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肝损害

合集下载

最新-三种中药材可能致肝损害 精品

最新-三种中药材可能致肝损害 精品

三种中药材可能致肝损害三种中药材可能致肝损害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许多中草药具有保肝作用,但延边大学药学院在对50余种中草药进行保肝药物筛选工作中却意外发现,覆盆子、夏枯草和阴行草等能加重小鼠4(四氯化碳)性肝损伤。

为了解这三种药材本身的毒性,研究人员又进行了这些药材水提物对正常小鼠血清丙氨酸基移换酶()和血清天门冬氨基移换酶()影响的实验。

研究人员将小鼠随机分为药材组、药材4组、空白组和4组,每组12只。

药材组和药材4组用药材水提物灌胃(,2毫升/10克体重),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给药4天,其他两组给同体积自来水。

于第5天灌胃两小时后,药材4组和4组腹腔注射0.1%4色拉油溶液(.1毫升/10克体重),药材组和空白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

24小时后(取血前禁食12小时)从眼眶取血,离心分离血清测定和。

结果发现,覆盆子和阴行草水提物对小鼠和无显著性作用,而夏枯草水提物使小鼠值明显升高(;0.05),并使值升高非常显著(;0.01)。

覆盆子4、阴行草4、夏枯草4及4组值和值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0.05~0.01),且覆盆子4、阴行草4和夏枯草4组较4组和值也有明显升高(;0.05~0.01)。

目前认为,4通过破坏肝细胞及其内膜结构,损伤或杀死肝细胞,致使胞浆中的酶如、等溢至血中。

因此,血清中和水平高低可以敏感地反映肝脏损伤的程度。

本实验表明,夏枯草水提物使小鼠和值明显升高,说明夏枯草有肝脏毒性作用。

另外,覆盆子4、阴行草4和夏枯草4组较4组值和值也有明显升高,提示这三种中草药可加重4性肝脏损伤。

“免费有”版权所国内的资料显示,中草药引起的肝病在我国药物性肝病中占有不小比例。

国外中药安全性探讨中,中药性肝损害也是重点涉及内容。

而目前国内文献多数侧重病例的报告和总结,中药安全性研究较少,故应重视中药性肝病或肝损害的研究和防治。

天麻钩藤颗粒致肝损害一例

天麻钩藤颗粒致肝损害一例

全 科 医 疗 和 社 区 护 理

天麻 钩藤颗粒致肝损害 一例
沈 春 峰
( 上海 市青浦 区练塘镇社 区卫 生服务 中心 上海 2 0 1 7 1 5 )
关 键 词 肝 损 害 天 麻 钩 藤 颗 粒 药物
中图分类号 : R 5 7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1 5 3 3( 2 0 1 5) O 8 一
H A V - I g M抗体 0 . 3 0 5( 0 ~ 1 ) ,HE V - I g M 阴 性 ,HC V 抗
体0 . 0 2( 0 - 1 ) 。B超示肝 、胰 、脾未见 明显 占位 ,两 肾、
[ 2 ] 朱智德 , 李成林 , 王庆 高 . 天麻 钩藤颗粒对 高血压患者 生
认药 物过敏 史 ,查 体未发 现任何 阳性体征 ,建议 上级 医
院行 头部 C T检查见 左侧 脑部 点状 缺血 灶 。考 虑脑供 血 不足 、轻度 脑梗死 ,予天 麻钩藤 颗粒 1 包 ,每天 3次 口 服 ,共 4 5 d ,患者 自觉头 晕症状有 所改善 ,但 出现食 欲 减退 、大便 干结 、色黑 ,尿 色加 深 ,无恶 心 、呕 吐。 当
( L i a n t a n g C o mmu n i t y He a l t h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o f Qi n g p u D i s t r i c t , S h a n g h a i 2 0 1 7 1 5 , C h i n a )
了辨证 论治 的特色 ,难 以随证加减 ,通常少有 保 留原方 药味 [ 。本例 患者 出现 的肝损 害可能 与缺少 临床辨证 论 治、 随证加减有关 。 长期 以来人们一直认 为中药是安全 的 , 这一观 点不全 面 ,人们在 服用 中药 或 中成药 时也要 同时 注意其安全性 ,早发现 ,早处理 。 参考文献

