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矽肺的影像学诊断比较

合集下载

矽肺诊断标准

矽肺诊断标准

矽肺诊断标准矽肺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呼吸道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矽肺具有重要意义。

矽肺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三个方面。

在临床上,矽肺患者常常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矽肺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在临床表现方面,矽肺患者常常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在接触矽尘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矽肺,表现为发热、寒战、胸痛等症状。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结合病史和职业史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尽早发现矽肺的症状。

其次,影像学检查在矽肺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X线胸片和CT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在X线胸片上,矽肺患者的肺部常常出现弥漫性矽肺结节、斑片状浸润等表现。

而CT检查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病变情况,有助于对矽肺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因此,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矽肺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肺功能检查也是诊断矽肺的重要手段之一。

矽肺患者的肺功能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态,为矽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矽肺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三个方面。

临床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矽肺。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诊断,才能为矽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DR与CT对矽肺诊断的对比分析

DR与CT对矽肺诊断的对比分析

DR与CT对矽肺诊断的对比分析陆长城;李圣磊;伍州【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18)010【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简称DR)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对矽肺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来进行矽肺普查的150例从事粉尘作业工作人员,均对其进行DR与CT检查,对比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不同分期矽肺的检出率及确诊矽肺患者粉尘接触时间.结果 CT检查确诊矽肺38例,检出率25.33%,DR检查诊断矽肺35例,检出率23.33%,CT的检出率高于DR,其中经CT诊断Ⅰ期矽肺检出率12.00%,高于DR组(10%).两组Ⅱ、Ⅲ期矽肺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经CT检查确诊矽肺患者对从事粉尘的接触时间显著短于DR确诊患者(P<0.01).结论对矽肺的确诊影像检查,除合格达标的X线后前位胸片外,DR和CT检查是辅助诊断较好的检查手段,尤其对早期矽肺的诊断,CT及HRCT更具有一定的优势.【总页数】2页(P44-45)【作者】陆长城;李圣磊;伍州【作者单位】410007,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410007,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410007,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X线胸片与常规CT、HRCT对矽肺及其合并症诊断的对比分析 [J], 孙登峰2.X线胸片与常规CT、HRCT对矽肺及其合并症诊断的对比分析 [J], 杨丽娟;郑玄中;邢景才;王云生;刘敬3.DR、CCT 和 HRCT 三种方法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袁立华;张颖颖;王义云4.DR与螺旋CT诊断矽肺临床对比观察 [J], 周毅5.DR、CT、HRCT对矽肺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 [J], 陆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矽肺的X线、CT诊断

矽肺的X线、CT诊断

阴影 。此外还伴 肺 间质不 同程度 的纤 维 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 。
影 像 学 表 现 : 矽 肺 主 要 x线 表 现 : ① 肺 纹 理 改 变 , 现 为 增 多 、 粗 及 网 状 阴 表 增
[ . s 北京 : 国家技术监督局 , J l 华人 民共 和 {
国卫 生 部 分 布 ,0 2 1 2 2 0 : —1 . 5 周 嚎 荣 . 部 颈 面 C M] :I海 陕 科 胸 T[ .} 海
咯 血 、 痛 、 吸 困 难 等 症 状 。 晚 期 可 引 胸 呼 起肺通气功能障碍 。
般资料 : 矽肺 患 者 2 O例 , l 男 4例 ,
女 6例 , 龄 5 7 年 0~ O岁 , 触 二 氧 化 硅 的 接
粉尘史为 1 2~3 2年 , 均 2 平 2年 。
检查方法 : 部平片采用 计算 机摄影 胸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 一 一
参考文献
1 李治安 . 临床超 声影像 学. 京 : 北 人民卫
一 … 一
民军医出版社・ 0 :6・ 2 936 0
中国 社 区医 师 ・ 医学专业 2 1 年 第 3 00 2期 ( 1卷 总第 2 7 )1 7 第 2 5期 3
6例 。钙 化 , 结 1及 块 状 阴 影 内 和 肺 门 大
径 4~8 m, 态 呈 圆形 或类 圆形 , 缘 a r 形 边 清楚 , 密度较 高 , 病灶 分布 以两肺 中 I野 及后部 为 主 。1 2例 可见 矽结 节 融 合 ,
成 团 块状 。 随 访 病 例 可 见 融 合 的矽 结 节 向内移动。 8例 矽 肺 合 并 气 肿 。 双 肺 野 透 亮 度 增 高 , 漫 分 布 矽 结 节 影 , 中 3例 并 发 弥 其

