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大田移栽及管理

合集下载

烟田的大田管理技术

烟田的大田管理技术

马新明 郭国侠一、合理密植技术 `因为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烟株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据研究,在每667平方米栽烟1300株以上的条件下,增加密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从外观品质上看,叶片变薄,颜色变淡,单叶中减轻,烟碱含量下降,糖碱比增大。

从内在的品质看,香气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劲头减若我,所以,对烟叶来说,只有生长发育良好、叶内化学成分协调、达到最佳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个人组成的群体才为合理的群体。

因此,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的原则应是在保证个体发育健壮,提高单株生产力的前提下,形成合理的密度,有效而充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

同一烟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均有相对稳定的范围,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控(表9-2)。

(—) 土壤肥力土层深厚、肥力高的地快,要适当稀植;耕层浅,山冈薄地,要适当密植。

(二) 品种特征叶片较多、叶片偏大、株型高大的品种,适当稀植;反之,适当密植。

(三)灌溉条件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能精耕细作,宜适当稀植;否则适当密植。

二、田间管理技术烤烟移栽后的大田管理是保证烟叶优质适产的重要部分。

在大田管理过程中,以大田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烟叶为指导思想,高标准严要求。

大田管理的要求、管栽匀、理技术和主攻方向是:“五匀”、“三一致”。

所谓“五匀”就是施肥匀、移中耕匀、打顶匀;所谓“三一致”,就是烟苗大小一致、烟株高低一致、同部位烟叶成熟一致。

三、烟草移栽技术确定移栽期影响移栽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土壤类型和栽培制度等。

我国烟草主产区的黄淮流域,春烟多在4月下旬左右移栽,夏烟在6月底前移栽。

移栽技术选天移栽拉线定株挖穴施肥起苗移栽四、烟草的轮作技术(一.)轮作对烤烟生产的影响实践证明,在烤烟产区,实行定期轮作,能为烤烟和其它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烟叶产量及品质。

原因主要是轮作减轻虫害,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

(二.)轮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以烟为主安排轮作首先应明确以烟为主,在农作物的配制和肥料的安排上,务必先考虑保证烟叶的良好品质与烟叶产量的相对稳定。

烟田整地与移栽资料

烟田整地与移栽资料

3、密度对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对烟草经济性状的影响:随密度增大,烟叶产量 提高,但与此同时单叶重下降,上等烟比例减小, 级指和产指数下降,均价也不高。密度过小,单叶 重虽较高,但叶片粗糙,上等烟比例下降,产质和 均价也不理想 。 ●密度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随密度增加,烟叶 中总糖含量增加,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下降 。
2、烟田深耕
●加厚活土层;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提 高蓄水保肥能力; ●减少病虫草害; ●促进烟株根系发育。
深耕应注意的问题:
●深度要适宜: 25~30cm; ●适时耕地; ●深耕不乱土层; ●深耕时深浅均匀一致。
不同耕地深度土壤水分的变化
耕深(cm)
33.3 66.6
0~20 cm 9.6 12.4
2、我国主要烟区的移栽期 ●黄淮烟区:河南和山东烟区春烟的移栽期为4月 下旬至5月上旬;安徽烟区4月中下旬移栽。 ●西南烟区:云南烟大多数在5月上旬移栽;贵州 烟区4月上、中旬移栽。 ●东北烟区:辽宁为5月中旬,吉林为5月下旬至6 月上旬,黑龙江是5月中、下旬。 ●华南、华东烟区:广东南雄春烟在2月上、中旬 移栽;福建永定在1月上、中旬移栽;湖南春烟多 在3月上、中旬移栽。
●光照强度:随密度增加,田间光照强度下降,尤 其以中、下部叶光照强度下降明显。 ●风速:随密度增大,风速逐渐减小,特别是中、 下部叶风速更小,不利于田间气体交换。
1、密度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续)
●田间地温和气温:随密度增大,白天气温、地温 上升缓慢,影响根系洗动和光合作用,夜间地温下 降慢,呼吸强,消耗有机质多,不利于干物质的积 累。随密度增加,平均地温下降,昼夜温差减小。 ●田间相对湿度:随密度增大,田间相对湿度增加, 影响个体发育。尤其以中、下部相对湿度增加明显。 ●不同密度下的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随密度增大, 田间群体下部光照不足,光合强度明显下降,与此 同时,呼吸强度明显升高,影响叶内干物质积累。

