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时期诗歌
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诗歌

❖ “我们——中国!/我们六亿五千万人的革命大军” (《放声歌唱》);
❖ “我们六万万个胸膛/我们六万万颗心脏”(《东风万 里》);
❖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进亲人怀。
❖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
书。 ❖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的 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 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 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 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 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 讴歌斯大林(《斯大林万岁》1949年11月)、毛泽东 (《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1952年6月)、党(《颂党 庆》1961年6月)
❖ 二、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严辰 等。他们来自解放区,是诗坛主力。五、六 十年代进入创作旺盛状态
❖ 三、是青年初登文坛的青年诗人。李瑛、雁 翼、顾工、公刘、白桦等。
❖ 七月诗派 :阿垅、鲁藜、绿原、化铁、郑思、 孙钿、彭燕郊、牛汉、曾卓、徐放等
❖ 退隐原因A:唯心主义诗歌观,强调诗人的主观战斗精神。B:对抗题 材决定论。
❖ 穆旦表达了这批诗人当时如临深秋般的落寞 心情:
❖ 生活啊,你握紧我这只笔 ❖ 一直倾泻着你的悲哀, ❖ 可是如今,那婉转的夜莺 ❖ 已经飞离了你的胸怀。 ❖ …… ❖ 唉,叫我这支尖细的笔 ❖ 如何聚敛起空中的笑声?
十七年的诗歌

第三章十七年的诗歌第一节十七年诗歌概述一、诗人情况1、创作队伍50、60 年代中国诗坛两类诗人共同支撑着诗坛:一类是1949 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经过淘汰、选择和诗人自身的调整,陆续发表了新作。
—类是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
2、对诗人的划分新诗的“革命传统”的代表:郭沫若、臧克家、蒲风、艾青、田间、袁水拍、李季、阮章竞等。
“和当时革命文学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派别:从胡适的《尝试集》开始,包括新月派的徐志摩,象征派的李金发,“现代派”的戴望舒,以胡风、阿垅为代表的‘七月派'等。
二、诗歌创作的发展变化1、诗歌观念。
诗服务于政治,诗与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2、诗体的基本模式1)“写实性”的诗:强调从对写作主体的经验、情感的表达,转移到对“客观生活”、尤其是“工农兵生活”的“反映”。
代表:李季、闻捷、张志民等。
2)政治抒情诗:直接呼应现实政治运动的要求,以理性思辨和激情宣泄为主。
代表:郭小川、贺敬之等。
3)意象哲理诗:从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出发,达到向某种观念、意态的升华,或将其意旨、情绪寄寓于具体的描绘之中。
代表:公刘、流沙河、绿原、曾卓等。
3、诗歌创作的发展变化情况1)建国初颂歌的繁荣如李季的《玉门诗抄》和《生活之歌》、田间的《马头琴歌集》、顾工的《在世界屋脊上》、闻捷的《天山牧歌》、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等。
2)双百方针后,诗歌题材的扩大。
诗歌不再仅仅表现重大题材,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的作品开始增多,国际题材的诗也出现了。
但是,“双百”方针之后的繁荣局面是非常短暂的。
3)反右扩大化后的诗歌萧条。
一批诗人被错误地划为右派,直接导致了诗歌创作说假话、说空话的虚假诗风的抬头。
“七月派”诗人和“九叶派”诗人相继退出了诗坛。
4)60 年代,诗歌面貌的重大转变。
写实道路为绝大多数诗人所放弃,诗歌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分化整合的过程。
政治抒情诗迅速发展成为诗歌主潮而独领风骚于60 年代的诗坛。
第四讲 , 十七年时期的诗歌

《回延安》表现了延安的巨大变化,赞 颂了延安的历史功绩,指明“延安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的意义; 《雷锋之歌》挖掘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 含; 《十月颂歌》是新中国十周岁的礼赞。 贺诗通过想象、夸张、幻想等手法,将 建立于革命理想基础上的革命浪漫主义 风格表现得十分突出。
贺诗注意吸收民歌和古诗的营养, 又不排斥外国诗歌的影响,如"信 天游"体与"楼梯式"就被诗人以熟 练的笔法熔铸为一体。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苹果树下 • 闻捷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 /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啊? // 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 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 // 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 /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 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 /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 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 /她说:“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 // 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 /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 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 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 /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 //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 /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 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 /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
他曾采用阶梯式、民歌 体、自由诗、新辞赋体 等多种诗体形式进行创 作,尤其是在学习我国 民歌和古代诗歌、词赋 的表现手法,倡导与实 践新格律体诗歌创作方 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郭小川诗作的总体特色是:具有鲜 明的时代光彩,闪耀着哲理的火花。
“十七年”诗歌

