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物顺序1-10
孔门十哲的排序

孔门十哲的排序前言孔门十哲是指古代儒家学派中的十位杰出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门十哲的排序是指将这十位哲学家按照其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和贡献进行排序。
本文将通过深入研究孔门十哲的思想和学术成就,探讨他们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并进行排序分析。
一、孔子1.1 孔子的生平和贡献•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被尊为中国儒家学派的鼻祖,被后世奉为圣人。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中国古代文化和道德伦理的重建和发展。
•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强调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儒家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1.2 孔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孔子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他的思想成为了儒家学说的基础。
•他的道德观念被儒家学派奉为核心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弟子们将他的思想传承发扬,并形成了儒家学派的传统。
二、孟子2.1 孟子的生平和贡献•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君,鲁国践土(今山东临沂)人。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中国儒家思想的第二代大师。
•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论”和“民贵王轻”的主张。
•他强调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对政治伦理和社会关系提出了独到见解。
2.2 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儒家学派的第二代传人。
•他的学说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子的道德观和政治理念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荀子3.1 荀子的生平和贡献•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无极(今河北无极)人。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儒家学派的第三代大师。
•他对政治伦理和社会秩序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述。
•他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约束和治理。
孔子及其十大弟子ppt课件

子贡以言语著名,利口巧辞,长于外交。
齐相田常伐鲁,他奉命出使,游说诸侯,存鲁,乱齐, 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举而动五国之政。
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子贡毅然使楚,引来救兵, 终解陈蔡之围。
子贡还精于理财,经商有道,“货殖焉,臆则屡中”, 家累千金。每出使则结驷连骑,车仆之盛,拟于王侯, 所到之处,直可与国君分庭抗礼。
23
子游—文学第一
• (前506--前443)姓言,名 偃 【yǎn】 ,字子游,亦称“言 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 。 胸襟广阔,位列文学科第一名
• 孔子曾称赞他:“吾门有偃,吾 道其南。”故言偃被誉为“南方 夫子”
闵子拜师
• 闵子长大后回到他的祖籍鲁国拜孔子为师。当 时闵子家贫交不起充当学费的束修(腊肉),他 就为老师奉上一缸精心酿制的佳酿。同学中有 人嗤笑说:“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束修?”孔 子闻言,讲学时故意说道:“闵子骞千里求学, 精神可嘉,虽是曹溪一滴,远胜束修百条。” 至今,宿州市一家酒厂生产的白酒仍名“曹溪 一滴”。
(公元前484年),齐师伐鲁,兵临城下。冉求慷慨 赴敌,率军击退齐师,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季氏问 曰:“学之乎?性之乎?”冉求答曰:“学之于孔 子”。季氏遂招孔子。孔子(68岁)返鲁,冉求侍师 殷切,朝政之余,必登门受教。但季氏旅泰山、伐颛 [zhuān]臾(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平邑镇) 、用 田赋,皆不能救,或反助之。公元前483年季康子改 为按每一户的田亩数来征收,这就大大增加了赋税收 入。冉求为季氏家臣,曾参与其事。孔子(69岁)斥 之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求亦 尝婉言以“力不足”告罪于夫子。孔子面斥之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未闻冉求有愠色, 师事孔子恭谨如初。
21
论语 人物介绍

姓仲,名由,字季路,春秋末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他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做事果断,信守诺言,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对他评价很高。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后来做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子贡
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今河南省鹤壁)人,政治家,儒商之祖,官至鲁、卫两国之相。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他未赶回,自觉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三年,共守六年。《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
颜回
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追随孔子。在孔门七十二贤人中,颜回排列第一。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其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尤为著名。历代统冶者对他封赠有加,尊奉为颜子。
曾子
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济宁)人。他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其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人物介绍
孔子
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论语》人物清单

