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离婚调研报告3篇

离婚调研报告3篇

离婚调研报告3篇离婚调研报告1家庭是社会细胞,先有小家才有大国,所以家庭的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人们的婚姻观念不断更新,离婚率逐年攀升。

自20xx年1月至今,__县婚姻登记处共受理离婚案件1936件,其中女方提出离婚案1056件,占案件的52.23%。

总体看,女方提出离婚案件占离婚案件的比例非常大。

通过了解和掌握人们婚姻观念的走势,对更好调处,促进家庭的发展,以及稳固家庭关系和促进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以__县的离婚案件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探求离婚案件的原因和特征,提出解决离婚类案件的建议。

来,离婚案件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大部分是女方提出离婚。

从20xx年至今数据统计看,大部分是女性提出离婚。

这说明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以及女性自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

(二)以调解劝和的居多.“以和为贵”的思想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也表现的比以往冷静和理智,能够用和的心态对待,做到好聚好散。

故在调解过程中双方情绪相对较稳定,有利于调解工作的进行。

也有些当事人顾念旧情,在调解过程中选择从归与好。

(三)从离婚年龄看,中青年人离婚占多数。

在离婚的男方当事人中,20-30岁和30-40岁年龄段的均在42%以上。

在女方当事人中,25-40岁年龄段接近48%。

这说明中青年年龄段的婚姻家庭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加强法律宣传,树立正确健康的婚姻观。

广泛开展对《婚姻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农村地区,提高人们对《婚姻法》中的一夫一妻、夫妻相互忠贞相爱等婚姻思想的认识,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人们的意识(二)加大对违法婚姻的处罚力度。

通过对婚外情和对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骗取结婚证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达到警示作用,促使公民遵纪守法,提高法律意识。

(三) 加强做好调解工作。

贯彻“自愿调解优先”的原则。

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只要有和解的可能,则不能急于办理,应极力消除双方的误会,也可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使其冷静思考,慎重对待;如果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并且在调解工作未果的情况下,则应及时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近年来,离婚问题在我国社会中逐渐增多,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调查旨在了解我国离婚的现状及原因,统计数据来源于公开的民政部门数据以及本调查问卷的结果。

一、离婚总体情况据民政部门数据统计,2006年至2016年的11年中,我国离婚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其中,2016年全国离婚率为2.8‰,较2006年的1.5‰上升了87.5%。

从省份情况看,离婚率排名前三位的是广东、四川、江苏,离婚率最低的是西藏、青海、宁夏,但这并不代表离婚率低的省份离婚问题不严重,可能是因为当地人口较少或文化背景影响。

二、离婚原因根据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离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婚姻不和谐婚姻不和谐是离婚的主要原因。

在本次调查中,超过60%的离婚原因是由夫妻之间的矛盾、摩擦和不和谐导致的。

很多夫妻由于生活习惯、性格和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产生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难以和谐相处,最终选择了离婚。

2.经济纠纷经济问题也是导致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夫妻之间的经济纠纷、财产分配、经济来源不准等问题可能导致夫妻间的矛盾和不和谐,最终导致离婚。

3.感情疲劳很多离婚夫妻由于感情疲劳而离婚。

尤其是在婚姻中时间越长,夫妻情感越容易疲劳。

一部分夫妻在相处过程中感情变淡,会觉得不再幸福,最终选择了离婚。

4.外遇和婚姻背叛外遇和婚姻背叛也是导致离婚的原因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有10%以上的离婚夫妻因为夫妻之间有外遇或婚姻背叛而离婚。

三、离婚后的现状离婚对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本次调查中,超过50%的人离婚后感到孤独,超过50%的人离婚后生活质量下降。

此外,离婚还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

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婚会对子女造成伤害。

四、如何避免离婚虽然离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很多人希望能够避免离婚。

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要避免离婚,需要以下措施:1.相互沟通相互沟通是维持婚姻稳定的重要因素。

夫妻之间要充分地沟通信息,向对方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减少矛盾和不和谐。

离婚现象的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的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的调查报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离婚现象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离婚现象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团队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查结果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采访了200位已婚人士,其中100位曾经离过婚,100位则未曾离婚。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1.离婚率高于预期我们的调查显示,调查样本中,已离婚人士占比50%。

这意味着离婚率高于我们预期的水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未离婚人士中有30%表示曾经考虑过离婚。

