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日历效应

合集下载

我国股市异象

我国股市异象

我国股市与众不同的四大奇异现象证券市场同其它实体市场一样,都有资源配置的功能。

具体而言,证券市场可使资金在借贷双方之间得以转移并实现重新配置。

然而,这种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否有益于借贷双方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则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效率。

因此,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意义非凡,它一直在金融经济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什么是有效的资本市场呢?根据经济学原理,一个市场要达到配置有效,其价格必须能够反应一切相关信息。

针对资本市场,其含义就是指价格必须包含所有可影响未来回报的信息,从而使资本用在可带来最大回报的投资项目中。

如果一个证券市场可以使资金得到最优用途,那么它就被称为配置有效的市场。

在学术上,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尤金·法玛教授于1965年率先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将“有效资本市场”定义为“证券价格无论在何时都包涵了所有相关的公开信息”。

这样的价格即为信息有效的价格。

其核心是指,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没有人可利用这些公开信息,长期、持续地“战胜市场”,获得高于市场的风险调整后的回报。

那么,现实世界的证券市场到底是否有效呢?在最近的30多年间,无数实证研究对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彻底的检验,发现在这些市场存在一些与有效市场假说不符的现象,被称为“奇异现象”。

比较著名的奇异现象有:(1)“日历效应”,即一月份股票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其它月份;(2)“星期一效应”,即星期一的收益率明显比一周中其它日子为低;(3)“盈利公告效应”,即股票价格在盈利公告之后受其内容影响,在较长时期内持续走高或走低;(4)“规模效应”,即小市值股票的收益显著高于大市值股票。

这些奇异现象的发现,不仅在学术上对有效市场假说和金融理论贡献良多,而且对股票市场的投资观念的建立和投资策略的设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对证券市场有效性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也较零散而不成体系。

鉴于市场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对我国A股市场的有效性做了系统的检验,发现我国A市并不具有有效性的特征,与其它证券市场相比有四大特有的现象:(1)“盈利公告效应”提前发生且亏损公司的股价在公告后不合理地暴涨;(2)星期二、星期五效应和“U”型的一周交易变化;(3)杂乱的“日历效应”;(4)只重控制风险的基金行为。

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分析

文章编号:1002—1566(2000)02—0010—06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分析Ξ薛继锐 顾 岚(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摘 要 薛继锐,顾岚.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分析本文以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为代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收益率和交易量的均值及方差的日历特征;收益率日历特征的相关分析;收益率周内各日的转移概率特性.关键词:收益率,交易量,日历效应,风险,列联分析,转移概率.中国分类号:O212 C8 F830 文献标识码:A在股票市场上,收益、风险等指标一般都具有随日历变化的特征,称之为日历效应。

日历效应可分为周效应——指标在周内各日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月效应——指标在不同月份具有不同的特征。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价格变动的日历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收益率和交易量都存在显著的日历效应。

Rozeff和K inney(1976)发现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在1月份更高一些; Kei m(1980)对这一现象用不同规模的股票组合进行研究,发现1月份的效应和绝大多数小规模的股票有着密切的联系。

F rench(1980)注意到股票收益率的周内各日效应——周一的收益率更低一些;F rench和Ro ll发现方差也具有日历效应,等等。

参考上述方法,文本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以上证和深证指数收益率作为代表,考察是否存在日历影响,分析其具体特征及沪深股市的异同,并与国外股市进行比较。

考虑到我国股市初期的特殊性,我们的样本区间选取为1993.01.01—1999.01.08。

§1.收益率和交易量的日历效应分析设{p t}为股票或股指的价格序列,{V t}为交易量序列。

收益率r t定义为:r t=log p t-log p t-1(1)本文以{logV t}作为交易量的研究对象。

为了对我国股市的日历效应进行分析,我们采用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加以描述,分别建立含日历影响的均值模型和方差模型以刻划其日历效应特征。

