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的诊疗常规

产褥感染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首先明确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定义。

1.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2.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可考虑其主要原因除以产褥感染为主外,尚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

3. 感染诱因:有无贫血、营养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分娩经过有无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各种产科手术操作等。

4. 全身症状:寒战、发热、恶心、呕吐。

5. 局部症状:腹痛、腹胀,会阴切口肿痛、恶露量及气味等。

6. 治疗经过:发病后有无治疗及用药情况和效果。

【体格检查】

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腹部检查,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有无压痛、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恶露性状及气味。

3. 有无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败血症及感染性体克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增多。

2. 急性期查C—反应蛋白。

3. 血培养、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 宫腔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详细询问病史、诱因、发病时间。

2. 全身症状体征:寒战、发热、脉搏增快。如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创口局部压痛不明显,应警惕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或败血症。

3. 局部症状及体征:腹痛、腹胀、子宫体压痛,甚至“冰冻骨盆”。手术切口肿胀、脓性分泌物。恶露增多有臭味。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形成“股白肿”。

4. 确定病原体。方法有:

(1)病原体培养;

(2)分泌物涂片检查;

(3)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5. 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腺炎及产后中暑鉴别。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半坐卧位,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及时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者切开引流,缝线感染者及时拆线。

2. 抗生素的应用,最好是根据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剂量宜大。感染严重者,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

3. 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加用肝素治疗。如有化脓性血栓播散,可考虑结扎卵巢静脉、髂静脉等。

4. 严重病例引起中毒性休克、功能衰竭,应积极抢救治疗。

早产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孕妇一般情况,孕妇年龄过小(<18岁),过大(>40岁),体重过轻(<45Kg),身材过矮(

<150cm);有吸烟、酗酒习惯者;营养状况及有无精神创伤;

2.过去曾有流产、早产史者;

3.子宫畸形包括双子宫、双角子宫及纵隔子宫;宫颈内口松弛与子宫肌瘤等;

4.胎儿、胎盘因素:双胎、羊水过多、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盘功能不全,母血型不合、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等;

5.孕妇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严重贫血、慢性肾炎、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及性传播疾病等;

6.孕妇患有妊高征等产科疾病以及合并有内、外科疾病,因病情需要必须提前终止妊娠者。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注意身高、体重及甲状腺情况;

2.产科检查:宫高、腹围、骨盆测量、胎方位、胎心音、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尤其注意有无宫缩,其强度、规律性、持续时间以及有无伴随宫颈管短缩及进行性扩张。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

2.中段尿常规,必要时作中段尿培养;

3.肝功能检查;

4.心电图检查;

5.产科B超,必要时作彩超检查;

6.胎心监护仪测(≥34周);

7.胎儿心电图检查(必要时);

8.胎儿成熟度检查(有条件时),羊水卵磷脂/鞘磷脂比值、羊水泡沫试验、羊水胆红素测定、羊水肌酐测定、羊水PG测定。

【诊断和鉴别诊断】

以往有流产、早产或本次妊娠期有流血史的孕妇容易发生早产。

早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则宫缩并常伴有少许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发展为规律宫缩与足月产相似,间隔5~6分钟,持续30秒钟以上,伴以宫颈未缩短缩以及进行性扩张时,可诊断为早产临产。

诊断早产应与妊娠期出现的生理性子宫收缩相区别,生理性子宫收缩一般为不规则无痛感,且不伴以宫颈管消失等改变。

【治疗原则】

若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胎膜未破,应设法抑制宫缩,尽可能使妊娠继续维持。

若胎膜已破,早产已不可避免时,应尽力设法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1.一般治疗:戒烟,禁性交,精神安慰,增加营养,左侧卧位,卧床休息,吸氧等。

2.抑制宫缩药物:

(1)羟苄羟麻黄碱:150mg溶于5%葡萄糖500ml,稀释为0.3mg/ml溶液静脉滴注,保持0.15~0.35mg/min滴速,待宫缩抑制后至少维持滴注12小时,再改为口吸10mg 每日3次;

(2)硫酸舒喘灵:每次2.4~4.8mg舌下含服,每6~8小时重复使用一次;用药时注意心率。

(3)硫酸镁:先用负荷剂量2.5g,溶于10%葡萄糖20ml

静脉推注,时间不能小于5分钟,然后再用15g溶于10%葡萄糖1000ml滴注,滴速在1.5g/每小时,直至抑制宫缩后继续滴注2小时。

3.镇静剂使用:镇静剂并不能有效地抑制宫缩,却能抑制新生儿呼吸,故临产后忌用。若孕妇精神紧张时,可作为辅助用药。

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分娩前给孕妇地塞米松10mg肌注或静注连用3天或羊膜内注入均可;

5.产时处理:临产后慎用吗啡、度冷丁等抑制新生儿呼吸中枢药物,产程中应给孕妇氧气吸入,分娩时可行会阴切开以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必要时可行剖宫产。

【疗效及出院标准】

经治疗停药3天,无宫缩、胎儿情况良好,仍未到预产期,可出院转产科高危门诊随

过期妊娠

【病史采集】

1.详细询问月经史、月经周期、平时月经变异情况;

2.早孕反应及胎动出现时间;

3.是否用过避孕药;

4.了解妊娠早期妇科检查情况;

5.以往妊娠有无过期,家族中有无过期妊娠。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2.产科检查、宫高、腹围、骨盆测定、胎方位、胎心音、胎心率、宫缩、胎先露、胎膜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

2.中段尿常规;

3.肝功能;

4.心电图;

5.产科B超,彩色B超;

6.胎心监护仪监测;

7.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有条件时);

8.胎儿胎盘功能测定(有条件时),血、尿雌三醇测定,尿雌三醇/肌酐比值,胎

盘生乳素测定;

9.胎儿成熟度检查(有条件时),羊水卵磷脂/鞘磷脂比值、羊水肌酐测定、羊水泡沫试验、羊水脂肪细胞检查;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必要时);

11.胎儿头皮血pH值或胎儿脐血pH值测定。

【诊断与鉴别诊断】

首先确定是否过期妊娠,然后了解胎盘功能情况,最后了解宫颈成熟度。

1.确定妊娠是否过期

(1)最重要的是准确月经史,月经周期,再配合早孕反应(孕6周)出现时间,胎动时间(18~20周),早孕妇科检查当时子宫大小来估计预产期。

(2)非孕期持续测量基础体温者,可根据基础体温上升的排卵期推算预产期;夫妇两地分居者可根据探亲日期推算预产期;

(3)B型超声波检查,早孕期测定妊娠囊直径,孕中期测定胎儿坐高,孕晚期测定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羊水量的变化推算预产期;

(4)子宫符合孕足月大,宫颈已成熟,羊水量渐减少,孕妇体重不再增加或稍减轻,应视为过期妊娠。

2.确定有无胎盘功能减退,可通过下列检

查得知

(1)胎动计数,12小时内<10次或逐渐下降,超过50%而不能恢复,提示胎儿缺氧;

(2)B超及彩色B超检查,B超可观察胎动、胎儿肌张力、呼吸运动及羊水量等,彩超可测定胎儿脐血流情况,来判断胎盘功能与胎儿安危;

(3)胎儿监护仪监测,无应激试验(NST),每周1~2次NST无反应,需做宫缩应激试验或OCT,OCT出现胎心晚期减速者提示胎儿缺氧;

(4)阴道细胞涂片,中层细胞消失以表层细胞为主;

(5)孕妇尿雌三醇(E3)含量及尿雌三醇肌酐(E/C)比值测定,持续低值,表示胎盘功能不全,如下降>5%提示胎儿窘迫;

(6)胎儿心电图检查;

(7)了解羊水量及性状,用羊膜镜或人工破膜方法;

(8)羊水脂肪细胞计数>5%提示过期妊娠;

(9)胎儿头皮血pH测定,PH值<7.25应考虑终止妊娠;

(10)胎盘生乳素测定。

(11)了解宫颈成熟度,能对预测引产是否成功起重要作用,一般采用Bishaop评分法。

【治疗原则】

一般认为过期妊娠首先需鉴定是否确定过期,然后参照胎儿胎盘功能及宫颈成熟度决定处理。

1.有产科并发症和其它高危因素者,如流产、死产死胎、糖尿病、妊高征、小样儿、难产及新生儿死亡者,应在42周内给予引产,结束妊娠;

2.已过预产期者,应在42周内引产,结束妊娠;

3.妊娠确已过期或有胎盘功能减退者,应及时终止妊娠,根据胎盘功能及产科情

况考虑阴道分娩或剖宫产。

4.引产方法

(1)口服催产乳;

(2)催产素滴注引产;

(3)人工破膜引产;

(4)硫酸普拉酮钠引产;

(5)米索前列醇口服或阴道放药引产;

(6)卡孕栓塞肛促宫颈成熟引产;

(7)引产失败改剖宫产。

5.产时处理

(1)产程图监护产程,注意宫缩、胎心率、先露下降等情况;

(2)产程中使用胎心电子监护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急措施;

(3)产程中做好抢救胎儿的一切准备;

(4)左侧卧位;

(5)吸氧;

(6)静脉滴注葡萄糖液;

(7)注意羊水情况;

(8)必要时助产缩短第二产程;

(9)避免产伤;

(10)预防胎粪吸入综合征;

6.过熟儿处理

(1)葡萄糖使用;

(2)碳酸氢钠使用;

(3)抗生素使用;

【疗效及出院标准】

1.有引产指症者,产后伤口愈合良好后出院;

2.经纠正预产期后,未达足月者,胎儿情况良好,可出院转产科高危门诊随诊。

胎膜早破

【病史采集】

首先确定

妊娠、计算预产期。

1.有无不良分娩史;

2.阴道流液的时间、性状、颜色、量、流水发生在有规律宫缩前后;

3.治疗过程;

4.有无外因,如外伤、性生活、阴道检查、剧烈咳嗽、排便用力等;

5.近期是否有细菌、病毒感染、如发烧、阴道炎等。

【体格检查】

1.测宫高、腹围,确定胎方位,听胎心;

2.孕妇平卧时,向下推动宫底,可见液体自阴道口流出;

3.阴道检查,后穹窿有无液池形成、液体中可见胎脂样物或液体自宫口流出。

【辅助检查】

1.阴道液体酸碱度检查;

2.羊水内容物检查:取后穹窿液少许均匀涂在玻片上,镜下寻找胎脂、毳毛、胎儿上皮细胞等;

