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爱祖国 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完整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完整版

虹桥镇第八小学“教学规范达标”专用备课用笺虹桥镇第八小学“教学规范达标”专用备课用笺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教具准备:音响教学过程:一、形象导入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

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二、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

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

(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怎样形象?6、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7、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三、编创活动:节奏问答1、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2、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第一课 爱祖国

第一课 爱祖国

第一课爱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卢沟谣》、《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感受音乐深沉的爱国情感。

2.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能用活泼、有力的声音演唱《只怕不抵抗》,体验歌曲中儿童的活动与情感。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并进行表演。

2.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课前准备小乐器、多媒体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

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

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全面的领导。

(二)导入课题《红旗颂》。

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二分段聆听《红旗颂》(一)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二)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三)聆听红旗主题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第一课爱祖国

第一课爱祖国

日期:年月日课型:普通课科目:汉语课题:第一课爱祖国班级:二年级课时:第一课时授课者:授课内容:讲解词语的意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7个词语读音、写法、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词语学习,提高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要做勤奋好学的同学》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词语读音、写法、意思。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词语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与教学的具体方案教法:分析法,引导法,领读法,齐读法学法:分析法,齐读法,分组讨论法德育教育对学生10分钟进行要助人为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别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

、刻苦努力、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来把学生导入新课⏹你们喜欢学习汉语吗?第二步: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分组读、抽读词语。

第三步: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让学生去掌握字的读法和意思、每个都要求会读、会写、给生字组词、让他们能正确运用。

第四步讲解词语词语学习看拼音,查词典,学习词语。

墙qiang 地方defang 台湾taiwan眼前yanqian 昂首angshou 闪闪shanshan 明珠mingzhu第五步:总结上课内容板书设计:第一课爱祖国(词语)词语学习墙地方台湾眼前昂首闪闪明珠教具:课本,词语卡片作业布置抄写词语(一)、预习剩下的词语组长批阅课后反思科目:汉语课题:爱祖国班级:二年级课时:第二课时授课者:授课内容:讲解词语2的意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6个词语读音、写法、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词语学习,提高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要做勤奋好学的同学》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词语读音、写法、意思。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词语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与教学的具体方案教法:分析法,引导法,领读法,齐读法学法:分析法,齐读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德育教育对学生10分钟进行要助人为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别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爱祖国》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爱祖国》教学设计
3、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一首欢快的儿童歌曲。歌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画个图画比一比”的情境创设,展现了小朋友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用画笔表达爱祖国的纯真心灵。
4、歌曲《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2.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课堂教学设计表
教学
分析
教学
重点
能够正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
难点
难点
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本课的教学中;
解决
办法
爱国主义的情感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来表现,而是要把这一主题思想渗透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感受,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策略
音乐学习的方法要多样化,可采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画一画、演一演等手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来学习音乐,避免形式单一。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3、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4、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歌词
(显示歌词:“小朋友们多么欢喜,画个图画比一比。”)
5、播放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学生跟老师边唱边模仿动作。
6、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7、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歌词。
(显示歌词:“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第一课爱祖国

第一课爱祖国

编写教案及使用要求
一、教师均须在认真备课后,编写规模教案或讲课提纲;
二、教案按授课题目、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
学方法、使用教具、课时安排的顺序依次编写;
三、修改、增补内容、教学反思必须手写,要求字迹工整、
清晰;
四、无教案或讲课提纲及使用未经修改的旧教案不准上课;
五、教案中每页的竖线外留作补写内容用;
六、完成教学任务后,写出本阶段教学总结,将教案交教
务处存档。

单元计划
学科:汉语年级:一年级主备人:加娜尔
神湖东路小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神湖东路小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神湖东路小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神湖东路小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神湖东路小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神湖东路小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301.1.3 第一课 爱祖国

301.1.3 第一课 爱祖国

301.1.3 第一课爱祖国王海荣教学内容:1、学唱《卢沟谣》2、齐唱、合唱教学目标1.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2. 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3. 掌握“渐强,反复跳跃,结束句,倚音”等音乐记号。

教学重点1. 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难点音域较宽,从1到低一个八度5。

教学方法:欣赏法、跟唱法、朗诵法、感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

教材分析:此曲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折射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歌曲采用了民族五声调式,曲调清新、悠扬。

音域较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师出示“卢沟桥”的高清风景图片。

2. 生观看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朗读歌词1. 师播放伴奏音乐,并朗读第一段的歌词(PPT歌词滚动出现)2. 师带生一起朗诵第一段歌词。