中国股票市场“周内效应”论文

中国股票市场“周内效应”论文

中国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1摘要本文利用a股的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2010年的交易数据,采用ols模型,对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只存在显著的负的周一效应。

关键词股票市场周内效应 ols估计在股票市场上,收益、风险等指标一般都具有随日历变化的特征,称之为日历效应。

周内效应(weekday effect)是日历效应的一种,指股票的某种特征存在着与一周内的某些特定交易日相连的某种模式。

通常,如果股票市场一周内的某一天或者某几天的收益率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交易日,或者收益率波动性明显异于其他交易日,则说明该股票市场具有“周内效应”。

gross(1973)和french(1980)对s&p500指数及道琼斯指数的收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在周内各交易日之间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平均来说,周五取得较高的收益率而周一较低;french(1980)注意到股票收益率的周内各日效应——周一的收益率更低一些,等等。

我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戴国强和陆蓉(1999)运用arch模型对沪市和深市1993年到1998年的股价指数进行研究,发现深圳股市周一的报酬率显著为负,周五报酬率最高,存在周末效应,上海股市则没有显著的周末效应。

奉立城(2000)利用1992年到1998年的数据对沪深两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不存在周一效应,而沪市却存在日均收益率显著为负的周二效应和日均收益率显著为正的周五效应,等等。

虽然各种模型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大都为股票市场周内各交易日收益率的分布提供了经验证据。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新兴市场,很多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发展没有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成熟,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很多的股票并不能反映我国股票市场实际水平,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失偏颇。

股市真有黄道吉日

股市真有黄道吉日

股市真有黄道吉日作者:岑嵘来源:《启迪与智慧·上旬刊》2019年第05期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份名为《经纪人年鉴》的杂志,每年12月出版,它的内容和中国的老皇历有点儿像——预测下一年中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宜买入股票,哪一天宜卖出股票,它使用的方法是为这一年的每一个交易日都用1到5美元这样一些记号做标记(1美元就是行情最差,5美元就是行情最佳)。

这本“华尔街皇历”一直默默无闻,投资者对它不屑一顾。

然而1987年10月19日这天它却声名鹊起。

在这个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发生崩盘,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0点,跌幅达22%。

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本杂志在这天标记仅为1美元。

一位火箭专家出于好奇把这份杂志过去发行的各期拿到手,研究它的预测结果,让他感到震惊的是,在特定的日子,这份杂志给出的美元预测结果与这一天股市的实际收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股市中真的存在“黄道吉日”吗?泰勒说,真正的原因是股票市场的确存在日历效应。

