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法则 1、先算乘方运算,再算乘除运算, 最后算加减; 2 、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的, 再算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练习1、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口答)
117 8 2 4 3
1 2 3 50 2 1 10 2 2 1 3 1 0.5 1 3 3 9 3 1 1 0.5 4 4 1
2、计算 117 8 2 4 3
1 2 3 50 2 1 10 2 2 1 3 1 0.5 1 3 3 9 3 1 1 0.5 4 4 1
2 2
小 结 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2、 运算时要多注意符号和运算 顺序; 3、做题时遵循“观察——分析— —计算——检查”的程序进行计 算。
分析: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再算括号外面, 小括号里有乘法和减法运算,先乘法再减法; 括号外面有除法和加法,先除法再加法。
1 3 50 (2 1) 5
2 3 解:原式=3+50 1 3 50 5 5 5 250 3 50 3 3 3 9 250 241 . 3 3 3
2 2
练习2、议一议 说一说:
2 23 与 2 23有什 么不同
1 1 2 2 与2 2有什么不同 2 2 2 2 6 3 与6 3 有什么不同
练习3:计算
36 (2 7) (28 14) (7)
10 8 2 4 3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一、知识要点: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 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 ,并把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 .(2) 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 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 .2. 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 .两数相除,同号 ,异号 ,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4. 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二、典型例题:例1、计算:(1)⎪⎭⎫ ⎝⎛-⨯÷-43875.3 (2)532121⎪⎭⎫ ⎝⎛-⨯⎪⎭⎫ ⎝⎛-(3)⎪⎭⎫ ⎝⎛-÷⎪⎭⎫ ⎝⎛-⨯22176412(4)()[]2432611--⨯--例2、如果0,0><+ab b a ,则a 0,b 0. 如果()03<-ab ,则ab 0. 如果02>-b a ,则b .例3、已知a 、b 为有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 >b,则a 2>b 2B. 若︱a ︱>b,则a 2>b 2B. 若 a 3>b 3,则a 2>b 2 D. a >︱b ︱,则a 2>b 2例4、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m |=5,n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求5ab -(c+d)×2008 - n + m 的值。
例5、计算:(-2)100+(-2)101的是( )A. 2100 B.-1 C.-2 D.-2100三、练习:1. 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是 .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 .3. 若m,n 互为相反数,xy 互为倒数,则(m +n )+5xy = ;4. 若 3-x 与9+y 互为相反数,求y x -的值5. 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的本身大,则这个数是 ( )A.正数B.负数C.0D.负数和06. 如果10<<a ,那么aa a 1,,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a a a 12<< B .a a a 12<< C . 21a a a << D . a a a<<21 7. 下列计算错误的个数是 ( ) ①221⎪⎭⎫ ⎝⎛=4 ②-52=25 ③2516542= ④811912=⎪⎭⎫ ⎝⎛-- ⑤-(-14 ) =1 ⑥()001.01.03=-- ⑦ 55=-=a ,a 则 ⑧ -a=-2则a = 2 8.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9. 平方等于4的数是 ,立方等于—8的数是 。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含答案)

有理数的运算(乘、除、乘方)教学目的: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异号两数的乘除运算的规律;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乘方的运算,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2、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除法、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若干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乘方的符号确定。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1:计算(1) )3()5(-⨯-(2) 4)7(⨯-(3))109()35(-⨯-例题目的: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0。
例2:(1))4()37(21-⨯-⨯ (2) )253()5.2()94(321-⨯-⨯-⨯例题目的:会算两个以上有理数的乘法,并能判定积的符号。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仍然成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b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c =a·(b·c)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 用字母表示成:a(b +c)=a·b +a·c例3:计算:(1) 25.18)5.4(⨯⨯- (2) )]23()3[()2(-+-⨯-(3) )8(161571-⨯例题目的: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向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倒数与负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若a , b 互为倒数,则1=ab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负倒数,即若b a ,互为负倒数,则1-=⋅b a法则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 ÷b )0(1≠⋅=b ba 例4:1.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负倒数。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和乘方

____ 2 3 1
22 22 ____ 2 2 2
3.怀化市200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亿元,预计2007年比上一年增长,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2007年怀化市的国民生产总值. ____
4.某省有67440000人,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精确到十万位; (2)精确到百万位; (3)精确到千万位.