叙事诗 《将军三部曲》 《白雪的赞歌》 《深深的山谷》 《严厉的爱》 《一个和八个》
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艺术生命 力所在,就是创造了一个特别的抒 情主人公——“战士”的形象。通 过对一个战士的内心世界的探索, 思考人生哲学等问题。形成郭小川 独具魅力的诗风。
《团泊洼的秋天》片断
战士的歌声,可以休止一时,却永远不会沙哑; 战士的明眼,可以关闭一时,却永远不会昏瞎。 请听听吧,这就是战士一句句从心中掏出的话。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爱,膨胀了它的主人的心; 温柔的渴望,像海潮寻找着沙滩, 要把你淹没…… 再明亮的眼睛又有什么用, 如果里面没有映出你的存在;
就像没有星星的晚上, 幽静的池塘也黯然无光。 深夜,我只能派遣有翅膀的使者, 带去珍重的许诺和苦苦的思念, 它忧伤地回来了——你的窗户已经睡熟。
食指: 《相信未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郭沫若《新华颂》 人民中国,屹立亚东。 光芒万道,辐射寰空。 艰难缔造庆成功, 五星红旗遍地红。 生者众,物产丰。 工农长作主人翁。
人民品质,勤劳英勇。 巩固国防,革新传统。 坚强领导由中共, 无产阶级急先锋。 现代化,气如虹。 国际歌声入九重。
人民专政,民主集中。 光明磊落,领袖雍容。 江河湖海流新颂, 昆仑长颂最高峰。 多种族,如弟兄。 千秋万岁颂东风。
五、六十年代诗坛诗人构成 “五四”一代:郭沫若、冯至等 三十年代:艾青、臧克家、卞之琳、 何其芳等 抗战以后:“七月派”、李季、闻 捷、阮章竞、贺敬之、郭小川等 新中国成立后:李瑛、顾工、公刘、 流沙河等。
内容和主题上的重大变化:歌 颂成为主调 歌颂新中国、歌颂党、歌颂 领袖、歌颂革命胜利和刚刚开始的 新生活,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旋律。
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 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 姑娘整夜地睡不着, 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 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 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
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文学7十七年诗歌1

何其芳:《回答》 一
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奇异的风, 吹得我的船帆不停地颤动: 我的心就是这样被鼓动着, 它感到甜蜜,又有一些惊恐。 轻一点吹呵,让我在我的河流里 勇敢的航行,借着你的帮助, 不要猛烈得把我的桅杆吹断, 吹得我在波涛中迷失了道路。
二
有一个字火一样灼热, 我让它在我的唇边变为沉默。 有一种感情像海水一样深, 但它又那样狭窄,那样苛刻。 如果我的杯子里不是满满地 盛着纯粹的酒,我怎么能够 用它的名字来献给你呵, 我怎么能够把一滴说为一斗?
(三)长篇叙事诗的繁荣。
本时期叙事诗创作数量比较多,质量相对较高。仅 1959年前后,出版的长篇叙事诗就有近百部之多。
(四)诗歌形式的变化、发展和丰富。
建国后,有人提出过新格律诗,“半逗律”,有人试 验民歌体,也有人转向半自由体。
知识回顾 Knowledge 导!
老诗人穆旦的《葬歌》:“你可是永别了,我的朋 友?/我的阴影,我过去的自己?/天空这样蓝,日光这 样温暖,/在鸟的歌声中我想到了你。”
在《问》中:“生活啊,你握紧我这只笔/一直倾 泻着你的悲哀,/可是如今,那婉转的夜莺/已经飞离了 你的胸怀。……唉,叫我这支尖细的笔/怎样聚敛起空 中的笑声?”
2、50年代诗歌的主潮。对新中国和新生活的歌颂是 建国初期诗歌的主潮。
朝鲜战争爆发,一些诗人奔赴前线,反映这场战 争,歌颂志愿军英雄。像张永枚《骑马挎枪走天下》, 未央《祖国,我回来了》:
车过鸭绿江,|好象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 |祖国我的亲娘!|我看见你正在|向你膝下的儿子招 手。
车过鸭绿江,|好象飞一样;|但还是不够快呀! |我的车呀!|你为什么这么慢|一点也不懂得|儿女的 心肠。
一般认为十七年诗坛上有过两次短暂的繁荣,一 是1956-1957,另一次是1961-1963年。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民歌提倡“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山西的作家流派被称为山药蛋派,主要人物有赵树理、马烽、西戎。
3、伤痕小说得名于卢新华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伤痕》,而伤痕小说潮流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创作的《班主任》,小说通过宋宝琪和谢惠敏这两个畸形儿形象的塑造,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4、陆文婷、李双双、林道静这三个女性形象分别出自小说《人到中年》、《李双双小传》、《青春之歌》,这些小说的作者分别是谌容、李准、杨沫。
5、王朔是当代文学新时期商业写作第一人,其作品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看上去很美》。
6、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共发表了150篇作品。
7、“三个崛起”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8、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
9、高行健的戏剧《野人》是一部多声部现代诗剧。
10、张洁的大雁系列散文包括《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
11、十七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
12、雷抒雁的《小草在唱歌》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残害的革命烈士张志新所作。
13、邓友梅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在北平召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和文艺组织文联。
(2在北京召开。
(3)建国初期,文艺界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①电影《武训传》的导演是孙瑜,主演是赵丹。
②《红楼梦研究》的作者是俞平伯,修改后重新出版《红楼梦简论》,对此首先提出批判的是山东大学的李希凡,字蓝翎。
17年诗歌

