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自由与发展

第二讲自由与发展
第二讲自由与发展

研究生发展经济学讲义二教学大纲:

第二讲自由与发展

本讲以阿玛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Development as Freedom)为基本阅读材料,重点研究民主、自由与发展的关系,发展过程里一些重大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其制定方法。这些研究属于规范性研究,对进一步进行的所谓实证性研究具有端正研究方向,提供路径的意义。

本书的逻辑思路是:(1)现代经济发展没有政府的参与是不可能的,社会保障体系总要由政府出面才能建立起来;(2)政府主持下制定、推行的公共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3)合适的公共政策必须尽可能符合全体国民的意愿,才能有效动员国民的积极性、主动性;(4)只有在政治自由、政治民主的情况下,政府才能制定出体现全体国民意愿的公共政策;(5)因此,经济发展与自由密切相关,以自由看待发展具有逻辑上、理论上、经验上的合理性。

本书论证、澄清了以下一些重要的问题:第一,造成贫困的表面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获得收入的能力,而最关键问题在于个人缺乏某种基本的自由。

第二,社会保障、社会应急制度、体系的建立体现了基本的社会公平,也是国民得到基本自由的保障。这与发展阶段无关,也与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的国民的价值观无关,即自由、民主对人类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第三,社会保障、社会应急制度、体系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第四,强调社会保障、社会应急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培植社会弱势群体的可行能力,保证他们的基本自由。责任以自由为条件。

第五,承认人类理性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大部分是由那些自私自利动机的个人,通过有意识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无意识产生的结果。

第六,反对因为认识到自由可以衍生出某种对社会发展来说是有意义的能力而尊重自由的观点,应该尊重自由本身及其固有的价值。

第七,和上述第六议论相似,在强调人力资本培植方面,社会不应该仅仅关注人力资本对提高发展质量、速度的意义,而应该关注人力资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第八,发展并不应该聚焦于人均产出的增长,而应该更多地聚焦于人的实质性自由的增长。实质性自由的增长不仅体现在发展结果方面,更重要地体现在发展过程方面,即积极参与发展过程的机会的更加均等。

之所以提出“以自由看待发展”这一命题,和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的观念一样,森在强调人的

全面发展。就根本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经济需求与政治民主

1993年,在维也纳人权会议上,若干国家反对这样的提法——在全球范围内赞同基本的政治与公民权利,特别反对把这些权利应用于发展中国家。具体理由有三:(1)基本政治与公民权利等自由权利会阻碍经济增长与发展。(2)如果让穷人在满足基本需求和得到自由权利之间进行选择,他们会选择前者。(3)强调政治自由与公民权利是西方的价值观,与亚洲价值观相冲突。

森逐一批驳了上述说法,藉此展开了关于自由、民主与发展关系的理论。

民主与经济增长

任何严肃的研究至今未能证明,权威主义政府对基本的政治与公民权利进行压制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就导致东亚经济成功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如对外开放、运用国际市场与国际条件、提高识字率、提高就学率、进行土地改革,以及对资本、出口和工业化进行公共支持等,发现所推行的政策没有一项是与更多的民主、更多的自由,绝对不相溶的,也无法证明这些政策只有在权威主义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按照森的观点,民主和政治自由的社会环境对公民的生活和他们的潜在能力(可行能力,Capabilities)的发挥有更大的影响,而公民之潜在能力发挥得越好,政府实际上承担的发展责任,面临的发展压力就越小。说得再通俗一些,这就是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充分利用一个积极性,还是利用两个积极性的问题。

穷人对民主和自由的态度

断言“发展中国家公民对政治和民主权利无动于衷”——作为一个命题——是没有根据的。正如森所说,在普通民众几乎没有政治机会表达个人意见、看法,更无法与当局进行辩论的情况下,上述命题根本无法检验。

没有理由说明政治、民主权利不符合亚洲价值观

仅从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动物这一特征看,断言个人不要求参与政治、社会活动,不珍视参政、议政的权利,既不符合逻辑,也是绝对不合理的。特别是在现代环境,政治自由不仅仅是个人的权利,而且实质上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对政府官员不可缺少一种政治激励因素。就这个意义讲,民主自由既是目的,也是工具——约束政府随意性,保持公共选择的有效性、可靠性的工具。

政治自由、民主的工具性作用

政治自由、民主的工具性作用集中体现在公开对话,公开讨论、辩论等公共过程形式上。大量事实说明,权威主义国家政府的许多重大政策难以推行。或者即使勉强推行而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政政策制定的公共过程。

另外,许多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与传统观念冲突,为此权威主义国家政府不得不采取强制的办法推行某些政策,这种政策成本是极高的。事实上,通过公开对话,公开讨论,一些新观念能够迅速形成,并有助于新政策的推行。

现在看来,为什么权威主义国家往往采取强制性办法,主要是低估了自由民主在形成公共政策中的巨大作用,也低估了国民对政治自由、民主的渴望程度。更坏地讲,权威主义的政府就不希望出现民主政治的萌芽。

二、自由与发展的基本联系

森的发展定义

阿玛蒂亚·森认为,狭义的发展观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和个人消费改善方面,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现代化、工业发展、GDP增长等实际上属于经济增长研究的范畴。在他认为,“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1之所以“自由在发展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他论证:(1)通过发展,实现人的自由的主体地位;(2)发展程度的评价要以人们拥有的自由之增进程度为标准;(3)自由也是发展的手段。阿玛蒂亚指出:“人们可以成功地实现什么受经济机会、政治自由、社会权力、促进良好健康的条件、基础教育以及对于开创性行为的鼓励和培养等等因素的影响。提供这些机会的制度性安排,又取决于人们对其自由的实施,即人们是否运用其自由来参与社会选择、参与促进这些机会发展的公共政策。”2

三、为何经济发展关注自由

关于发展的视角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话:“财富显然不是我们追求的东西,因为它只是有用,而且是因为其他的事物而有用。”3有些人把发展等同于财富增长,作为一种发展观,实际上就表现为仅仅关注财富的工具性。

但是,财富有其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就是,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你也不可能长生不老。

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3转引自,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就这个意义而言,人们希望发展与追求财富增长并不是等同的事情。

森发现,“扩展我们有理由诊视的那些自由,不仅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不受局限,而且能使我们成为更加社会化的人,实施我们自己的选择,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交往并影响它。”4通过不自由论证发展、自由的意义

虽然“李光耀命题”认为,集权管制有助于经济发展,但是国际比较证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更多地与友善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而不与严厉的政治管制相一致。森指出,就经验观察看,越是民主、自由的国家,集体的贫苦、生存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低。对此,森解释说,稳妥的经济发展过程一般要求社会保障系统、社会应急机制同步发展,而社会保障、社会应急等,被认为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则取决于政治选择性质。

按照森的看法,即使人们享受较好的物质生活,但是如果没有,或被剥夺了,自由、特别是政治自由,也就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了限制,甚至是压迫性的限制。在森看来,人要求全面发展,人要求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而这两项重要要求都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自由状况,也是判断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

