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妇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妇产科是专门负责妇女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其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接诊与病史采集1.医生应亲自接待并询问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等。
2.详细了解患者的生理周期,初潮、经期、周期长短、经量、痛经等情况。
3.对于怀孕患者,需详细询问孕龄、孕程、胎动、羊水情况等相关信息。
二、体格检查1.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两部分。
2.全身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对其他系统的检查。
3.妇科检查主要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和附件的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型、乙肝五项等。
2.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妊娠相关指标、性激素、乳腺彩超、细菌培养等。
3.超声检查是妇产科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四、内窥镜检查1.能够通过阴道或宫腔内镜直接观察宫颈、子宫腔等部位,并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2.内窥镜检查常用于宫颈病变、宫腔息肉、宫腺肌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常见手术操作包括刮宫术、宫腔镜手术、剖腹产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
2.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适应症、手术风险及术前准备工作。
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无菌操作。
六、妇科治疗常规1.适当使用止痛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症状治疗。
2.对于一些妇科常见疾病,如宫颈糜烂、盆腔炎、月经失调等,可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3.诸如宫颈锥切术、宫内节育器放置等治疗措施,则需要在规范的环境下进行。
在妇产科诊疗过程中,医生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诊疗,注意文明执业,关注患者的隐私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院也应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诊疗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妇科诊疗规范

妇科诊疗常规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第一节外阴炎外阴与尿道、肛门毗邻,局部潮湿,易受污染,各种病原体侵犯外阴均可引起外阴炎,其中以非特异性外阴炎多见。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病因】可能与异物接触刺激有关,如尿、粪、卫生巾、化纤内裤等;或者与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等有关。
【诊断依据】1.病史尿、粪瘘史、糖尿病等病;卫生巾、化纤内裤等异物接触刺激。
2.临床表现外阴部瘙痒、疼痛、灼热感,常有抓痕、慢性炎症皮肤粗糙、甚至苔藓样变。
3.辅助检查有阳性发现者属特异性外阴炎。
(1)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悬液检查阴道毛滴虫、真菌。
(2)宫颈分泌物检查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
(3)检查尿糖及血糖。
(4)必要时行阴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5)外阴部溃疡必要时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31.病因治疗针对病原体的治疗。
2.局部处理加强阴部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对症处理(1)0.1%聚维酮碘液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每日2次,每第一篇妇科诊疗常规次20min。
(2)坐浴后涂抗生素软膏或紫草油。
(3)中药水煎熏洗外阴部,每日1~2次。
(4)急性期可选用微波或红外线局部物理治疗。
二、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脓肿和前庭大腺囊肿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炎症称前庭大腺炎;急性期形成脓肿,称前庭大腺脓肿;慢性期脓液吸收而形成前庭大腺囊肿。