3.羊水结晶检查:吸取后穹窿液镜检,见羊齿状或金鱼草样透明结晶及少许十字形的晶体;

4.B超检查:B超检查羊水平段降低,甚可见羊水过少,另B超协助判断胎龄,胎盘成熟度及胎儿有无畸形。

【诊断及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

(1)孕妇突感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量时多时少,持续不断;

(2)向上推动先露部时有羊水流出,流液应与尿失禁、阴道炎溢液相鉴别。

2.实验室检查:

(1)阴道液检测pH≥7.0,胎膜早破可能性大;

(2)阴道液干燥片检查有羊齿状结晶;

(3)后穹窿液镜检有胎脂、毳毛。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1)胎膜早破孕妇应立即住院待产,注意胎心音变化。胎先露未衔接者,绝对卧床体息,防止脐带脱垂;

(2)保持外阴清洁,禁肛查或阴道检查;

(3)注意体温、脉搏、血压及血象变化。

2.孕龄≥37周者,估计胎儿体重达2500g,可观察12~18小时,若产程未发动,可引产或根据情况剖宫产;

3.妊娠<28周时,原则上应终止妊娠,不宜采取期待疗法;

4.孕28~36周的胎膜早破,采取期待疗法,抗生素预防感染,延长孕龄,促胎肺成熟、一旦胎肺成熟应及早终止妊娠,但对28~32孕周的胎膜早破者,采用何种分娩方式应视产妇及医院具体情况决定。

【治愈标准】

1.妊娠足月,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母婴无并发症;

2.期待疗法:维持妊娠至胎儿有一定生活能力分娩,产后无羊膜炎,及产褥感染;

3.妊娠28周终止妊娠,引产后无并发症发生。

前置胎盘

【病史采集】

1.妊娠晚期或临产时,突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出血早,量多者完全性前置胎盘可能性大;

2.部分病人有孕前刮宫,生殖器炎症病史;

【体

格检查】

1.全身检查:注意有无贫血体征,失血状态与失血量一致;

2.产科检查:胎头高浮,耻骨联合上方有时可听及胎盘血管杂音,失血过多者可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失血过多者行DIC有关检查;

2.器械检查:B超检查,应注意结合妊娠周数,妊娠34周前B超检查发现胎盘位置低置者不作前置胎盘诊断;

3.特殊检查:禁忌肛查和灌肠,必要时在终止妊娠前,为明确诊断并决定分娩方式的情况下,可在具备输液、输血及手术的条件下行阴道窥诊及穹窿部扪诊,产后检查胎盘及胎膜,胎膜破口距胎盘边缘<7cm则为部分性前置胎盘。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之产前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病史,结合阴道检查,B超检查及产后胎盘、胎膜检查即可确诊,需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1.胎盘早期剥离;

2.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

3.胎盘边缘血窦破裂;

4.宫颈出血性疾病如息肉、糜烂,宫颈癌等。

【治疗原则】

1.配血备用,必要时抢救休克;

2.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37周或胎儿体重估计<2300g,阴道出血不多,产妇一般情况良好,胎儿存活者。方法:绝对卧床,观察出血量,抑制子宫收缩、镇静、止血、纠正贫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促胎儿生长及肺成熟;

3.适时终止妊娠

(1)经阴道分娩仅适用于边缘性前置胎盘,枕先露、流血不多,产妇一般情况良好,宫口已开,估计在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

(2)剖宫产是目前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适用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活动性阴道出血量多,不能短时间内结束分娩或反复少量出血、及胎龄>37周、胎儿存活者;

4.防治产后出血,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手法按摩子宫,热盐水纱布局部压迫等均为有效,发生胎盘植入者,需行子宫切除术;

5.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胎盘早期剥离

【病史采集】

1.妊娠晚期腹痛及阴道流血症状;

2.部分病人有腹部直接撞击外伤史,外倒转术矫正胎位史,或双胎妊娠第一胎娩出过快、羊水过多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等,宫腔骤然减压史;

3.常并发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已有血管病变者。

【体格检查】

轻型者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有时体征与症状均不明显,仅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时方才发现;重型者以内出血为主,症状体征较为明显。

1.全身检查:失

血、贫血、病情状态可能与外出血量不成比例;

2.产科检查:呈板状腹,子宫压痛,子宫呈激惹状态,子宫收缩后不能松弛,宫底随着胎盘后血肿之增大面上升,子宫>妊娠周数,胎位扪不清,胎盘剥离面积超过

胎盘1/2或以上者,胎儿多已死亡,故胎心音多已消失。

【实验室检查】

1.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重者可能并发DIC,故必须作DIC 筛选试验(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和3P试验)以及纤溶确诊试验;

2.器械检查:B型超声检查;重点测胎盘厚度及监测胎盘后血块形成情况。

3.特殊检查: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护。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妊娠晚期腹痛、阴道流血病史,通过腹部检查、B超检查及产后胎盘检查等可确诊胎盘早期剥离,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前置胎盘;

2.子宫破裂;

3.胎盘边缘窦破裂及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

【治疗原则】

1.纠正休克,休克状态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改善患者状况,输血必须及时,尽量输用新鲜血,既能补充血容量,又可补充凝血因子;

2.及时终止妊娠,一旦确诊,必须及时终止妊娠。

(1)经阴道分娩:适用于经产妇一般情况好,出血以显性为主,宫口已开大,估计短时间内能迅速结束分娩者;

(2)剖宫产:适用于重型胎盘早期剥离,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胎儿宫内窘迫者、或胎儿虽已死亡、但产妇病情恶化者,以及破膜引产后产程无进展者;

3.防治产后出血:应用催产素、麦角新碱等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若发现为子宫胎盘卒中,经保守治疗后,子宫仍不收缩,出血多且血液不凝,出血不能控制时,应在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并按凝血机能障碍处理;

4.积极防治DIC:输新鲜血、血小板浓缩液、纤维蛋白原、新鲜血浆,适时应用肝素和抗纤溶剂;

5.预防肾功能衰竭:监测尿量,适时使用20%甘露醇、速尿等利尿剂,监测血尿素氮,CO2结合力,肌肝、血钾等,出现尿毒症者行透析治疗。

妊娠高血压疾病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有无下列情况,并了解其病情发展及严重程度;

1.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

2.头痛、胸闷、眼花、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右上腹痛、抽搐等;

3.详细询问妊娠前有无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癫痫、癔症等。

4.发病有关因素: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寒冷季节或气温度化过大,特别是气压高时;年轻初

产妇或高龄初产妇;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及葡萄胎等;体型矮胖而体重指数[体重CKg/身高(Cm)2×100 ]>0.24者;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有妊高征史者。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尤其是注意基础血压测定及有无隐性水肿(体重每周超过0.5Kg);

2.产科检查:宫高、腹围、骨盆测定、宫缩、胎方位、胎心音,必要时行肛查及阴查了解宫颈、宫口、胎先露及胎膜和内骨盆情况。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

2.中段尿常规、尿比重、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电解质;

4.肾功能;

5.肝功能;

6.血液流变学(重度妊高征者);

7.有关凝血功能测定(重度妊高征者);

8.血气分析(重度妊高征者);

9.心电图,必要时行超声心电图检查;

10.眼底检查;

11.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

12.头颅CT(必要时);

13.产科B超,彩色超声;

14.胎心监护;

15.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必要时);

16.胎儿胎盘功能测定(有条件时),血、尿中雌三醇测定,尿雌三醇/肌酐比值,胎盘生乳素测定;

17.胎儿成熟度检查(有条件时),羊水卵磷脂/鞘磷脂比值,羊水泡沫试验,羊水胆红素测定,羊水肌酐测定,羊水PG测定。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对病情估计及对某些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鉴别,却较困难。因此必须从病史、好发因素、体检及辅助检查等全面分析,方能作出正确诊断。诊断包括病情轻重、分类以及有无并发症等,以便制定正确的处理方案。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怀孕前及妊娠20周前有无高血压、蛋白尿和(或)水肿及抽搐等征象;既往病史中有无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有无家族史。此次妊娠经过出现异常现象的时间。

2.主要临床表现

(1)高血压:血压达到18.7/12kPa.则可作出诊断。尽可能了解其基础血压,并与测得的血压相比较。若测得血压为16/10.7kPa,未达高血压诊断标准,但其基础血压若为12/8kPa,其增高已超过4/2kPa,则应视为达到诊断标准;

(2)蛋白尿:应取中段尿进行检查,凡24小时蛋白尿定量≥0.5g为异常;

(3)水肿:水肿的轻重并不一定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水肿并不明显者,有可能迅速发展为子痫。此外水肿不明显,但体重于1周内增加≥500g应予重视;

(4)自觉症状:一经诊断为妊高征,应随时注意有无头痛、眼花、胸闷

、恶心、及呕吐等症状。这些自觉症状的出现表示病情的发展(即进入先兆子痫阶段),应及时作相应检查与处理。

【鉴别诊断】

诊断妊高征应与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或慢性肾炎相鉴别;子痫应与癫痫、脑溢血、癔病、糖尿病所致的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头颅外伤、药物中毒等鉴别。

【治疗原则】

1.治疗要求:

(1)要有系统有计划进行观察、治疗及护理,最好由一个专业组或高危治疗专人负责。病人入院后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各项检查及监测结果,尽快了解母亲、胎儿情况及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作好治疗计划。

(2)病人入院后,要求不应再有子痫发生,对胎儿存活者应积极预防围产儿死亡;

(3)要求选择对母儿危害最少的药物。

2.治疗原则:

(1)解痉为主,辅以镇静,必要时降压;

(2)有血液浓缩时,给予扩容,必要时利尿;

(3)及时终止妊娠。

3.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左侧卧位,吸氧,足够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盐不必要严格限制;

(2)药物治疗:

1)解痉,首选硫酸镁,总量20~25g/24小时,一般不超过25g,24小时内平均分配,其中负荷量为2.5g至4g,不超过5g加入1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时间不少于5分钟),余量加入10%葡萄糖滴注,滴速为1.5g/1小时,必要时夜间给2.5g深部肌注;

2)扩容应严格掌握指征,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全血、平衡液及碳酸氢钠等;

3)降压,可选用肼苯哒嗪、血压哒静、心痛定、酚妥拉明、甲基多巴,甲硫丙脯酸可降低胎盘灌注量应慎用,硝普钠其代谢产物(氰化物)对胎婴儿具有毒性作用,因此,不宜于妊娠期应用,可用于分娩期及产后。

