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1生猪调出大县介绍
案例5:广东养猪风波

何去何从,东莞猪们?——东莞“禁猪令”始末案例摘要:2007年12月4日,东莞市副市长李小梅在东莞市清理畜禽养殖业污染工作会议上透露:2007年11月26日召开的东莞市第32次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市禁止养猪。
在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由此对群众生活造成明显影响的大环境下,东莞此番“禁猪令”立即演变为农历猪年岁尾的一场公共政策大争论。
而这个禁令也被媒体称为是“世界上最牛的禁令”。
东莞禁猪令之路:在此之前,东莞曾进行过两次养猪场大转移行动。
2002年,吹响“从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变”号角的东莞,个体猪场大规模外迁。
2005年,随着东莞“五年见新城”的城市化进程向纵深推进,东莞开始整治包括养殖业在内历时一年的“四清理”。
多数国营或股份制的养猪场外迁,共清理养猪场14673个、生猪199.2万头。
到2006年,东莞养猪场外迁占到90%左右。
而本次“禁猪令”是近年来第三次,也是最坚决的一次“禁猪令”。
根据政府安排,此次禁猪令将分“四步走”,用一年多时间对全市范围内的养猪场进行全面清理:到2007年12月15日,对暂缓清理的养猪场进行核查,实行统一管理;2007年年底前对所有非暂缓清理的养猪场进行彻底清理;2008年底之前,对包括暂缓清理在内的所有养猪场进行全面清理;2009年1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停止所有生猪养殖活动,仍进行生猪养殖活动的场所“发现一个、清理一个、查处一个”。
为什么要禁猪?东莞市政府称,“禁猪令”的首要原因是东莞环境容量日趋窘迫,不堪承受养猪业的污染之重。
东莞市政府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头猪排放的污染负荷相当于7—10个人排放的污染负荷。
东莞现有75万头生猪,带来的污染排放量,相当于450万人口的污染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到1.8万吨/年,若要有效削减,相当于要新建一座日处理13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有效净化处理。
75万头生猪每日造成130多万吨的污水,按照现在每吨8毛的污水处理费计算,一天需要105万污水处理费,一年就是4.1亿元,平均下来,每头生猪需要547元。
博罗县简介

博罗县简介博罗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江中下游北岸,东邻惠州,南临东莞,西接广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港澳。
全县总面积2982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
博罗自然资源丰富。
是广东重要的农产区,拥有近百万亩可耕地,是著名的渔米之乡,优质大米、荔枝、龙眼、柑桔、中国黑糖、红糖、酥醪菜等名扬海内外。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博罗,催生了一大批以花卉、水果、蔬菜、生猪、三鸟为主产品的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农业不断迈向产业化、现代化。
博罗辖区内江河纵横,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风光旖旎。
辖区内面积为260平方公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飞瀑流泉,峰奇景异,山势雄伟,古木参天,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且集道佛文化于一身,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
放眼将来,罗浮山将建设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南亚道教文化圣地,21世纪绿色风光观赏区和亚热带绿色教育地区。
博罗,自秦始皇33年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博罗,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北岸,东与惠州市区相接,南与东莞隔江相望,西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港澳,在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有广州、香港、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等6座大中城市和惠州机场、深圳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以及大亚湾港口;是珠三角和穗港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九铁路经济增长带的咽喉地带。