(一)前庭大腺炎及前庭大腺脓肿【病因】病原体(多数为葡萄球菌)侵入前庭大腺。
【诊断依据】1.外阴患侧局部疼痛、肿胀,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并有波动感。
2.可伴体温升高。
3.脓肿自行破溃时有脓液流出。
【辅助检查】前庭大腺开口处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体。
【治疗】1.急性炎症发作时需卧床休息,局部保持清洁。
2.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生素。
3.清热、解毒中药局部热敷或坐浴。
4.脓肿形成后需行切开引流及造口术,并放置引流条。
(二)前庭大腺囊肿【病因】同前庭大腺炎。
4【诊断依据】1.多有前庭大腺急性炎症病史。
妇科诊疗常规

盆腔炎一、诊断依据1、病史:近期手术史:扩宫、吸宫、分娩、宫颈裂伤、阴道裂伤。
2、症状:发热、头痛、寒战、腹痛或伴尿频、尿急、尿痛或里急后重。
3、体征:休温38℃以上,腹胀,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妇科检查:后穹隆触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或活动受限,有时可触及包块,双宫旁组织增厚。
4、辅助检查血常规:血象高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二、治疗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半卧位,营养补液纠正水电平衡,有宫内节育器应取出。
抗生素治疗:最好据药敏试验决定,结果未出来前,经验用药。
(1)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及甲硝唑联合。
(2)第一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合。
(3)克林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联合。
(4)第二代头孢菌素(5)第三代头孢菌素手术治疗:脓肿形成或中毒症状重者手术。
妊娠剧吐诊断1、病史:停经史、反复呕吐致全身乏力,精神萎靡、消瘦,呕吐物有酮味。
2、查体:皮肤干燥,眼球凹陷、脱水症,子宫增大之早孕症。
3、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尿酮体(++~+++)血生化: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钾下降、严重者肝、肾功能不良。
治疗:1、精神心理治疗。
2、禁食补液、营养、镇静止吐、纠正酸中毒。
3、如治疗无好转,体温在38℃以上持续不降,心率超过120次或出现黄疸,需终止妊娠。
子宫肌瘤一、诊断1、病史及症状: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有时伴尿频、里急后重。
2、体征: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有不规则隆起、质硬,粘膜下肌瘤突出宫颈口外时可在阴道看到并触及带蒂肿物。
3、辅助检查:B超:子宫肌瘤特征二、治疗:处理依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而异。
(一)非手术治疗1、随访观察:肌瘤小、无症状,近绝经期妇女,3—6个月复查一次。
2、药物治疗:肌瘤在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轻或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能承受手术的—激素治疗。
(二)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2—5个月子宫大小(2)肌瘤生长迅速有恶变可能(3)肌瘤压迫症状明显(4)肌瘤致不孕(5)有明显的症状及继发贫血(6)宫颈肌瘤(7)粘膜下有蒂肌突出阴道口(8)肌瘤蒂扭转或并发感染控制感染后。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第一节妊娠诊断早孕早孕指怀孕开始至12周一. 临床表现:二. 1、停经史,育龄期月经正常妇女,有性生活史。
2、早孕反应: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偏食、头晕、嗜睡、乏力、心慌气短。
3、尿频。
4、乳房胀痛,乳头,乳晕着色,周边深褐色小结节二. 体征。
1、阴道粘膜,充血着色,呈紫蓝色。
2、宫颈着色变软,子宫峡部极软,出现Hegar氏征,子宫呈球型,饱满,变软;孕12周出盆腔,耻联上可及。
三.辅助检查1、血、尿HCG。
2、黄体酮试验:黄体酮20mg,im qd×3天,停药7天无流血,可能早孕。
3、基础体温(BBT)测定,BBT呈双相,高温相持续18日,早孕可能。
4、宫颈粘液,无羊齿状结晶(但干扰多,准确性差)。
5、超声检查:宫腔内见圆形光环,并见胎心规律搏动或孕囊。
四.诊断要点2. 尿妊娠试验(+).3. 妇检子宫增大4. 超声检查宫内妊娠小于12周.五.鉴别诊断:无须鉴别中孕中孕:妊娠第13-27周末活胎一.临床表现1、停经史及早孕诊断。
2、子宫随妊娠周数增大。
3、胎动:妊娠18-20周后可自觉二.体征1、胎心音:妊娠18-20周后,可经腹壁闻及胎心音。
2、胎体:妊娠20周后,可以经腹壁触及胎体。