4)必要时用利尿剂,可选用速尿、甘露醇。

5)镇静,可选用安定、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杜啡合剂、吗啡(必要时),冬眠灵(慎用)。

6)适时终止妊娠,原则是轻度及中度患者可能待至足月,但要积极治疗,重度患者不能等待,如胎儿成熟,母婴均考虑,胎儿不成熟多考虑母亲。

7)分娩方式:阴道助产缩短第二产程,若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行剖宫产术。

【疗效及出院标准】

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产后伤口愈合良好者可出院。

妊娠合并糖尿病

【病史采集】

凡是孕妇家族有糖尿病史,过去分娩有巨大儿、羊水过多或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或胎儿畸形,此次妊娠有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外阴瘙痒,或有反复念珠菌感

染,孕妇过度肥胖,尿糖检查阳性者,均应怀疑糖尿病而进一步做餐后1小时葡萄糖筛选实验或糖耐量实验。过去曾确诊为糖尿病或临床有三多一少

症状者应行空腹血糖检查或糖耐量实验。

【体格检查】

1.糖尿病症状

(1)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

(2)早孕期易发生真菌感染、妊娠剧吐。

2.糖尿病高危因素

(1)早期妊娠两次随意检查尿糖阳性或空腹血糖阳性。

(2)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

(3)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本次妊娠为巨大儿、羊水过多者。

(4)原因不明的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史。

(5)妊娠明显肥胖者。

(6)反复多次外阴、阴道真菌感染。

【实验室检查】

1.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

2.初次产检检查尿糖阳性;

3.如尿糖阳性或具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于孕24~28周行50克葡萄糖筛查试验,结果≥7.8mmol/L(140mg/dl)应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

1.具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和/或临床症状。

2.孕期两次空腹血糖≥5.8mmol/L,或糖耐量试验异常,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3.尿糖阳性者,除外孕期生理性糖尿,可做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明确诊断。

4.饭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糖耐量试验时空腹,服糖后半小时或1小时、2小时、3小时4项数值中,有3项超过正常上限者,可做出糖尿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孕期生理性糖尿鉴别,发生率10%~20%,因暂时性肾阈降低而有糖尿,但血糖正常,可疑时测定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确诊。

【治疗原则】

1.尽早做出诊断,明确糖尿病严重程度。

2.孕期经常检测孕妇血糖,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值接近正常。

3.加强孕期保健,严重者适时终止妊娠。

4.新生儿重点护理。

【内科处理】

1.查眼底、尿常规、肾功能,估计有血管或肾病变。

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主食每日250g左右,蛋白质每日100g,如单纯饮食控制能达到空腹血糖5.6mmol/L而无饥饿感,较为理想,否则需用药物治疗。

3.口服降糖药:孕妇禁用。

4.妊娠期糖尿病应用胰岛素特点

(1)维持血糖水平接近正常值。

(2)胰岛素用量较非孕期增加一倍。

(3)临产后不用长效胰岛素,胎盘娩出后,胰岛素减量到原用量的一半。

(4)控制24小时血糖水平。

【产科处理】

1.糖尿病患者已有严重心血管病史、肾功能减退或眼底有增生性视网膜炎

者应避孕,已妊娠者应早日终止妊娠。

2.器质性病变较轻或控制好的可继续妊娠,孕期加强保健护理,积极控制糖尿病。

3.晚期妊娠对胎儿的监护方法:

(1)孕妇自我胎动计数监测。

(2)每周监测胎盘功能。

(3)每周1~2次无激惹试验(NST)监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4)定期B超监测胎头双顶径、羊水量和胎盘成熟度。

(5)糖尿病孕妇应在孕35周左右住院,进行孕期检测,一般孕37~38周终止妊娠。

4.分娩方式选择:疑巨大儿、胎盘功能不良,糖尿病病情较重或并发妊高征、胎位异常或有其他产科指征,均应择期剖宫产。

5.终止妊娠过程中注意事项

(1)终止妊娠前了解胎儿成熟程度,羊水检查,因病需终止妊娠者,终止妊娠前2天羊膜腔内注入地塞米松10mg/日,共2日,可促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减少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血糖应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若有代谢紊乱应及时纠正。

(3)阴道分娩或剖宫产过程血糖波动大,补液可按每4g糖加一单位胰岛素比例,定时查血糖、尿糖、尿酮体,防止发生低血糖,剖宫产前3小时,停止单用胰岛素,防止新生儿低血糖。

(4)产程避免时间过长,严密监护。

(5)产后24小时内胰岛素用量为原用量一半。

(6)产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7)病情严重不宜哺乳。

6.新生儿处理

(1)糖尿病新生儿抵抗力低下,不论体重大小,均按早产儿处理。

(2)密切观察新生儿低血糖,出生后早喂糖水,早开奶。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史采集】

1.有无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有输血、注射血制品史。

2.发病时间、起病缓急、黄疸程度、皮肤瘙痒,及全身有无出血倾向。

3.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乏力等。

4.有无发热、畏寒,及神经、精神症状。

5.治疗经过。

【体格检查】

及时地、仔细地体格检查,妊娠早、中期可触及肝肿大,肝区触痛或叩击痛。妊娠晚期肝触诊较困难。

【实验室检查】

1.血清谷一丙转氨酶增高。

2.乙型肝炎的两对半检查,及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查。

3.血清胆红素在17μmol/L以上,尿胆红素阳性。

4.凝血功能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及妊娠期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消化系统症状,部份患者有畏寒、发热、黄疸,体检发现肝肿大、有触痛或叩击痛。结合实验室血清病原学检测,血清胆红素升高

,不难作出诊断。同时必须掌握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要点:1.多在发病7~10天内病情突然加剧。

2.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171μmol/L。

3.肝进行性缩小,有肝臭气味。

4.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唾、烦燥、神态不清、昏迷。

5.肝功能严重损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全身有出血倾向,白/球蛋白倒置。

6.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病毒性肝炎应与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妊高征引起的肝损害,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期药物性肝损害等鉴别。

【治疗原则】

1.积极保护肝脏,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2.用中西药物保肝治疗,避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3.预防感染。

4.预防产后出血,临产后配新鲜血备用,及时应用宫缩剂。

妊娠合并急重症肝炎,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保持大便通畅,改善大脑功能,预防及治疗DIC。需用肝素治疗时应注意首先补充新鲜血或抗凝血酶Ⅲ。肝素可先用25mg静脉滴注,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临产期间和产后12小时内不宜应用肝素。

【产科处理】

1.妊娠期:妊娠早期应积极治疗,病情好转后行人工流产。妊娠中晚期,注意防治妊高征,病情发展者,可考虑终止妊娠。

2.分娩期:产前配备新鲜血液,缩短第二产程,防止产道损伤和胎盘残留,即时运用催产素。

3.对重症肝炎,应尽快结束分娩,经短期保肝治疗和纠正凝血功能后,应及时行择期剖宫产。

4.产褥期:应用对肝损害较少的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产后保证休息,不宜哺乳。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

【病史采集】

1.准确了解规律宫缩开始时间,间隔及持续时间;

2.注意产力有无开始强后转弱的过程或一开始即为宫缩乏力;

3.通过产程需了解宫口扩张进展情况,有无停滞或进展不顺利,有无宫颈水肿;

4.胎先露位置有无下降缓慢或停滞。有无胎先露较高、宫口未开全,产妇屏气用力;

5.掌握破水时间、羊水性状;

6.产程中胎心变化。

【体格检查】

1.全面体检除外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2.骨盆外测量,指肛检查,必要时行阴道检查;

3.腹部检查注意腹形、宫高、腹围、胎方位、胎心最强部位及胎心率;

4.B型超声波检查测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羊水量及胎盘成熟度。

【实验室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血型。

2.必要时行血生化、肝肾功能检测。

【诊断及鉴别诊断】

1.产程特点:胎头原为枕横位或枕后位

,胎头常于临产后方衔接并不能自然转成枕前位,胎头以较大径线下降导致潜伏期、活跃期延长。宫口扩张至一定程度即停滞或进展不顺利,常伴有原发或继发宫缩乏力。枕后位时宫口尚未开全胎先露较高时,产妇即屏气用力常致宫颈水肿,宫口开全后胎头下降缓慢,第二产程延长。

2.腹部检查:枕后位时胎背偏向母体后方,腹前部大都为胎儿肢体,胎心音母体外测最响亮。枕横位时胎体与胎儿肢体各占一半,胎心音最响亮部位比枕前位略偏母体外侧。

3.肛查或阴道检查:枕后位时儿头矢状缝在左或右斜径上,后囱门在骨盆左后方为枕左后位,在骨盆右后方为枕右后位。枕横位时儿头矢状缝在骨盆横径上。后囱门在左方为枕左横,在右方为枕右横。如儿头有颅骨重叠可根据胎儿的位置和方向诊断。

【治疗原则】

1.潜伏期注意孕妇营养和休息,如情绪紧张可给予杜冷丁或安定,如进食少应补液。让产妇朝向胎背的对侧卧,以利胎儿自然回转下降。

2.活跃期应尽早检查有无头盆不称。如无可人工破膜,以利胎头下降。若产力不佳可在严密监护下静脉点滴催产素加强宫缩。如宫缩好宫颈扩张< 1cm/小时,儿头下降阻滞或迟缓应考虑剖宫产。

3.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先露下降至≥+3,可行阴道助产(低位产钳或胎头吸引术)。如胎儿小宫缩强也可能自然分娩。如胎儿较大骨盆出口平面偏小,胎头徒手旋转失败均需做剖宫产。

4.第三产程注意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大出血,胎盘娩出后应立即肌注催产素10单位,必要时静点催产素。子宫下段收缩欠佳可以加用麦新角碱0.2mg~0.4mg。如有产道裂伤及时修补,抗生素预防感染。

【疗效及出院标准】

1.尿便常规正常;

2.子宫复旧好,恶露正常;

3.腹部或会阴伤口拆线愈合佳;

4.新生儿无异常,即可出院。

臀位

【病史采集】

1.孕30周前是否臀位,有无膝胸卧位校正;

2.胎儿宫内活动情况是否活跃;

3.有无子宫畸形(单角子宫、双角子宫);

4.羊水多少;

5.有无胎儿畸形(如脑积水);

6.是否有前置胎盘。

【体格检查】

1.全面体检除外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2.骨盆外测量,指肛检查,必要时行阴道检查。

