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意义、原因等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一、企业收购情况分析1.吉利汽车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原因1)技术和品牌号召力提升为主的战略转型吉利汽车早在2007年就已经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方针:不打价格战,但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从之前的成本优势逐步转变为技以技术优势与用户覆盖率的服务定位。
由于吉利汽车属于国产民营汽车品牌,长期以来,在汽车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深深的“草根”印象,虽然这已经给吉利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厚的利润,但是却极大程度的阻碍着吉利向中高端汽车市场渗透与发展的步伐,品牌优势不能极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对吉利汽车来说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然而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沃尔沃汽车,他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财产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毋庸置疑的,谁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谁就将获得更多的关于生产、安全性能及节能环保方面的先进技术。
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不但填补了自己缺乏定级豪华品牌的空缺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整体形象,并且可以通过品牌移植来提升自主品牌价值,最终实现能够参与国外竞争的高端民族品牌。
同时,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也标志着吉利汽车正式走出了自己转型的第一步。
现在再看吉利汽车,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2)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对于身为国内民营企业的吉利汽车而言,要想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特别是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欧美市场是一件分厂困难的事情。
而国际并购,无疑是让吉利汽车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的一条捷径。
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力无疑将成为中国吉利走向世界的桥梁,而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也无疑将为国内民营企业走向世界指明了一个方向。
3)学习国外先进的品牌营销管理沃尔沃的品牌营销理念一直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档生活”密不可分,在锁定追求生活质量,注重安全和环境的同时又会给客户带来低调稳重的体验。
吉利汽车通过对沃尔沃品牌营销战略的学习,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著名汽车品牌以及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
4)吉利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密不可分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震惊整个行业的“蛇吞象”式的海外并购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李书福个人的坚持、努力、决心以及对汽车的梦想成为了推动整个并购进程的重要支撑。
吉利对沃尔沃跨国并购的分析

吉利对沃尔沃跨国并购的分析摘要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跨国并购了沃尔沃汽车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全部股权。
本文通过展开对这一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跨国并购案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从而探讨吉利应对诸多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吉利首先应该想办法降低每辆车的生产成本,使沃尔沃摆脱连年亏损的境地,然后再全面打开中国市场,使沃尔沃有盈利的可能,但同时必须还要顾及沃尔沃原有的高端品质和中国与瑞典的文化差异等问题,从根本上留住沃尔沃的核心人才,消化掉其高端技术。
现在看来,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之后虽然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从吉利官方对各种质疑的表态中,我们不难看出吉利已经做好了应对挑战的各项准备。
希望吉利的跨国并购之路可以走的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平坦。
关键词:跨国并购;吉利;沃尔沃The analysis of Geely to Volvo transnational M & A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sweeping the globe, Geely with 18 billion dollars for the price of transnational M & A for V olvo’s equity, inclu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is paper started on this sensational country, even the world's cross-border M & 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analysis to address the many challenges of Geely countermeasures to be taken. Geely should first try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per vehicle, so that successive loss of the V olvo out of position, and then fully open the Chinese market, V olvo has profit potential, it mus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original V olvo the high qualit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Sweden, and other issues, a fundamental core of talent to keep V olvo and absorb the high-end technology. It now appears that lucky after M & A V olvo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many uncertain factors, but Geely official statement made by a variety of questions, we can easily see that Geely has already done the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he various preparations. Hope that Geely’s transnational M & A channel of road can go farther and farther, also more and more smooth.Key words: transnational M & A; Geely; volvo目录1 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介绍 (1)1.1 吉利与沃尔沃简介 (1)1.2 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的原因 (2)2 并购后吉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4)2.1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机遇 (4)2.2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挑战 (5)3 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后的经营对策 (8)3.1 降低生产成本 (8)3.2 全面打开中国市场 (8)3.3 保持沃尔沃原有特性 (8)3.4 留住核心人才,消化高端技术 (9)3.5 促进文化的融合 (9)参考文献 (11)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吉利收购沃尔沃动机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动机分析一、战略性动机提升品牌:吉利是低端品牌做起的汽车,产品生产主要面向大众,走低端路线,市场稳定之后刚刚开始了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经营战略准备走国际化路线。