综述-可导致肝损伤的常见中药、中草药、分类及临床特点

综述-可导致肝损伤的常见中药、中草药、分类及临床特点

中草药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应用历史,其中有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但由于各种原因,中草药导致的肝损伤在很多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如把中草药整体作为一项单一因素统计,常常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一项在韩国进行的全国性前瞻性研究表明,中草药引起的DILI占所有DILI的27.5%;我国的一些研究显示,中草药导致的DILI占36.01%~53.62%。

仅仅因为中草药是天然药物,就认为安全无害,忽视它潜在的肝毒性是非常片面的。

1. 可导致肝损伤的常见中药目前国内导致DILI报道较多的药物包括何首乌、雷公藤、土三七、一些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类疾病的某些药物,以及治疗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皮肤系统疾病的某些药物。

造成DILI的中草药,根据剂型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中草药制剂及中草药复方制剂。

常见的中草药制剂:包括卫矛科的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菊科的土三七、苍耳子、款冬花、千里光;天南星科的石菖蒲;豆科的番泻叶、苦参、山豆根、野百合;蓼科的虎杖、何首乌、黄药子、马钱子、鸦胆子、罂粟壳、土茯苓等;有毒矿物药:朱砂、雄黄、砒霜、铜绿等。

常见中草药复方制剂:包括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壮骨关节丸、天麻丸、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复方丹参素注射液、养血生发胶囊、补肾乌发胶囊、湿毒清、地奥心血康等。

上述中药及复方制剂,请不要在缺少专业医师指导的情况下自行服用。

2. 中草药致DILI的临床病理类型中草药引起DILI的临床病理表现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已知的肝脏病理变化。

虽然某些药物可引起一定的病理特征,但通常并不能依据组织学的变化来确定起因的药物。

肝活组织检查往往用于临床生化异常的肝病患者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除外DILI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DILI组织学一般特征为:(1)局灶性(小叶中央)边界较为明显的坏死和脂肪变性,坏死灶严重程度比临床不成比例;(2)肝脏炎症较轻,小胆管胆汁淤积较明显;(3)门管区炎症程度较轻(可能有胆管破坏性病变);(4)多数为嗜中性细胞或嗜酸性细胞浸润;(5)类上皮肉芽肿形成;(6)微泡性脂肪变(线粒体损伤)和脂肪性肝炎。

伤肝的中药有哪些有哪些?

伤肝的中药有哪些有哪些?

伤肝的中药有哪些有哪些?关于《伤肝的中药有哪些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脏身心健康对每一个人全是尤为重要的,殊不知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许多原因造成人的肝脏遭受损害,最普遍的是饮食搭配要素,例如经常喝酒对肝脏的身心健康伤害就非常大,此外假如一个人长期情绪不好得话,也会造成肝脏遭受损害,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药材吃完也会损肝,因此将来吃这种中药材一定要把握恰当的方式。

损肝的中药有哪些?1、首乌:错误操作会肝损伤有首乌是民间故事的一种滋补养生关键,服用首乌能够白发变黑,保肝护肝。

生何首乌具备祛毒、消痈、润肠通便便的功效。

可是生何首乌里带有一种蒽醌化合物黄连酚,这类化合物对人体具备一定的毒副作用功效,过多会对肝导致危害。

乙肝携带者假如过多服用首乌,可能会出現突然冒出黄疸、转氨酶升高病症。

针对病况的修复是沒有益处的。

一般医院门诊、药店出示给病人的首乌大多数是“制何首乌”,也就是熟的首乌,它有乌双鬓、壮骨筋、固元精、益肾血等作用。

2、土三七:护肝不了毁肝脏土三七是一种中草药材,有些人觉得此药能够护肝强身健体。

将土三七研磨成粉服用,能够治疗肝腹水。

可是这类中草药材并不是中医基础理论上的三七药草。

传统定义上的三七属五加科人参属,以根、根状茎当药,无毒性,是名贵药材,而土三七确是菊科绿色植物,自身带有吡咯烷黄酮成份,长期性服用可导致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害,并造成肝小静脉堵塞,并且危害产生后,经常无法大逆转,十分风险。

