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孩子们》正式导学案及其答案

合集下载

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节选(导学单)
袁娜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从日常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3、通过学习,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和对成人被世俗改变真性情的悲哀之情。

【课前自学】
1、查资料了解作者
2、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完成《练习册》27页巩固、积累、运用1—4题。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是完成《练习册》27页阅读、感悟、实践1—5题。

【课堂探究】
重点探究
1、“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一个特点,读散文应该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请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通过本文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2、作者憧憬的人是谁?
3、孩子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憧憬的品质?请从文中找出概括孩子们特点的词语。

4.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们的特点呢?
5、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一些表现作者对孩子们“真”憧憬、热爱之情的句子,把它们用横线画下来。

6、除了这些语句,作者还通过什么方法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喜爱,对“真”的憧憬向往?
7、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孩子们的童年趣事。

总结1:作者通过对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本文的主题之一——
难点突破
1、我们一起来找找文中哪些文字抒发了作者悲哀的感情,把它们用波浪线画下来。

2、那么,孩子们失去纯真,变为了怎样的成人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细细品味,一起讨论这些句子的含义。

3、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原因又是什么?
4、作者抒发悲哀之情,不是孤立的,他让读者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大人们和孩子们的世界真是天差地别!这是什么手法?
总结2:作者通过手法表达了感情,表现了本文的主题之二——。

《给我的孩子们》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学案

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村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2欣赏丰子恺画作画诗词丰子恺的漫画创作,是从画古诗词意开始的。

在这些以古诗词为题的漫画里,却一点也闻不出陈腐的味道。

画中展现的是今人鲜活的生活,典雅的意境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无矛盾。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的樱桃和绿的芭蕉,是鲜美的对照。

娇嫩的樱桃和硕大的芭蕉,是初夏的清凉。

齐整的樱桃和参差的芭蕉,是流动的诗的韵律。

无言独上西楼是真的无言了吗?若是无言,必然无思,既然无思,又何必独上西楼。

看来,无言却是多情,正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才教人独上西楼,听凭明月去洗涤“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画儿童丰子恺喜欢儿童、热爱儿童,甚至是儿童的崇拜者。

儿童是他漫画里最重要的角色,儿童漫画是他的作品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

在画儿童的时候,丰子恺的身份更多的是一个仁爱的父亲和宽厚的长者。

星期日是母亲的烦恼日,星期日里,孩子们肆无忌惮地打、闹、叫、嚷,她便觉得心烦,便要阻止;但是,若她的孩子们不这样健康活泼地打、闹、叫、嚷的话,她仍要觉得心烦,并且担心了。

于是,她半真半假地喝骂,心甘情愿地替他们收拾残局。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浆,小姊弟之间的绝不是交易。

不给她打扇,姊姊削好瓜也会分给弟弟,还很可能是大的一半;没有瓜吃,弟弟也会这样认真地用两只手给姊姊打扇,不会有半分勉强。

画人间丰子恺的漫画里还有很大的部分描写人间百态。

在这些画中,一些饶有情趣容易被人忽视的生活场景被画家敏感地发掘出来。

对这些人和事的描写,表达了画家对人世间最博大的爱与关怀。

这样精细的活计,当然要屏息凝神地完成。

挖的人十分敬业,弓背伸头,恨不得整个人都钻进耳朵里;被挖的人倒悠闲得很,光着膀子,垂着手,这是受雇人手艺的完全肯定!馄饨担子大得连挑担人的脑袋也遮没了,担子里装的不仅仅是馄饨,还有老母亲的叮咛,妻子的期盼,儿女们的笑颜……担子里是家,家就是担子,无怪挑得这样沉重,这样甘愿。

推荐学习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4《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长春版

推荐学习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4《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长春版

4.给我的孩子们一、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

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

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

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

文笔浅显生动,对普及西洋音乐知识起到了启蒙作用。

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

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

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

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二、关于“缘缘堂”1927年,丰子恺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

丰子恺并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

遵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所喜欢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拈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

当即请弘一法师给写“缘缘堂”横额(见《告缘缘堂在天之灵》)。

后丰子恺几经迁移,于1933年在故乡石门湾老屋的后面,建造了“缘缘堂”。

三、关于《缘缘堂随笔》《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

丰子恺的散文,从一开始就已显露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其片段,以自己的所感,用最朴质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

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2022年《给我的孩子们》教案7篇

2022年《给我的孩子们》教案7篇

2022年《给我的孩子们》教案7篇《给我的孩子们》教案1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憧憬”“龌龊”“考妣”“刬袜”等词语。

