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计划表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553字)(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 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 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 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三: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计划(1692字)感觉统合就是感官在输入信息时,和大脑神经细胞的接触要求灵敏和确实。
所有感觉区对同时有感受,输入信息的协调和整和也必须完整,否则便会影响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成熟。
美国奥尼兹教授首先发现,自闭症儿童是生理学上的问题,他以自闭症儿童在旋转后眼球的严重振幅异常,解释自闭症儿童有感觉输入及运动指令输入上的困扰。
这种调节机能上的障碍应来自于脑干前庭核功能不佳,所以认为自闭症儿童有感觉统合失常的问题存在。
感觉统合训练同样可以发展自闭症儿童的前庭功能,提高他们的平衡感、本体感、视听觉;起到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提高运动企划能力。
感统训练周期计划

激发探索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周末
家庭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游泳等
自由玩耍,鼓励多样化的感官体验
强化日常生活中感统训练,增进亲子关系
提升节奏感与触觉敏感度
拍气球5分钟
阅读静心时间20分钟
平衡动与静,培养专注力
周四
爬行隧道10分钟
音乐与舞蹈20分钟
加强身体协调与听觉处理能力
平衡踩踏车15分钟
手工制作(如粘土塑形) 20分钟
促进精细动作与创造力
周五
大龙球挤压10分钟
团队接力赛(如传递水杯) 20分钟
增进触觉输入与社交合作能力
感官箱探索(内含不同材质物品)
备注
周一
平衡木行走5分钟
抛接球游戏10分钟
提升平衡与手眼协调能力
跳房子10分钟
手指画15分钟
增强本体感觉与精细动作技能
周二
滑板车骑行15分钟
豆袋投掷目标练习10分钟
锻炼平衡与方向感
软垫翻滚10分钟
拼图游戏20分钟
促进触觉与空间认知
周三
跳绳10分钟(可逐渐增加)
沙滩寻宝(使用触感玩具) 15分钟
感统教学计划表格

法
措
施
1、在游戏中进行教学训练,顺应学生的兴趣,增强训练的趣味性,积累游戏经验,加强大脑运动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的运动企划能力。
2、通过多种训练和多种方法相结合,增加运动的趣味性,使儿童的更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
3、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法,增强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坚强学生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注:课次标注第几课。
感统教学计划
教
材
分
析
感觉统合是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过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使神经系统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本学期的训练,将通过因势利导的方法,激发儿童对于训练项目的兴趣,在情景中、游戏中促使儿童坚持活动,协调儿童对于各种感觉的兴奋与整合。教 Nhomakorabea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训练中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出作出适当的反应,提供针对儿童前庭、本体、触觉刺激的活动。
2、过程与方法:让儿童在线游戏中,在训练中感到愉快,让其更愿积极主动参与训练,从训练中获得更多收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到快乐,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勇气。
感觉统合训练项目详细指导

感觉统合训练项目表前庭平衡类平衡吊揽要求:儿童俯卧于吊揽上,双脚伸直,头颈部抬高双手抬高,训练者用力摇动悬挂的吊揽指导活动:在吊揽晃动过程中让儿童有次序进行插棍、接住投来的沙包、将物件投进指定位置,击出迎面而来的大皮球作用:改善儿童过度敏感的平衡感觉,以与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触觉板要求:儿童能够独立在圆形或椭圆形的触觉板上行走指导活动:可以使儿童手持哑铃行走也可以设置障碍物让儿童跨过去作用:改善儿童的触觉防御能力,平衡能力以与运动企划能力波波池要求:儿童藏身于波波池中能够推开掩盖的波波球指导活动:在波波池中接住训练者抛来的球,并能够在秋池中找到相应的物件作用:改善儿童平衡能力,改善过度敏感的触觉防御功能以与辨识能力圆筒要求:小朋友坐在圆筒上双脚双手抱紧,训练者用力快速转动(左右各10圈)悬挂的圆筒,立即停止,观察小朋友眼球的颤抖情况(震颤在5秒以内为反应迟钝震颤在15秒以上为反应敏感)指导活动:可以给予强力的刺激以满足经常自传或要求旋转的小朋友以改善行为,可以再旋转过程中进行投掷活动作用:改善儿童过度敏感或迟钝的前庭平衡感觉以与眼球的控制能力(注意事项:在转的过程中观察儿童的表情不适时立刻停止以防呕吐)平衡步道要求:儿童沿着平衡布道步行,指导活动:可以根据儿童的平衡能力调整平衡布道的稳定性,也可以和S型平衡木或阳光隧道结合设置游戏作用:改善儿童的平衡能力,与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提高注意力独脚椅要求:小朋友坐在独角椅上面左右摇晃身体指导活动:儿童能够稳坐在独角椅上停住或踢开滚过来的球,双脚轮流向上方踢球作用:改善儿童的平衡能力与其注意力平衡太极盘(蜗牛太极盘)要求:儿童双脚站立在太极盘上,训练者将一个小球放入盘内,儿童通过身体中心的转移摇动平衡盘儿童要在规定时间内,将球转移到指定位置作用:改善儿童的平衡与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提高注意力平衡秋千要求:儿童自行爬上悬挂的平衡秋千(卧位、坐位均可)训练者轻轻摇晃秋千,儿童抱紧秋千不掉下来指导活动:儿童在晃动过程中可以将小球投入指定篮筐里面作用:改善儿童过度敏感的平衡感觉,提高肌张力的控制能力陀螺要求:儿童自行躺在半圆的陀螺里面双腿双手紧贴边缘双手用力抓牢边缘,儿童通过转移身体中心转动陀螺作用:改善儿童敏感的平衡感觉以与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滑板划滑梯:要求:儿童俯卧于滑板上双手用力拉动滑道两旁边缘,双臂向前伸直、双脚抬高,快速滑下指导活动:还可以穿过滑梯前面的彩虹接龙,并双手推开迎面滚过来的大球。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计划