2.最常见的离婚原因对于那些已经离婚的人,我们询问了导致他们离婚的原因。

以下是最常见的原因:• 没有彼此信任(35%)• 不再相互吸引或爱对方(30%)• 无法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25%)• 一方出轨(10%)3.离婚的影响离婚对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的调查显示:• 60%的已离婚人士认为离婚带来了财务压力。

• 40%的已离婚人士表示,他们的子女受到了伤害。

• 30%的已离婚人士认为离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二、分析原因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离婚现象的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其中最常见的几种原因:1. 缺少相互信任在婚姻生活中,相互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缺乏信任可能导致夫妻间的矛盾升级,甚至最终导致离婚。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一旦夫妻间没有建立起深厚的互信,他们面临离婚的风险就会增加。

2. 不再相互吸引或爱对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间的感情可能会出现起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夫妻无法找到新的点亮感情的途径,他们可能会最终决定离婚。

3. 无法解决夫妻间的矛盾婚姻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争吵和冲突。

一些夫妻在处理矛盾方面不够成熟和理智,往往由于争执激化而导致离婚。

4. 一方出轨婚姻中发生出轨事件,会给夫妻带来巨大的伤害和信任危机。

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很可能导致离婚。

三、建议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离婚现象背后的原因复杂而且多样。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

离婚问题现状的调查报告背景介绍:离婚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在当代社会日益突出。

本调查旨在了解离婚问题的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分发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91份。

调查地点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已经离婚或正在离婚程序中的夫妻。

调查结果如下:一、离婚率的高企根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离婚率高达73%,并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离婚已经成为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1. 沟通不畅:调查表明,近60%的被调查者认为夫妻之间沟通不畅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

夫妻之间的沟通问题导致了彼此的误解和不满情绪的积累,最终导致夫妻关系破裂。

2. 经济压力:超过40%的被调查者表示,经济压力是他们选择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大,夫妻之间的经济争议和压力增加,成为离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婚外关系:近30%的被调查者承认婚外关系是导致离婚的原因之一。

不忠、背叛等问题导致夫妻之间的信任被破坏,在一些情况下将不可挽回地导致离婚。

三、离婚对子女的影响1. 子女心理问题: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些子女可能会感到挫折、不安和无助等负面情绪。

2. 教育问题:近50%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婚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经济困难、父母关系紧张等因素可能导致子女的学习和发展受到限制。

四、针对离婚问题的建议1. 加强教育:应该加强婚姻和家庭教育,培养夫妻间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夫妻的婚姻质量和稳定性。

2. 完善法律制度:应根据离婚问题的现状,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离婚程序的公正和合理性,保护离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为离婚家庭提供心理咨询、经济援助和法律帮助等服务,减少离婚对子女的伤害。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离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对家庭和子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离婚现象调查报告调查背景和目的近年来,离婚现象在我国日益普遍且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离婚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本报告对离婚现象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问卷涵盖了离婚原因、离婚过程、离婚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调查结果一、离婚原因1. 个人沟通问题调查显示,个人沟通问题是导致夫妻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80%的受访者认为夫妻双方沟通不畅,导致理解和信任的缺失,从而加剧了矛盾和冲突。

2. 经济压力经济压力也是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经济问题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生活费用过高、收入不稳定等。

3. 家庭暴力近20%的受访者表示,家庭暴力是导致离婚的原因之一。

家庭暴力的存在导致了夫妻关系的破裂,使得离婚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二、离婚过程1. 法律程序近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通过法律程序正式解除了婚姻关系。

这一结果表明,在离婚过程中,大部分夫妻都选择了遵循法律程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2. 协议离婚约15%的受访者选择了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是指双方夫妻在无争议情况下达成离婚协议,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

三、离婚影响1. 经济影响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离婚对经济状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离婚后夫妻财产的分割以及独自承担生活费用都对个人经济状况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子女教育问题近60%的受访者认为离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离婚后的家庭环境改变、亲子关系的变化等都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建议1. 加强婚姻教育为了防止离婚现象的进一步升级,应该加强婚姻教育,提高夫妻双方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2. 完善法律保护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妇女和子女的权益,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并为离婚双方提供公正、快速的法律程序,保障他们的利益。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离婚现象调查报告离婚现象调查报告「篇一」调查目的:经过调查,明白80年代离婚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的原因,从而加强相关的教育,促进构建和谐家庭,减轻离婚率。

