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综合训练)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同步练习(含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16×37+16×63=□×(□+□)(125+70)×8=□×□+ □×□42×a+58×a=□×(□+□)(X+Y)×C = □×□+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1、79+57+43=79+100 ()2、67×102=67×100+67×2 ()3、36×25=(9×4)×25=(30+6)×25 ()4、73×99+73=7300-1()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8+80) 36×(100-3)75×23+25×23325 ×113-325×13 69×103 56×99四、把“>、<、=”填在合适的○。
(65+13)×4○65×4+13 70×3+70×5○70×(3+5)198×8×10○198×8+10 789×7+789○789×8五、把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06×37 (44+56)×25(35+125)×4 79×100=79×244×25+56×25 37×100+37×679×98 100×32126×32-26×32 35×4+125×4六、解决问题。
1、每盒40支。
一共有多少支粉笔?(用两种方法来解答)45盒155盒2、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小学四年级巧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巧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 +c=a+(b+c) 1、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2、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137+258+363 488+542+458 =137+ 363+ 258 =488+(542+458) =500 +258 =488+1000 =758 =1488 二、巧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1、常见乘法计算的"凑整" 25×4=100 25×8=25×4×2=200 25×32=25×4×8=800 类推 125×8=1000 125×16=125×8×2=2000 125×48=125×8×6=6000 类推 2、巧用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口诀: 简算例子:32×125×25 看见数相乘, =4×8×125×25 考虑来“凑整”, =(25×4)×(125×8) 交换结合律, =100×1000 灵活来运用 =100000 3、巧用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计算: (1)、正用乘法分配律----分解式 口诀: 简算例子:102×45 特殊:99×78 看见两数乘, =(100+2)×45 =(100—1)×78 一数来拆分, =45×100+45×2 =100×78—1 ×78 乘法分配律, =4500+90 =7800—78 =4590 进行×+× =7722 (2)、反用乘法分配律----合并式 口诀: 简算例子: 99×256+256 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解析

【精品】第6单元第5课时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练习及解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 25+563+75=(25+75)+563这里运用了( )律和( )律。
【答案】加法结合;加法交换(2)对125×16简便计算时,可以写成125×( )×( )。
【解析】对125×16简便计算时,可以写成125×8×2,因为125×8=1000,可以凑整。
【答案】8 2(3)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解析】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同时扩大10倍。
【答案】扩大10倍(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00,若一个数缩小100倍,另一个数不变,则这时的积是( )。
【解析】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00,若一个数缩小100倍,另一个数不变,则这时的积也缩小100倍,即3600÷100=36。
【答案】36(5)1000=125×5+125×( )【解析】1000=125×8所以,1000=125×5+125×3。
【答案】3二、比较下面各组中的算式,哪个算式计算简便,在简便算式后面的括号里画“√”。
(1) 187+31+59+23( )(187+31)+(59+23)( )187+(31+59+23)( )(187+23)+(31+59)( )【解析】此题看哪种方法可以凑整,即可使计算简便。
【答案】(187+23)+(31+59)(2) 20×125×5×8( )(20×8)×(125×5)( )(20×5)×(125×8)( )20×(125×5×8)( )【解析】此题看哪种方法可以凑整,即可使计算简便。
【答案】 (20×5)×(125×8)三、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简便计算》专题练习

1200÷48×4=1200÷(48÷4)=1200÷12=100
(二)去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47×(65+36-1)
4.乘法分配率的另外一种应用:
例如:102×47
我们先将102拆分成100+2
算式变成(100+2)×47
然后注意将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与括号外的47相乘,算式变为:
100×47+2×47
例如:99×69
我们将99变成100-1
算式变成(100-1)×69
然后将括号里的数分别乘上69,注意中间为减号,算式变成:
2、综合运用:
例如:57+68—57+68
很多同学盲目地写成(57+68)—(57+68)是错误的,我们发现第二个57前面是减号,可以和第一个57合并成57—57,而第二个68前面是加号,只能和第一个68合并成68+68,所以算式应变成
(57—57)+(68+68)。
例如:628—(254+128+146)
=1000+100 =135×10
=1100 =1350
特殊1 特殊2
99×256+256 45×102
=99×256+256×1 =45×(100+2)
=256×(99+1) =45×100+45×2
3-5《利用乘法运算律简便计算以及除法的性质》学历案(青岛版4年级数学下册)

方法二:质疑: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25与8的积是1000,让这两个数先相乘,可以使计算简便。)
125x6x8质疑:说一说在计算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先
=6x(125x8)把125与6的位置交换,使用了乘法交换律,然
=6x1000后再把125与8相乘,使用了乘法结合律)
三、拓展练习(检测目标2、3)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5x2412x25270÷45420÷35
评价标准:(最高)
(1)正确计算(2)流畅叙述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过程
当堂检测
6x17X5 800÷(20x8)
评价标准:(1)计算正确(2)书写规范
作业内容
自主练习10、11题
学后反思
1、本节课我主要探究了( ),用语言概括是( )经历了( )的研究过程。
3.本课的重点: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会运用除法的性质简便计算
难点: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律和除法的性质解决问题。
3.教学准备:课件
板书设计
利用乘法运算律简便计算以及除法的性质
125x6x8125x6x8
=125x8x6=6x(125x8)
=1000x6 =6x 1000
=6000=6000
=6000
方法对比。
引导:比较上面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发现?(使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总结方法。
小结: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时,想办法把相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2、综合练习
自主练习第7题
(1)认真读图,看一看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每天开5个来回”是什么意思?