二、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
B 、 1957 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诗坛出现短
暂的生气,出现一些触及时弊,干预现实的作 品。 如流沙河《草木篇》、郭小川《望星空》、 艾青《养花人的梦》等。
《草木篇·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 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 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草木篇 · 藤》: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 爬 ……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做柴烧 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堆稻 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 太阳吸袋烟。 ○月宫装上电话机 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听说人间大跃进, 你可有心下凡去?”织女含笑把话提:“我和牛郎早商议, 我进纱厂当女工,他去学开拖拉机。” ○我来了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我们说了算 河水急,江水慢,还得我们说了算,叫水走,水就走,叫 水站,水就站,叫它高来不敢低,叫它发电就发电。 ○歌成海洋诗成山 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 民只需半杆烟。 ○一个红薯滚下坡 社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坡上挖红薯,闹 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 我忙大声喊:“谁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 姑娘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
他热情歌颂毛泽东,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实践,是 为了证明自己理论与时代的同一性。更成功的是诗人用 相当个人化的语言叙述了诗人与几个先烈之间肝胆相照 的动人故事,所谓“个人化的语言”指的是诗中抒情主 体既是十分具体的诗人自传形象,又融合了某种庞大的 共同性的时代声音,后者是通过前者的真实而不是概念 化的感受来表达的。
第二章1949-1976诗歌创作概述..