3、八角茴香:长期性服用致肝癌很多人不仅将八角茴香做为调味品,也将其作为一种清肝火中草药材。

可是青八角储存不容易,生产加工繁杂。

目前市面上的八角一般全是选用现代化的生产加工方式生产加工而成,带有有毒物质。

长期性应用会导致肝脏损害,乃至会造成肝癌。

这种损肝中草药材信用黑名单要注意:一般性肝损伤:长期性或超额服食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現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

中药肝损害及预防

中药肝损害及预防
三 分 毒 ” 识 , 免 滥 用 、 用 和 错 用 。也 不 要 夸 大 其 事 , 确 选 意 避 多 正 择 、 当应用 、 全有效 。 恰 安 科研一 深入研究 各方协 作 , 究中药毒性成 分及 引起肝 研 损害 的机制 。
监 测— —高效规 范 建 立 系统 、 范 、 规 高效 的中药肝损 害监 测制度 与体系 。
说 , 些药物是 必须用 的 , 是这些药 物都对肝脏 有直接 损害 。 这 但 因此 , 对必须用药 者 , 尽量选用 同类药物 中肝毒性 较小 的药 物 , 或用其他药物代替。非用肝 毒性 大的药物不可 时, 可短期或交替 使用 , 并注意肝功能 的监测 。 2 患者 自己乱用药 . 2 不少患者有病不找 医生 , 自己去药店买 药 , 根本 不知这些药 物 的不 良反应 , 买来就用 。还有 的患者轻信 广告 , 购买 了未经药 监局批 准的或成分 “ 秘而不宣 ” 祖传 密方” 的“ 。以上情况都很容 易在不经 意间导致药物性肝 炎 ,因此医生和患者对 药物性肝炎 都要保持高度 的警惕 , 应熟悉所用药物 的性 能和不 良反应 , 对不 明成 分 的药 物 尽 量 不用 。 23 用药品种多 , . 造成重复用药 频繁更换药品 , 自联合 用药的现象非 常多见 , 擅 典型的例子 就是感 冒药的重复使用 。许多感 冒药里都包含 了对 乙酰氨基酚 , 如果 同时吃 了多种感 冒药 ,对 乙酰氨基酚总剂量 在不知不觉 中 会大大超量 , 就容易伤到肝脏。 24 单次用 药剂量过大 . 为增强疗 效 , 一些 患者盲 目迷 信“ 剂量 大 、 劲猛 ” 药 的不科学 用药 思想 , 自行加大 服药剂量 , 人为 造成单 次用 药剂 量过大 , 造 成肝脏受损 。因此 , 在用 药时要严格按用药说 明剂量用药 , 未征

可致肝损伤的常用中药

可致肝损伤的常用中药

1。

可致肝损伤的常用中药:连年来报道的导致肝脏损伤的中药,其毒性物质与其含有的生物碱、甙、毒蛋白、萜、内酯以及金属因素有关。

如雷公藤含雷公藤碱,黄药子含薯芋皂甙、薯芋毒皂甙,苍耳子含毒蛋白,苦楝、艾叶、决明、贯众等含萜或内酯,砒石(红砒、白砒)为三氧化二砷。

2.临床发现可致肝损伤的常用中药有:黄药子、菊三七、苍耳子、何首乌、雷公藤、艾叶、望江南、苍术、桑寄生、贯众、蒲黄、麻黄、柴胡、番泻叶、蜈蚣、合欢皮、丁香,川楝子、鸦胆子、毛冬青、蓖麻子、黎芦、丹参、罂粟、桑寄生、姜半夏、泽泻、大黄、虎杖、贯众、艾叶、千里光、防己、土荆芥、肉豆蔻、商陆、常山、朱砂、斑蝥、穿山甲、黄芩、缬草、乌头、白果等。

