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主旋律 定稿
《闪烁的小星星》教案(定稿)

《闪烁的小星星》教案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尤丹华一、教学设计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展现音乐作品丰富的表现形式,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注重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二、教材分析: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
歌曲结构规整,它由四个小乐句加一个结束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
全曲的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多处重复。
根据本册教材的设计,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音的强弱”、“音的快慢”、“音的长短”,本课要让学生进行“音的高低”的体验。
三、学情分析:本首歌曲有的学生幼儿园已经学过,大部分学生能够演唱出来。
因此,学生常常会因为熟练而进行喊唱,不注意音准和歌曲的意境。
同时,一年级学生音乐表演技能有限,缺少创编表演经验,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创编出一个比较完整节目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学生现有的表演水平上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表演,鼓励学生自主创编表演。
四、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五、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夜晚明亮星空的美丽景色,体会歌曲带来的安静、愉快、美好的情感。
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与奇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按节奏念歌词、律动、歌表演的方式学习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反复记号。
运用柯尔文手势教学法,使学生建立音高的概念,完整的演唱歌曲。
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意境,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难点:1、学唱歌曲并表演。
2、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识谱教学。
七、教法学法:谜语导入法、动画演示法、律动教学法、柯尔文手势教学法八、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小星星”奖品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一点一点亮晶晶,越是黑来越是明,手指把它数一数,密密麻麻数不清。
井冈山红色歌谣在党史教育中的课程创新设计“井冈情·中国梦”红歌教学实践方案

井冈山红色歌谣在党史教育中的课程创新设计“井冈情·中国梦”红歌教学实践方案——船舶工程学院团委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2016.5.26目录一、选题背景 (3)二、团队介绍 (3)三、实践意义 (3)四、活动主题 (5)五、活动时间 (5)六、详细计划及日程安排 (5)七、工作要求 (7)八、预期成果 (8)一、选题背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落实全团深化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总体部署,在大学生中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团中央学校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将于2016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2016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团委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共青团的一个实践组织,理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尽自己的力量带领更多的同学们参与此次实践活动,主动学习党的历史,认真了解党的情况,坚定不移跟着党的路线走。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2016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的通知》,激发同学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引导大家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开展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所认识,有所感悟,有所启迪,本志愿者服务队希望组织一次红歌教学活动,使同学们在学习了解党史和红歌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奋发进取,创先争优。
二、团队介绍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00年,接受共青团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的领导,隶属于共青团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委员会。
服务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为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长期致力于校内外各种志愿活动,积极投身公益实践,同时肩负社会实践的重任,努力为大学生搭建社会公益服务以及社会实践平台。
青春逐梦跟党走演讲稿

青春逐梦跟党走演讲稿青春正是追逐梦想的大好年华,请别颓废自己的青春,那么你想知道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推荐青春逐梦跟党走演讲稿,希望你喜欢青春梦想励志演讲稿。
青春逐梦跟党走演讲稿共青团,那是孩提时心中比飘扬的红领巾还要神圣庄严的向往,是少年懵懂执着目光里理想信念栖息的地方,是蓦然回首间引亮青葱岁月澎湃心潮的不息灯光,那是我永远不能割舍的青春和梦想。
我永远忘不了昂首肃立在鲜红团旗下握拳宣誓的那一刻,多年后那个颤抖的声音在少年心间掀起的涟漪,依然时时敲打着我的耳膜,它坚定地提醒我永远不要舍弃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佩戴着团徽去祭扫烈士陵园的情形,于生死相隔处我分明感受到石碑下那灼热喷薄欲出的青春之火,这满目的苍松翠柏不正是他们理想之花结出的累累硕果。
我永远忘不了是共青团陪着我一步步走过成长的迷茫和青涩,如师如友般引领我从容面对每一个交错在年轻旅程中的抉择。
在我心中共青团是一座巨大的熔炉。
历经八十余载风雨飘摇,踏寻历史的足迹我依然能够看到从共青团诞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在暗夜里播种着五四精神的火种,她是先进的青年向着未来进军的誓师,使青年的思想从觉醒走向成熟。
从此以后,先进的中国青年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更紧密地集结在一起,在党的领导和团组织的带领下,无私无畏,百折不挠,在中华民族赢得独立自由,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进程中,用智慧、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浓彩华章。
在我心中共青团是给与我们精神给养的学校。
在这里我们青年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启蒙,始终紧跟着党走在时代的前列。
在这里我们高扬理想的旗帜,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自觉地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之中,勤奋学习、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无怨无悔地挥洒着自己的满腔热诚。
在我心中,共青团的成长从来都是和共产党血脉相融。
红色歌曲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研究