3.腹部检查注意腹形、宫高、腹围、胎方位、胎心最强部位及胎心率。

4.B型超声波检查测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羊水量及胎盘成熟度。

【实验室检查】

1.血尿便常规、血型。

2.必要时行血生化、肝肾功能检测。

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子宫呈纵椭圆形,胎体纵轴和母体纵轴一致,子宫底部可触及圆而硬的胎头,有浮球感,耻骨联合上可触到不规则而软的胎臀。胎心在脐平或略高处可以听得最清楚;

2.B超检查能证实臀位,发现胎儿畸形,了解胎头是否仰伸;

3.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在临产时可了解是否臀位及臀先露的种类,骨盆情况,宫口开大程度以决定分娩方式。

【治疗原则】

1.妊娠期:第30 周前不需纠正,待其自然转成头,30周以上如为臀位应及时矫正,方法:

(1)膝胸卧位15分钟,每日2次,持续7~10天;

(2)艾灸或激光照射至阴穴15分钟,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

(3)外倒转术,如为单臀可不勉强做;

2.分娩期:应根据产妇年龄、胎产次、骨盆大小、胎儿大小、胎儿是否存活,臀先露类型及有无合并症,于临产初期作出正确判断,决定分娩方式:

(1)临产后胎心好可耐心等待,先露未入盆胎膜破不可灌肠,胎膜破后抬高床尾15°角,包扎腹部,听胎心、卧床,避免脐带脱垂;

(2)如宫缩乏力,须除外头盆不称,慎用缩宫素静滴;

(3)如果宫口开大4~5cm,胎足脱出阴道口应“堵”,10~15分钟听胎心1次,宫口开全助产;

(4)接产前排空膀胱,做好一切急救准备;

(5)胎盘娩出后常规肌注催产素防止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及时缝合,并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有下列情况应剖宫产:

(1)有难产史,臀位死产史;

(2)高年初产或多年不孕史;

(3)软产道及子宫畸形;

(4)估计有头盆不称、骨盆狭小或胎儿> 3500g;

(5)第一产程中有胎儿宫内窘迫或脐带脱垂,而胎心音尚好者;

(6)第二产程先露部下降缓慢,软产道紧,阴道分娩困难;

(7)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使用催产素效果不佳者;

(8)臀位合并高危妊娠,胎盘功能欠佳;

(9)足或膝先露或儿头仰伸位。

子宫收缩乏力

【病史采集】

1.精神因素及年龄:过度疲劳,进食少,入量不足,膀胱及肠充盈及过多镇静剂、镇痛剂等因素。年龄小于16岁及大于35岁者分娩危险因素增加。

2.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多胎,羊水过多,妊娠合并症如:妊高征、糖尿病、巨大胎儿等。

3.胎位异常或头盆不称。

4.既往有无生殖道畸形、过大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病。

【临床表现】

1.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1)产程一开始,宫缩时间短而弱,间歇时间长而不规则,宫缩时子宫体不硬,

平指压宫底部可有凹陷感。

(2)子宫颈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不能逐渐下降,产程无进展或产程延长。

(3)临产过程中,产妇不适较轻。

(4)应与假临产鉴别。

(5)假临产宫缩不规则,并且不是逐渐由弱变强,由稀变频,宫口不扩张,肌肉注射度冷丁100mg后宫缩消失。

2.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产程开始时,子宫收缩力正常。当产程进展到某一阶段,宫口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子宫收缩力转弱,产程不再进展或进展缓慢。

3.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结果

(1)第一产程延长,潜伏期初产妇超过16小时者,活跃期初产妇每小时宫口开大小于1.2cm,经产妇小于1.5cm或活跃期超过8小时者。

(2)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胎头无进展者。

(3)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

(4)产程曲线图协助诊断。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1)鼓励多进食,多休息,对产妇极度疲劳可给予镇静剂,如安定10mg或度冷丁100mg肌注。

(2)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

2.加强子宫收缩,经检查无产道异常或头盆不称者,可采取下列方法加强子宫收缩:

(1)温肥皂水灌肠及排空膀胱,对早破水胎头高浮、阴道出血、胎位异常者禁用灌肠。

(2)人工破膜。胎头已衔接,子宫颈口开大3cm以上可行人工破膜。

(3)针刺加强子宫收缩,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等穴位。

(4)催产素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液500ml加入催产素2.5~5IU,以每分钟6~8滴的速度开始,以后滴数随宫缩强弱而加减,要有专人监护。

(5)安定10mg静注,促进子宫颈口扩张。

3.产程超过24小时或破膜超过12小时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宫口开全1.5小时,先露+3者,应行胎头吸引或产钳助娩。如宫口无法开全或先露<+3,处理后无进展或伴胎儿窘迫则施行剖宫产术。

脐带脱垂

【病史采集】

多见于臀位、横位、骨盆狭窄或宽大,在羊水过多、低置胎盘、脐带过长、多胎妊娠、早产及早期破膜时也可发生。

【体格检查】

1.胎动活跃,羊水中出现草绿色胎便,示有胎儿窘迫征象。

2.肛诊可发现异常,先露部不是胎头或肢体,软有搏动感,速率与胎心相近。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胎儿电子监护胎心率变快或散发性变慢。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脐带脱垂的程度,可分三种类型。

1.胎膜已破,脐带脱出宫口至阴道内或脱出阴道口,称脐带脱垂;

2.胎膜未破而脐

带位于胎先露部之前方,称脐带先露,一旦破膜,脐带即脱出宫口;

3.脐带位于胎先露部与子宫下段之间,虽作阴道检查也不易触及,称隐性脐带脱垂。

4.根据临床表现及体检情况可与其它原因所致的胎儿窘迫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1.一旦确诊,应立即解除先露部对脐带的压迫,迅速结束分娩。处理时需注意:(1)阴道检查:一旦触知脐带,应将手置入阴道内阻挡,不可换手,同时抬高床尾,数脐带搏动数,了解胎儿窘迫情况。若有窘迫,给母体氧气吸入,并注射“三联”药物,或从速经阴道分娩,或行剖宫产术,手术宜就地实施,若脐带搏动消失15分钟以上应按死产处理。

(2)若为臀位经产妇,宫口开全或近开全,应施行臀牵引术。若为初产妇,宫口近开全,估计娩出困难,可行宫颈放射状切开后臀牵引术;

(3)脐带还纳术适于胎体较小,先露未衔接者,边还纳边听胎心。若还纳成功,胎儿窘迫状态解除,须即刻行剖宫产术。

2.对于脐带受阻对胎儿影响的估计:脐带部分受阻5分钟内即得缓解,胎儿可无影响;部分受阻5分钟以上或完全阻断5分钟,可致胎儿中枢神经受损害或胎儿死亡。

【疗效及出院标准】

母亲如因抢救胎儿而施以手术,则切口按期拆线,无术后并发症或其它产科情况即可出院。

羊水栓塞

【病史采集】

1.子宫收缩是否过强;

2.是否有催产素应用不当的情况;

3.子宫存在血管开放的情况,如宫颈裂伤、子宫破裂、剖宫产手术时、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4.滞产、过期妊娠、经产妇、巨大儿等。

【体格检查】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或胎儿娩出前后不久,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紫绀、休克、应疑为此病。若继而流血不止,则可能性极大,可出现血性泡沫痰、肺部湿性罗音。

【实验室检查】

1.从母亲外周血、肺动脉或痰液中找羊水内容物。

2.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尿常规。

3.凝血功能即Dic化验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1.在产程中有上述发病因素存在,实然出现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紫绀、休克;

2.产后出血不止,血不凝;

3.血小板计数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

4.X线肺部摄片可见双肺弥散性点状阴影,沿肺门周围分布,轻度肺不张等。此外可见右心扩大。

【治疗原则】

1.解除肺动脉高压和呼吸困难,抗过敏。

(1)清理呼吸道,正压给氧,

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当有心衰、肺水肿时氧气可经95%酒精过滤吸入;

(2)及早使用大量抗过敏药物,如氢化考的松300~500mg,可先静脉推注200mg,继而滴注100~300mg,或用地塞米松20~40mg,先静脉推注20mg,再将其余20mg静脉点滴。

(3)罂粟碱30~90mg,加入50%葡萄糖液20ml内静脉缓慢注入。可重复,每日极量300mg;

(4)阿托品1~2mg静脉注射,15~30分钟1次;

(5)氨茶碱250mg加50%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推。

(6)4%NaHCO3,250~500ml,静滴;

(7)以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输新鲜血;

(8)血管活性药的应用。多巴胺:20~60mg稀释于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液中滴注,20~40滴/min,依血压随时调整滴速。阿拉明:20~80mg,常与多巴胺合用。酚妥拉明:20~4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

(9)肝素、潘生丁、6–氨基乙酸、对羧基苄胺等可根据实验室血液凝固化验指标应用。

2.保护肾脏功能,治疗急性肾衰,若有少尿或无尿,应选用速尿或甘露醇静脉推注;

3.抗生素防治感染;

4.稍待病情稳定,酌情处理分娩。

【疗效及出院标准】

足月分娩羊水栓塞死亡率70%~80%,如抢救成功,继续支持治疗,待病情稳定,各项实验室指标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体检无阳性体征即可认为治愈出院。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病史采集】

在妊娠或分娩过程中有产科并发症史,而以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致病因素者应警惕DIC的发生。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稽留或过期流产、重度妊高征、重度肝炎合并妊娠、严重感染及各种类型的休克。

【体格检查】

1.出血:全身不同部位出血,皮肤表现为出血点、瘀斑、穿刺针孔处大片出血;粘膜出血主要表现为呕吐、便血、血尿;子宫出血表现为手术部位创面出血、广泛性渗血。

2.栓塞症状:临床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少尿或无尿,严重者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胃肠道粘膜可以发生栓塞性溃疡,造成严重的胃肠道出血,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甚至引起急性肺心病致死。

3.循环障碍:当DIC发生时,内脏及周围血管被凝集的血小板和沉积的纤维蛋白所填塞时,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休克。

4.溶血症状:由于DIC形成过程中微血管有纤维蛋白形成,红细胞破裂引起溶血。临床可以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末梢血涂片中可见红细胞碎片。

【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 100×109/ L;

2.凝血酶原时间:≥16秒;

3.纤维蛋白原:≤160mg/%.

