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上课文知识拓展作者鲁迅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上课文知识拓展作者鲁迅简介

【鲁迅】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毛泽东还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

人物影响文艺影响: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书。

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家都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

作为翻译家他大量的翻译了外国的文学作品、科学自然作品为开启民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作为美术爱好者鲁迅大量引进了西方木刻、版画作品,并在精神、理论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学习木刻、版画艺术,极大的推进了现代木刻、版画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现代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其犀利而深刻的观察力,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痛苦和封建制度的腐败进行了揭示和批判,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鲁迅的早期作品、文学风格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他为中国现代文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早期作品鲁迅的早期作品主要集中在1918年至1923年之间。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最为知名的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这些作品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刻画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苦难和人性的丑陋,直击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

《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述,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疯狂;《阿Q正传》则以一个懦弱但机智的平民形象,对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观进行了独特的讽刺。

二、文学风格鲁迅的文学风格独特而鲜明,以犀利而深刻的观察力为基础。

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探讨,创作出充满思想性和批判性的作品。

他的作品大多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呈现,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

他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许多反思和反抗的思想,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

三、社会影响鲁迅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影响也深远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他的作品和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激发了人们对封建制度的思考和反抗。

他的文学批判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河,影响了后来一批重要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如郭沫若、茅盾等。

同时,他的思想也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总结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入的思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痛苦和封建制度的腐败,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的早期作品以及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人们的赞赏,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所做出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批判精神和反思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1.童少年时期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

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

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

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

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

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

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著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

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

初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归纳

初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归纳

[试题资料]初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归纳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

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

《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

虎。

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关于鲁迅的个人简介

关于鲁迅的个人简介

关于鲁迅的个人简介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鲁迅的个人简介,希望对你有用!鲁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人物经历少年时期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夏历辛巳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

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

与章闰水建立友谊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

每每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遭人冷眼。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

家境益艰。

于本年开始写日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他们的既差且小,鲁迅拒绝签字遭到叔辈们斥责,倍感世态炎凉。

奋力求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

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

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

鲁迅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思想家和勇敢的革命家。

他的作品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于世,对中国文学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影响作用。

本文将从鲁迅的文学贡献、思想观点和革命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他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鲁迅的文学贡献鲁迅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为中国现代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的作品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孔乙己》等为代表,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嘲笑,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和不公。

他的文字饱含愤怒和批判精神,直指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鲁迅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刻画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对传统观念和封建礼教进行了精准的剖析。

他通过对个体形象的塑造,让读者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个人意志的压迫和剥夺。

同时,他以直抒胸臆的笔触揭示社会的矛盾,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打下了基础。

二、鲁迅的思想观点作为一位思想家,鲁迅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他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呼吁人们要摆脱封建迷信和思维定式,追求真理和人性的解放。

他提出了“白话文运动”,主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思想,打破文言文束缚,使文学更接近真实生活。

鲁迅的思想观点也体现在他对民族精神的探讨上。

他深知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

因此,他主张要唤醒人民的觉醒,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他提出了“立人之大节,存天理人情”的理念,呼吁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为正义和公平而斗争。

三、鲁迅的革命思想作为革命家,鲁迅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

他曾参与创建过进步刊物《新青年》,以文学武器激起了激进青年的反抗精神。

他坚信文学和政治的密切关联,认为只有通过改变社会和政治制度,才能实现文学的真正价值。

鲁迅发起过“五四”运动,呼吁青年投身于民主与科学的斗争中。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

鲁迅作品文学常识鲁迅作品文学常识1.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2、请背《渔歌子》、《己亥杂诗》答案: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关于巴金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

《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4、关于郭沫若的文学常识(包括原名、出生地、职务、代表作)答案: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

《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5、请问唐宋八大家都是谁?答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6. 一门父子三词客是谁?答案: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7.四史都是什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8. 南宋四大家都是谁?答案: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9. 边塞诗人都有谁?答案:高适、岑参、王昌龄10. 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是谁?答案: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1. 谁是中国吝啬鬼的典型?答案:严监生12. 元曲四大家都是谁?答案: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知识点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知识点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知识点介绍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白话文文学的奠基人”和“现代中国文学的开山鼻祖”。

1.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短篇小说作品,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