四年级(下)数学运算律与简便计算精讲精练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运算律与简便计算精讲精练一、知识精讲1、四则运算法则:(1)(2)(3)2、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3、运算性质:减法运算性质:除法运算性质:二、例题精讲1、计算:(135+75)÷(14×5)120-60÷5×52、简算归类:(1)正用乘法分配律:88×125 96×25(2)逆用乘法分配律:49×102-2×49 97×360+3×360(3)运用减法运算性质:2357-183-317-357 18.76-5.78-4.22(4)运用加法运算律:(375+1034)+(966+125)1.3+4.6+5.4+8.7 (5)逆用减法运算性质:456-(256+36)18.9-(8.9+7.4)(6)运用乘法交换、结合律:125×32×25 9×72×125(7)运用除法运算性质:720÷16÷5 1800÷15÷4(8)逆用除法运算性质:630÷42 960÷36三、习题精练(能怎么简算就怎么简算)840÷28+70×18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60-144)÷24×3 240+480÷30×2125×76×8 72×125 68×25 103×32101×92 28×4×25 102×35 98×4226×39+61×26 356×9-56×9 99×55+55 78×101-78 48×52×2-4×48 999×999+1999 25×23×(40+4)428×50+71×50+506756-193-207 380+476+120 (569+468)+(432+131)256-147-53 373-129+29 756-193-207 355+260+140+245 645-180-245 41000÷8÷125 4800÷25÷4 3600÷4÷25 8100÷4÷75 30100÷2100 32000÷400 49700÷700 16800÷120 1248÷24 3150÷15 4800÷25 21500÷125 6.7+2.63+4.3 8.33-2.43-4.57 18.5-(8.5+7.9)8.5+7.6--8.5+2.4 (2.524+1.389)-(0.524+1.389)40.02-13.5+0.98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4.02+5.4+0.98 5.17-1.8-3.2 13.75-(3.75+6.48)7.85+2.34-0.85+4.66 35.6-1.8-15.6-7.2 5.27+2.86-0.66+1.63 四、解决问题1、水果店第一天卖出水果45500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出15千克,第三天比第二天多卖出21.5千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的简便计算部分 同步练习(原卷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的简便计算部分(原卷版)【考点一】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认识。
【方法点拨】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典型例题】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1)56+94=94+□(2)28+36=□+28(3)36+a=□+36(4)a+25+75=a+(口+口)(5)(口+□)+56=27+(44+56)【对应练习1】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135+5644=135+(56+44)(2)28+52+74+26=(28+52)+(74+26)(3)37+79+83=37+83+79【对应练习2】(a+b)+c=b+(a+c),这是运用了( )律和( )律。
【对应练习3】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并在括号里填上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____+126=____+74 ( )(2)921+337+263=____+(____+____) ( )(3)282+63+137=282+(____+____)()(4)115+182+118+85=(____+____)+(____+____)()(5)83+26+17=(( )+___)+26 ( )【考点二】整数加法简便计算:“凑整”。
【方法点拨】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往往会同时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要正确完成加法的简便计算,其核心方法是“凑整”,具体方法是先观察算式中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它们用括号写在一起,最后再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58+39+42+61【对应练习1】168+56+532【对应练习2】138+293+62+107【对应练习3】138+293+62+107【对应练习4】999+998+997+996+1000+1004+1003+1002+1001【考点三】整数加法简便计算:“拆分”。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 b b a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综合训练)
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张雷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七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凑整法、拆数法基本范式,学会找基准数。
把法则运算(笔算),数位运算(口算),简便运算(估算)三者统一起来,积累数感经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简便运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简算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两律学会凑整、拆数,使运算简便。
教学难点:让学生识别常模,学会找基准数,培养良好的数感,树立简算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媒体出示)
1、(冰块图)
提问:冰化成水,什么不变?什么变了?(重量不变,形态变了)
2、(三色线图)
提问:红黄蓝三色线可以怎样连接在一起?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总长不变,顺序变了)3、(绳子图)
提问: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剪开(提示平均分),总的长度与每段长度、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总的长度=每段长度×段数)
4、小结:冰化成水重量不变,形态变了。
红黄蓝线连接在一起总长不变,顺序变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现象。
"不变"在我们数学中叫做"守恒"。
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乘法运算律,也用到了这样的概念。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我们来复习一下(生说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c = a + ( b + c)
乘法交换律: a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b)×c = a × (b ×c)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上用加法、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综合训练课。
板书: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综合训练)
二、综合训练
1、练一练
口算抢答:(学生站起抢答)
25×4 48+ 52 5×14 73+27 6×15 70÷14
12×30 40×20 65+()=100 71+()=100
列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学习单第1题)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这句话的?