高产烟草大田管理措施

高产烟草大田管理措施

河南农业2018年第5期(上)这个道理。

2.保墒防旱。

中耕促土壤疏松,能保蓄较多雨水。

雨后或干旱中耕,切断了土壤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了防旱作用。

“锄头底下有水”意义便在这里。

3.降低表土湿度。

当土壤湿度过大时,土壤温度低、空气少,影响烟苗生长。

中耕可以降低土壤表层湿度,增加土壤温度,从而促进幼苗生长,故有“锄头有火”的说法。

4.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

田间杂草不仅与烟株争水争肥,而且是多种病虫害的寄主,尽管现在普遍推广用灭草剂除草,但烟苗对灭草剂敏感度极高,所以用灭草剂处理烟田杂草时应慎重。

深锄困难,只能一次性成垄,这样既不深锄,也不培土,对根系发育影响大。

至于低洼地和上浸地,则可一次性成高垄,深锄不培土。

三、施肥浇水烟苗移栽前20天左右,大田施入基肥,在烟垄的中间用锄开沟15 cm,按每行过称均匀条施沟内,施后覆盖压实,以免失去肥效,中等地力的氮磷钾比例可调整为1:2:3。

在配方施肥中,必须按照各种肥料养分的实际质量分数来计算,在栽苗时,抽出少量速效氮肥,如复合肥、硝铵、尿素等,于栽苗浇水时,对水浇施,对促进烟叶早发快长有一定的作用。

若栽后30天内发现有的地块烟苗发黄有脱肥迹象,应当5—6月,7—9根系窒息腐烂,2 cm 时,将花蕾花二是不现蕾打顶,烟株打顶后,连续、5天抹1次,做到“抹能使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

若单株留叶数过多,单位面积总叶数虽多,但单叶质量变小,起不到提高产量的作用,质量则会降低。

如果留叶数太少,叶片过于肥大,顶叶超过腰叶,品质不好,产量也不高。

具体留叶多少,要根据品种、地力、烟株长势等情况而定。

唯一标准是打顶后烟株能达到圆顶,即顶叶长成后其大小相当于腰叶。

按当前南阳市种植的优良少叶型品种,打顶时一般可留叶18~20片有效叶。

如果地力较薄,施肥不足,烟叶长势较差,留叶数可限制在18片以下,有时仅12~15片。

若土壤较肥沃,水肥供应充足,烟株长势旺盛的,留叶可超过20片。

烟田整地与移栽

烟田整地与移栽

行距120厘米,株距50厘米
行距110cm,株距50cm
第三节 烟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地膜覆盖的发展
●1957年日本首先研究烟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证明 地膜覆盖可以提早栽培,促进烟草生长发育,避开台 风暴雨对烟草的危害,并且有保护土壤、减少肥料损 失等作用。6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 1978年烟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引入我国,80年代, 部分省区开始试验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全 国推广了这项技术。
0~ 20cm 20~ 40cm 40~ 60cm 60~ 80cm
33.3
9.6
12.3
14.9
14.7
66.6
12.4
13.5
15.7
16.8
不同耕作层深度对烟株生长和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深度(cm)
13 20 26 33
叶片(cm) 长宽 52.2 16.0 51.2 16.3 52.3 16.7 53.9 17.0
二、地膜覆盖的作用
●保温作用: ●保湿作用: ●改良土壤物理性状 ●改善土壤肥力: ●减轻烟草病虫害
二、地膜覆盖的作用(续)
●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地膜覆盖可以降低土壤容重, 有利于烟株根系生长。 ●提高土壤肥力:地膜覆盖具有良好的保肥性能,避 免或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此外,还可以促进土 壤养分和肥料养分的转化,有利于烟株的前期生长。 ●减轻烟草病虫害:由于地膜覆盖烟株发棵早,发生 快,可以避开许多烟草病害。同时采用银灰色地膜覆 盖,还具有驱蚜作用,减少蚜 虫的危害。
烟田整地与移栽
2、烟田深耕
●加厚活土层;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提 高蓄水保肥能力; ●减少病虫草害; ●促进烟株根系发育。

