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江西省市级优课)

合集下载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3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3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3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难点: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对非暴力抵抗主义的认识。

2、演讲词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感悟体会重点句段,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讨论与拓展。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公开课)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投影: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x行,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

导入语:在2003年8月酷热的一天,数千人汇聚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前,纪念缅怀一位伟人。

人们又记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x行,那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

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约25万人的游x队伍汇聚在此,聆听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说。

金博士慷慨陈词,演说感人至深。

其中“我有一个梦想”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补充一些图片,加深印象。

如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图片)三、原音重现:金博士为何会有如此魅力?他的演讲究竟有什么迷人之处?我们先欣赏原音重现,对照课后练习英文片段听演讲录音,体会演讲的语调、激情。

(播放录音)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领会感情,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分组读有关段落,并思考讨论问题:①“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试概括。

(即消除种族歧视,争取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民主、平等、自由)②作者说“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美国的梦想就是民主、平等、自由)③马丁路德金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倡导非暴力抵抗原则,文中一些语句体现了他的主张,试找出并体会。

小结:《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 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悯和大悲痛。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演讲词的特点,感受演讲的魅力。

2.分析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体会其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演讲词特点和梦想分析。

2.难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马丁・路德・金演讲的视频片段,引出课题。

2.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感受演讲的力量。

3.演讲词特点分析
(1)引导学生分析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

(2)体会演讲词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4.梦想分析
(1)找出文中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内容,分析其内涵。

(2)探讨梦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5.社会责任感培养
(1)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和社会责任。

(2)讨论如何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6.总结归纳
总结演讲词的特点、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7.作业布置
(1)背诵演讲中的精彩段落。

(2)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演讲词。

课文《我有一个梦想》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我有一个梦想》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我有一个梦想》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诵读重要词句,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挖掘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理解能力。

2、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根据视频介绍演讲特点)了解作者生平:学生介绍,教师归纳。

二、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怎样划分本文的演讲思路?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了,作为一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一定是与众不同的,下面请一位同学讲一下你对他的梦想的理解?1、梦想是什么: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拥有正义和自由;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2、为什么要实现: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社会将出现动荡。

3、怎样实现:采用非暴力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坚决、毫不退缩。

题解:为什么称为梦想而不是希望或者想法?梦想──充满激情的、狂热的、愿意为之付出千百次努力的目标(程度强烈)三、语言品味(交代教学要求:语言品味──把握情感──深情朗读)作者感情为什么如此强烈?(黑人生活非常悲惨)从哪一段知道这一点的?(第二段)一位学生读第二段。

品读段中关键字词:结合预习的关于相关时期的黑人遭遇、文化背景来感受马丁路德金的情感。

师生共同体会,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一部分生读: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仍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另一部分生读: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打破课文的自然顺序,紧扣课文标题,采取中间“开花”法。

思维推进方式:“我”有怎样的一个梦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当梦想实现之后将会怎么样?思路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缜密的逻辑思维特点。

教学手段: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通过对文中大量的排比、比喻语段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去感受演讲者那澎湃的激情对听众的感染力,那排山倒海的语言气势对听众的震撼力;揣摩作为演讲词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体会全文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马丁•路德•金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2、体会演讲的思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感染力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雄鹰的梦想是翱翔蓝天,骆驼的梦想是行走沙漠;老虎的梦想是长啸深山,蛟龙的梦想是翻江倒海。

盘古的梦想是开天辟地,女娲的梦想是炼石补天;屈原的梦想是救国救民,陶潜的梦想是归园田居,杜甫的梦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么,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呢?请看课文《我有一个梦想》。

二、题解:标题“我有一个梦想”中心落在哪个词上?——梦想。

看了这个标题,大家最急于知道的问题是什么?——“我”有怎样的一个梦想。

其次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然后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

最后可能是什么?——思维点拨:作为极富煽动性的演说辞,文章还可能谈及什么问题?——点拨:如此渴盼实现这一梦想,自然应说——当梦想实现之后将会怎么样。

思维过渡: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赏析课文(一)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梦想段落范围(17--25段),明确后集体朗读。

《我有一个梦想》优质课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贯彻“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在活动”的现代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演讲的背景、主要内容。

(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1)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高朗读能力。

(3)培养演讲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词语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民主、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事业而奋斗。

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体悟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的背景。

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2、点拨法点拨学生于“愤、悱”之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讨论法积极倡导学生“疑义相与析”,培养合作协同的精神。

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我们都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了梦想而奋斗。

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一天,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而光明和希望也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好,同学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也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着。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马丁路德金,他的梦想是什么?二、作者及背景介绍:其实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一个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我要给同学们出一道问题,请你根据我说的前三个词语,说出一个国家的名称。