管理篇•德育天地红色歌曲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研究朱晓燕(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福建永安)摘要:红色歌曲对当代初中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可以振奋小学生的精神,培养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重视红色歌曲对初中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将红色歌曲融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中,进一步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为学生有效地学习红色歌曲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此,旨在探究红色歌曲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红色歌曲;初中;音乐课堂红色歌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宝库,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红色歌曲,并继承红色歌曲,发扬光大。
教师一定要紧抓红色歌曲教学,让红色歌曲伴随着初中生成长,接下来本文将对红色歌曲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红色歌曲对初中生的教育意义1.红色歌曲能够振奋初中生的精神如今的初中生正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因此初中生应当具备慷慨激昂的精神面貌,应当精神抖擞,大部分初中生整天都听一些流行歌曲,这些大多涉及小情小爱,是不能有效地振奋初中生精神的,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有效利用红色歌曲振奋青少年的精神,让他们充满中国人应有的气概,勇往直前,努力促进自我健康成长。
2.红色歌曲能够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红色歌曲的创作凝聚了许多优秀的音乐艺术家的心血,其中蕴含了很多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让初中生学习红色歌曲,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情趣,进而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以后红色歌曲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红色歌曲能够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如今传唱的流行歌曲中,有着一些靡靡之音,不利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会造成腐蚀,经常出现一些无病呻吟等消极的歌曲,不利于初中生健康成长。
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学红色歌曲有利于抵制不良音乐的侵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拥有一颗抵制不良思想的强大内心。
红色音乐 百年党史实践报告

红色音乐百年党史实践报告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
红色音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苦难辉煌,传承着党和人民的深厚爱国情怀与伟大奋斗精神。
以红色音乐文化彰显的伟大真理夯实信仰之基。
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动反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真理而斗争、为幸福而奋斗的追求。
红色音乐文化与生俱来地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基因。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创作大量红色音乐作品,工农兵各条战线广为传唱,助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升了广大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今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挥红色音乐文化的培根铸魂功能,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系统规划红色音乐文化的管理、开发、运用,用先进、高雅、优秀的红色音乐文化抢占文化阵地,彰显信仰之美与真理之光。
各级文化部门要深入挖掘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富于思想内涵和强大育人功能的红色音乐文化品牌,用红色音乐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和信仰力量武装人们的头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以红色音乐文化谱写的伟大历程筑牢信念之魂。
红色音乐文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谱写出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救国大业而开天辟地的豪情壮志,谱写出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兴国大业而改天换地的艰辛探索,谱写出中国共产党为推进富国大业而翻天覆地的艰苦奋斗,谱写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强国大业而干出的惊天动地的历史伟业。
主旋律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构思——以党史专题片《初心铸就辉煌》为例

2024/2上主旋律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构思———以党史专题片《初心铸就辉煌》为例阴温皎摘要:主旋律电视专题片是一种常见的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传播题材的专题片表现形式。
近些年,这类题材的专题片开始打破常规,不断融合多样的表达方式、多元化的拍摄手法、更为先进的后期制作技术和全新的创作视角,旨在讲好中国故事。
文章以主旋律党史专题片《初心铸就辉煌》为例,浅谈主旋律专题片的一些制作构思。
关键词:主旋律电视专题片创作构思主旋律电视专题片是我国各级电视台常用的一种创作形式,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主要诉求,对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主旋律电视专题片在每个时期都起到了记录历史的重要使命,如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这些载入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温百年党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无疑是这一年各大省级卫视和媒体机构聚焦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题材。
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这一重大时刻,宁夏卫视历时一年,也制作出了一部诚意满满之作———《初心铸就辉煌》。
这部作品以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2021年的伟大奋斗历程为历史背景,以重要历史节点、重要历史时刻为重点,讲述宁夏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践和七十多年执政兴国带领下开创党的事业的,是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开启新时代新征程新宁夏的。
党史题材的纪录片、专题片在中国纪实影像中有很多,对于这样的主旋律电视专题片来说,其制作构思对专题片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开拍前:找准节目落脚点首先,要明确党媒工作者的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陕西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新视野定稿