出身鲁国的贵族,曾任鲁卿大夫之职。后由于鲁国的衰退,其家境也随之败落,其子颜回死后,只能四处筹钱,勉强葬之。
孔鲤(伯鱼)
20(孔子的儿子)
、
鲁人
鲁国执政大臣
高柴(子羔)
30
在鲁、卫两国先后四次为官,为人忠厚老实。
、
季子然
季氏同族之人
曾点(皙)
6(曾参的父亲,同为孔子的弟子)
性格豪放不羁
48
出生低贱,且犯过罪行;为人勇武,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
、、、、、、、、、、、、
哀公
鲁国国君
谦虚好问
、、、、
季康子
鲁国权臣
精明强悍
、、、、、、、
八佾篇第三
季氏
鲁国权臣
不遵守礼制,富有能力,富有叛逆之心
、、、、、
三家
鲁国当政的三卿
林放
鲁国大夫
曾向孔子问礼,得到孔子的称赞。
、
冉求(子有)
29
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因助季氏聚敛财富,遭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贤人
、、
微生亩
鲁国的隐士
公伯寮
季氏家臣
子服景伯
鲁大夫
、
原壤
孔子朋友
孔子认为他碌碌无为,不懂礼节
卫灵公第十五篇
史鳅(子鱼)
卫国大夫
为人正直
臧文仲
鲁国大夫
柳下惠(禽)
鲁国贤者
、
季氏篇第十六
陈亢(子禽)
40
、
阳货篇第十七
阳货
季氏家臣
孔子鄙视的乱臣贼子
公山弗畔
季氏家臣
叛臣
佛肸
晋大夫范氏家臣
叛臣
论语中各个人物字和名汇总

论语中各个人物字和名汇总颜渊颜渊(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名回,字子渊。
春秋末期鲁国人。
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
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称高足,其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
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
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
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
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著述传世,但他以其习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颜渊问仁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人。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孔子究竟什么是人。
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符合礼,这就是仁。
有朝一日人人都能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那么天下就回归仁道了。
(由此看来)实践仁道要先从自己做起,难道还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道的具体纲目。
”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乎礼的声音不听,不合乎礼的话不说,不合乎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迟钝,请让我照着您说的这些话去做吧!”孔子传说有三千弟子,孔子认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
又一说:贤人七十二。
# 姓名字1 颜回子渊2 闵损子骞3 冉耕伯牛4 冉雍仲弓5 冉求子有6 仲由子路7 宰予子我8 端木赐子贡9 言偃子游10 卜商子夏11 颛孙师子张12 曾参子舆13 澹台灭明子羽14 宓不齐子贱15 原宪子思16 公冶长子长# 姓名字17 南宫括子容18 公皙哀季次19 曾蒧皙20 颜无繇路21 商瞿子木22 高柴子羔23 漆雕开子开24 公伯缭子周25 司马耕子牛26 樊须子迟27 有若子有28 公西赤子华29 巫马施子旗30 梁鳣叔鱼31 颜幸子柳32 冉孺子鲁# 姓名字33 曹恤子循34 伯虔子析35 公孙龙子石36 冉季子产37 公祖句兹子之38 秦祖子南39 漆雕哆子敛40 颜高子骄41 漆雕徒父子文42 壤驷赤子徒43 商泽子秀44 石作蜀子明45 任不齐选46 公良孺子正47 后处子里48 秦冉开# 姓名字49 公夏首乘50 奚容箴子皙51 公肩定子中52 颜祖襄53 鄡单子家54 句井疆子疆55 罕父黑子索56 秦商子丕57 申党周58 颜之仆叔59 荣旗子祈60 县成子祺61 左人郢行62 燕伋思63 郑国子徒64 秦非子之# 姓名字65 施之常子恒66 颜哙子声67 步叔乘子车68 原亢籍籍69 乐欬子声70 廉絜庸71 叔仲会子期72 颜何冉73 狄黑皙74 邦巽子敛75 孔忠子蔑76 公西舆如子上77 公西葴子上参考资料:《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
孔子十哲的排序