自由的含义与一般意义

自由(Liberty),在哈耶克理论中主要是指否定性自由,即具有规则禁止以外的一切都许可之含义;而自由权(Liberties),则是指肯定性自由,即具有规则许可外都禁止之含义。在哈耶克理论中,Liberty 和Freedom往往不加区别地使用。在他看来,“自由”是指个人免于强制的自由,摆脱他人专断的自由;而免于、摆脱……的自由,在英语中通常被表述为“freedoms from……”。

关于个人自由,哈耶克讲:“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状态亦常被称为‘个人’自由或‘人身’自由的状态;……”“自由意味着始终存在着一个人按其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的可能性;此一状态与一人必须屈从于另一人的意志的状态适成对照。” 5关于政治自由,哈耶克认为:“所谓政治自由,乃是指人们对选择自己的政府、对立法过程以及对行政控制的参与。”6哈耶克接受了阿克顿勋爵的思想,认为自由不是达到最高政治目标的手段,而其本身就是最高的政治目标。

在定义自由时,哈耶克认为,个人是否自由并不取决于他个人可选择范围的大小,仅取决于他个人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现有的意图形成自己的行动途径。换言之,在除了对上级惟命是从外毫无

4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5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5年,第4页。

6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5年,第6页。

其他选择情况下,就是绝对地失去了个人自由。

关于个人自由的基本价值和意义,哈耶克指出,由于所有人都必须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即对于实现个人目的及福利所赖以为基础的众多因素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在个人方面则表现为无知)。“为了给不可预见的和不可预测的事项提供发展空间,自由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之所以需要自由,乃是因为我们经由学习而知道,我们可以从中期望获致实现我们诸多目标的机会。”“……文明的发展、甚至维系,都取决于我们是否能为未知事象(或偶然之事象)的发展提供最多的机会。”7因此,以此为依据,社会保护这种个人自由就是必要的,对社会发展是有巨大裨益的。

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在安排各种事物时,应该尽量运用社会的自发力量,二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后来,这一基本原则成为经济自由主义的根本原理。

弗里德曼关于个人、国家、自由的观点

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自由人既不问自己的国家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也不问自己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他只会问,自己,作为公民,和其他所有公民能够通过政府做些什么。于是,得出自由人的最重要的理想和目标:第一是“保护我们的自由”,第二是如何使自己为保护自由建立的政府不会成为无法控制的怪物。

弗里得曼指出,“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力的集中。”8因为,为了保护自由建立政府是值得的,但是权力集中在政府(当权者)手里,即使最初的动机是良好的,也会因为权力的吸引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政府官员,反过来成为对自由的威胁。为了从政府那里获得好处,而又避免受到政府存在对自由的威胁,他认为坚持美国宪法中体现的关于政府的两大原则是最重要的。这两大原则,一是“政府的职责范围必须具有限度”。二是“政府的权力必须分散”,即不同层次的政府结构比单一高度集权的政府结构要好,有制衡的政府结构比独裁的政府结构好。

限制政府权力的意义:经验上,人类的成就,特别是巨大的成就无一来自集权的政府,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永远做不到象个人行动那样的多样化和差异的行动。……政府会用停滞代替进步,它会以统一的平庸状态代替使明天的后进超过今天的中游的那个试验所必须的多样性。”9

自由社会中的政府作用

按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的理解:“市场基本上政治制度,市场使人们互相自愿地发生交往,不须国家(政府)细致监督”。所以,在市场经济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政治制度,在这一政治制度条件

7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5年,第28-29页。

8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引书馆,1999年,第4页。

9指政府经常用统一标准规定社会发展进程。见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引书馆,1999),第5-6页。

下,通常可以要求政府只按照“一般原则”来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其特点在于,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能,也没有必要具体地向其公民分配任务,只是通过法规形式告诉人们什么是他们的责任范围就可以了。

所谓“一般原则”是指政府在经济过程中的权力仅限于使其国民普遍地知道并接受这样的一种认识---个人可以做,或者不可以做的事情,希望别人去做,或者希望别人不去做的事情,不取决于你个人的活动的结果,而取决于一种一开始便已经为大多数人所遵守的市场活动规则。

除了制定游戏规则并充当游戏裁判外,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防止经济垄断,特别要防止政府带来的经济垄断(如因公共生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政府企业或类似的经济活动),(2)解决私人经济活动带来的外在性(即“邻近影响”),(3)对不负责的社会成员10(如神经病患者、儿童等)采取家长式的管理。这些政府干预之所以必要,主要是因为市场本身无力解决在上述方面产生的问题。

森的工具性自由

森认为,经济发展既是为了扩大人们的真实性自由——发展的目的,又要以不断扩大的自由为主要手段——发展的根据。为此,提出根据性自由的概念。所谓工具性自由,就是那些能够直接、间接帮助人们按照自己的合意方法生活的自由,这些自由相互关联,而且互相促进。

这些工具性自由,也可以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1)政治自由,参与社会选择的权利,具体表现为选举权、公民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2)经济条件,享有为生产、消费、交换而运用自己的、社会的经济资源的机会的权利。(3)社会机会,获得社会教育、公共卫生以及其他社会安排提供的各种利益的权利。(4)透明性保证,要求各项经济制度、法律条例等的贯彻都必须以公开形式进行的权利,这种透明性保证有助于所有社会成员有一样的预期环境并有效防止政府官员的腐败。(5)防护性保障,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同样有效地获得社会生活安全网的利益的权利。

讨论题一

2003年6月23日《学习时报》刊登春江撰写的专稿“钱三强的最后一次谈话”,作者回忆1991年5月与钱先生的一次谈话内容。“什么是西方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民主、自由。民主自由的中心内容,就是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尊,个人的解放,个人的物质享受。这些内容,在反封建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是一种进步。现在已经进入20世纪90年代,也应该承认这些观点仍然有一定道理。因为它反映了人的自然天性,具有不可忽视的科学性。但是把这些内容强调到过分的程度,

10弗里德曼指出,只有对负责人的人而言,自由才是可以维护的目标。

这就违反了科学。这就相对地削弱了作为人对社会、对人类、对国家的责任感。削弱了人类对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

四、发展政策优劣之判断标准

判断国家推行的某种发展政策是否有效,是否合适,基本方法就是观察该政策是否有碍与个人自由(或可行能力)和违背社会正义。于是,建立发展政策之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实质上就是确定自由与正义的基础。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者认为,如果现行社会状态存在“效用总量损失”而不去改变它,就是社会“非正义”;如果在社会状态A的“效用总量”高于社会状态B的情况下,选择社会状态B而不选择社会状态A,也属于社会“非正义”。所以,把功利主义观念作为个人自由、社会正义的基础,就必须社会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社会政策的制定、选择。