“乔丹、华盛顿、好莱坞”---看来同学们对美国非常熟悉。

(展示美国的地图),美国被很多人描绘成自由的天堂,纽约曼哈顿岛上矗立的自由女神像也成了美国的像征(出示自由女神像)。

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我有一个梦想1教材理解《我有一个梦想》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激情飞扬、具有独立思想和崇高的道德情怀的政治演讲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学习这篇课文恰好体现了课标这一核心精神。

2教学目标阅读经典是中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本文的教学目标而言,我以为要在引导高一学生领略马丁•路德•金演讲语言的表达艺术之同时,还要让他们认识到美国社会的民主进程,并领会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精神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所取的作用。

3重点难点演讲的本质是思想的力量,演讲的核心是价值的传递。

本文的重点也即难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到马丁•路德•金的思想力量所在和马丁•路德•金向黑人、向白人、向美国社会和美国政府、向全人类传递的价值取向和梦想追求。

4教法学法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素养和生活积累,因此,就这篇演说词的学习而言,我以为其教学的基本法则是让学生进入演讲情境,寻找到马丁•路德•金的角色感觉,与其产生情感共鸣,并接受他博爱的精神洗礼和崇高的价值引领,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

为了实现以上效果,我认为本篇课文的教法主要应该有:通过教师语言铺垫和多媒体手段而实现的情境再现法;围绕文本阅读和文本理解的设疑教学法。

与教法相对应,学法则主要为多种方式的诵读法和探究分析法。

5教学过程【活动】预习提示1.熟读成诵,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自己以为精彩的语段;2.领会马丁·路德·金演讲语言的魅力,领略其演讲激情,并能初步赏析其演讲语言中用到的修辞方法;3.了解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不抵抗思想。

【导入】(一)导入《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史上著名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面对25万集会的群众发表的演讲,这些年来,我每一次读到这篇演讲稿都会联想到美国第44任总统也即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2008年在芝加哥所发表的总统就职演说。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并理解“梦想”的含义、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梦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追求梦想的意识和动力。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梦想实现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毅力。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老师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猜测“梦想”一词的含义。

2. 以问题形式向学生提问:“你们有什么梦想?你们认为什么是梦想?”师生互动,共同讨论。

Step 2 学习与探究(15分钟)1. 老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梦想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成功人士的梦想故事,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实现是需要努力和坚持的。

Step 3 分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梦想,并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围绕梦想的实现方式、困难与挑战等主题展开合作讨论。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互相给予鼓励和建议。

Step 4 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梦想和讨论成果。

2. 老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并肯定学生积极的思考和表达。

Step 5 梦想行动计划(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的具体计划和行动步骤。

2. 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行动计划,并向全班分享自己制定的计划。

四、板书设计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的定义和重要性- 梦想的实现和付出- 梦想行动计划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梦想的概念和重要性,明确实现梦想需要的努力和付出。

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的梦想计划,学生得到了实践和分享的机会,激发了学生追求梦想的积极性和动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总结环节,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鼓励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必修二12《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必修二12《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⑴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⑵通过诵读,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

⑶体会和揣摩这篇演讲稿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反复、排比和比喻)和文采斐然的特点,并学以致用。

2、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朗读,多向对话与交流,当堂进行文段练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理解马丁·路德·金的伟大理想,并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语言,体会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表达作用,并能用排比、反复和比喻等常用于演讲稿的手法写作。

【教学设想】本节课主要想通过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从而了解演讲稿最常用最有效的修辞方法——反复、排比和比喻的运用,并感受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和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听众的感染力,最终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讨论比较,咀嚼鉴赏,语段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黑人能在美国当总统并连任,这在一百多年前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的“黑人”几乎与“奴隶”是同义词。

他们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生活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尽管南北战争之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自由。

在此情形下,美国黑人以争取平等自由为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

马丁·路德·金就是这场运动中杰出的领袖。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雕像前,他面对参加集会的25万人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板书)二、解题“我”指谁?——马丁·路德·金。

“梦想”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幻想,一是理想,大家说是哪个?——理想。

那么标题告诉我们,本文是写马丁·路德·金的一个理想,或者一个愿望。

从体裁上讲,本文属于演讲稿,既是演讲稿,就一定适合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演讲背景,把握文章思路。

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能力目标:
1、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高朗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2、树立人生远大的梦想,不轻易言弃。

教学重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感染力。

教学难点:
体会演讲的思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问答、讨论与拓展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显示幻灯片1)就像这棵小嫩芽一样,从滋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断生长、再生长,只要坚持,把握时机,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叫的马丁·路德·金人,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他是谁?他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让我们一起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梳理内容)
1、走进马丁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神学博士,牧师,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1963年,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

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1968年,他在田纳西州被暗杀。

2、走进马丁的梦想
马丁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哪些段落写到?
答: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具体在第17段—32段。

3、走进马丁的现实
假如我们把太阳比作梦想的话,那么现实就应该是天上的峨眉月,因为梦想绚烂美好且丰满,现实具体、实在而骨感。

马丁遭遇的现实是怎样?他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哪些段落写到?
答: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