如果你了解这些效应,就会明白《经纪人年鉴》的秘密。

首先你应该把年历中一月份的收益普遍调高。

经济学家罗泽夫和凯尼发现,在1904-1974年期间,纽交所的股票一月份的收益要比其他月份高很多。

一月份的平均收益是3.5%,而其他月份的平均收益只有0.5%,一年之中,几乎三分之一的收益来自一月份。

在一周中,你应该调高星期五的收益,调低星期一的收益。

经济学家弗兰克·克罗斯研究了1953-1970年期间标普500指数的收益。

他发现,星期五指数上升的情况占62.0%,而星期一指数上升情况只占39.5%。

星期五的平均收益为0.12%,而星期一平均收益却是-0.18%。

节假日也是个特别的时间,你应该把假日前的日期的收益调高。

经济学家罗伯特·阿里尔调查了1963-1982年期间160个假日前一天股票的收益,发现假日前的收益比平时高出9倍。

深圳股票市场日历效应分析——针对周末效应的讨论

深圳股票市场日历效应分析——针对周末效应的讨论

强 信 息 披 露 等 积 极 意 义 。 创 新之 处在 于采 取 了最新 的数 据 并 对 周 末 效 应 的 政 策 意 义进 行 了论 述 。 关键 词 : 票收益 率; 股 日历 效应 ; 末 效应 ; 势 有 效 周 弱 中 图分 类 号 : 2 F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9 (0 1 0—1 80 1 7 —1 8 2 1 ) 90 4—2
( ) 内研 究 情 况 综 述 。 2国 我 国对 金 融 市场 日历 效 应 的 研 究 始 于 2 o世纪 9 0年 代 。 俞 乔 ( 9 4年 ) 究 发 现 , 海 、 圳 股 市 自开 业 至 1 9 19 研 上 深 9 4年 4
按 照 有 效 市 场 假 说 的 论 点 既 使 投 资 者 是 不 完 全 理 性
摘 要 : 取 2 0 选 0 7年 4月 1 -2 0 6日- 09年 5月 6日的 深 圳 成份 指 数 作 为样 本 数 据 , 过 计 算 各 个 交 易 日的 收 益 率 进 行 比 通
较 发 现 周 一 收 益 率 显 著 较 低 , 明 存 在 着 周 末 效 应 。 周二 和周 四收 益 率 高 于 所有 交 易 目的 平均 收 益 率 , 时 间 序 列 收 益 率 又 说 全 服 从 随 机 游 走 说 明 中 国深 圳 股 票 市 场 不 通 过 以往 交 易 日的 价 格 信 息 获 得 超 额 利 润 , 二 和 周 四 超 额 利 润 的 获得 只 能 是 通 过 周 公 开 市 场 信 息 和 内幕 信 息 渠道 , 由此 判 断 中 国深 圳股 票 市 场 达 到 了 弱 势 有 效 阶段 。 对 计 量 结 果 进 行 了分 析 , 明 了深 圳 股 票 说 市 场 存 在 周 末 效 应 的 原 因 , 且 根 据 中 国深 圳 市 场 的 实 际 情 况 提 出 了 充 分 发 挥 市 场 配 置 资 源 的作 用 , 育 优 质 上 市公 司 , 并 培 加

股票市场周日历效应传导关系研究

股票市场周日历效应传导关系研究
和 C o s 1 7 )引, r s( 9 3 c 此后 , 大量 学 者对 不 同金 融市 场
效 应 是否存 在传导 关 系呢 ?本 文对 此做 出 了实 证检
验 , 择上证 综指 、 选 深圳 成指 、 恒生 指数 、 日经 2 5指 2 数 四个 指数 为研究 对 象 , 研究 中 国股 市 与其 他 市 来


引 言
等 ( 9 7[ 刘彤 ( 0 3 m]谷 伟 (0 4 E]石 柱鲜 19 ) 、 20 ) 、 2 0 )l 、 1 等 ( o 5 c 在研 究 中国股市 的周 日历效 应 时 , 中 2o ) 对
周 日历 效 应 是 指 在 一 周 中 某 个 交 易 日的 平
国股市周 日历 效应 的解释都 认 为可能 会受到其 他市 场 的影 响 。然而 , 人 遗憾 的是 并 没 有学 者 对此 解 令 释 进行过 实证检 验 ; 太华 等 ( 0 o c 严 2 0 )n 也认 为新 兴 市 场还存在 一个 学 习 的过 程 , 成 熟市 场 的 投 资者 不 对 信息 的反 映存 在滞后 性 。 既然 如此 , 么 , 国股 市与其 他市 场的周 日历 那 中
V 11 o 8 04 . N .
D c .0 0 e. 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股 票 市 场 周 日历 效 应 传 导 关 系 研 究
陈 王 唐 晓 华 侯 县 平 , ,
(. 南交通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1西 成都 6 0 3 10 1
2 四川工 商职 业技 术学院 管理 工程 系, . 四川 都 江堰 6 1 3 ) 1 8 0
效 应 。 上 证 综 指 的 周三 、 五 正效 应 与 深证 成 指 的周 三 、 周 周五 正效 应 互 相 传 导 ; 证 综指 与 恒 生指 数 的 周 五 正 上 效应互相传导; 深证 成指 与 恒 生指 数 的周 五 正 效 应 亦互 相 传 导 ; 日经 2 5指 数 与 其 他 三 种 指 数 的 周 日历 效 应 2