3. 妇检或腹部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三.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A超,B超,超声多普勒。
2. 胎儿心电图.四.诊断要点2. 子宫增大3. 可闻及胎心4. 超声检查可示宫内妊娠12-27周.四.鉴别诊断无须鉴别.晚孕晚孕:妊娠28周后活胎一. 临床表现1、早期、中期的妊娠过程。
2、乳房增大,初乳分泌。
3、皮肤色素增加及腹纹出现。
二.体征子宫增大,可扪及胎方位,闻及胎心,胎动正常。
三.辅助检查1.B超检查。
2.胎儿心电图,胎监。
四.诊断要点1. 有停经史,并有胎动2. 腹部检查可扪及胎儿并可听到胎心3. 超声检查宫内妊娠大于28周.无须鉴别.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继而常出阵发性下腹痛或背痛。
妇产科诊疗常规(带名目)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第一部分妇科诊疗常规 (1)第一节流产 (1)第二节异位妊娠 (2)第三节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3)滴虫性阴道炎 (3)霉菌性阴道炎 (4)老年性阴道炎 (5)慢性宫颈炎 (5)急性盆腔炎 (6)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 (7)第四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8)第五节闭经 (10)第六节女性生殖系肿瘤 (12)子宫肌瘤 (12)宫颈癌 (13)子宫内膜癌 (15)卵巢肿瘤 (17)第七节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2)良性葡萄胎 (22)绒毛膜癌 (23)第八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25)第九节子宫脱垂 (26)第二部分产科诊疗常规 (28)第一节孕产期管理 (28)产科门诊常规 (28)产科接诊(急诊) (29)产科入院常规 (29)临产 (29)临近分娩 (29)足月新生儿入室工作常规 (29)第二节分娩及产褥 (30)分娩处理 (30)产褥期观察及处理 (32)第三节病理妊娠 (33)早产 (33)多胎妊娠 (34)羊水过多 (34)羊水过少 (35)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36)死胎 (38)ABO溶血症 (38)胎膜早破 (39)过期妊娠 (41)前置胎盘 (42)胎盘早期剥离 (4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 (44)第四节妊娠合并症 (47)妊娠合并心脏病 (47)妊娠合并慢性原发性高血压 (4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 (50)妊娠合并慢性肾炎 (50)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51)妊娠合并贫血 (51)妊娠合并糖尿病 (53)妊娠合并肝炎 (54)第五节异常分娩 (55)产道异常 (55)骨盆异常 (56)头位难产 (56)臀位 (58)产力异常 (59)试产 (61)第六节分娩期及产褥期并发症 (62)脐带脱垂 (62)子宫破裂 (63)胎儿窘迫 (64)产后出血 (6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66)胎盘滞留 (67)产科休克 (68)羊水栓塞 (69)产褥感染 (70)第八节产科特殊检查 (71)妊娠早期绒毛活检 (71)羊膜腔穿刺抽羊水产前诊断 (72)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 (73)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 (74)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 (75)绒毛直接制备染色体 (76)胎心率电子监护 (77)产科B超检查 (79)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80)催产素引产常规 (81)第一部分妇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流产【病史采集】1.育龄妇女,有停经、早孕反应,注意有无反复流产史。
妇产科诊疗常规

导读:(二)把常规制备得染色体新鲜片子放入5%氢氧化钡溶液中处理30秒,(四)开始抽出羊水2ml只能作测AFP用,不能送培养,因其可能混有母血、(五)穿刺抽吸次数不能大于3次,避免引起流产及胎儿损伤。
(六)如羊水混有母血,应加入肝素防凝血,抽吸出得羊水应立即送实验室接种、四、术后注意事项(一)穿刺结束后孕妇卧床休息一小时(二)有宫缩、流血、流水随诊。
(三)免重体力劳动二周、(四)适当使用抗菌素及安胎(四)开始抽出羊水2ml只能作测AFP用,不能送培养,因其可能混有母血。
(五)穿刺抽吸次数不能大于3次,避免引起流产及胎儿损伤。
(六)如羊水混有母血,应加入肝素防凝血,抽吸出得羊水应立即送实验室接种、四、术后注意事项(一)穿刺结束后孕妇卧床休息一小时(二)有宫缩、流血、流水随诊。
(三)免重体力劳动二周、(四)适当使用抗菌素及安胎药。
(五)预约二周后复诊。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一、适应症:有以下适应症得孕18周以上得孕妇。
