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几何部分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册)几何典型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几何典型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几何典型题1. 如图,AC 、BD 相交于点O ,∠A =ABC ,∠DBC =∠D ,BD 平分∠ABC ,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

(1) 求证:CD//AB;(2) 若∠D =38°,求∠ACE 的度数。

2.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EO ⊥AB ,垂足为O 。

(1) 若∠EOC =35°,求∠EOD 的度数;(2) 若∠AOC+∠BOD =100°,求∠EOD 的度数。

3.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1,0),B (3,0),将线段AB 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DC ,点AB 的对就点分别是点D 、C ,连接AD 、BC.(1) 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 (2)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3) 点P 为线段BC 上任意一点(与点B 、C 不重合),连接PD 、PO.求证:∠CDP+∠BOP=∠OPD.4. 如图,直接EF 分别与直线AB ,CD 相交于点P 和点Q ,PG 平分∠APQ, QH 平分∠DQP ,并且∠1=∠2,说出图中哪些直线平行。

5. 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

(1) 如图1,若AB//CD ,点P 在AB 、CD 内部,∠B =50°,∠D =30°,求∠BPD 的度数。

(2) 如图2,将点P 移到AB 、CD 外部,则∠BPD 、∠B 、∠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6. 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若学校位置坐标为A (1,2),解答以下问题。

(1) 请在图中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图书馆(B )的位置坐标。

(2) 若体育馆位置坐标为C (-3,3),请在坐标系中标出体育馆的位置,并顺次连接学校、图书馆、体育馆,得到△ABC ,求△ABC 的面积。

7. 如圖,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A CE FB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3),B (-5,1),C (-2,0),P (a,b )是△ABC 的边AC 上任意一点,△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A ’B ’C ’,点P 的对应点为P ’(a+6,b-2). (1) 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 (2) 在图中画出△A ’B ’C ’; (3) △AOA ’的面积。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附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附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附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相交线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2.对顶角的性质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l=∠3(同角的补角相等).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1=∠3(等量代换).学生活动: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2018·河南]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国”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厉B.害C.了D.我2. 如图,水平的讲台上放置的是圆柱形笔筒和正方体形粉笔盒,从上面看到的是()3. 粉刷墙壁时,粉刷工人用滚筒在墙上刷过几次后,墙壁马上换上了“新装”,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面与面相交得到线4. 如图是一座房子的平面示意图,组成这幅图的平面图形是 ()图A.三角形、长方形B.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C.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D.正方形、长方形、梯形5. 如图所示,下列对图形描述不正确的是()A.直线ABB.直线BCC.射线ACD.射线AB6. 下列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其中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相同的是()7. 如图,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A.10个B.9个C.8个D.4个8. 如果一个棱柱有12个顶点,那么它的面的个数是 ()A.10B.9C.8D.79. 图(1)(2)中所有的正方形完全相同,将图(1)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所组成的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10. 已知∠AOB=60°,∠AOC=∠AOB,射线OD平分∠BOC,则∠COD的度数为()A.20°B.40°C.20°或30°D.20°或4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11. (1)将度化为度、分、秒的形式:1.45°=;(2)2700″=°.12. 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是棱柱的有______.(填序号)13. 如图,∠1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为.14. 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的现象是.15.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用细线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垒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的依据是.16. 如图,点B,O,D在同一条直线上,若∠1=15°,∠2=105°,则∠AOC=°.17. 如图所示,AF=.(用含a,b,c的式子表示)18. 图中可用字母表示出的射线有条.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9. 请将图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角的表示方法一∠ABE角的表示方法二∠1 ∠2用量角器量出∠2,∠A,∠ABE的度数,并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20. 如图,下列各几何体的表面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21. 如图,有一个外观为圆柱形的物体,它的内部构造看不到,当分别用一组平面沿水平方向(自上而下)和竖直方向(自左而右)截这个物体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1)(2)两组形状不同的截面,请你试着说出这个物体的内部构造.22. 实践与应用:一个西瓜放在桌子上,从上往下切,一刀可以切成2块,两刀最多可以切成4块,3刀最多可以切成7块,4刀最多可以切成11块(如图).上述实际问题可转化为数学问题:n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几部分.请先进行操作,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填表:直线条数 1 2 3 4 5 6 …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的2 4 7 11 …部分数(2)直接写出n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几部分(用含n的式子表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答案】D2. 【答案】D[解析] 从上面看,左边是一个圆,右边是一个正方形,故选D.3. 【答案】B4. 【答案】C5. 【答案】B6. 【答案】B7. 【答案】B[解析] 小于平角的角有∠AOB,∠AOC,∠AOD,∠BOC,∠BOD,∠BOE,∠COD,∠COE,∠DOE,共9个.8. 【答案】C[解析] 一个棱柱有12个顶点,一定是六棱柱,所以它有6个侧面和2个底面,共8个面.9. 【答案】A10. 【答案】D[解析] 当OC在∠AOB内部时,如图①,则∠BOC=∠AOB-∠AOC=60°-×60°=40°,∴∠COD=∠BOC=20°;当OC在∠AOB外部时,如图②,则∠BOC=∠AOB+∠AOC=60°+×60°=80°,∴∠COD=∠BOC=40°.综上,∠COD的度数为20°或40°.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11. 【答案】(1)1°27'(2)0.7512. 【答案】②⑥13. 【答案】∠MCN或∠MCB14. 【答案】观察同一个物体,由于方向和角度不同,看到的图形往往不同15. 【答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6. 【答案】90[解析] 因为∠2=105°,所以∠BOC=180°-∠2=75°,所以∠AOC=∠1+∠BOC=15°+75°=90°.17. 【答案】2a-2b-c18. 【答案】5[解析] 有OA,AB,BC,OP,PE,共5条射线.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9. 【答案】解:∠ABE还可以表示为∠3,∠1还可以表示为∠ABC或∠ABF,∠2还可以表示为∠ACB或∠ACE(填表略).∠2=40°,∠A=25°,∠ABE=65°,所以∠ABE=∠A+∠2.20. 【答案】(1)长方形(2)圆(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21. 【答案】解:这个物体的内部构造为:圆柱中间有一球形空洞.22. 【答案】解:(1)设n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的部分数是S n.当n=5时,S5=1+1+2+3+4+5=16,当n=6时,S6=1+1+2+3+4+5+6=22.故表内从左到右依次填16,22.(2)S n=1+1+2+3+…+n=1+=.故n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部分.。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图形认识初步(点、线、面、体)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图形认识初步(点、线、面、体)练习题