上述为三项筛查实验,若全

部异常时可做出DIC诊断;若其中两项异常时,必须在确诊试验中有一项异常,方可诊断。

4.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

5.乙醇胶试验:阳性。

6.优球蛋白溶解试验:≤120分钟。

上述三项为确诊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

1.根据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有产科并发症史及有关致病因素,出现引起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微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出血、栓塞症状、循环障碍、溶血症状诊断DIC。

2.实验室检查三项筛选试验全部异常时可做出诊断;两项异常时,若确诊试验中伴有一项异常时可诊断DIC。

3.鉴别诊断应与内科出血性疾病及与产科出血因素无关的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

【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应果断采取产科措施,如剖宫产、催产、引产甚至子宫切除等,迅速终止妊娠及消除宫内容物,去除诱发DIC的局部病灶,阻断促凝血物质入血。

2.纠正休克:

(1)充分供氧;

(2)补充血容量:若失血性休克应快速输血,测中心静脉压,根据中心静脉压计算输血及输液量;

(3)疏通微循环:保证毛细血管灌注,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潘生丁20mg 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能干扰血型的鉴定,故使用前应先确定血型及配血;

(4)血管活性药物调解血管紧张度,多巴胺20~40mg加5%葡萄糖液250ml静滴。

(5)纠正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3.抗凝药物的使用:

在补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环的同时使用抗凝药物,常用肝素治疗DIC。

(1)适应证:DIC高凝阶段及不能直接去除原因的DIC均为使用肝素的适应证。但DIC已为继发性纤溶阶段时,不宜采用肝素。

(2)剂量及用法:首次剂量25~50mg(每毫克肝素相当于125单位)加生理盐水100ml,1小时内静脉滴完,以后5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肝素量100~150mg左右,滴注过程中药量及滴速根据病情及化验结果而定。原则上应使凝血时间延长一倍为宜。试管法凝血时间维持于10~20分钟,如超过30分钟,则停用肝素。

4.肝素应用的同时补充凝血因子:

(1)血液及血制品的应用:应用肝素时,补充新鲜血、血浆及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3g溶于注射用水100ml内,以每秒1滴的速度静滴。

(2)其他药物:维生素K1 10mg肌肉注射或静注,每日2次;6一氨基已酸、止血环酸、止血芳酸的应用有不同意见,只有纤溶亢进时,方可使用此类药物,否则可加重纤维蛋白沉积。

【疗效及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DIC根据病

情至少每日1次重复检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3P及乙醇胶试验。若治疗有效,凝血酶原时间常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纤维蛋白原在1~3天内上升,血小板约在7天左右开始恢复。

子宫破裂

【病史采集】

1.分娩期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且骨盆明显狭窄、头盆不称、阴道狭窄、子宫壁横隔、子宫颈腺肌病、胎位异常、胎儿畸形、盆腔肿瘤嵌顿于盆腔内而阻塞产道均可使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为了克服阻力,子宫上段肌肉强烈收缩,使子宫下段继续补牵拉而伸长变薄,以致引起子宫下段破裂。

2.凡子宫曾行过各种手术,此次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旧疤痕可自发破裂。

3.妊娠子宫受到各种外伤。

4.无良好监护条件下,分娩前肌肉注射催产素、麦角制剂,或不恰当地应用前列腺素阴道栓剂。

5.分娩期不适当或粗暴的阴道助产手术。

6.子宫肌壁的病理变化:如畸形子宫、子宫发育不良者、多次分娩史或多次刮宫史、感染性流产史、严重宫腔感染史、子宫穿孔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及子宫肌壁曾有受绒毛细胞侵蚀史(如葡萄胎、绒毛膜癌与胎盘粘连史)、植入胎盘等导致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妇科医院诊疗常规(住院部)

妇科疾病诊疗常规 目录 第一章妇科常见疾病 第一节流产 第二节异位妊娠 第三节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第四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五节闭经 第六节女性生殖系肿瘤 第七节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八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九节子宫脱垂 第二章计划生育手术 第三章妇科主要手术

第一章妇科常见疾病 第一节流产 【病史采集】 1.育龄妇女,有停经、早孕反应,注意有无反复流产史。 2.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注意有无组织物排出。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失血表现。 2.妇科检查:消毒条件下进行,注意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扩张情况、羊膜囊突出否及妊娠物堵塞情况,出血情况。 【实验室检查】 1.化验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血、尿HCG,过期流产者进行DIC筛查试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HPL、E3及孕二醇等可协助判断妊娠是否尚能继续或需终止。 2.器械检查:B型超声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多可确诊流产,仅少数需通过辅助检查以确定流产之类型,流产之临床类型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及完全流产,此外有稽留流产及习惯性流产两种特殊情况,各型流产处理方法不一;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功能性子宫出血;

2.异位妊娠; 3.葡萄胎; 4.子宫肌瘤。 【治疗原则】 1.先兆流产 (1)稳定情绪、卧床休息、禁止性交; (2)补充维生素E、叶酸,应用黄体酮或HCG。 2.难免流产及不全流产 (1)孕龄小于12周、不全流产者,及时清宫; (2)孕龄大于12周者,加强宫缩排出胎儿胎盘; (3)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3.稽留流产 (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予改善凝血功能; (2)运用雌激素增强子宫敏感性; (3)清宫、钳刮或引产(同上述原则)。 4.习惯性流产 (1)孕前夫妻同查病因; (2)妊娠期治疗同先兆流产; (3)有子宫畸形者予手术治疗矫正; (4)妊娠12~20周后行子宫内口缝扎术(必要时)。第二节异位妊娠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常规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适应证】 1.育年龄妇女,自愿要求放置而无禁忌证者,均可以放置。 2.禁忌避孕而禁忌证者。 【禁忌证】 1.器官炎症,如急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急性炎症及性传播疾病。 2.频发、月经过多(左旋炔诺酮-IUD例外)或有阴道出血者。 3.器官畸形,如双子宫、子宫纵隔等。 4.器官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慎用 5.全身疾病的急性期。 6.深度小于55Cm或大于9Cm者不宜放置(人工流产术同时和有剖宫产史者放置及固定 式IUD者例外)。 7.颈内口过松(固定式IUD除外)或重度狭窄。 8.脱垂Ⅱ度以上者。 9.或可以妊娠者,须等终止妊娠后再放。 10.妊娠或葡萄胎病史者慎用。 11.产术中出血过多,怀疑胎盘组织残留或感染可能者。 12.铜过敏或可疑对铜过敏者不宜放节育器。 13.中度贫血,Hb<90g/L者慎用(左旋炔诺酮-IUD及吲哚美辛IUD 除外)。

14.严重痛经者慎用(左旋炔诺酮-IUD除外)。 15.产后42天,如事恶露未净或会阴伤口未愈者,应暂缓放置。【放置时间】 1.月经千净3~7天之内。 2.哺乳期闭经或可疑妊娠者,应在排除妊娠后放置。 3.正常产后42天,恶露已干净,子宫恢复正常者。 4.早孕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即刻放置(子宫收缩不良、出血过多、有感染可能或组织残留者暂不放)。 5.药物流产后月经恢复正常后。 6.自然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转经后子宫已恢复正常者。 7.剖宫产术后6个月根据情况考虑放置。 8.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交后5天内放置。 【术前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及避孕史。 2.检查常规妇科检查及阴道清洁度、滴虫、真菌枪检查。如有炎症,治疗正常后放置。 3.化验血常规、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 4.做好术前咨询,受术者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5.术前测体温(超过37.5℃,暂时不放置)。 6.术前排空膀胱。 7.宫内节育器的选择,根据宫腔深度。 【手术注意事项】 1.术前必须查清子宫大小,位置和倾屈度,以防子宫穿孔。

妇产科疾病诊疗常规

产科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章产科门诊常规 一、早孕诊断 (一)自觉症状: 1. 停经:身体健康的已婚育龄妇女规则的月经停止,应考虑妊娠之可能。 2. 消化系统:妊娠妇女于停经6周左右,可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此外尚可能有食物的嗜 好改变。 3. 尿频:系早孕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所致。 (二)妇科检查: 1.阴道粘膜柔软呈紫蓝色。 2.宫颈充血、变软,是紫蓝色。 3.子宫饱满:前后径增宽呈球形。孕8周左右宫颈与宫体之间的子宫峡部十分柔软。 4.子宫增大且软,妊娠12周时可在脐耻连线中点触及宫底。 (三)辅助诊断: 1.妊娠试验:妊娠免疫试验是目前首选的方法,常用方法为尿酶免疫试验及血p—HCG测定。2.B型超声检查:妊娠6周即可测及孕囊及胚胎原始心管搏动。 二、围生期保健 围生期保健是指产前、产时、产后以保护母婴安全,提高孕产质量为目的,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的预防保健工作。主要是针对影响孕产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运用围生医学发展的监护技术对胎儿的生长和健康进行监测;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及病残儿发生率为具体目标,对母子实行统一规范管理。 从孕12周开始,每4周检查一次;孕32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后每1周检查一次。通过规定的产前检查,加强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的监测,及早发现并防治妊娠并发症 及并发症,对不宜妊娠、分娩者应于孕3月前终止妊娠。 (一)孕早期保健: 1.详细了解病史,尤其既往妊娠、分娩史,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心、肺、肝、肾情况及全身骨骼形态,了解乳房发育及乳头有无凹陷。 2.推算预产期,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月份数减3或加9,日期数加7。 3.了解有无有关妊娠的危险因素,如TORCH系列感染、接触x射线、服用易致胎儿畸形药物、接触有害物质及妊娠并发症,以确定能否继续妊娠。 4.了解早孕妊娠反应情况,必要时输液补充营养。 5.查血、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HBV、AFP等。 6.:卫生宣教及营养指导。 (二)孕中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要求城市不少于8次,农村不少于5次。 1.注意孕妇的全身健康、营养状况,进行骨盆外测量,必要时行骨盆内测量。 2. 绘制妊娠图(测宫高、腹围),监测胎儿发育状况。 3.开展预测性诊断:妊娠20--28周进行测定。常用以下方法进行有无发生子痫前期倾向预测。 (1) 平均动脉压(mABP):mABP=(收缩压+舒张压×2)÷3或=舒张压+1/3脉压 如≥85mmHg即为阳性,表明孕妇有发生子痫前期倾向。 (2) 翻身试验(ROT):孕6—30周进行。方法:孕妇左侧卧位测血压,待舒张压稳定后,翻身 仰卧5分钟后再测血压,如此时舒张压较前上升20mmHg为阳性,提示孕妇有发生子痫前期倾向。

(整理)妇科诊疗常规.