一般认为,在功利主义看来,强调某种社会政策造成的结果比强调政策制定过程、方法、程序选择以及具体内容更重要,而且唯一地关注福利状态和强调政策的结果也是一致的。这是功利主义原则应用于社会政策选择上的长处。但是,功利主义也有缺陷:(1)对福利分配公平性注意不够,它强调某种社会政策导致社会福利总量最大化同时,不甚关注个别社会成员实际福利下降问题。(2)忽视权利、自由以及其他非效用因素的客观价值。极端的例子,如果奴隶制对社会福利增加有益,权利、自由就要在社会状态选择中居于次要地位。(3)按照个人对现行社会状态的满意程度,即按照个人对幸福或满足的心理状态来评价社会福利,在方法并不可靠。因为,在长期剥夺状态,人们的满足现状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要求改变现行状态,是一种所谓“麻木”状态下的“满足”,属于适应性行为——力求保住现行状态,而不敢企望可能获得另外一种状态。

罗尔斯的自由权优先

通常社会要赋予其社会成员一些基本权利,主要是个人的自由权,包括基本的政治权和公民权。自由权优先理论认为,在社会政策与这些个人自由权发生冲突时,后者有绝对优先性,即任何出于经济、社会、原因而削弱个人优先权都是不允许的。

自由权优先的提发具有保障社会底层居民利益的作用,因为它是保护个人基本利益的最后屏障。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自由权优先与其他社会、经济目标不可能避免冲突,这就遇到一个实际的难题。妥善处理经济利益和自由权冲突,重要的是处理好这样的几种关系:(1)每个人的自由权具有同等重要性,不能在坚持某些人的自由权时破坏其他人的自由权。(2)对自由权重要性的评价

不应按照个人坚持这种权利所能够得到的经济利益为标准,而应该对坚持这种权利的社会意义建立共识。

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

按照诺齐克的观点,社会规定了个人的权利,就要认可个人通过这种权利的行使所获得的任何结果。即使该结果可能非常糟糕,但是,除非遇到“灾难式道义性恐慌状态”外,也不应该否定初始制定的自由权利结构。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和功利主义强调的重点几乎相反,前者认为程序公正,后果必然公正;而后者则要求依照结果判断过程的公正性。

森反对这种自由与正义基调整础,因为自由至上主义未必真正保障个人实质性享有应该享有的权利、自由。例如,在自由权不受侵犯情况下,因为各种非人为原因陷入贫困的社会成员,社会也不能放任不管,即不提供任何必要的公共援助。

合适的发展政策的基本取向

森提出了著名的人的生活质量函数

“发展政策”的焦点则是人的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变化通常具体反映为经济社会中“个人

=f(Doing,Being),的能力变化”,和“个人的状态变化”。于是,人的生活质量函数可以表达为:Q

f

Doing,反映人能做什么,怎样做,独立决策状态如何,自由选择状态如何;而Being,则反映人的精神状态、营养状态、心理状态等等,以及个人Doing对个人状态改善的一般效果。“Doing”和“Being”被视为个人的,作为人的功能状态的实际发挥状况,属于自变量。它们决定了用个人福利状况衡量的人的生活质量。个人福利改善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消费方面,更重要地还体现在,作为人所独有的,对个人“可行能力(Capabilities)”——指人也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的组合,即doings——和“自由选择”要求的实现程度方面。

人的“可行能力”的高低既取决于个人掌握的私有财的数量和质量,也取决于公有财(社会性的保健、医疗、教育设施等)的可用程度,还取决于自由选择程度和范围。后者受经济增长和社会制度的双重约束,提高人们自由选择的程度和范围不仅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改革有关。个人“可行能力”和“自由选择”要求的不断实现,无疑会大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11

五、贫困等社会问题的研究

按世界银行的定义,贫困可以定义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贫困与收入不平等问11关于自由是发展手段的理解,森显然接受了哈耶克的观念。

题有关,但不是同一问题。收入不平等指社会收入分配上的巨大差异——少数人占有较大份额的国民收入,这不仅是穷国的特殊现象,而且也普遍地存在于富国。当然,收入平等也并不总是意味着贫困问题的解决,有些情况下,收入平等而人人皆穷的现象也会存在,如70年代的中国。

按照可行能力被剥夺情况来判断贫困

森在研究贫困问题时指出,不仅仅因为收入低或分配不平等导致贫困问题,而实质性的贫困表现为人的可行能力的被剥夺。换言之,他要求按照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情况,来判断各国不同社会阶层实际的贫困状况。

按照可行能力被剥夺情况来判断个人实际的贫困状况有重要理由:

第一,按照收入情况判断贫困,注意力集中在个人发展手段方面,而非集中在个人的实质重要性方面。

第二,不仅收入减少会导致可行能力被剥夺,导致外在表现的贫困,其他许多因素也影响可行能力的被剥夺。单纯注意收入变化,可能会忽视导致贫困的其他因素。

第三,低收入和低可行能力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在不同国家、不同家庭,不同个人之间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考察收入方面的不平等与可行能力方面的不平等两个视角,来分析问题,研究效率。一般来说,缘于可行能力的贫困是一种相对于自由而言的贫困,这种贫困可能会发生在收入较多的个人身上。所以,研究贫困、不平等问题就要涉及收入以外的因素。

可见,发展过程要解决在可行能力被剥夺方面存在的多样性问题,这些问题决不是单纯增加收入,或仅仅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所能解决的。按照森的说法,这里需要公众的参与,要有民主过程,要在民主框架下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

饥荒与其他危机

同一般贫困一样,饥荒、其他危机不仅与一般生产、或具体产品有关,更与整个经济体的运作有关,与政治和社会安排的运行有关。

按照森的建议,只要经济社会处理好以下关系,饥荒等人道主义危机是可以避免的。第一,缩小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疏离程度,即他们之间的政治距离。

第二,发展生产,特别是多样化经营,这些均有助于增加个人、国家的经济实力。个人经济实力扩展可以减少对社会保障的依赖,而国家经济实力的扩展有助于为提高权益保障提供更多的资源。

第三,通过公共过程创造应急就业,使受到经济冲击的国民重新获得创造收入的机会,恢复

收入创造的能力。

第四,民主政治不仅创造对政府可以进行公共批评的空间,而且创造政治激励机制,这种机制有助于把因防范灾荒不力的责任及时转移给政府承担。

市场与国家在解决贫困中的作用

市场本身提供了人们实现交易自由的场所,交易自由可能是各类自由中最重要的一种,只要否定这种自由,会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森特别注意研究劳动市场及有关自由,认为自由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自由选择就业的发展,是历史研究中受到高度评价的事件。但是,时至今日,就一些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看,就业自由问题并没有解决好。“必须把广泛使用市场与扩展社会机会结合起来……。”12于是,政府要对此负责——建立并维护社会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特别是要保证基本教育、医疗保健设施以及其他重要的公共物品的提供。以下一些结论具有重要意义:(1)通过公共政策创造社会机会,提高国民通过自由选择取得他自己认为满意的结果的几率。(2)对于政府扶持活动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积极的消极的,森进行了分析这里涉及到各种扶持活动的成本、范围、管理问题、以及政府财政政策的制定等重大问题,大部分都应该,也可以通过公共过程进行公开讨论予以制定。(3)政府不应该借口提供公共援助或保持社会机会而持续推行他反对采取赤字财政方法,因为这会导致包括政府机构膨胀,通货膨胀等在内的许多问题。(4)按照传统理财思想进行的政府预算活动仅仅是形式约束,更重要地在于不要把公共资源用于那些社会利益远不清楚的目标上。

