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茶艺-教师用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教案《茶艺》

幼儿园大班教案《茶艺》

幼儿园大班教案《茶艺》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学会用有礼貌的方式向别人表达感谢和尊重;2.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小项目;3.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了解茶文化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

二、教学内容1.掌握茶艺基本知识和技巧;2.学习茶具和茶叶的种类及使用方法;3.学习用正确的方式端茶、斟茶和品茶;4.通过合作完成自己的茶艺表演。

三、教学准备1.茶具、茶叶和清洁用具;2.抹布、茶巾和茶匙;3.笔、纸、彩带和其他装饰材料。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茶文化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茶文化,让孩子们了解茶的渊源和文化渊源;2.引导孩子们观察茶叶的形态和色泽,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茶叶和茶具的特点。

步骤二:茶艺基础知识学习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的茶具和茶叶的种类,并让孩子们观察;3.教师向孩子们讲解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端茶、斟茶和品茶。

步骤三:茶艺展示1.教师与孩子们分组合作准备茶艺表演;2.得到教师允许后,孩子们开始表演茶艺;3.教师按照表演顺序与老师们品尝茶,并给予学生表演的肯定和鼓励。

步骤四:分享体会1.教师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表演茶艺的体会,加深孩子们对茶艺的认识;2.教师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茶艺,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五、教学评估1.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技术和表现;2.鼓励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相互欣赏和鼓励,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心得茶艺课程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技术,更需要学生了解茶文化、表达情感。

茶艺课程的特点是参与性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内心体验。

通过茶艺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美感、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收获技能的同时,懂得了更多关于社交礼仪的知识,是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程。

小班幼儿茶艺教案及反思

小班幼儿茶艺教案及反思

小班幼儿茶艺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4.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茶具,茶壶、茶杯、茶叶、茶道具等。

2.教具,图片、视频等。

3.教学环境,整洁、安全、宽敞的教室。

4.教学内容,介绍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茶艺的场景,引导幼儿对茶艺产生兴趣。

2.讲解,简单介绍茶艺的起源、发展和意义,让幼儿了解茶艺的基本知识。

3.示范,老师示范泡茶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学习茶艺的基本技巧。

4.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茶艺实践,每组分工合作,体验泡茶的乐趣。

5.分享,让每组的幼儿分享自己的茶艺体验,展示他们的成果。

6.反思,引导幼儿思考茶艺实践的过程和收获,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反思。

茶艺教学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细心策划和精心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1.教学内容过于复杂,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对幼儿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和掌握,需要简化教学内容,让幼儿能够轻松上手。

2.教学环境不够理想,教室的空间有限,影响了幼儿的茶艺实践,需要寻找更适合的场地进行教学活动。

3.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茶艺实践中,一些幼儿表现出了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4.团队合作意识不够强,在分组实践中,一些幼儿表现出了团队合作意识不够强的问题,需要加强团队合作教育,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简化教学内容,精简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幼儿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

2.寻找更适合的场地,积极寻找更宽敞、安全的场地进行茶艺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自我管理教育,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加强团队合作教育,开展团队合作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茶艺的步骤》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茶艺的步骤》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茶艺的步骤》教学目标•了解茶艺的基本步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教学内容知识点•茶艺的基本步骤:洗手、准备材料、加水、加茶叶、等待、倒茶、品尝。

•茶叶的种类及其特点: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

技能点•洗手的正确方法;•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倒茶的技巧;•品尝茶叶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对茶艺感兴趣的情境引导(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家中喝茶的情景,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其对茶艺的基本步骤产生初步兴趣。

第二步:茶艺基本步骤的直观呈现(10分钟)展示茶艺基本步骤的图片或视频,通过交互式展示幼儿参与其中,直观感知各步骤的重要性。

第三步:茶艺的步骤讲解(15分钟)通过对每个步骤的讲解加深幼儿对茶艺的了解和认识。

第四步:茶艺实践演练(30分钟)手动制作茶艺实践环节,提供制茶工具和所需的茶叶等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茶艺。

第五步:品尝测评(10分钟)让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茶艺,并领会茶叶的饮用方法和各个种类的特点。

教学反思本次茶艺教学,通过引导幼儿认识茶艺、直观呈现茶艺步骤、讲解茶艺的步骤、茶艺的实践演练以及品尝测评等环节,全方位地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好奇心、合作意识和品尝茶艺的习惯。