通过主人公的心理独白,揭示了封建社会道德观念的崩溃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批判了封建礼教和旧有制度。

2. 《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普通农民阿Q为主人公,通过对他的描写,呈现了中国民族传统精神的底层广泛存在和封建农民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助和挣扎。

3. 社会批判: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反映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问题,如封建道德衰败、束缚人民的封建礼教、腐败的官僚制度等,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4. 文学革命:鲁迅提倡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书写文学作品,摒弃以往文言文的传统。

他的努力为白话文的推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现代中国文学铺平了道路。

5. 思想启蒙:鲁迅的作品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与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他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促使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质疑和反思,形成了一种新的革命意识。

6. 长篇小说创作:除了《阿Q正传》,鲁迅还创作了其他一些重要的长篇小说,如《热风》、《孔乙己》等,这些作品通过个体的命运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困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农民的痛苦。

7. 散文创作:鲁迅的散文以骨力文字见长,语言生动、犀利,内容贴近人民生活,批判现实社会的弊病。

他的散文作品包括《朝花夕拾》、《故乡》等,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回忆的描写,展示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8. 教育观念:鲁迅主张以民众教育为基础,强调教育应该使人民认识自己的利益,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解决社会问题。

他提出了“百年崛起”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中国国民的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鲁迅的思想
• 对于科学以及健全人性的认识:“科学者,神圣之光,照世界者也, 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 “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 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 于无有矣…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科学史 教篇》,1907年)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郁达夫《怀鲁迅》:
•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 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道拥 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 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对鲁迅的责骂与批评
• 杜荃(郭沫若):《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 (1928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绍兴鲁迅故居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 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 桑椹;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 叶里 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 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 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鲁迅的著作
•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 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共16部, 计158万字。
• 散文集:《朝花夕拾》
• 散文诗集:《野草》
• 学术专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等。
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 弃医从文:“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 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 艺运动了。”
• 辛亥革命:“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
• “中间物”思想:“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写在 〈坟〉后面》,1926年)
• 历史观: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灯下漫笔》,1925年)
• “拿来主义”思想: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 来主义》,1934年)。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呐喊》《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 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呐喊》《彷徨》简介: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呐喊·自序》:
• “有时侯仍不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 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 驱。”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彷徨》:
• 《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
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 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 的。”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呐喊>自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 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 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 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 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 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非物质,重个人”的思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精神现象实乃人类生活之极颠,非发挥其光,于人生为无当;而张 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也”
• “立人”思想:“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 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 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文化偏至论》,1907年)
第二章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的 伟大奠基者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一节 鲁迅知多少
关于鲁迅,我们已听说得太多,仿佛 也读得足够多,但是,我们究竟对他了 解多少?同任何认识对象一样,虽然我 们永远都不能如实地还原一个鲁迅,但 我们可以认真地去阅读、倾听鲁迅,尽 可能无限地接近真实的鲁迅……
2020/1/25
• 苏雪林:鲁迅的性格是怎样呢?大家公认是阴 贼、刻薄、气量偏狭、复仇心坚韧强烈、领袖 欲旺盛。(《鲁迅传论》,1966年)
• 葛红兵:鲁迅假爱国,压迫朱安…(《为二十 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1999年)
• 王朔: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 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 这点东西的。 (《我看鲁迅》,2000 年)
• 扉页上题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呐喊》(1918—1922)与《彷徨》 (1924—1925)的篇目
• (1)、《呐》:《狂人日记》记载:《孔已己》看 病购回了一包不治的《药》,他《明天》还要进城办 《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引起了一场《风波》; 《故乡》的阿Q(《阿Q正传》)在《端午节》那天看 到一道《白光》;《兔和猫》演出了一幕关于《鸭的 喜剧》的《社戏》。(按作品发表时间顺序记载)
• (2)、《彷徨》:《祝福》《在酒楼上》,一个《幸 福的家庭》,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长明灯 下》,《示众》的《高老夫子》——一个《孤独者》, 在《伤逝》着《弟兄》们《离婚》的事情。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狂人日记(文言小序)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北京鲁迅故居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北京 鲁迅 故居 前院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海鲁迅故居
2020/1/25
中国现代文学史
鲁迅生平的几个要点:
• 生卒年代(1881年9月—1936年10月)
• 主要经历:
• 家庭变故:“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