图形认识初步——点、线、面、体学习要求知道点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一、填空题1.面与面相交得到______线与线相交得到______圆锥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_____条线,这条线是______的(填“直”或“曲”).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四棱锥,它是由______个三角形和一个形组成的.3.三棱柱有______个顶点,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条侧棱,______个侧面,侧面形状是______形,底面形状是______形.4.笔尖在纸上划过就能写出汉字,这说明了______;汽车的雨刮器摆动就能刮去挡风玻璃上的雨滴,这说明了______;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一个圆柱体,这说明了______.二、选择题5.按组成面的侧面“平”与“曲”划分,与圆柱为同一类的几何体是( ).(A)圆锥(B)长方体(C)正方体(D)棱柱6.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不可能是( ).(A)小半个圆(B)半个圆(C)大半圆(D)圆7.将下面的直角梯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B)棱柱的侧棱长都相等(C)棱柱的侧面都是三角形(D)如果棱柱的底面各边长相等,那么它的各个侧面的面积一定相等综合、运用、诊断三、解答题9.如图,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10.如图,说出下列各几何体的名称,哪些可以由平面图形的旋转得到?11.观察图中的圆柱和棱柱:(1)棱柱、圆柱各由几个面组成?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吗?(3)棱柱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棱?12.图(1)、(2)是否是几何体的展开平面图,先想一想,再折一折,如果是,请说出折叠后的几何体名称、底面形状、侧面形状、棱数、侧棱数与顶点数.(1) (2)13.已知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比宽多2cm,高比宽多1cm,而且知道这个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为48cm,则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拓展、探究、思考14.下面有编号Ⅰ~Ⅸ的九个多面体.(1)如果我们用V表示多面体的顶点数,E表示多面体的棱数,F表示多面体的面数.请分别数一下这些多面体的V,E,F各是多少?(2)想一想,V,E,F之间有什么关系?①面数F是否随顶点数V的增大而增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棱的数目E是否随顶点的数目V的增大而增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V+F与E之间有何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含解析