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主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理解作者对孩子的真性情的赞美,对自身俗务缠身、失去童真的哀叹与无奈,以及他渴望孩子永葆童真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在生活中努力做“真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与别人谈话、给别人写信,总希望能够被理解。

而有一个人,给他最亲近的人写了一封奇特的“信”,既希望读到信的人能理解自己,又怕他们能理解。

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丰子恺先生的《给我的孩子们》,从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与自己认为关键的词句。

2、师生讨论解决生字词。

强调以下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憧(chōng)憬(jǐng)】向往。

【龌(wò)龊(chuò)】不干净,脏。

【考(kǎo)妣(bǐ)】(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刬(chǎn)袜】只穿着袜子着地,刬,只,光着。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三、课文赏析1、题目中的“我”指谁?“我是怎样一个人”?明确:“我”指丰子恺。

学生结合注释,参考工具书,简要介绍丰子恺,教师补充:热爱孩子的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村儿童题材。

丰子恺常用的烟嘴上刻着近代诗人八指头陀的一首诗: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

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

对镜心常定,逢人语自新。

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

可见他对孩子的喜爱。

2、题目中的“孩子们”具体指那些孩子?他们有哪些“壮举”?学生找出作者所提到的三个孩子的姓名,在文中划出孩子们的主要事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教师补充、总结:瞻瞻①为一些小小的失意(如花生米翻落、小猫不吃糕、打破小泥人)大哭。

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中学语文(下)《给我的孩子们(节录)》导学案审核:九年级语文组学生姓名:导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对孩子的挚爱,及他渴望回归童真而不可得的悲哀。

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3、领会“真”是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珍惜美好的童年。

导学重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导学难点: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在儿童时代,看着大人们见多识广、样样都能干,特别是看着大人们有说了算的能耐时,都羡慕得不得了。

可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反而对童年向往有加了,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向往自己的童年吧?其实不仅仅是你们向往童年,成年人同样如此,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画家丰子恺写他对他的孩子童真、童趣的无限憧憬和羡慕的散文《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二、自学体验:1、走近作者: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是中国现代受人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

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

2、(1)给划线的字注音憧憬()龌龊()考妣()惊骇()擒()刬袜()姊姊()普陀()嚼()(2)解释:鞠躬尽瘁:考妣:龌龊:3、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7):第二部分(8----11):4、文中写了哪些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文中除了写了很多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还写了什么?5、第一段中作者描绘了自己怎样的矛盾心情?结合全文的内容说说你对第一节中两个“憧憬”的理解。

6、作者写了发生在瞻瞻身上的哪些事?为什么作者说“瞻瞻!你尤其可佩服”?结合这一段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瞻瞻这些举动的理解。

7、自由阅读5----7段,讨论概括出作者写了大人与孩子相处的哪几件事?8、研读文章第二部分,思考:在这一部分里,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与孩子们的生活的?作者多次在文中提到“悲哀”,他真正的悲哀到底是什么?【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小组交流以上各题各组推荐一人展示2----5题各组小老师点评。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答案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答案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答案【篇一:《给我的孩子们》正式导学案及其答案】>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学习重点】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要珍惜美好童年。

【学习难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憧()憬():龌()龊():考()妣()刬()袜:鞠躬尽瘁:2、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村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合作探究】一、活动一:根据课文,了解孩子的特点1、注意概括的方法:可以抓住具体的事件,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也可以抓住作者自己对事件的分析。

瞻瞻:阿宝:软软2、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①为什么大人“出丑得很”?②“你是何等鞠躬尽瘁┅┅”中“鞠躬尽瘁”出自《》,后半句是,文中的意思是3、重点语段理解“我每次┅┅被判了死罪的亲友一样”表现了孩子什么心理?二、活动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1、划出表示作者内心情感的词语。

2、你认为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受?3、作者为什么为孩子们感到“悲哀”呢?4、体会作者“给我的孩子们”什么呢?三、活动三:我们如何处理好现实与童真之间的关系?1、资料上的观点:2、如果是你爸爸,他会是哪一种观点?3、作者的观点:4、我的想法:【课堂反馈】一、指出下列说法欠妥的一句是()A、作者渴望着人有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只有在孩子们身上能看到。

B、作者在文中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家庭课题,即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成人在不经意间“摧残了你们”。

2024年《给我的孩子们》教案10篇

2024年《给我的孩子们》教案10篇

2024年《给我的孩子们》教案10篇《给我的孩子们》教案1(约1800字)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出现的“憧憬、龌龊、考妣、戋刂袜”等生字词。