博罗县面积2982平方公里,辖二十个镇:罗阳镇、龙溪镇、九华镇、九潭镇、园洲镇、石湾镇、福田镇、长宁镇、横河镇、湖镇镇、响水镇、平安镇、柏塘镇、杨村镇、杨侨镇、公庄镇、石坝镇、麻陂镇、观音阁镇、泰美镇,常住人口76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15万人。
丰富的自然资源。
博罗山川秀美,人文苍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中国岭南风光和文化。
境内的罗浮山,集道、佛两教于一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和“中国道教圣地”之美称。
博罗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三高”农业条件优越,是广东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陆川猪目录

4、陆川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
陆川猪目录[隐藏]
品种简介
体型特点
饲养繁殖
品种特点
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品牌育种
食疗功效
“陆川猪”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因原产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县而得名,现主要分布于玉林、钦州、梧州等地。是中国八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具有繁殖力高、母性好、抗逆性强、肉嫩味鲜、体型紧凑、遗传力稳定等优点。陆川猪体型特点为矮、短、宽、肥、圆。背腰宽广凹下,腹大常拖地、毛色呈一致性黑白花。
由于在育种过程中,过度地强调提高瘦肉率,所以市场对目前的猪肉肉质提出异议,一些人又开始考虑饲养地方猪种,以改善肉质,实际上改善肉质的技术有许多,不一定就要恢复到原来自然经济时期的状态,发展养猪生产选择猪种必须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选择猪种。
地方猪种纯种生产很难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除国家设立的少数保种猪场,很少单独用来纯种繁殖或直接生产商品猪,多用来杂交生产商品肉猪,基本的杂交方式包括:简单杂交、级进杂交、三元杂交及多元杂交等。
[编辑本段]营养价值
陆川县是广西生猪养殖大县,“陆川猪”是闻名中国的良种猪品种之一。陆川县母猪饲养量97297头,其中经产母猪80676头,后备母猪16621头。母猪饲养量得到很快恢复,为加快生猪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年出栏商品猪50000头。年出产销售陆川烤蜡乳猪20万头,腊肉、腊肠25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获得了中国生猪调出大县奖、中国养猪业生产重点县等荣誉称号。
惠州详解

A.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B.国家卫生城市 C.国家园林城市 D.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E.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F.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G.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H.广东省文明城市 I.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J.全国创建文明工作先进城市 K.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 L.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 M.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城市 N.全国文明城市 O.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P.2010 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3 年--惠阳撤市设区。至此惠州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交通设施
目前,惠州已形成由深水港、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相互配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惠盐、深汕、广惠、惠河 4 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市公路通车里
