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简述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

简述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

简述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
输液反应是指在给药过程中,发生了不良反应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

处理反应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停止输液:一旦发生不良反应,首先需要立即停止输液,防止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

2. 观察症状:停止输液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这包括观察反应的轻重程度以及出现的具体症状,如过敏反应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

3. 急救措施:根据不同的不良反应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比如,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必要可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可迅速给予抗过敏药物。

4. 报告医生:及时向医生报告不良反应的情况,以便医生进一步判断和处理。

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更换药物或减少药物剂量。

5. 记录和监测:护士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反应的症状、发生时间、处理过程等,并持续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总之,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包括停止输液、观察症状、急救措
施、报告医生以及记录和监测。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伤害。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之答禄夫天创作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裁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陈述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需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陈述院感科、医教科和药剂科。

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陈述卡,上报医教科。

6、将保存液体、输液器进行封存。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输液反应处理流程输液反应的处理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罕见的现象,其自己并没有致死性。

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一、发热反应处理方法: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存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

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⒉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分歧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⒊按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吸氧、糖皮质激素、镇静解热剂等处理。

二、急性肺水肿1.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2.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高流量氧气吸入。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5.给予心理抚慰,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6.需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方法: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回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

每5~10 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三、静脉炎1.严格执行无菌操纵,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

2.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呵护静脉。

3.停止在出现炎症的静脉输液,并将该肢体抬高、制动,局部用50 %硫酸镁溶液湿敷,2 次/ d ,每次20 min。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急演练培训
一、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
液体和输液器,保留换下的液体和输液器。

2.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输液反应及一般
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药剂科、医务科、护理
部、医院感染办相关部门,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按规定进行实物封存
①封存需医务人员及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共同在场进
行。

②封存标本时医患双方需在封口处签注姓名,日期和时
间。

③封存标本由相关科室(药剂科)保管。

二、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处理流程。

医院输液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医院输液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医院输液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流

输液患者发生可疑或确定的输液不良反应时:
1、护士应及时报告值班医师,积极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饮热水,高热者给予冰敷等措施进行相应处理,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1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持静脉输液通道畅通,并通知值班医师。

1.2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值班医师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抢救。

1.3留取输液标本送微生物室做培养。

1.4详细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包括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等。

1.5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患者安抚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1.6再次检查输液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

详细记录输注的液体、药品剂量,输液器、头皮针及所用注射器的名称、厂家、批号等。

1.7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器和剩余药液、针头封好,。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办、护理部和药剂科。

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和消毒供应中心。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流程:输液反应的处理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

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㈠发热反应处理方法: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

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⒉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⒊五联用药: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5mg(小儿0.1--0.5mg/kg.次)。

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㈡急性肺水肿处理方法:①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考试,大收集整理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错服药物应急处理错服一般药物,剂量比较小,多喝些白开水,让腹中药物稀释,能及时从尿道排出。

有时遇到意外情况,应及时处理,否则后果严重。

1、吃大量安眠药或其他毒性大的药物,应立即用手指、筷子或汤匙压患者舌根部引吐。

吐后喝一大杯温开水再次引吐,直到胃内容物全部吐出。

此法腐蚀性药物不能采用。

2、误服碘酒,应立即灌米汤或蛋清,然后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呕出物无碘酒色为止。

3、误服脚气水或皮炎药水,立即用温茶灌服,然后引吐。

4、误服强酸剂,立即用肥皂水或苏打水灌服,以中和强酸,然后反复引吐。

5、误服强碱液,可给患者喝些食醋,然后以醋兑水洗胃。

6、误服来苏液或碳酸液,应尽快让病人喝些生鸡蛋、牛奶、豆浆等含蛋白质多的液体,以求保护食道和胃黏膜。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报告、处理流程及制度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报告、处理流程及制度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报告、处理流程及制度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医教科。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进行封存。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输液反应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输液反应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抢救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将换下的输液器与液体送检向相关部门汇报协助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药剂科、医教科、院感科记录生命体征、抢救过程输液反应的处理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

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一、发热反应处理方法: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

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⒉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⒊按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吸氧、糖皮质激素、镇静解热剂等处理。

二、急性肺水肿1.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2.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高流量氧气吸入。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5.给予心理安慰,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方法: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回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

每5~10 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三、静脉炎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

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

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

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输液反应是指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及时处理输液反应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一下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

一、发现输液反应后,医护人员首先应立即停止输液,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评估病情的严重性。

二、评估症状。

不同的输液反应症状和危害程度不尽相同,常见的包括皮肤红斑、荨麻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停止输液并给予适当的抗过敏治疗;对于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症状的患者,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三、及时记录与上报。

医护人员应记录下患者的输液反应症状、体征变化及处理情况,以备病历管理和后续跟踪使用。

同时,应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至上级医生和质控部门,以便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原因。

四、给予适当的治疗。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反应的严重程度而定。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停止输液并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或皮质类固醇等。

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进行抢救措施,如给予氧气吸入、静脉注射大剂量抗过敏药物等。

同时,应尽快转诊至重症监护室或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处理。

五、排查药物原因。

输液反应的发生往往与输液液体或药物有关,医护人员应及时排查输液液体的成分和药物的配伍是否正确,并做好相应纠正措施。

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特殊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六、预防再次发生。

对于有输液反应史的患者,应在以后的输液过程中增加警惕,避免再次出现不良反应。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输液配伍,必要时也可进行皮肤测试或药物过敏试验,以确保输液的安全性。

总之,处理输液反应的流程主要包括及时停止输液、评估症状、记录与上报、给予适当治疗、排查药物原因和预防再次发生等步骤。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同时,也应加强药物配伍与使用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一、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9°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发热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像粉色的雪沫,急性肺水肿之特征样表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处理流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心理,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再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四肢轮扎,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三、静脉炎
临床表现
延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和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清热、止痛、消肿,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

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处理流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头低脚高位,以利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堵塞肺动脉入口,高流量吸氧,提高患者血氧浓度,纠正缺氧,有条件可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严密观察患者表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五、过敏反应
按患者临床表现轻重,分轻度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两种。

(一)轻度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轻者表现为荨麻疹,皮肤潮红、瘙痒;头痛、焦虑不安,恶心等。

处理流程
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相关药物的使用→保留输液通道,可继续应用其他药物,或对症应用抗过敏药物→酌情给予钙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使用→做好临床观察,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应对处理→心理疏导。

(二)过敏性休克
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伴頻危感,喉头水肿等。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口唇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 皮肤过敏症状:有痒感,荨麻疹等。

应对流程
立即停药,就地抢救→换掉输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针,接上生理盐水快速滴入→置患者于中凹位(休克卧位)→开放气道,给氧→心电监护→患者血压降低,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可给予0.1%肾上腺素0.25~0.5ml肌注或静注。

如不缓解,可视病情20-30分钟重复使用→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输入地塞米松5-10mg,80-120mg甲强龙或200mg氢化可的松等,选择一种或两种→扩容,快速静脉输液250-500ml,观察心率血压变化→酌情使用升压药物。

经过补液、肾上腺素、激素,患者的血压会逐步恢复到正常,若持续不升,可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去甲肾等→心脏骤停需要马上CPR,行胸外心脏按压。

总之,患者出现输液反应,需要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用药史、现病史、过敏史等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确定究竟属于哪种输液反应,以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做出及时的应对处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护理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