烟移栽技术包含移栽期的选择解析

烟移栽技术包含移栽期的选择解析

烟移栽技术包含移栽期的选择、移栽方法、移栽时的水肥管理三个要素。

烤烟移栽期的确定主要考虑大田生育期温、光、水的情况。

一、移栽期的确定气温显著影响烤烟的生长发育。

烟草种子播种后到烟叶成熟期温度处在10°-32℃的温度范围能正常萌发生长,低于8℃停滞生长,低于3℃就会因冻害而死亡。

烟草生长温度在25-28℃生长极为迅速。

烟草大田期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低于13℃以下,烟株生长缓慢,芯叶退黄,叶缘弯曲。

如降低到-2℃至3℃会使烟株死亡。

如果在生长前期较长时间处在13℃以下的低温环境,将抑制烟株生长,而促进发育,导致“早花”。

温度高于35℃,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粗硬,叶边干枯变褐,品质变差。

烟叶成熟期要在20-25℃为宜。

移栽期的确定需要兼顾大田生育期两头的温度。

至少移栽时温度高于13℃,并保证烟叶成熟期温度不低于25℃。

云南省大部分地方8月中下旬就开始出现低温。

低温影响烟叶正常成熟和致香物质的形成。

当日均温低于13℃时,烟株就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烤出来的烟叶严重挂灰,质量很差。

当8月低温来临时,田间如果还有大量的烟叶尚未成熟不能采收,其内在和外观质量均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保证大田生育期110-120天稳定通过日均温20℃,云南烤烟应在4月15日-5月25日移栽。

降水的分布也显著影响烤烟的移栽。

云南烟区雨季始期的早迟年度间差异大。

但一般5月中旬至6月初进入雨季,雨季的早迟年度间有差别,这对无灌溉条件的烟田移栽期影响较大。

雨季开始得早,可以早移栽,反之移栽则晚,影响烤烟的产质。

从雨季开始期的情况来看,以5月初至5月中旬移栽为好。

烟叶成熟期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热量,而且要求具有充足的光照才能形成优质烟叶。

气候方面,云南多数地方多数年份5月下旬才开始陆续降雨,6月份正式进入雨季。

6月份至7月上旬是一年中降雨最多的季节。

这段时期湿度大,晴天少,光照少,日照百分率低。

7月中旬后降雨陆续减少,晴天逐渐增多。

话说烟叶生产的大田移栽技术

话说烟叶生产的大田移栽技术

话说烟叶生产的大田移栽技术一、移栽移栽指的是把烟苗从苗池栽植到大田的过程,主要包括起苗、运苗、撒苗和栽植几个程序,采取地膜覆盖栽培的还包括薄膜的覆盖等。

二、移栽期的确定适时移栽时生产优质烟草的关键。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条件比较复杂,因此各地的适宜移栽期有很大的差异。

但不论什么地区,移栽时气温必须稳定通过l2~l3℃,地温达到9℃以上,成熟期的气温应在20~25℃之间保持70天以上。

同时要把当地的雨季高峰期调节到烤烟的旺长阶段。

要充分利用好本地的无霜期,使烟叶在有限的生育期内既不受到晚霜的影响,又受不到早霜的侵害。

适宜移栽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特性、播种期等一系列因素来确定,但气候条件是决定移栽期的主要依据,气候因素中温度和降雨又是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因素,此外还需考虑无霜期的影响。

黄淮烟区河南和山东春烟适宜的移栽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安徽4月中下旬比较普遍。