已知临床上可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复方制剂有:小柴胡汤、复方青黛胶囊(丸)、消核片、胶囊、六神丸、疳积散、麻杏石甘汤、葛根汤、防风通圣散、湿毒清、血毒丸、追风彻骨丸、消咳喘、壮骨伸筋胶囊、骨仙片、六神丸、牛黄解毒片、天麻丸、复方丹参注射液、地奥心血康、昆明山海棠片等。

3.经动物尝试发现可导致肝损伤或诱导肝癌的中药有:四序青、地榆、栀子、五倍子、石榴皮、诃子、石菖蒲、炒小茴香、川椒、炒麦芽、肉桂皮、八角、青木喷香、木通、硝石等。

另外,一些外用中草药误服后也可致差别程度的肝侵害:如鱼胆、鱼藤、海兔、雄黄、薄荷油、生棉子油、桐子及桐忧匀。

必需指出的是,上述有一些中药的肝毒性尚须可靠的临床资料加以证明。

7种中药别乱吃,否则伤肝又伤肾

7种中药别乱吃,否则伤肝又伤肾

7种中药别乱吃,否则伤肝⼜伤肾⽣病吃药是⼈之常情!但不少⼈,⼀⽣病就纠结到底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病就医⽅向不同,主要根本还是考虑中药和西药的对⾝体的伤害。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濡⽬染的⼀句⼴告词“纯中药制剂绝⽆副作⽤”灌输到⼈们的思想中,并且根深蒂固。

从此,⼈们对“纯天然”的万物追捧,例如野菜、中药等。

当然,有⼈需求,就有⼈开发市场。

⼀些有商业头脑的卖家把“纯天然⽆毒副作⽤”吹嘘的天花乱坠。

如此以来,⼈们更是坚信⾃⼰愚昧的观点就是真理。

殊不知,不能⼀棒⼦打死所有纯天然物品,但是万物不可能皆善。

我们知道西医是有科学数据作为⽀撑的,⽽中药并没有像西药⼀样,经过严苛的药检。

所以,这也正是很多中成药副作⽤项为什么写有“毒副作⽤不明”,⽽不是“⽆”!当然,看到⼩康医⽣说到此处时,不管你以往的观点是什么,从今往后,请坚信:“中药⽆毒副作⽤”“中药⽐西药副作⽤⼩”都是没有依据的说辞。

事实很多案例也证实了此观点。

在临床上有很多服⽤中药材导致肝肾损伤的案例。

因为肝脏和肾同属于代谢器官,药物会在这两处分解和代谢。

如果⼤量服⽤带有毒性的药物(这⾥特指没⽤科学证实的不明中药),会导致肝肾损伤。

⽇常常见七种中药,提醒⼤家,需要绝对警惕:⼀、⼟三七三七是⽣活中最常⽤到的中药材之⼀,具有疏通⾎管、辅助治疗肝病的效果,但是它和⼟三七绝对不是⼀个种类。

如果盲⽬服⽤⼟三七的话,就容易导致肝肾中毒。

因为该药材中含有吡咯烷⽣物碱,长期⼤量⾷⽤就会导致⼩静脉内⽪细胞受损、阻碍肝肾⼩静脉,从⽽导致肝肾伤害。

特别是对肾脏伤害⽆法逆转,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尿毒症等。

⼆、何⾸乌这种中药材本⾝有安神、养⾎的功效,⽽且中医认为制何⾸乌还能起到补肝益肾、滋养头发的效果。

很多护发产品中都能看到何⾸乌成分,所以⼤家对该药材都⼗分信任。

殊不知,近些年由何⾸乌导致肝肾中毒的案例频频出现,⽽且国家⾷药总局更是检测出了何⾸乌的肝毒性。

它含含有⼀定⼤黄素、⼤黄素甲醚、⼤黄酸成分,如果长期⼤量服⽤,就会导致肝脏疾病、急性肝中毒等问题出现。

常用中药的肝毒概况性研究

常用中药的肝毒概况性研究

1 前言随着中药的大量医用,其引起的毒副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尤其是肝肾毒性。