在实施茶艺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监督幼儿的安全,保证茶具工具的使用正确无误; - 保证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实践机会,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引发的幼儿抵触心理;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品尝过的茶叶内容,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结束语茶艺能够使幼儿在身体、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今后的茶艺教育中,教师还需从茶文化的深层次引导幼儿理解和参与其中,从而增强幼儿的文化素质和自我意识。

《茶艺》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茶艺》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茶艺》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茶艺的基本知识,知道茶的种类、泡茶的方法和茶文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茶的种类:介绍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常见茶叶的特点。

2. 泡茶方法:演示正确泡茶的过程,包括温杯、投茶、注水、品茗等步骤。

3. 茶文化:讲解茶的历史、茶道和茶艺表演,让幼儿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准备:1. 茶叶样品: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2. 泡茶工具:茶壶、茶杯、茶盘、茶巾等。

3. 教学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茶叶和泡茶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茶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茶叶:展示各种茶叶,让幼儿观察并介绍其特点。

3. 演示泡茶:教师现场演示泡茶过程,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分组让幼儿动手泡茶,体验茶艺的乐趣。

5. 茶文化讲解: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茶文化,让幼儿感受其魅力。

6. 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泡茶的体会,总结茶艺学习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泡茶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评价幼儿对茶艺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茶叶特点、泡茶方法等。

3. 关注幼儿在茶艺活动中的表现,如尊重他人、遵守纪律等。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有机会接触茶艺,鼓励家长参与茶艺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兴趣。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观茶园、茶厂,让幼儿亲身体验茶叶的采摘、制作过程,加深对茶的了解。

3. 茶艺比赛:举办幼儿园茶艺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提高茶艺技能,培养竞技精神。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茶艺知识。

2. 循序渐进:从介绍茶叶、泡茶方法入手,逐渐深入讲解茶文化,让幼儿系统地学习茶艺。

3.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泡茶,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泡茶过程中受到烫伤。

幼儿园中班教案《茶艺的步骤》含反思-幼儿园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茶艺的步骤》含反思-幼儿园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茶艺的步骤》含反思-幼儿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茶艺基本知识,认识需要的工具和步骤。

2.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茶艺步骤的讲解2.茶艺工具的介绍三、教学准备准备茶具、茶叶和水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昨天的内容,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并体验茶艺。

2.呈现茶艺的步骤和介绍茶艺工具。

3.操作(1)介绍茶艺工具:茶盘、茶壶、茶杯、茶叶、茶刀等。

(2)茶艺的步骤:①清洗器具。

②用开水将茶壶和茶杯烫一遍。

③装茶,将茶叶放进茶壶中。

④冲泡,按照比例将水倒入茶壶中。

⑤等待,盖上茶壶盖,让茶叶浸泡2-3分钟。

⑥倒茶,将浓茶稀释,从高处倒茶进入可乘。

⑦出茶,将茶托上的茶杯拿起,给每位参加茶会的人上茶。

4.归纳幼儿自己动手和品尝了自己冲泡的茶。

请幼儿们说说他们了解了哪些茶艺知识和茶艺基本步骤?5.展示将学生制作的茶艺小作品集中展示,分享茶艺心得和反思过程。

6.反思在某些环节,由于幼儿对一些操作技巧和步骤的不熟悉,导致出现了误操作或环节发生差错的情况。

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幼儿解决,并引导反思,这些问题与茶艺的学习教学不充分、幼儿自身的操作技能比较薄弱或不注意细节有关,以后的学习和操作经验会更加丰富,深入认识到自己要保持心平气和,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个茶艺环节。

五、板书设计茶艺基本步骤和茶艺工具介绍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具体的茶艺操作体验,使幼儿能够学到茶艺知识和茶艺基本操作技能,并对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合作精神和个人技能水平进行了有效锻炼。

在茶艺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幼儿对茶艺知识的理解不够,因此存在着操作不熟练、操作环节发生差错等问题,此时,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幼儿解决,并引导他们及时反思,有利于幼儿掌握茶艺的操作和技能要求,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素质。

幼儿园大班教案《茶艺》

幼儿园大班教案《茶艺》

幼儿园大班教案《茶艺》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了解和学习基本的茶艺知识。

3.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耐心。

教学准备:茶具、茶叶、热水壶、茶盘、茶杯、茶巾、搅拌器等。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茶艺表演视频让幼儿进入学习茶艺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茶具并了解茶艺基本知识(15分钟)分发图片或实物茶具给幼儿,让他们观察茶具的形状、材质和功能,并引导他们讨论茶具的用途和特点。