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我 国 票 市场 效 率 的行 为 金 融学解 释
尹 承
摘 要 :行 为 金 融 理 论 近 年 来越 来越 受到 人 们 的 重 视 ,行 为金 融 理论 在 标 准金 融 理 论 的基 础 上 迅 速 发 展 。本 文 基 于 行 为 金 融理 论 , 从 不同角度对我 国大陆股票市场的市场有 效性进行研究 ,结合我国典型的证券 市场异 象进行行为金融学分析,并作 出相应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行 为金融学 ;股票市场;有效 市场效率 1 .有 效 市 场 假 说 概 述 追溯早期研究 ,学者 G i b s o n( 1 8 8 9 ) 曾提 出市场效 率的基本 思想 : 认 为市场效率是指价格可 以反 映所 有信 息,当期不 能 预测未来 价格 , 1 9 7 0年 E u g e n e F a m a系统地 提出 了有效 市场假设 理论 ( E f f i c i e n t Ma r k e t H y p o t h e s i s ) 。F a m a 认 为市场有三种形式 :弱式有效、半强 式有效 和强式 有效 。弱有效 市场是指 目前证券的价格充分 反映 了影 响价格变动 的历 史信息 ;半强有效市场是指 目前证券 的价格不仅反映了影 响价格 变动的 历史信息 ,且反映了与证券价格有关 的所有公开信息。强有效市 场是指 目前证券 的价格不仅反映了与证券相关 的历史 的、公开 的信 息 ,而且反 映了尚未公开 的内幕信息 。 2 .行 为 金 融 学 的 发 展 及 其 理 论 随着经济 的蓬勃发 展,以理性 人假 设和有 效市 场假 说为前 提 的标 准, 金融学无法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大量异象 ,而行为金融学从 投资者个 体行为 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动 因来解释 、研究和预测金融市 场的发 展 ,指 出投资者在对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判 断时存在认知偏 差与偏好 ,使 其 无法作 出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并对市场产生偏差估计。 行 为金融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 : 投资者不是完 全理性 的;投 资者不是 同质 的;投资者不是风险厌恶型 的而是损失厌恶 型的 ;投资者 的风险态度是不一致的 、分类的 、变化 的;市场存在非有效性 。 3 .国内股票市场异象及其行 为金融学解释 3 .1市场 收 益 与 价 格 的 异 象 与 分析 3历效应 1 日 历效应是一种泛称 ,包括周一效应 、星期效应 、月 份效 应等。 日 历效应最早 由 F r e d C .K e l l y( 1 9 3 0 )发现 ,他首次提出纽约股票市场 出 现周一 收益率异常偏低 的现象 。中国股票 市场 日历 效应 的研究 始于 9 0 年代 ,张仁 良等 ( 1 9 9 7 )通过对香港股市进行数据分析 ,发现香港股市 小盘股 1 月份 的收益率与其它月份 的收益率差异很大 ,大盘股 的一月效 应更加 明显 。朱 宝宪等 ( 2 0 0 2 )对 1 9 9 5至 1 9 9 7年间深沪两 市 2 8 6只 股票的周 均收益率进行检验 ,数据 表明支持 “ 一月效应” 的说法 ,但 因 春节的缘故 ,被推迟到了 2月或 3月 。 此种证券市场异象 ,从行为金 融学 的角度来分析 ,是 由于投资者思 想 中的心理分隔 ,即依据特定事件 的表面特征将其划分人不 同的思想层 次内。例 如周一效应 ,由于投资 者将一 周分 为七个 代表 不用 意义 的 日 期 ,星期~作为一周的开始 ,其代表意义可能是积极且振奋 的 ,或压抑 且忙碌 的,此类情绪高低起伏的变化 ,会影 响投资者的交易决策。 处 置 效 应 处 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处置股票 时,具有卖 出赚钱 的股票 、继续持 有赔钱 的股票 的倾向 ,这表明 当投 资者处 于盈 利状态 时是风 险回避者 , 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0。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作的 《 我 国股市投资者的处置效应 》显示 ,我 国 股市投资者有 “ 出赢 保亏”倾 向。报告 指 出,卖盈 比例/ 卖亏 比例和持 股 时间检验都表 明,我国股市确实存在处置效应 。 对 于处置效应的产生 ,从行为金 融学角度 分析 ,主要有 以下 两点 : 首先基于 “ 后悔理论 ” ,投资者为了避免或 拖延后悔 情绪 出现 ,会继 续 持有下跌 的股票 ,以延迟面对资金遭受损失所带来的后悔情绪 ,主观忽 视继续持有股票会导致更大损失的可能性 ;投资者及时卖 出上涨 的股票 是 为了避免后期股价可能降低所 导致 的后悔感 ,而刻意忽视股价 上涨扩 大盈利 的可能性 。其次是出于 “ 自 我辩解 ” ,手持亏损 的股票若立刻 抛

