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按穴位调胃肠

点按穴位调胃肠
点按穴位调胃肠

(一)

这里介绍几个用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穴位,每个穴位每天按揉10分钟左右,即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肠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指压解溪此穴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点处。用手指

尖在穴位上一压一放,做60次,可清胃热,除腹胀,治便秘。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向外1横指处。每天点按15分钟。如果穴位周围有硬结,则要慢慢揉散。此穴能补益气血,调节胃肠功能。

揉按曲池、手三里曲池穴位置在屈肘位,肘横纹桡侧尽头处。手三里穴在曲池穴向下2寸处。每穴按揉3 5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能治疗腹部胀痛、呕吐、腹泻、便秘等。

掐按内关此穴位置在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处,每次掐按15分钟,左右手相互掐按。有和胃降逆,理气消胀的功效。

推擦三阴交此穴在足内踝高点向上3寸,小腿内侧正中处。推擦方向由下向上,共推60次,可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胀。

搓擦小腿坐位,抬起一侧小腿,将两手掌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面,反复上下搓擦小腿2分钟,再前后用力搓擦小腿1分钟。换另一腿再做,手法同前。小腿处有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胆经、肝经等与消化功能相关的经络,搓擦此处,可以疏通经络,激发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胃肠排出消化残渣。

(《医药养生保健报》8.8)

(二)

胃肠神经官能症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本病主要的诱因是情绪郁怒,紧张焦虑,造成肝气郁结,肝木克脾,脾胃受损。在治疗上,主要是以疏肝理气,使经络之气畅通,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为治疗原则。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点压、按揉,来达到理气通腑的目的。具体方法有:

胸背部点穴用手指点按膻中(在两?头乳?连线中点)、天突(在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背部的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每穴按压1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

推擦背部俯卧,由他人帮忙,用手掌根部沿脊柱两侧由上向下推擦,左右各推36次,以自觉皮肤透热为度。

点按内关等穴(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足三里(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旁开1寸),内庭(足背第二、三脚趾缝纹头处),以及胃肠穴(在足底第二趾跖关节下方)。以上穴位每次点按约1分钟,还可以在胃肠点上用艾条点燃后温灸。

(三)

生活小卫士之增强肠胃功能的穴位

食指是属于大肠经,用大拇指指腹从食指指尖开始,往手腕方向轻轻按摩.

肠胃不好的人,一般是刺激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不强,不能顺利完成分解运动和蠕动.所以他们吃饭觉得很痛苦,甚至会觉得想吐.胃的自主神经很容易

感觉到压力,据统计,有50%左右的商务人士是由于不安和不愉快导致肠胃慢慢地变得不好.

另外,还有的人是由于肠胃过敏,不仅喝牛奶吃冰激凌要过敏,连吃蛋糕都要过敏.这是因为肠胃不好的人,胃中酶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以至于消化食物的蠕动运动非常微弱所致.这样的人应该每天两次进行下列运动就可以刺激肠胃,并通过增强腹肌韧性来激发胃的蠕动功能,还可以消除焦虑的心情,促进消化酶的分泌.请尽快开始实施吧.

重点是从属于大肠经的食指.首先活动双手指尖,然后坐在椅子上,用两手扶着椅子,双腿伸直,用两手将身体支撑起来,使身体悬浮在椅子上.5秒钟以后慢慢恢复原状(反复5次,中途稍稍休息一下再进行).将此作为每天的运动,即使再受到同样大的压力,肠胃也能健康无碍.

(四)

胃肠神经官能症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建里、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内庭、胃俞、脾俞、肝俞等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

(1)点按建里、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内庭,每穴约半分钟。

(2)按抚法。医者用两手全掌着力,自剑突下沿腹中线至脐下反复按抚3分钟。

(3)团摩法。医者两手全掌交替着力,沿升横、降结肠方向,自右向左旋转运摩,手法要轻快、柔和、较深透,反复团摩3分钟。图48。

2.病人俯卧位

(1)点按肩井、胃俞、脾俞、肝俞,每穴约半分钟。

(2)捏脊法。医者两手拇、食、中指着力,横抵长强穴上,两手交替沿督脉循行线向前推进至大椎穴上,随捏随推,每捏捻三下,上提一下,反复施术3-5遍。

(3)擦法。医者两手全掌着力,置于骶髂关节八髎穴处,反复擦摩至皮肤微红,有热感为宜。

注意事项:

(l)腹部经穴按摩手法要轻柔、缓和、适中,切忌马虎粗暴。病人饭前、饭后1小时内和酒醉后不宜作此法治疗。

(2)本病平时要注意护理,防止复发,特别要注意饮食适当,情志舒畅,生活规律,禁忌吸烟饮酒。

这里介绍几个用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穴位,每个穴位每天按揉10分钟左右,即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肠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指压解溪此穴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点处。用手指

尖在穴位上一压一放,做60次,可清胃热,除腹胀,治便秘。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向外1横指处。每天点按15分钟。如果穴位周围有硬结,则要慢慢揉散。此穴能补益气

血,调节胃肠功能。

揉按曲池、手三里曲池穴位置在屈肘位,肘横纹桡侧尽头处。手三里穴在曲池穴向下2寸处。每穴按揉3 5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能治疗腹部胀痛、呕吐、腹泻、便秘等。

掐按内关此穴位置在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处,每次掐按15分钟,左右手相互掐按。有和胃降逆,理气消胀的功效。

推擦三阴交此穴在足内踝高点向上3寸,小腿内侧正中处。推擦方向由下向上,共推60次,可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胀。

搓擦小腿坐位,抬起一侧小腿,将两手掌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面,反复上下搓擦小腿2分钟,再前后用力搓擦小腿1分钟。换另一腿再做,手法同前。小腿处有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胆经、肝经等与消化功能相关的经络,搓擦此处,可以疏通经络,激发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胃肠排出消化残渣。(《医药养生保健报》8.8)

按摩六穴位治好肠胃病

作为教师,由于起早贪黑,工作时间没有保障,特别是在农村学校,领导盲目的与城里中学比教学成绩,教师压力大,导致肠胃不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常疼痛、大便次数比常人偏多,每日至少三次,呈稀粥状,针对这样的情况,特介绍以下穴位,帮助还解病灶:

按摩六穴位:

