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三节《摩擦力》。

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摩擦力的定义,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定义及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难点: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间压力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摩擦力演示器、粗糙程度不同的纸片、小木块、砝码、滑板车等。

2. 学具:两张砂纸、两个小塑料瓶、一些小石子、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滑滑板车,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2. 讲解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3. 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a. 分组讨论:如何增大摩擦力?b. 实践操作:用砂纸和小塑料瓶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4. 探究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a. 提问: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有什么关系?b. 实践操作:在滑板上放置不同数量的石子,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5. 例题讲解:a. 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b. 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6.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然后进行实践操作。

七、板书设计1. 摩擦力定义2. 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 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4. 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利用摩擦力的地方,并说明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2. 答案:示例:门把手上的橡胶垫,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摩擦力的定义和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摩擦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四章第三节《摩擦力》。

详细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摩擦力的作用;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摩擦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幼儿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摩擦力的定义,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实践,理解并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摩擦力演示器、滑板、毛巾、小车、砝码等。

2. 学具:纸张、铅笔、橡皮、尺子、小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滑板,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演示滑行,引导幼儿观察滑板滑行时与地面的接触情况,提问:“为什么滑板能滑行?”2. 讲解摩擦力概念(10分钟)通过滑板与地面接触的实例,讲解摩擦力的定义,让幼儿了解到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

3.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10分钟)4. 摩擦力的应用(5分钟)讲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走路、刹车等,让幼儿认识到摩擦力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摩擦力的存在,并学会运用摩擦力。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定义2.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3. 摩擦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摩擦力现象,记录下来。

答案:例如: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刹车时刹车片与车轮的摩擦力等。

2. 思考题:如何增大摩擦力?答案:增大接触面积、增加接触面的粗糙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有助于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但在讲解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部分幼儿可能难以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含反思【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对四周的世界渐渐产生了猛烈的古怪心,他们希望探究、发觉、认知自然界。

在实际的引导教学中,需要老师不仅要降低难度,让孩子们在减轻任务负担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参加学习,也需要老师以新奇、有趣味味的教学法让孩子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学问点。

因此,本次教学更重视以生动有趣味味的教学法让孩子们理解摩擦力这个难点学问点。

【教学目标】1.通过察看简单的试验现象感受摩擦力。

2.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3.把握摩擦力的分类及运用。

4.培育幼儿园大班幼儿对摩擦力的古怪心与求知欲。

5.让幼儿园大班幼儿学会合作,并且学会共享本身的体验。

【教学重点】把握摩擦力的分类及运用。

【教学提示】1.是摩擦力,不是摩托罗拉。

2.教育孩子应当是抱以善意之心,而非桌子之间书的相互碰撞。

3.畏惧理论【教学准备】1.呈现板2.幻灯片或教学PPT3.玻璃杯、铅笔、便利面袋等物体。

4.一些文具物品,如纸张、笔、橡皮等等。

5.课堂评价工具【教学过程】一、热身(5分钟)1.老师口头提示摩擦力这个学问点,让同学尽可能地说出一些本身所知道的与之相关的物体,如冰面、磨擦力、空气等等。

2.让同学们坐成一个大圈,进行互动游戏,游戏过程中以轻轻的话语引导孩子们去关注现象。

(游戏:瞪大眼睛,看准其他同学闲置的物品有哪些,严防摩擦力的捣乱。

)二、感受摩擦力(15分钟)1.同学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什么是摩擦力?”2.老师通过描述或举例子,引导同学感受到家中很多物品间的摩擦力。

3.老师向同学呈现不同的物品,并让同学贴着玻璃杯、铅笔、废纸板、便利面袋等物体拧一下,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物品形成的摩擦力的大小。

三、摩擦力的分类(15分钟)1.老师通过PPT或教学板演示,让同学了解参数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定义和运用。

2.让同学察看和感受平常所接触的不同物品对摩擦力的影响,然后把各类摩擦力的对比效应进行总结,并且对摩擦力进行分类。

3.老师可以将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上述学问点进行交流,促进孩子们的合作与沟通。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四册第十章《力的世界》,具体内容为第1节《摩擦力》。