(1)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记为1万,10月2 日的游客人数是多少? (2)请判断7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哪天? 最少的是哪天?他们相差多少万人? (3)求这一次黄金周期间游客在该地总人 数.
2.比较下面算式结果的大小(在横线上填“>”、“<”或“=” )
3
32 12
负分数
分数
除法 乘方
相反数
绝对值
比较大小 科学记数法 应用题 近似数
有效数字
练习:1.”十· 一”黄金周期间,嘉兴南湖风 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 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 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单位:万人)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 +1.6 +0.8 +0.4 -0.4 变化 -0.8 +0.2 -1.2
64,
64,
3
64
1 1 1 1
10 11 12
13
(5) 3 (2)
3
4
(1) 2 (2) 4
10 3
计算
(0.25)
2003
(4)
2004
(1)
2007
1 1 2 2 1 2 1 3 3 1 2 3 3 4 4 4 2 1 2 3 4 2 5 5 5 5
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相关法则知识整理汇总

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相关法则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填空答案符号计算绝对值加法同号取相同的符号绝对值相加异号取绝对值大的符号绝对值相减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乘法同号取正绝对值相乘异号取负除法同号取正绝对值相除异号取负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三、运算法则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的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数就是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3)零除以任何非零的数得为零.注:0不能作除数5、有理数的乘方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为负,偶次幂为正.四、有理数的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如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依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3.若有括号,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依次运算;。
有理数乘除法及乘方经典例题和课后练习

一、有理数乘法1.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例1: (1)(—3)X 9(2)(-12)X(-2)(3)3 591654(4) 56 4 1(5)(-2012)X(+ 8)X 0X(-5 40.5 )X( - 1999)2、倒数(1) 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数互为倒数。
倒数不能独立存在。
1(2) 若a^0,则a的倒数是匚,0没有倒数;a若a、b互为倒数,则ab=1;倒数为本身的数是土 1.(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的符号是一致的).例2:倒数是3的数是 ____ ; a+b (a+b M 0)的倒数是.例3: a与b互为相反数,x与y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2,求a|b +xy- 1c.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再把绝对值相乘.(2)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注意: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先定符号后定值; 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 号.例如:判断下列算式积的符号并计算结果:(1)3 X (-5) X (-2) ;(2)3 X (-5) X (-2)X (-4);(3) -3 X (-5) X (-2) X (-4) X (-3) X (-6) ; (4)(-2) X (-3) X 0X (-4);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小学学习的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都适用于有理数乘法.计算 下列式子比较可以说明:(1) 5 X (-6) ,(-6) X 5;(2)[ 3X (-4) ]X (-5) ,3X[ (-4) X (-5) ];(3)5 X[ 3+(-7)], 5X 3+5X (-7)11 6 + 12 ) X (-24)⑶ 5 X (-11 )-(-6) X (-11 )-1 172二、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 a 十例 4.(1)4 X (- 0.17) X( -25)⑵( 1361b=a x (b^ 0)b(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3)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注意:1.0不能做除数;2.做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一般的,不能整除的情况下, 应用法则(1),能整除时,应用法则(2); 3.有理数的除法是有理数的乘法的逆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