而沃尔沃作为知名的豪华汽车,在国际尤其是欧洲享有盛誉,收购沃尔沃对于吉利而言,无疑会提高品牌形象,打开国际市场,推动其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方面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国家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2009年年初出台的《汽车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
此时吉利不失时宜的要收购海外汽车品牌恰好与政策相呼应。
获取核心技术:中国的汽车产业大部分上可以说是始终以市场交换技术来求得发展,吉利准备走国际化路线转型高档轿车就必须要过技术关,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的深化力度。
全面并购之后,大量高端的汽车人才可以为其所用。
而且沃尔沃在汽车节能和环保方面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专利,并且拥有多项关于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这都为吉利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原始技术依据和支持,将促使吉利向高端进发的技术跨越加速发展,进而强有力的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步伐。
降低成本:虽然众所周知沃尔沃的品牌可以和奔驰、宝马等抗衡,但其昂贵的造价也始终是困扰其发展的一大问题。
而李书福领导的吉利企业造出的车号称世界最便宜的汽车之一,足以说明吉利在产业链之间的协调管理和运营上是有一定能力的。
沃尔沃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特点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以吉利的低价位产出具有沃尔沃性能和价值的车来,将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学习市场营销及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沃尔沃通过体育营销和大成本的营销让自己的品牌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锁定了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安全和环境并且又不爱张扬的用户群体。
能够近距离地学一学外资品牌的营销策略,同时沃尔沃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也对吉利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车企来说,都是未来走向世界的前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而沃尔沃则是瑞典的知名汽车品牌。
2010年,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这一并购案成为了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这一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也成为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研究的对象。
本文将对吉利并购沃尔沃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启示。
首先,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背后是吉利汽车对国际市场的野心和战略布局。
作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一直在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
通过收购沃尔沃这样一个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吉利汽车得以快速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这一举措也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野心和实力。
其次,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成功也离不开吉利汽车对沃尔沃品牌的保护和发展。
吉利汽车在收购沃尔沃后,充分尊重了沃尔沃品牌的瑞典文化和价值观念,保持了沃尔沃汽车在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上的独立性。
同时,吉利汽车也为沃尔沃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源,加速了沃尔沃汽车的产品更新和国际市场拓展。
这种成功的整合和发展模式,为国际并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最后,吉利并购沃尔沃案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同时,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也引发了对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应该如何平衡利益、文化和品牌的思考和讨论,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综上所述,吉利并购沃尔沃案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的国际并购案例。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战略意图和实践路径,也可以为国际并购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成功案例涌现,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次重大事件,也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
这次收购案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吉利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收购沃尔沃,实现了自身的国际化战略布局,同时也为中国汽车制造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本文将对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战略意义、收购过程、收购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首先,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这次收购不仅仅是一次企业之间的交易,更是中国汽车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不仅获得了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打破了国际汽车市场的壁垒,提升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这次收购也为中国汽车制造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战略布局。
其次,收购过程也是本次案例的关键之一。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资金筹措、技术整合、文化差异等。
然而,吉利通过与沃尔沃的充分沟通和协商,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收购方案,最终成功完成了收购。
这充分体现了吉利在国际并购领域的实力和经验,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最后,这次收购对吉利和沃尔沃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吉利来说,收购沃尔沃不仅扩大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提升了其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能力。
而对于沃尔沃来说,吉利的注资和支持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加速了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发展。
可以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次双赢的交易,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
综上所述,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领域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通过对这次收购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实力和经验,还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相信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将会更加巩固,国际竞争中也将更加强劲。
吉利收购沃尔沃意义、原因等分析.