本节课将引导幼儿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探索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压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压力的关系。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压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摩擦力实验器材(滑块、斜面、测力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摩擦力实验器材、毛巾、纸片、铅笔、塑料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个简单的“滑滑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游戏中的感受,引出摩擦力的概念,讲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3. 探索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1)分组讨论:让幼儿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实践操作:每组用测力计测量不同粗糙程度的物体(如毛巾、纸片)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

4. 探索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1)分组讨论:让幼儿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2)实践操作:每组用测力计测量不同压力下物体(如铅笔、塑料尺)的摩擦力。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

6.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 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压力有什么关系?2. 答案:(1)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走路、刹车、写字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和描述摩擦力的概念;•能够观察和探究不同材质之间的摩擦力大小;•能够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磨刀石、木头块、砖头、玻璃纸、白板、笔。

•教师已做好摩擦力实验模型和实验现场准备。

•学生已做好材料准备和助手分工,笔记本和素描本。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简单介绍摩擦力的定义和概念,让学生大致了解摩擦力究竟是什么;•引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实验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记录和素描记录探究不同材质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提出问题•主持人:以上实验结果不同,谁能告诉我,这些材料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回答:材料、面积、平滑度、力度。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讲解摩擦力的因素。

观察影响•让学生模拟推和拉不同物品时的力度,观察不同的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观察数据要用素描记录下来,并带上对观察数据的描述和分析。

教学反思这次教学让我更加认识到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也可以进行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探究。

这些实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如摩擦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并配合教师进行观察实验数据。

但是教学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学科目标与教学材料的匹配有待加强等。

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我将会通过多家实践和不断改进,使科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学科目标,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辨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摩擦力》教学目标:1.了解摩擦力的作用和意义。

2.能够进行简单的摩擦实验。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第一节课:摩擦力是什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孩子对摩擦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向孩子们提问: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有什么作用?–介绍不同材质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2.第二节课:摩擦力实验–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毛毯、抹布、瓷器、玻璃等,让孩子们进行实验。

–发现物品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探讨摩擦力不同的原因。

–让孩子们探讨如何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3.第三节课:摩擦力的运用–可以在孩子们的生活场景中找到摩擦力的应用,比如,为什么用肥皂能够洗去污渍?–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肥皂与污渍之间的摩擦力作用。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孩子们问问题和探索问题,来让他们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实验。

2.讨论式教学法:让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物品之间的不同的摩擦力大小和摩擦力的原因。

提前准备:1.准备物品:毛毯、抹布、瓷器、玻璃等不同材质的物品。

2.准备实验桌和实验器材:平坦安全的桌面、实验尺、小车、滑板、塑料袋等实验器材。

3.准备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孩子们了解摩擦力提供多种资料。

教学反思: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大班幼儿摩擦力的课程教学。

我认为教学效果不错,孩子们能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够简单进行摩擦实验,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1.实验器材准备不足:实验尺等相关器材不足,影响了课堂实践效果。

2.孩子们的注意力难以保持:本次课程时间较长,孩子们存在一定的疲劳和注意力难以保持。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更加努力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实施细节的准备,提高孩子们对课程的参与度。

大班科学摩擦力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摩擦力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摩擦力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作用;2.探究不同材料间的摩擦力的大小;3.加深对科学实验方法论的理解。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木板、铁板、绸布、毛巾、硬纸板、塑料板等;2.实验工具:弹簧秤、块式物品、玻璃滑板等;3.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并问学生摩擦力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实验一:木和铁的摩擦力步骤:(1)把木板和铁板分别放在水平面上。

(2)分别在木板和铁板上放上相同的块式物品。

(3)分别用弹簧秤分别测量它们所受的摩擦力。

(4)比较测得的摩擦力,让学生发现木板和铁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差异。

3.实验二:不同材料的摩擦力步骤:(1)准备两个硬纸板和两个绸布,分别将纸板和绸布固定在水平面上。

(2)用等重块式物品分别在两个绸布和两个硬纸板上做同样的实验。

(3)测量两组摩擦力的大小,让学生比较并发现不同材质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差异。