2020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含解析

2020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同一平面内,三条不同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个.A.1或3B.0、1或3C.0、1或2D.0、1、2或3 2.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是()A.∠1和∠2B.∠1和∠4C.∠2和∠3D.∠3和∠43.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4.如图,要把河中的水引到水池A中,应在河岸B处(AB⊥CD)开始挖渠才能使水渠的长度最短,这样做依据的几何学原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点到直线的距离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5.下列图形中,线段AD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BC距离的是()A.B.C.D.6.如图,直线l与∠BAC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D、E,则图中是同旁内角的有()A.2对B.3对C.4对D.5对7.如图,直线DE截AB,AC,其中内错角有()对.A.1B.2C.3D.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C.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9.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或垂直B.平行或垂直C.相交或平行D.以上都不对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同位角相等;②若∠A+∠B+∠C=180°,则∠A、∠B、∠C互补;③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若a∥b,c与a相交,则c与b相交;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或垂直;⑤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下列说法中,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叫做平行线;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③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④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不正确的是(填序号)12.已知直线a∥b,b∥c,则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13.如图所示,请你填写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D∥BC.14.如图,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BC∥AD,则可添加的条件为.(任意添加一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15.如图,用直尺和三角尺作出直线AB、CD,得到AB∥CD的理由是.16.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度.17.如图,DF∥AC,若∠1=∠2,则DE与AH的位置关系是.18.已知直线a∥b,a与b之间的距离为5,a与b之间有一点P,点P到a的距离是2,则点P到b的距离是.19.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20.一个七边形棋盘如图所示,7个顶点顺序从0到6编号,称为七个格子.一枚棋子放在0格,现在依逆时针移动这枚棋子,第一次移动1格,第二次移动2格,…,第n次移动n格.则不停留棋子的格子的编号有.三.解答题(共7小题)21.如图,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1)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点的位置,使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2)计划把河水引入蓄水池H中,怎样开渠最短并说明根据.22.作图并写出结论:如图,点P是∠AOB的边OA上一点,请过点P画出OA,OB的垂线,分别交BO的延长线于M、N,线段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BO的距离;线段的长表示点M 到直线AO的距离;线段ON的长表示点O到直线的距离;点P到直线OA的距离为.23.如图,∠ACD=2∠B,CE平分∠ACD,求证:CE∥AB.24.(1)如图1,已知AB∥CD,那么图1中∠P AB、∠APC、∠PC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已知∠BAC=80°,点D是线段AC上一点,CE∥BD,∠ABD和∠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请利用(1)的结论求图2中∠F的度数.25.(1)如图,它的周长是cm.(2)已知:|a|=2,|b|=5,且a>b,求a+b的值.26.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33°,将三角形ABC沿A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1)试求出∠E的度数;(2)若AE=9cm,DB=2cm,求出BE的长度.2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7),B(﹣5,1),C(1,3),请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画出三角形ABC;(2)将三角形ABC先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三角形A1B1C1(点A1,B1,C1分别是点A,B,C移动后的对应点),请画出三角形A1B1C1;并判断线段AC与A1C1的关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同一平面内,三条不同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个.A.1或3B.0、1或3C.0、1或2D.0、1、2或3【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和相交的定义作出图形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0或1或2或3.故选:D.2.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是()A.∠1和∠2B.∠1和∠4C.∠2和∠3D.∠3和∠4【分析】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是∠3和∠4.故选:D.3.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分析】根据垂直关系知∠AOC=90°,由∠AOB:∠AOC=2:3,可求∠AOB,根据∠AOB与∠AOC的位置关系,分类求解.【解答】解:∵OA⊥OC,∴∠AOC=90°,∵∠AOB:∠AOC=2:3,∴∠AOB=60°.因为∠AOB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在∠AOC内,一种是在∠AOC外.①当在∠AOC内时,∠BOC=90°﹣60°=30°;②当在∠AOC外时,∠BOC=90°+60°=150°.故选:C.4.如图,要把河中的水引到水池A中,应在河岸B处(AB⊥CD)开始挖渠才能使水渠的长度最短,这样做依据的几何学原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点到直线的距离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解答】解:要把河中的水引到水池A中,应在河岸B处(AB⊥CD)开始挖渠才能使水渠的长度最短,这样做依据的几何学原理是:垂线段最短,故选:D.5.下列图形中,线段AD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BC距离的是()A.B.C.D.【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即可解答.【解答】解:线段AD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BC距离的是图D,故选:D.6.如图,直线l与∠BAC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D、E,则图中是同旁内角的有()A.2对B.3对C.4对D.5对【分析】根据第三条截线可能是直线AB、直线AC、直线l,结合同旁内角的定义,数出同旁内角即可.【解答】解:直线AC与直线AB被直线l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有:∠ADE与∠AED、∠CDE与∠BED;直线AC与直线DE被直线AB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有:∠DAE与∠DEA;直线AB与直线DE被直线AC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有:∠EAD与∠EDA;故选:C.7.如图,直线DE截AB,AC,其中内错角有()对.A.1B.2C.3D.4【分析】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位于截线的两侧,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的两个角是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可形成两对内错角.【解答】解:直线DE截AB,AC,形成两对内错角;直线AB截AC,DE,形成一对内错角;直线AC截AB,DE,形成一对内错角.故共有4对内错角.故选: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C.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A,B,C错误;D正确;故选:D.9.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或垂直B.平行或垂直C.相交或平行D.以上都不对【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得出即可.【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和相交.故选:C.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同位角相等;②若∠A+∠B+∠C=180°,则∠A、∠B、∠C互补;③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若a∥b,c与a相交,则c与b相交;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或垂直;⑤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①;根据补角的定义即可判断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③,根据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可判断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即可判断⑤.【解答】解:∵同位角不一定相等,∴①错误;∵互补或互余是两个角之间的关系,∴说∠A+∠B+∠C=180°,则∠A、∠B、∠C互补错误,∴②错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若a∥b,c与a相交,则c与b相交,∴③正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或相交,∴④错误;∵如图,∠ABC=∠ABD,∠ABC和∠ABD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但不是对顶角,∴⑤错误;即正确的个数是1个,故选:A.