通过图片等教具,向幼儿介绍茶壶、茶杯、茶盘等茶具的名称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茶具辨识能力。

3.制作茶艺实践环节(30分钟)每个幼儿分发一套小茶具和一小包茶叶。

引导幼儿将茶叶放入茶杯中,然后按照老师的示范,学习使用热水壶倒茶,掌握适量茶水的倒入,避免溢出。

边倒茶边与幼儿讨论倒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让幼儿体验热茶的温度,提醒他们要小心烫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观察茶的变化(20分钟)在小组或对子活动中,让幼儿观察茶叶在热水中的变化,如颜色、香气等。

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到的变化,并总结茶叶在热水中的变化规律。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综合运用(20分钟)组织团体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自由发挥掌握的茶艺知识。

让幼儿分组进行茶艺表演,每组选出一位小小茶艺师,其他幼儿则是观众。

以团体形式展示茶艺表演,让幼儿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老师评价幼儿的表演,肯定幼儿在表演中的努力和进步。

6.总结(10分钟)通过展示茶具和茶艺表演录像,让幼儿回顾和总结今天所学的茶艺知识。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分享茶艺学习的乐趣,并鼓励他们继续学习茶艺。

教学延伸:1.参观茶艺馆或茶叶店,让幼儿亲身体验茶艺表演和品茶的过程。

2.课后可以组织茶艺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小茶艺师,和家人或同伴一起享受茶艺的乐趣。

3.给家长发放茶艺学习的小册子或茶叶作为延伸与家长的互动。

教学总结:通过这堂茶艺教学,幼儿在观察茶具、制作茶艺和观察茶叶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了解和学习了基本的茶艺知识。

幼儿园小小茶艺师:传统茶文化表演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小茶艺师:传统茶文化表演教学案例

一、引言:传统茶文化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压力日益增大,人们渐渐追求一种慢生活的方式来放松自己。

而传统茶文化正是这种慢生活的代表之一。

茶文化不仅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弘扬礼仪、传递友谊的载体,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礼仪与美德、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幼儿园开展小小茶艺师的传统茶文化表演教学,将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经验呢?二、幼儿园小小茶艺师的培养1. 了解茶文化在进行小小茶艺师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孩子们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知识,如中国茶的分类、泡茶的方法、茶具的介绍等。

这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如绘本故事、传统茶文化小游戏等。

2. 学习茶艺表演在孩子们掌握一定的茶文化知识后,可以通过模仿游戏的方式学习茶艺表演,鼓励他们亲手操作,体验茶艺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创意活动除了传统的表演教学外,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创意活动,比如自制茶艺表演道具、编排有趣的茶艺表演节目等,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小小茶艺师表演教学案例共享某某幼儿园的小小茶艺师表演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可以先从活动的准备工作说起,例如设计活动流程、准备茶艺表演道具等。

然后细致描述孩子们如何在活动中展示自己所学的茶文化知识,如如何端茶、倒水、纳盅、拜茶等传统的茶艺表演。

可以共享孩子们在表演中表现出的团队配合、礼仪规范等方面的优秀表现。

四、个人观点:培养孩子的礼仪与美德从以上的小小茶艺师表演教学案例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传统茶文化教学,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更培养了他们的礼仪与美德。

中国传统茶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礼仪规范和美德意识,培养孩子们的茶艺表演技能,更是培养他们的礼仪修养、人际交往能力的过程。

传统茶文化表演教学在幼儿园的推广,对培养孩子们的礼仪与美德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小小茶艺师的传统茶文化表演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礼仪与美德。

国学幼儿园中班茶艺教案

国学幼儿园中班茶艺教案

国学幼儿园中班茶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国学课程》,针对中班幼儿,教学内容为第二章“茶艺”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的基本流程,培养幼儿的礼仪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茶的文化背景,知道茶的种类、产地和功效。

2. 学习茶艺的基本流程,如:泡茶、品茶、奉茶等。

3. 通过茶艺活动,培养幼儿的礼仪、耐心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茶的基本知识、茶艺的基本流程。

难点:茶艺的操作技巧、幼儿的礼仪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茶叶、茶具(茶壶、茶杯、茶盘等)、饮水机、电视、投影仪等。

2. 学具:幼儿茶具套装、茶艺操作手册、茶文化故事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以故事《茶仙卢仝》引入,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电视、投影仪等展示茶的种类、产地和功效,讲解茶艺的基本流程。

