞增多,胞浆增加,胞核增大,越近骨折端的骨外膜反应越明显。一周后在增厚的骨外膜中,即出现与骨干平行并紧密相连的片状骨样组织。 2.1.2 骨折后局部血肿病理生理变化骨折后,骨折断端附近的骨膜、骨质、髓腔及邻近软组织中的血管破裂出血,于断端及周围形成血肿。同时,断端及邻近部位由于细胞坏死,相邻血管扩张、充血,多形核白细胞、吞噬细胞及血浆渗出而水肿。继之血肿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包围并伸入血肿中,吸收并代替血肿,血肿开始机化。 2.1.3 血肿机化与骨痂形成生理在骨折后的前两周中,血肿尚未机化,血肿内凝集的红血球和纤维蛋白尚未被吞噬清除,新生的毛细血管尚未深人,因此,由骨外膜产生的成骨细胞不能进入或通过血肿,而只能沿着血肿外围向骨折线推进。在血肿机化前,骨折线两边增生的成骨细胞只能在它的外围会合,随着血肿被增生伸人的纤维组织所分隔和通过异物巨细胞。吞噬细胞等作用吸收代替,骨折断端之间及周围,即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充填。血肿外围的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亦涌入血肿内及断端间隙内,与髓腔内骨膜产生的骨细胞相会合,形成桥梁骨痂及接近骨折线部分的内外骨痂。位于断端周围的部分纤维组织开始向软骨细胞分化,形成幼稚的成软骨细胞并产软骨基质,通过软骨内骨化,形成新生骨。 2.2 心理方面患者的心理需求 2.2.1 急躁、焦虑心理骨折一般是突然外伤所致,住院手术治疗,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医疗费用,手术效果等,使老年患者不知所措,心理失衡,表现为恐惧焦虑,急躁失眠,常责怪家人未悉心照料,埋怨医护人员未尽心尽责,在住院期间与病友、陪护人员、医生护士争吵。 2.2.2 抑郁失落心理老年人历经几十年的生活,大多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骨折后因失去了活动的独立性而痛苦沮丧,加上对医护人员的生疏,医院环境的不适应,都使患者产生情绪低落和反常心理。表现为依赖性和被动性增强,在康复期间习惯让亲人关心照顾,能做的事情也不主动做,锻炼时过度依赖于他人,少数人表现出角色强化行为。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由于缺乏相应的适应代偿性,往往伴有睡眠、食欲及肠道功能障碍。 2.2.3 自责消极心理由于骨折患肢丧失负重功能,因而活动严重受限,甚至只能卧床,加重了家人的负担,使其产生内疚自责心理。有些患者为了不麻烦别人而节制吃喝,以减少大小便次数。而充足的营养对骨折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研究指出骨折患者摄入量减少会造成严重的负氮平衡,营养不良可致并发症发生,造成骨折愈合缓慢,甚至不愈合。另外,老年人骨折伤前疾病多,以慢性疾病为主,骨折后即有可能诱发伤前疾病,又存在着潜在继发各系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这些都会使患者产生对自身“价值”的怀疑,表现为不相信自己病情会好转,不愿接受治疗,甚至有可能发生自杀行为。 2.3 康复锻炼护理指导 2.3.1术前指导 2.3.1.1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预防下肢肌萎缩。 2.3.1.2双下肢踝泵运动,仰卧或坐卧将伤肢的踝关节尽量跖屈和背伸,此运动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及防止踝关节粘连强直的作用。 2.3.1.3三点支撑法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下,健肢用力踩床。双手紧握牵引床上吊环,头部后伸,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臀部离开床面5—10秒,每2—3小时一次。 2.3.2术后指导 2.3.2.1术后第一周,康复的重点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术后第一天即行患肢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2.3.2.2术后第二天可进行膝部按摩(膝关节有伤除外),即对髌骨的推动和挤压。 2.3.2.3术后第三天加强患肢股四头肌训练。方法是将手放于膝下方,膝部下压,保持5~10秒后再放松。膝关节训练可在膝关节下放一软枕,做伸膝训练。 2.3.2.4术后5~7天,可协助患者床边活动身体,向患侧移动至床边,患肢自然下垂与床沿,尽可能使膝关节弯曲90度,然后伸膝保持10秒,重复进行30次,可视情况逐渐进行抗阻练习。 2.3.2.5术后7~10天,可视情况扶拐下地。 2.3.2.6术后2周,扶拐行走,以健肢支撑,患肢不负重。术后三周除巩固以往训练效果,患者负重应以1/4至1/2至全负重,循序渐进,锻炼结束后使患者平卧于床上,患肢抬高,以减轻患肢肿胀,利于静脉回流。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治疗百度文库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治疗 膝关节僵硬是影响全膝置换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因 素很多,临床处理也较为棘手。自 2000年 1月至 2008年 1月,我们共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1 188例(采用 To rn ier公司的后方稳定型假体) , 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生( Ph ilippe N eyret)完成。其中 56例术后出现关节僵硬,根据引起僵硬的原因分别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关节镜下松解、切开松 解和关节翻修等方法处理,获满意效果。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56 例,男 42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 71岁( 54~ 88岁)。均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 6周内膝关节伸直受限大于 10b或 /和屈曲小于 95b者,影像及实验室检查排除感染和痛性肌营养不良等所致的关节活动障碍。其中单纯行手法松解者 46例,行切开松解者 5例,关节镜下松解者 3例,因假体因素而行假体翻修术者 2例。行手法松解的 46 例中有 26例患者在术后 3 周内(早期)就予以手法松解, 20例术后 3周 ~ 3个月(后期)行手法松解。手术均在关节置换术后 3~ 9 个月内进行。 2 治疗方法 2. 1 麻醉下手法松解本组采用全身麻醉者 34例,硬膜外麻醉者 2例,全麻结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者 10 例。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伸直位持续牵引 患肢 5~ 10 m in, 然后屈髋 90b, 一助手固定股骨远端,术者一手托住患肢腘窝,另一手握住足背部,双手同时用力屈膝,屈膝角度在 90b~ 120b之间,每次维持30 s, 若 1次松解不彻底,可分次进行,逐步加大膝关节屈曲角度。同样操作重复 2~ 3次。 2. 2 切开松解手法松解失败者予以切开松解。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止血带止血。取原手术切口入路,首先松解髌上囊纤维束带,再重建内外侧沟,最后松解髌骨周围和切除残留的半月板等。松 解时被动活动膝关节,观察关节活动度,并根据检查情况切除剩余粘连带。常规冲洗、止血后逐层缝合。 2. 3 关节镜下松解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止血带止血。选用髌骨外上、前外侧及前内侧人路,按常规方法进行关节镜检查,使用探针钝性分离髌 上囊、内外侧沟及髁间窝,在手术过程中被动活动膝关节,对残留的粘连带进行 刨削或切除,直至松解满意。 2. 4 关节翻修术在本组病例中有两例患者出现假体大小不当引起膝关节活动受限并出现髌骨弹响症,在硬膜外麻醉下其中 1 例患者予 以更换髌骨假体及胫骨衬垫,另 1例患者单纯更换胫骨衬垫,获得理想的屈伸间隙,同时松解并保持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平衡,最后常规冲洗、止血后缝合皮肤。 2. 5 术后处理各种松解术后患肢屈膝、屈髋各 90b, 3 d后在镇痛下利用 CPM 机被动操练膝关节,每天 3次,每次 2 h, 平均 7 d内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超过 90b。出院后门诊继续使用 CPM 机或康 复训练 2~ 4周。 3 疗效评价 3. 1 疗效评价方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以及术后 3个月、末次随访 时以量角器测量膝关节的 ROM。比较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6-06-21T11:54:26.66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4期作者:林璐陈锡娇曾明珠[导读] 骨质疏松恢复较慢,需耐心护理。