4.实验三:滑动摩擦步骤:(1)准备一个玻璃滑板,固定在水平面上。

(2)分别用绸布、毛巾、硬纸板、塑料板等材质,把每种材料上的块式物品放在滑板上并固定。

(3)用弹簧秤测量每种材质的摩擦力,并让学生观察摩擦力的大小差异。

5.实验总结通过以上实验,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并了解不同材料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差异,加深对科学实验方法论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旨在让大班学生了解摩擦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不同材料间摩擦力的大小差异,以及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学生们都踊跃参与,认真观察、记录数据,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但在实验具体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观察不仔细,记录数据不准确等。

因此,在下一次实验时,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注重实验方法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同时,还要做好选材、安排时间等方面的考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温度计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电池三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一活动目标1、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幼儿探究摩擦力的兴趣。

2、发展幼儿思维,能尝试用多种办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3、引导幼儿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陀螺2、玻璃球、干枣、斜面、轮胎、麻绳、带拉链的衣服、蜡烛、饮料瓶、毛巾。

活动过程一、导入1、感知摩擦力的存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请部分幼儿演示拔河比赛2、请小朋友说一说,手抓住绳子后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会感觉到一种阻碍我们的手和绳子摩擦的力,这叫做摩擦力。

二、展开1、教师:摩擦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它还有一个古怪的脾气,就是有时候大,有时候小。

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研究一下这个古怪的摩擦力呀?2、实验:摩擦力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让陀螺在光滑的木板和铺有绒布的木板上转动,比较那个陀螺会最先停下来。

提问:哪个陀螺会最先停下来,为什么?小结:铺有绒布的木板上的陀螺会最先停下来,因为绒布很粗糙,摩擦力大;光滑的木板因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所以陀螺转动的时间长。

(2)夹玻璃球和夹枣比赛。

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装在瓶子里的玻璃球和装在瓶子里的枣夹出放在盘子里,看看哪一组最先夹完。

提问:这次你有什么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小结: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3、动脑筋想办法,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摩擦力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候会帮助我们,有时候又会给我们制造麻烦,现在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摩擦力帮助我们做好事。

(1)衣服上的拉链拉不开怎么办?(让幼儿尝试用蜡烛减少摩擦力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力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内容,体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体验感受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摩擦力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
活动目标
1、体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体验感受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准备课件3个,幼儿两次实验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图片,分别是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及他们的鞋底特写。

教师:比较一下两双鞋子的鞋底有什么不一样?
(雪地靴--平面的、粗花纹、又大又重;冰刀鞋--立体的、又滑又?)
如果换一下穿可以吗?为什么?
二、第一次实验操作,感知物体表面与摩擦力的关系。

1、教师: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我们来做个实验。

2、介绍材料和实验方法。

(2条滑道--纸滑道和绒布滑道,2个纸筒。

轻轻放上去,轻轻放手,会发生什么?
3、幼儿四人一组进行实验
4、交流:小纸筒从滑道上滑下来是又什么不一样?
(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并记录(出示课件一)
5、为什么同样的纸筒会由这么不同的结果呢?
出示课件二,教师小结:纸筒划下去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牢牢拉住纸筒,不让它滑下去,这种力叫做摩擦力(跟念)。

当物体粗糙时,摩擦力就大,当物体光滑时,就拉不住纸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实验,感知
1、实验要求:同样的滑道,给纸筒穿上不同的衣服(卫生纸、瓦楞纸、毛巾),与光纸筒的比较。

2、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毛巾最粗糙)
四、讨论:
如果登山员穿上冰刀去爬山,会怎样?如果会怎样?
小结:登山员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稳步爬山,冰上运动员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件三:厕所里的防滑垫,为什么要垫?(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减少摩擦力)
活动延伸:
出示一瓶子,老师说遇到了困难,受手太滑,打不开瓶盖,怎么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