授课类型 C 有理数的乘除法 C 有理数的乘方 T 运用能力教学目标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教学内容1.有理数的乘除法(☆☆)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乘法结合律)(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乘法结合律)(3)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乘法分配律) 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在进行乘法运算时,若有带分数,应先化为假分数,便于约分;若有小数及分数,一般先将小数化为分数,或凑整计算;利用乘法分配律及其逆用,也可简化计算.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 ÷b=a ·1b(b ≠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倒数及有理数除法(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正数;0没有倒数;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只要把它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即可(正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 注意: ,a b 互为倒数,则1a b =;,a b 互为负倒数,则1a b =-.反之亦然. (2)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首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再求出商的绝对值.【例4】 计算:(1)4113(3)11559211⎛⎫⎛⎫⎛⎫-⨯-⨯-⨯+⨯⎪ ⎪ ⎪⎝⎭⎝⎭⎝⎭(2)()()()345826-⨯--⨯--⨯-⎡⎤⎡⎤⎣⎦⎣⎦ <分析>(1)小题是化带分数为假分数后约分. (2)小题是遵循括号先运算的原则. <解> (1)4113(3)11559211⎛⎫⎛⎫⎛⎫-⨯-⨯-⨯+⨯⎪ ⎪ ⎪⎝⎭⎝⎭⎝⎭=9101133959211⎛⎫-⨯⨯⨯⨯=- ⎪⎝⎭(2) ()()[]()()34582(6)12581228-⨯--⨯--⨯-=-⨯-+=⎡⎤⎣⎦<教学建议>紧扣有理数乘法法则步骤,先定符号,再求绝对值,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数.【例5】 计算:(1)1571(8)16-⨯-; (2)()()999812512412161616⎛⎫⎛⎫⎛⎫-⨯---⨯-+⨯- ⎪ ⎪ ⎪⎝⎭⎝⎭⎝⎭ <分析> (1)小题需变形后使用分配律;(2)小题逆向应用分配律,较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要注意解题方法的选取. <解> (1)()()15137187181616⎛⎫-⨯-=--⨯- ⎪⎝⎭ ()()()13718816155685687.5575.52⎛⎫=-⨯-+-⨯- ⎪⎝⎭=+=+=(2)()()9985124121616⎛⎫⎛⎫⎛⎫⨯⨯⨯ ⎪ ⎪ ⎪⎝⎭⎝⎭⎝⎭9--12---+-16 =()9985412121616⎛⎫⨯⎡⎤ ⎪⎣⎦⎝⎭---+-=-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即运用分配律解).【教学拓展】计算:(1)111321335⎛⎫⎛⎫⎛⎫-÷÷- ⎪ ⎪ ⎪⎝⎭⎝⎭⎝⎭ (2)()()112103523⎛⎫⎛⎫-÷-⨯-÷- ⎪ ⎪⎝⎭⎝⎭<解> (1)11110352532133537621⎛⎫⎛⎫⎛⎫⎛⎫-÷÷-=-⨯⨯-=⎪ ⎪ ⎪ ⎪⎝⎭⎝⎭⎝⎭⎝⎭ (2)()()112103523⎛⎫⎛⎫-÷-⨯-÷- ⎪ ⎪⎝⎭⎝⎭=511011210356⎛⎫⎛⎫⎛⎫-⨯-⨯-⨯-= ⎪ ⎪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分析式子的特点,可按法则2进行处理,转化为乘法.【例6】 已知:a 的相反数是213,b 的倒数是122-,求算式32a b a b +-的值.<分析> 利用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求出a 、b ,然后求代数式的值. <解> 依题意2521,335a b =-=-=-, 则:52563335355452223535a b a b ⎛⎫-+⨯--- ⎪+⎝⎭==-⎛⎫-+--⨯- ⎪⎝⎭ =43131515⎛⎫⎛⎫-÷- ⎪ ⎪⎝⎭⎝⎭=431543151313⎛⎫-⨯-=⎪⎝⎭练1.计算: (1)()()6416-÷- (2)()1751÷- <解> (1)()()()641664164-÷-=+÷= (2)()()1175117513÷-=-÷=-练2.计算:(1)()30.250.57045⎛⎫-⨯⨯-⨯ ⎪⎝⎭;(2)()110.0333323⎛⎫⎛⎫-⨯⨯- ⎪ ⎪⎝⎭⎝⎭<解> (1)小题是小数结合相乘凑成整数.(2)小题是小数化成分数,互为倒数结合相乘为1.(1)()30.250.57045⎛⎫-⨯⨯-⨯ ⎪⎝⎭ =()()()330.250.54700.2527055⎛⎫⎛⎫-⨯⨯⨯-=-⨯⨯- ⎪ ⎪⎝⎭⎝⎭=()313533530.57052510⎛⎫⎛⎫-⨯-=+⨯=⎪ ⎪⎝⎭⎝⎭(2)()113100110.033333323100322⎡⎤⎛⎫⎛⎫-⨯⨯-=-⨯-⨯= ⎪ ⎪⎢⎥⎝⎭⎝⎭⎣⎦ 练3. 计算: 1111122111;42612⎛⎫-⨯-+- ⎪⎝⎭<解> 直接顺向应用分配律;111112211142612⎛⎫-⨯-+- ⎪⎝⎭=()()()()937131212121242612⎛⎫⎛⎫-⨯+-⨯-+-⨯+-⨯- ⎪ ⎪⎝⎭⎝⎭=()2718(14)1310-++-+=-; 练4.计算: 735(1)(36)1246⎡⎤-+---⨯-⎢⎥⎣⎦<解>原式=()735(36)(36)36(1)(36)1246⎛⎫⎛⎫-⨯-+⨯-+-⨯---⨯- ⎪ ⎪⎝⎭⎝⎭=21-27+30-36=-12练5.已知x 的负倒数是5,y 的相反数是-6,求算式2x yy x++的值. <解>由题意可知x =15-,y =6,所以2x y y x ++=12628512965-⨯+=-.做一做: 判断题:1.同号两数相乘,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 ) 2.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 ) 3.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负数. ( ) 4.一个数除以-1,便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 选择题:5.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3×4)2=-144 (B)-(3×4)2=-144 (C)-3×(-4)2=-144 (D)3×(-4)2=1446.若)4(531-⋅=x ,则x =( ). (A)25- (B)25(C)52-(D)52解答题:7.判断下列乘积的符号,说明为什么? (1)(-1)×(-1)×(-1);(2));4()31()9.8(-⨯+⨯-(3)(-9)×(+10)×(-8)×(-7)×(-0.1);(4)(-4)×2×(-3)×(-5)×8.8.计算: (1));321(8.0-⨯(2));10()21(51-⨯+⨯-(3));311()211()21()32(-⨯-⨯-⨯+ (4)()113333⎛⎫⎛⎫-⨯÷-⨯ ⎪ ⎪⎝⎭⎝⎭(5))412()39()314(-⨯-÷-;(6))323()33.0()31()91(-÷⨯+÷-.有理数的乘方(1)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1.3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知识点 1:有理数乘法法则 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 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
