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垒球规则

合集下载

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标准-最新国标

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标准-最新国标

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各等级评价的场地器材要求、受测者测试要求、测评员评价要求及合格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段学生软式棒垒球课程运动能力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滚球ground ball击出后沿地面滚动的球。

3.2击球区batter's box击球员试图通过击球帮助进攻队得分时必须站立的区域,位于本垒两侧,长2.13 m、宽0.91 m的两个矩形区域。

3.3固定球the fixed ball放在击球座上的球。

3.4移动球the moving ball投手、发球机投向本垒板及其好球板的球。

3.5慢投垒球slow pitch softball限制投手掷出球的飞行弧线最高点(1.8m~3.6m),投球速度较慢,攻队通过击打移动球、跑垒得分,守队通过接球、传球等技、战术阻止进攻,两队轮流攻守的球类运动。

3.6平直球line drive进入比赛场地快而平的飞行球。

4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1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等级评价内容达标要求一级单个技能接地滚球≥7次4项均合格为达标抛传球≥7次组合技能接地滚球—下手抛球≥7次比赛软式棒垒球(Tee-ball)比赛个人总分≥3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二级单个技能肩上传球≥7次4项均合格为达标击打固定球≥8次组合技能接地滚球—肩上传球男≥7次、女≥6次比赛软式棒垒球(Tee-ball)比赛个人总分≥3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三级单个技能击打固定球男≥25 m、女≥15 m4项均合格为达标接高飞球男≥7次、女≥5次组合技能击打固定球—跑一垒男≥7次、女≥6次比赛软式棒垒球(Tee-ball)比赛个人总分≥3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四级单个技能击打移动球≥7次4项均合格为达标掷远男≥30 m、女≥18 m组合技能击打移动球—安打跑≥3次比赛慢投垒球比赛个人总分≥4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五级单个技能击打移动球男≥35 m、女≥20 m4项均合格为达标传平直球男≥7次、女≥6次组合技能接地滚球—肩上传平直球男≥7次、女≥5次比赛慢投垒球比赛个人总分≥4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六级单个技能击打移动球男≥7次、女≥5次4项均合格为达标传平直球男≥7次、女≥6次组合技能接地滚球—肩上传平直球男≥7次、女≥5次比赛慢投垒球比赛个人总分≥4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235各等级运动能力测评5.1运动能力一级5.1.1接地滚球5.1.1.1场地器材要求接地滚球场地器材要求如下:a)场地:一块半径为30 m 的直角扇形,垒间距为13 m;b)器材:软式棒垒球10个(ø=85 mm、材质:聚氨酯PU、质量:75 g±5 g),发球机1台。

垒球比赛的知识点总结

垒球比赛的知识点总结

垒球比赛的知识点总结一、比赛规则1.比赛人数及比赛时间:垒球比赛通常由两支队伍进行,每队有九名球员,比赛通常分为7局,每局结束后,比分多的队伍获胜。

如有平局,则需进行加时赛。

2.比赛场地:垒球比赛场地为棒球场地,通常为菱形,分为内场与外场。

球场的四个角上分别有三个垒垫和一个本垒垫。

3.比赛装备:球员需要穿上统一的球衣、长裤和球鞋,同时携带球棒和手套,裁判员需要穿上黑白相间的裁判服。

4.比赛规则:垒球比赛由两队轮流进行攻守。

攻击方依次站在打击区,用球棒击球,球员在四个垒垫依次奔跑,回本垒垫得分。

防守方则需要控制球员跑垒,并尽量使其出局。

5.技术规则:球员击球后需尽量奔跑并遵守规定的跑垒路线,防守方则需尽力控制棒球并迅速传递,以获得出局机会。

6.胜负判定:比赛结束后,比分多的队伍获胜,如有平局则需进行加时赛。

同时,比赛中若出现违规情况,裁判员会做出相应判罚。

二、比赛技术1.攻击技术:球员需要掌握好击球技巧,包括站位、挥棒、击球力度和方向等,同时还需要能够迅速做出跑垒决策。

2.守备技术:防守方需要掌握好擒抓、掷球、传球和跑位等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判断能力。

3.跑垒技术:球员需要掌握好跑动姿势、路线选择、跑垒速度和反应能力等,以便在比赛中能够迅速并安全地奔跑到本垒垫。

4.战术应对:球队需要在比赛中根据对手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战术调整,包括攻击组织战术、守备站位及跑垒策略等。