调查现象:根据统计,20xx年,法院共受理婚姻纠纷案件约1895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45%,80后人群离婚案件876件,占离婚案件总数的46%。

20xx年共受理婚姻案件2126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39%,80后人群离婚案件1134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53%。

通过以上分析数据显示,80后人群离婚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离婚率增长的原因:一、家庭因素1、轻微琐事争执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大多数80后离婚案件当事人到法院离婚时,原因很单一,经法院查明,也多数是仅仅因为夫妻日常口角,发生了争吵,或偶尔男方女方一气之下就到法院起诉离婚。

这些案件当事人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未结婚时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结婚共同生活后,因生活琐事或业余兴趣分歧,产生争执,引起离婚诉讼。

2、结婚时间较短,感情基础脆弱:根据相关资料表示,夫妻双方婚前恋爱时间较短,就办理结婚手续,举行了仪式。

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年轻人经媒人介绍后相处时间较短,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在没有基本了解对方的人品、经济等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婚姻基础很不牢固,使离婚率增加。

二、社会因素1、女人独立性比以往更强。

以前女性多数为家庭妇女,如果同丈夫离婚,很难独立生活,所以多数女性选择不离婚。

而现代男女职业性都越来越平等,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女性的经济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2、现代社会交通、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简易与方便,从而遇到适合的异性即出轨的机会来越来越多。

这也是引发婚姻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前写封信可能要一周甚至半月才收到。

现在随时随地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取得联系。

而且有强大的qq、msn之类的聊天工具,可以24小时随时方便地联系。

3、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一个人的婚姻观念的变化。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

离婚问题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离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离婚对于个体、家庭和社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离婚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原因和对策,以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目的:1. 了解离婚率的变化趋势;2. 分析离婚的主要原因;3. 探讨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影响;4. 研究减少离婚的可能对策。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结果:一、离婚率的变化趋势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离婚率的变化趋势如下:1. 在过去十年中,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都市地区;2. 造成离婚率上升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压力、夫妻关系疏远、性格不合等;3. 年龄较轻的夫妻离婚率较高,结婚时间短的夫妻离婚率也较高。

二、离婚的主要原因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离婚的主要原因如下:1. 夫妻沟通不畅,缺乏共同语言和理解;2. 夫妻之间存在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差异等矛盾;3. 婚姻中的不忠和外遇问题;4. 性格不合、兴趣爱好不同等导致彼此的不满;5. 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

三、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离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离婚会对个体的心理、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压力和焦虑感,降低生活满意度;2. 家庭:离婚会影响子女的成长环境,增加单亲家庭的数量,给子女带来不稳定的家庭环境;3. 社会:高离婚率对社会造成经济和社会成本的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减少离婚的对策为了减少离婚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婚姻教育,提高夫妻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2. 对夫妻经济压力进行支持和帮助,减少经济因素对婚姻的冲击;3. 建立家庭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婚姻咨询和治疗;4. 加大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的执法力度,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结论:离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减少离婚率,我们需要从个体、家庭和社会多个层面进行干预与支持,提高婚姻质量和稳定性,以实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不断上升,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这种现象不仅在城市中表现突出,同时也逐渐波及到广大农村地区。

本文将就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减少离婚现象、促进家庭和谐提供有益的参考。

离婚率持续上升: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一直处于高位。

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离婚现象更为普遍。

年轻化趋势明显:与以往离婚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不同,当代中国的离婚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许多80后、90后甚至00后夫妇进入婚姻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再婚现象增多: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再婚现象也日益普遍。

许多离异男女选择重新走进婚姻,但再婚后的幸福程度却不尽如人意。

性格不合:性格不合是导致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常见原因之一。

由于双方的性格差异,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摩擦,若不能及时沟通与解决,便可能导致离婚。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导致离婚的重要因素之一。

若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精神或经济上的控制,将使另一方感到无法忍受,从而选择离婚。

缺乏共同价值观:夫妻双方缺乏共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彼此间的隔阂加深,最终导致离婚。

个人成长与发展:个人成长与发展也是离婚的常见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双方的成长方向和目标可能发生分歧,若不能妥善处理,便可能引发离婚。

为降低离婚率,促进家庭和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夫妻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夫妻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避免因误解而产生矛盾。

双方应学会倾听与理解,共同解决问题。

培养共同价值观:夫妻双方应在婚前充分了解彼此的价值观,并在婚后共同培养新的共同价值观,以增强彼此间的默契与信任。

建立家庭暴力预防机制:政府应加强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力度,同时为受暴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法律援助。