体育事业
2005 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馆数 39 个。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火炬火炬在 2008 年 5 月 9 日 到达惠州。第 13 届广东省运会举办地。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原名惠州中心体育场,俗称: 惠州鸟巢、围屋体育场等,是 2010 年广东省运会的主场馆。
经济贸易
改革开放 30 年来,惠州市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外向型经济 的道路。培育出 TCL、德赛、华阳等一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等一 批民营企业集团。创立了 TCL 电话机、TCL 王牌彩电、TCL 手机、富绅衬衫、德赛电池、 德赛数码龙音响、侨兴电话、CECT 手机等一批工业产品名牌。建立起一批全国性的市场网 络。引进了美国通用,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LG、荷兰飞利浦、美国可口可乐和中 国联想等国内外著名厂商、跨国公司在惠州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构建起以国有(控股) 企业集团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一齐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格局。
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

坚持预 防为主 , 防重 于治 的原则 , 搞好饲养管理 、 环境卫 生、 消毒和预防接种等综合性 防治措施 , 完全能 够控制和杜 绝传染 病的发生 。 11 防 . 疫 防疫是生命线 ,大 家都说 :有收无收在 于防 “ 疫, 收大收小在于管理 。” 可见 防疫对养猪生产 的重要性 。防 疫分为两种 : 一种是疫苗接种 , 另一种是环境卫生。 疫苗接种 应根据现阶段猪病 的流行状况及猪场 的环境情况 , 选择适宜 本场 的疫苗 , 合理安排 免疫接种 ; 猪场 的环 境卫生包括灭 鼠 和 围墙及环境消毒工作 。 做好灭 鼠和围墙是 为了防止野生传 染源带来野毒感 染猪群 ,环境 消毒工作是选择多项消毒药 , 按 消毒 日准时消毒。大多数养殖 户对 消毒 的作用认知不够 , 对 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 猪群 的保健 . 2 根据流行病学 、 季节转换及生产变化 , 在 饲料 中有选择性地添加一些抗 生素类药物 , 做好预防保健工 作 , 而最 大限度地保证 猪群健康 。 从
理。
1 . 哺乳舍猪群 的保健 , .2 2 张 治淮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 7浩, 华 军 的交配工作。断奶母猪一天配一次 , 2 3次 , 张志 标 , 庆 d的保健工 备母猪 曾 陈 连续 - 复发
作, 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 , 如强力霉素加 阿莫西林等 。
1 . 保育舍猪群 的保健 .3 2 保育舍 的保健工作很重要 , 时 此 小猪正处在一个生长 、 发育 比较快 的阶段 , 尤其 是消化系统 发育 , 在做好饲养管理 、 防寒保暖 的同时 , 应在饲料 中添加 还
3 细化管理与生产流程相结合
猪场根据 自己生产物 的情况 , 制
定生产管理细节和生产计划 , 而使 从 生产线各 岗位 、员工能够 直观清楚知道 自己岗位 的生产 职 能, 从而使生产 能够 一环扣一环地J t i l  ̄ 实施下 , l 使猪 场的生
畜禽无害化处理

二、 修建掩埋坑
(1 )大小掩埋坑的大小取决于机械、场地和所须掩埋物品的多少。
• 第十六条: 对违反规定经营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的或不按规定处理病死及死因不明动 物的单位和个人,按《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处理。
• 第十七条: 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随意处置及出售、转运、加 工和食用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的危害性,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方法
病死动物及产品不处置存在的危害
◆ 直接造成了环境污染。散养户基本上都以土埋方式进行处置,但也 有部分养殖户缺乏法律意识,直接抛尸野外或对外销售,即使做到 深埋处理,也不符合无害化处理规定。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给 动物疫病传播扩散留下了隐患。