5.心理素质:球员需要在比赛中保持冷静,调整好情绪,并能够迅速适应比赛节奏和应对各种变化。

三、比赛策略1.进攻策略:球队在进攻时需要注重合理利用击球机会,寻找对手的破绽并抓住相应机会进行得分。

2.守备策略:防守方需要密切观察对手的打击力量和跑垒习惯,制定相应的战术,尽量减少失分。

3.跑垒策略:球员需要在比赛中根据场上情况做出快速的跑垒决策,利用速度和智慧赢得得分机会。

4.换人策略:球队需要根据比赛情况,及时进行换人调整,调动队员的战斗力,提升球队整体竞技水平。

体育赛事规则知识:了解棒垒球的规则——更好地掌握技艺

体育赛事规则知识:了解棒垒球的规则——更好地掌握技艺

体育赛事规则知识:了解棒垒球的规则——更好地掌握技艺棒垒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流行。

作为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和技能,还需要熟悉棒垒球规则,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棒垒球的规则,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技艺。

一、球场和比赛时间按照棒垒球的规定,球场是个菱形,边长分别是90英尺。

基础袋(三个)分别位于菱形的四个角落。

标志着本垒的袋子位于菱形的正中央,两个队之间距离70英尺9英寸。

参赛队伍的分数将在配合比赛结束后得出。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棒垒球场还配备了一个计时员。

比赛每一局由一位投手、一个击球手和九位守备员参与。

每个比赛通常由9局组成,每局的时间为无限制。

二、基础袋和本垒规则1、一、二、三基袋在棒垒球的比赛中,一垒,二垒和三垒是三个基础袋,每个垒上都有一个凸起的白色袋子。

跑者(也称奔跑者)在走到一个被挑战的基础袋时必须触及此袋,而对方的守备员必须将球击出赛场后跑回此袋子。

所以说,二垒手,三垒手和游击手等位置的运动员需要适时根据比赛形势调整站位。

2、本垒本垒位于球场正中央,就是运动员跑回完成一个跑垒周期的终点位置。

如果跑者在守备员还没有击出球的情况下踏触了本垒,他就可以获得得分。

三、投手和被击中的球规则1、投手投手站在距离本垒60英尺6英寸的投手丘上,他的任务是向击球手投掷球。

每个投手在一场比赛中最多可以投掷125个球。

2、被击中的球当击球手击中的球被守备员接住后,击球手叫做“出局”,出局的状态就是本回合打完。

如果跑者在这期间奔跑了,他必须返回他离开的垒位,而且如果跑者被击中球打到,“出局”的状态会被取消掉。

遗憾的是,如果跑者被击中球,还须回到前盘而不是保持当前状态。

垒球棒球规则

垒球棒球规则

垒球棒球规则垒球棒球规则什么是垒球垒球(Softball)技术难度、运动剧烈程度低于棒球,后成为女子项目。

垒球运动的诞生完全是处于一种需要,由于恶劣的天气和拥挤的城市影响,棒球运动转移到室内,就形成了垒球运动。

垒球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这项运动很快发展起来,并逐渐又转移到室外,现在全世界有2000万人进行这项体育运动。

垒球和棒球的区别投球方面土墩:垒球—投手并不会在土墩上投球棒球—投手必须站在土墩上投球动作:垒球—以下手臂方式投球棒球—并没有规定方式,在实际上,大多数投手都会使用举手过肩的方式投球但在很多职业的联赛,亦可看到有棒球的投手会使用下手臂方式投球,这大多数都会是救援型投手(一般在第6局之后才换出作救援)。

垒球规则垒球比赛双方各有9名队员上场参加比赛。

防守队员根据场上位置分别为:投手、接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手、中外场手、右外场手。

垒球怎么玩女子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交替进攻和防守的比赛项目。

比赛一般进行7局,7局结束后夺得分多者获胜。

如果7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的话,将进入延长赛,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

