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20分)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24小时,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B.极昼和极夜C.四季变化2.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交替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一年中学校国旗旗杆正午时分的影长变化3.徐州白天时间最长的时候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

A.北半球B.南半球C.赤道4.用橡皮泥制作地球模型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A.对比试验B.模拟实验C.观察实验5.下列动物中属于夜行动物的是()。

A.熊猫B.蝴蝶C.猫头鹰6.人们一年中发现,阳光下圭表上表的影子每天正午_________。

A.指向慢慢逆时针旋转,冬长夏短B.指向相同方向,夏长冬短C.指向相同的方向,冬长夏短7.白天过了是黑夜,黑夜过了是白天,无穷无尽交替出现。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A.太阳东升西落B.地球不停地自转C.月球公转8.在家里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模拟地球()。

A.B.C.9.以下关于地球运动和太阳运动的猜想,其中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 B. C.10.为了制作出相对符合真实的地球自身模型,我们需要获取的信息有()。

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②地球内部结构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A.①B.①②C.①②③二、填空题(14分)11.小科对自己小区的楼房在不同季节的影子进行长时间的观测,发现下图现象,当太阳处于A位置时,是一年中的______(填“夏至”或“冬至”)。

小科对楼房在四季影长的观测,有点类似于古代观测日影长度的天文装置—________。

12.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说明地球是__________。

13.小明在地球仪上发现乌鲁木齐在北京的____________(填“东”或“西”)边。

14.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3个部分,最外层是地壳,最里层是____________。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
3.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4.①. 太阳 ②. 昼夜 ③. 昙花 ④. 夜来香
5.① 慢 ②. 慢
二、
1.× 2.√ 3.× 4.× 5.× 6.× 7.×
三、
1.C 2.A 3.B 4.A 5.C 6.A 7.C
四、
1.上海——第一 北京——第二 重庆——第三 拉萨——最后
2.蛋壳——地壳 蛋白——地幔 蛋黄——地核
五、
1.B
4.(3分)当地球运动到C处时,我国昼夜时间的特点是()。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平分
5.(3分)地球上出现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六、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7分)这是一张世界时区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分为24个时区。
(1)经线每隔________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________。北京在________区。
7. 北极 极昼 极夜
8. 公转 自转 地轴倾斜
9. 地心说 哥白尼 天体运动论
10. 大雁迁徙树叶枯黄
11.×12.√13.×14.√15.×
16.
17.和爸爸是夏季,和妈妈可能是冬季。
18.在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分别迎来一次 黎明,经过一次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
19.
A.①B.②C.③D.④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后附答案)

…外…………○学…○…………装………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 1.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 .北斗七星B .北极星C .太阳D .月球2.“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

A .地球是球体B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D .地球是运动的3.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

A .春分秋分昼夜等长B .夏季日出比冬季早C .动物冬眠D .昼伏夜出4.下列科学研究适合用模型制作方法开展的是( )。

A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及分布 B .绿豆芽的生长情况 C .摩擦力的研究D .声音强弱的研究5.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地球分为时区( )。

A .12个B .24个C .360个D .180个6.“地球的赤道周长为40091 ”,你认为横线上正确的长度单位应该是( )。

A .米B .千米C .分米D .纳米7.下面( )图,小圆片的亮暗情况与实际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A .B .C .D .8.法国物理学家傅科用傅科摆实验证明了( )。

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也公转C .地球自转D .摆的等时性9.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不同,这是因为( )。

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D.太阳围绕地球运动时位置不同10.地球的表面包括()。

A.陆地B.海洋C.陆地和海洋D.平原11.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椅子,看到周围的景物()运动。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东向西D.从左往右12.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它们的影响因素是()。

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太阳热量D.以上均不是13.下列关于地球的信息中,哪项无法利用模型进行表达()。

A.内部结构B.球体形状C.形成超过40亿年D.海陆分布14.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到地球在转动,这是因为()。

A.地球很大,而人很小,人生活在地球上与地球同步转动,所以没有感觉到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根本没有运动C.地球一年才自转一周,运动太慢,人们无法感觉到D.天空有云层,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不见,也就感觉不到15.以下现象或实验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练习试卷(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练习试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练习卷一、选择题1.小明阅读了《地心说》,提出该理论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伽利略2.小明学习了哥白尼的科学理论后进行模拟实验,下列模拟实验中()情况符合哥白尼有关天体运行的观点。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地轴转C.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地球在自转3.小明在科技馆看到“傅科摆”,该装置可以证明()。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公转同时自转4.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大约24小时B.大约30天C.大约365天5.小明仔细观察中国地图,他发现在选项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A.云南省B.四川省C.广东省6.小明在晚上8点钟看星座,10 点钟在同一地点再看同一星座,发现它的位置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A.东方B.西方C.北方7.根据科学课的学习,小明发现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南向北B.自西向东C.自东向西8.中国古代人通过使用()来观察影长的四季变化。