合谷: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二指间的指蹼沿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或将拇、食指张开用力伸直,在第一、二掌骨间见微凹陷处。

劳宫:在掌心横纹处,第二、三掌骨之间,屈指掘掌时,当中指尖处。

气海:在腹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

中脘:在腹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在胸骨体下沿与脐中连线的中点。

足三里:仰卧或正坐垂足,犊鼻穴(正坐垂足,在髌骨下缘,膑韧带外侧凹陷处)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三阴交:仰卧或正坐垂足,在内踝高点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沿处。

什么穴位可以刺激奶阵

什么穴位可以刺激奶阵 文章目录*一、什么穴位可以刺激奶阵*二、刺激奶阵的按摩手法*三、催乳的食谱 什么穴位可以刺激奶阵1、什么穴位可以刺激奶阵乳房属阳明,阳明属胃,多气多血,乳汁的生成要靠胃吸收的营养。但乳汁不是只靠胃,还得与肝木之气相通。因为乳属厥阴,肝与胃一个先锋一个主力,互相配合乳汁才能正常。刺激奶阵的按摩手法是疏理肝气,巧用膻中、少泽和太冲这三个穴位。膻中是任脉的穴位,气会,在两乳中间。任妊养的意思,是女人的生养之本,它是气会,能疏通全身的气,自然能调整乳汁少的问题。少泽是手少阳小肠经的井穴,能生乳、催乳、通乳。肝郁解除,乳汁就通了。它在小拇指指甲根外下方0.1寸,用牙签尖刺激。太冲,肝经的原穴,是疏解肝气必选。在脚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 2、奶阵的表现 在哺乳时,宝贝的吸吮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向母亲的脑垂体不停发送信号,激发泌乳素与催产素的开释。泌乳素会促进腺泡生产乳汁,而催产素则促进腺泡四周的肌上皮细胞紧缩,进而使产好的乳汁迅速地向出口移动。这种历程即奶阵。当奶阵发生时,能看到静止时直径大概1.2mm的乳腺管出现明显的扩张,均匀扩

张到4mm,以调节加速乳汁流速。扩张大概持续二五秒至三分钟,均匀扩张1.5分钟。如果宝贝吸吮1侧乳房,而另1侧乳房也会与此同时出现改变。但是由于没有宝贝吸吮移出乳汁,因此大多数乳汁会回流到合适储存的位置。这也诠释了为啥奶阵来时乳房会出现短暂的丰厚丰裕感,而奶阵完结后,乳房会再次变得柔滑。 3、来奶阵时的感觉 来奶阵时,乳头会有酥酥麻麻的感觉,由于乳腺很细,奶水 充涨喷出的那一下乳头就像通过电流一般,酥酥麻麻的。乳房会发涨,被奶水充斥着有点发硬,因为乳房里奶水充足,乳房整个都被撑了起来,所以有点偏硬,这是正常现象。像很多妈妈形容的,就感觉有很多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般奶阵的时候,奶水会自然如喷泉般涌出,这个时候你就能听见宝宝在咽奶的时候咕咚咕咚的声音,不过要小心奶水喷涌得太猛会呛着宝宝。一般时候乳汁会像小豆子般流出,而奶阵时候乳房内的压力很大,乳汁就会像 水枪一般喷射而出。 刺激奶阵的按摩手法1、首先两个手掌相对按压乳头来疏通乳腺,比如一个手掌托在乳房下方,另外一个手掌从上往下,不停往乳头方向抚摸按摩,一般一个方向数两个八拍,一个乳房上下 左右四个方向。 2、如果做了以上的方法,乳头刺激总是不出来奶阵的话,便

一种特殊的穴位刺激疗法

一种特殊的穴位刺激疗法 "全穴斜刺法":曾看到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其要点是在阿是穴旁开1~2寸处下针,斜刺至阿是穴深处,其疗效远比在阿是穴直刺为好。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其要点是要使针尖到达痛点深处后,再进针0.5~1寸,结果疗效更好。受此启发,既然穴位呈近似圆柱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应该让针体最大范围地透过呈卵圆体之穴位的有效刺激区的纵轴线,才能提高疗效。基于上述认识,对除危险区以外的穴位采用一种新的定位和针刺方法---"全穴斜刺法",取得了远比传统定位和针刺方法更好的疗效。其基本操作方法分作针刺较深的穴位和只能平刺的浅表穴位两类。 治疗方法依患者主诉,运动障碍和触诊结果,确定受损软组织的位置、深浅、走向、范围及其最痛点,沿肌肉长轴,取离最痛点有适当距离的一点为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进针后,注意保持针的斜行走向,使之能准确地刺入受损软组 织的最痛点处,可刺到骨膜或肌腱附着处。当有明显针感时留针,留针时不行针,时间视针感消失快慢而定,但对劳损者以5--10分钟左右为宜(长时有益无害)。在出针过程中,患者感到针感突然加强时,应暂停出针,待针感重新减弱后,再将针完全退出。一般3-5日针1次,急性损伤间隔时短些。针细间隔短,针粗间隔长些。 针刺体位,就是针刺施术要患者采取术者所需体位。笔者临床使用痛姿位、牵胀(恢刺)进针施术,效果很好。 注意事项:(1)斜刺效果取决于是否准确刺入受损组织、保持进针后的走向;(2)原痛点经斜刺后疼痛消失,其邻近部位又有较强的痛点出现,这可能是受损所涉及的部位较多及强痛点对较弱痛点的"掩盖"作用所致,故每次针刺后,应注意观察分析,继续对其它痛点给予斜刺;(3)压痛点较多且程度差别不大,可依患者的体质和 病情,对3~5个压痛点进行治疗;(4)针刺后,第2天如出现症状加重,但第3天会显著好转,这可能反映了针刺具有调整结构与功能恢复的后作用或是个体对针刺的反应不同,这样以适当间隔天数为宜。数次治疗后有二至三周恢复期。 针刀(刃针、粗针)斜刺,针刀治疗以简、便、廉、验治疗软组织损伤而被社会广泛认可。虽然有的患者能接受针刀治疗,但也有不少人恐惧针刀治疗所带来的痛苦,针刀治病的目的就是要减轻患者痛苦。如何将针刀施术痛苦降到最低限度,本博将针刀刃口改为一尖二刃,进针快,痛觉小。斜刺施术,取得了极好的临床效果。对个别惧针患者,初次用毫针或细针治1—2次,再改用合适针具治之。 基础医学研究和实践,在免疫电镜下观察到:当骨骼肌超过习惯性负荷工作致力平衡失调后,肌肉就发生延迟性收缩蛋白降解,从而导致收缩结构改变或解体的现象。当针刀斜刺进入损伤软组织时,肌肉中收缩蛋白马上出现组装、合成,收缩结构功能即时恢复,酸、胀、痛很快消除,带来稳定持久的疗效而不是一时性的镇痛。值得重视的是,斜刺治疗肌肉损伤是通过外周机制实现的。在分别破坏脑、脊髓、阻断运动终板的功能以及对离体肌肉等做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后,仍然能够观察到针刺有促进肌肉功能和结构恢复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斜刺促进肌肉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理主要不是通过神经的调节,而是通过肌肉本身所固有的外周机制调节的。 针刀入路的选择:针刀临床主要用于松解软组织,而大多数疼痛或酸胀及功

