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 练习题 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

(4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前四句紧扣“望洞庭湖”描写景物,后四句抒情,表明“赠张丞相”之意。

B. 首联点明时令,“平”“混”写出洞庭湖水岸齐平,与天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C. 颔联运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烟波浩渺的壮观景象和汹涌澎湃的雄伟气势。

D. 这首投赠诗借“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张丞相的羡慕之情。

5.“欲济无舟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

(4分)4.(2分)D5.(2分,意对即可)诗人的言外之意是想从政(当官或干一番事业)(1分),却无人引荐,希望得到举荐(1分)。

(一)阅读《卖炭翁》,完成4~5题。

(6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通过叙述卖炭老人一车千余斤的炭被抢的经过,揭露“宫市”的掠夺本质。

B.开头六句,在写卖炭老人的炭来之不易的同时,反映出卖炭老人生活的艰辛。

C.“翩翩两骑来是谁”,运用反问,强烈讽刺了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丑恶行径。

2023届初三语文学科练习卷含答案

2023届初三语文学科练习卷含答案

2023届初三语文学科练习卷含答案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2.,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老师想让同学们互助学习,可有些同学觉得为别人讲解知识是浪费时间。

于是老师引用《虽有嘉肴》中“,”这两句古训告诉他们,自我学习和教授他人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父子俱清胡质之子威,字伯虎①。

少有志尚,厉操清白②。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③。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④?”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

”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拓展练习(pdf,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拓展练习(pdf,含解析)新人教版

a.烘托人物心情;b.烘托人物形象;c.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③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 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埋下伏笔。④环境描写对主题的作用。a.暗示文章的中心;b.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要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不是单一的,一定要从多个方面分析。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 寒 (3)身上衣裳口中食 解析 根据提示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答案 A 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答案 B “凸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理解有误。这一句是心理描写,结合上句“可怜身上 衣正单”可以看出,“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这是因为他把解决衣食 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所得的钱上。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深刻揭示了卖炭翁的悲 惨处境。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1)锦(红)衣 春游 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 (2)表达了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意对即可) 解析 (1)本诗比较直白,容易理解,根据题干提示,抓住关键词句作答即可。“锦衣”写的是 富家公子的穿着,“侵晓”写富家公子“春游”的时间,“野庭”是地点,结果是“踏烂麦青 青”。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情感的能力。本诗前两句描写贵公子穿上比彩霞还鲜艳的锦衣,一大 早就兴致勃勃地骑马去野外春游。字里行间明显地透露出贵公子的豪华与权势。后两句即紧 切公子的身份来揭露其骄纵行为。“骄骢”,是骄纵不驯的马。“骄”,指马骄,亦指人骄。 一个“不识”,一个“骄骢”,活画出骄横的权豪子弟的丑恶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此行径的不 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 山东菏泽中考,4—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各题。(4 分)

《卖炭翁》试题及答案

《卖炭翁》试题及答案

《卖炭翁》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卖炭翁》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

2. 诗中“满面尘灰烟火色”描绘的是卖炭翁的_______。

3. 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形容的是卖炭翁的_______。

4. 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暗示了卖炭翁所面临的_______。

5. “宫使驱将惜不得”反映了卖炭翁的_______。

二、选择题1. 《卖炭翁》一诗中,卖炭翁的炭被谁买走了?A. 普通市民B. 宫使C. 卖炭翁自己D. 其他商人答案:B2. 卖炭翁的炭被买走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A. 高兴B. 悲伤C. 愤怒D. 无所谓答案:B3. 诗中“一车炭,千余斤”说明了卖炭翁的炭有多少?A. 一车B. 千余斤C. 一车千余斤D. 不明确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卖炭翁》一诗中卖炭翁的形象。

答案:卖炭翁是一个辛勤劳作、面容憔悴的老人,他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形象地展现了他艰苦的劳动生活和贫困的境遇。