A.日晷B.圭表C.编钟9.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轨道的形状是()A.椭圆形B.三角形C.长方形10.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小明选择()最好。

A.地球结构模型B.海陆分布模型C.地球自转模型1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A.年B.月C.天12.下列各种假说中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B.地球不动,太阳自转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13.下面()图,小圆片的亮暗情况与实际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黑点表示未被照亮,白点表示被照亮)A.B.C.14.当你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时,你看到车窗外的景物的移动方向是()A.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向前移动B.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向后移动C.和汽车运动方向没有关系,不动15.在划分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正午能见到阳光,不被周围楼栋影子遮挡,楼间距应该根据()时楼影的长度进行计算。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精品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精品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我们坐在转椅上,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转椅,看到周围景物是沿()方向运动。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西向东D.自南向北2.下列城市,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拉萨B.昆明C.北京3.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B.地球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C.地球是绕着太阳公转D.地球公转一周时间是一天4.下列关于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不同5.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需要的时间是()。

A.一天B.一个月C.半年D.一年6.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是()。

A.春季B.夏季C.冬季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3个部分,最外层是地壳,最里层是()。

2.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

3.热传递主要通过 ( )、对流和( ) 三种方式来实现。

4.昼夜交替是地球()运动产生的。

5.托勒密提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

()通过研究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

6.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从物体较( )的一端传向较( )的一端。

(填“冷”或者“热”)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我国启动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是在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的。

()2.“地球是球形的"是托勒密和哥白尼关于地球运动学说的共同观点。

()3.一天中,太阳出来的前两个小时是气温最低的时候。

()4.想要表达地球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5.吸热快的物体,通常散热也比较快。

()6.三个同学在火炉周围不同的方位取暖,他们到火炉边缘的距离相等,但受到的热辐射是不一样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19. ①. 南北两极 ②. 钻出小孔 ③. 赤道 ④. 南北回归线 ⑤. 经线 ⑥. 纬线 ⑦. 陆地 ⑧. 海洋 ⑨. 铁丝 ⑩. 倾斜
【解析】
【详解】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等。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的方法是:
(1)在一个乒乓球上确定相对应的南北两极,然后在两极处钻出小孔。
(2)根据两极在乒乓球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和若干经线纬线。
(3)画出陆地和海洋
(4)用一个铁丝穿过乒乓球上的两极支起乒乓球。 然后像地球仪那样适当倾斜。
20. ①. 自西向东 ②. 一天 ③. 一年 ④. 地球自转 ⑤. D ⑥. A ⑦. B ⑧. C ⑨. 从南到北
请找出小朋友交谈中 科学现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科学现象一:( )。
我的解释:( )。
科学现象二:( )。
我的解释:( )。
六、综合题(共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在黑暗的屋子里,用手电筒照射转动是地球仪,观察现象。
(1)在图中用阴影标出地球上处于黑夜的部分。
15. 探索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是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前提,( )
四、连线题(每线2分,共8分)
16.
寒冷 春季 盛开的荷花
凉爽 夏季 金黄的树叶
温暖 秋季 落叶 树木
炎热 冬季 碧绿的幼苗
五、简答题(共1题,共8分)
17. 在校园一角,有几个小朋友在聊天。一个小女孩说:“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乒乓球踩了一脚,球凹了进去,我哥哥把它放到开水里,马上就恢复了原状,真是不可思议!”有个小男孩接着说:“这不奇怪,我看到过更有意思的。有个卖棒冰的老奶奶把棉被盖在冰柜上,说这样棒冰不容易融化,哈哈,你相信吗!”聊了一会儿,有个小男孩说口渴了,就去买了一瓶矿泉水,边喝边生气地说:“这些厂家真不像话,水都没装满就卖给我们了,真小气!”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6分)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_____________”理论,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发表了不朽名著___________。
11.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的共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
B.两者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C.“日心说”的核心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12.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宇航员是( )。
A.嫦娥B.阿姆斯特朗C.杨利伟
13.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质量足够大的天体,称为( )。
A.恒星B.卫星C.行星
14.极昼(极夜)现象与( )无关。
A.地球自转B.月球公转C.地球公转
15.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也能说明地球是个( )。
A.圆形B.球形C.球体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写√,错误的写×,每小题1分,共5分)。
16.地球上各国的新年钟声会在同一时刻敲响。( )
17.蝙蝠是在夜间活动的。(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
(满分:100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哥白尼的主要观点是:地球是________的;地球是在________,并且24小时自转________;太阳是________的,而且处于宇宙的________,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________做圆周运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
【解析】
【详解】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 旋转;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法国有一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6分)
6.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_____________”理论,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发表了不朽名著___________。
7. 地球是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________。同时,地球还在________。
(2)请根据实验解释昼夜更替的原因。
19. 说出制作地球仪的方法。(10分)
(1)在乒乓球上确定相对应的_________,然后在两极处___________。
(2)根据两极在乒乓球上画出_________、________ 、若干_________和________。
(3)画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 √
【解析】
【详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由于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所以地球上只会出现一次昼夜交替的现象。探索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是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前提。
四、16.
【解析】
【详解】(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
(2)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 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由于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所以地球上只会出现一次昼夜交替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题
1、地球不停的______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______动物;
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______动物。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______向______地球自转形成
______现象,地球公转产生______变化。

