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某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2015第四季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结果及整改建议

2015年第四季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结果及整改建议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等级医院验收标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要求,我院对2015年第四季度门急诊处方和归档病历医嘱进行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一、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从2015年10-12月份各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100张进行分析评价,以了解处方的合格情况,处方合理用药、抗生素使用等情况。
本季度共抽查门、急诊处方300张,不合格处方共6张,其中不规范处方6张。
本次抽查处方合格率:98%,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比例是22.49%。
不规范处方主要存在问题和分析:1、处方诊断书写不规范;2、抗菌药物使用不符合规定;3、处方超7日用量为注明理由。
检查中发现,个别医生对需做皮试的药物未标明皮试结果。
门、急诊处方在正常情况下,处方不超过7日量和3日量,超过须注明理由,本季检查中医生超日程使用药物不注明理由的情况始终依然存在。
处方点评中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依然存在,希望医院加强对医院不合格处方的监管,信息科完善信息系统,提高我院的处方质量。
二、出院病历点评情况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的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结合我院实际情况,2015年10-12月,我科从适应症、用药疗程、药物选择、单次剂量、给药频次等方面共点评出院病历90份,存在不合理用药为26份,占26.67%。
其中不合理用药病历主要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主要存在问题为1、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每日给药次数不足;2、某些药物的用量超说明书用量或不足;3、给药途径不适宜;4、开具的药物与诊断不符;主要原因为1、医生在输入时缺乏责任心,对系统中的错误用量未进行及时修改;2、对药品的用法用量不熟悉;3、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药情况与说明书不符。
三、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基药使用情况2015年第四季度门急诊处方18009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数3152张,抗菌药物使用率17.50%。
医院运行指标分析报告1

长治市郊区人民医院2015年质量与安全主要监测指标分析报告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实施细则(2012)版》与三好一满意的要求,我院于2015年逐步实现医院各科室联网,建立了质量与安全指标监测体系。
通过一年的运行监测均达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具体总结分析如下。
一、重要指标的监测结果分析(一)出院患者住院日1、2015年平均住院日为天,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是天、10天、天、天。
2、原因分析:医院总体上将平均住院日控制在10天以内已达标。
影响我院平均住院日的主要科室为中医科(达14天左右)、消化内科(达13天左右)、呼吸内科(达12天左右),因中医科住院患者大部分40%以上为肝病患者,恢复期较长;消化内科病人多为慢性病患者,恢复期较长;呼吸内科多为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治疗效果短期不明显。
3、建议:1)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对于恢复期患者可转往下一级医院进行康复。
2)住院诊疗期间,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确保诊疗的及时性;3)完善规范化诊疗制度并严格执行;4)规范诊疗行为,积极开展临床路径模式。
5)加大管理与考核力度,给每个科室下达明确考核目标,每月考核,每季汇总,直接与绩效挂钩。
(二)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2015年度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平均为%,符合低于45%的指标要求。
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是%、%、%、%均低于≤45%的要求。
(三)、住院单病种管理2015年按照质量分析评价标准,医务科对每季度纳入单病种管理的病种数、每个病种的质量控制规范、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费用构成等做了综合的评价分析,汇总结果如下:1、2015年纳入单病种管理情况汇总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脑梗死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科室心内科心内科内一儿科内二科骨科外科、妇产科例数 3 49 13 2 89 2 88注:包括阑尾切除术17例;腹股沟疝16例;剖宫产54例;经腹子宫次全切1例。
关于严格控制药占比的规定

某某县中医院关于严格控制药占比的规定为了规范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药占比,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实现医院与民众的双赢,某某县中医院决定从2016年5月起至年底,开展药事重点整治活动。
一、设定目标根据各科室的前半年(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药占比情况,设定的2016年5-12月应达成的目标。
如下表:说明:1、普外科药占比畸高,待泌尿外科设备到齐,开展微创及其他高难度手术之后,该科药占比相应会降低。
2、内科药占比畸高,除规范用药,还应采取措施,增加科室内的小型检查项目,开展中医药特色治疗,等等。
3、妇产科药占比略降。
疼痛科门诊药占比畸高,必须大幅度降下来,住院药占比略降。
4、内二科药占比参考内一科,如果在执行期间发现不适当,再做调整。
二、明确措施1、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由医教科、药剂科具体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按月考核,若一项目标未达成,医教科长、药剂科长及分管副院长扣30元。
若该月目标达成了,给医教科长、药剂科长及分管副院长各奖励500元。
若全年各科室的药占比达标,则扣罚医教科长、药剂长和分管副院长的奖金全部返还,并另外奖励2000元。
2、各临床科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若科室药占比一项未达标,科主任扣管理绩效200元;门诊、住院药占比均未达标,则科主任管理绩效全部扣完。
若全年该科室的药占比达标了,那么该科主任的罚金全部返还,并另行奖励2000元。
其中妇产科的业务收入需要增长30%以上,并完成药占比目标值,才能享受该项奖励。
3、各科室在进行月度考核时,门诊药占比每超一个百分点,则扣全科绩效奖金的1%;住院药占比每超一个百分点,则扣全科绩效奖金2%。
到年终时,再对各科室的药占比进行一次计算,如果门诊、住院药占比均达标,则扣罚的奖金全部返还,同时奖励该科室5000元。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解读

门诊处方
门诊病历号16031442036,医师***:诊 断颈椎病,处方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不合 理。
门诊病历号1603143095,医师***:慢性 胃炎、十二指肠炎,处方枸橼酸莫沙必 利、硫糖铝混悬凝胶、雷贝拉唑肠溶胶 囊。此三种药在体内代谢时存在相互作 用,服药时机影响药物代谢,建议医师 制定药物方案时交代详细的用药方案。
近期政策方向
4月6日当天会议确定的2016年深化医改的一项 重点工作,就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 购,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推行 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 票的“两票制”,使中间环节加价透明化。患 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或零售药店购药。建立常 态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增加艾滋病等特殊药物 免费供给,加强医疗和药品质量监管。
7 2016-2-26 内2 74200