六、自由、人权与社会选择

关于自由

在自由问题上:第一,自由本身就值得尊重,就值得珍爱。大部分人认为,自由有助于人们采取行动,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方法,最终取得自己满意的,或认可的结果。

第二,要求社会为摆脱普遍贫困负起责任,并不是一般性地把个人责任也自由地推给社会,或其他人。

第三,只有在社会成员能够为自己的福利承担责任情况下,他们就能够自由地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可行能力。只有到那个时候,人们才不再是发展过程的利益接受者,而是成为发展过程的利益创造者。

12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3页。

关于人权

人权具有普遍的意义,但应该澄清了三种质疑:第一,即使一般情况下,权利来自于立法,但是承认人权先于立法并不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第二,权利与提供权利保障的机构要一致,那么承认人权,政府就要落实之,否则权利没有保障就等于无权,权利就是空洞的。

第三,人权与特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体系并不矛盾,也不会发生冲突。

社会选择

由于个人追求经济福利最大化往往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状态,所谓最佳的社会经济状态就是可以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效用或福利最大化的那种状态。为此,福利经济学要找到评价不同社会状态优劣的标准,进而研究改善社会状态的经济措施。逻辑上讲,如果知道个人对可以预见的各种社会状态按照其自身的价值标准进行的偏好排列,即个人序关系;那么,试图建立一种社会序关系就是可能的;而如果因此建立起来的社会序关系成分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经济社会就进入了最佳的福利状态。

社会状态,在福利经济学里被定义为:社会总产品和劳务在社会成员间的配置,以及总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间的分配和活动方式的确定。人类社会可能发生的社会状态是无限多样性的,对此,个人之间,基于个人价值标准,对不同社会状态的偏好排列必然也是多样性的,即因人而异。这就是说,个人的序关系具有多元性特点,而特定时期的社会状态则只能有一种,因此特定时期的社会序关系则以单一性为其特征。

个人序关系差异性与社会序关系单一性的矛盾如何解决,一直是经济学中的难题。如果认为个人序关系与社会序关系毫无相干,那么无异于是说世界上存在着一个不取决于社会成员愿望的好的社会目标,即理想的社会状态可以独立于社会成员的愿望而存在。柏拉图的理想主义即如此,但现在无人相信社会可能会如此。边沁等人的功利主义强调社会利益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不可分离性,指出社会利益不能脱离个人利益、愿望而独立存在。边沁的思想最终成为政治民主、经济自由的依据。福利经济学力图找到这样的一个“社会福利函数”---社会选择的顺序安排,使得每组不同的个人序关系都产生对应的合适的社会序关系,以此来解决个人偏好相互冲突情况下社会偏好的确定问题。

按照边沁的思想,阿罗最为深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他指出这样的“社会福利函数”最低要具备5个前提条件,建立了他的社会选择理论中最著名的“一般可能性定理”。这5个条件是:

(1)无论在怎样的选民偏好结构下都能够产生一个有效社会选择结果,即社会选择机制不会因为选民中存在的多峰型偏好而失去决策功能。

(2)社会选择能够按照个人偏好的相对重要性标准安排所有可能产生的决策结果。该条件保证社会选择必须对个人偏好作出反映,即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选择A而不选择B时,社

会的选择也必须是A而不是B。

(3)在任何给定的环境中作出的选择都与该环境外存在的选择对象无关。

(4)要保证社会成员能够按照个人的价值判断在可行的选择对象中进行选择。

(5)绝对地排除独裁决策,社会偏好决不反映唯一一个人的偏好。

不过,阿罗发现,满足(1)的只能是独裁决策,而(4)、(5)又排除了独裁决策。所以,符合这些条件要求的“社会福利函数”(即完全理想的社会选择、公共决策规则)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阿罗的“一般可能性定理”实际上被证明为“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的研究暗含着社会选择中市场调解的相对效率高于其他方式的调解。所以,公共选择理论借此进一步证明了公共选择中的确存在这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森认为,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就某一具体事件完全地达成共识是不现实的。他认为:“……被认可的社会安排和适当的各个政策,并不要求一个惟一的、对所有可供选择的社会可能状态完整地排列出高低的‘社会排序’。根据局部的共识也能够筛选出可以接受的方案(以及剔除不可接受的方案),可行的解决办法可以建立在有条件地接受某些条件的基础上,而不需要完整的社会共识。”13

在森看来,对社会正义的判断并不需要把某一指标(如税率)精确到百分之几。其实,人们只要对那些明显不公平现象,严重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产生共同看法,就能够在处理方法达成一致意见。讨论题二

2003年7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一篇题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辨证思考”(作者:吴远、郝文清),该文提出三个观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的辨证统一,(2)人的前面发展是人、社会、自然发展的辨证统一,(3)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与过程的辨证统一。

论文中指出:(1)实现第一个辨证统一的条件是消除所有制和阶级对立。(2)从历史经验看,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以个人的发展牺牲为代价,如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最大限

13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5页。

度牺牲个人求得发展的。(3)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人的发展的基本东西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4)人的发展内涵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是个过程,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其他讨论题

穷人愿意以自由换食品说法的欺骗性(1000字)

“李光耀命题”的反动性(1000字)

马克思论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党宣言》也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 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 (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自由”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马克思认为,从人的本体论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是自由的,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必然性即是规律性,包括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以及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由是是指从自然力的奴役、社会关系的压迫和自身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有三层意义。 ——自由的人 一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由的人,也就是人驾驭了自然规律,获得了支配自然的主动权的人,不断超越自然界的束缚成为自由的人,并且不断提高驾驭自然的自由度。 二是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自由的人,通过改造社会,以民主制度代替专制制度,并且在广泛的社会领域确保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 三是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首先,社会必须保障个人的自由,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人的个性自由和自由的个人,是构成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次,个性的自由发展必须不危及整个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的自由发展。 ——自主的人 “自主的人”是“自由的人”在政治上的自然延伸,两个要素:独立的人格,才能政治上自主,不唯上唯权唯命是从,自主地选择参与政治生活。其次是自主地能力, ——自觉的人。首先表示对法律的自觉地服从,其次是自律的道德,最后是平等的精神待人。 2、从自由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自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发展史时发现,人类在“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争取自由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野蛮人与文明人、古代人与现代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他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之发展