(一)35岁以上得高龄孕妇;(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三)某些遗传代谢缺陷、基因异常得产前诊断;(四)诊断胎儿血液疾病:血红蛋白病、血友病、溶血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异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五)用于胎儿宫内治疗:如输血或药物治疗;(六)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药物、化学物质、射线、病毒感染等。
二、禁忌症:(一)先兆流产。
(二)妊娠合并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重度贫血,凝血机制障碍者、(三)单纯社会问题要求预测胎儿性别。
三、注意事项(一)术前与家人交代可能出现得并发症。
(二)B超确定胎盘及脐带位置、纵、横切较能清楚显示脐蒂处为穿刺点。
(三)如脐蒂显示不清,可穿刺脐带得游离段。
(四)术中抽到血后,要鉴定确为胎儿血。
(五)一般抽血2—8ml,不宜过多,注射器及穿刺针应先抽吸肝素以抗凝。
(六)穿刺次数不能多于2次,穿刺后观察脐带渗血情况。
四、术后注意事项(一)拔除穿刺针后压迫穿刺点3—5分钟。
(二)B超继续观察脐带、胎盘穿刺处有无出血及胎心胎动情况。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XXXXXX医院二〇〇九年八月修订目录第一章产科疾病 (1)1、产前检查···············································12、正常分娩 (2)3、难产处理 (5)(1)产力异常 (5)〔附〕子宫收缩环 (6)(2)骨产道异常 (6)(3)胎位及胎儿异常 (7)①枕后位(枕横位) (7)②颜面位 (8)③臀位 (8)④横位 (9)⑤巨大胎儿............................。
. (10)⑥无脑儿 (10)⑦脑积水 (11)4、妊娠病理 (1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1)(2)过期妊娠 (14)(3)双胎 (15)(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 ) (15)(5)死胎 (17)(6)羊水过少 (17)(8)前置胎盘 (18)(9)胎盘早期剥离 (20)(10)早产 (21)(11)前次剖宫产 (22)(12)疤痕子宫 (22)5、妊娠合并症 (22)(1)妊娠合并贫血 (22)(2)妊娠合并心脏病 (24)(3)妊娠合并心律失常 (26)(4)围产期心肌病 (26)(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27)(6)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27)(7)妊娠合并慢性肾炎 (28)(8)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 (29)(9)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29)(10)妊娠合并急腹症 (30)①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 (30)②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30)③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 (31)④妊娠期急腹症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32)6、产科手术 (32)(1)剖宫产 (32)(3)产钳术 (35)(4)胎头吸引术 (37)(5)外倒转术 (38)(6)臀位助产术 (39)(7)臀位牵引术 (39)(8)宫颈探查术 (39)(9)人工剥离胎盘术 (39)(10)清宫术 (39)(11)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 (40)(12)引产术 (40)7、分娩期并发症 (42)(1)先兆子宫破裂 (42)(2)子宫破裂 (42)(3)产后出血(PPH) (43)(4)胎膜早破 (45)(5)脐带先露及脐带脱垂 (46)6)羊水栓塞 (46)8、产后疾病 (48)(1)晚期产后出血 (48)(2)产褥感染 (48)(3)会阴阴道炎 (48)(4)子宫内膜炎 (48)(5)产后尿储留 (49)(6)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炎 (49)(8)乳胀与乳头毅裂 (50)9、产科危重病人抢救(MICU) (50)(1)心跳骤停、心肺复苏 (50)(2)产科抢救 (51)(3)呼吸衰竭抢救 (51)(4)产科休克抢救 (52)(5)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与处理 (53)(6)急性子宫内翻症 (58)第二章妇科疾病 (60)1、外阴病变 (60)(1)外阴痰痒症 (60)(2)硬化性萎缩性苔鲜 (60)(3)增生性营养障碍 (60)(4)前庭大腺炎 (61)(5)外阴溃疡 (61)(6)外阴创伤 (61)2、女性生殖器炎症 (61)(1)滴虫性阴道炎 (61)(2)霉菌性阴道炎 (62)(3)老年性阴道炎 (62)(4)非特异性阴道炎 (62)(5)子宫颈炎 (62)①急性子宫颈炎 (84)②慢性子宫颈炎 (62)(7)盆腔炎 (64)①急性盆腔炎 (64)②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 (64)3、早、中期妊娠疾病 (65)(1)流产 (65)①先兆流产 (65)②不全流产 (66)③完全流产 (66)④习惯性流产 (66)(2)妊娠剧吐 (66)(3)异位妊娠 (66)4、妇科肿瘤 (67)(l)外阴癌 (67)(2)子宫颈癌 (68)(3)子宫肌瘤 (69)(4)子宫内膜癌 (70)(5)卵巢肿瘤 (71)(6)滋养细胞肿瘤 (72)(7)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 (72)5、内分泌疾病 (73)(1)功能性子宫出血病 (73)①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74)②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74)(2)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75)(3)子宫内膜异位症 (75)6、损伤性疾病 (76)(1)尿瘩 (76)(2)直肠阴道痰 (76)(3)子宫脱垂 (77)(4)陈旧性会阴m度撕裂 (77)7、女性生殖器官畸形 (78)(1)先天性无阴道 (78)(2)阴道横隔 (78)(3)阴道纵隔或斜隔 (78)(4)子宫发育异常 (78)第三章生殖健康科及计划生育疾病 (79)1、计划生育手术常规 (79)(1)宫内节育器放置常规 (79)(2)宫内节育器取出常规 (83)(3)输卵管结扎术常规 (84)(4)负压吸宫术常规 (86)(5)钳刮术常规 (87)(6)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常规 (88)(7)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常规 (89)(8)水囊引产常规 (91)(9)经腹剖宫取胎术 (92)2、复杂计划生育并发症处理常规 (93)(1)终止妊娠并发症 (93)(2)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 (96)4、清宫术 (98)5、输卵管通液术 (99)6、女性不孕症 (100)7、高泌乳素血症及闭经泌乳综合征 (101)8、多囊卵巢综合征 (103)9、闭经 (105)10、淋病 (107)11、尖锐湿疵 (108)第四章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108)1、内窥镜检查 (108)(1)腹腔镜 (108)①检查性腹腔镜 (108)②手术性腹腔镜 (109)(2)宫腔镜检查 (111)(3)阴道镜检查 (111)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113)3、宫颈活检 (113)4、宫颈粘液检查 (113)5、取内膜术 (114)6、诊断性刮宫 (114)7、后弯隆穿刺术 (115)9、宫颈息肉摘除术 (116)10、激光治疗 (117)(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妇产科诊疗常规pdf

妇产科诊疗常规一、妇产科诊疗常规概述妇产科诊疗常规是对妇产科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等操作的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通过对各项诊疗常规的规范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妇产科疾病的诊疗质量,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二、孕前咨询与检查1.孕前咨询:对有怀孕计划的夫妇进行全面的孕前咨询,包括生育知识、遗传咨询、孕期营养和孕期心理准备等方面。
2.孕前检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胸片等,以评估夫妇双方的健康状况,识别潜在的健康问题。
三、孕期监护与保健1.定期产前检查:孕妇应在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监测胎儿和母体的健康状况。
2.孕期营养指导:提供孕期营养指导,确保孕妇获得足够的营养,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3.孕期心理保健: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孕妇应对孕期压力。
四、常见妊娠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血压,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预防子痫的发生。
2.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筛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3.早产:评估早产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处理早产症状,确保母婴安全。
五、产科手术与分娩处理1.剖宫产术:对于难产或胎儿窘迫等紧急情况,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帮助胎儿娩出。