黄淮烟区的夏烟一般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较好。

西南烟区多为丘陵地区,移栽期也较为复杂,云南烟大多在5月上旬移栽,5月中下旬进入雨季。

贵州早烟一般3月下旬开始移栽,高寒地区4月上中旬开始移栽,低热地区3月上旬开始移栽,中烟5月上旬至6月中旬开始移栽,晚烟适6月上旬至7月上旬开始移栽。

东北烟区由于不同省份纬度差异较大,所以移栽期由南向北推迟,辽宁为5月中旬,吉林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黑龙江是5月下旬。

华南烟区多为一年三熟制,移栽期主要受种植制度的影响。

前茬作物的收获期决定着烟草的移栽期。

广东南雄春烟在2月中旬移栽。

广西武鸣在一月下旬移栽,福建永定在一月上中旬移栽。

华中烟区江西春烟移栽期为4月上中旬,浙江桐乡为4月下旬,安徽南部春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夏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湖南春烟在三月上中旬移栽。

西北烟区甘肃兰州的黄花烟一般为夏天栽烟,其他各省烤烟移栽期与黄淮烟区的夏烟栽期基本接近三、栽植密度一般平原地区,土层肥沃,肥水条件好的烟田,栽植密度为1100~1300株/亩,山区丘陵土层浅薄,肥水条件较差,栽植密度1300~1500株/亩,白肋烟栽植密度为1500~1800株/亩,香料烟的栽植密度为5000~8000株/亩。

烟草大田管理

烟草大田管理

蔸期,称团棵为斑鸠窝。伸根一般需要25~30d。 1.生育特点 伸根期烟株的生长是地上地下同步生长阶段, 只是根系扩展更为迅速,根干重和体积比还苗期增加10倍以 上,而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初期茎部尚短,叶片聚集地面, 随着烟株的生长,新叶不断出现,叶片发生速度加快,平均 每3d左右发生一片新叶,茎部也伸长加粗,此期是烟株的营 养体建造阶段,也是决定烟株叶片数目的关键时期。烟株体 内代谢活动以氮素代谢为主,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主 要用于根、茎、叶的生长。伸根期是烟株旺盛生长的准备阶 段,也是栽培管理的一个重要时期。
(二)烟草大田管理存在的问题

烟苗移栽后的大田管理是保证优质适产的 重要环节。优良的品种需要配套的栽培措施, 只有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优良品种的特 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使烟叶的品 质向着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只有大田管理 得当,才能生产出适合烘烤的烟叶,才能为 烟叶质量提供保障。
团棵时烟株生长锥已转化为花序原始体,所以,旺
长期是烟株营养体增大的阶段,但仍以营养生长为 主。旺长前期烟株是以氮代谢为主,后期代谢方向 由氮代谢向碳代谢转变,但仍以氮代谢为主。这一 时期对光、肥和水的要求较高,消耗水分约占全生 育期的50%以上,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则 占50~60%。当肥水等条件不适时,烟株不能旺长, 错过旺长的最佳时期。此期是水分临界期,对烟株 产质形成极为不利,烟农称为“握脖旱”。若肥水 过多,往往会导致土壤营养淋失,烟株徒长并早衰, 对烟叶质量形成不利。故旺长期也应使烟株稳健生 长。
不同烟区和不同烟草品种对大田保苗措施 的要求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 施实现大田保苗。 (1).确保全苗 移栽质量高 为了使移栽后烟株长势均匀 一致,移栽时要选择大小一致、苗色一致、 健壮无病、根系发达的烟苗;淘汰弱苗、高 脚苗和过大过小苗。