◆ 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个别农户和不法商贩为了自身经济利益 和逃避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甚至暗地将病死动物屠宰上市或以 低价出售给非法商贩,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一、深埋法
1. 掩埋法 是处理畜禽病害肉尸的一种常用、可靠、简便易的方法。选择地点应远离居民区、水源、
泄洪区、草原及交通要道,避开岩石地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下方,不影响农业生产,避开公共视野 。
2. 挖坑 挖掘及填埋设备 挖掘机、装卸机、推土机、平路机和反铲挖土机等,挖掘大型掩埋坑的适
宜设备应是挖掘机。
病死猪乱抛乱漂
江西高安事件
1. 2014年12月29日央视播出《追踪病死猪》,记者暗访江西高安病死 猪流入市场口蹄疫死猪卖给猪贩 。
2. 记者在江西高安跟踪调查一年,发现当地不少病死猪被猪贩子长期 收购,有些病死猪甚至携带A类烈性传染病口蹄疫!某屠宰场老板介 绍,他们的病死猪肉销往广东、湖南、重庆、河南、安徽、江苏、山 东等7省市,年销售2000多万元。
我的故乡---廉江

1952年11月,属广东粤西行政区。1956年2月,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 (南渡河以北部分)三县合并为雷北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1960年11月,雷北县易名为雷州县,届 广东湛江专区。1961年3月,撤销雷州县,恢复廉江、遂溪、海康三县。按原县区域分治和归属。 1978年9月,属广东省湛江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属湛江市。1993年12月, 经国务批准,廉江撤县设市(二类市)。归广东省直辖,并委托湛江市代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廉江市东西相距79.5公里,南北相距60.2 公里。总面积2867平方公里。海域以10 米等深线计算,行政区域内的面积达 11755公顷。其中浅海面积5343公顷。
气候
廉江地处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过渡带,属 南亚热带、北热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夏 长冬暖,雨热同季,降水分布不均匀,干 湿季明显,冬季寒潮入侵偶有严寒,夏秋 期间,台风、暴雨频繁。
历史沿革
秦属象郡地;汉属合浦县地。 晋属高凉郡高凉县地;南朝宋、齐,属高凉郡罗州县地。南朝梁、陈,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 隋朝,仍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注:罗 州城遗址在河唇镇龙湖村东侧,面积约6万平方米。此遗址布局有仿唐代长安城的明显迹象。1962年, 此城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时,在县境之西及西南同时建招义、零绿两 县。唐天宝元年,招义县改为干水县,此县名即为石城县之始。)公元623年(唐朝武德六年),罗州 徙治石城县。唐玄宗天宝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为濂江县。 972年(宋太祖开宝五年)废罗州并废濂江、干水县;1167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复析置石城县。 元朝,属化州路。
惠来县基本资料

惠来县基本资料基本概况地名:惠来《英语∶HuiLai》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管辖范围:全县共辖14个镇级、3个街道办事处、3乡、1华侨管理区邮编:515200。
区号:0663惠来县地处粤东沿海,背倚大南山,面濒南海。
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2公里,是揭阳市唯一的沿海县和海上交通门户。
惠来县现辖14个镇,县政府驻地惠城镇。
置县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3年),迄今4 79年。
旅居港澳台和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
惠来全境居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20多种,其中花岗岩总储量1500万立方米,高岭土总储量5000万吨,稀有金属锆英石储量1.2万吨。
水力、风力资源丰富。
有水库,山塘200多座,总库容量近4亿立方米,蕴藏发电能力达5.29万千瓦,有水力发电站48座,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
全县可建风电场面积30平方公里,被定为“国家乘风计划”的海湾石风电场首期工程2000年投产以来取得较好效益。
特色农业发展较好,荔枝种植面积达1.6万公顷,产量近4万吨;龙虾、鲍鱼、石斑鱼、海胆等名珍海鲜产量也较高。
中国能源工业大县∶广东★惠来在2006中国经济年度论坛暨亚洲企业领袖 【揭阳】年会上惠来被中国能源协会命名为“中国能源工业大县”12月8~10日在举办的2006中国经济年度论坛暨亚洲企业领袖 揭阳年会,群英荟萃,盛事频传。