引起中药肝肾毒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些中药自身含有的化学成分能引起毒性,如植物药中含有的萜类、生物碱类、蒽醌类、挥发油类等[1];部分动物类中药含有的组织胺、毒素例如蜈蚣、鱼胆的大量使用也会导致肝损伤;部分矿物类中药含有重金属铅、砷、汞等成分,大量使用会导致药源性重金属中毒 [2]。

中药炮制、贮藏、用量、剂型等的设计不当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肝毒性。

并且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是毒性损伤的敏感靶器官。

因此,正确认识常见的中药肝毒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常见中药的肝毒性2.1 常见的植物类中药的肝毒性2.1.1 雷公藤雷公藤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f.是卫矛科一年生藤本植物,别名断肠草、莽草、黄藤木等[3],是我国中医学中的一种常用中药,味苦、辛,性凉,大毒。

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杀虫、舒筋活血等功效,临床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麻风反应及其他疾病 [4]的诊治,疗效显著。

但雷公藤的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常有发生,其导致的肝损害在相关文章报道中居单味肝损伤中药的第一位 [5]。

雷公藤化学成分十分多, 1936年首次从雷公藤根部提取到萜类色素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到目前已从雷公藤发现了100多種成分[6],主要是生物碱类、萜类、多糖类等。

雷公藤主要成分为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对心肝肾均有毒性作用,可引起慢性肝损伤或中毒性肝炎[7]。

雷公藤引起肝损害的临床症状像急性病毒性肝炎,有乏力、恶心、尿黄等表现,肝脏肿大、血清转氨酶升高、肝汁瘀积明显。

临床有死亡事件报道,主要死因是肝功能的损害,同时并有粒细胞减[8]少等情况。

韦登明等[9]对雷公藤及其单体的毒理和病理的研究发现,雷公藤急性中毒对肝细胞有轻度毒性作用,有时可见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偶有灶性坏死。

中药的肝毒性机制较为复杂,其毒理学基础也不完全研究清楚,目前认为中药致肝损害主要归为两大原因:药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和患者的特异性体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常用中药的肝损害
【摘要】本文就常见致肝损伤的中药及其成分与致肝损害机制及临床特点及加强预防措施等作简要述。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合理用药,才是防止中药引起肝损伤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药;肝损害
近年来中药及其制成品所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有增多之势,而中药所引起的肝损害占药物性肝损害的比例20.04%一74.14%不等[1],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重视中药的肝损害。

1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原因
1.1 中药因素①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非常复杂,表现出药效和药害的双重性。

即既可治疗肝病,同时也能引起肝损害,如大黄、柴胡;②对一些中药的毒性认识不足,传统认为“无毒”的中药品种,现代临床却发现其具有肝毒性,如黄药子、天花粉、番泻叶、何首乌等。

③中药中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的情况不少,可因误认误用而致中毒。

如防己有广防己、粉防己,广防己临床己报道有肝、肾毒性。

④中药因产地、种植、采收季节、加工炮制、运输贮存等条件不同,也可影响其药效和不良反应,⑤中药引起的肝毒性损害也与剂型、剂量、用药时间过长、配伍和使用方法等有关,如服用大剂量未经炮制的生首乌会导致肝脏的损害。

⑥不按照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基本特征使用中药,违反禁忌原则。

1.2 患者因素①患者缺乏对某些中药制剂具有肝毒性的认识,
因而服用中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肝损害。

②患者因年龄或健康状况和个体差异,在常规剂量也可发生毒性反应;③某些人存在遗传性肝脏代谢缺陷的疾病,容易导致药物性的肝损伤。

中药中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分为三类,有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1.2.1 常见植物药物及其肝损害的临床症状见下表[2]—[8] 1.2.2 单味动物药如蜈蚣、蟾蜍、斑蝥、青娘虫、穿山甲等[9] 1.2.3 单味矿物药如朱砂、雄黄、铅粉、硝石、砒石、代赭石、胆矾、硫黄等[9]。

2 中药引起肝损害按照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2.1 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类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是一类植物性毒素。

由千里光次碱和千里光酸构成,具有较强的毒性。

我国至少有5o多种常用中药和民间草药含有,如千里光、款冬花、佩兰、软紫草、硬紫草、菊三七等
2.2 毒性成分为苷类苷是由糖和非糖部分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根据苷元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不同,可分为强心苷类、氰苷类和皂苷类。