2.会阴切开术:对于产道狭窄或胎儿窘迫等情况,进行会阴切开术以扩大产道。
3.产钳术:对于胎儿窘迫或胎位异常等情况,使用产钳协助胎儿娩出。
4.人工破膜术:在必要情况下,通过人工方式破膜以促进产程进展。
5.产后出血处理:对于产后出血等紧急情况,迅速采取止血措施,保护产妇生命安全。
6.新生儿处理:对新生儿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护理,包括清理呼吸道、保暖、预防感染等措施。
六、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子宫肌瘤:通过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炎
一、诊断依据
1、病史:近期手术史:扩宫、吸宫、分娩、宫颈裂伤、阴道裂伤。
2、症状:发热、头痛、寒战、腹痛或伴尿频、尿急、尿痛或里急后重。
3、体征:休温38℃以上,腹胀,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妇科检查:后穹隆触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或活动受限,有时可触及包块,双宫旁组织增厚。
4、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象高
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
二、治疗
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半卧位,营养补液纠正水电平衡,有宫内节育器应取出。
抗生素治疗:最好据药敏试验决定,结果未出来前,经验用药。
(1)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及甲硝唑联合。
(2)第一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合。
(3)克林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联合。
(4)第二代头孢菌素
(5)第三代头孢菌素
精品文档
手术治疗:脓肿形成或中毒症状重者手术。
精品文档
妊娠剧吐
诊断
1、病史:停经史、反复呕吐致全身乏力,精神萎靡、消瘦,呕吐物有酮味。
2、查体:皮肤干燥,眼球凹陷、脱水症,子宫增大之早孕症。
3、辅助检查
尿妊娠试验(+)尿酮体(++~+++)
血生化: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钾下降、严重者肝、肾功能不良。
治疗:
1、精神心理治疗。
2、禁食补液、营养、镇静止吐、纠正酸中毒。
3、如治疗无好转,体温在38℃以上持续不降,心率超过120次或出现黄疸,需终止妊娠。
精品文档
子宫肌瘤
一、诊断
1、病史及症状: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有时伴尿频、里急后重。
2、体征: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有不规则隆起、质硬,粘膜下肌瘤突出宫颈口外时可在阴道看到并触及带蒂肿物。
3、辅助检查:
B超:子宫肌瘤特征
二、治疗:处理依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而异。
(一)非手术治疗
1、随访观察:肌瘤小、无症状,近绝经期妇女,3—6个月复查一次。
2、药物治疗:肌瘤在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轻或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能承受手术的—激素治疗。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2—5个月子宫大小
(2)肌瘤生长迅速有恶变可能
(3)肌瘤压迫症状明显
(4)肌瘤致不孕
(5)有明显的症状及继发贫血
精品文档
(6)宫颈肌瘤
(7)粘膜下有蒂肌突出阴道口
(8)肌瘤蒂扭转或并发感染控制感染后。
2、手术时机及准备
(1)有月经过多及不规则流血者,先行诊刮除外内膜恶性疾病。
(2)术前查宫颈,除外癌前病变或癌
(3)粘膜下肌瘤合并感染,应控制感染后手术。
3、手术方式
(1)粘膜下肌瘤摘除术
(2)经腹部肌瘤剔除术:35岁以下有生育要求,输卵管通畅
(3)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a.肌瘤如2.5月妊娠子宫大小,症状明显有子女的
b.肌瘤生长迅速有恶变可能
c. 肌瘤生长迅速有压迫症状
d. 肌瘤生长迅速继发贫血
(4)特殊情况
妊娠早期:肌瘤出现红色变性,肌瘤不大可待至妊娠中期
妊娠中期:发生红色变性行肌瘤剔除术
妊娠晚期:剖宫产+肌瘤剔除术
精品文档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一、诊断依据
1、典型的子宫出血病史(周期短,经期长,血量多或不规则出血)
2、全身与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3、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为增殖期或增生过长,无分泌期变化或分泌不足以及混合型改变
4、BBT单相型或虽为双相但体温上升或下降缓慢,幅度偏低,时限短,无排卵型功血
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数月或数周停经,然后发生不规则阴道出血,妇查:子宫大小正常、软,内膜增生过长,无分泌期改变,BBT单相型
