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鉴赏课听课笔记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美是主观对客观的感受,通过欣赏美的事物来愉悦心灵。
而这种美又不仅局限在形式的表象上,更在精神层面体现出来。
因此,它有时与“思想”、“哲学”等人类高度文明成果交相辉映。
后现代派的绘画和雕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上都不是第一次出现的了。
但为什么一直以来它们在整个西方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呢?这除了它们自身具有极强的创造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社会和历史的批判意识。
以后现代派绘画和雕塑为例,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他们总是强调反传统,反权威,肯定自我的个性解放,这种看似非常自由、非常个人化的倾向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
这种所谓的自由和解放也许正是作者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也可能是他们真实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或者更是他们内心的不满足感的外化。
由于现代艺术是属于一个历史范畴,它与当下现实紧密相连,因此,很多艺术家在创作时自然而然地将社会历史因素考虑进去,而在表达方式上则采用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手法,如:从众多的可能性中寻找与众不同的角度,展开个人的创作。
这些手法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通过对绘画、雕塑语言技巧的夸张与变形来达到的。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对社会中一些丑陋现象和行为加以抨击和讽刺;另一方面则是试图通过改变物体本身的物质形式,打破人们习惯了的认知模式,探索一种新的视觉空间关系,以达到新奇的效果。
后现代派的雕塑与绘画之所以吸引大众,就是因为这种作品在表达个性解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提醒人们保持冷静头脑的作用。
现代艺术作为西方艺术最重要的部分,在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之后,它已经形成了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流派,并且也不断地影响着西方的艺术文化和生活。
我们完全可以说,后现代派的艺术在文化的积累上功不可没。
它是西方艺术史上一座永远值得我们敬仰的丰碑。
中国的现代艺术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下显得颇为苍白,以至于我们往往忽略了它存在的价值和魅力。
其实,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也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它的色彩运用充满了浪漫情怀,它的形式构建注重诗情画意,它的图像表达善于寓意……不过,这些方面还远远不够。
高中美术_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3课《西方现代艺术》普通高级中学《美术鉴赏》(人美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展示作品,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此环节采用了视频展示,将数十张西方女性绘画作品按历史时间排列,制成动画,让学生直观看出绘画风格产生变化,由“具象”到“意象”再到“抽像”,自然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产生原因:(1)物质:摄影的发明(内部原因);现代大工业的发展(2)精神:宗教的衰落;哲学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不需要教师重点讲解,所以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
最后教师提问。
(二)、主要的代表画派1、立体主义派(1)简介毕加索。
我在这里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先说毕加索的艺术贡献,让学生猜这是哪位艺术家,在学生回答出的瞬间,幻灯片以舞台探照灯的效果展示出毕加索的照片,这样收到很好的效果。
(2)展示毕加索作品代表性作品《格尔尼卡》,归纳立体主义派的特点。
合作与探究:展示《格尔尼卡》创作背景,学生朗读,为后面作品分析做好铺垫。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老师发的《格尔尼卡》照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A、内容:画面中有哪些形象啊?播放《格尔尼卡3D》视频,再结合照片,找出画面上内容学生:人物:……动物:……其他:……B、造型:画面中的形象和我们平时看到一样的吗?试着以“牛”为例进行说明。
学生讨论,教师以“牛”为例,在黑板上实例展示,绘画一下“牛”的形象。
归纳立体主义特点:分解与重组学生结合老师分析“牛”的方法分析画面中“死去的战士”与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不同。
C、寓意:画面中的“牛”、“马”、“灯”、“举蜡烛的女人”象征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格尔尼卡》这件作品在全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要重点学习,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我采用方法有:一、分组讨论的方法,每个小组都分发了作品的照片,方便学生仔细观察,组员之间相互讨论,集思广益;二、视频加实例讲解,使作品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容易了解这幅作品,掌握立体主义的特点。
第13课 《西方现代艺术》

1、对写实美术的厌倦 2、摄影的发明 3、现代大工业的发展 4、宗教的衰落 5、哲学的影响
1.哲学化 2.理论化 3.形式主义 4.创新意识
四、无止境的形式创新使艺术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五、课后拓展
西方现代艺术的总体面貌
西方自19世纪末以来的艺术,在艺术理念、艺 术标准、创作方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几乎形成了 一个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新艺术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人美版)第13课
新艺术的实验——
Xin yishu de shiyan_xifang xiandai yishu
西方现代艺术
昌吉州一中:刘润刚 2008.12.9
目录
一、西方现代艺术的总体面貌。 二、西方艺术为什么会走向现代?