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下列说法中,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叫做平行线;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③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④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不正确的是①②④(填序号)【分析】分别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平行线定义和平行公理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叫做平行线,正确;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正确;③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原命题错误;④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12.已知直线a∥b,b∥c,则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分析】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得答案.【解答】解:若直线直线a∥b,b∥c,则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故答案为:平行.13.如图所示,请你填写一个适当的条件:∠F AD=∠FBC,或∠ADB=∠DBC,或∠DAB+∠ABC=180°,使AD∥BC.【分析】欲证AD∥BC,结合图形,故可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来补充条件.【解答】解:添加∠F AD=∠FBC,或∠ADB=∠DBC,或∠DAB+∠ABC=180°.∵∠F AD=∠FBC∴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B=∠DBC∴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AB+∠ABC=180°∴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4.如图,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BC∥AD,则可添加的条件为∠A+∠ABC=180°或∠C+∠ADC=180°或∠CBD=∠ADB或∠C=∠CDE.(任意添加一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若∠A+∠ABC=180°,则BC∥AD;若∠C+∠ADC=180°,则BC∥AD;若∠CBD=∠ADB,则BC∥AD;若∠C=∠CDE,则BC∥AD;故答案为:∠A+∠ABC=180°或∠C+∠ADC=180°或∠CBD=∠ADB或∠C=∠CDE.(答案不唯一)15.如图,用直尺和三角尺作出直线AB、CD,得到AB∥CD的理由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用直尺和三角尺作出直线AB、CD,得到AB∥CD的理由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6.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80度.【分析】设∠EPC=2x,∠EBA=2y,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PF=∠EPF=x,∠EBF=∠FBA=y,根据外角的性质得到∠1=∠F+∠ABF=42°+y,∠2=∠EBA+∠E=2y+∠E,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CPF=x,∠2=∠EPC=2x,于是得到方程2y+∠E =2(42°+y),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设∠EPC=2x,∠EBA=2y,∵∠EBA、∠EP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CPF=∠EPF=x,∠EBF=∠FBA=y,∵∠1=∠F+∠ABF=40°+y,∠2=∠EBA+∠E=2y+∠E,∵AB∥CD,∴∠1=∠CPF=x,∠2=∠EPC=2x,∴∠2=2∠1,∴2y+∠E=2(40°+y),∴∠E=80°.故答案为:80.17.如图,DF∥AC,若∠1=∠2,则DE与AH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分析】先由DF∥AC知∠2=∠G,结合∠1=∠2得∠1=∠2,据此知DE∥AH.【解答】解:∵DF∥AC,∴∠2=∠G,又∵∠1=∠2,∴∠1=∠2,∴DE∥AH,故答案为:平行.18.已知直线a∥b,a与b之间的距离为5,a与b之间有一点P,点P到a的距离是2,则点P到b的距离是3.【分析】根据直线a∥b,a与b之间的距离为5,a与b之间有一点P,点P到a的距离是2,即可得出点P到b的距离.【解答】解:∵直线a∥b,a与b之间的距离为5,a与b之间有一点P,点P到a的距离是2,∴点P到b的距离是5﹣2=3,故答案为:3.19.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相等,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解答】解:题设为:对顶角,结论为:相等,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20.一个七边形棋盘如图所示,7个顶点顺序从0到6编号,称为七个格子.一枚棋子放在0格,现在依逆时针移动这枚棋子,第一次移动1格,第二次移动2格,…,第n次移动n格.则不停留棋子的格子的编号有2,4,5.【分析】棋子移动了n次后走过的总格数是1+2+3+…+n=n(n+1),然后根据题目中所给的第k次依次移动k个顶点的规则,可得到不等式最后求得解.【解答】解:因棋子移动了n次后走过的总格数是1+2+3+…+n=n(n+1),应停在第=n(n+1)﹣7p格,这时p是整数,且使0≤n(n+1)﹣7p≤6,分别取n=1,2,3,4,5,6,7时,n(n+1)﹣7p=1,3,6,3,1,0,0,发现第2,4,5格没有停留棋子,若7<n≤10,设n=7+t(t=1,2,3)代入可得,=n(n+1)﹣7p=7m+12t(t+1),由此可知,停棋的情形与n=t时相同,故第2,4,5格没有停留棋子.故答案为:2,4,5.三.解答题(共7小题)21.如图,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1)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点的位置,使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2)计划把河水引入蓄水池H中,怎样开渠最短并说明根据.【分析】(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连接AD、BC交于H,则H为蓄水池位置;(2)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要做一个垂直EF的线段.【解答】解:(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D,BC交于H,则H为蓄水池位置,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2)过H作HG⊥EF,垂足为G.“过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是把河水引入蓄水池H中开渠最短的根据.22.作图并写出结论:如图,点P是∠AOB的边OA上一点,请过点P画出OA,OB的垂线,分别交BO的延长线于M、N,线段PN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BO的距离;线段PM的长表示点M 到直线AO的距离;线段ON的长表示点O到直线PN的距离;点P到直线OA的距离为0.【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得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线段PN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BO的距离;线段PM的长表示点M到直线AO的距离;线段ON的长表示点O到直线PN的距离;点P到直线OA的距离为0,故答案为:PN,PM,PN,0.23.如图,∠ACD=2∠B,CE平分∠ACD,求证:CE∥AB.【分析】由CE为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已知一对角相等,利用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解答】证明:∵CE平分∠ACD,∴∠ACD=2∠DCE,∵∠ACD=2∠B,∴∠DCE=∠B,∴AB∥CE.24.(1)如图1,已知AB∥CD,那么图1中∠P AB、∠APC、∠PC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已知∠BAC=80°,点D是线段AC上一点,CE∥BD,∠ABD和∠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请利用(1)的结论求图2中∠F的度数.【分析】(1)结论:∠P=∠PCD﹣∠P 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设∠ABF=∠FBD=y,∠ACF=∠FCE=x,由(1)可知:∠F=x﹣y,想办法求出x﹣y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结论:∠P=∠PCD﹣∠P AB.理由:如图1中,设AB交PC于H.∵AB∥CD,∴∠PCD=∠AHC,∵∠AHC=∠P AB+∠P,∴∠P=∠AHC﹣∠P AB,∴∠P=∠PCD﹣∠P AB.(2)如图2中,设∠ABF=∠FBD=y,∠ACF=∠FCE=x,由(1)可知:∠F=x﹣y,∵BD∥CE,∴∠BDC=∠DCE=2x,∵∠BDC=∠ABD+∠A,∴2x=2y+80°,∴x﹣y=40°,∴∠F=40°.25.(1)如图,它的周长是20cm.(2)已知:|a|=2,|b|=5,且a>b,求a+b的值.【分析】(1)将图形的右上角分别平移,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求解;(2)由a>b,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确定出a+b的值.【解答】解:(1)(6+4)×2=10×2=20(cm).答:它的周长是20cm.(2)∵|a|=2,|b|=5,且a>b,∴a=2,b=﹣5;a=﹣2,b=﹣5,则a+b=﹣3或﹣7.故答案为:20.26.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33°,将三角形ABC沿A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1)试求出∠E的度数;(2)若AE=9cm,DB=2cm,求出BE的长度.【分析】(1)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ABC=57°,然后根据平移的性质确定∠E 的值;(2)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B=DE,则AD=BE,然后利用AD+BD+BE=AE得到BE+2+BE =9,再解关于BE的方程即可.【解答】解:(1)∵∠ACB=90°,∠A=33°∴∠ABC=90°﹣33°=57°,∵三角形ABC沿A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E=∠ABC=57°;(2)∵三角形ABC沿A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B=DE,∴AD=BE,∴AD+BD+BE=AE,即BE+2+BE=9,∴BE=3.5(cm).2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7),B(﹣5,1),C(1,3),请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画出三角形ABC;(2)将三角形ABC先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三角形A1B1C1(点A1,B1,C1分别是点A,B,C移动后的对应点),请画出三角形A1B1C1;并判断线段AC与A1C1的关系.【分析】(1)根据点A、B、C三点的坐标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2)将三顶点分别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可得,继而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可得.【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C与A1C1平行且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题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题库