人 文 论 坛169 INTELLIGENCE ············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之发展 厦门大学政治学系 程丽文 摘 要:近代之后,皇权崩溃、文化危机及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成长,为提倡个性 解放和个体主义的自由主义在中国发展提供了机遇与空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以英美自由主义为蓝本,开始于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学说的介绍,然后逐步过渡到自由主义性质的实际活动,是一个自由主义观念在中国逐步现实化的过程。本文依时间脉络,通过中国近代自由主义发展过程的重要节点,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自由主义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主要是由两种因素促成的,首先是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成长。自由主义者要求实施民主政治、保障个体自由、主张在政治和社会改革中采取渐进方式,这些原则与中产阶级的利益是天然一致的,这些主张正好成为了在外国资本、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压迫的夹缝中生存的中产阶级的理论武器,中产阶级构成了中国自由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其次是皇权崩溃和文化危机。皇权崩溃导致儒家价值观念的失范和权威没落,为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体主义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发生和传播走的是一条与西方,尤其是英国自由主义截然不同的道路。总的来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以英国和美国的自由主义为蓝本,首先开始于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学说的介绍,然后逐步过渡到自由主义性质的实际活动,是一个自由主义观念在中国逐步现实化的过程。因此,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发生和传播是外来思想本土化的过程。 一、自由主义与思想启蒙 霍布豪斯在分析早期自由主义的特征时指出:“自由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批判出现的,有时甚至是一种破坏的、革命性的批判。在长时期内,他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发现人类受到压迫,立志要使其获得自由。”[1]自由主义进入中国之后,无论是国民性改造思潮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它首先扮演的仍然是破坏的角色,实质上都是知识分子运用自由主义思想对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的思想运动。 1859-1898年的维新运动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点[2]:(1)西方自由主义观念是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被引进的,因此“民族自救”成为贯穿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容;(2)维新运动的发展为自由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机遇,与“救亡图存”观念的结合减少了自由主义为中国传统观念所接受的阻力。认同西学价值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一个十分典型的特征,在维新运动之后,他们为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尽其所能把西学介绍给中国,二是尝试运用其中的一些原则对国民性改造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具体来说,1870年代兴起的重民思潮中,人们普遍认为没有新的国家就不会有新的国民,因此那个时代批判的目标主要是独断专行的君主专制制度。经过戊戌维新之后,士大夫逐渐意识到当时的国民品质还不足以为建立和运作一个新的制度提供保障.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认为,与西方相比,国民的劣根性在于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弱、公共心之缺乏、自制力之欠缺。于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由转变政体过渡到对国民性格的塑造,指出“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3] 1905年前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次转向。由于日俄战争的爆发以及清朝假立宪等事件的影响,拒俄、排满运动迅速发展,此后一直到辛亥革命前期,中国自由主义虽然没有完全消失,却几乎淹没在了民族主义的巨浪之中。 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我国自由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自由主义在这时已不是少数先知者的呐喊,而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整整一代人的追求。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来看,新文化时期可视为文化批判时期,积极上说是要介绍自由主义观念,消极上说则是批判中国传统观念。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表现为:政治上提倡民主,要求政治自由;思想上反对尊孔,提倡思想、信仰自由;人生观上,反对以家族和国家为本位的团体主义和国家主义,提倡以个人为本位的自由主义。这一时期自由主义的高涨不仅表现为伦理、道德革命和白话文运动,而且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回响。但是,这一时期的中国自由主义者还没有意识到西方有英国(洛克)传统和法国(卢梭)传统的区别。到了新文化运动后期,有的自由主义者产生了认同法国传统的倾向。就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由主义者主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以及启蒙思想的逻辑结构构成而言,与世纪之交的国民性改造思潮的不同之处在于,国民性改造更加注重培养国民的公德心、责

个人发展论文: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个人发展论文: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摘要:“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思想整体的核心价值命题,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详细地阐述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凸显了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现实性品格和实践性特征,也以此与一切形式化或说教型的伦理学思辨体系划清了界限。 关键词:马克思;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伦理主题 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57-58手稿》,是一部包含着丰富伦理思想的经典著作,其主题就是:全面地阐述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实现途径,由此也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现实性品格和实践性特征。下文试作详述。 一、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一个实质性命题 马克思在其一生中写下了卷轶浩繁的手稿,这些手稿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方法特色,即马克思为完成每一项研究任务都进行了非常充分的理论准备。恩格斯在整理《资本论》第二卷的时候对马克思的手稿有过这样的评价:“材料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实质上已经大体完成,但是在文字上没有经过推敲,使用的是马克思写摘要时惯用的语句:不讲究文体,有随便的、往往是粗鲁而诙谐的措词和用语,夹杂英法两种文字的术语,常常出现整句甚至整页的英文。这是按照作者当时头脑中发挥的思想的原样写下来的。有些部分作了详细的论述,而另一些同样重要的部分只是做了一些提示。用作例解的事实材料搜集了,可是几乎没有分类,更谈不上加工整理了。在有些章的结尾,由于要急于转入下一章,往往只写下几个不连贯的句子,表示这里的阐述还不完全。最后,还有大家知道的、连作者自己有时也辨认不出的字体。”但是恩格斯却认为,这些手稿是通达马克思思想体系不可忽视的起点,“马克思在公布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伟大发现之前,是以多么无比认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判精神,力求使这些伟大发现达到最完善的程度。正是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使他的论述很少能够做到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适应他的由于不断进行的新的研究而日益扩大的眼界。”恩格斯的这种评价应当也适用于《57-58手稿》)。 《57-58手稿》是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成果,在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对于其重要性的理解,理论界可谓智仁各言。一般来说,理论界对《57-58手稿》的关注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视域,更多地强调其对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基础性意义。这种意义当然是无可置疑的。但是,马克思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经济问题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以投身于经济学领域为归宿,而是要通过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来解剖市民社会,以暴露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和灭亡的必然性,并由此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作出一个全新的解释,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提供充分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指导。因此,马克思的这些研究经济学的论著必然包含着许多超出纯粹经济学视域的宝贵思想,甚至可以说他研究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超越经济学的视界,而这一方面决定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特点,另一方面也使得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划清了界限。 从总体来看,马克思的《57-58手稿》所涵盖的内容部分丰富,诸如商品、交换关系和货币的产生,资本与市场经济的起源,资本的扩张性与属人性,资本的生产性与有限性,资本流通与现代社会,关于竞争、重建个人所有制,关于生活世界和公共领域,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关于闲暇和艺术创造,关于共产主义等等。这些问题的阐发尽管显得头绪复杂,但是却贯穿着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即探寻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而这也构成了《57-58》手稿的伦理主题,体现了马克思伦理思想一脉相承的精神实质和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超越经济学视界所展现出的又一重要思想场域。 1894年,意大利社会党人朱·卡内帕请恩格斯为《新纪元》题词,希望他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社会主义精神,以区别于但丁对旧时代的概括——“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恩格斯的回答是:“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和伟大的弗罗伦萨人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关于自由主义的阐述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民主权利和宪政政府,所以,自由主义最早具备的内涵是政治自由主义。 2、发展过程: 17世纪,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其著作《政府论》《论宗教宽容》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公民天赋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民尽可以自由行动。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18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如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3、内涵: 第一,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第二,有限政府论。政府只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第三,实行分权制度。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权,有不同的机构行使。 4、理论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主张人生而平等、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 主张人具有生命、财产、自由权,反对封建神权和王权的残暴统治;主张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唤起了民众的自我意识;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不断巩固,它的原则也日益扩大到经济领域,关注政府应以何种方式介入经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开始形成。 2、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内涵 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经济自由主义,即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干预,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政府的职能仅在于提供必要的保障,使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有可靠的外部环境。 杰瑞米·边沁、大卫·李嘉图、詹姆斯·密尔等同样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对经济与财产权利的强调。它的基石是私有财产、市场经济和国家较少的干预。 3、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经过工业革命,生产技术优于世界上的任何国家。这时的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垄断还没有形成,因此,