2. 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反映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状态?答案:这两句诗反映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冬天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以便自己的炭能卖个好价钱。

这种心理状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生计的渴望。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卖炭翁》全文,回答问题:全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诗中“市南门外泥中歇”描绘了卖炭翁的什么情景?答案:这句诗描绘了卖炭翁在市南门外泥泞的道路上休息的情景,反映了他劳作的艰辛和疲惫。

2.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中的“黄衣使者”和“白衫儿”分别指什么?答案:这里的“黄衣使者”指的是宫中的使者,而“白衫儿”则是指他们的随从。

人教部编本(2017)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本(2017)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练习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忍:狠心。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①能:如此、这样②何由:怎能、如何③安得:如何能得到④庇:遮盖、覆盖⑤突兀:高耸的样子⑥见:通“现”,出现2、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①表现群童顽皮的诗句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②表现诗人衰老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诗中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④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此诗题目中的“歌”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4、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生动写出风势之大、风力之猛和风之无情,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5、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

这两句是环境描写,写傍晚秋雨之前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暗淡阴冷的氛围,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床头屋漏无干处”作下铺垫,而且烘托出诗人凄恻悲惨的心境。

6、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指的是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诗中描绘了风高雨急、屋破漏雨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在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10.部编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10.部编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小练习(5)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

(共18分)[甲]韩愈《马说》[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丙]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9、对[丙]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

“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

“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

“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骈死于槽枥之间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B、食不饱,力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C、才美不外见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小石潭记》D、心忧炭贱愿天寒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十二章》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系向牛头充炭直()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13、[甲]文中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4、[乙]“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二、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满面尘灰烟火色,。

2. ,心忧炭贱愿天寒。

3.夜来城外一尺雪,。

4.,黄衣使者白衫儿。

5.半匹红绡一丈绫,。

6.,回车叱牛牵向北。

7.本诗歌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8. “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

9. “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

10. “黄衣使者”是指;“白衫儿”是指。

11.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

12.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13. “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14. “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句诗反映了。

15. 《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 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知识梳理及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知识梳理及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知识梳理及练习题XXX是一位在南山里砍柴烧炭的老人,他的脸上满是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他卖炭得到的钱只能用来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有一天,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突然,骑着两匹马的人出现了,他们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XXX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XXX,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表现手法上,XXX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

例如,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与太监的霸道不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诗中还出现了通假字“惜不得”,表示价值。

填空题:1.“惜不得”体现了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2.“半匹红纱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宫使的霸道不公。

3.描写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去掉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5.改写:卖炭翁卖炭是为了谋求生计。

6.改写:《卖炭翁》开头四句描写卖炭翁艰难的劳动环境和内心活动。

诗中的诗眼是“身上衣裳口中食”,展现了卖炭翁的生存希望。

7.改写:XXX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和《卖炭翁》等。

8.改写:诗中的“驱将”意为赶车。

9.改写:诗中的“半匹红纱一丈绫”反映了唐代商业交易中绢帛等丝织品代替货币,但其价值远不如一车炭。

这句诗表现了宫市的不公。

10.改写:诗中多处使用反衬手法,比如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XXX”反衬宫使的掠夺和卖炭翁的艰难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炭翁》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满面尘灰烟火色,。

2. ,心忧炭贱愿天寒。

3.夜来城外一尺雪,。

4. ,黄衣使者白衫儿。

5.半匹红绡一丈绫,。

6. ,回车叱牛牵向北。

7.本诗歌的作者是(朝代)诗人。

8.“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

9.“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

10.“黄衣使者”是指;“白衫儿”是指。

11.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

12.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13.“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14.“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句诗反映了。

1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
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
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三、简答题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3题答案略
14.“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句诗反映了宫市的霸道不公。

1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C选项后面应该改为: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B选项白居易是唐朝的;C选项卖炭翁不敢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
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
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D选项“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外滩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三、简答题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__“辗”_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