幼儿园大班感统训练计划一、训练目的感统训练旨在提高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敏感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协调和感知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训练内容1. 平衡感训练方法:通过跳跃、踢球、走直线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理解身体怎么在空间中运动,菱形跳、踩高跷、穿绳线、单脚踏板等有利于平衡感训练的游戏,都是训练幼儿平衡感的好方法。
2. 触觉感训练方法:利用多种材料,纸、泥、水晶泥、沙子、水等,帮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材质特点,教他们如何正确捏揉、拉、拍打,既锻炼了幼儿手指的协调能力及灵敏度,又促进幼儿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
3. 运动感训练方法:利用游戏的方法锻炼幼儿的反应和身体协调能力,如拍袋鼠、跳格子、做拦网等,可以帮助幼儿掌握身体的协调性和空间方向感。
4. 视觉感训练方法:通过红色、绿色、蓝色等不同颜色的棒球、球等具有鲜明对比度的球拍,来训练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除了使用垫高跷、拔河等游戏来刺激幼儿的视觉与身体感知之外,让幼儿通过眼睛、耳朵和身体的多个感官共同参与游戏。
5. 听觉感训练方法:利用封闭耳朵的方法,让幼儿依靠视觉感和身体感知来完成任务,如模仿与表演、音乐和节奏游戏等,帮助幼儿发展听觉感知能力,增强身体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改善幼儿的耐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训练计划训练周期:10周,每周2次,每次50分钟。
第一周:训练内容:平衡感训练方法:跳跃、踢球、走直线等多种活动形式。
第二周:训练内容:触觉感训练方法:利用多种材料,纸、泥、水晶泥、沙子、水等。
第三周:训练内容:运动感训练方法:拍袋鼠、跳格子、做拦网等。
第四周:训练内容:视觉感训练方法:棒球、球等具有鲜明对比度的球拍。
第五周:训练内容:听觉感训练方法:模仿与表演、音乐和节奏游戏等。
第六周:训练内容:平衡感训练方法:菱形跳、踩高跷、穿绳线、单脚踏板等。
第七周:训练内容:触觉感训练方法:捏揉、拉、拍打等。
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安排

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安排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安排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感统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方式备受瞩目。
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是在儿童的感知、感觉、动作和认知等方面展开的一系列课程,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身体各部位的感觉,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协调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的安排。
一、开课时间感统训练应安排在每周一到两次,每次课时为45分钟,课程包括热身、训练和放松三部分。
尽量不要在午休后或接近下午放学时间时进行,不影响孩子午睡和休息。
二、课程设置1.感官调节训练:此部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的刺激训练,目的在于帮助幼儿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感觉输入,提高其感知和觉察能力。
2.姿势控制训练:此部分主要是动作的控制和形态识别等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体位,提高其动作的协调性和姿势的稳定性。
3.跳跃、跑步和投掷等大肌肉动作训练: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协调性是在这个阶段逐步形成的,跳跃、跑步、投掷等运动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4.平衡训练:平衡是幼儿运动时需要学习的基本能力,平衡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姿势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5.围绕动作的认知训练:此部分包括位置、方向、形式等认知能力训练,帮助幼儿通过大肌肉动作学会正确的方向和位置,并提高其基本的认知能力。
6.深压力训练:深压试以给幼儿行使力量感和体感的训练,这种训练旨在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产生自我力量感并学会与周围参照物相互作用。
7.时间感训练:时间感训练包括时钟时间、间隔时间的概念训练,帮助幼儿学会对时间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三、课程实施1.灵活性在课程实施时应灵活多变,因材施教。
小班化授课可以更好的照顾幼儿的特殊需求,并根据幼儿的发展变化进行特化教学。
2.互动性教师教学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调整,以体现课程针对个体的差异无几的特点。
3.趣味性感统训练课程的本质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興趣,课程设置应以学习和趣味相结合,注重素材的有趣和新颖性。
宝贝21天感统训练计划(3-6岁)

