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学者【美国】爱默生(1803~1882)

论美国学者【美国】爱默生(1803~1882)

爱默生,美国诗人、散文家和演说家。本文是他 1837年8 月31 日在美
国大学优秀生全国联谊会上的讲话。



……
迄今为止,我们的节日一直只是一种友善的象征,表示我们这忙碌得无
瑕顾及文学的民族,仍然对文学存着一点爱好。因此,这点爱好有极宝贵的
意义,显示我们对文学一种永不泯灭的本能。但是,也许应该有点变化,而
且必会发生变化的时刻到了;这大陆上沉睡的知识分子早应觉醒,睁开沉重
的铁眼皮,向世界提供一些比机械技术更美好的事物,满足世界期待已久的
愿望。我们在学术上依赖别人,长期学习别国的日子快结束了。我们周围的
千千万万人,正投身在火热的生活中,不能总吃外国文化的残羹剩饭。我们
也有许多事变与活动,要我们去歌唱,它们也要歌唱自己。谁能怀疑诗歌在
新时代里将复兴?它像正在天顶熠炀闪耀的天琴星座那样,据天文学家报
告,终有一天将成为光照千古的明星,指引我们前进。
……
我怀着喜悦看到未来的种种吉兆,它们已经透过诗歌和艺术、哲学和科
学、教会和政府闪现出来。
这些征兆之一就是所谓国家最低层的阶级已通过运动提升了地位,这运
动也同时令文学呈现出值得注意和良好的态势。人们着意发掘并谱写成诗
的,不是崇高优美的阳春白雪,而是发生在身旁的、卑微而平凡的事物。那
些为束装远游、寄情异国的人踩在脚下不屑一顾的事物,忽然被人发现其实
远比一切外国事物更绚烂多彩。穷人的文学、童稚的感情、街头的哲学、家
庭生活的意义,都是当代的题材。这是一个跃进。生命的暖流已经流入手指
脚尖,身体四肢都已活跃起来,这难道不是一种新的活力迹象吗?我不奢求
伟大的、遥远的、浪漫的事物,不追求意大利或阿拉伯的成就,不追求希腊
的艺术或普罗旺斯的吟游诗歌;我拥抱平凡,我要探索人所共知的平凡低下
的事物。你们尽可占有古代和未来的世界,让我洞察今天的生活吧。我们要
从哪里去真正了解意义呢?那就是从桶中饭菜、锅里牛奶、街头小调、马路
新闻、目光一闪、身材形体、走路姿态——把这些微末琐事的终极道理写出
来,把隐藏于其中最崇高的精神因素写出来吧,因为最崇高的东西往往隐藏
在自然界最偏远最微末的地方。让我看到每件日常琐事都直接联系着一条永
恒的法则。一间店铺、一把犁耙和一本帐薄同样会引起光波荡漾,值得诗人
讴歌,这样,世界就不再是一间堆满零乱杂物、死气沉沉的陋室,却是井然

序。世界无所谓琐事细节,也无所谓疑案难题,最高的与最低的天地万物
联成一体,有着同一的生命设计。
哥尔德斯密斯、彭斯、柯珀以及近代的歌德、华滋华斯、卡莱尔等的天
才,就是由上述观念激发出来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遵循上述观念,各取得
不同成就。同他们的著作相比,蒲柏、约翰逊和吉本的文体显得冷冰冰地带
学究气。而他们的著作却都是热血沸腾的。人们惊异地发现,身边的事物并
不见得不如远处的美丽与新奇。近的事物解释遥远的事物。一滴水就是一个

小小的海洋。一个人联系整个自然界。从平凡事物中感受价值,可以结出累
累硕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