股票日周共振的原理

股票日周共振的原理

股票日周共振的原理股票日周共振是指股票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和时间周期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的现象。

具体而言,股票价格波动的形态和频率可能与自然的日周节律相吻合,这种共振现象可以在市场分析和交易中用于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

股票日周共振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 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和行为规律: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往往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影响。

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遵循着一定的时间周期,比如每天的睡觉、吃饭、工作等,以及每周的休息日、工作日等。

这些时间周期对于人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市场参与者在股票市场中的行为也可能受到日周时间周期的影响。

2. 技术分析工具的应用:技术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历史价格和成交量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的方法。

在技术分析中,常常使用各种指标和图表来研究价格波动的规律。

其中,存在一些指标和图表可以与日周节律相匹配,例如日线图、周线图、移动平均线等。

通过对这些技术指标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寻找股票价格波动的日周共振现象。

总的来说,股票日周共振的原理基于人类行为规律和技术分析工具的运用。

通过研究股票价格波动的时间周期性,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与自然的日周节律相吻合的规律,从而提升对股票市场走势的预测能力。

股票价格波动的日周共振现象可以应用于市场分析和交易中,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帮助判断趋势和周期:通过观察股票价格波动与日周节律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当前市场的趋势和周期。

例如,如果股票价格波动与自然的日周节律呈现出明显的共振现象,那么可以认为当前市场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趋势和周期。

2. 辅助买卖时机的选择:股票价格波动的日周共振现象也为我们选择买卖时机提供了一些参考。

当股票价格接近或超过历史共振的高点时,可能意味着股票价格即将出现回调或反转的机会;相反,当股票价格接近或超过历史共振的低点时,可能意味着股票价格即将出现上升的机会。

3. 提高交易策略的稳定性:利用股票价格波动的日周共振现象,根据不同时间周期的共振情况来制定交易策略,可以提高交易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正处于上市公司 2016 年年报的 披露密集期,公司的利润分配预案也会随 之而来,分红类型可以分为现金股利与股 票股利两种。
Page 01
高股息策略虽然在海外投资实践中获得了 较大的成功,但由于国内投资者结构和分红环 境和海外均不同,高股息策略的应用要结合国 内实际情况。未来随着 A 股国际化进程不断提 高,A 股投资者结构将日趋多元化,我们预计 高股息策略有望成为 A 股主流策略之一。
Page 01
Page 01
Page 01
从理论上讲,影响企业现金分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受企业盈利能力、生命周期阶段、股权集中度和 现能力稳定的公司现金分红的持续性更好; 另一方面,公司是否分红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分红受 到公司所处生命周期的影响, 成熟的公司可能更多的 现金分红而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可能不分红或者采取送股、 转增等方式进行分红。 此外,股权集中和度、现金流等指标也能影响上市 公司分红意愿。例如,出于非交易目的控股股东现金分 红意愿更强,因此股权集中度越高连续现金分红可能性 就越大
Page 01
Page 01
Page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