宝贝21天感统训练计划(3-6岁)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早期干预方法,旨在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学习能力和社交技能。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3-6岁宝贝的21天感统训练计划:第1-3天:触觉训练1. 让孩子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棉花、丝绸、砂纸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的触感。
2. 用冰块或热水袋轻轻触碰孩子的手臂、脚底等部位,让他们感受冷热的感觉。
3. 给孩子做按摩,用手指轻轻揉捏他们的肌肉,帮助他们放松身体。
第4-6天:听觉训练1. 为孩子播放不同声音的音乐,如钢琴、吉他、鼓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的声音。
2. 教孩子模仿动物的叫声,如猫叫、狗叫等,锻炼他们的听觉辨别能力。
3. 在安静的环境中,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触摸物品,猜测是什么物品。
第7-9天:视觉训练1. 和孩子一起观看颜色鲜艳的图片,让他们认识不同的颜色。
2. 教孩子辨认简单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3. 制作简单的拼图游戏,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思考完成拼图。
第10-12天:平衡感训练1. 带孩子玩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锻炼他们的平衡感。
2. 在地上摆放一些障碍物,让孩子绕过障碍物行走。
3. 教孩子玩滑板车、脚踏车等运动,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第13-15天:空间感训练1. 和孩子一起玩积木,让他们学会堆叠和拆解积木。
2. 教孩子玩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在室内布置一些简单的迷宫,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出口。
第16-18天:动作协调训练1. 教孩子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锻炼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2. 和孩子一起玩抛接球的游戏,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3. 教孩子学习舞蹈或体操动作,提高他们的身体灵活性。
第19-21天:社交技能训练1. 组织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孩子学会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3.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幼儿园感统训练计划

幼儿园感统训练计划一、训练目的感统训练是指一种针对儿童感官能力的综合性训练,以提高儿童神经系统的感知、处理和反应能力,促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本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逐渐掌握并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性、听觉区分、空间感知和平衡控制等各种感官技能,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二、训练内容1. 手眼协调能力训练活动:使用运动球、挂钩、迷宫、积木或简单的拼图等,让幼儿通过手部动作控制眼睛看到某个目标,然后再通过眼睛观察,将目标精准地投射在指定的区域内。
目的:能够通过手部动作控制眼睛看向目标,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2. 听觉区分能力训练活动:利用不同的声音音调和强度进行游戏,如区分高低、快慢、轻重等声音,并要求幼儿模仿这些声音。
目的:提高幼儿的听觉区分能力和听觉记忆能力。
3. 空间感知能力训练活动:利用金字塔、拼图或其他具有明显空间分割的教具,让幼儿触摸、拼凑、排列,同时让他们自由探索教具,以促进其空间感知能力。
目的:提高幼儿观察、思考和判断物理空间的能力。
4. 平衡控制能力训练活动:运用协调平衡球、大球、跳跳虎或跷跷板等装置,让幼儿尝试保持身体的平衡,提高身体控制和平衡的能力。
目的: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5. 空间定向能力训练活动:通过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的游戏来锻炼幼儿的方向感,在方向识别方面能够正确辨别。
目的:促进幼儿空间定向能力的提高。
三、训练步骤本计划的训练步骤按照季度划分,每个季度根据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确定具体的训练项目和训练方法。
第一季时间:3个月训练内容:手眼协调能力和听觉区分能力训练。
训练项目:1. 使用积木或建筑块进行模仿游戏,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建筑,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2. 通过不同的动物音、交通音等,让幼儿学会区分声音,提高听觉区分能力。
3. 运用手偶、口偶或盒装游戏等方法,让幼儿认识事物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第二季时间:3个月训练内容:空间感知和平衡控制能力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羊角球
同
同
同
同
同
同
平衡踩踏 摇滚翘翘
圆形转转台/陀螺
(四) 蜗牛平衡板
同
同
同
大龙球
海洋球池/小按摩球 (五)
动作计划(万象组合) 注 意 力 训 练/
(六) (太极板、88轨道)
小计
同
同
同
(七) 专 家 建 议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安排表 编号:
姓名:邹嘉雯
年龄:3 岁
总评定:重度失调
感统评定:
前庭评定:中度失调
本体评定:重度失调
触觉评定:正常
记
时 间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录
项
(一) 小滑板/推球、接球
摇
摆
时间 记录 时间 记录 时间 记录 时间 记录
同
同
同
吊 吊袋 (二) 缆 圆 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