(每日一练)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一个几何体由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观察这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的形状图为()A.B.C.D.答案:A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从正面看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4,2,3,据此可得出图形.解:根据所给出的图形和数字可得:从正面看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4,3,2,则符合题意的是: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等知识,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红”字的面的对面上的字是()A.传B.国C.承D.基答案:D解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必须相隔一个正方形,据此作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则:“传”与“因”是相对面,“承”与“色”是相对面,“红”与“基”是相对面.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至少有一个交点B.线段AB的长度是点A与点B的距离C.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多只能画两条直线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答案:B解析: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A、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故该选项不正确;B、线段AB的长度是点A与点B的距离,故该选项正确;C、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点,可画三条直线,故该选项不正确;D、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故该选项不正确;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以及线段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概念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4、若一个角的余角为35°,则它的补角度数为 ______.答案:125°##125度解析: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为180°,则这两个角互补,根据定义直接可得答案.解:∵一个角的余角为35°,∴这个角为:90°−35°=55°,则它的补角度数为:180°−55°=125°,所以答案是:125°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余角与补角的计算,掌握“余角与补角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5、如图,将甲、乙、丙、丁四个小正方形中的一个剪掉,使余下的部分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则剪掉的这个小正方形是________答案:丁解析:能围成正方体的“一四一”,“二三一”,“三三”,“二二二”的基本形态要记牢.解题时,据此即可判断答案.解:将如图所示的图形剪去一个小正方形,使余下的部分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编号为甲乙丙丁的小正方形中剪去的是丁,所以答案是:丁.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的知识,解题关键是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或者熟记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只要有“田”,“凹”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解答题6、如图,平面内有A、B、C、D四点.按下列语句画图.(1)画直线AB,射线BD,线段BC;(2)连接AC,交射线BD于点E.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根据直线、射线、线段定义画出即可;(2)根据要求画出线段标出交点即可.解:(1)如图所示,直线AB,射线BD,线段BC即为所求(2)连接AC,点E即为所求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对直线、射线、线段定义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画图能力.。