•
• 这项海外并购,可以提升 中国汽车产业在本土市场 的竞争力,为自主创新提 供原始技术依据,实现技 术跨越,并为中国汽车产 业“走出去”提供现成的 通道,迅速提升中国汽车 及零部件在欧美日市场的 比例,解决中国汽车产业 自主创新所面临的知识产 权问题,实现在发达国家 汽车市场你中有我零的突 破,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汽 车产业的国际形象。
•
•
•
• 2010年2月3日,上海嘉尔沃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 元,其中,嘉定开发区持股60%,嘉定国资持股40%。法 定代表人为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郁建华。在吉利万 源之后,第二个融资平台开始搭建。 • 2010年2月9日,一项特殊协议在吉利和嘉尔沃之间签订, 该项协议名称为《吉利沃尔沃上海项目框架协议》。按照 这个协议,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中国总部将建立在上海市 嘉定区,并在该区设立一个沃尔沃国产工厂。吉利、大庆 国资、上海嘉尔沃,出资额分别为人民币41亿元、30亿 元、10亿元,股权比例分别为51%、37%和12%。此时, 离吉利与福特签订最后协议还有26天。 • 8月2日,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15亿美元中,有11亿 美元来自上述融资平台,2亿美元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伦敦 分行,另有2亿美元为福特卖方融资。
第二部分
•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 分析
宏观分析(PEST)
• • • • • • 政治环境(Political) (1)国际关系 ①瑞典是最早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号称建设的是民主社会主义.中瑞关系平稳发展,两国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并取得显著成果。 ②瑞典首相表示欢迎吉利与沃尔沃最终结盟,中国政府也对此事持鼓励态度,在经济和政策方面都 给予了很多的支持。 (2)政策干预 ①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 国务院推出《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大力鼓励民营企 业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加大信贷、保险外汇等支持力度,加强对‘走 出去’企业的引导和协调。 ②我国实行海外并购都要在发改委备案的政策,不允许自相残杀。沃尔沃认识到要走出困境,眼下最 大的机遇就是借助中国市场。所以回过头来看,当吉利在发改委备案时,沃尔沃如果要选择中国,就只 能选择吉利。 ③国内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境外投资支持力度;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简化境外投资的审批程序;在 我国外汇储备存量较高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后,放宽了对外投资,这也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提供了 经济保证 ④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 组。”兼并重组有多种形式,不仅是国内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也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并购海外的汽车企业。 众多政策的支持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公司提供了地利之势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近年来,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吉利汽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0年,吉利汽车宣布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个跨国并购事件震动了整个汽车行业。
本文就针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进行研究。
一、动因1、扩大市场份额吉利汽车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国内市场,在国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占优势。
而沃尔沃汽车则是欧洲主要的汽车厂商之一,在欧洲拥有很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这对吉利汽车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汽车可以扩大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2、丰富产品线吉利汽车主要生产经济型的汽车,而沃尔沃汽车则主要生产高档车型,两者的产品线互补性比较强。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汽车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提高自己的产品档次,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同时,通过沃尔沃汽车技术的借鉴,吉利汽车可以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
3、提升品牌价值二、效果1、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2、提升产品质量3、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汽车制造业一直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吉利汽车通过收购沃尔沃,获得了沃尔沃汽车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这对于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借鉴沃尔沃汽车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吉利汽车可以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相辅相成,不仅可以增强吉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还可以丰富产品线,提高产品质量,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这次收购事件无疑对吉利汽车和中国汽车制造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报告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的分析报告,探讨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及启示。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次尝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向高端市场进军的重要一步。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实现了自主品牌升级和技术创新的突破,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吉利还通过吸收沃尔沃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实力,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这一案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吉利、沃尔沃、收购、国际化、竞争力一、背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寻求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吉利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也积极参与到这股国际化浪潮中。