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人类的历史是在其不断追求自由并力争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写就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实现了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显然还没有来到。但是,创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靠的不仅仅是政府,还需要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乃至社会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体力行。因此,作为倡导着创新与改革新理念的今天的大学生,应该学习并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如何使人的自由个性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终归结底要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终体现,也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最终归依。如何让每个大学生都幸福、快乐并能在社会上独立生存,是所有教育界人士都关心的课题,也是为实现马克思所描述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的理想社会有益的课题。 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5]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将人的类特性定义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可以说,马克思通过这一定义把外在于人的抽象自由给了人,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他认为人的自由活动是人自身存在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要求,也即是说,人存在着就是为了自由。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表现。人能通过“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来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人自己就是自己存在发展的根本理由。因此,他把未来的理想社会描述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这里的“每个人”是现实的个人,真正自由人的个体,这里的“联合体”,是指由真正自由的个人建立起来的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可以说,自由对于马克思来说,已经不是解释世界的抽象概念,它实际上已成为人的生命、生活的目的与实现,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指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那就是只有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将人从物或工具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彻底决裂,才能使人获得真正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那个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建立“自由联合体”的主张,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只有这样,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真正的个人自由,当然“,这种联合不是任意的,而是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发展为一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 人类的解放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自由观中是相互统一的,是以人的活动的不断发展为基础的,而人的自由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不断超越自然必然性的束缚。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由本性的考察植根于现实的人及其各种交往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马克思的自由观既体现了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也表达了对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深切眷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个体自主活动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根标杆。

试析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试析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追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本文在重点阐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对社会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群体本位;个体本位;人类本位 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追求和价值目标,正确理解这一思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每个人”是这一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和出发点,也是这一思想的一大亮点。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以每一个个体为着眼点的,而不是一群人或人类社会整体。从马恩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时,都在前面冠以“个人”一词。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表述: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其次,“每个人”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伟大光辉点。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程度已经超出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所能到达的发展水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历史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因此,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及社会关系基础。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自由而言的。自由,作为人性的一项本质需求,成为人类的一个永恒价值追求。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已被消灭的条件下,在公共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之时,人们才有可能从事真正自由的劳动,从而利用“自由时间”使自己发展成为真正“自由的人”,自己的一切活动都跟随自由意志而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这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都是没有做到的。 (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 作者:“自由主义评论家”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格雷 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主张个人对于任何社会集体之要求的道德优先性 平等主义:赋予所有人以同等的道德地位 普世主义:肯定人类种属道德统一性 社会向善论:认为所有社会制度与政治安排可纠正改善 “一个体制,是否具有合法性取决于它与其国民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对国民需要满足的助益。”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自由主义是与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共生共存的思潮与意识形态。西方社会和少数西方国家也一直以来以自由主义为旗帜作为西化中国的武器。作为产自西方近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固然有合乎西方自有文化的合理性,但世界是多样性和多元性的,西方国家不应该也不能将这种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其他文化和主权国家。 自由主义的观念来源: 1.具体历史形式:斯多葛主义、基督教、怀疑主义、对神的信仰主义、理性的力量 2.哲学:天赋人权、功利主义 3.不同民族文化 一、近代自由主义的先声 1.贡斯当:“对现代人而言,自由意味着一个在法制之下受到保护的、不受干涉或独立的领域;而古代人的自由意味着参与集体决策的权利。” 2.伯里克利在其著作《葬礼演说》中陈述了自由主义的平等原则与个人主义原则 “对于私人的争执,法律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人。我们享有地自由也扩展了日常生活,但这种自由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无法无天。我们被教导要尊重长官和法律,并且永远不要忘记保护那些受到伤害的人······我们可以如其所愿地自由生活,然而,我们也总是准备面对任何危险。” 二、近代早期的自由主义 1.托马斯·霍布斯:毫不妥协的个人主义,完全的现代性标志着与中世纪基督教的社会哲学彻底决裂。他断言每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而行动;相信人类不得不避免暴死这一最大的恶。 “根据人类的本性和境遇,他们注定要永无休止地追求其不断变换地欲望目标。” 2.狄克特·斯宾诺莎:人类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拥有自我保存这一高于一切的自然倾向。 他比霍布斯更接近自由主义,因为他把个人自由视为一种内在的价值。但是斯宾诺莎并不是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偏差及其原因分析_陈橹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偏差及其原因分析 陈橹1杨勇2 (1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南京210014) (2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南京210014) 摘要:古典自由主义把私有财产权和市场机制作为政治和社会文化自由的基础与动力,而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却只要求政治与文化自由,在经济上则普遍排斥私有财产权和市场机制。其原因在于:在自由主义被当作救国工具的前提下,其核心价值不能不被时代性的民族主义夙求所遮蔽;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道德至上倾向和对经济生活的陌生与鄙视、政治全能主义、大同理想,也深刻制约了中国自由主义者的价值偏好;知识分子对社会转型的不适应和对扭曲的市场经济的抗议,而产生了超越市场经济的道德幻想;同一时期世界性的左翼思潮及对统制经济的迷信,也影响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选择。 关键词:自由主义;思想偏差;近代中国 中图分类号:D0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03)08-0045-07 近代的中国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有明显的不同,它不仅没有充分发育的私有产权制度和经济机制作为发生的基础,反而排斥私有制度和市场经济。除清末梁启超在同革命派论战时曾论述过土地私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外,整个近代的知识界都表现了对自由经济的隔膜和排斥,中国的自由主义也全部发生于政治与文化领域,鼓吹者们没能够把握住经济、政治与文化三大自由之间的关联。突出的表现是在抗战后期及战后时期,当时胡适、罗隆基、储安平等在不同场合表达了仿效英美代议政治和德俄统制经济的建国设想。1945年秋天的民盟一大政治报告及其纲领集中反映了贬斥私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观念,如5纲领6的/经济0部分说:/民族经济之目的,在平均财富,消灭贫富阶级以保障人民经济上之平等0,/全国经济之生产与分配由国家制定统一经济计划,为有系统之发展0,/银行、交通、矿业、森林水利、动力、公用事业及具有独占性之企业,概以公营为原则,0/人民生活必需品之消费分配,以设立国营公营商店及消费合作社为原则0。在其后的政协会议上,民盟更明确地表达了把英美政治民主与苏联式的/经济民主0相结合的设想,企图/拿苏联的经济民主来充实英美的政治民主0。中国自由主义者的这种倾向,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观念是完全不相容的。 古典自由主义认为,政治民主建立在对人性的认识之上,人的本性是在经济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政治及其它公共生活中追求权力的最大化。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各个个人的权利的让渡,而人类历史反复验证的经验事实是,公共权力对于实现社会秩序和公正是必须的,但它对人性具有无法抗拒的腐