正式比赛一般有4名裁判执裁,分别为1名司球裁判和3名司垒裁判,重大比赛还会再增设2名司线裁判。

垒球比赛双方各有9名队员上场参加比赛。

垒球重量垒球分为少年比赛用球和成年比赛用球。

少年比赛用球重166.5~173.6克,成年比赛用球重量在178~198.4克。

比赛规则(一)有效比赛垒球运动比赛术语。

正式比赛时,遇后攻队在最后一局3人出局前或前一局所得分数较对方最后一局得分多时,不需打满最后一局,即可判后攻队获胜。

遇天黑或其他特殊情况,如比赛已满5局或5局以上整局,或后攻队在4局半得分超过对方时,裁判员有权宣布比赛结束,判为“有效比赛”。

(二)无效比赛垒球运动比赛术语。

比赛未满5局或在4局半、后攻队得分未超过先攻队时,遇下雨或其他特殊情况而不能继续比赛,称为“无效比赛”须另行安排重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慢速垒球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慢速垒球规则

慢速垒球规则1.改造球棒(Altered Bat)当合格球棒的结构被改变之后,即成为改造球棒。

2.促请裁决(Appeal Play)促请裁决在比赛进行中,或是死球状况时,都可以提出。

促请裁决,依规则不由裁判主动判定,而必须由权利被侵犯到的球队的经理、教练或球员先提出后,再由裁判决定如何判决。

提出促请裁决的球员,必须在野区。

促请裁决提出的时机,要在投手投出下一球之前,合法及违规投球都算。

如果促请裁决时机是在攻守交换时,或是比赛结束时刻,必须在所有守备队员离开界区以前提出。

3.四坏球(Base On Balls)当击球员获得四坏球时,可安全上一垒。

如果投手要故意给予击球员四坏球,可以由投手直接向主审表示,称为故意四坏球,不必投球,击球员直接成为击跑员上垒。

4.垒道(Base Path)连接邻近垒包或垒板的直线,其左右两侧各一公尺(三呎),假想各有一并行线,此区域称为垒道。

5.击出之球(Batted Ball)投出之球,经球棒碰触或击出后,无论落在界或界外区者,都成为击出之球。

除防守球员以外,任何人不可故意去碰触击出之球。

6.击球区(Batter's Box)击球区是供击球员打击进攻的区域,左右各一,在本垒板两侧。

各条围线都视为区域之。

投手投球前,击球员的双脚要在击球区之。

7.击球跑垒员(Batter-Runner)简称击跑员。

击球员刚完成打击任务,在尚未出局也尚未到达一垒前,称为击跑员。

8.打击顺序(Batting Order)进攻球队必须按照攻守上的顺序轮流打击。

上同时记载球员守备位置,背号及预备球员。

9.障碍球(Blocked Ball)当击出或传出之球,被非参与比赛的人碰触、停止或是控制时,或者碰触到非正式比赛器材,或场地任何物体时,都成为障碍球,比赛暂停。

10.触击及触成界外(Bunt & Bunt Foul)没有挥棒动作,只是故意以球棒,将球触成野缓慢滚地球,称为触击。

触击将被宣告出局,比赛暂停。

棒垒球规则

棒垒球规则

2004年7月1日,亚奥理事会宣布广州获得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

广州亚运会会徽已经于2006年11月17日在广州孙中山纪念堂隆重揭晓,会徽以广州的象征——“五羊雕像”为主体轮廓设计的图案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除了有28项奥运会比赛项目,该届亚运会还有14项非奥运会项目的正式比赛项目,其中包括新增设的围棋、武术、龙舟、藤球、板球等中国传统项目。

广州将会在现有的58个体育场馆的基础新建12座体育场馆,以满足此次洲际大型运动会的需要。

主要的场馆有:广州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场馆。

位于广州新城的亚运村主体工程(媒体村、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于2008年5月全面动工,预计2010年4月建成。

2010年广州亚运会设三个协办城市,是东莞、佛山和汕尾,三个城市分别产生15枚、14枚和14枚金牌。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将会在广州海心沙岛进行2006年11月26日,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2010年亚运会会徽发布仪式,由广州设计师张强设计的象征“羊城”广州的会徽设计方案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该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又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并且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

会徽六大构成元素:1.火红的太阳2.四条跑道3.五羊标志4.跑道和五羊结合形成燃烧的火炬5.第16届亚运会的英文6.亚运会举办城市和举办时间的英文广州亚运理念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Thrilling Games, Harmonious Asia)“阿祥”是一只英俊潇洒、真诚勇敢的小羊,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色,象征绵延流淌的珠江,代表广州人平和亲切的性格,宽广包容的胸怀。