2020-2021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

2020-2021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

2020-2021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C.两条直线相交至少有两个交点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角的定义、相交线的概念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A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故错误;B 、有公共顶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错误;C 、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故错误;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性质、角的定义、相交线的概念,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 . / 1 与/ 2 互余,/ 1 与/3 互补,若/ 3=125°,则/ 2=()解:根据题意得:/ 1 + 7 3=180°, / 3=125°,则/ 1=55°, 1 + 7 2=90°,则/ 2=35°故选:A.【点睛】 本题考查余角、补角的计算.3 .如图,一个正六棱柱的表面展开后恰好放入一个矩形内,把其中一部分图形挪动了位置,发现矩形的长留出 5cm,宽留出1cm,则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A. 35°【答案】A 【解析】 【分析】【详解】B. 45C. 55D. 65°A. (108 24察)cm2B. 108 1273 cm2C. 54 2443 cm2D. 54 1273 cm2【答案】A【解析】【分析】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高为hcm,分别表示出挪动前后所在矩形的长与宽,由题意列出方程求出a= 2, h =9-2J3,再根据六棱柱的侧面积是6ah求解.【详解】解: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高为hcm ,如图,正六边形边长AB= acm时,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 BAD= 30°,BD= —a cm, AD= ^3 a cm , 2 2,AC=2AD=邪a cm,A ------ i—- - - -D「•挪动前所在矩形的长为(2h+2£a) cm,宽为(4a + - a ) cm ,2挪动后所在矩形的长为(h+2a+J3a) cm,宽为4acm,由题意得:(2h+2万a) -(h + 2a+V3a) =5, (4a+1a)-4a=1,2・•.a=2, h=9- 2技「•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6ah = 6X2X(9- 2^/3) = (108 2473) cm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正六棱柱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求出正六棱柱的高与底面边长是解题的关键.4.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放置,使点A落在DE上,若BC P DE ,则AFC的度数为 ()A. 90°B. 75°C. 105°D. 120°【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E /BCE 30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的度数. 【详解】••• BC//DE Z E / BCE 30••• / AFC / B / BCE 45 3075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分析】根据三棱柱的展开图的特点作答. 【详解】A 、是三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B 、两底在同一侧,也不符合题意;C 、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D 、是四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棱柱的展开图,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 特征.6 .如图,直线a//b,点B 在直线b 上,且AB± BC, Z 1=55 °,那么/ 2的度数是AFC5.下面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 ABC=90 ,所以/ 3=180° -90°-/1=3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 2的度数.【详解】又「 a// b, 所以/ 2=7 3=35°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7 .如右图,在 ABC 中, ACB 90 , CD AD ,垂足为点D ,有下列说法:①点 A 与点B 的距离是线段AB 的长;②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是线段 AD 的长;③线段 CD 是 ABC 边AB 上的高;④线段CD 是 BCD边BD 上的高.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定义即可判断 ①,根据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即可判断 ②,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即可判断③④. 【详解】B. 30°C. 35°D. 50°B. 2个C. 3个D. 4个BA. 20°【答案】C解:①、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得出:点A 与点B 的距离是线段 AB 的长,・•.①正确;②、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是线段 AD 的长,••・②正确; ③、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 那BC 边AB 上的高是线段 CD, ••.③正确;④、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ADBC 边BD 上的高是线段 CD,④ 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共4个.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三角形的高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 熟练地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8 .如图,B 是线段AD 的中点,C 是线段BD 上一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B C D A. BC=AB-CDB. BC=-(AD-CD)【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B 是线段AD 的中点,.•.AB=BD=-AD2 ,A 、BC=BD-CD=AB-CD 故本选项正确;-1B 、BC=BD-CD] AD-CD,故本选项错误;-- - 1......G BC=BD-CDh AD-CD,故本选项正确; 2D 、BC=AC-AB=AC-BD 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9.如图,直线 AB, CD 交于点 O,射线 OM 平分/ AOC,若/ AOC= 76°,则/ BOM 等于8CA. 38°B, 104°C, 142°D, 144【答案】C 【解析】・. / AOC= 76°,射线 OM 平分/ AOC,1 1/ AOM= — / AOC=— x 76=38C. BC=- AD-CDD. BC=AC-BD()2 2 'BOM=180° 上 AOM=180° 38 =14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0.已知:在RtAABC 中,/ C=90 °, BC=1, AC= J3 ,点D 是斜边AB 的中点,点E 是边C. D.【答案】C 【解析】 【分析】作B 关于AC 的对称点B',连接B'。