烤烟大田期管理要点

烤烟大田期管理要点

03
烤烟大田期管理技术
移栽技术
移栽时间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烟叶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移栽时间,一般介于4月至5月之间。
移栽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烟叶品种的特性,确定合理的移栽密度,以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移栽方法
采用穴栽或条栽方式,保证烟苗栽种深度适宜,浇水定根,提高烟苗成活率。
施肥技术
01
施肥计划
根据烟田土壤肥力和烟叶品种的需肥特性,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包
D地区烤烟大田期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
D地区烤烟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缺乏科学指导,导致烟叶质量不稳定、产量低等 问题。
改进措施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烟农技术水平;同时引进优良品种 和先进种植模式,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烤烟品种选择与改良
品种适应性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烤烟品种,保证烟 叶品质和产量。
品种改良
通过杂交、诱变等手段,培育抗病、抗虫、抗旱等性状优良 的烤烟品种。
烤烟轮作与套作
轮作制度制定
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重茬连作,减少土壤病虫害和养分偏耗,提高烤 烟产量和质量。
套作模式选择
在适宜地区采用烤烟与其他作物的套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烤烟生长不均衡
总结词
烤烟生长不均衡表现为同一地块内烟株生长 速度不一致,影响烤烟的产量和质量。
详细描述
烤烟生长不均衡往往是由于土壤肥力、灌溉 、管理水平等因素不一致所导致。为了解决 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精细整 地,使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尽量一致;2)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烟株生长环境良好;3 )合理密植,增加烟株间的通风和光照,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肥方法上采用基追肥分开,
基肥以氮、磷为主,追肥以氮、
钾为主。基肥纯氮占总施肥量 的49%,追肥占51%。 • 基肥理墒时采用插条定位环 施或定点塘施,一次性施完。 塘施时要将肥料与塘土充分拌 匀,防止肥料烧苗,农家肥作 盖塘施用。

第一次追肥在移栽时,每亩5 公斤复合肥兑水作定根水浇 施。

3、揭膜
烟株进入团棵—旺长前(移栽后35—40天),雨季来临前及时揭膜。揭膜时先打 掉底部无烘烤价值的2片奶脚叶,并从烟株的两侧慢慢撕膜,尽量避免伤害叶片 和长出的新根。揭膜要做到干净彻底,统一集中处理废旧薄膜,保持田间卫生。
4、提沟培土 烟株团棵进入旺长期前(或烟株掲 膜后)进行提沟培土,确保抗旱 保墒、增进地力、减少田间病虫 害。方法:松动表层土壤,提深 沟、高培土(垄高35厘米以上), 使细土与茎基部紧密结合,墒体 充实饱满,不留空隙,做到墒高、 沟深、底平、排灌通畅,保持四 周沟比墒沟低10cm以上,腰沟比 四周沟低10cm以上。
群体长势目标:个体、群体协调发展。
上下部烟叶 之间没有过多竞争, 烟叶厚薄适中!
下部叶有充分 阳光
长势长相:个体发育充分,
株形理想,群体结构合理。
株型:筒形,株高120cm左右。 留叶数:20-22片,顶叶宽 20cm以上。 单叶重:下部烟6-8g,中部
烟9-12g,上部烟10-13g左右。
亩产量:160kg左右。
(1)症状诊断 • 幼苗感病后,先在新叶上发生“明脉”(即沿叶脉组织变浅绿色),对光看呈半透明状, 以后蔓延至整个叶片,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 • 几天后就形成“花叶”,叶片局部组织扭曲,叶绿素褪色,浓绿、浅绿或黄绿相间;病叶 边缘有时向背面卷曲,叶基松散。 • 早期发病烟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生长缓慢,重病株的花器变形、果实小而皱缩,种子 大半不能发芽。 (2)防治方法 • 目前对病毒病还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据全国烟草大田药效试验网试验结果,宁南霉素250 倍液和金叶宝500倍液对花叶病有一定防效;0.1%褐藻酸钠、0.1%硫酸锌以及植病灵Ⅱ号 600倍液喷施,对减轻花叶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有薄层菌脓,干燥后病斑破裂脱落,叶片被毁。
(2)防治方法 • 对于易感病的品种,初发生时喷1:1:160波尔多液,进入团棵前应及时喷施200单位的 农用链霉素或400倍液的DT杀菌剂;一经发现立即喷施农用链霉素或DT杀菌剂控制病害; 在连雨天特别是降冰雹过后应马上喷施药剂保护。
9、普通花叶病
最初在叶片上出现直径0.1厘米的小斑点,以后变褐色。 当逐渐扩展到1~2厘米时,病组织开始变褐,病斑产生明显的同心轮纹,质脆、易破、
病斑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环,病斑中心有黑色的霉状物。
• 天旱时在病斑中部产生裂孔。病害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联接并合,枯焦脱落。
(2)防治方法 • 结合采收底脚叶喷第一次药,一般要间隔7~10天,喷2~3次。40%的菌核净400~500 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
灌根。
5、立枯病
(1)症状诊断