珠江水,中国心,亚洲情,让爱与微笑播撒永恒的和平与友谊。

“阿和”是一只朴实谦逊、沉着坚定的小羊,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的黑色,象征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千年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棒垒球课程

棒垒球课程

棒垒球竞赛规则
在比赛中,进攻方的击球员击打防守方投手投出来的球后,待球落在边 线以内后才能跑垒,落到边线以外为界外球,击球员继续击球。如击出的 球在空中即被防守队员接住,无论界内界外,击球员都直接出局。球落在 界内后,防守队员须迅速捡起球并传向指定垒位,如果击球员(或已经在 垒上的跑垒员)在球传到相应垒位之前先到达,则为安全,否则就出局, 如果击球员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并转变为跑垒员,然后依次跑上二 垒、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时,得一分。在一局内,如果进攻方有3名队员出 局,则进攻结束,双方交换攻守。双方各攻守一次为一局。垒球是一种以两 支队伍交替击球和接球的比赛项目。比赛双方的目的是力争在7局比赛(即 七轮击球)中获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击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话,那么,该 队的半局就宣告结束。如果七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的话,两队将进入附加赛, 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
棒垒球课程
棒垒球
• • • • • 一、棒垒球起源与发展 二、棒垒球比赛场地 三、棒垒球设施器材 四、棒垒球竞赛规则 五、棒垒球比赛图片
一、棒垒球起源与发展
垒球运动分为两种——快速垒球和慢速垒球。垒球的这两种形式都 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势力的扩张,垒球 运动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此后,垒球逐渐成为女子运动。1950年代, 垒球项目也从大众游戏转变成为竞技体育项目。澳大利亚早在1947年 就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而相应的男子比赛直到1984年 才开始。1965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的第一届女子垒球世锦赛 决赛中,东道主澳大利亚队以1-0击败了美国队,夺得了世界冠军。 这次比赛后,快速垒球很快成为了垒球运动的主流。 垒球运动发展 初期,包括四名游击手,每方有十名上场队员。慢速垒球又被称为 kittenball和mushball,由于慢速垒球的规则要求投手掷出的球必须 要有一弧线,从而有效的限制了球速,使得比赛的比分通常很高。与 此相反,快速垒球则是低分投手的竞争,比赛中也只有九名上场队员。

软式棒垒球比赛规则

软式棒垒球比赛规则

软式棒垒球比赛规则软式棒垒球比赛规则(2018修订版)一、比赛场地 ---------------------------------------------1二、设备 ---------------------------------------------------6三、教练、队员和替补队员 ---------------------------8四、比赛 ------------------------------------------------- 13五、击球员和击跑员 ---------------------------------- 18六、跑垒员 ---------------------------------------------- 23七、妨碍 ------------------------------------------------- 26八、阻挡 ------------------------------------------------- 29九、申诉 ------------------------------------------------- 31十、死球和继续比赛 ---------------------------------- 33十一、抗议 ---------------------------------------------- 38第一章比赛场地图一1.01比赛场地如图一所示:a. 比赛场地分为界内区和界外区。

界内区域为直角扇形,界外区域为扇形直角线外5米的“L”形地区,其它为无效区。

b. 比赛场地,可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球场特殊规则。

1.02场地的划法(图一,以手套组中学比赛场地为例)a. 扇形的顶角位置为本垒,沿逆时针方向的三个方形标记分别为:一垒、二垒、三垒。

徒手组垒间距离:小学一、二年级组13米;小学其他年级组15米;中学组18米;手套组垒间距离:小学一、二年级组13米;小学其他年级组15米;中学组18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棒、垒球竞赛规则主要术语解释
一、场地:
(一)边线:本垒至一垒及其延长线和本垒至三垒及其延长线叫边线。