有排卵型功血:
(1)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血量多或周期正常,常伴不孕或早期流产
(2)黄体萎缩不全: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血量增多,子宫正常大小,内膜为腺体分泌不足或混合型,BBT双相型,但排卵后上升或下降缓慢
二、治疗
原则: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
方案:1、无排卵性功血
精品文档
纠正贫血,适当应用凝血药物
青春期:以雌缴素为主,以止血,调整周期为主,促使卵巢恢复功能和排卵;
更年期:止血后调整周期减少月经量为主要原则
手术:刮宫既可止血,又可明确诊断,尤更年期功血在激素治疗之前宜常规刮宫,以排除宫腔内器质性病变
子宫切除术适于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或内膜非典型增生
2、排卵期功血
黄体功能不足:克罗米酚,HCG,黄体自排卵后每日肌注黄体酮10mg,10—14天
黄体萎缩不全:下次月经前8-10日始肌注黄体酮20mg,共5日精品文档
滋养细胞疾病
葡萄胎
诊断依据
1、病史: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严重的早孕反应,妊高征及附件囊肿
2、查体:子宫异常增大,变软,无胎心及胎动
3、辅助检查
血HCG异常增高
B超:宫内充满长形光片如落雪样无胎体及胎盘
治疗:
原则:一经确诊,全身情况允许及时手术
术前准备:纠正贫血
备血做好输血准备
手术方案:
1、清除子宫内葡萄状胎块:吸宫术,要点:(1)大号吸管,尽量一次吸净,子宫过大者可1周后二次刮宫;(2)宫口扩大后可用缩宫素减少出血。
2、子宫切除:年龄超过40岁,无生育要求者因恶变率高,可切除子宫,如子宫超过妊娠3.5个月大小,先清宫,后切子宫。
预防性化疗的指征:
精品文档
1、年龄>40岁,又不适于子宫切除
2、葡萄胎清除术后,HCG不进行性下降或始终处于高值
3、出现可疑转移病灶
4、难以随访的病人
化疗方案:氟脲嘧啶,更生霉素成甲氨喋呤
术后随访:
葡萄胎清除后,每周一次HCG定量测定,直至降至正常水平,HCG 正常后仍每周测1次,共12次(3个月);后改为每2周测1次,共6次(3个月);然后每月测HCG水平一次,共6次(6个月);第二年开始改为每半年1次,共随访2年。
随访时还应注意有无阴道出血、咳嗽、咯血等,并做妇科检查定期进行盆腔B超,X-Ray胸片。
避孕2年IUD避孕
精品文档
侵蚀性葡萄胎
一、诊断依据
1、葡萄胎清宫后持续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恢复正常,几个周期后又有不规则。
2、肺转移者有胸痛、咳嗽、咯血
3、PV:子宫增大变软,有时可触及宫旁增厚甚至有肿块,有时可触及黄素囊肿
4、葡萄胎清宫后8—12周后,血清HCG或β–HCG持续高于正常或下降后又上升。
5、B超:宫壁有强光点或光团与暗区相同的病灶。
6、肺片:肺转移灶。
二、治疗
化疗:MTX+CF
低危
更生霉素
MYX+更生+CTX 中危
EMA-CO 高危
精品文档
异位妊娠
一、诊断依据
症状:停经、腹痛、阴道出血、晕厥、休克
查体:下腹部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内出血多时移动性浊音(+)
妇查: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明显举痛,子宫稍大而软,内出现多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出现大小不等、边界不清,触痛明显的包块。
辅助检查:血HCG上升尿HCG(+)
B超:宫腔无胚囊,输卵管部位可见胚囊光环,胚芽和胎心搏动或包块
子宫内膜检查:诊刮无绒毛,病理A—S反应
后穹隆穿刺:不凝血3ml以上
腹腔镜检查:一侧输卵管肿大,表面紫蓝色,腹腔内无血液或少量血液。
二、治疗
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①全身情况好②孕卵区未破裂,肿块最大φ<3cm ③治疗前血β—HCG≤3ug/ml④孕卵区无出血⑤无胎心搏动
方法:MTX
5—FU
精品文档
中药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急性内出血休克患者
陈旧性宫外孕经保守治疗仍未吸收者
在保守治疗中,血β—HCG 下降或又升高或孕囊有增大趋势
手术方案:原则:切除妊娠囊及附着部位的组织,清理腹腔积血
根治性手术:
经腹腔动手术:适应证:(1)早期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无大出血(2)陈旧性输卵管妊娠无严重粘连,肿块<5cm
禁忌症:(1)盆腔内大出血、休克、超声检查有胎心搏动术式:电凝、节段切除,输卵管线型造口,输卵管吸引术等。
经腹腔保守治疗:妊娠部位切除及输卵管端端吻合术,伞端妊娠可行孕卵压出术。
精品文档
卵巢肿瘤
一、诊断依据
1、早期常无症状,往往在妇科检查中发现,肿瘤长大后常感腹胀或腹部扪及肿块,恶性肿瘤表现为腹胀、腹块和腹水。
2、查体:子宫一侧或双侧肿块,囊成实性,边界清活动好,恶性者多为双侧实性活动差,有腹水。
3、辅助检查:B超提示肿物
肿瘤标识物
二、治疗
1、首选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肿瘤性质块
定手术范围
2、术中宜送冰冻病理,据病理类型决定手术范围及术后辅
助治疗
3、术后加强随访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