一般发病在茎基部,最初形成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茎的四周,被害茎基渐次变细,病苗干枯,萎
蔫而死。

本病的显著特征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显著的凹陷收缩状。当与黑胫病、猝倒病混淆时,可检查
病部的菌丝。
• 立枯病菌的菌丝其分枝处突然变细,形状特殊,易于区别,而上述两种病原菌的菌丝分枝都不呈细 缩状;有时在立枯病重病株旁可找到黑色菌核。
可用溴甲烷熏蒸,其方法是每立方米营养土用药130~160克,并在15℃以上薰蒸48小时, 温度在10~15℃时延长时间到72小时,温度低于10℃无效。薰后通风4~6天。还可用施美 地进行熏蒸,方法和溴甲烷相同,但熏蒸时间要90~100小时。
3、赤星病
(1)症状诊断

• •
植株病斑一般从下部叶开始发生,以后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
1、移栽节令 根据我州气候条 件、栽培制度、品种 特性等因素确定移栽 期;按行距120cm、 株距50—55cm进行拉 线理墒,推行定位深 塘移栽,亩栽烟 1000—1100株。
2、移栽要求: 一是规模连片地块要求3-5天内栽完,
当天取的烟苗当天栽完;
二是移栽时土壤水分过大或雨后不宜 立即栽烟; 三是烟苗要栽直、栽正,用细土、干 土覆盖; 四是浇足定根水,实行深栽,栽后烟 苗生长点露出茎秆3cm左右; 五是苗龄适中; 六是地膜栽烟覆膜要达到“严”、 “紧”、“平”、“实”。
个体发育充分
中耕管理目标: 长成理想的株形 下部叶阳光充足 上部叶叶片开展 整株叶厚薄适中
五、适时封顶
• 封顶:根据烟株营养状态、品种特性等确定封顶的早晚和留叶数。一般采
用现蕾打顶,当烟田烟株有50%出现花蕾时,应及时封顶,留足叶数。打
顶本着先打健株,后打病株;晴天上午进行,打顶所留主杆比顶叶略高; 打掉的烟花、烟杈、烟叶应及时带出烟田集中处理。封顶后当天抹去超过 2cm腋芽,及时用化学抑芽剂从封顶的断口处顺茎杆慢慢流至下部,直至 每一个腋芽都有药液。化学抑芽应在晴天,不得在雨天或清晨进行。施用
矮小,根系发育不良。
(2)防治方法 • • 目前,国内缺乏有效药剂,也没有成功地育成抗黄瓜花叶病病毒的新品种; 一般采取农业措施防治:一是种植隔离带防止蚜虫,如向日葵、小麦田等;二是以 银灰色地膜覆盖苗床或烟田,可驱蚜防病;三是及时拔出病株销毁;四是铲除田间 及四周杂草等等。
• 烟蚜防治方法 10%功歼WP 1000-1500倍液、20%烟虫净1200倍、
3、合理配方施肥 施肥原则: 坚持“测土配方, 平衡施肥”的原则,根据气候 特点、品种特性、土壤肥力、 肥料性质等因素,确定施氮量、 氮磷钾比例、肥料种类及施肥 方法,中微肥按“缺什么,补
什么”的原则进行补施。
4、适时揭 膜促管理