浅谈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

浅谈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 自由主义,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政治价值观念。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个历史时期。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最早出现在英国,确切地讲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一批思想家,如霍布斯和洛克等关于天赋人权、契约论、自然法学说的提出,个人自由在历史上第一次被作为社会等价物优先于社会价值来讨论,并把对个人自由的维护作为出发点,寻求国家的起源,政治治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制度的安排,从而形成近代完整的自由主义体系内容。第一次对自由主义做出系统哲学表述的是托马斯·霍布斯。他的学说对近代自由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个人主义内涵,标志着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以及中世纪神学的决裂。在他看来,国家并非先验存在的,更不是道德实体,它只不过是每个人为保证各自的权利不被侵犯而组成的人造物,同时也是人们实现各自利益的工具,个人的权利是第一位的,而国家和社会次之。 但是,只要以人类社会整体存在的方式发展,就不得不以一种更高的权威来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这就是国家主权。然而,国家是由契约产生的,缔结契约的同时人们表达了服从的意愿。这种服从并不是一时冲动产生的,是通过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的决定。虽然这时的霍布斯还没能够提出自由的结论,个人的自由没有保留到社会状态中去,但为洛克的自由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由主义的核心要素被提炼为一整套知识传统,

并通过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运动表达出来,是在英国内战期间以及光荣革命之后的执政时期。其最重要的代表是约翰·洛克,洛克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他的学说奠定了自由主义理论的两大基石:其一是个人自然权利的理论,其二是政府必须基于被统治者同意的理论。在英国政治传统中,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为光荣革命辩护的重要思想家,其理论对美国革命与立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洛克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与霍布斯相似,即从自然状态出发构建合理的政治秩序,自然状态是一种无政府状态。洛克笔下的自然状态一方面可以被理解为历史上或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状态。洛克曾举美国的印第安人作为这种状态的例证。但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状态是一种哲学家的理论构想。哲学家希望探讨政府的目的、形式等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们便提出一个理论预设:假如没有政府人们会处于何种状态,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当代著名保守主义哲学家诺齐克在构建政治理论时,也是从讨论无政府状态下个人的权利以及个人生活的不便开始,从而进一步推导出最小政府的结论。 洛克的理论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在英国政治传统中,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为光荣革命辩护的重要思想家。近年来,这一说法受到一些挑战。但至少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洛克的理论是对光荣革命后确立的立宪政体的最好阐释之一。洛克的理论对美国革命与立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几乎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十八世纪,自由主义的大本营在法国,当时的法国是欧洲思想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地方。这一时期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启蒙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德斯鸠、卢梭、贡斯当和托克维尔。这些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今天自由主义讨论的核心问题。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试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摘要:“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共产党官言》关于“资产者和无产者”的一个论述,是对共产主义的价值原则与理想境界的最为精当的概括与阐释。这是一个彻底的集体主义的命题,它正确地解决了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展现了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而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深刻地体现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科学发展观既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的思想武器,又是通向未来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桥梁。 关键词:自由发展、条件、和谐、科学发展观 一、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在追求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而从当代中国的文化与价值语境可知,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共产主义的和谐理念作为其长远展望的价值目标。因为在总体的历史视野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本身就处在共产主义和谐理念的关照之下。因此,前提性的工作是必须的,也就是说,首先要透彻的把握共产主义和谐的理念本身。理解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无疑会成为当今和谐社会建构所需最佳的历史与价值标尺。社会主义社会一直以来的主题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国家要自由而不受他国的牵制。既然国家要自由,那么理所当然在这个国家的民众也要自由。国家民众的自由也就是个人自由,如果个人都不自由,那么又何谈国家自主呢?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以人民的生活为主要标。要生活的质量好,不仅是要物质上得到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如果个人不自由,那精神上是完全得不到满足的。所以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强调个人自由发展。 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时刻,需要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命题进行进一步的引申性的阐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为之奋斗终生的主题,也是他们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准确而完整

自由主义在中国

自由主义在中国 引言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为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此外亦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参与政治。【1】 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也是一种建立在自由与平等之上的世界观。前者是强调古典自由主义而后者更为明显的是在强调社会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者广泛支持的观点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宗教自由、自由市场、民权、民主社会、世俗政府、国际合作等等,通常取决于他们对于自由主义原则的认识。 19世纪自由主义政府成立于欧洲国家,以及南美和北美。在这一时期,古典自由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主要对手是保守主义,但随后自由主义又面临着在意识形态方面新的对手的挑战,如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20世纪后,在欧洲和北美,建立福利国家成为自由主义扩张的新的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1978年改革开放引进市场经济模式后,也不得不面对自由主义所带来的问题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自由主义中国转型市场经济新自由主义 正文: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明确表达了个人的自由理想。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近代自由主义的发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

由主义的状况发生了悄悄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以保守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在主要的西方国家,福利国家政策令人们失望,人们对自由主义的主张也丧失了信心,而且代之而起的“经济复兴计划”也未能尽如人意,保守主义的主张同样引起人们的怀疑。【2】 在1978年到1988年之间的十年时间里,英国政府面对自己所产生的独特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诸如缩减政府编制,对原有的税制进行改革,将部分国营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供应量、削减福利开支和增加工人工资等措施。这一些列措施所产生的效果保证了英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增长率稳定在3%左右。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失业率也不断的增长,而且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更是相对的扩大了,对于这种情况,英国政府也只能加强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增加货币供应,同时降低存款利率,以这样的方法来遏制经济下滑的趋势。 美国政府在1982年之前也是坚定不移的一直执行着保守主义的经济政策,尽量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在保守主义政策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不断浮现的社会经济问题不断的质疑着美国政府所采取保守主义政策的正确性。终于美国政府在1982年“中期选举”之后不得不增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3】,其具体措施跟英国几乎如出一辙,而且与英国相比较来说,美国的国会在政府开展干预行动的同时也是不断的通过相关的法案,以此来支持美国政府在此种情况下作出的干预行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4】提出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兴起,凯恩斯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产生经济危机、以及失业率增高面临严重失业危机的原因。由于对于这些问题所做出的分析比较准确且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办法,凯恩斯主义逐渐被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接受,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成为了比较主流的指导理论。而且凯恩斯主义中要在自由放任的政府和过度干预的政府之间寻找一条新的道路的主旨,也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不谋而合。 综上,自由主义在20世纪末的振兴是经过一系列西方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选择与沉淀的结果,与此同时,自由主义自身的理论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而且,随着自由主义指导下的西方资本主义重新焕发生机,自由主义自身也变得更加充满了活力。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的主流思潮之一,早在20世纪初就被引入了中国,但是当时的中国深陷战争的泥潭,对于自由主义的讨论就变得不再具有那么大的现实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关于自由主义的阐述 自由主义是一种、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的一系列思想的集合。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民主权利和宪政政府,所以,自由主义最早具备的内涵是政治自由主义。 2、发展过程: 17世纪,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其着作《政府论》《论宗教宽容》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公民天赋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民尽可以自由行动。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18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如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3、内涵: 第一,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第二,有限政府论。政府只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第三,实行分权制度。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权,有不同的机构行使。 4、理论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主张人生而平等、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 主张人具有生命、财产、自由权,反对封建神权和王权的残暴统治; 主张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唤起了民众的自我意识;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不断巩固,它的原则也日益扩大到经济领域,关注政府应以何种方式介入经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开始形成。 2、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内涵 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经济自由主义,即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干预,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政府的职能仅在于提供必要的保障,使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有可靠的外部环境。 杰瑞米·边沁、大卫·李嘉图、詹姆斯·密尔等同样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对经济与财产权利的强调。它的基石是私有财产、市场经济和国家较少的干预。 3、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经过工业革命,生产技术优于世界上的任何国家。这时的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垄断还没有形成,因此,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政策非常适合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完整的提法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提“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字被忽略了。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完整思想重新表述我国教育目的,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明确“自由”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人才培养方式一长期以来,我们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时普遍流行的一种提法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全面的本质据为已有”。却忽略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人——自由的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选择性的理论阐述,反映到教学领域里,就概括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此相对应,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属于教育目的范畴问题的研究,也就基本限定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的框架内。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我国建国以来对于教育目的的各种提法中。例如,1958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迄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还是没有多大变化:“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了“人应该和谐发展”、“人应该有个性的发展”等观点,但依然没有根本突破原有的框架。作为方向性规定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方式。“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由于缺乏“自由发展”的规定性,导致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难以确立,“教师中心论”自然大行其道:为了更快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期望的人才,灌输、规训、惩罚等便捷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学校里也就不可避免了;受教育者如同“圆形监狱”中的被监管人,最佳的选择就是按照监管人——教育者的意图行事。结果,外在的社会要求难以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素质,受教育者无法成为自身的主人,无法根据自身意愿、兴趣和特长进行自主发展,更难以有所创新,只能是顺从和模仿,人云亦云。二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自由”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马克思认为,从人的本体论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由自觉”是人之为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这一“自由”是对必然性的克服和超越,“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必然性即是规律性,包括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以及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律;离开必然性谈人的自由。自由毫无意义、人正是通过