例:(1) 3 4
12
(2) 3 4
12
(3) 0 199
0
练习:仿上例,计算
3 5
8 5 6 3 3 4
6 3
0 125
9 6
2 6
读作:________________。
54 ,底数是___,指数是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练习:2 仿写
练习:3
例: 3 2 2
32 22
9 4
仿上例,计算
1 3 2
例: 32 3 3 9 23 _________ _______. 34 _________ _______.
23 _________ 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42 _________ _______.
32 ,底数是___,指数是___, 13 _________ 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 _______.
43 ,底数是___,指数是___,
-5-
a 1、 底数
n指数
22 _________ _______. 33 _________ _______. 13 _________ ______22 3个 2 相乘
练习:1
72 _________ _______. 例: 72
2 2 3
43 _________ _______.
3 2 2
3 2 2
32
22
9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提示】
1、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多个有理数相乘:
a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b :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0的个数决定,当0的个数为奇数,则积为负, 当0的个数为偶数,则积为正。
2、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3)乘法分配律。
3、有理数除法法则:
(1)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符号确定: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非零数,等于0;0不能作除数! 二、有理数乘方:
1、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用字母表示
a
n a a a a 个⋅⋅⋅⋅记作n a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n a 的结果叫做幂;读法:n a 读作a 的n 次方。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典型例题】
例1、计算:(1)()()3275-⨯-⨯-⨯ (2)5411511654⎛⎫
⎛⎫⨯-⨯⨯- ⎪ ⎪⎝⎭⎝⎭
例2、(1)五个数相乘积为负,则其中正因数有 个。
(2)四个各不相等的整数,a,b,c,d,它们的积abcd=25.那么 a+b+c+d=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1)1135()26812-+-+×(-24) (2)9989×(-910
)
(3)-13×23-0.34×27+13×(-13)-5
7
×(0.34)
例4、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3
12,,0.4,3,1,1,11423
---- 例5、计算(1)(-24)÷(-6) (2)(-5.2)÷33
52 (3)(130
-)÷(2112
)31065-
+-
例6、计算1987×19861986-1986×19871987
例7、计算651517÷(-123)(17)1317+-÷(-12)13
【经典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
A .符号必为正
B .符号必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零 2、若0a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之和大于0
B .a ,b 之和小于0
C .,a b m 同号
D .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一定大于每一个因数。
B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正数。
C .有理数的乘法就是求几个加数的和的运算。
D .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偶数。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一定为负数
B .若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互为相反数
C .若两个有理数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有理数的积一定为负数
D .若a 是任意有理数,则
1
a
是它的倒数 5、若ab =0,那么a ,b 的值为( )
A .都为0
B .都不为0
C .至少有一个为0
D .无法确定 6、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它们的积的符号( )
A .由因数的个数而定
B .由正因数的个数而定
C .由负因数的个数而定
D .由负因数的大小而定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0a b +=,那么0a b ==
B .或0ab =,则0a b ==
C .若0ab ≠,则a ,b 都不等于0
D .若0a b +≠,则a ,b 都不等于0
二、填空题:
1、n 个相同因数a 相乘,即n a a a a ⋅⋅⋅
个
记作________.这种求n 个相同_________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________,在n a 中,a 叫_________,_________叫指数. 2、平方得9的数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
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__;负数的________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________;0的任何次幂都
是________.