强心苷类及氰苷类成分鲜有造成肝损伤的报道,皂苷有菊三七、商陆、黄药子等,黄药子是目前公认的具有致肝脏损害的中药。

2.3 毒性成分为萜与内酯类不少萜类化合物对肝脏有明显损害作用,但肝损害机制还不甚明了。

苦楝子、川楝子是含萜类致肝脏损害中药中最典型的一类药物,除了萜类物质外,某些含挥发油中药也具有一定的肝脏损害作用,如艾叶就是一种较典型的该类肝
脏损害中药。

2.4 毒性成分为毒蛋白类毒蛋白主要存在于一些中药的种子中,如苍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等。

2.5 毒性成分为鞣质类鞣质是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一般分为缩合鞣质和可水解鞣质。

五倍子、石榴皮、诃子等就是具有此损害成分的中药。

2.6 其他:薄荷含有长叶薄荷酮、薄荷呋喃和异薄荷酮等成分,这些成分均具有肝毒性。

药理研究显示独活的有效成分佛手苷内酯、欧芹属乙素、异补骨脂素和花椒毒素等均可引起实验动物的肝损害。

苦楝子所含的苦楝素、苦楝萜酮内酯可刺激和损害胃肠黏膜,吸收后损伤肝脏,并能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损害,甚至休克和呼吸中枢麻痹。

2.7 毒性成分为金属元素类:主要是矿物质中的砷、汞、铅,含铅类中药有密陀僧、朱砂、红粉、轻粉、白降丹、砒石、雄黄、雌黄、代赭石、铅粉等,具有明显的肝损害作用。

2.8 具肝脏毒性的动物药的成分及毒性机理动物入药,动物药的活性成分具有作用强、疗效确实、潜力大等特点,但其毒理还不十分清楚, 蜈蚣含有类似蜂毒的毒性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可引起溶血作用及过敏反应,对肾脏及肝脏造成损伤, 斑蝥素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等。

3 中药所致肝损害的预防
3.1 正确认识中药的肝毒性。

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消除
中药没有不良反应、使用安全的误区,“是药三分毒”。

3.2 加强对药材质量的管理,完善和规范中药的产地、种植、生长期、采收季节、加工、炮制、运输、储存等环节和标准,杜绝伪劣药材。

以防止因使用不当而致中毒。

3.3 对患者加强宣传教育和指导,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防止或纠正其乱服民间单偏方、此举既可减轻肝脏的代谢负担,又可避免药物对肝脏潜在的毒性损伤。

3.4 要合理用药。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应用文献已有报道可引起肝损伤的中药,按照药典规定或推荐的剂量、服法合理处方用药
3.5 应用中药治疗期间,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乏力、纳差、黄疸等症状,或出现皮疹、发热等过敏表现,应检查肝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

确实需要使用对肝脏有直接毒性的中药,要定期检验肝功能;尽量避免酒后或饥饿状态下服药;营养不良者及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下降,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总之,肝脏作为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重视中药的肝损害,探讨中药的肝毒性,深入开展中药肝损害的研究及防治,对于保证用药安全。

减少和杜绝药源性肝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晓露,张煜,赵肃清, 具肝毒性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及防治策略,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j].2007,17(1)
[2]徐列明.对中草药引起肝损害的认识及防治[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379—380
[3]陈香宇,黄冠华,马军重视中药引起的肝损伤[j].胃肠病学和肝病志,2008,17(8)
[4]康永贞.食用中药苦楝子致死的猪肉引起中毒性肝炎1例报告[j].上海医学,1981,4:44.
[5]宋良玉.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西南军医,2006,8(2) :65 ~ 66.
[6]王兵,刘乎,唐志鹏.植物药的肝毒性[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78~ 8o.
[7]李立荣.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中药[j].中成药,2006,28(3):309~310.
[8]杨兴祥,江南,林建梅何首乌致肝损害13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 2008,29(l2) :l6l9~1670
[9]卢晓露,张煜,赵肃清.具肝毒性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及防治策略[j].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7,17(1):11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