按摩十大穴位可治便秘

便秘,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的困扰,因为饮食的不规律和长期不运动造成排便困难,除了可以多吃通便的水果之外,还可以利用按摩穴位还促进肠胃的蠕动进行消化。 便秘的直接原因,是大肠吸收水分的功能正常、蠕动的功能下降。身体所需水分,是靠大肠吸收的。大肠蠕动乏力,粪便久滞,而大肠又不停地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于是粪便就干结,那么排便就困难。 治便秘,古代名医名方今犹在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有“蜜煎导方”:蜂蜜煎稠,冷却成膏,捻成尖头细条,徐徐捻进肛门,蜜条受热融化,便可通。 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有“神仙一把抓”,通便迅速。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二方:一方为楝实、茴香、穿山甲、牵牛,治他外甥的便秘;一方为皂角、牵牛,治一位皇亲国戚的便秘。 华佗有润肠丸传世,如今药店有售。 穴位按摩解便秘 1. 揉天枢 (肚脐两旁 2 寸),30次 2. 揉关元 (脐下 3 寸),30 次 3. 手掌按在下腹部,顺时旋转摩运 50 次。 4. 按揉脾俞 (背部第十一胸椎两旁 1.5 寸),30 次。 5. 按揉胃俞 (背部第十二胸椎两旁 1.5 寸),30 次。 6. 按揉支沟 (前臂背侧腕关节正中对上 2 寸),30 次。 7. 按揉合谷 (手背拇指与食指中间),30 次。 8. 按揉足三里 (髌骨外下胫骨前缘一横指),30 次。 9. 以掌心或掌根,紧贴小腿,由上而下拍撃小腿后肌 10 次。 10. 提拿搓揉小腿后肌 10 次。 便秘吃什么水果: 草莓:草莓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含果胶,能润燥生津,调理胃肠,降血脂,防止便秘。 鲜桑椹:鲜桑椹1000克,鲜蜂蜜300克,先把桑椹煎煮2次,取煎液1000毫升,文火浓缩,以粘稠为度,加入蜂蜜,再煮一沸停火,冷却即可装瓶。每服20毫升,温水送下,每日2-3次。主治血引起的便秘。年老

穴位贴敷疗法经验方大全

穴位贴敷疗法经验方大全感冒 处方:白芥子、薄荷各适量,鸡蛋两个; 穴位:神阙、大椎、涌泉; 方法:将白芥子、薄荷研细,取鸡蛋清调药,敷贴神阙、大椎及涌泉穴。此治风寒感冒。处方:淡豆豉30g,连翘15g,薄荷9g,葱白适量; 穴位:风池、大椎; 方法:将前三味药混合研细过筛,用药20g,加入葱白适量,捣融如膏,敷贴风池、大椎穴,再以冷水滴药膏上,覆以纱布。此治风热感冒。 咳嗽 处方:瓜蒌大者1枚,贝母50g,青黛15g,蜂蜜120g; 穴位:肺俞、大杼、后溪; 方法:先将贝母、青黛混合碾为细末,再放连籽、皮的瓜蒌捣融,放蜂蜜入锅内加热,炼去浮沫,入以上三味药,调和如膏状,分别摊贴在肺俞、大杼和后溪穴上,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此用于干咳、久咳、热咳等证。 处方:白芥子18g,吴茱萸18g,麻黄6g,白凤仙花全草1株;

穴位:肺俞、膻中、涌泉; 方法:前三味药研细末,凤仙花捣融,用酒共调匀,敷贴在肺俞、膻中、涌泉穴处,外用纱布扎紧及胶布固定。此用于寒咳。 哮喘 处方:老姜9g,麻黄4.5g; 穴位:膏肓、大杼; 方法:二味煎取浓汁,再用浓汁熬膏,将药膏摊在狗皮膏上,敷贴背部膏肓、大杼穴。处方:白矾30g,面粉、醋各适量; 穴位:足心; 方法:将上三味和匀做成小饼状,敷贴患者两足心,布包一昼夜。 处方:白芥子45g,半夏9g,轻粉6g; 穴位:天突、肺俞; 方法:三味药共研细末,取少量,用蜂蜜调敷天突、肺俞穴。 中暑 处方:鹅不食草适量;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晒干,研为细末,装入磁瓶内,用蜡封口备用。每用时,取药末约0.5g,放入鼻孔中。此治感冒暑湿证。 处方:田螺3枚,青盐1g; 穴位:脐下; 方法:田螺捣烂,入青盐,摊成膏,敷于脐下1寸处。此治暑证二便不通。 呕吐 处方:白矾、面粉各适量; 穴位:涌泉; 方法:白矾研细末,加面粉适量,用醋或开水调成膏状,敷贴于涌泉穴。此治热性呕吐。处方:吴茱萸(炒)30g,生姜1块,香葱10余根; 穴位:脐腹; 方法:上三味,共捣成饼,蒸热敷贴在脐腹处。此治寒性呕吐。 呃逆 处方:皂角末10g;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用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入鼻孔中,得嚏即止。此治突呃不止证。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中找到相应穴位,并实施按摩祛病强身美容瘦身。1、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见人体背部穴位图);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见下图)。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见人体穴位全图中图)。先左侧后右侧。(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见下图)。 3)注:注重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1)轻闭双目,用中指按住上眼皮向上轻提,做5次;2)用中指将下眼窝(承)向下轻按5次。做完上述动作后再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推按,至太阳穴后再向耳边按去,反复做3-5次;