吉利自主品牌长期以来在市场上的地位并不明显,想要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技术实力迫在眉睫。
二、收购原因1.增强国际竞争力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沃尔沃作为世界著名的豪华车品牌,具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端的市场认可度。
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可以迅速提升自身品牌形象,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2.实现自主品牌升级吉利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想要进一步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必须进行品牌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自主品牌得以迅速升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收购过程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并不顺利,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来自国际市场的质疑和阻力,多数人认为吉利作为一个中国企业能否管理好沃尔沃并实现其转型目标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还面临着技术和文化差异的挑战。
吉利需要克服这些障碍,尽快融入沃尔沃的企业文化,有效整合资源。
在收购过程中,吉利采取了多项策略,如推出了全新的管理团队,加强了沃尔沃和吉利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同时还保留了沃尔沃原有的技术和品质优势。
四、收购影响1.吉利品牌形象提升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回报一:沃尔沃轿车品牌 • 回报二:9个系列产品。 9个系列产品包括S40、S60、 S80、C70、C30、XC90、XC60、V50、V70,这几乎是 目前沃尔沃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车型。 • 回报三:3个最新车型平台 3个平台为沃尔沃的P1、P2、 P24平台。 • 回报四:2000多个全球经销商 • 回报五:供应商体系 • 回报六:研发人才 • 回报七:境外工厂和员工 • 回报八:福特的技术支持 • 回报九:沃尔沃知识产权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意义
• 吉利并购沃尔沃,一是可以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 快走向国际市场。二是可以嫁接国际知名品牌为我所用。 三是可以彰显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 •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许多国外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 是中国企业出手的好时机。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用较低的 成本,获取到梦寐以求的汽车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 营销渠道。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技 术跨越的一个捷径,可以迅速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软实力。 • 从当事双方签署的协议来看,吉利不仅收购了沃尔沃的全 部股权,买到了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和制 造设施,还获得了沃尔沃在全球的经销渠道。
第四部分
•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的 总结和建议 及定位
收购之后,卲利如何定位沃尔沃
• 收购沃尔沃之后,卲利将陷入艰难的战略困境。卲利公司 已经拥有了四个品牌,而卲利公司每年的销售量才有多少? 区区30多万辆。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通用运作不好 七个品牌,最后破产;今天的全球最大汽车企业丰田也才 运营四个品牌。卲利有限的资源如何能同时运营好四个品 牌?唯一的方法就是集中资源,最好的选择是将卲利公司 的资源集中于沃尔沃品牌。这也许有悖常理,但几乎是这 场收购战唯一的希望。 • 卲利应该注意到发生在塔塔身上的情况。两年前,印度塔 塔汽车公司花费了23亿美元从福特公司收购了捷豹和路虎 两个品牌。根据美国商业杂志报道,在收购后,这两个品 牌以每天110万美金的大出血速度在亏损。 • 捷豹和路虎在被塔塔收购前的几年里也是不赢利的。福特 在1999年收购了捷豹,第二年就以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了路虎。所以,福特在摆脱它负赢利的境况前已经损失了 近30亿美元(加上营业损失)。
•
•
•
• 2010年2月3日,上海嘉尔沃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 元,其中,嘉定开发区持股60%,嘉定国资持股40%。法 定代表人为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郁建华。在吉利万 源之后,第二个融资平台开始搭建。 • 2010年2月9日,一项特殊协议在吉利和嘉尔沃之间签订, 该项协议名称为《吉利沃尔沃上海项目框架协议》。按照 这个协议,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中国总部将建立在上海市 嘉定区,并在该区设立一个沃尔沃国产工厂。吉利、大庆 国资、上海嘉尔沃,出资额分别为人民币41亿元、30亿 元、10亿元,股权比例分别为51%、37%和12%。此时, 离吉利与福特签订最后协议还有26天。 • 8月2日,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15亿美元中,有11亿 美元来自上述融资平台,2亿美元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伦敦 分行,另有2亿美元为福特卖方融资。
• • • •
• 经济人口环境(Economic) • (1)国际经济环境 • 2008年9月以来.近200年来逐渐形成的华尔街金融版图,正遭遇“地 毯式”的巨变。破产和另类成为华尔街的关键词。有着158年辉煌历 史的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美林集团易主美国银行,大摩也寻求合 并;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也在为避免破产苦寻买 主……受这次金融风暴波及,西方各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而福特公 司也因此债务缠身。 • 下图为2006年—2009年沃尔沃汽车销售状况:
技术环境