4、地球自转一周是______小时。

5、①牵牛花大约凌晨4时打开喇叭、②小学生下午15:40开展阳光
体育大课间、③红绿灯交替工作中属于生物钟现象的是_______。

(填序号)
6、四季形成的原因: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


光的______和______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______的不同。

7、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______向______。

8、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______;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
北半球的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节日中,杭州市黑夜最长的是()。

A、元宵节
B、儿童节
C、教师节
2、改进地球模型时,在地球模型表面贴反光片的目的是()。

A、更美观
B、更清楚显示该地点的昼夜情况
C、增加环境亮度
3、四季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离我们的远近
B、地球的公转
C、星星位置的变化
4、春分或秋分这一天,阳光将直射在(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5、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们代表
(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D地轴
6、如图,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A点表示的是( )。

A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D、北京
7、下列动物中不需要冬眠的是( )。

A、刺猬
B、熊猫
C、乌龟
8、关于地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先自转再围绕着太阳公转
B、地球先围绕着太阳公转再自转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9、我们家乡,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A、立夏
B、夏至
C、冬至
10、下列节日中,北京市黑夜最长的是( )。

A、儿童节
B、教师节
C、国庆节
三、判断题
1、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

()
2、物体的影子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

()
3、夏天天气特别热,因为这时候地球离太阳最近。

()
4、人们发现,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
5、动植物的行为不受昼夜变化影响。

()
6、同样是中午12时,6月22日和12月22日学校篮球架在阳光下
影子的长短是相同的。

()
7、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三个不同圈层,从外到里地球圈层越来越薄。

()
8、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会出现昼夜差异。

()
9、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 )
10、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也是夏季。

( )
四、简答题
1、一年中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通过对“地球的运动”单元的学习,请你简要说说地球在怎样运动,并描述如何能证明你说的地球运动。

3、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
五、连线题
1、
六、综合题
1、我会探究。

下图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示意图,请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分别转到图中的B处和D处位置,地球北半球上的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
(2)地球转到图中B处,北半球是什么季节?地球转到图中D处,北半球是什么季节?
(3)地球转到图中A处位置,地球上的北半球是什么季节?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当地球公转到_________位置时,正是我国春光明媚的季节。

(2)当地球公转到_________位置时,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

(3)位于北京地区的元元在操场立一根竹竿,每天正午12时测量其影子的长度,当地球公转到_________位置时,竹竿的影子最长。

(4)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此时最有可能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3、小兰同学利用橙子制作了一个地球模型,用来模拟地球自转。

(1)小兰使用实验室里的小刀切开橙子时,应该将橙子( )。

A、从中间纵向切开
B、从中间横向切开 C偏上方横向切开
(2)小兰使用实验室里的勺子(未清洗)挖出橙子的果肉,下列对果肉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自己吃掉果肉
B、把果肉和同学们分享
C、将果肉扔掉
(3)小兰用吸管穿过橙子,组成了地球自转模型,如图丙。

模型上的切痕代表着________,模型中的吸管代表着________。

七、实验操作题
1.探索:“地心说"和“日心说"
(1)傅科摆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______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

(3 )地球会绕地轴______,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现象。

地球还会绕着太阳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自转
2、昼行性夜行性
3、西东昼夜交替四季变化
4、24
5、①
6、直射斜射气温
7、西东
8、冬季夏季
二、选择题
1、A
2、B
3、B
4、B
5、B
6、A
7、B
8、C
9、B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简答题
1、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
高度角小,影子长。

2、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且地轴始终倾斜。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上出现四季变化,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结构及特点方面的知识。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可以解释地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地球自转模型可以解释地球自转的情况。

五、连线题
1、
六、综合题
1、(1)地球分别转到图中的B处和D处位置:地球北半球上的太阳光是直射或斜射。

(2)地球转到图中B处,北半球是夏季;地球
转到图中D处,北半球是冬季。

(3)春季。

2、(1)C(2)D(3)B(4)B
3、(1)B (2)C (3)赤道地轴
七、实验操作题
1、托勒密(1)球形 (2)地球哥白尼(1)球形 (2)太阳
(1)地球的自转(2)伽利略木星
(3)自转昼夜交替公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