58+87+13 27×4×5 39+144+61+56
17+65+22 14×3×6 15×5×2×7
学生在学习单上独立完成,逐题讲评能不能简便?用了什么运算律?怎样简便的?
提问:谁能根据你运算中能不能简便,把这6道题分成两类?
学生讨论后回答,媒体呈现:58+87+13 27×4×5 39+144+61+56 25×5×4×7 是一类,可以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重新结合能使计算简便。
17+65+22 14×3×6 是一类,交换位置后计算不简便,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小结:简
便计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能力,先要观察数和算式的特征,再看能不能依据运算律简便,然后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些简便运算的方法。
2、凑一凑:解决问题。
(学习单第2题)
练习七第4题:算出下表中每个月几种费用的合计数。
你是怎么凑数的?用了什么运算律?你能不能归纳一下你的方法? (在几个数连加时,凑整的先加。
)
根据我们归纳的方法,用最简便的方法完成练习七第3、5、6题。
重点讲评第6题:根据题意先列算式,再讲评怎样简便。
小结:谁能用一两句话,把刚才关于简便计算的方法完整地叙述一下?
在连加连乘的算式中,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然后重新结合凑整的方法叫做"凑整法"。
(板书:凑整法)
3、拆一拆:用简便方法计算。
(学习单第3题)
28×25 125×16
学生在学习单上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提问:你是怎么拆数的?(先找到一个特殊的数(基准数),在考虑和哪个数凑整,把另一个数分拆)
你能不能给这种方法取一个名字?
先确定基准数,再把另一因数拆分成两个数积的形式,然后凑整的方法叫做"拆数法"。
(板书:拆数法)
你能编一些用拆数法计算的题目吗?(提示:5×2 25×4 125×8 ...... )
4、配一配:能简便的要简便。
(学习单第4题)
376+398 9+99+999
提问:谁能想出简便的办法来?
第3题:每个数和整十、整百、整千......差"1",每个数配一个"1"它,凑成整十、整百、整千......(99+1)+(99+1)+(999+1)+(9999+1) 多加的4个"1"要减去
(99+1)+(99+1)+(999+1)+(9999+1)-4
=11110-4
=11106
这种方法又是一种新思维,称作"配方法"(注意:多加的数要减去),以后我们再深入研究。
(板书:配方法)
5、辨一辨:(学习单第5题)
126+455+45 786-43-157 237+125-25 282-96+4
提示注意观察算式特征,完成后集体讲评。
6、媒体呈现概念图:
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简便运算)我们运算的依据是什么?(运算律)
我们掌握了几种方法?(凑整法、拆数法、配方法)
7、赛一赛:综合训练。
(学习单第6题)
79+(154+121) 180-36-44 365+202
125×48×5 173-75+25 938-298
你会用学过的方法很快的计算吗?试试看!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
三、收获卡:
简便计算步骤:一要学会认真观察数和算式的特征,二要判断能不能简便,属于哪一种简便类型,三要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有很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解法,我们小学阶段归纳为6种方法,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类型,可以填在概念图中。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也可写成数学日
记或数学小论文。
??
??
??
??
"构建理想课堂"课题研讨活动之"挑战短板"研讨活动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