盆腔炎 一、诊断依据 1、病史:近期手术史:扩宫、吸宫、分娩、宫颈裂伤、阴道裂伤。 2、症状:发热、头痛、寒战、腹痛或伴尿频、尿急、尿痛或里急后重。 3、体征:休温38℃以上,腹胀,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妇科检查:后穹隆触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或活动受限,有时可触及包块,双宫旁组织增厚。 4、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象高 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 二、治疗 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半卧位,营养补液纠正水电平衡,有宫内节育器应取出。 抗生素治疗:最好据药敏试验决定,结果未出来前,经验用药。 (1)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及甲硝唑联合。 (2)第一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合。 (3)克林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联合。 (4)第二代头孢菌素 (5)第三代头孢菌素 精品文档

手术治疗:脓肿形成或中毒症状重者手术。精品文档

妊娠剧吐 诊断 1、病史:停经史、反复呕吐致全身乏力,精神萎靡、消瘦,呕吐物有酮味。 2、查体:皮肤干燥,眼球凹陷、脱水症,子宫增大之早孕症。 3、辅助检查 尿妊娠试验(+)尿酮体(++~+++) 血生化: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钾下降、严重者肝、肾功能不良。 治疗: 1、精神心理治疗。 2、禁食补液、营养、镇静止吐、纠正酸中毒。 3、如治疗无好转,体温在38℃以上持续不降,心率超过120次或出现黄疸,需终止妊娠。 精品文档

子宫肌瘤 一、诊断 1、病史及症状: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有时伴尿频、里急后重。 2、体征: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有不规则隆起、质硬,粘膜下肌瘤突出宫颈口外时可在阴道看到并触及带蒂肿物。 3、辅助检查: B超:子宫肌瘤特征 二、治疗:处理依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而异。 (一)非手术治疗 1、随访观察:肌瘤小、无症状,近绝经期妇女,3—6个月复查一次。 2、药物治疗:肌瘤在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轻或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能承受手术的—激素治疗。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2—5个月子宫大小 (2)肌瘤生长迅速有恶变可能 (3)肌瘤压迫症状明显 (4)肌瘤致不孕 (5)有明显的症状及继发贫血 精品文档

产科诊疗常规

产科诊疗常规01 初诊: <10周,可能听不到胎心,有些是来咨询的,有些是出血保胎的有孕吐者查血尿常规,治疗孕吐无孕吐者查血尿常规,嘱其孕14周返诊(空腹) >10周,可能听到胎心,记录胎心和宫高,嘱其孕14周返诊(空腹) 14~20周(<21周),听胎心记宫高开三张化验单+唐筛+VitACDE。一边开几张化验单,一边让她签字同意唐筛者,将化验单中AFP划掉,以免重复 >20+6周者,听胎心,记宫高,开三张化验单+VitACDE+B超 >25周者,听胎心,记宫高,开三张化验单+VitACDE+B超+血糖筛查 注1 <25周如发现胎儿大,羊水多,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肥胖,>30岁;早点做血糖筛查注2 家有宠物或感冒者查TORCH 建病历:查体,查宫颈,开血尿常规,血型,尿碘,EKG,血糖,B超(>20周);发现分泌物多查BV,霉菌;BV(+)者,甲硝唑泡藤片20片/1片Bid阴道上药,上5天,歇2天,再上5天,4周复查复诊: <28周者每4周查一次,>28周者,每2周查一次 血尿常规:每4周做一次,回来的化验单必须看:①WBC>1.5万,找感染灶②Hb< 11克,开药:益气维血、养血饮等③PLT<10万,近期复查,进行性下降去血液科会诊查血小板抗体、骨穿

开B超的孕周:20周和34周必须做,高危(龄)孕妇,胎儿偏大﹑偏小者酌情增加次数并画妊娠图查骨盆的孕周:34周,37周(骨盆鉴定制定分娩方式) 胎心监护的孕周:≥37周,每周一次,高危者提前做 餐后2小时血糖:GDM和IGT者要有1~2次正常结果 咨询者:通常是来问××药的或感冒了,照透视了…,你应随衣携带孕期用药手册,常用药应背一点。PIH史者查眼底,CVT,全项生化。 产前检查常规 1.早孕(13周前):妇检、B超、ECG、抽血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TOXCH、输血前三项、血型、HBsAg、微量元素、G-6-PD、血红蛋白电泳)。化验检查结果回报后予填写围产保健手册及建卡登记本,并注明卡号,进行全身检查(包括心肺、腹部检查、骨盆测量等)。如为高危妊娠请在卡封面注明。 2.中孕期(14-21周):进行产前筛查(Down,S、NTD)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如有产前诊断指征务必建议行产前诊断。孕16周B超、孕20W复查血尿常规。 3.孕中期(24-28周):妊高征预测、50g葡萄糖筛查。孕24-26W彩超检查、孕28W复查血尿常规。 4.孕晚期:①30W:学习自数胎动,家庭监护。②32-34W:B超(必要时彩超)、ECG。③32W起每2W行1次胎监,必要时复查妊高征预测。④孕36W后:每周行1次产检及胎监。36W复查血尿常规。37-38W复查B超,评估胎儿大小及可否阴道试产。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的诊疗常规 产褥感染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首先明确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定义。 1.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2.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可考虑其主要原因除以产褥感染为主外,尚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 3. 感染诱因:有无贫血、营养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分娩经过有无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各种产科手术操作等。 4. 全身症状:寒战、发热、恶心、呕吐。 5. 局部症状:腹痛、腹胀,会阴切口肿痛、恶露量及气味等。 6. 治疗经过:发病后有无治疗及用药情况和效果。 【体格检查】 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腹部检查,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有无压痛、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恶露性状及气味。 3. 有无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败血症及感染性体克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增多。 2. 急性期查C—反应蛋白。 3. 血培养、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 宫腔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详细询问病史、诱因、发病时间。 2. 全身症状体征:寒战、发热、脉搏增快。如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创口局部压痛不明显,应警惕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或败血症。 3. 局部症状及体征:腹痛、腹胀、子宫体压痛,甚至“冰冻骨盆”。手术切口肿胀、脓性分泌物。恶露增多有臭味。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形成“股白肿”。 4. 确定病原体。方法有: (1)病原体培养; (2)分泌物涂片检查; (3)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5. 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腺炎及产后中暑鉴别。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半坐卧位,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及时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者切开引流,缝线感染者及时拆线。

妇科门诊诊疗常规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1. 0.025%氟轻松软膏3-4次/日,用至瘙痒症状消失后; 2. 1-2%氢化可的松软膏1-2次/日,连用六周。局部用药前温水坐浴。 外阴硬化苔藓: 1. 2%丙酸睾丸酮油膏,外擦并按揉3-4次/日,用药达1月出现疗效。症状缓解后改为1-2次/日。慢慢减量至1-2次/周。若瘙痒症状重加1—2.5%氢化可的松软膏混合涂擦。 2. 0.3%黄体酮油膏局部涂擦(应用丙酸睾丸酮后出现毛发增多,阴蒂肥大或疗效不佳时)。 两者共同存在时:1. 氟轻松软膏,3-4次/日,共六周;继用2%丙酸睾丸酮软膏6-8周; 2. 之后2-3次/周,必要时长期使用。 宫外孕中药治疗:当归10 川芎10 生地10 桃仁10 三棱10 莪术10 紫草根30 乳香6 没药6 丹参15 川断10 蜈蚣一条单独研碎服用 胎盘植入中药:当归24 川芎9 桃仁9 炮姜3 炙甘草3 益母草30 赤芍9 五灵脂9 党参12 黄芪9 x 7付

炔诺酮 8片/次每8小时一次共服用3天(血止) 8片/次每12小时一次共服用3天 6片早上8点口服 5片晚上8点口服共服用3天 8片每天一次共服用至血止后21天停药 调整周期:8片/天月经第五天开始服用,连服21天停药后月经来潮。继续服用两月,一共三个月。 妈富隆 1片/次每8小时一次共服用7天(血止) 1片/次每12小时一次共服用7天 1片/次每天一次共服用7天停药 调整周期:1片/天月经第五天开始服用,连服21天停药后月经来潮。继续服用两月,一共三个月。 炔诺酮 8片/次每8小时一次共服用3天(血止) 8片/次每12小时一次共服用3天 6片早上8点口服 5片晚上8点口服共服用3天 8片每天一次共服用至血止后21天停药 调整周期:8片/天月经第五天开始服用,连服21天停药后月经来潮。继续服用两月,一共三个月。 妈富隆 1片/次每8小时一次共服用7天(血止) 1片/次每12小时一次共服用7天 1片/次每天一次共服用7天停药 调整周期:1片/天月经第五天开始服用,连服21天停药后月经来潮。继续服用两月,一共三个月。 炔诺酮 8片/次每8小时一次共服用3天(血止) 8片/次每12小时一次共服用3天 6片早上8点口服 5片晚上8点口服共服用3天 8片每天一次共服用至血止后21天停药 调整周期:8片/天月经第五天开始服用,连服21天停药后月经来潮。继续服用两月,一共三个月。 妈富隆 1片/次每8小时一次共服用7天(血止) 1片/次每12小时一次共服用7天 1片/次每天一次共服用7天停药 调整周期:1片/天月经第五天开始服用,连服21天停药后月经来潮。继续服用两月,一共三个月。

2020年产科诊疗常规

产科诊疗常规 前置胎盘 概述:是妊娠28周后胎盘覆盖于子宫下端或子宫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 一、临床症状及体征 1症状:妊娠晚期无诱因反复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 2体征:一般情况与出血量相关,因子宫下端有胎盘占据,影响先露入盆,先露部高浮,易并发胎位异常。临产时检查宫缩为阵发性,间歇期子宫完全松弛。 3超声可明确看到胎盘边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可确定前置胎盘的诊断和类型。 二、治疗方案及原则: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 1期待疗法:在保证孕妇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住院,绝对卧床休息 ●纠正贫血,如失血过多可输血。 ●孕28-34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 ●孕34-35周,出血量<200ml,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 ●反复出血或出血时间长,应给予止血药、抗生素预防感染。2终止妊娠:如无活动性出血,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周已超

过36-37周;一次性阴道出血>200ml。 ●剖宫产:中央性前置胎盘大量或反复出血,以剖宫产 终止妊娠最为迅速。 ●阴道分娩:凡部分性前置胎盘或边缘性前置胎盘,临 产后胎膜自行破裂,无活动性出血者,在做好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情况下,可经阴道分娩。