专练09(几何题)-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点必杀2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练09(几何题)-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点必杀2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练09(几何题)(20道)1.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30PAB ∠=,120PCD ∠=.求 APC ∠ 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 P 作 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 5060110APC ∠=+=.问题迁移:(1)如图3,AD BC ,点 P 在射线 OM 上运动,当点 P 在 A 、 B 两点之间运动时,ADP α∠=∠,BCP β∠=∠.CPD ∠ 、 α∠ 、 β∠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 P 在 A 、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 P 与点 A 、 B 、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 CPD ∠ 、 α∠ 、 β∠ 间的数量关系.【来源】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数学试题【答案】(1)∠CPD=∠α+∠β,理由见解析;(2)①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②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解析】(1)∠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DPE ,β∠=∠CPE ,∴∠CPD=∠DPE +∠CPE=αβ∠+∠;(2)①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理由如下:如图4,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EPD ,β∠=∠CPE ,∴∠CPD=∠CPE −∠EPD=βα∠-∠;②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5,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DPE ,β∠=∠CPE ,∴∠CPD=∠DPE −∠CPE=αβ∠-∠,综上所述,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1)如图1,AB ∥CD ,点M 为直线AB ,CD 所确定的平面内的一点,若∠A =105︒+α,∠M =108︒-α,请直接写出∠C 的度数 ;(2)如图2,AB ∥CD ,点P 为直线AB ,CD 所确定的平面内的一点,点E 在直线CD 上,AN 平分∠PAB ,射线AN 的反向延长线交∠PCE 的平分线于M ,若∠P =30︒,求∠AMC 的度数;(3)如图3,点P 与直线AB ,CD 在同一平面内,AN 平分∠PAB ,射线AN 的反向延长线交∠PCD 的平分线于M ,若∠AMC =180︒-12∠P ,求证:AB ∥CD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答案】(1)147C ∠=︒;(2)105AMC ∠=︒;(3)证明过程见解析【解析】解:(1)如图,连接AC ,在AMC 中,180MAC MAC MCA ∠+∠+∠=︒,∵AB ∥CD ,180BAC ACD ∴∠+∠=︒,180180360BAM M MCD ∴∠+∠+∠=︒+︒=︒,∵∠A =105︒+α,∠M =108︒-α,∴105(108367)014a a MCD ︒++︒⎡⎤∠=︒-=︒⎣⎦-;(2)如图,延长BA 与CP 交于Q ,记CQ 和AM 交于点H ,∵AN 平分∠PAB ,BAN PAN ∴∠=∠,1802QAP BAN ∴∠=︒-∠,∵∠P =30︒,∴3018022102CQA P QAP BAN BAN ∠=∠+∠=︒+︒-∠=︒-∠,30MHC NHP NAP P BAN ∠=∠=∠-∠=∠-︒,∵AB ∥CD ,2102ECQ CQA BAN ∴∠=∠=︒-∠,∵CM 平分∠PCE ,()11210210522MCH ECP BAN BAN ∴∠=∠=⨯︒-∠=︒-∠,180AMC MHC MCH ∠=︒-∠-∠,()18030(105)105AMC BAN BAN ∴∠=︒-∠-︒-︒-∠=︒; (3)如图,连接AC ,则180PAC PCA P ∠+∠=︒-∠,180MAC MCA M ∠+∠=︒-∠,∵∠AMC =180︒-12∠P , 12MAC MCA P ∴∠+∠=∠, 11802MAC MCA PAC PCA P ∴∠+∠+∠+∠=︒-∠, 即11802PAM PCM P ∠+∠=︒-∠, ∵AN 平分∠PAB ,MC 平分∠PCD ,,BAM PAM DCM PCM ∴∠=∠∠=∠,11802BAM DCM P ∴∠+=︒-∠, 1118018022BCA DCA P P ∴∠+∠=︒-∠+∠=︒, ∴AB ∥CD .【点睛】本题考查的平行线及三角形的综合知识,在这里要注意添加根据题意添加合适的辅助线,这里需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对顶角等综合性质,难度稍大.3.如图,已知:点A C 、、B 不在同一条直线,AD BE .(1)求证:180B C A ∠+∠-∠=︒. (2)如图②,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试探究C ∠与AQB ∠的数量关系; (3)如图③,在(2)的前提下,且有AC QB ,直线AQ BC 、交于点P ,QP PB ⊥,请直接写出::DAC ACB CBE ∠∠∠=______________.【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答案】(1)见详解;(2)2180C AQB ∠+∠=︒;(3)1:2:2【解析】解:(1)过点C 作CF AD ,则//BE CF ,∵//CF AD BE∴,180,ACF A BCF B ACF BCF C ∠=∠∠=︒-∠∠+∠=∠∴180180180B C A BCF C ACF C C ∠+∠-∠=︒-∠+∠-∠=-∠+∠=︒(2)过点Q 作QM AD ,则//BE QM ,∵QM AD ,//BE QM∴,AQM NAD BQM EBQ ∠=∠∠=∠∵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11,22NAD CAD EBQ CBE ∠=∠∠=∠ ∴1()2ABQ BQM AQM CBE CAD ∠=∠-∠=∠-∠ ∵180()1802C CBE AD AQB ∠=︒-∠-∠=︒-∠∴2180C AQB ∠+∠=︒(3)∵//AC QB ∴11,22AQB CAP CAD ACP PBQ CBE ∠=∠=∠∠=∠=∠ ∴11801802ACB ACP CBE ∠=︒-∠=︒-∠ ∵2180C AQB ∠+∠=︒ ∴12CAD CBE ∠=∠ ∵QP PB ⊥∴180CBE CAD ∠+∠=︒∴60,120CAD CBE ∠=︒∠=︒ ∴11801202ACB CBE ∠=︒-∠=︒ ∴::60:120:1201:2:2DAC ACB CBE ∠∠∠=︒︒︒=.故答案为:1:2: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找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4.如图1,//,AB CD 直线MN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与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EP ,与CD 交于点G GH EG ⊥,交MN 于H .(1)求证:// ;PF GH (2)如图2,连接PH K ,为GH 上一动点,PHK HPK PO ∠=∠,平分EPK ∠交MN 于,Q 则HPQ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来源】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答案】(1)详见解析;(2)HPQ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一直是45︒.【解析】解:(1)证明:如图1,//AB CD ,180BEF EFD ∴∠+∠=︒.又BEF ∠与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1()902FEP EFP BEF EFD ∴∠+∠=∠+∠=︒, 90EPF ∴∠=︒,即EG PF ⊥.GH EG ⊥,//PF GH ∴;(2)HPQ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如图2,12∠=∠,322∠=∠∴.又GH EG ⊥,49039022∠=︒-∠=︒-∠∴.18049022EPK ∠=︒-∠=︒+∠∴.PQ ∵平分EPK ∠,14522QPK EPK ∴∠=∠=︒+∠. ∴245HPQ QPK ∠=∠-∠=︒,∴HPQ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一直是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 b ,////b c a c ⇒. 5.已知//AB CD ,点M 为平面内一点.(1)如图1,ABM ∠和DCM ∠互余,小明说过M 作//MP AB ,很容易说明BM C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所示,∠
1和∠2
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121
2
1
2
1
2
2、已知点P的坐标是(—3,-5),则点P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下列图案中,可以由第一个图案平移得到的是()
4.如图,
a∥b,∠1=720,则∠2的度数是()
A.720
B.800
C. 820
D.1080
5. 如图,1245
∠=∠=︒,370
∠=︒,则4
∠的度数是()
A.70°B.110°C.45°D.35°
6. 已知点()
A m n
,在第四象限,则()
B n m
,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7.如图,不能推出a∥b的条件是()
A、∠1=∠3
B、∠2=∠4
C、∠2=∠3
D、∠2+∠3=1800
A.B
1
l
2
l
3
l
4
l
1
2
3
4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是( )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 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C 、邻补角一定互补
D 、互补的两角一定是邻补角 10 .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与∠2是同位角
B.∠2与∠3是同位角
C.∠1与∠3是同位角
D.∠1与∠4是内错角
二、填空(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1=40º,则∠2= º ,∠3= º
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有序数对(10,25)表示第10排第25列的位置,
那么第28排第30列的位置则用有序数对 _____来表示。