环磷腺苷葡 18 1 0 1 0 胺
处方点评内容(一)门诊处方
门诊病历号1603134146,医师**:处方缺 临床诊断;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的溶媒是 250ml的0.9%NS,溶媒量偏大。此药物的 说明书规定:用作静滴时溶于100ml的 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滴注时间在2030min或更长,原因可能是奥美拉唑属于 碱性,稳定性受PH值影响较大,PH值稍 微变化就可能引起颜色发生变化,有降解 物产生,如果使用250ml或500ml配置, PH下降,增加不稳定性。
临床医生开具“重点监控药品”时,必 须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用理由,临床应 用疗程超过7天或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 射剂、辅助用药3 大类各二种及以上 “重点监控药品”联用,必须经科室主 任批准,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外一科、 外二科、妇产科住院患者使用质子泵抑 制剂需经消化科医师会诊。
(三)药事委员会专家每月对各科“重 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进行统计,依据药 品说明书,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1)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2) 超剂量用药(3)超比例应用(4)给药 频次不当(5)溶媒不当(6)疗程不当 (7)用药禁忌(8)联合应用二种辅助 用药或疗程超过7天,病历中无主任审批 意见的。
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管理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管理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药品使用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药品使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药品浪费,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对药品使用管理进行分析与经验总结。
一、案例分析在某医院,曾出现一起并发药错误的案例。
患者张某因患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A,药品特殊,须在本院的特殊门诊购买。
然而,在该医院药房购药时,医务人员错误地将高血压药B发给了患者。
患者在服用了药物后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经过紧急处理才得以稳定。
经过调查和分析,该案例的出现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药品的存放和发放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标识和记录。
其次,医务人员对于药品的认知不准确,无法正确辨别药品。
再次,医务人员对于药品发放过程存在工作疏忽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最后,医务人员的药品知识和技能培训不足,未能掌握发药流程和知识要点。
二、经验总结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应该进行总结和经验积累,以提高药品使用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1. 建立规范的药品存放和发放管理流程首先,医院应建立药品存放和发放的规范流程,包括统一的标识、存放位置和分发记录等。
药房内应设立明确的分类、编号和存放模式,并定期进行清点和盘点。
同时,进一步完善发药记录,明确发药人员和核对人员,确保药品的准确性。
2. 加强医务人员药品知识和技能培训医务人员应当参加专业的药品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药品种类、规格、使用方法、禁忌和副作用等。
培训可以通过内部的学习班、讲座、在线教育等形式进行。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定期参加相关考试,检验和评估自身的知识水平。
只有不断提高药品知识和技能,才能提高发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强化医务人员的工作纪律和职业操守医务人员应切实提高工作纪律,做到认真仔细,不马虎和草率。
发药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严格按照流程操作,避免工作疏忽导致错误的发药。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以患者的安全和利益为重,在工作中始终遵循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
2016年某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历的 309%,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病历 335份,占全年调查病 历的 9410%。详见表 3。
表 1 2016年基本药物品种使用情况
月份 1月
基本药物 配备
目录品种数 品种数
520
299
配备比 (%) 5750
2月
520
301
5788
3月
520
301
5788
4月
5203005769 Nhomakorabea5月
520
通讯作者:卢明成
吉林医学 2018年 6月第 39卷第 6期
·1113·
表 3 2016年基本药物处方、医嘱点评情况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总计
处方点评 F N(%) R(%) 1 100 9231 0 000 9804 4 400 8627 3 300 8846 1 100 9167 1 100 9455 1 100 9111 0 000 10000 0 000 9091 0 000 9444 0 000 9825 0 000 10000 11 092 9398
使用比 (%) 4788 4827 4865 4827 4942 4962 5019 5154 5115 5192 5115 4865 5288
2 结果
21 使用品种 情 况:2016年 我 院 基 本 药 物 配 备 品 种 总 数 合
计为 309种,品种配备比为 5942%;基本药物品种使用数为 275种,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为 5288%。详见表 1。
·1112·
2016年某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吉林医学 2018年 6月第 39卷第 6期
苗 郁,卢明成,孙冬敏 (新疆伊宁市兵团四师医院,新疆 伊宁 835000)
我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我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目的调查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为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提取2015年1月~12月门诊内科和儿童保健科所有处方,妇科及产科住院手术病历、新生儿科住院病历,对重点监控药品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重点监控药品门诊内科和儿童保健科处方共315张,其中门诊内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肠溶片有243张,不合理使用处方共41张,占泮托拉唑肠溶片使用处方的16.87%;儿童保健科使用辅助用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处方有72张,新生儿科住院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病例有35份,不合理用药情况共15例,占其使用处方或病例的14.02%;妇科和产科病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分别有15例和51例,不合理使用共12例,占18.18%。