2、理解文中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

3、继续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当中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中的第二点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儿童时代,看着大人们见多识广、样样都能干,特别是看着大人们有说了算的能耐时,都羡慕得不得了。

可你们知道吗?我们大人们也有羡慕你们小孩的时候,我就有过这种感觉,每当我有心烦意乱的时候,我十分羡慕儿童的无忧无虑;每当看着大人世故圆滑、溜须拍马的嘴脸的时候,我十分向往小孩间的纯洁真诚。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画家丰子恺写他对他的孩子童真、童趣的无限憧憬和羡慕的散文《十四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二、了解作者,初读课文1、首先请同学们齐读147页的注释①,谁能说你从注释①中搜集到了的有关作者的名、地、时、评、作的信息?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边读边完成下列任务:①圈划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丰子恺__的意思;③在阅读课文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向全家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

三、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情况:1、学习下列生字后,齐读256页词语表中词语。

①憧(chōng)憬(jǐng):向往。

②龌(wò)龊(chuò):不干净,脏。

③考(kǎo)妣(bǐ):(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④戋刂( chan)袜(wà):只穿着袜子着地,戋刂,只,光着。

⑤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精力。

2、同学通过阅读__,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

四、挑生分段朗读课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分类,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寻找依据,解决问题)五、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①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通过__要表达的主要感情?为什么说“憧憬、悲哀”这两个词可以概括作者在__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憧憬、悲哀。

《给我的孩子们》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学案

• 们虽然常常怜悯失意的弱者,却总是趋炎于得志 的权势; • 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去扶助某些弱者。 • • 你多年建树的业绩,可能毁于一旦; • 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去努力建树。 • • 献出你的全部精华去造福于人类,可能会 使你身陷困境; • 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向人类献出你 的精华
• • • •
《给我的孩子们》作业 【课前预习】 1. 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憧( )憬( ) 嚼( )了舌头 普陀 ( ) 考妣( ) • 刬( )袜 宝姊姊( ) 擒( ) • 鞠躬尽cui( ) 全军fu( )没 ye( ) 下 惊hai( ) • wo( )chuo( ) fei( )肝相示 藤ta( )
• (1)老师示例:瞻瞻“小小的失意,像花 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 吃糕了,你都要哭的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 钟。” • 点评:“花生米翻了” “嚼了舌头”“小 猫不肯吃糕”这些小小的失意都要哭的嘴唇 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孩子就有这样赤裸裸 的真率,心里不痛快就是不痛快,闹也罢, 哭也好,喜怒皆形于色,毫不矫作。 • (2)学生选例体会并点评 • (3)全班交流评价
• 4、试概括说说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 5、请写出文中与“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 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这句话相照应的一个句子 • • 二、回首往昔,表达“真”情 • 反思自己,反观社会,请同学们任选下面的一种句式,表达你内心真 实的想法和感受。 不少于200字。 • A 人生匆匆十几载,如今的我已不像童年时那样____,而变得_____。 记得有一次__________。 • B尽管岁月流逝,但在我的心底依然还有一份“真”,记得有一次 __________。 • C 无法否认,在我们身边存在很多与“真”相悖的事:造假成风、丧 失诚信、良知泯灭、爱心流失……例如__________就让我感到气愤 (悲哀)! • D 必须承认,现实社会让人感动与钦佩的“真人”“真事”有很多: 见义勇为、爱心善举、无私奉献……例如___________就让我十分感 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学习重点】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要珍惜美好童年。

【学习难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憧.()憬.():龌.()龊.():考.()妣.()刬.()袜:鞠躬尽瘁:2、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村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合作探究】一、活动一:根据课文,了解孩子的特点1、注意概括的方法:可以抓住具体的事件,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也可以抓住作者自己对事件的分析。

瞻瞻:阿宝:软软2、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①为什么大人“出丑得很”?②“你是何等鞠躬尽瘁┅┅”中“鞠躬尽瘁”出自《》,后半句是,文中的意思是3、重点语段理解“我每次┅┅被判了死罪的亲友一样”表现了孩子什么心理?二、活动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1、划出表示作者内心情感的词语。

2、你认为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受?3、作者为什么为孩子们感到“悲哀”呢?4、体会作者“给我的孩子们”什么呢?三、活动三:我们如何处理好现实与童真之间的关系?1、资料上的观点:2、如果是你爸爸,他会是哪一种观点?3、作者的观点:4、我的想法:【课堂反馈】一、指出下列说法欠妥的一句是()A、作者渴望着人有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只有在孩子们身上能看到。