3)闭上双眼,用中指肚按在眼球上,轻轻按10分钟即可。 这时你会感到眼睛的疲劳连忙消除,此法对眼睛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3、眼部按摩美容(见前图) 面部皮肤都是有一定纹理的,准确的按摩手法则可促进肌肤对精油/眼霜的吸收,从而防备和减少皱纹。首先在眼睛四面点上薄薄的一层精油,然后按内眼角、上眼皮、眼尾、内眼角的顺序轻轻按摩,直至肌肤完全吸收。在按摩过程中,轻压眼尾、下眼眶、眼球,你会感到格外惬意。对眼部皮肤进行适当地按摩。同时配合按压眼周的穴位如攒竹、晴明、丝竹空、瞳子骸等。眼部按摩时必须留意手法要轻柔和缓,按照眼部肌肉的分布在眼周作圆弧状滑动,以促进眼部皮肤的血液循环。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1)天柱:后颈部中央发际线上5分旁开1寸5分,两侧粗大肌肉的近旁处。主治病征: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首选穴之一,本站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

穴位按摩治疗肠胃疾病

(一)每个穴位每天按揉10分钟左右,即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肠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指压解溪:此穴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点处。用手指尖在穴位上一压一放,做 60次,可清胃热,除腹胀,治便秘。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髌韧带外侧向下 3寸,胫骨向外1横指处。足三里在小腿的前缘。 取穴时,让他以掌心盖住膝盖, 食指伸直按在小腿骨的外缘, 中指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按 揉足三里可以用较大的力量,使穴位处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中医的针灸学中认为,足三 里是保健要穴,有固肾益精、温脾助阳、 益寿延年的功效。仅按一个穴位就能起到这么好的 补肾效果,当然不能放过 海天点按15分钟。如果穴位周围有硬结,则要慢慢揉散。此穴能 补益气血,调节胃肠功能。 揉按曲池、手三里: 曲池穴位置在屈肘位,肘横纹桡侧尽头处。手三里穴在曲池穴向下 寸处。每穴按揉35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能治疗腹部胀痛、呕吐、腹泻、便秘等。 掐按内关:此穴位置在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 2寸处,每次掐按15分钟,左右手相互掐按。 有和胃降逆,理气消胀的功效。 推擦三阴交:此穴在足内踝高点向上 3寸,小腿内侧正中处。推擦方向由下向上,共推 60 次,可 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 胀。 合谷: 气海: 中脘: 天枢: 阳陵泉:位置:膝外侧下方, 太冲:脚趾拇指骨与第二指骨结 合处 上巨虚:正坐屈膝位,在 犊鼻下 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下巨虚: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 9寸,条口下约1横指,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当犊鼻与 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 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梁丘: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 的上方也是该穴。 小肠俞:穴位于骶部,当第一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一骶后孔齐平。 大肠俞:当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左右旁开 1.5寸即是此穴) 膻中:在两头乳连线中点,用手指点按 天突 :在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 -LEJM 1 4丘三里 解g 在第一、 二掌骨间见微凹陷处。 在腹正中线上,脐下 在腹正中线上, 脐上 在脐左右各两指处 1.5寸处。 4寸处,在胸骨体下沿与脐中连线的中点。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按摩穴位治疗腹泻

按摩穴位治疗腹泻 腹泻俗称拉肚子,多因食用生冷不洁食物、肠道感染、小肠功能紊乱吸收能力下降引起。生活中隔三差五就会碰到腹泻病人,我有一位朋友,上班期间着急慌慌奔向卫生间,一蹲十几分钟,没出一小时,又到处找纸。问他,拉肚子好几天了,打针吃药不见效,一下午就进了三次厕所,他脸上的痛苦表情表明,拉稀把人搞得七荤八素,已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很无奈。我告诉他穴位就是长在你自己身上的止泻药,中医经络指针点穴疗法就能手到病除。 他不信,但可以试试。毕竟病急乱投医,只要能够止住腹泻,紧急情况下哪管土法偏方,止住腹泻就是良方。 我给他按摩二十分钟,身体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腹泻立止。他说比吃药要快、还灵。 此法被几十个腹泻病人验证,基本一次治愈,你说不灵能行? 用中医通经活络就能治疗常见病,是不是很神奇? 我用了如下穴位 1、中脘穴:归属任脉,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同身寸),前正中线上。或胸骨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 从肚脐向上量手掌四横指,再加一拇指即是。以中指指尖按揉中脘穴,可止肠鸣、治胃痛。 2、天枢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脐中旁开2寸。 从神阙穴(肚脐)向外量两拇指即是天枢穴。自我按摩以中指指尖按揉天枢穴,可治腹胀、脐周痛、腹泻、便秘,本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3、大横穴:归属足太阴脾经,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 先找到神阙穴,向外量手掌的4横指加一拇指既是大横穴。以手中指指尖按揉大横穴可缓解腹痛、泄泻、痢疾等病症。该穴在天枢穴外侧两横指处,自助按摩可食指按在天枢穴上,中指按在大横穴上,同时点压按揉,左右取穴。 4、曲池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肘部,尺泽穴与肱骨外上踝连线中点处取穴。或屈肘成直角,肘