结论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品种少,使用量较小,用药基本合理,但辅助用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ion of key monitored drugs application in our hospital and to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rationality,providing reference for key monitored drugs use.Methods Extracting the internal medicine and Children’s health section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nd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nd New pediatric medical record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irrational key monitored drugs use.Results The prescriptions which have key monitored drugs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and Children’s health section about 315 pieces,including internal medical use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anto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 is 243 pieces,unreasonable use of prescription about 41,accounting for 16.87%;Child care division and New pediatric medical records which use 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four hexose ganglioside injection were 72 cases and 35 cases respectively,.unreasonable use of prescription about 15,accounting for 14.02%.Gynecologic and obstetric ward us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omeprazole sodium for injection in 15 cases and 51 cases respectively,unreasonable use about 12 cases,accounting for 18.18%.Conclusion Key monitored drugs in our hospital varieties,use less and reasonable,but the use of 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four hexose ganglioside injection u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for further discussion.Key words:Key monitored drugs;Application;Analysis根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6 号),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3大类25个品种列入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在列药品全部纳入处方点评范畴,并要求建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制度,责任到人,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54中国处方药 第17卷 第6期·医院药学·抗菌药物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极高的使用率,抗菌药物滥用行为除了与医务人员有关外,还与社会人群对该类型药物缺少正确的认知有关。
我国于2011年上半年发表的《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知》[1]表明了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规范化要求。
为响应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通知,使抗菌药物更加规范化地合理使用,提高用药安全经济,对细菌耐药性进行有效控制,卫生部于2012年上半年又再次发表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活动的通知》[2]。
为更深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现进行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我院HIS信息管理系统中抗菌药物指标分析系统,对我院专项整治前(2011~2012年)、整治中(2013~2015年)和整治后(2016~1017年)抗菌药品使用金额、消耗量和使用强度的相关数据展开调查分析。
利用文献报道方法用于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的统计。
其他资料均来自我院临床药学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记录。
1.2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分析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基本完成了抗菌药物的使用控制。
在我院药品销售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下,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却有所减少。
对抗菌药物在药品总销售量中所占份额进行分析得出,整治后的使用金额占比比整治前和整治期间分别降低了4.23%、0.75%。
说明了我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的成效显著。
如表1所示。
表1:在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在药品总销售金额中构成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万元)全部药品总金额(万元)构成比(%)2011~2012年 5 099.3620 782.2024.54 2013~2015年9 170.7243 546.8521.06 2016~2017年 6 561.0632 311.4820.312.2抗菌药物的消耗量(累计DDD数)和使用强度(AUD)用药频度(DDDs)=某药品年消耗量/该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2016 年某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董宁霞于鹏飞魏传梅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某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为制定管理办法提供参考。
方法对2015 —2016 年该院22 种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 、药物利用指数(DUI) 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重点监控的22 种药品中,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 的销售金额、使用率、DDDs 都是最高的。
脂溶性维生素( Ⅱ )/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组合包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DDDs 较高,脂溶性维生素( Ⅱ )/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组合包装、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等使用率较高。
22 种重点监控药品的DUI 在0.3 ~1.4 之间,ATD 在 1.1~7.7 天之间。
结论该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存在消耗金额大、超适应症使用、剂量疗程不规范等问题,医院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统计【年(卷),期】2019(026)001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重点监控;分析;药品管理
2015 年,国家卫计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 5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落实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药品的跟踪监控制度[1] 。
2016 年 6 月,滨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滨州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市公立医院“对辅助性、营养性等高价药品以及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施重点监控” [2] 。
市卫计委按照以上文件要求,于2016 年11 月发布《关于加强全市首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制定了《全市首批重点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