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
塞尚《玩纸牌的人》
凡·高 《星月夜》
高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雷东作品 象征主义作品
摩罗 《莎乐美》
马蒂斯 《舞蹈》
马蒂斯 《夫人像》
野兽派作品
毕加索《格尔尼卡》
立体派作品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未 来 派 作 品
巴 拉 《 被 拴 住 的 狗 的 动 态 》
达达主义作品
14—16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
18—19世纪
《命运三女神》
《米洛斯的维纳斯》
《莫娃特歇夫人》 安格尔
《马拉之死》 达维特
《加冕式》 达维特(法国)
摄影的发明使艺术家必须思考艺术的本质
美术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再 现,而是艺术家思想与情感的 表现方式。
也就是说,美术是一种特 殊的视觉语言,艺术家的创作 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 情感。
西方现代艺术教案

西方现代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西方现代艺术的定义与背景2. 立体主义3. 抽象表现主义4. 达达主义5. 野兽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方现代艺术的基本概念、各种艺术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各种艺术流派的特点。
2. 展示法:展示西方现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欣赏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西方现代艺术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西方现代艺术的定义与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讲解立体主义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2. 展示立体主义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立体主义作品的欣赏和感悟。
2. 学生尝试创作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后续课时依次讲解抽象表现主义、达达主义、野兽派等艺术流派,并安排相应的课堂实践环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创作环节的积极性。
2. 作品欣赏能力:评估学生在欣赏西方现代艺术作品时的理解深度和审美水平。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实践环节中创作的作品,考察其对所学艺术流派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加深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解。
2. 邀请艺术家或艺术评论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开展艺术作品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

3.通过体验和感受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理解审美判断)
学习重点
如何从本源去探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真正认识和理解这其中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是本主题的重点。
1、这些作品都画了些什么?你看明白了吗?
2、相比较西方古典主义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在情境引导下思考问题,根据个人经验初步思考感悟西方现代艺术。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西方绘画的现代变革走பைடு நூலகம்了哪些阶段?
设计意图】
通过对19世纪前后西方艺术作品的比较,结合社会文化,科学和思想等诸多领域的信息,引导学生。分析西方艺术作品在主题艺术语言和审美观点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1、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
2、结合课前自学,试分析这幅作品?(小组讨论完成)
教师讲解《格尔尼卡》的创作环境和创作过程
接着展示:达利的《永恒的记忆》
你看懂了吗?这幅作品画的是什么?画家在向我们传达怎样的信息?