孔子十哲的排序1.孔子十哲的背景介绍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智者和教育家,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孔子十哲是孔子所选出的他认为最具才华的十个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后来成为了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以下是孔子十哲的排名,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
2.第一名:颜回颜回是孔子的最爱,他是孔子十哲中最难得的才能,也是唯一被孔子较高评价为“肯钻研”的学生。
颜回性格默默无闻,但他精湛的学问和勤奋的天性使他在学问上颇为出色。
除此之外,颜回在态度和敬重长者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是孔子心中最为得意的学生。
3.第二名:子路子路是孔子第一个接受浸礼的弟子,他有极高的学习热情,是颜回之后孔子心中排第二的弟子。
他在孔子的教导下,慢慢成为了富有同情心的人,同时也是非常优秀的倡导者和领袖,这一点在他后来在鲁国的官职任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4.第三名:子贡子贡是孔子重要的学生之一,他虽然有很多缺点(比如爱好贵族生活和包容性差),但是他有很强的向上取得的决心和极佳的口才,是在孔子门下中非常优秀的一位弟子,同时他也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孔子的思想。
5.第四名:子夏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中极有才华的一位,同时也是处事圆滑和善解人意的人。
他深刻地理解,并能尽善尽美地实践孔子的教义。
子夏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和传统的儒家,他的思想广泛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教育。
6.第五名:子张子张是孔子门下最为早期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爱好博学,精通多领域的知识,尤其是文学和哲学。
他在孔子生前,就已经成为了一名非常有教养的人,并在孔子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儒学思想家。
7.第六名:微子微子,名缪,是孔子的一位重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道德素质和学术能力。
他热心帮助国家和人民,曾经担任了很多重要的公职,比如宋国的相国。
他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纳入了儒家的传统,以此影响并改善了后人。
8.第七名:公西华公西华是孔子十哲中最年轻的一员,但他的才华却非常杰出。
他擅长经济学,以及在国内和国际领域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专题15专题拓展讲义--《论语》十二章拓展阅读-2020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1)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
D.我独亡(亡:死亡)
二、论语 ①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②内容: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③核心思想: “仁”“礼”。 ④《论语》含义:论[lún],依次编纂之意。 体裁:语录体。 ⑤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他(它)的意思。D.“之”:到。故选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 王明 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 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3)孔子说:“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4)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先生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 给别人.” (5)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对别人不够了解。” (6)孔子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 中了。” (7)自贡说:“君子所犯的过错,就象日食和月蚀一样。犯了过错,天下人都看得清楚;改正了,人人都 心存敬仰。”
《论语》人物清单

司马耕(牛)
孔子弟子
话多,脾气暴躁
、、
棘子成
卫国大夫
齐景公
齐国国君
、、
皋陶
舜的臣子
古代贤臣,能够明辨是非,判定曲直。
汤
商朝开国之君
贤君
伊尹
汤的臣子
贤臣
子路篇第十三
公子荆
卫国的公子
君子
定公
鲁君
宪问篇第十四
羿
传说中的人物
擅长射箭
奡
传说中的人物
擅长水战
裨谌
郑国大夫
世叔
郑国正卿
子羽
外交官
子西
未详
孔子弟子
多欲
公孙侨(子产)
郑国贤相
孔子极为敬佩的人
、、14.9
晏婴(字仲谥号平)
齐国贤大夫
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为人睿智,善于言辩,国家栋梁。
臧文仲
鲁国大夫
身居要职,赏罚分明,不拘小节,富有革新精神。
令伊子文
楚国宰相
楚国贤相,为人刚正不阿,不徇私情
崔子
齐国大夫
在齐执政二三十年,飞扬跋扈,骄横异常,先后立庄公、景公,在朝大肆杀戮,使齐政局动荡。
泰伯篇第八
泰伯
周朝祖先古公檀父的长子
古代有德之人
孟敬子
鲁国大夫仲孙捷
师挚
鲁国乐师
禹
古代贤君
禹聪明勤劳,待人和蔼,讲信用,又能以身作则。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经过实地调查,采用了疏导的办法来根治水患。受舜的禅让而继位,夏朝的奠定者。
、、
子罕篇第九
太宰
不详
地方长官
牢
不详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无繇(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人物
按出场顺序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zōu邑(今中国山东曲阜 fù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全国各地也有孔庙祭祀孔子。
“礼”是孔子认可的一整套社会行为规范,孔子认为凡事都要依礼而行,曰“齐之以礼”,当然,行孝道也不例外。
孔子墓碑上的“大成至圣文宣王”为元朝统治中国的第八位皇帝元武宗卜儿只斤.海山所封,北京国子监有元武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原碑。
/view/53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