穴位刺激的比较研究

穴位刺激的比较研究 在现代康复医学中,外部刺激疗法虽非占有主要的地位,但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对神 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及其并发症(如痉挛)的治疗过程中,刺激疗法有着手术和药物疗法不可取 代的优势。此外,通过感觉刺激,可以提高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通过对肌梭中的传入神经 纤维进行刺激,可以兴奋运动神经元,使较多的神经元参与活动,这将有助于对患者运动功 能的重构。而在单一重复的运动训练中,加入外部刺激,有助于维持大脑皮层兴奋度,保证 训练的效果外部刺激疗法中的穴位电刺激疗法与运动训练宜同时进行,为验证这种结合方式 对运动训练的影响,已进行了正常人的相关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持续电刺激的对多数肌肉的 影响并不明显。故在此提出根据运动训练时患者肢体的不同动作阶段,变换刺激模式的结合 方法。利用机器人系统搭建实验平台,一方面可以提供一般运动训练器械和功能电刺激不能 实现的自主循迹训练,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患者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意向,给予适合的刺激。 2、平台的总体框架 平台包含康复机器人部份 (由电机驱动器和机器臂组成)、TENS部份(由电刺激控制模块和TENS仪组成)、sEMG采集部份 (由位置信息采集模块和sEMG采集仪组成)和工控机(负责控制 和提供视觉反馈)。工控机利用 RS232与另外三个部分进行通信,由电机驱动器获取机器臂的 当前位置信息,同时将位置信息作为视觉反馈输出到显示器上;电机驱动器根据工控机发出 的指令,控制机器臂上的电机,并利用电机上的光电编码器测量机器臂的当前位置反馈给工 控机;电刺激控制模块利用由工控机发出的机械臂位置信息来控制TENS仪;位置信息采集 模块则将工控机发出的位置信息由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发送至 sEMG采集仪上以供 日后数据分析时作为参考之用。 3、平台的系统结构与实验方法 平台的系统结构图 平台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JT 为坐标空间转换的雅可比矩阵。 工控机利用从机器臂上获取的当前位置信息,位置信息与规划中的轨迹进行比较,以确定电 机下一步的控制方针,然后通过特定的算法,控制电机驱动器、位置信息采集模块和电刺激 控制模块。 为了验证实针、电针和经皮电刺激的区别,并了解刺激后对人体s EMG 的影响趋势,对同一 实验对象分别进行扎实针、电针和经皮电刺激下的循迹运动,观察各刺激方式对sEMG 的影 响效果。 实验:健康男性10 名,年龄25 ~ 35 岁,身高170 ~ 178 cm,体重60 ~ 78kg,惯用手为 右手。 实验采用市面上常用的T E N S 仪进行,进行实针刺激( 针灸和电针) 时使用一次性针灸用针,而经皮电刺激则采用50mm×50mm 的硅胶电极片。实验时对实验对象施予0.5 ~ 2Hz 的电刺激,电流在50mA 以下,刺激强度以实验对象耐受程度为准,本实验采用Noraxon Myosystem-2400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仪及 Noraxon 的固定间距肌电片( 间距为20mm),采样频 率为1500Hz。 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在机器人平台上进行阻抗约束模式下的自主循迹训练,同时接受穴位 刺激。刺激方式分为扎实针、电针和经皮电刺激三种,其间进行sEMG 采集,在循迹训练过 程中,选择为作业平面,肢体高度以对象胸前为准,轨迹尺寸则依照实验对象的活动域设置。实验中刺激点选取肩髎 (TE14)、曲池(LI11) 、手三里(LI10)、合谷(LI4) 四个穴位。s EMG 采集的肌肉为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中共四个通路。

点按穴位调胃肠

(一) 这里介绍几个用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穴位,每个穴位每天按揉10分钟左右,即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肠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指压解溪此穴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点处。用手指 尖在穴位上一压一放,做60次,可清胃热,除腹胀,治便秘。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向外1横指处。每天点按15分钟。如果穴位周围有硬结,则要慢慢揉散。此穴能补益气血,调节胃肠功能。 揉按曲池、手三里曲池穴位置在屈肘位,肘横纹桡侧尽头处。手三里穴在曲池穴向下2寸处。每穴按揉3 5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能治疗腹部胀痛、呕吐、腹泻、便秘等。 掐按内关此穴位置在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处,每次掐按15分钟,左右手相互掐按。有和胃降逆,理气消胀的功效。 推擦三阴交此穴在足内踝高点向上3寸,小腿内侧正中处。推擦方向由下向上,共推60次,可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胀。 搓擦小腿坐位,抬起一侧小腿,将两手掌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面,反复上下搓擦小腿2分钟,再前后用力搓擦小腿1分钟。换另一腿再做,手法同前。小腿处有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胆经、肝经等与消化功能相关的经络,搓擦此处,可以疏通经络,激发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胃肠排出消化残渣。 (《医药养生保健报》8.8) (二) 胃肠神经官能症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本病主要的诱因是情绪郁怒,紧张焦虑,造成肝气郁结,肝木克脾,脾胃受损。在治疗上,主要是以疏肝理气,使经络之气畅通,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为治疗原则。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点压、按揉,来达到理气通腑的目的。具体方法有: 胸背部点穴用手指点按膻中(在两?头乳?连线中点)、天突(在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背部的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每穴按压1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 推擦背部俯卧,由他人帮忙,用手掌根部沿脊柱两侧由上向下推擦,左右各推36次,以自觉皮肤透热为度。 点按内关等穴(手掌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足三里(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旁开1寸),内庭(足背第二、三脚趾缝纹头处),以及胃肠穴(在足底第二趾跖关节下方)。以上穴位每次点按约1分钟,还可以在胃肠点上用艾条点燃后温灸。 (三) 生活小卫士之增强肠胃功能的穴位 食指是属于大肠经,用大拇指指腹从食指指尖开始,往手腕方向轻轻按摩. 肠胃不好的人,一般是刺激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不强,不能顺利完成分解运动和蠕动.所以他们吃饭觉得很痛苦,甚至会觉得想吐.胃的自主神经很容易

自汗、盗汗验方秘方和穴位治疗法

自汗、盗汗验方秘方和穴位治疗法 临床上我是这样看“汗证”的:1,首辨虚实,虚者,正虚(气、血、阴、阳等),实者,邪实(郁、积、湿、火等);2,再辨阴阳、寒热等。治疗时:“虚者”当补之、敛之;“实者”当给邪之去路;“寒者”当热之,“热者”当寒之。总的来讲,要随证治之,调理阴阳气血,使之平和(亦即平衡)。 古云盗汗多阴虚,自汗阳羸卫外疏, 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和桂枝主,阴阳失调液外泄,互根当究五车书。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 心主血、汗乃心之液。汗为心液,肾主五液,故汗出皆由心肾虚致之。所以在心内为血,在外就是汗。出汗的症状是反映人体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的象征。汗液属阴,如人体的正气不足,阳气不固,则阴液失去约束而汗液外泄。汗与心有关;又肺主皮毛,这个皮毛就是医书所讲的营卫,所以汗又与肺有关;汗走肌表,脾主肌肉,所以汗与脾有关;而心为火,肾为水,人体正常,必要心肾相交,交通上下,所以汗也与肾有关。肝肾同源头,那么汗也与肝有关。这些,只是说明一个道理:人体脏器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各司其职的。 汗是心液,流汗过多,会造成心之气阴受伤,虚火内扰,导致心悸惊惕、短气烦倦等证。耗气伤津,致使体内元气不足,阴津亏虚。也会使电解质紊乱,血粘度增高,头晕乏力等。 气属阳,血属阴。血气嫩弱,若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损;