三、学唱第一段1.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聆听。

2. 生尝试用声音表现卢沟桥的美景。

四、解决第一段难点1. 师逐句示范“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

2. “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五、处理歌曲1. 师再次范唱第一段,并在强调的地方加上手势。

2. 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3. 师小结:卢沟桥的景色非常美,你们的歌声也非常美,老师真的很满意。

六、学唱第二段1. 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让生聆听并谈谈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感?2. 请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

3. 比较两段的结束句: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4. 讲解结束句5. 出示乐谱,让生掌握反复跳跃记号,并整理歌曲结构:B—B(加一句)—结束句。

七、处理歌曲1. 师引导生用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方式来演唱第二段。

2. 师前两句动作提示生感情,后指示乐谱注意反复与结束句八、表演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生喜欢的动作表达。

人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1第一课爱祖国》word教案

人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1第一课爱祖国》word教案

人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1第一课爱祖国》word教案一. 教材分析《1第一课爱祖国》是人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材中包含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以及一些与祖国相关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活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他们对于祖国有较强的归属感和热爱之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他们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祖国相关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

2.通过歌曲的学唱和演奏,让学生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知识的掌握,如音阶、节奏等。

2.歌曲的学唱和演奏,特别是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学生如何能够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音乐资料。

2.乐器和音响设备。

3.分组合作的音乐创作和表演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些与祖国相关的音乐,如《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祖国相关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如音阶、节奏等,并通过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跟随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以此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1课爱祖国(教案)

第1课爱祖国(教案)
6.社会实践与参与:鼓励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汉语拼音的认读与应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巩固汉语拼音的认识,学生需要掌握拼音规则,并能够正确拼读生词。例如,区分易混淆的声母、韵母,如“b”与“p”,“ai”与“ei”等。
-爱国主题词汇的理解: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与爱国主题相关的词汇,如“祖国”、“热爱”、“团结”,并能正确运用到句子中。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爱国主义的的基本概念。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我爱北京天安门》通过描述对天安门的喜爱,展现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汉语拼音的认读与应用、爱国主题词汇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4.朗读与表达: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5.写作: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看图写话练习,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6.思想教育: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通过学习课文,掌握汉语拼音规则,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词汇的情感色彩理解:爱国主题词汇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学生需要理解词汇背后的情感意义,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课文的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对于学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所象征的意义。
-写作的构思与表达:学生在写作时可能会遇到构思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的问题,需要教师指导如何围绕主题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过 程
关注要点
1、组织课堂
师生问好,强调纪律。
2、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共产儿童团团歌》吗?老师还知道一个关于儿童团团长海娃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小英雄?
在抗日时期涌现了很多小英一个歌曲《只怕不抵抗》。
三、新课学习
1、发声练习1=C→1=G 2/4
3 3 4 5 │ 3 0 │ 3 3 1 3 │ 2 0 │┃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du du du du du du du du du du
di di di di di di di di di di
2、聆听歌曲《只怕不抵抗》,你听歌曲中唱了什么?
师:如果我们的歌声就是反击敌人的武器,我们要怎样唱才能表达我们小英雄的英勇无畏?
师:好,让我们把愤怒的心情化为有力的歌声完整的演唱一遍!
7、简介冼星海
四、课堂小结
讲解延长记号。
唱得有力!
调动学生的情绪,将歌曲唱的有力。
教 学 反 思
请大家闭上眼睛,再次认真倾听歌词。
提出问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怎样?
3、范唱:现在老师给大家来演唱一遍,你听老师是否唱出了歌曲的特点?
4、歌曲中出现几次“只怕不抵抗”
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故事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发声练习时要注意学生的姿势,及时给予纠正。
激动、有力、中速稍快
中心小学第二学期音乐教案
第六册
第一课 爱祖国
第三课时
总课时数
3
课 题
《只怕不抵抗》《救国军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只怕不抵抗》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
2、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海星,感受音乐家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恰当的处理歌曲的情绪,并用歌声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三句只怕不抵抗的唱法、感受队列行进的特征。
教 学 过 程
关注要点
这三处唱法是一样的吗?
5、延长记号:一般置于音符的上方,以延长一倍为原则。比如说这里是两拍,我们延长一倍就是四拍。如果是较长或者是较短的音可由演唱者自由决定。
6、歌曲处理
(1)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怎样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唱出歌曲的强弱节奏来。
(2)听到大家的歌声,使老师回忆起你们学的一篇文章是歌唱王二小,敌人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看到他们的这副嘴脸,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