胎盘早剥 一、定义:妊娠20周后至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 娩出前部分或完全地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二、诊断要点: 1病史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羊水过多及多胎妊娠等。 2临床表现 1)轻型:常为显性型或混合型。 a)有少量阴道出血,有腹痛但轻微。 b)血压无改变,腹部检查无明显异常,胎心率正常。 c)产后胎盘检查可见胎盘母体面凝血块压迹。 2)重型:常见于隐性型 a)发病突然,腹痛明显。 b)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细速而呈休克状态。 c)阴道出血少或无出血,外出血与休克不成比例。 d)腹部检查:腹部呈板状,子宫强直收缩,压痛,胎位 扪不清,胎心听不清。 e)若行破膜可见羊水呈血性,少数患者尿少或有凝血功 能障碍的表现。 3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可明确胎盘位置,胎盘后有无液性暗区,借 以与前置胎盘鉴别。

妇科工作职责及工作标准

妇科工作职责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完成科室门诊、住 院患者的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2.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严格执行查房制度。 3.各级医师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医疗核心制度等法律法规依法执 业。 4.各级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各项规 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5.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体格检查,按照 规定书写门诊、住院病历和填写各种检查单。 6.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出诊断和治疗,做好记录及时配 合抢救。遇到疑难危重病例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显著时应及时 请示上级医师或按照会诊制度进行会诊。 7.各类抢救物品、药品要随时准备完善,并有专人管理放置 固定位置,定时检查,及时补充、更新和消毒。 8.遇有重大事故抢救需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凡涉及法律纠 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需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负责指导进修医师和代教实习医师认真审核。修改各种医 疗文件杜绝差错事故。 10.保持病房、办公室、治疗室及处置室的安全、安静、清

洁和整齐。 妇科主任医师工作职责 1.在院长领导及医务科指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教研、预防保健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回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4.定时查房,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全面负责本科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发生差错事故时及时报告医务科。 7.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专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工作; 10.组织本科室人员的政治学习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

产科门诊诊疗常规

产科门诊诊疗常规 1、人员与职责:产科门诊由高年资产科医生及护士专门负责围产保健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医疗、各种卡片管理、孕妇随诊、产后随访、宣教及围产统计工作。 2、产科门诊分类:产科门诊设有产前检查、产科初诊、产科复诊、高危门诊、产前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后随诊。 3、检查时间:分产前检查、产前初诊和产前复诊三个部分。 ⑴、查尿hCG(+)或血B—hCG>20mIU/ml,肯定妊娠诊断,并确定愿意继续妊娠,要求在本院产检并分娩者,进行产前检查。 ⑵、完成产前检查者,进行产前初诊检查,包括建卡、填写产科专用表格、全面查体并核对预产期。 ⑶、完成产前初诊者进入复诊阶段,正常情况下,妊娠28周以前每4周随诊一次,妊娠28—36周期间每2周随诊一次,36周以后至住院每周随诊一次。 ⑷、产后检查在产后42—50天进行。 4、产前讨论:每月末,由门诊及产科病房医师共同对下月预产期内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病历进行讨论,提出诊断、治疗意见,并对分娩方式提出建议或做出决定。 5、宣教制度:孕期进行两次产前宣教,第一次于产前初检时,介绍孕妇须知并解答有关问题,第二次于妊娠36周左右进行,介绍产妇须知、如临产、分娩、产褥以及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等问题。建议妊娠糖尿病或孕前糖尿病患者听一次妊娠期营养指导课。

产前检查 一、概论: 1、查尿hCG(+)或血B—hCG>20mIU/ml,肯定妊娠诊断,并确定愿意继续妊娠,要求在本院产检并分娩者,进行产前检查。 2、测量基础血压和体重。 3、仔细询问月经史、既往史、家族史。 4、对早孕有其他合并症者,应请相关科室会诊,确定能否继续妊娠,并讨论妊娠过程中合并症的处理,如不宜继续妊娠,应将继续妊娠的风险向孕妇交代清楚,由其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上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5、在妊娠11—13+6周左右作超声检查,测量胎儿CRL以核对孕周,出入量NT值进行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早孕超声筛查。NT≥3mm 者转诊至产前咨询门诊。 6、妊娠11—13+6周超声检查正常者,继续产前检查。 ⑴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血型+Rh 因子、输血全套。 ⑵妊娠15—20+6周进行唐氏综合征母血清学筛查,筛查高危者,转产前咨询门诊。 ⑶妊娠20—24周进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7、有遗传病家族史或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应转至产前咨询门诊(上一级医院)。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doc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1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规则制度及诊疗常规目录 门诊工作制度(4) 妇产科门诊工作制度(4) 妇科门诊工作制度(5)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6) 计划生育门诊工作制度(7) 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8) 妇产科主任工作岗位职责(8)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9) 妇产科主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10) 妇产科住院医师工作岗位职责(11) 助产士工作岗位职责(11)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12)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12)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14)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14) 手术室工作制度(15) 手术室工作制度(15) 门诊(小)手术室工作制度(16) 计划生育手术室工作制度(18) 门诊手术室手术人员工作制度(18) 药品管理制度(包括常用、特殊、急救药品) (19) 药品管理制度(19)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20) 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制度(22) 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制度(22) 仪器管理制度(23) 诊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3) 消毒隔离制度(25)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25) 消毒隔离制度(26) 患者知情选择查对制度(27)

患者知情选择查对制度(27) 高危手术管理制度(29) 高危手术管理(29) 转诊制度(30) 转诊制度(转科、转院制度)(30) 并发症评审制度(31) 并发症评审制度(31) 信息登记、统计、质控、上报制度(32) 信息登记、统计、质控、上报制度(32) 计划生育死亡病例报告制度(33) 计划生育死亡病例报告制度(33) 计划生育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评审制度(34) 计划生育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评审制度(34) 各类登记、处方、病历书写制度(35) 门诊计划生育各种登记制度(35) 处方制度(35) 病历书写制度(38)

妇科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诊疗常规: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 [病史采集] 1.停经史:须注意个别病人无停经史; 2.阴道出血; 3.下腹疼痛; 4.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直肠刺激症状,晕厥、休克症状; 5.前次月经期,生育史、避孕及盆腔炎史。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病容、面色、血压、脉搏、腹部腹膜刺激症、移动性浊音; 2.妇科检查,阴道血迹,宫颈着色、举痛,子宫大小、漂浮感,后穹隆饱满,一侧盆腾腔有无压痛、边界不清包块。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 (2)尿HCG或血β一HCG,必要时动态观察血β一HCG、 2.器械检查,盆腹腔B超,有条件时可行阴道B超。 3.特殊检查 (1)后穹隆穿刺术; (2)诊断性刮宫; (3)腹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1.早孕; 2.黄体破裂; 3.滤泡破裂; 4.急性盆腔炎; 5.巧克力囊肿破裂; 6.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 [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1)消炎 (2)止血 (3)杀胚胎药物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出现内出、休克; ②姊妹月份较大; ③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或腹腔发作者; ④保守中HCG持续阳性或上升,腹痛反复发作者; ⑤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要求绝育者。 (2)手术方式 ①剖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②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 妇科诊疗常规: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 [病史采集] 1.白带多,呈乳白色粘液样,有时呈淡黄色脓性或血性; 2.腰骶部酸痛及下腹部附痛、 [妇科检查] 1.宫颈有不同程度得糜烂、肥大,腺体潴留囊肿及息肉等。严惩时有接触性出血,临床根据糜烂面得大小分三度: (1) I度(轻度):糜烂面不超过宫颈面积得1/3; (2)II度(中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得1/3~2/3; (3)III度(重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得2/3以上。 2.在诊断宫颈糜烂时还应明确类型 (1)单纯型:糜烂面光滑,仅有单层柱状上皮覆盖; (2)颗粒型:糜烂面呈颗粒突出,柱状上皮增生所致; (3)乳头状:糜烂面不平,表面呈乳头状,有间质组织增生。 3.宫颈管炎:炎症局限于宫颈管粘膜下组织,常伴结缔组织增生及宫颈肥大,有时宫颈管粘膜增生向外口突出,红肿充血、 [实验室检查] 常规作宫颈刮片防癌检查,必要进作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病理检查或宫颈管刮出物病理检查。 [诊断] 轻、中度考虑药物治疗: 1.妇炎栓、妇炎平等每晚塞阴道1片,10天为1个疗程; 2。0。5%新霉素棉球贴敷宫颈,或用0。5%氯霉素鱼肝油棉球贴敷宫颈,糜烂面上,棉球另一端带线头露于阴道口外约3cm,24小时内自行取出,8~10天为1个疗程; 3、中药治疗; 4、电熨、激光、冷冻、微波等治疗,一般在月经净后3~7天进行治疗; 5、以上治疗无效考虑宫颈锥形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 妇科诊疗常规: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 [病史采集] 1.常有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感染史,慢性盆腔炎中,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2.常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腹冲淡疼痛、腹胀、腰痛、白带增多,有时在排尿、排便时出现疼痛症状。 [体格检查] 1.身体状况:急性面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刺激症、股紧张、压痛、反跳痛;

2021年妇科诊疗常规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第一章妇科常见疾病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一节流产 【病史采集】 1.育龄妇女,有停经、早孕反应,注意有无反复流产史。 2.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注意有无组织物排出。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失血表现。 2.妇科检查:消毒条件下进行,注意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扩张情况、羊膜囊突出否及妊娠物堵塞情况,出血情况。 【实验室检查】 1.化验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血、尿HCG,过 期流产者进行DIC筛查试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 蛋白原定量),测定HPL、E3及孕二醇等可协助判断妊娠是否尚能 继续或需终止。 2.器械检查:B型超声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多可确诊流产,仅少数需通过辅助检查以确 定流产之类型,流产之临床类型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 产及完全流产,此外有稽留流产及习惯性流产两种特殊情况,各型 流产处理方法不一;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功能性子宫出血; 2.异位妊娠; 3.葡萄胎; 4.子宫肌瘤。 【治疗原则】 1.先兆流产 (1)稳定情绪、卧床休息、禁止性交; (2)补充维生素E、叶酸,应用黄体酮或HCG。 2.难免流产及不全流产 (1)孕龄小于12周、不全流产者,及时清宫; (2)孕龄大于12周者,加强宫缩排出胎儿胎盘; (3)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3.稽留流产 (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予改善凝血功能; (2)运用雌激素增强子宫敏感性; (3)清宫、钳刮或引产(同上述原则)。 4.习惯性流产 (1)孕前夫妻同查病因; (2)妊娠期治疗同先兆流产; (3)有子宫畸形者予手术治疗矫正; (4)妊娠12~20周后行子宫内口缝扎术(必要时)。 第二节异位妊娠 【病史采集】 1.停经史:须注意个别病人无停经史; 2.阴道出血; 3.下腹疼痛;