提高婚姻教育水平: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婚姻教育,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了解婚姻的责任与义务,以减少冲动离婚的现象。

强化家庭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各界应家庭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各种途径为夫妻双方提供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与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刘珊珊学号200930510217 (本/专)科本科专业、年级09级环艺二班
调查报告题目浅析当代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成绩:
2011年2月14日
调查人:刘珊珊
调查时间:2011年2月14日星期一
调查地点:广州白云区铁路生活区
调查对象:生活圈子的夫妻
调查方法:采访、网络、询问
浅析当代离婚现象调查报告
前言
“离婚”这一字眼在过去几乎是中国人提也不敢提的话题,因为人们始终认为离婚给家庭带来的是灾难。

更有一种激烈的观点认为:好人不离婚,离婚非好人。

过去受传统道德、经济条件或其它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于离婚存在着一定的顾虑和胆怯,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婚姻的社会观念也渐渐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日益开放的生活观念和宽松的婚姻观使得离婚这一正常社会现象在中国不再受排斥。

中国婚姻法就规定离婚是自由的,受法律保护。

如果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可以判决其离婚。

另一方面,我国直线上升的离婚率,让我们不得不关注“离婚”这个社会现象。

离婚案件已经在各法院民事案件中占到很大比例。

以本人进行调查的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为例:2003年该院受理的离婚案件占整个民事案件的31%,2004年受理的离婚案件占整个民事案件的36%,2005年受理的离婚案件占整个民事案件的42%,到2006年上半年,离婚案件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了48%。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以点带面地看出中国离婚现象的基本情况。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历史数据:一九八零年中国内地结婚七百一十六万六千对,离婚为三十四万一千对,离婚率百分之零点七。

至一九九五年,结婚为九百二十九万七千对,离婚则达到一百零五万五千对,离婚率为百分之一点八。

十五年间,离婚率上升了近三倍。

一九九七年,中国内地离、结婚比率为十三比一百左右,而一九八零年这一比例仅为百分之四点七五。

一、离婚率上升的原因
(一)离婚双方的个人因素
1、个人思想观念的改变。

结婚一直是国人心目中的人生大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和现状却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不断变迁。

近几年来形成的“超脱”婚恋观,网恋、一夜情、“闪婚”等现象不断出现。

而且主要集中在年轻的新新女性身上。

这是由这个年龄段的一些特质所决定的。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多,模仿能力强,社会道德观念不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多新新人类认为,现代社会的恋爱、婚姻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行为,自
己的感觉最重要,如果不合适就散伙,快结快离,互不拖累。

婚姻观念比较淡薄,在对待离婚上态度不慎重而导致离婚可能性大大增加。

2、草率结婚导致婚姻品质的下降。

随着现代思想观念的解放,婚前性行为增多。

未婚先孕呈直线上升。

双方在一时冲动没有准备时怀孕,会导致强迫结婚。

这样茫然结婚使得婚姻变得很牵强,因为也许对方在思想、性格、习惯方面并不适合你;也许他并不是你理想中的对象;也许小孩会成为你们生活的负担,种种不良因素为婚后的不幸埋下了种子。

而且未婚先孕往往表现为闪婚,即双方从认识到结婚很可能不超过半年,这样草率的结合为日后的离婚埋下了隐患。

3、相互了解少性格脾气不合。

在现在的农村由于是中间人介绍而且相互见面的机会很少,相互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有的还保留着相亲、下聘、给彩礼等习惯,而且彩礼数额也相当“可观”在结婚前男方父母东拼西凑把彩礼凑齐,结婚后生活困难,俗话说:“贫贱夫妻百日哀”。

夫妻之间也就会因为生活中琐碎的小事而大打出手而使婚姻无法维持。

4、家庭暴力日益增长,使得婚姻难以维系。

家庭暴力是家庭生活中最危险的“杀手”,在结婚后由于一夜情、第三者、经济问题、心理变态等而实施对对方使以暴力,它对婚姻的伤害是致命的。

家庭暴力还有一种在家庭中常常发生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形式,那就是冷暴力。

即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得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如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等等。

这些表现形式使得双方的交流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交叉线变平行线,走向离婚的边缘。

(二)、社会因素
1、家庭功能的改变,家庭的重要性减少,聚合力减弱。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组织。

它提供了社会教育、宗教、娱乐、经济、性节制等功能,人们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很高。