陕西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新视野俄国美学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当中说:“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背那一代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失的时候,再下一代就将会有它自己的美。
”。
审美作为一种与时代互动当中的艺术形态和观念,始终跟社会文化心理密不可分。
从这一角度看,没有一成不变的审美规范,只有与社会文化语境吻合的审美建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突围和转换必须立足于这一点。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
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1《红旗漫卷西风》作为一部反映陕西革命历史的主旋律电视剧,在与年轻观众的审美接轨上迈出了一大步,该剧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大胆地刻画人物,精心地打磨剧作,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一、该剧采取了家国同构的叙事手法,以小见大,以家庭关系的破裂与重组为载体呈现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史。
纵观当前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历史感知当中建构革命历史史实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主流的创作思路。
在这一总的艺术思路下,根据革命历史的具体情况,这类电视剧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表达。
事实上艺术创作者永远都无法原原本本地还原历史,甚至任何一种解读都是误读。
因此,“大事不拘,小事不虚”成了一种共识性的创作方法。
这一思路的关键点在于“小事不虚”,即对于历史真实框架内虚构的戏剧化人物和情节的创造,这就考验到一个电视艺术工作者讲故事的功底。
首先该剧创设多组人物关系,以革命斗争交织情感成长为主要线索,实际上象征着三四十年代中国革命波谲云诡、险象环生的历程。
《红旗漫卷西风》讲述了在一个“家庭”当中两代人的革命往事:大哥梁万龙、二哥秦声达、三弟李耀川在辛亥革命年间志同道合,结拜为异姓兄弟。
他们在那个列强环伺、民族危亡的年代为推翻满清帝制、拯救国家而奋斗半生,虽然后来选择了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信仰,但是始终珍惜兄弟三人多年的情义。
思政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2、冬奥赛场,拼搏昂扬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简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由中国 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于2022年2月4日开 幕,2月20日闭幕。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追求超越
01
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谷爱凌在确保一块奖牌的情况下,在最后一跳采用了 比赛中从未使用过的高难动作空中转体1620,奋力一搏不为战胜别人,只为突破自
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 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 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 候打下来的。”
勤奋学习 扬帆远航
梁江波
01
2022年,视障小伙梁江波终于圆梦清华,为了 这一一天,他准备了25年。梁江波从小患先天
性视力障碍,13岁时彻底失明,但清华梦-直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张伯礼——贤以弘德 术以辅仁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张伯礼临危受命,于1月27日飞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在 抗疫前线奋战了80多天。
在张伯礼带领下,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中医药全过程、全方位深度介入治 疗,实现患者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湖北省的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 超过了90%。张伯礼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也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
01
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苏炳添曾一度被腰伤和骨裂困扰,但最终以 顽强意志走出低谷,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运动员;
02
江梦南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却怀揣“知命不惧,日日自新”的信念,凭借顽强毅力和 不懈努力,顺利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并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红歌颂党情创佳绩
----茶陵县系列“红色”活动喜庆建党90华
茶陵是革命老区,素有“红色摇篮”之誉。