4、.如图 ,若∠1+∠2=280°,则∠3= º 5. 如下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O 点,EO ⊥AB ,
2
1 3
4 10题图
a
b 3
1题图
1
2 1
3
10题
C
A
B
D
E ∠EOD =25°,则∠AOC =______。

c
b
a
6题图
6、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 的坐标为(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7、如图,直线a b ∥,直线c 与a b ,相交.若170∠=,则2_____∠=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 (-5,-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
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9、坐标原点O (0,0), A (2, 0), B( 1, -3 ) 三点围成的△ABO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 ∥AB 的一个条件 . 三、简答
1.(共8分)如图 所示,AB ,CD 相交于点O ,
OE 平分∠ AOD ,∠ AOC=120°,求∠ BOD ,∠ AOE 的度数.
A
B
C
O D
E
25°
5题图
2
4题图
C
B
A E D
O
7题图
1
2
2、推理填空:(8分)
如图: ① 若∠1=∠2,则 ∥ ( ) 若∠DAB+∠ABC=1800,则 ∥
( )
②当 ∥ 时,∠ C+∠ABC=1800 ( ) 当 ∥ 时,∠3=∠C
( )
3、(8分)如图,描出A (– 3,– 2)、B (2,– 2)、C (3,1)、D (– 2,1)、E(0,-3)、F(4, 0)六个点,线段AB 、CD 有什么关系?顺次连接A 、B 、C 、D 点
32
1
D
C
B
A
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4、(8分)如图,D 是AB 上一点,E 是AC 上一点,∠ADE =60º, ∠B
=60º, ∠AED =40º. (1) DE 和BC 平行吗?为什么? (2) ∠C 是多少度?为什么?
A
B C
D
E
5、(3分)读句画图:如图,点P是∠AOB内一点,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过点P,作直线PC⊥OB,PE⊥OA垂足分别为C 、E.
(2)过点P,作直线PD∥OA,交OB于点D.
A
. P
O
B
A
B C
a
b
1 2
3
6、(5分)如图 ,已知a b ∥,170∠=,240∠=,求∠3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