X线胸片与常规CT、HRCT对矽肺及其合并症诊断的对比分析

X线胸片与常规CT、HRCT对矽肺及其合并症诊断的对比分析
3 2~5 岁 , 均 5 岁 , 7 平 1 接尘 工龄 1 —3 。 2 5 a
1 方法 . 2
拍摄胸部 C T采用 SE E Ss a m 6 层 C IM N m t 4 o o T 机, 患者取仰卧位 , 吸气末屏气扫描。H C R T扫描条 件: 电压 10k 电流 30m 准直 器 宽度 2mm, 2 V, 0 A, 间 隔 1 m。采 用 高分 辨 骨 重建 算 法 。肺 窗 窗位 0m 60H , 0 U 窗宽 10 U 纵隔 窗窗位 5 U, 宽 60 ; H 0H 窗 30H 5 U。全部 患 者在 行 C T及 HR T扫描 前行 后前 C
省尘肺诊 断组确诊为矽 肺的患者均经 x线 胸片 、常规 c T以及 H C R T检查 ,对获 自 3 种检查方法 的影像 表现进行对 比分析 。结 果
本组 病例可评价 的影像表现 包括小阴影 、 阴影 、 叶间隔增厚 、 大 小 网格及蜂 窝状 阴影 、 胸膜下弧线 、 种类型肺气肿 、 各 胸膜肥 厚钙化 、
G Z 0 2 0 尘肺诊断标准 , 0 : B 7 —0 2 即。
主治医师 , 从事 C T诊断工作 。
实用 医学 影 像 杂 志 2 1 年第 1 第 1 01 2卷 期
J MI2 1 . o 1.o1 P 。0 1 V 1 2 . . N

H C R T检查在矽肺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 。
1 资料 与 方法
收稿 日期 :00 0 — 3 修回 日期 :0 0 1— 8 21—60 ; 21—00 作者简 介 : 杨丽娟 (9 1 ) 女 , 17 一 , 山西 省平陆县人 , 士研 究生学 历 , 硕
位 x 线 胸 片 检 查 。 有 关 尘 肺 的 x 线 诊 断 采 用

矽肺316例的影像表现

矽肺316例的影像表现

快、 对人体 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随着
矽 肺 病 期 的进 展 , 发 症 也 随 之 增 加 。 收 并 集 近 期 36例 已 确 诊 为 矽 肺 患 者 的 胸 片 1
和部 分 C T片资料 , 对其 影像学 表现 特 点
进 行 回顾 分 析 , 旨在 提 高 对 本 病 的 认 识 ,
x线 表 现 : 肺 纹 理 改 变 : 组 矽 肺 ① 本 患 者 均 有 肺 纹 理 的改 变 。其 主要 表 现 为 :
l2例 , 并 气胸 1 , 并 肿 瘤 2例 , 】 合 例 合 合
并胸膜肥厚 7 7例 。 结 论 : 尘接 触 史 、 矽 x
两肺 纹理增多 , 粗 , 时伴有 纹理 扭 曲 变 同
矽 肺 3 6例 的 影 像 表 现 1
例 , 并胸膜肥厚 7 合 7例 。
田彩 珍
结节融 合 , 有空 洞者 支持结 核 的诊 断 。 伴 ⑦胸膜 改变 : 期肋 膈角 变钝 或消 失 , 早 随
着 矽 肺 病 程 的进 展 , 渐 出现 胸 膜 增 厚 粘 逐 连 , 膈 抬 高 , 问 裂 增 厚 。本 组 7 横 叶 7例
变形 、 乱 , 支相互 交叉 , 细 网状 , 紊 分 呈 严
线及 C T表 现 是 矽 肺 诊 断 的依 据 。
关键 词
2 1 S 9 8
矽肺
x线
C T
重使肺 野 透 亮 度 降低 呈磨 玻 璃 样 改 变 。
⑦小 阴影 : 是矽肺 中最 常见和最重要的一 种影像 表现 , 是矽肺诊 断的主要 依据 。分
(4 4 ) 2.% 。
C T显 示 : 选 5 例 本 组 病 例 进 行 所 0 C T扫 描 , 内 均 可 见 多 发 小 结 节 影 , 径 肺 直 1~ m 以肺 后 部 较 密 集 , 节 密 度 较 大 3 m, 结 (3~10 u , 缘 清 晰 。3 8 9 H )边 6例 肺 小 间 隔