[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到“总体人”的生成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到“总体人”的生成 [摘要]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相对来说较为成熟的思想便是其人学理论,其核心是人的本质和异化理论。最后马克思提出了克服异化,复归人的本质的办法就是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列斐伏尔在关于人的问题方面,提出了“总体人”的理论。虽然二者有一定差异,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人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列斐伏尔的人学思想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超越。 [关键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总体的人人的本质和异化继承和超越 长久以来,在中西哲学研究中,关于人的话题一直受到高度关注。特别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提出,揭开了人学研究的新篇章。列斐伏尔和马克思一样,他的哲学核心是人的问题,人的本性和本质及其异化等成为列斐伏尔哲学理论的出发点,他最终想实现的是总体人的生成,即延续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谋求人的更好的发展。 一、列斐伏尔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列斐伏尔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延续和发展,那么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他也是在继承和超越马克思思想的前提下得出的。 纵观马克思早期思想,其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分别表现在他的三部著作中。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手稿》中,他立足于劳动,指出了“劳动彰显了人的本质”的思想。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凭借自身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实践即劳动来谋求生存和发展。人在劳动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肯定自我,确证自我,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自由自觉的自己。其次,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视角而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有其独立性;人还是一种类存在物,有其社会性的本质。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在从事实践活动的时候,会和自然、人以及社会发生一系列的关系,这些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人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确证了自己的本质。最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指出“人的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人是一种现实的个人,是活生生的从事生存实践的人,这种活生生的现实性就必然使得人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而人不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日益增多的需求,只有在这样的不断满足中,人才能追寻自己的本质而生活。 基于马克思的以上论述,列斐伏尔深受其影响,认为人的本质是指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人的对象性活动构成了人生存的基本活动,所以人的本质是一种自主的、自由自觉的存在,它具有抽象的潜在性。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那么对象性就表明人不是独立的单个人,而是与他人或他物共在,而且在这样的关系中,对象性的活动使得人的本质被对象所给予。这是从社会关系层面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列斐伏尔的这一思想就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不谋而合。另外,列斐伏尔还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而统一的,人的活动是一种超越的创造性活动,正是由于这种活动才使得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改造自然;人还是有限的存在,是一种不断面对矛盾的存在,人的活动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产生了自然对人的制约,所以人要在这种对立中不断完善自我、肯定自我,这就是人的本质的复归过程。

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当在查询相关资料时,我找到了一本书,一本与这个题目十分贴近的书。《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2010年10月出版,作者是高志勇。然而,进一步了解发现,本书只是针对于胡适的政治思想的研究。 《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时期胡适政治思想研究》内容简介:《独立评论》时期(1932年5月至1937年7月),在胡适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意义,也是胡适处于与现实政权、特别是与国民党蒋介石统治关系生涯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阶段。整理和探讨这个时期胡适政治思想的丰富内容(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政治行动)的分裂状况,对深化胡适及其政治思想的整体研究,对促进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及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是忧患与希望、落后与自由并存的时代,各种思潮在当时风起云涌。自由主义在其中一支独秀,因为他的领导人是鼎鼎大名的胡适及一批曾留学欧美的北大、清华的教授。追随胡适及这些学者、教授的青年学生刚开始是趋之若骛,但最终,他们又选择了抛弃,自由主义在中国却遭到了失败。格里德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失败的原因,认为自由主义在中国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由主义者本身没有抓住为他们提供了的机会,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机会。自由主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那时正处在混乱之中,而自由主义所需要的是秩序。自由主义的失败是因为,自由主义所假定应当存在的共同价值标准在中国却不存在,而自由主义又不能提供任何可以产生这类价值准则的手段。它的失败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是由武力来塑造的,而自由主义的要求是,人应该靠理性来生活。简言之,自由主义之所以会在中国失败,乃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是淹没在暴力和革命之中的,而自由主义则不能为暴力与革命的重大问题提供什么答案。 从整体上看,近代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一场接一场的民族救亡运动和激烈对抗的社会政治斗争,不可能造就自由的花朵所需要的文化土壤,不可能给自由主义以和平渐进的稳步发展,只能给极端的激进主义和固执的保守主义以无限发展的可能,这正是自由主义长期萎缩,左右摇摆,不能在中国站稳脚跟的一个根本原因。陈西滢个人的命运与自由主义紧密相连。有人说,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是悲剧命运的承担者。在陈西滢身上体现的是历史与个人的双重悲剧。谈到自由主义,人们自然想到的是胡适、蔡元培、殷光海这样的大家,对他们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而象陈西滢这样的自由主义边缘人,却无人问津。他虽然与胡适、徐志摩等人是好友,虽然也有满腹的才华,但在当时和现在,他只是人们轻轻一笔代过的“正人君子”。本文试图通过陈西滢的作品,对陈西滢的社会文化思想、价值观以及他对革命的态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找出陈西滢悲剧命运的内在根源。 通过这位自由主义落寞者的命运,思考自由主义及自由主义者在中国的命运。陈西滢醉心于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在政治上将西方国家视为中国的榜样。主张中国效法西方,建立起一个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类似于西方国家那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他接受欧美的自由主义思想,始终对政治、文化等现象保持着“独立的”、“不主附和”的批判精神,主张人的文学,主张充分表现个性的情理结合的美文学。 然而,在那个激进的年代,他绅士般的中立、公道却被谑称讽刺为“正人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