B、作者在文中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家庭课题,即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成人在不经意间“摧残了你们”。

C、文章末段把自己的悲哀告诉孩子们,用画册的方式把孩子们的黄金时代挽留下来,是因为憧憬孩子们的生活。

D、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住。

二、阅读理解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什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jiáo( )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heart,丧考妣,全军fù( )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宝姐姐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姊姊挂下一只篮来,宝姐姐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姐姐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jiáo( )了舌头全军fù( )没2、解释下列词语鞠躬尽瘁:考妣:3、文中“何等”一词多次用到它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你最喜欢瞻瞻的哪件趣事?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5、瞻瞻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作者是如何评价他的?6、怎样理解“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这句话?【课堂小结】作者关怀孩子们的心灵健康,赞扬孩子的率真自然,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

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往。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对应练习。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主备人:王志军审核人:刘秀琴【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2、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启示学生要珍惜美好童年。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启示学生要珍惜美好童年。

【教学难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课前预习】3、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憧(chōng)憬(jǐng)向往。

龌(wò)龊(chuò)不干净,脏。

考(kǎo)妣(bǐ)(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刬(chǎn)袜:只穿着袜子着地。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精力。

4、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村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预习生成】一、了解作者及其漫画作品特点二、本篇课文中的漫画画了什么人,什么事情,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一、活动一,根据课文,了解孩子的特点4、注意概括的方法:可以抓住具体的事件,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也可以抓住作者自己对事件的分析。

瞻瞻:阿宝:软软孩子:直率、自然、热情、富有想像力5、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①.自动:自愿,自发,出于内心,非常自然的;非人工的、不要人去操作的。

②.“身心全部公开”:天真、单纯③.“你是何等鞠躬尽瘁┅┅”中“鞠躬尽瘁”出自《》,后半句是文中的意思是全心全意,投入全部感情。

6、重点语段理解“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

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见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相,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

”表现了孩子什么心理?爱憎分明7、为什么大人“出丑得很”?对比,突出孩子的想象创造是自然的,不做作的。

二、活动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5、划出表示作者内心情感的词语。

6、你认为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受?悲哀7、体会作者“给我的孩子们”什么呢?三、活动三,我们如何处理好现实与童真之间的关系5、资料上的观点:父亲甲: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必须让孩子了解真实的生活,否则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会使他们失去适应生活得能力,使他们成为被欺骗被伤害的对象。

(注重现实,不保留童心)父亲乙:我们必须永葆一颗童心,她会使我们永远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人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注重童心,用童心看世界)父亲丙: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抛弃的过程,我们不能永远留在童年,未来的生活会让我们把她作为尘封的记忆,我们只能带着无奈回望逝去的生活,用羡慕的眼睛看着快乐的孩子。

(对童年充满渴望,可又抛弃了童心)6、如果是你爸爸,他会是哪一种观点?7、作者的观点:第三种作者的老师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词作者,弘一法师。

在做法师之前是著名的画家,也是一位教师,诗词写得非常好。

他就是丰子恺的老师。

李叔同被称为大师,境界很高,后来遁入空门,表明他有强烈的厌世思想,对现实很失望。

这对丰子恺影响很大,所以作者对现实生活也有着强烈的绝望。

字里行间都在批判现实中的丑陋现象。

8、我的想法:我们的生活也是丑陋的,这是社会的悲哀,教育的悲哀。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抛弃童心。

有童心就一定会受伤害吗?受骗和有没有童心没有关系。

造句:童心,不是,而是。

9、拥有童心的名人陶渊明周敦颐刘禹锡【展示交流】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考妣()(2)刬袜()(3)龌龊()( 4)惊骇()(5)憧憬()(6)痴心()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龌龊:多多益善:局促不安:刬袜:三、指出下列说法欠妥的一句是()A、作者渴望着人有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只有在孩子们身上能看到B、作者在文中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家庭课题,即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成人在不经意间“摧残了你们”C、文章末段把自己的悲哀告诉孩子们,用画册的方式把孩子们的黄金时代挽留下来,是因为憧憬孩子们的生活D、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住【当堂反馈】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什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jiáo( )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heart,丧考妣,全军fù( )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宝姐姐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姊姊挂下一只篮来,宝姐姐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姐姐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jiáo( )了舌头全军fù( )没2、解释下列词语鞠躬尽瘁:考妣:3、文中“何等”一词多次用到它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你最喜欢瞻瞻的哪件趣事?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5、瞻瞻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作者是如何评价他的?6、怎样理解“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这句话?【课后延伸】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天天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