尘肺的影像学表现

尘肺的影像学表现

尘肺的影像学表现尘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有害颗粒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主要包括硅肺、矽肺、无机尘肺和无尘尘肺等类型。

尘肺在影像学检查中有一些特征性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尘肺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介绍。

一、X线检查1.硅肺:硅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类型,X线检查可见肺野呈网格状磨砂玻璃状浸润,以及节段性或肺野弥漫性间质纤维化改变。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可能肿大。

2.矽肺:矽肺是由硅酸盐或其他含硅颗粒引起的肺部疾病,X线检查表现为肺门淋巴结增大、肺野内磨砂状浸润和条索影。

3.无机尘肺:无机尘肺是由吸入某些无机尘埃引起的肺部疾病,X 线检查可见在肺部出现多发性的斑点状、结节状或网状高密度影。

4.无尘尘肺:无尘尘肺是由长期吸入有机尘埃(如木尘、麻尘等)引起的肺部疾病,X线检查可见类似于肺气囊性肺气肿、叶内胸膜下间质纤维化等变化。

二、CT检查1.硅肺:CT检查可发现更为细微的肺部结节、磨砂状浸润和间质纤维化,同时CT检查还可以明确肺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2.矽肺:CT检查可见肺门淋巴结增大、肺实质内磨砂状浸润和条索影,辅助医生做出诊断。

3.无机尘肺:CT检查可以显示肺部斑点状、结节状或网状高密度影的分布情况,帮助医生了解病变性质。

4.无尘尘肺:CT检查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肺气囊性肺气肿、叶内胸膜下间质纤维化等特征性表现,协助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尘肺在影像学检查中有一些特征性表现,如X线检查和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疑似患有尘肺的患者,及早进行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尘肺的影像学表现有所帮助,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职业性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矽肺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矽肺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矽肺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背景介绍
矽肺是一种由于工作中长期暴露于二氧化硅等颗粒物质,导致肺部纤维化、弥漫性纤维化和肺气肿等疾病的职业病。

其临床表现多为慢性咳嗽、气急、胸痛等,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X线和CT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在早期发现矽肺病变,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本文就矽肺的X线及CT诊断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X线诊断
X线检查是矽肺诊断的基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胸廓变形
矽肺患者会出现胸廓畸形,表现为肺野后缩、胸廓内凹。

X线检查时,可见双肺纹理和微小线索明显增厚,胸廓略有变形。

纹影增多
X线检查显示矽肺患者肺部纹理增多,复杂、凌乱,甚至出现结节状病灶。

这些变化是由于肺间质纤维化所致。

肺内结节状影
矽肺患者肺部结节状影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其密度较高,有些区域可呈结节叠影。

结节大小多在0.5-2cm之间,呈团块状或分散状分布,分布于肺野中下部,仅少数出现于上部和中部。

肺内大量结节或条纹影
严重的矽肺表现为大量的结节或条纹影覆盖,呈网状分布。

这些影像呈。

早期矽肺的CT与平片对照

早期矽肺的CT与平片对照

1. 背景介绍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该疾病多数患者为矿工、采石工人、建筑工人等长期接触二氧化硅粉尘的从业人员。

早期矽肺表现可能模糊,常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呼吸系统症状。

然而,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甚至可能导致咳嗽、气短、肺功能衰竭和肺结核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早期矽肺的诊断尤为重要。

目前,基于CT和平片的影像分析已成为早期矽肺诊断的重要手段。

然而,不同影像学技术的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存在差异,需要医生们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判断。

本文将针对早期矽肺的CT和平片影像进行对照分析,以期提高医学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诊断能力。

2. CT影像解析CT影像是通过扫描人体不同部位来获得影像信息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

CT扫描通过X线和计算机技术获得更为细致的图像,可显示肺组织的内部结构、骨骼脊柱、心血管及其他腔隙和器官。

在早期矽肺的CT影像中,患者的肺组织通常会显示出以下特点:1.多发性小结节:早期矽肺患者肺部会形成多颗小的结节,这种小结节是矽肺的典型表现,但也可能是其他肺部疾病的症状之一。

2.线性条索影:另外,由于肺部纤维化加重,病人经常出现线性条索影,这是矽肺晚期的表现,常被视为矽肺的重要 CT 影像学特征之一。

除此之外,CT影像还可以显示肺功能是否减弱,以及肺部的弥漫性纤维化和肺气肿的程度等。

3. 平片影像解析对比CT影像,平片影像依靠以射线吸收为依据来获取肺部情况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