还要注意由于害怕疼痛,训练过晚引起关节粘连、活动受限,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林璐陈锡娇曾明珠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福建三明 365000)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科30例骨折术后病人进行研究性康复护理,探索出最佳的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措施。并将30例骨折病人分为老中青三组,每组10人。结果:老年组10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1例恢复较快,另9例较慢。中年组10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4例恢复较快,另6例较慢。青年组10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全部恢复较快。结论:根据骨折治疗的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给予个性化、渐进性、全面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是保证康复疗效的重要因素。【关键词】骨折;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63-02 骨折手术后需一定时间卧床休息,限制了全身及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护理不当,尤其是老年人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及粘连,影响术后康复。因此,骨科术后的功能训练及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0月各类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老年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65~80岁。中年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40~55岁。青年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0~39岁。上肢骨折8例,下肢骨折6例,髋部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10例。 2.康复的基本原则 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贯穿骨折治疗过程的始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功能训练的内容、强度应根据骨折治疗的不同阶段而改变,训练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不要过急、过猛,以防加重损伤;功能训练应不使病人感到疲劳或伤肢疼痛,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一切活动均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3.心理护理 在术后早期,病人表现为恐惧、焦虑、烦躁易激惹;骨折中后期,可产生多疑不安,对治疗丧失信心;当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时,会悲观、绝望,甚至轻生。面对情绪多变的骨折病人,应主动关心,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通过沟通和交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讲解功能训练的目的及重要性,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鼓励病人家庭成员参与并提供精神支持。 4.功能训练个体化 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手术部位、性质、手术方法、全身健康情况,确定个体化的功能训练方法和内容。 5.康复护理措施 5.1 初期护理 在骨折早期对病人实行康复措施,既能发挥病人的潜能,也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相结合。手术后1~2天,主要做肌肉自主收缩或放松活动。原则上,除骨折部位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身体其它关节均需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直。对脊柱及髋部的大手术后几天内的翻身和患肢活动必须由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上肢手术后,让患者早期离床下地活动,同时做耸肩、握拳动作。下肢手术后,活动上半身和未固定的关节处。同时还要做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静态收缩活动。 5.2 中期护理 指从术后切口愈合到拆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骨、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的疾病及手术切口创伤正在愈合,手术部位疼痛、肿胀明显缓解或消失,骨折端已有纤维连接,并正在形成骨痴。在此期,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进行骨折的上、下关节活动,并在初期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活动时间、强度、范围,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训练,使全身关节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活动,使患肢的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 5.3 后期护理 指从骨关节等组织已经愈合到恢复全身和局部正常功能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还需继续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训练,使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对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肌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利用器械加强活动,做器械操或做徒手操,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得到恢复。 5.4 行走活动 要劝阻病人不用伤肢负重,许多骨折病人因急于恢复或为了生活的需要,常默默地用伤肢或带腋杖行走负重,在此期间应及时指导病人正确负重,帮助病人采用三点步行走,防止骨折处的再损伤。 6.结果 本组30例经过康复护理,24例骨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3例,效果良好;1例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属于老年组,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 7.讨论 骨折手术后,骨愈合良好及关节功能恢复。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术后病情观察,尤其是康复训练,术后系统、个性化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部位关节功能恢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持续有效的康复训练。由于术后需要长时间康复训练,应避免患者急于求成,特别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恢复较慢,需耐心护理。还要注意由于害怕疼痛,训练过晚引起关节粘连、活动受限,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参考文献】 [1]唐金树,李庆梅,石兴明,等.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J].创伤外科杂志,2009,8(3):26. [2] 包金娥.健康教育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2012年第21期30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