三、施肥
1、农家肥的使用

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每亩使
4、覆膜 覆盖栽培可以改善土壤和 近地面的温度、水分况,提 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 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 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利用 率。盖膜前对墒面进行喷杀 虫剂和杀草剂,减少地下害 虫及杂草,盖膜时将地膜与 垄面紧贴,呈相对密闭状, 用细土封严压实压紧膜两 边,让裸露的膜面尽可能多。
二、移栽
4、黑胫病
(1)症状诊断 • 烟草黑胫病在苗床发生较少,主要危害大田。发病部位主要是烟株茎基部和根部,也 可侵染叶片。前期症状像“穿大褂”,后期像“贴膏药”,严重时出现“腰烂”。 (3)防治方法 • 移栽时用20%移栽灵1500倍液喷洒烟株或浸根,移栽后10天用25%甲霜灵500倍液、50%
菌必除WP、72.2% 霜霉威SP600~900倍液灌根,每株用量50~100mL,间隔10~15天再次
2、整地:小春收获后及 时进行翻犁、碎垡、平整, 挖好边沟和腰沟。边沟要 比腰沟深10cm以上;腰 沟比子沟深10cm以上, 要求垄沟平直便于排灌。
3、理墒:在植烟区统一连片区域划定
统一墒向,有利于烟田通风、采光, 兼田地排水。要求墒面宽40—45cm, 墒高20—25cm(培土后墒高35—40 cm),做到墒平、沟直、土细、墒面 饱满无杂物,横看、直看、斜看一条 线。可分为人工理墒和机械理墒。
10、黄瓜花叶病
(1)症状诊断 • 发病初期表现脉明,几天后出现典型花叶和斑驳。叶片变狭长,叶缘上卷;叶面象 侧翼变狭变薄,呈拉紧状;叶尖细长。强致病株系常造成褐色坏死或深褐色闪电状 坏死,上部叶片常出现花叶灼斑;弱致病株系则使叶片轻微斑驳。早期发病的烟株
皮革,发暗无光泽(这与烟草普通花叶病症状不同);叶片质脆而粗糙;叶基变长,
内容与方法:
1、查塘补缺
栽后3—5天,及时进行查塘补缺,并对弱苗追施偏心肥(兑水浇施),以保大田 全苗。 2、中耕除草
未覆膜烟株栽后10—15天,摆小盘前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锄破土表,消灭杂 草为目的,深度5—7厘米;栽后20—25天摆大盘前后结合追肥深锄15厘米左右。 距烟株远的深锄,近的浅锄,不得损伤和松动根系。
莫蚜灵8-16mL/亩兑水15-30L主喷心叶,或用吡虫
啉灭蚜签。
烟青虫防治方法 20%功歼1500倍、20%烟虫净1500倍与发生初 期主喷心叶。
• 地老虎防治方法 20%功歼1500倍、20%烟虫净800倍喷洒烟株及 周围土壤,90%敌百虫晶体0.5千克加水2.5~5.0 千克喷在50千克粉碎炒香的豆饼或麦麸上并拌匀, 于傍晚撒到烟苗附近或于栽烟时封于烟窝中,每 亩 用量15~30千克。
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800公斤 左右,移栽时作为盖塘肥施用, 推广发酵菌剂农家肥发酵。

方法:将农家肥水分调至 55—60%,添加相应的发酵 菌剂,堆好后用旧塑料薄膜或 其他东西覆盖,让其充分发酵, 充分腐熟即可施用。
2、基肥和追肥施肥方法及时间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和当年气候等 情况,合理安排配方。基肥及追肥配方为: 基肥配方为N:P2O5:K2O=8:15:22(规格:45 公斤/袋,硼砂1%、硫酸锌0.5%、硝态氮含量 ≥45%) 追肥配方为N:P2O5:K2O=15:0:33(规格:25 公斤/袋,硝态氮含量≥60%)
抑芽剂后6小时内若下雨应重施抑芽剂。
优化烟叶结构
当前烟叶生产形势:烟叶原料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多方联动 提升结构
组织实施 清除3片不适用底脚 叶及2片不适用顶叶 给予不适用烟叶清除补贴
四满意
政府税收增加 烟农收入增加 烟草效益增加 工业企业满意
政府
烟农
烟草
还苗期
旺长期
大田生长期的四个主要时期
现蕾期
成熟期
六、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1、炭疽病
(1)症状诊断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内可扩
展成直径2~5 mm的圆斑,略有凹陷,中心为灰白色,边缘 呈黄褐色或赤褐色。群众称为“水点子”或“雨斑”。 (2)防治方法 防治此病应着重于苗期,中心环节是合理定苗减少荫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