由于其成本低、易于操作的优点,平片影像常常被作为早期矽肺的筛查手段。

平片影像一般显示出以下痕迹:1.多发性肺结节:平片影像也可以显示出早期矽肺病人的肺部有多发性的小结节。

2.肺纹理增粗:平片影像还可观察到肺纹理增粗,成为了平片影像诊断矽肺的限制因素。

4. CT与平片影像对照分析尽管CT影像和平片影像在早期矽肺的诊断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但是结合两者的诊断可以大大提高判断的正确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矽肺的影像学诊断比较
发表时间:2011-10-08T09:40:28.29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礼坤[导读] CT诊断早期矽肺优于X线平片。

张礼坤 临海市桃渚中心卫生院 (浙江临海317012)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胸部CT及X线胸片对早期矽肺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早期矽肺的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本组35例中,CT能显示其矽肺结节35例,检出率为100%;平片18例显示肺纹理增粗,其中4例肺门影增粗,12例显示小结节影,5例平片未见异常征象,检出率为34.3%。

结论 CT诊断早期矽肺优于X线平片。

【关键词】肺早期矽肺病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 5734(2011)6-0034-02 矽肺系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为尘肺中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一般在持续吸入5-10年发病,其发病情况与矽肺作业的工龄、生产场所中粉尘浓度、分散度以及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有关 [1] 。

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CT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搜集我院2008-2010年间35例患者进行平片和CT检查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35例近2年诊断为早期矽肺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36-62岁,平均46.9岁。

均有粉尘长期接触史,最长25年,最短5年。

无症状者15例,系体检发现;10例因咳嗽、咳痰就诊,10例因劳作时觉气急。

1.2影像学检查方法:采用计算机摄影(CR)应用富士XG-1拍摄后前位及左侧位胸片。

CT扫描采用机型GE公司单排螺旋CT扫描机,层厚10mm,层距10mm。

2结果
2.1平片表现: 5例平片无异常发现,18例显示双肺纹理增粗、增强并伸展至肺野外带,其分支相互交叉,其中4例肺门影增粗,并见点状钙化。

12例显示双下肺小结节影。

2.2CT表现 35例均表现为肺内多发小结节影,直径2~4mm,以肺后部较密集,结节密度较大(85-160Hu),边缘清晰,其中10例仅局限于上叶。

14例肺小间隔增厚。

8例局部出现小叶中心性肺气肿或灶性肺气肿。

6例显示局限性胸膜增厚,7例显示肺门淋巴结增大,并见蛋壳状钙化。

典型X线表现与CT表现见图1~3。

图1
图2
图3
图1男,43岁,双肺纹理增强、增粗。

图2、图3同图1例,双肺散在小结节影,直径2-3mm大小不等,结节密度较高,边缘清晰。

3讨论
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平片诊断尘肺已有明确标准,目前仍以平片标准作为职业病诊断依据,CT 诊断尘肺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对于早期病变及有些合并症的早期识别,CT较平片敏感。

[2] 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二氧化硅定为可疑致癌物。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接触二氧化硅的工人肺癌危险度较正常人群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

笔者认为无论二氧化硅或纤维化疾病本身的某些方面导致肺癌危险度增加,虽目前尚无定论,对矽肺患者要高度警惕,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3.1平片检查:长期以来,矽肺的诊断有赖于明确的职业史及传统X线,但对于早期矽肺患者,X线平片发现率较低,本组病例检出率不足35%。

肺纹理增粗、增强缺乏特异性,诊断可疑病例依赖于临床病史。

3.2CT检查
CT具有高敏感性、高分辨力,在显示小阴影密集度、形态及分布范围较平片敏感。

对矽肺合并症的诊断具有较大优势,如显示斜裂胸膜增厚、胸膜粘连钙化、肺门及纵隔内各组织淋巴结增大、钙化以及肺气肿等比常规胸片不仅多而且分布大小部位清楚。

通过本组病例的CT、X线平片表现对比分析,我们认为CT可以纠正和弥补X线平片的不足,胸片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尤其受到心脏大血管、肋骨横膈等的遮盖,加之受到重叠摄片技术的影响,在显示小阴影及合并症远没有CT多,CT可以提高早期矽肺的检出率,是早期矽肺诊断中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周康荣主编.胸部颈面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4.
[2]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 [3]潘纪戌,许军,等煤工尘肺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23(1):27-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