记者高兴获悉,位于粤东沿海的惠来县,在大会上被中国能源协会命名为“中国能源工业大县”。
中国能源协会经过审核和实地考察,认为惠来县基本具备“中国能源工业大县”命名授牌条件,特授予牌匾和荣誉证书。
近几年来,国家把能源工业发展摆上战略地位,提出加快电力和能源基础产业建设的重要举措。
重新审视、思索后的惠来,对未来发展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建设能源工业大县”这一新的发展战略目标,以超常规的方式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重大能源工业项目落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6节:广东11生猪调出大县介绍广东11生猪调出大县介绍
近期,国家农业部对全国各地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其中,广东有11个县入围,这些县分别为三水、博罗、蓬江、廉江、高州、电白、化州、四会、高要、怀集、新兴。
入围名单中,茂名和肇庆各占有3个,其余5个分属其他5个地级市。
国家划分调出大县的依据为:年均生猪出栏量大于80万头的县;年均生猪出栏量在60万-80万头之间,且人均出栏量大于1头的县;达不到上述标准,但对区域内的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起着重大作用的县,如36个大中城市周边的产猪大县。
如此分出广东有11个县符合要求。
而在名单中,没有一个是粤东地区的,大部分属于粤西范围。
现将上述11个县的养猪特色及特点逐一介绍如下:
化州、高州、电白(茂名)--鱼猪结合。
茂名养猪业主要集中在化州、高州和电白,这主要与当地的养殖模式相关。
鱼猪混养是当地主要的养殖模式,在化州,只要有猪场就能见到鱼塘星罗棋布,据估计,化州的鱼猪混养占养殖总量的八成。
因此茂名养猪集中地与茂名罗非鱼产地重合,主要集中在化州、高州。
高州是香蕉、龙眼、荔枝的重点产区,当地养猪模式还与种植业相结合,起到环保又盈利的目的。
近年来,电白养猪业不断发展,在经营理念和服务手段上都紧紧围绕扶持全县生猪生产,确保养猪户增加收入这一主题。
四会、高要、怀集(肇庆)--养猪最集中地区。
肇庆养猪业集中在只占全市8%土地面积的四会意味着,还有92%的地区如怀集、德庆、广宁等极具发展潜力,如德庆年出栏生猪仅20万头。
近年来,随着珠三角地区养猪产业的转移,肇庆成了主要的转移地区,已经有多家大规模的养猪场落户广宁、怀集等地。
肇庆极有可能超越茂名成为广东生猪年出栏量最大的地区。
另外,近几年肇庆饲料业发展快速,有不少饲料企业正是看中肇庆畜牧业的前景,在当地下重金投资。
加上,肇庆市离珠三角较近,有"近水楼台"之势。
三水--后起之秀。
三水年生猪出栏量在85万头,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之一。
三水属于佛山,得益于佛山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水的畜牧业也得以长足进步。
三水养猪家庭式散养几乎不存在,但规模也不大,大部分停留在几十到300头存栏母猪的中小型猪场范围内。
当地养猪企业比较集中,有一定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西南、芦苞、大塘等镇。
不过,珠江、西江、北江经过三水,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整治珠江水质,当地养猪业受到一定限制,发展前景不太看好。
博罗--肥肉一块。
2005年博罗生猪出栏量为72..5万头,是惠州主要的生猪产地。
据统计,博罗七成以上的猪场来自外地,主要来自东莞和深圳,近几年,东莞清理猪场,一些中小型养户直接移师博罗,视其为福地,因为博罗交通便利,靠近深圳、东莞,生猪容易畅销。
博罗猪场遍地开花,饲料、兽药店也满街都是,是商家必争的一块肥肉。
目前,博罗的养殖密度已经达到区域极限,所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今年,当地政府已经发出政令,要求罗湖山环保区域范围的猪场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否则强制拆迁,博罗的外来猪场正面临着二次变迁的尴尬。
另外,塘租地租也不断提高,因此生态养猪、减少污染,成为今后发展趋势。
蓬江区--还看棠下。
蓬江区是江门市养猪重点区,而蓬江区的养猪集散地就在棠下。
棠下镇养猪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棠下镇每年上市量超过1万头的猪农有3户,上千头的多达25户。
该镇生猪常年存栏量近15万头,年出栏量达34万头。
棠下有2950多亩鱼塘,跟茂名一样也是鱼猪结合的模式,只是鱼的品种有所不同。
棠下的生猪不但销往江门市区,更在鹤山、中山、南海、顺德找到了自己市场。
廉江--传统养猪基地。
廉江是湛江传统养猪地区之一,目前养猪业已经发展为重点产业,该市的僚和镇刚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组织。
近年来,廉江改变了以往养猪模式,由原来占主要比例的家庭散养逐渐转变为专业化、集约化养殖,廉江的生猪出栏量已经超过百万头,有3个万头猪场,出栏千头以上的猪场有13户。