3. 示范操作:教师演示茶艺操作,包括泡茶、品茶、奉茶等,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4. 小组练习:幼儿分组进行茶艺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礼仪教育:教师讲解茶艺中的礼仪,如:如何请客人喝茶、如何回答客人等问题。

6. 审美培养: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茶艺的美,如:茶具的形状、颜色等。

六、板书设计茶的基本知识:茶的种类茶的产地茶的功效茶艺的基本流程:泡茶品茶奉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茶艺活动,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幼儿记录家人茶艺活动的过程、自己的感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茶的兴趣较高,茶艺操作的掌握情况良好,但在礼仪方面还需加强培养。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进行茶艺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加强幼儿的礼仪教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章节的茶艺教案主要围绕中国茶文化展开,让幼儿对茶的种类、产地、功效以及泡茶、品茶、奉茶等基本流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欣 赏
学茶*学礼仪
1、奉茶礼仪 2、品茶礼仪
茶,是中国的国饮,“以茶待客”历来是有数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中国,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 生活礼仪。客来宾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风尘、叙友情、示情爱、重俭朴、弃虚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中的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中国人客来敬茶、客走敬茶、结婚敬茶、道歉敬茶,茶与礼仪已紧紧相连,密不 可分。了解掌握好茶礼仪,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奉茶礼仪: 1.俗话说:酒满茶半;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 2.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3.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 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4.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5.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 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6.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 7.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 洱茶等。 8.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但必需清洁、美观。 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 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
学茶*学动手 --崂山茶道表演
崂山绿茶 1、布具 2、焚香 3、赏茶 4、温壶 5、投茶 6、洗茶 7、洗杯 8、冲泡 9、奉茶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崂山道茶解说词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昔日黄帝轩辕氏访广成子而问道,炎帝神农氏尝百草而得茶。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 炎黄子孙五千年道、茶缘。崂山道茶香高味醇,崂山道教源远流长。 布具-一叶七花:崂山以全真道教而闻名于世,传说王重阳受教于吕洞宾,钟离权两位仙人,入洞穴中悟道8年, 终于“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真之丈夫。”后云游至崂山,看崂山山海奇观、灵泉遍布、一派仙家景象,故于崂山创 立全真教,元世祖忽必烈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王重阳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 郝大通、孙不二七大弟子,七大弟子各有所成,分别各立门派,将全真教义传至华夏各地,后称“北七真”。所以 我们今天的茶具选用一壶七杯,壶为重阳壶,杯为七子杯,以此来表示对重阳真君和全真七子的纪念之意。 焚香―礼敬三清:“三清”乃道教三种最高的境界,各为一级洞天,各有天尊主持,分别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 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有玉清掌天、上清辖地、太清管人间之说。 赏茶-道家甘露:昔秦始皇访神仙安期先生于崂山脚下,安期公以采药为生,取灵草煮汁以待客。始皇嗅之清香、 饮之生津、与先生语三日夜而毫无倦意,奇而视之:一似竹叶、二如小石、三若碧螺,问先生曰“此非仙草乎?” 安期公抚髯笑曰:“海上仙山各有琪卉,道山之茶,取仙山之气韵,得大海之妙质,为天孕地育而生之灵物。道家 贵于养生,长寿之诀在于取其自然,故觅而得之。今逢佳客,乃取此茶而待客也。”后人研究得知,此茶乃由崂山 特产的三种珍贵植物精制而成,既可入茶,亦可入药,分别为“崂山石竹”、“崂山玉竹”、“崂山绿茶”,三种 仙草各留佳话、各有奇效,三者合一,秦始皇当年品尝的“仙家之茶”,便展现于各位嘉宾面前,今称“崂山道 茶”。 温壶-玉壶冰鉴:《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茶圣陆羽说“山水上、江水 中、井水下。”今日我们的泡茶用水全部采用“茗香源泉水”,此水味道甘洌、水质清纯、为纯正的崂山山泉水, 泡崂山茶用崂山水,昔日崂山道人饮此水而悟道,故此水最能表现“崂山道茶”之真情、真味。 投茶+洗茶-邱祖出使:全真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以七十余岁之高龄出使西域雪山,对成吉思汗 提出了“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杀”的思想,成吉思汗赞由敬佩邱祖之精神而听从邱祖之主张,无形中为当世消弭了战祸, 减少了屠戮。所以崂山道茶与全真道教同息同缘,品之自有仁者之风。投茶入壶,以此茶来纪念当年邱祖为天下百 姓,出仙山而入雪山的伟大壮举。 洗杯-涤除玄览: “玄览”在道家语中指的是“心中的魔障”。当代生活中,物欲横流,人们随时会受到各种各 样欲望的诱惑,所以七情六欲便形成了人们“心中的魔障”。根据《重阳立教十五论》中“降心”之论述,通过洗 杯的动作,来洗净心中的杂念,降服心中的魔障。最终使心中一私不留、一念不起,纯如婴孩、静若止水,步入 “空灵”的境界。 冲泡-“理性调弦”:理性如调弦,紧则有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性可调矣。茶人冲泡时水流不断,一为向嘉 宾祝福之意,二为茶人调性养生之法。在此向各位嘉宾分别介绍组成崂山道茶的三种佳茗的特性:其一“崂山石 竹”,此茶阳性,长于崂山阳面石崖之中,故名石竹。性寒,味苦,学名霍麦。始载于《神农百草经》。其二“崂 山玉竹”,此茶阴性,长于崂山阴面,原名葳蕤,《名医别录》中称为玉竹。李时珍描述说:“其根似黄精,差小、 黄白色、其叶似竹,性平,味甘,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传说中唐代宫女私逃出宫,入深山之中采玉竹为 食,久之皮肤光洁如玉,身轻如燕,后与猎户结庐深山,生儿育女,60岁回归故里时,家乡父老见其容貌如初,惊 叹不已。是以古人说“玉竹平补而润,兼有除风之效,故能驻颜润肤、益病延年。”道家讲“阴阳相生”,玉竹、 石竹在崂山当地被称为“阴阳二宝”,合而饮之可滋阴补阳、延年益寿。其三为“崂山绿茶”,此茶生长于崂山顶 峰云雾之中,最为珍贵,清神、明目、益寿、延年,药用功效数不胜数。传说人间古时瘟疫流行,世外八仙至崂山 聚仙台聚会,以仙草煮汁,化为甘露,遍布人间,终为世人消除疾苦。为造福后人,八仙隐此瑞草于崂山,以待有 缘,后人孜孜以求,崂山绿茶终现于当世。 奉茶-“品茶论道”:茶人乐友,道人合伴。因崂山道教融儒家“礼仁”思想、道家“无为”思想、佛家“度世” 思想与一体,崂山茶道方融儒家“中庸”之美、佛家“空灵”之美、道家“自然”之美于一炉。各位嘉宾皆为品茶 论道而来,我们仅献上此清茶一盏,愿各位嘉宾细细品味着崂山道茶特有的苦尽甘来之味,开启智慧,得悟大道。
幼儿茶道
--让幼儿从外国的可乐世界回归到中国的茶香世界