最新乳腺病学诊疗常规.pdf

乳腺病学

乳腺癌诊疗规范 【诊断标准】 乳腺癌(ICD:C50.900)的诊断标准对具备乳腺癌相应临床表现、体格检 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乳腺癌者可确诊。完整的乳腺癌诊断应包括乳腺癌的病位、病理类型、TNM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雌孕激素受体、HER2受体、Ki-67的表达情况。 症状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不易引起病人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乳房无痛性、质硬肿块或乳头单孔血性溢液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偶伴有乳房疼痛。 体征部分早期乳腺癌临床触诊阴性;乳房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差,可与皮肤或胸壁粘连固定;单孔乳头血性溢液;乳房皮肤可见酒窝征,橘皮征,皮肤卫星结节;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约1/3的患者初诊时可触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触及转移的淋巴结。 辅助检查 (1)乳腺钼靶摄影乳房内局限性肿块、成簇微小钙化、局限致密浸润、 乳腺结构扭曲、两侧乳腺结构不对称等;皮肤增厚或回缩、乳头及乳晕异常、瘤 周水肿、异常增粗的血管等。 (2)乳腺彩超乳腺内低回声结节或肿物,往往回声不均匀,肿物的前后径往往大于横径,轮廓不规则。Doppler超声扫描可以观察到肿物的血供情况,但良、恶性的表现重叠范围大。 【入院标准】 1. 体检或自检发现乳房占位性病变,辅助检查诊断考虑乳腺癌待排者,需 入院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2. 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化疗、放疗、内分 泌治疗(包括卵巢抑制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需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3. 晚期及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需入院行双磷酸盐治疗、化疗及放疗等。治 疗后需入院行疗效评估并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者。 4. 因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资料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规则制度及诊疗常规

目录 门诊工作制度 (5) 妇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5) 妇科门诊工作制度 (6)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7) 计划生育门诊工作制度 (8) 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9) 妇产科主任工作岗位职责 (9)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 (10) 妇产科主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 (11) 妇产科住院医师工作岗位职责 (12) 助产士工作岗位职责 (13)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14)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14)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16)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16) 手术室工作制度 (17) 手术室工作制度 (17) 门诊(小)手术室工作制度 (18) 计划生育手术室工作制度 (20) 门诊手术室手术人员工作制度 (20) 药品管理制度(包括常用、特殊、急救药品) (21) 药品管理制度 (21)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22) 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24) 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24) 仪器管理制度 (25) 诊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25) 消毒隔离制度 (27)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27) 消毒隔离制度 (28) 患者知情选择查对制度 (29) 患者知情选择查对制度 (29) 高危手术管理制度 (31) 高危手术管理 (31) 转诊制度 (32) 转诊制度(转科、转院制度) (32) 并发症评审制度 (33) 并发症评审制度 (33) 信息登记、统计、质控、上报制度 (34) 信息登记、统计、质控、上报制度 (34)

计划生育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35) 计划生育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35) 计划生育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评审制度 (36) 计划生育并发症及死亡病例评审制度 (36) 各类登记、处方、病历书写制度 (37) 门诊计划生育各种登记制度 (37) 处方制度 (38) 病历书写制度 (41) 随访工作制度 (44) 随访工作制度 (44) 宣传教育制度 (46) 宣传教育制度 (46) 宣传教育制度(母乳喂养好处) (46)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48)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48) 技术考核制度 (50) 技术考核制度 (50) 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卫基妇发[2003]32号) (51)

中医妇科诊疗常规

中医妇科诊疗常规 崩漏(功血)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且因病因病机基本相同,故概称崩漏。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病史详细了解异常子宫出血的类型、发病时间、病程经过、出血前有无停经史及以往治疗经过。注意患者的年龄、月经史、避孕措施、激素类药物使用及全身与生殖系统有无相关疾病如肝病、血液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等。 (2)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及全身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及全身性器质性病变。 (3)辅助检查子宫内膜取样如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或组织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测定、妊娠试验、宫颈细胞学检查、血红细胞计数机血比容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 二、辩证论治 1.肾虚证 (1)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20g、山药15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菟丝子15g、鹿角胶12g、龟板胶12g、牛膝12g、旱莲草12g、炒地榆12g。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面色晦暗,畏寒肢冷,色清质稀,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右归丸加减。 制附子10g、肉桂15g、熟地黄12g、山药15g、山萸肉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当归10g、杜仲12g、党参15g、黄芪12g。 2.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或淋漓不尽,色清质稀,面色晄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弱。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 规则制度及诊疗常规 目录 门诊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妇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妇科门诊工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划生育门诊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妇产科主任工作岗位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妇产科主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妇产科住院医师工作岗位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助产士工作岗位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术室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术室工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门诊(小)手术室工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划生育手术室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门诊手术室手术人员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药品管理制度(包括常用、特殊、急救药品)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药品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医妇科诊疗常规

中医妇科诊疗常规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8~9天以上,甚至一月两次来潮者称为月经先期。也称“经行先期”、“经期超前”。多以血热、气虚为主要病因,以气虚统摄无权或热邪迫血下行为主要病机。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1.月经周期提前8~g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以上。 2.月经量多、色鲜、质稠或量多、色淡、质稀。 3.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二)类证鉴别 经问期出血其特点为在两次正常月经周期之间出血,量少,持续时间不超过2~3天。 【辨证论治】 (一)常见证治 1.气虚 证候经期提前,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心悸气短,或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人参lOg(另煎),黄芪15g,甘草l0g,当归l0g,陈皮l0g,升麻l0g,柴胡l0g,白术15g。 2.阳盛血热 证候经期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伴心烦胸闷,面红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加减。药用丹皮l5g,地骨皮20g,白芍15g,熟地黄20g,青蒿15g,黄柏15g,茯苓l0g 3.肝郁血热 证候经期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或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或胸胁胀闷,乳房胀痛,或少腹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调经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丹皮l0g,炒栀子10g,当归12g,白芍12g,柴胡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 4.虚热 证候经期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两地汤加减。药用生地黄30g,地骨皮l0g,玄参30g,麦门冬l5g,阿胶10g(烊化),白芍15g。 (二)针灸疗法 以关元、气海、三阴交为主穴。血热加太冲、太溪;气虚加脾俞、足三里。实证用 泻法,虚证用补法。 (三)常用中成药 归脾丸,用于气虚型月经先期。加味逍遥丸,用于肝郁血热型月经先期。益母八珍丸,用于气血两虚型月经先期。知柏地黄丸,用于虚热型月经先期。 (四)其他疗法 花旗参15g,大枣15g,粳米100g,上三味温火同熬l~2小时,每日1剂,连服5 日,用于气虚型月经先期。 【预防与护理】 (一)预防 注意随气候改变及时增减衣被,勿使过热。饮食应清淡,不过食辛辣香燥食物。要 保持情志舒畅,避免七情过极,化火生热。 (二)护理 经行期间要劳逸结合,不宜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避免经期或产后房事,注意节欲。 二、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延后8~9天以上,甚或40~50天一至的,称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后期”、“经期错后”或“经迟”。多以血虚、血寒、气滞或痰邪为主要病因,以气血虚弱,气滞寒凝,冲任受阻为主要病机。 【诊断与鉴别】

妇科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诊疗常规: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 [病史采集] 1.停经史:须注意个别病人无停经史; 2.阴道出血; 3.下腹疼痛; 4.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直肠刺激症状,晕厥、休克症状; 5.前次月经期,生育史、避孕及盆腔炎史。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病容、面色、血压、脉搏、腹部腹膜刺激症、移动性浊音; 2.妇科检查,阴道血迹,宫颈着色、举痛,子宫大小、漂浮感,后穹隆饱满,一侧盆腾腔有无压痛、边界不清包块。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 (2)尿HCG或血β一HCG,必要时动态观察血β一HCG。 2.器械检查,盆腹腔B超,有条件时可行阴道B超。 3.特殊检查 (1)后穹隆穿刺术; (2)诊断性刮宫; (3)腹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1.早孕; 2.黄体破裂; 3.滤泡破裂; 4.急性盆腔炎; 5.巧克力囊肿破裂; 6.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 [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1)消炎 (2)止血 (3)杀胚胎药物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出现内出、休克; ②姊妹月份较大; ③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或腹腔发作者; ④保守中HCG持续阳性或上升,腹痛反复发作者; ⑤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要求绝育者。 (2)手术方式 ①剖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②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

妇科诊疗常规: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 [病史采集] 1.白带多,呈乳白色粘液样,有时呈淡黄色脓性或血性; 2.腰骶部酸痛及下腹部附痛。 [妇科检查] 1.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腺体潴留囊肿及息肉等。严惩时有接触性出血,临床根据糜烂面的大小分三度: (1) I度(轻度):糜烂面不超过宫颈面积的1/3; (2) II度(中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 (3) III度(重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2.在诊断宫颈糜烂时还应明确类型 (1)单纯型:糜烂面光滑,仅有单层柱状上皮覆盖; (2)颗粒型:糜烂面呈颗粒突出,柱状上皮增生所致; (3)乳头状:糜烂面不平,表面呈乳头状,有间质组织增生。 3.宫颈管炎:炎症局限于宫颈管粘膜下组织,常伴结缔组织增生及宫颈肥大,有时宫颈管粘膜增生向外口突出,红肿充血。 [实验室检查] 常规作宫颈刮片防癌检查,必要进作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病理检查或宫颈管刮出物病理检查。 [诊断] 轻、中度考虑药物治疗: 1.妇炎栓、妇炎平等每晚塞阴道1片,10天为1个疗程; 2.0.5%新霉素棉球贴敷宫颈,或用0。5%氯霉素鱼肝油棉球贴敷宫颈,糜烂面上,棉球另一端带线头露于阴道口外约3cm,24小时内自行取出,8~10天为1个疗程; 3.中药治疗; 4.电熨、激光、冷冻、微波等治疗,一般在月经净后3~7天进行治疗; 5.以上治疗无效考虑宫颈锥形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 妇科诊疗常规: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 [病史采集] 1.常有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感染史,慢性盆腔炎中,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