这些猪场主要集中在石岭、营仔等地。
另外,新进入行业的人士更加专业,对优良品种和经营管理极为重视。
新兴--土地资源紧缺。
与家禽业相比,新兴的养猪业较为逊色,更让养猪业感到压力的是,家禽业与养猪业在抢夺仅有的土地资源。
新兴本来就是广东家禽业大市,禽业巨头温氏集团总部就在云浮新兴。
近年更有广西玉林地区的家禽业东进,跨省到新兴地区发展,让本来就已经稀少的土地资源更加紧缺,对引进珠三角养猪产业不利。
虽然云浮养猪业在广东并非名列前茅,但却拥有温氏及新兴食品两家在广东排名前五的养猪企业。
(记者:林礼广《猪业革命》特刊2007年12月)
广东养猪业区域特点
茂名--出栏最多。
茂名年出栏生猪500万头,整体还是以脂肪型、肉脂兼用型的土杂猪为主。
近年来,逐渐进行品种的改良,瘦肉型猪出栏量比重逐年上涨,2006年瘦肉型猪占总出栏量四成左右。
茂名地区大型养猪场不多,大多是50-200头母猪的规模,其中万头猪场12个,5万头猪场1个。
肇庆--后劲十足。
根据统计,肇庆年出栏生猪约为390万头,其中四会几乎占了一半。
四会的养猪模式与茂名差不多,大部分是鱼猪混养。
有所区别的是,四会纯养肉猪的比例要比茂名的高,四会的养猪户大多从广西的博白、陆川,广东的阳春等地购进猪苗饲养。
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转变,自繁自养的猪场逐渐增多。
湛江--万头猪场占据全省1/7强。
湛江2006年生猪出栏超过300万头,在集约化、规模化方面不如惠州、广州等地,但是万头以上猪场数量较多,全市约共有20个,占全广东万头猪场总数的1/7。
广州--传统养猪大市。
广州是广东省府所在地,是最早发展规模化养猪的地区之一。
1984年,以广三保猪场为代表的规模化猪场开始建场以来,广州引领广东养猪业蓬勃发展。
时至今日,广州猪场仍然遍地开花。
广州的猪场主要集中在增城、花都,番禺郊区也有部分。
佛山--区域养猪凸现。
佛山的养猪业猪业集中在南海、三水、高明三个区,顺德也有部分,但数量不多。
近两年,三水、高明两地承担了不少佛山市及珠三角其他地区搬迁的企业,养猪业发展势头迅猛,出栏量增多。
故而,佛山2006年出栏量超过200万头,其中,三水还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
惠州--养猪尴尬之地。
2007年,惠州猪场强制拆迁事件引起行业人士高度关注。
事实上,惠州只是步了东莞、深圳的后尘。
前几年,惠州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的有大量的养猪企业涌入,特别如惠阳、博罗等地,有不少猪场是存栏几百头母猪的规模场,2006年惠州生猪出栏超过200万头。
但是,在政府巨大压力之下,当初猪场进驻所签下的有几十年期限的土地合同显得异常尴尬。
江门--养猪宝地。
江门养猪主要集中在蓬江、鹤山,其中,蓬江还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
另外,江门地区还有恩平、开平、新会等地处于待开发之地。
所以,江门不失为养猪业的一块宝地。
梅州--发展缓慢。
梅州养猪业在广东的排位较前,240万头的年出栏量在广东地级市中排名第五。
但受地理位置及交通等问题的影响,相比河源、阳江及韶关等地,近年来从珠三角转移到梅州地区的养猪产业并不多,养猪业相对发展缓慢。
2006年末,梅州成为深圳、东莞及广州的生猪供应基地后,养猪业发展得到了一个新的契机。
清远--后花园。
清远素有"广州后花园"的美誉,这亦说明了清远的地理位置(主要指清新、佛冈)十分靠近广州,这无形中对养猪业转移到清远不利。
事实上,清远自身已经在搬迁部分猪场。
清远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格局,除去清新、佛冈外,其他地区基本是山区,不利于引进大型养猪企业。
河源--头号新秀。
目前河源生猪年出栏量只有120万头,占有地利优势,很快成为了第二次生猪转移的重点地区之一。
仅是以靠近
深圳、东莞、惠州的地利,大量的养猪户涌入河源,养猪业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让河源成为了养猪产业的头号新秀,更成为了深圳、东莞的生猪供应基地。
河源养猪业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的灯塔盆地,但过分集中却给养猪业带来环保、防疫等问题。
韶关--潜力巨大。
韶关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但在广东的养猪行业中,韶关却排不上号。
特别是大规模猪场偏少,年出栏生猪总量超200万头,上万头猪场却仅有两家(官方数据)。
韶关养猪业主要分布在乐昌、武江和南雄,翁源、乳源及仁化养猪业发展较慢。
近几年韶关养猪业发展迅速,规模化、自繁自养的养猪场逐渐增多。
因其土地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发展养猪业潜力巨大。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前三甲茂名、肇庆、湛江的养猪业会保持稳中增长态势,而处于珠三角的广州、佛山、惠州处于二线的地区,生猪出栏量会有所下降。
粤西养猪业的今天是珠三角的昨天,同时也是粤东、粤北的明天。
(记者:林礼广《猪业革命》特刊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