• (1)我国汽车行业技术落后,国产汽车业主要以成本优势,打价格 战,在技术层面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在自主品牌企业造高档车难度大, 造中低价位车的难度比较小,国内市场急需引进高档车生产核心技术。 • (2)我国加大金融对对外高新技术投资的支持 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 功能,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 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高新技 术产品出口等在贷款上给予重点扶持;运用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各类 商业金融机构支持高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使我国高新技 术迅速发展,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提供了技术条件 • (3)吉利从2007年开始战略转型,提出了不打价格战,要以品牌、 技术、品质、服务赢市场,要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有利 于沃尔沃公司的收购恰能补充在技术方面的不足。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总收入出现了 大幅下滑,由07年的约180亿美元跌至约140亿美元。
• 税前利润
• • •
•
•
此前4月份沃尔沃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就已显示了延续疲软的态势,净亏损 42.3亿瑞典克朗,一季度卡车净订单量也下降65%。并在08年第四季度,该 集团就出现了14亿瑞典克朗的严重亏损。 尽管二季度净亏损是迄今为止的最大亏损,但沃尔沃公司仍表示,需求似乎 已经走出底部。并有报道称,沃尔沃公司二季度卡车净订单量为26,624辆, 同比下降51%,但较一季度有所回升。 2007年全球销量只有42万多辆,2008年减为37万多辆,连年处于亏损之中。 2009年前9个月该公司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0%,为1590亿瑞典克朗(约合154 亿欧元),亏损达147亿瑞典克朗(约合14.3亿欧元)。连年的亏损使沃尔沃的 资产价值从1999年福特收购时的64亿美元跌到今天的20亿美元,十年内资产 价值跌幅为68.75%。商誉的虚估部分还未能准确计入。 第二季度,沃尔沃集团净销售额为539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8.1瑞 典克朗),比去年同期减少32.7%。这使得集团当季净亏损额高达55.6亿 瑞典克朗,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1亿瑞典克朗。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 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场需求仍未复苏,这是导致该集团出现巨额亏损的主 要原因。总部设在瑞典第哥德堡的沃尔沃集团是全球主要的载重卡车制造商, 去年第四季度,该集团就出现了14亿瑞典克朗的严重亏损。 且在第三季度中,为整合法国雷诺卡车公司与其Mack 车生产部门公司支出 了12.8亿克郎,以及为弥补该公司员工养老基金支出了4.72亿克郎。 今年前9个月,沃尔沃集团的整体重组费用为27.2亿克郎。 包括沃尔沃卡车公司、沃尔沃客车公司和沃尔沃建筑设备生产公司等部 门的沃尔沃集团前三个季度的税前亏损达到了13.1亿克郎,而去年同期 的利润为48.5亿克郎。营业亏损上升到3.12亿克郎,去年同期则赢 利49.9亿克郎。但集团的销售额在前9个月中增加到1319亿克郎, 同比增长51%
(2)我国经济环境
• 虽然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有一定影响,但是 风暴并没有伤到我国经济的筋骨,只是一定程度 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吉利汽车公司 汽车销量保持迅速增长,吉利战略转型不断深入, 从销售情况来看,吉利的发展形势令人鼓舞。 2008年吉利汽车国内销量22万多辆,比去年依然 有一定涨幅,吉利的增长远远高于行业标准。 • 当前的国内国外的经济环境,便是吉利集团收购 沃尔沃的天时。
第三部分
•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
吉利收购沃尔沃全过程
• • 2008年1月,这个目标锁定在沃尔沃。但几乎从俞丽萍接手那一刻起,困难 就一直相随,第一个困难是让洛希尔总部相信,吉利有能力收购。 俞丽萍与李书福初次见面时,吉利汽车股价为8毛钱,市值10.8亿美元,这 个盘子不到沃尔沃的十分之一。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吉利汽车股价跌到了 2毛钱附近,盘子缩水至3亿美元,对俞丽萍来说,向总部推荐这样一家企业 是个冒险。 “像我们这样200多年历史的欧洲公司,怎么会把良好声誉押在一家名不见 经传的中国民营汽车公司上呢?其实我们最后决定的过程,也是非常痛苦的, 要经过内部审批,当时金融危机还没有开始,西方还有其他汽车公司想买沃 尔沃。”俞丽萍表示。 洛希尔算是在汽车产业界最具声望的一家投行,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在吉 利并购沃尔沃交易之前的12个月里,由洛希尔提供咨询的汽车并购案总价值 高达892.5亿美元。 在吉利提出收购申请后,一家欧洲汽车公司也明确邀请洛希尔帮助其竞购沃 尔沃。按照洛希尔的规定,只能代表一家公司参与竞标,俞丽萍需要说服同 事放弃这家欧洲车企,而这家公司的销售规模差不多是吉利的10倍。
吉利收购沃尔沃
第一部分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 景、原因及意义
吉利收购沃尔沃背景
• 2005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盈利约3亿美元,但此后的三年该 公司亏损严重 • 2008年巨亏15亿美元,其销量相比07年降幅达20%以上。 以下为沃尔沃近四年经营数据:
销量
• 金融风暴来袭,主营豪华车业务的沃尔沃轿车公司遭到重 创,其在2008年的销量仅约36万辆,同比降幅达20%以 上。
第二部分
•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 分析
宏观分析(PEST)
• • • • • • 政治环境(Political) (1)国际关系 ①瑞典是最早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号称建设的是民主社会主义.中瑞关系平稳发展,两国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并取得显著成果。 ②瑞典首相表示欢迎吉利与沃尔沃最终结盟,中国政府也对此事持鼓励态度,在经济和政策方面都 给予了很多的支持。 (2)政策干预 ①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 国务院推出《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大力鼓励民营企 业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加大信贷、保险外汇等支持力度,加强对‘走 出去’企业的引导和协调。 ②我国实行海外并购都要在发改委备案的政策,不允许自相残杀。沃尔沃认识到要走出困境,眼下最 大的机遇就是借助中国市场。所以回过头来看,当吉利在发改委备案时,沃尔沃如果要选择中国,就只 能选择吉利。 ③国内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境外投资支持力度;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简化境外投资的审批程序;在 我国外汇储备存量较高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后,放宽了对外投资,这也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提供了 经济保证 ④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 组。”兼并重组有多种形式,不仅是国内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也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并购海外的汽车企业。 众多政策的支持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公司提供了地利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