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弱,气阴虚亏。气虚不能敛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汗证有虚实之分,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亏损,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成,即病因病理方面就有了很深的认识,指出汗液为血液所化生,为心所主,所以有“汗为心之液”之说。《景岳全书》对汗证也作了系统的整理论述,曰:“汗发于阴而出于阳”,认为自汗属阳虚气虚,盗汗属阴虚血虚,《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充分阐明了阳气宣发,阴液于体表而充身泽主着谓之汗,汗液是津液变化而成的,津液又是血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汗有属腑脏者,经云∶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如胃热,食则汗出如洗。饮酒漏风,汗出如浴。肺虚,腠易疏泄,玉屏风散。心虚,神不安谧。肾虚,元府不闭。肝脾虚,精血久耗。士材亦云∶肺虚者固其皮毛。心虚者益其血脉。肾虚者助其封藏。脾虚者壮其中气。肝虚者禁其疏泄。此从乎腑脏为治也。 其盗汗乃睡中自泄,水火不交,阴阳偏胜,虚损心阳,至如病后气血俱虚自汗,产后血脱,孤阳无根据,大汗不止。 1、《素问·经脉别论》曰:摇体劳苦,汗出于脾。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2、《素问·别经论》曰:“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此乃思

治疗咽炎的特效穴位

治疗咽炎的特效穴位 友人咽喉炎一个多月了,说话沙哑,难受得很。先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拍过片,输过液,吃过中西药,均不见效。前后花了一千多元钱。 选了以下这些穴位给他按摩:照海、少商、丘墟、商丘、鱼际、尺泽、曲池、内关。共按了二十多分钟。 以下为所按穴位的一些功效: 1、照海(肾经)-专治咽喉炎。 从古至今,它治疗咽喉方面的疾病最有效,如咽喉痛、慢性咽炎。 实际上,肾经上的穴位都能治疗咽喉疾患,因为肾经本身就是通咽喉的。 但照海穴是专治,且效果极佳。 2、少商穴(肺经)--治嗓子痛效果最佳。特别是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效。 少商穴治嗓子痛效果最佳,特别是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效。但这些穴要强刺激才行,过去通常用三棱针来点刺,放一滴血,当时就见效果。用指甲使劲掐一掐也行。 3、丘墟(胆经)--专治各种上火之症。上身各种炎症。身体自带的消炎大药。 丘墟是胆经的原穴。专治各种上火之症,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发炎症状,如嗓子发炎、咽喉肿痛、牙痛发炎、眼睛红肿发炎,头痛和乳房痛的炎症等。 在足底反射区,丘墟相当于上身淋巴反射点。 4、商丘(脾经)--消炎大药,下身各类炎症。 该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为什么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所以它能治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5、鱼际(肺经)--清火效果最好。 鱼际是肺经的火穴,清炎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心中有火、夜间爱咳嗽、比较烦热、睡不着觉时,按它最好。 它还能调节小孩的肠胃功能。 6、尺泽(肺经)--降火、补肾、调节身体虚实,高血压、头重脚轻、哮喘 交通肺和肾,调节身体虚实,补肾,化“肺”补“肾” 中医号脉时,三个手指分别摸在腕关节寸、关、尺的位置。尺的位置是号肾的功能。所以“尺”代表肾,“尺泽”上给肾以恩泽,给肾以浇灌。 尺泽穴就是补肾的要穴。 它能补肾,跟五行有很大关系。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所以肺气足了就可以补肾。按尺泽穴就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补到肾经上去。 尺泽穴又是合穴,属水,所以这种补肾方法叫做泻肺补肾法。其实,泻只是一种能量转化,是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转化到肾经上去。因为上焦的能量过多,淤住了,反而让人觉得不舒服,老有火气,老想吃点凉的东西或祛火的东西,现时却两脚冰凉。这是火气都用到上边去了,没有留些到下面来,形成了上实下虚之症。 此时,不能盲目地泻火。而去医院,一般会让你吃点苦寒的药祛火,往往用通便的办法。可一吃祛火的药,一通便,上边的火没有了,下边却更虚了。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把这种能量转化,不要白白地浪费。要知道,即使是“火”,也是人体里的一种能量,也是靠气血制造出来的,所以不要把它泻掉,泻掉就等于把刚生出来的气

颈椎病患者经络穴位治疗法

颈椎病患者经络穴位治疗法 穴位名称:风府手三里所属经络:穴位位置: 主治功效: 消除颈椎病缓解任何颈椎不适症状其他功效:说明: 凡颈椎不适病症患者,此两穴位穴经常按揉,能缓解消除症状。 按摩手法: 拇指点按揉稍用力有酸麻胀痛感每次按揉1-3分钟,每天3-5次穴位图相对位置请参照蓝色标记 GH10 RL4 GBI I ,GVlCi 1

记录号码:191 穴位名称: 天宗 所属经络: 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位置: 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 胸椎棘突平

主治功效: 肩周炎、肩胛痛、 上肢瘫痪、肩臂风湿痛。 其他功效: 治疗颈椎病要穴 说明: 按摩手法: 按揉稍用力 穴位图相对位置请参照蓝色标记 记录号码 :185

穴位名称: 后溪 所属经络: 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位置: 手掌尺侧微握拳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前远侧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主治功效:颈椎病腰椎病腰背痛落枕肩臂痛耳聋耳鸣热病眼科疾病 其他功效: 养生调理要穴治疗自汗盗汗时配合阴郗穴效果好因通督脉故脊椎病治疗之要穴如腰肌劳损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 说明: 本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按摩手法: 拇指点按揉稍用力 穴位图相对位置请参照蓝色标记 ■外关 阳溪(经火) (能木」外为呐。 勺中渚 (萦水) *=t /;Xr -- 〔井金)少洋 十宣I O/UU 血理4