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县举办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颂歌献给党〃唱响茶陵”大型红歌会、“党旗飘扬”中共茶陵党史人物宣传、茶陵红色革命景点修缮、戏剧《洣水魂》公演……一首首红色歌曲的颂唱、一段段红色历史的重温、一个个经典形象的再现、一幕幕燃情岁月的回顾……在全县人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起到了鼓舞人、教育人、凝聚人的良好效果。
唱红歌听红声凝聚发展力量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5月10日晚,“颂歌献给党〃唱响茶陵”大型红歌会正式启动。
红歌会由10个系统47个代表队,万余党员干部群众参演,所选红歌曲目百首。
参演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创我县群众文化活动之最。
在茶陵迅速掀起了一股唱
红歌的热潮。
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从大人到孩子,在全县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高唱着欢乐的歌曲,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笑脸。
“我喜欢红歌,喜欢的就是红歌这种震撼人心的磅礴气势,喜欢的就是红歌这种鼓舞人心的感召力。
”一首首红歌,起到了凝心聚力、振奋精神的良好作用,鼓舞着全县人民为建设美丽、和谐的茶陵阔步前进。
话红人说红事弘扬革命精神
茶陵,是一片具有光荣历史的热土,革命伟人的足迹遍布全县,英勇事迹代代相传。
茶陵县共有革命烈士5206人,其中北伐战争65人、土地革命战争5016人、抗日战争52人、解放战争13人。
英雄的茶陵人民为建立和保卫红色政权浴血奋战,有3万多人战死沙场。
在血于火的战争岁月里,无数的茶陵儿女在枪林弹雨中倒下,他们用身躯筑起了座座丰碑,用血肉凝铸了茶陵之魂,为光芒四射的井冈山精神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革命先烈谭余保、谭思聪、陈冬尧、谭道瑛(女)、谭家述、刘培善、刘道生、周仁杰、刘转连、李炳荣、谭震林、陈士榘,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杰出贡献,展示了“红
色摇篮”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内涵,教育了县广大人民群众,继承和发扬了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今天,众多党员同志爱岗敬业,公正廉洁,热爱本职工作,用燃烧的生命之火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者火红的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庄重承诺。
全县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200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了表彰,让红色精神得到贯彻和发扬。
建红地观红景体验革命传统
茶陵红色景点资源丰富,有我省建园最早的县级革命烈士陵园茶陵县烈士陵园,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县工农兵政府,毛泽东解放后唯一一次在县城住宿过的地方毛泽东在茶住室……去年以来,茶陵县投资3000万元,对烈士陵园、工农兵政府、毛泽东在茶陵住室进行提质改造。
这些红色景点成为全县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领导、干部、群众纷纷走进红色革命圣地,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红色资源文化,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重温茶陵革命史。
瞻仰烈士陵园,看着一个个鲜红的名字,让我们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血与泪换来的,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他们用青春,用身躯奠基起来的。
走进工农兵政府,看着前辈们用过的土枪、土炮,穿过的草鞋、衣服,仿佛回到了当年那坚苦卓绝的斗争岁月。
这批真正的革命
者,没人因为革命遭受挫折而动摇,没有因为敌人的屠杀而吓倒,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在敌人面前毫不畏惧,在硝烟与战火中,以大无畏精神投身于正义之中。
血与泪,生与死的考验无时无刻不在冲击我们脆弱的神经,铭记党恩,珍惜生活,报效祖国成为我们此刻最大的感想和愿望。
演红戏颂红情铭记光辉历程
我县文艺战线工作者,下大力挖掘革命素材,创编、排练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戏剧《洣水魂》,该剧获湖南省县级专业剧团展演金奖,在省会长沙、炎陵等地公演,取得了广泛的好评,让观众们真正享受了一次湘剧的音乐盛宴,接受了一次湘剧艺术的薰陶,也接受了一次深刻地革命传统教育。
”
“送郎当红军,勇敢向前进……”女主人公的深情演唱,感染了在场所有的观众。
《洣水魂》取材于洣水河畔铁牛村,讲述了井冈山和湘赣革命时期,在茶陵这片红色土地上演绎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该剧人物的性格刻画入木三分、情感表现淋漓尽致,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坚持、坚守、坚韧、坚贞的高贵品质,更激励了新时代的我们应继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红色”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县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用红色文化塑造人、鼓舞人,以先进党
组织、党员干部为引领、示范,茶陵的每一步都会走得更坚实、更执着;党旗指引,民生为本,未来的茶陵,必将更加繁荣、富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