边线是区分界内和界外的标志线。

在边线延长线的末端各竖立一根白色标志杆。

棒垒球场地上,区分各个区域的界线宽度都包括在各该区的有效范围以内。

边线本身是界内。

(二)界内:边线以内的场区为界内。

界内地区包括内场和外场所组成的扇形场地。

(三)界外:边线以外的地方都是界外。

本垒两侧的击球员区也属界外。

(四)内场:内场手进行防守活动的界内场地为内场。

它还包括判为“内场腾空球”的内场附近地区。

(五)外场:内场区以外至两条边线末端的界内扇形地区为外场。

(六)垒:设在内场四角的四个垒位。

(七)投球区(垒球):以投手板前沿的中心点为圆心,画一半径为2.44米的圆圈为投球区。

投手持球进入投球区时,跑垒员如果还没有起动跑垒即应返回原占的垒位。

设置投球区的目的在于加速比赛,缩短比赛时间。

(八)接手区:接手区指投手把球投出前,接手准备接球时站立的地区。

(九)跑垒指导员区:设在一、三垒界外,供跑垒指导员指导本队队员跑垒和击球的地区。

二、队员:
(一)守场员:守队队员叫“守场员”。

(二)内场手:防守内场的守场员为“内场手”,共六人,即:投手、接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和游击手。

(三)外场手:防守外场的守场员叫“外场手”,共三人。

即:左外场手、中外场手和右外场手。

(四)投手:专给击球员投球的内场手。

(五)接手:站在本垒后面的接手区专接投手的投球和进行其他防守活动的内场手叫“接手”。

(六)击球员:在击球员区击球的攻方队员叫“击球员”(击球员击球时站立的地区叫“击球员区”)。

(七)击跑员:击球员击球后向一垒跑进时称“击跑员”。

(八)跑垒员:击跑员安全到达一垒以后继续进行进垒、踏垒、返垒等进攻行为的队员叫“跑垒员”。

(九)跑垒指导员:比赛时,站在跑垒指导员区指导本队队员跑垒或击球的攻队队员或教练员叫“跑垒指导员”。

(十)队员的替补:替换场上的正式队员叫队员的替补(被替补出场的队员不得重行加入本场比赛)。

(十一)队员的更换:场上的队员互换防守位置叫队员的更换(防守位置可以更换,但击球的次序不能更换)。

三、投球规则:
(一)投球:指投手投给击球员的球。

(二)投手轴心脚:指投手投球时作轴的脚。

投球过程中(球出手前),轴心脚必须始终踏触投手板。

(三)正面投球法:棒球投手两种合法投球方法之一。

投球时,身体正面对着击球员。

(四)侧身投球法:棒球投手两种合法投球方法之一。

投球时,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

(五)投球无效:对投手的投球不判为好球或坏球的球。

下列情况为投球无效:
1.在死球或暂停比赛时的投球;
2.击球员不在击球员区内或未作好击球准备时的投球;
3.垒球跑垒员离垒过早被判出局时的投球。

(六)不合法投球:投手如有下列任一情况时,判为不合法投球:
1.用徐有口沫、泥土或其他物品的球投球时;
2.故意对准击球员的头部投球时。

不合法投球的处理,除判给击球员一“球”和各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外,还要提出警告。

再犯规则令其退出比赛。

(七)投手犯规:不合法投球或不符合规则规定的投球叫“投手犯规”。

投手犯规时,判为一“球”;如垒上有跑垒员,同时判各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八)好球:投手合法投出的球在落地前通过好球区而击球员未击时,判为一个“好球”。

(九)好球区:指本垒板上方的一个立体空间。

它的范围低于击球员自然站立时的肩腋,高于膝盖。

(十)坏球:投手合法投的球没通过好球区或在本垒前落地都是坏球。

(十一)野投:因投球太偏接手失接使跑免员多进一垒。

(十二)漏接:接手失接本来可以接住的投手投米的球,致使跑垒员多进一个垒的失误行为。

四、攻守规则:
(一)局:比赛双方攻、守备一次为一局。

一场正式比赛,棒球为九局,垒球为七局。

(二)安全:进攻队员合法进入欲占的垒位叫安全(“安全”由裁判员宣布)。

(三)得分:进攻队员以合法的进攻行动依次安全地通过一、二、三垒,并在三人出局前安全返回本垒即得一分(“得分”由主裁判员宣布)。

(四)出局:攻方队员被取消击球或跑垒得分的权利叫“出局”(“出局”由裁判员宣布)。

当攻队累积有三人出局时,双方即交换攻守。

(五)“击”:凡投手合法投球,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判击球员一“击”。

1.击球未中;
2.好球未击;
3.两“击”前挥击成界外球;
4.击球未中而球碰触身体;
5.擦棒球;
6.被通过好球区的球击中身体;
7.触击成界外球。

(六)“球”:投手投球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判为一“球”。

1.投手投坏球(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