(原〉腕g SE4 S ?经火)Ml 徉. SIS^ iPJleii jjijj 甲 RifiHT4 穴位名称: 肩髃 所属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 (咖 蹩 (泵火〉 少附 H 18 (聚火) 劳" PCS LL1Q* (從 佥) 记录号码:170 穴位位置: (脳上】 H17 PC7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 - 副本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 三、技术特点及与同类相近技术的显著区别点 经皮穴位电刺激克服了针刺和电针的某些缺点,如针刺入时感到疼痛,有些患者惧针,儿童不易接受等,而且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经皮电刺激波形为单向方波、双向方波、不对称双向方波等,其特点是瞬间通电和断电不易造成极化状态,而且机体适应很慢。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范围较宽,多在2~100Hz。为克服低频电刺激而引起击波感,可采用100簇形波(一串5个方波刺激)代替单个方波,这样既保持了低频的“电针样”的刺激特点,又得到较为温和、舒适的感觉。四、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的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癌性疼痛以及针药复合麻醉,戒断综合征、精神神志疾病等疾病。 五、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的疗效 1.采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诊断、辨证和疗效评价标准,明确和固定各治疗参数,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为观察指标,分别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和电针对78例患者进行对照治疗。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与电针相似的良好疗效,在对疼痛指标和改善肩关节活动等方面,两种疗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将360例不同时期肩周炎患者分成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186例)和电针治疗组(174例) ,各组采用相同经穴分别治疗。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6.6%和96.9%,电针刺激对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3.5%和97.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止痛,对粘连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 2.有研究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汉族男性酒精戒断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比较2/100Hz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地西泮与单用地西泮治疗汉族男性酒精戒断综合症及躯体戒断期心理渴求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2/100Hz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地西泮治疗,明显减轻汉族男性酒依赖患者的躯体戒断症状,能有效预防停止饮酒后发生严重戒断反应;2/100Hz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地西泮治疗汉族男性酒精戒断综合症疗效优于单用地西泮治疗[5]。

刺激穴位方法及按摩工具(二)

刺激穴位方法及按摩工具(二) 刺激穴位方法及按摩工具(二) 刺激穴位方法及按摩工具(二) 按摩穴位有时也要用到一些按摩工具,并不是所有的按摩工具都需要购买,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日用品进行替代,甚至是食品、药品进行替代。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一一列举: (17)热水袋:用热水袋(蒸毛巾或温湿布等)放在有关的穴位或反射区上进行热敷,每次5一10分钟,每天1一3次或者将温湿布敷贴在脚底反射区上,每次1一2小时,可以帮助消除各种疼痛症状。 (18)电热饼:将电热饼充电5分钟后用布袋包扎,然后放在腹部,腰部,上肢部及脚底进行热敷,每次5一10分钟,每天1一2次(冬季时可放在棉被里,双脚脚底放在电热饼上面进行热敷)。 (19)橡皮筋:可以将橡皮筋在手指的第1,2关节或脚趾上绕扎3圈,3一5分钟后除去,能够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但注意不可扎得太紧,太久,以免手指或脚趾变成紫色。 (20)晒衣木夹:可能利用晒衣木夹,夹住双手十指的指尖,

3秒种后将木夹拿开,然后反复进行5一10次,可以促进 末梢神经的血液循环,加强内脏的功能。 (21)橡皮膏:这是将长条的橡皮膏,根据症状分别贴在手足有关的反射区上,每天更换1次,同样可以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2)磁片:一般选用两面平滑或稍凸出的圆形磁片(直径 约1厘米,磁场强度约8。一15。高斯)或小磁珠,敷贴在穴位或患处,并用胶布固定,可昼夜连续敷贴,每3一7天复查1次。 (23)王不留行:在进行耳穴疗法时,可以先用酒精将耳廓洗净,或用热水及肥皂擦洗耳廓,再在长方形胶布(0.7厘 米x0.7厘米)上贴1粒中药王不留行(或仁丹,六神丸,喉症丸),然后贴在耳穴上,随时加以按压,7天为1个疗程,休息4一5天后再贴。 (24)米粒:在1厘米见方的胶布中央放置1粒米(或绿豆),然后将胶布贴在面部或手足的穴位上,经常用拇指加以按压,每天更换1次。 (25)辣椒子:将辣椒切成两段,稍微摇动一下,辣椒的种子就会抖落下来,然后挑出较大的1粒。放在方形的胶布(1.5厘米x1.5厘米)上,再将胶布贴在手足的穴位上,每次30分钟,每天更换1次。

按摩治疗脾胃穴位图

补脾健胃法: 补脾经: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拇指末节作旋推法。 穴位详解:脾经在小儿拇指末节罗纹面。 功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 主治: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 应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注意事项:小儿脾胃多薄弱,不宜攻伐太甚。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 中脘: 揉中脘:用食指或中指指端在中脘穴上做顺时针的环形揉动。 穴位详解: 简便定位:先找到剑突,剑突位于两肋缘中点,从剑突到肚脐为8寸,取其中点就是中脘穴(肚脐上4寸)。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主治:腹泻、腹痛、厌食、呕吐、腹胀、嗳气、疳积等。 应用:揉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临床常用于泄泻、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多与按压足三里、推脾经等合用。 解说 揉脐:用掌跟或中指指端着力,在宝宝的肚脐上轻轻揉动;也可以用掌跟放在脐上做环形揉动。 穴位详解:肚脐,又称“神阙” 功用: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主治:腹泻、腹痛、疳积、便秘、呕吐、蛔虫性肠梗阻等。 应用:揉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腹泻、便秘、腹痛、疳积等症。临床上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常配合应用,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治疗腹泻效果较好。 穴名释义:“神”,指神气;“阙”,指门楼,牌楼。神阙是指神气通行的门户。 解说: 揉丹田:用手掌大鱼际(手掌外侧肌肉隆起的部分)或掌跟放在宝宝的丹田穴上,做环形揉动。 穴位详解:丹田(关元)穴在肚脐下2-3寸。 功用: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 主治:腹痛、遗尿、疝气、尿频、癃(lóng)闭、水泻、脱肛等。 应用:1)揉丹田能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及腹痛、疝气、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等合用。2)揉丹田对尿潴留有一定效果,临床上常与推箕(jī)门、清小肠等合用。 注意事项:揉丹田用于功能性尿潴留以及腹泻的水样便时,操作时间要相对长一些,可以提高疗效。 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在宝宝的腹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摩动。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腹泻、腹痛、厌食、呕吐、腹胀、疳积、便秘等。 应用:摩腹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对于小儿腹泻、呕吐、恶心、便秘、腹胀、厌食等消化功能紊乱效果较好,常与捏脊、按压足三里合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