4、若a 为有理数,则2a ________0.
5、若22a b =,则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___.
6、计算()()()()()2
3
4
2003
11111-+-+-+-+⋅⋅⋅+-=____________.
三、计算:
1、(1)()()3
2
23-⨯- (2)()2
32714⎛⎫
-+-÷- ⎪⎝⎭
(3)2
342293⎛⎫-÷⨯ ⎪⎝⎭
(4)()24
11[23]6---- (5)2
2122243⎛⎫⎛⎫
-÷-⨯- ⎪ ⎪⎝⎭⎝⎭
(6)()()()23540.25548⎛⎫-⨯--⨯-⨯- ⎪⎝⎭ (7)(
()221420325⎛
⎫⎡⎤-⨯÷--- ⎪⎣⎦⎝
⎭
2、(1)()2001
20020.254-⨯ (2)求()
2003
3-的个位数字.
3、(1)3482773⎛⎫⎛⎫÷-⨯÷- ⎪ ⎪⎝⎭⎝⎭ (2)31121422⎛⎫⎛⎫⎛⎫
-⨯-÷- ⎪ ⎪ ⎪⎝⎭⎝⎭⎝⎭
(3)()()51
0.25564816⎛⎫-÷-⨯-⨯- ⎪⎝⎭ (4)1111735105⎡⎤⎛⎫⎛⎫⎛⎫⎛⎫+---+÷- ⎪ ⎪ ⎪ ⎪
⎢⎥⎝⎭⎝⎭⎝⎭⎝⎭
⎣⎦
(5) 63999177⎛⎫
÷- ⎪⎝⎭
(6) ()3.1435.2 6.2823.3 1.5736.4-⨯+⨯--⨯
(7) ()1111603456⎛⎫
-÷-+- ⎪⎝⎭
(8) ()()220.2518133⎛⎫⎛⎫-÷-⨯-⨯+ ⎪ ⎪⎝⎭⎝⎭
(9) -14-(1-0.5)×3
1
×[2-(-3)2]
(10) -5 2-(-5) 2×{(-1)50-[(-1)51-1÷(-2
1
)×2]}
(11) [-21×(-1)3 + |-6|÷31×3-(-5)2]×7
1
【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2010台湾)如图,数轴上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
根据图中各点位置,判断下列各式何者正确?
(A) (a -1)(b -1)>0 (B) (b -1)(c -1)>0 (C) (a +1)(b +1)<0 (D) (b +1)(c +1)<0 。
2.(2010年贵州毕节)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 ) A .8人 B .9人
C .10人
D .11人
二、解答题
1.(2010广东中山)阅读下列材料:
)210321(31
21⨯⨯-⨯⨯=⨯,
)321432(31
32⨯⨯-⨯⨯=⨯,
)432543(3
1
43⨯⨯-⨯⨯=⨯,
由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
.205433
1
433221=⨯⨯⨯=⨯+⨯+⨯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列各题:
(1)1110433221⨯++⨯+⨯+⨯ (写出过程); (2))1(433221+⨯++⨯+⨯+⨯n n = ; (3)987543432321⨯⨯++⨯⨯+⨯⨯+⨯⨯ = . (4)计算:3×(1×2+2×3+3×4+…+99×100)=
2.从2开始,连续偶数相加,它们的和的情况如下所示:
2=1×2 2+4=6=2×3 2+4+6=12=3×4 2+4+6+8=20=4×5 2+4+6+8+10=30=5×6
若用n 表示连续相加的偶数的个数,用S 表示其和,那么S 与n 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用公式表示出来,并由此计算2+4+6+……+202的值。
3.已知
211211-=⨯,3121321-=⨯ ,4
131431-=⨯,……,根据这些等式解答下列各题: (1)求值:651
541431321211⨯+
⨯+⨯+⨯+⨯; (2)计算:2005
20041
43132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