随着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不断转变,在今日高度分工的社会,家庭的多样功能已逐渐为社会其他的制度所取代,人们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变得越来越少,不少人仅把家庭看成是个吃饭睡觉的地方。

家庭的重要性不复从前,同样会导致离婚率的提高。

2离婚法律手续简化,导致离婚率增加。

从2003年10月1日起,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婚姻登记手续相对简化,办理离婚手续不再需要单位开具证明,符合条件的当天就可以办理离婚手续,以前很多人没有选择离婚主要是因为手续的繁琐,而且在法院办理也有好多相应的程序,现在手续简化后再也不想维持名存实亡的婚姻,这也是导致离婚率上升的原因。

3、关于离婚损害赔偿问题,我国法律没有一个完整的配套规定。

对损害赔偿的范围、数额都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对于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赔偿,我国只规定了可以有相应的补偿,但没有一定的标准,实际操作很难。

只规定配偶有过错一方的损害赔偿,而没有规定第三者的损害赔偿,这对于仍想维护现有婚姻关系的受害配偶方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婚姻的继续维持。

二.造成的影响
混沌理论说:大西洋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会带来大平洋的一场风暴。

那么离婚,又会带来怎样的一场“风暴”呢?离婚首先是一个家庭的悲哀,是夫妻感情破裂的结果,离婚必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些不良效应,甚至是恶果。

<一>.对子女造成的影响
父母从已无情感的婚姻中得以解脱,无辜的孩子却在残缺的家庭中失去关爱。

父母离婚会给一些孩子带来如生活困难、心理自卑或学习成绩下降等影响,但传媒关于“离异家庭青少年犯罪比例达40%以上”之类的报道显然夸大了父母离婚对子女的消极影响。

与其让子女在父母唇枪舌战、视同路人的完整家庭中战战兢兢地度日,不如在宁静、温馨的单亲或再婚家庭中放松、愉快地生活。

<二>.对社会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很多人担心离婚率攀高将导致家庭解体并影响社会稳定。

然而,离婚率的高低与社会稳定性之间无必然联系。

在短时间,小范围内,离婚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离婚率不是婚姻稳定性的惟一测量指标,婚姻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婚姻稳定。

勉强凑合的低质量婚姻从形式上看是完整稳定的,但实际上潜伏着矛盾。

它表明一个死亡婚姻解体了,而另一个新的再婚家庭正在孕育,在新的基础上走向更高层次的稳定。

三、针对原因提出降低离婚率的对策
(一)、应不断完善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损害赔偿制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8条的规定:“在过错离婚损害赔偿中,过错方配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物质损害赔偿是由一方的行为造成另一方财产上的灭失或毁损、减少,主要是不忠的一方配偶将夫妻共同财产用作第三者的供养费用。

精神损害赔偿,即无过错的配偶一方在配偶的婚外不忠行为中受到的精神伤害。

人民法院应该根据有过错一方对另一方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婚姻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决定赔偿的数额。

但是仅仅将不忠行为的责任方式拘泥于金钱上的赔偿,或是赔礼道歉这些轻而易举的民事责任方式,受害方大多会由于并未遭受太多的损失而重新踏入“雷区”。

如此治标不治本。

只有加大惩罚,才会让侵害方在婚外不忠行为前悬崖勒马,让未犯者对婚外不忠行为敬而远之。

我国相关法律还应规定其他责任方式,婚外不忠行为给受害方的人格尊严遭到一定程度的践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恢复了受害方的名誉,也使侵害方在强大的社会压力和严厉的法律约束之下,对婚外不忠行为三思而后行。

(二)、受害方在对方不忠行为中的取证权限因该适当放大。

不忠行为一般比较隐蔽,取证难度很大,我国法律也没有赋予公民足够的取证权利,这也是法律的不足之处。

所以在违反夫妻忠实义务导致离婚诉讼中对受害方的取证权限上和证据的采用上应给予支持,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受害方。

婚外不忠行为往往十分隐蔽,受害方难于取证。

现实生活中由于“捉奸”,“私家侦探”弄出的闹剧屡见不鲜,但往往没有采取法律所允许的取证方式,法庭也不予支持。

受害方大多无功而返。

这极大地助长了婚外不忠行为的嚣张气焰,不利于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法律的天平显然失衡。

鉴于此,我国法律应当扩大受害方在不忠行为中的取证权利.
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调研所在单位盖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