感冒针灸穴位的治疗方法

感冒针灸穴位的治疗方法 相信大家在冬天的时候,都得过感冒。感冒使得大家都很痛苦,好多人都喜欢吃西药,让自己恢复健康。但是也有好多人不喜欢西药,觉得副作用大。感冒针灸穴位是一个治疗感冒的好方法。但是由于好多人不知道正确的穴位。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感冒针灸穴位的治疗方法。 一曲池“曲”指屈曲肘关节,取穴时该处呈现一个凹陷,形似浅池,故名曲池。 位置:位于肘横纹头的外端,肘关节挠侧的凹陷处。

主治:热病、头痛、高血压、手臂肿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二大椎“大”指高大,“椎”指脊椎骨。穴在第七颈椎棘突起最高最大处而得名。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热病、一切头痛、咳嗽、癫痫、脑炎、头闷、出虚汗等。 三风池“池”指浅的凹陷处,是风邪窝积的地方,故名风池。 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凹陷处。

主治:感冒发烧、头痛、目赤痛、近视、鼻塞、高血压、视力模糊。 四孔最“孔”通也,“最”极也、第一的意思,为通之极也,故名孔最。 位置:在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再向尺泽方向走一横指。 主治:热病、咽喉肿痛、咳嗽、咳血、肘臂疼痛、气喘、不能屈伸。防止伤风感冒的“喷嚏三动作”是经络大师蔡洪光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预防感冒的推揉方法,受益者成千上万,简单易行,手到病除。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未雨绸缪”----A.打喷嚏时就做,B.想打喷嚏时也要做,C.自我感觉身体不妥当时候即做。下面给大家介绍四个穴位:风府、大椎、人中(有鼻塞情况加上迎香穴)。

一风府具有祛风的作用,故名风府。 位置:位于后发际中央直上一横指处。 主治:发热、鼻塞、中风不语、咽喉肿痛、后头痛、半身不遂、项强、目眩。 二大椎可以激发人体的抵抗力,故名大椎。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第七颈椎为椎骨中最高大者,故名大椎。 主治:热病、头项强痛、神经衰弱、咳嗽、胸痛、呕吐、贫血等。

哮喘的穴位治疗法

哮喘的穴位治疗法 脚踩小球按摩足底涌泉穴 脚心的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足少阴肾经的首穴。 据临床实践统计,揉搓涌泉穴疗法有助于防治哮喘、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五十多种疾病。 通常涌泉穴保健手法有:揉、搓、摩、敲、踩。其中最简单、最易操作的手法是踩;也可坐在椅子上,用脚底转动小球,按摩脚底穴位;或穿防止哮喘一双根据人体脚部穴位设计的按摩鞋、拖鞋,尤其是在涌泉穴处放置药片的保健鞋,可在行走、办公、做家务的同时起到按摩和保健的作用。 清喘穴 清喘穴(位于廉泉穴和天突穴之间,环状软骨正中下方凹陷,以手指触之有抵触感)。 应用方法:患者取仰头位,用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针刺穴位,医生以右手持针于清喘穴垂直进针0.2厘米,震颤5秒钟,患者可即刻止喘。若5秒钟时未达到止喘,可将针提至皮下,先向左斜刺0.5厘米,提插3次,再将针提至皮下,向右斜刺0.5厘米,提插3次,将针提至皮下向下斜刺0.3厘米,手法以震颤为主。同时嘱病人全身放松深吸气,深呼气,患者在0.7~1分钟内止喘。10天为一疗程,若病情需要,休息3天,可继续针刺第二疗程。 除了用涌泉穴和清喘穴治疗哮喘,中医里还有其他的治疗哮喘的方法,如: 1.灸法 [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膏肓、天突 [操作]艾炷如枣核大,可直接灸5~7壮,也可用隔药饼灸每穴3~5壮,以皮肤微红为度。化脓灸,传统上在小暑至白露施治。用细艾绒经压碾制成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灸治,每穴5~9壮,灸后敷以膏药,保持疮口清洁,并有20~30天的化脓期,间日灸治一穴,每疗程取3~4穴。每年夏季做一个疗程。

按摩什么穴位使胃肠蠕动快 腹部按摩注意事项

按摩什么穴位使胃肠蠕动快腹部按摩注意事项每个人终其一生只为健康二字,其不乏包含了身体/心理/皮肤。今天跟着我一起看看按摩什么穴位使胃肠蠕动快和腹部按摩注意事项吧。 按摩什么穴位使胃肠蠕动快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紧附于小腿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同上坐姿,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同上卧姿,双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大拇指附于腹外侧,中指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仰卧于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同上卧姿,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按摩时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体表有个适应的过程,切勿用暴力,以免擦伤皮肤。

上巨虚穴在小腿前外侧,足三里穴下三寸的位置,按摩时可以用拇指点按,一按一松按压36次,两个腿交替进行,上巨虚穴是大肠的下合穴,具有调和肠胃、通经活络的功效,是最为治疗便秘的最佳穴位,按摩这个穴位应在饭后一小时后进行为宜。 支沟穴位于腕背侧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按摩的时候用手指按压15分钟,每天两次,支沟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具有清三焦热、通关开窍、舒筋活络的功效,比较适合习惯性便秘的人。 腹部按摩注意事项 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清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健身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腹部皮肤化脓性感染或腹部有急性炎症(如肠炎、痢疾、阑尾炎等)时,不宜按揉,以免炎症扩散;腹部有癌症,也不宜按揉,以防癌扩散或出血。 提醒女性朋友注意的是,腹部按摩适宜在饭前或睡前进行,手法以柔软舒缓为主,体位可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应凝神静心,排除杂念。另外,

人身体中的12个重要穴位

人身体中的12个重要穴位: NO.1 合谷穴 合谷穴。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NO.2 少商穴 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属于手太阴肺经。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NO.3 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NO.4 内关 内关。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NO.5 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用拇指端在该处向指骨方向压,有酸痛感觉处。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 ... 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症。按摩后溪穴治疗腰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