受心理学的影响,表现荒诞不经的梦境,侧重于心里的真实
完成课本70页的学习评价
通过对《格尔尼卡》问题的小组讨论和老师的讲解和对《永恒的记忆》的分析,使同学们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特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充分发挥高中生合作探究的优势
学习任务三
技巧还是观念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蒙德里安的不同时期的《树》,得出形状的变化背后的艺术语言和符号的形成,最后推导出技巧和观念。安迪.沃霍尔的《绿色的可口可乐瓶》作品分析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主题四 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 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4.引导学生对两张作品进行辩论。以梵高的人生经历激发学生好奇心,去探索梵高的其它作品。最后能通过本课学习够独立赏析梵高的其它时期作品。
教学过程
1.介绍《日出.印象》是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中印象派莫奈的代表作品。是莫奈描绘的法国北部勒阿弗尔港口日出的景象。莫奈用红、蓝灰和橙黄等色彩来打造港口再雾气中若隐若现的视觉印象。以他零乱的笔触来展示所见之景,这种绘画技法是对传统绘画的冲击,是艺术上的叛逆。但正是因为他带来的这种艺术上的变革影响着我们另一位艺术家—梵高。
4.掌握在鉴赏作品时需要去探索的是更深层次的内在。
教学重难点1.讲解什么是《ຫໍສະໝຸດ 方现代艺术》中印象画派和后印象派。
2.分别介绍其代表人物莫奈和梵高,以及他们的作品《日出.印象》和《星月夜》。强调这两种绘画风格都冲击着西方古典绘画,是艺术形式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这两张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和对比。根据画面去大胆假设,从绘画的多个角度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两位画家的认识,同时也能清晰的区别什么是印象派?什么是后印象派?
2.引入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和他的《星月夜》,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去探索作品。介绍此作品是梵高在治疗精神疾病期间完成的作品,这里就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再以此为突破点向同学们展开作品《星月夜》。知道梵高的人生经历之后,才能更好的对这幅画进行更深层次的美术上的分析和讲解。
3.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里还可以设计两组学生进行分组探讨,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分析,看小组内的同学们能不能通过简单的辩论区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达到我们一节鉴赏课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美术方面,在其他学科、甚至生活当中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心得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心得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心得
西方现代艺术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艺术形式,包括了各种不同风格和表现方式的作品。
在赏析西方现代艺术时,我对其多样性和开放性印象深刻。
首先,西方现代艺术的多样性令人惊叹。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创新和突破传统,他们尝试使用新的材料、技术和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从立体主义到表现主义,从抽象艺术到装置艺术,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例如,立体主义艺术家将物体分解为几何形状,并从多个角度同时呈现,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而抽象艺术则摒弃了传统的图像表达方式,追求直观和情感的直接传达。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方式为观者带来了多样的艺术体验,使我感受到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其次,西方现代艺术的开放性也是其吸引人的地方。
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现代艺术更加开放和自由。
艺术家们不再受限于制约,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映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也希望能够引发观者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达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探索了潜意识和梦境的奇幻世界,引起了观者对自我意识和现实的思考。
这种开放性的艺术风格激发了我对艺术的探索和思考,使我对世界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总而言之,西方现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其成为一种令人着迷的艺术形式。
通过观赏和思考现代艺术作品,我更加了解了艺术家们对世界的不同观点和情感的表达。
这些作品不仅给我带来美的享受,也激发了我对艺术和人类文化的深入思考。
2.4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作为课下思考,安排时间就此问题展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赛。
课堂总 结
通过这节课呢,我们对西方现代艺术呢?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主题超越与延异,超越了什么?延异了什么?
超越:就是20世纪现代艺术之前的艺术形式和流派比如之前讲过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形式上是一个超越是多元化的发展
【设计目的】教师引领学生对《格尔尼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评价,使学生掌握“四步法”的赏析过程。深度理解图像形式和立体主义的特点,提升解构分析图像的能力。
技巧还是观念:
请看这个流派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完全看不出来画了什么?没有可辨识性?
这是抽象主义,完全抛弃形体的可识性,由点线面色彩等语言元素来构成形象,那奇怪的艺术语言和符号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是画家用心画出来的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欣赏抽象派代表画家蒙德里安的一件作品叫《百老汇的爵士乐》,这件由小方块组成的画面,和音乐又有什么关系呢?
3.在分析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与形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并能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背景分析,和对现代艺术流派的鉴赏分析、流派发展思维脉络导图的归纳。理解现代艺术的产生原因,过程与其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在分析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自己对艺术的认识。
【设计目的】以图形阅读为主要方式,展示19世纪前西方传统绘画、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将三者前后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和变化,总结19世纪后印象派、后印象派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视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