3、把叙事、抒情、绘景融为一体,创造一 种诗情画意盎然、情景契合无间的艺术境界。
曾卓 是“七月派”的诗人。他是湖北人, 于1922年出生,40年代起同在胡风的 影响和提携下开始诗歌创作,1955年 又都因胡风案牵连而被逮捕入狱,在牢 狱里都没有放弃诗歌写作,经历了二十 多年的监禁和劳改生涯后,获得平反, 恢复自由后又都创作了一些颇有影响的 诗作。
《吐鲁番情歌》: 《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 《葡萄成熟了》、《舞会结束以后》、 《金色的麦田》、《告诉我》、 《种瓜姑娘》 把赞美忠贞的爱情心理和劳动的幸福情 绪都作为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活美来讴歌, 这是闻捷爱情诗的总体特征。
闻捷爱情诗的特色: 1、含蓄而委婉的艺术美歌声、酸葡萄、馕、 琴声和鼓声; 2、略有情节,但又重于心理描写。 笔触细腻,近于白描;情调轻松,饶有风趣
《天山牧歌》 是闻捷的短诗代表作诗集。它以歌唱新疆 少数民族的新生活而在当代诗坛独树一 帜,是具有独特韵味的新生活颂歌。特别 是其中的爱情诗,把年轻一代热爱劳动、 建设家乡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结合起来, 拓展了当代诗史上爱情诗的天地。诗人通 过对爱情生活的咏赞,揭示了人们美好纯 洁的心灵,激励人们积极向上,为建设美 好的生活而献身。
1957-1962
繁荣的诗坛受到重创 反右派斗争 “新民歌运动” 1962-1965 出现新转折 政治抒情诗占主导地位 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 贺敬之《放声歌唱》 1966-1976 诗歌创作陷于绝境
构成此时中国诗坛的诗人主要是三类: 一类是诗坛主力: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二类是已成名诗人:郭沫若、臧克家、艾青 三类是青年诗人:李瑛、公刘、白桦
(2)军旅生涯 未央《祖国,我回来了》 公刘《西盟的早晨》《边地短歌》 张永权《骑马挂抢走天下》 李瑛《野战诗集》 胡昭《光荣的星》 (3)农村、林区生活 阮章竟《山野新歌》流沙河《农村夜曲》 陈残云《农村散曲》傅仇 “森林诗人” 《伐木者》 《森林之歌》 《雪山瑶》《告别林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捷诗歌的开创性(补充)
闻捷出现于50年代中期的诗坛上,
当时正是说教诗、生产诗大量充斥 诗坛的时代,《天山牧歌》以轻柔、 明快的调子抒写新疆少数民族解放 后崭新的田园生活与乐趣,诗歌写 得纯朴、真挚、热烈,给读者以强 烈的美感享受,开拓了新的诗歌题 材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新边塞诗流派
代表的诗人有杨牧、周涛、章德益、
《致青年公民》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
《向困难进军》 《把家乡建设成天堂》
《在社会主义高潮中》
《人民万岁》
《让生活更美好吧》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
你的悲哀,/可是如今,/那婉转的夜莺/ 已经飞离了你的胸怀。 在晨曦下,/我打开门窗,/空中流动着原 野的风,/唉,叫这支尖细的笔,/怎样聚 敛起空中的笑声?
《爬也是黑豆》公木
爸爸和儿子一起来到谷场中, 谷场上有一片黑咕隆咚。 爸爸说:“那是黑豆豆。” 儿子说:“那是黑虫虫。” 爸爸和儿子发生了争论, 做爸爸的当然是理直气盛。 真理自然要一边倒在他手里, 这用不着证明就可以肯定。 可是,儿子忽然高兴地大声吼: “爬哩,爬哩!爸爸,你瞅,你瞅!” 爸爸不耐烦地勃然大怒: “瞅什幺?爬,爬!爬也是黑豆!”
《草木篇》流沙河
白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 高指蓝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它连根拔去。 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藤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 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 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草木篇》流沙河
《回答》 何其芳
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奇异的风, 吹得我的船帆不停地颤动; 我的心就是这样被鼓动着, 它感到甜蜜,又有一些惊恐。 轻一点吹呵,让我在我的河流里 勇敢地航行,藉着你的帮助, 不要猛烈得把我的桅杆吹断, 吹得我在波涛中迷失了道路。
《问》
穆旦
生活啊,/你握紧我这只笔,/一直倾泻着
《草木篇》
毒菌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现了。白天, 用美丽的彩衣;黑夜,川暗绿的磷火, 诱惑人类,然而,连三岁孩子也不去采 他。因为,妈妈说过,那是毒蛇吐的唾 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迟开的蔷薇》
公刘
盛夏已经逝去,
在荒芜的花园里, 只剩下一朵迟开的蔷薇;
摘了它去吧,姑娘,
别在襟前,让它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第三,从诗歌形式和手法上看,楼梯式
的诗行排列,大量运用排比、重复、对 比,铺陈的手法。把长长的句子拆成短 的,这样更便于表达一种激昂的情绪。 往往具有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崇高有 力的特点。
《雷锋之歌》(节选)贺敬之
就是这样, 雷锋, 你出发了„„ ——在黎明前的 一阵黑暗中„„ 你带着 满身 燃烧的血泪, 好象在梦中一样, 扑向 党啊—— 温暖的 温暖的 母亲怀中„„ 雷锋, 就是这样
贴近你的胸膛枯萎┄┄
曰白的《吻》
像捧住盈盈的葡萄美洒夜光杯 我捧住你的一对酒窝的唇 一饮而尽 醉!醉! 像蜂贴住玫瑰的蕊 我从你鲜红的 唇上吸取
闻捷“新情歌”的特点
一个突出特点是:诗人既抓住新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
豪放、坦诚的个性,又捕捉了爱情与劳动、理想与祖 国、家乡的建设紧密融合这个时代特点,写出了健康 的新时代的情歌。 闻捷的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诗作所显示 的民族色彩和地方风情。 闻捷的诗作也有时代的局限,主要是把爱情政治化、 简单化。 闻捷出现于50年代中期的诗坛上,开拓了新的诗歌题 材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从文学史延续的角度看,闻捷的新情歌也为八十年代 新边塞诗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 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 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梅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的最迟。春天,百 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 许给了冬天的白雪。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 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在姐姐妹妹 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九叶诗派
代表诗人是穆旦、唐祈、唐湜、袁可嘉、
陈敬容、杜运燮、辛笛、杭约赫。 主要特点是具有现代主义特色,把现代 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诗歌 想象力非常奇特、富有巨大的诗歌张力。
《茉莉花》郭沫若
我们的花朵小巧,雪白而有清香, 簪在姑娘们的头上,会芬芳满堂。 当然,人们也可以摘去焙成香片, 厨师们更可以用来点缀竹参烫。 有那肮的文人却称我们为“狎品”, 足见他们的头脑是荒天下之大唐! 这样的思想如果不加以彻底改造, 打算过社会主义革命关,休要妄想!
昌耀、马丽华、张子选等人。
《雨中》
李瑛
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
车篷,/汽车兵/从车窗伸出一只手/ 想接一把水擦擦眼睛。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第一,从选材看,往往是重大题材,是
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指令性思想,它在 本质上是政治原则与抒情的结合,或者 说是以抒情方式表达政治原则。 第二,从抒情主人公的姿态上看,他是 站在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上,代表 这个时代最高价值,往往是代表人民、 革命、阶级。这就决定了诗歌的视角不 是单一的个人化的视角,而是宏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