学茶*学文化
1、茶从哪里来? 2、茶有哪些种类? 3、饮茶有什么好处? 4、怎样喝茶最健康?



茶的传说:在远古时代,人们不识五谷,不懂医疗,茹毛饮血,多病 寿夭,当时的皇帝神农氏,为了帮助人民战胜饥饿和疾病,用49天的 时间亲尝百草、辨五谷,日遇72毒,得茶而解,从此茶叶来到了人间, 据今已有6000余年了„„。 茶的种类:茶树原为南方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后来随着 茶文化的发展,北方也开始种植茶树,北方因气候干冷,所以茶树高 不足1米,但营养成分却比南方茶多,茶树生长3年后采其4-5叶的嫩 芽,经过采摘、炒青、发酵等不同的制作工艺,做成有不同功效的中 国六大茶系: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茶的功效: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有23种功 效 (1)少睡 (2)安神 (3)明目 (4)清头目 (5)止渴生津 (6)清热 (7)消暑 (8)解 毒 (9)消食 (10)醒酒 (11)去减肥 (12)下气 (13)利水 (14)通便 (15)治痢 (16) 去痰 (17)祛风解表 (18)坚齿 (19)治心痛 (20)疗疮治瘘 (21)疗饥 (22)益 气力 (23)延年益寿 。 正确饮茶: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人必需要喝不同的茶, 如果不懂得 正确喝茶的知识,喝错了,反而会对身体有害。我们祖 国的中医学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晨饮 花茶,午饮绿茶,晚饮红茶。体弱、胃寒、怀孕的人不能喝绿茶,老 年人益喝红茶,男人 益喝绿茶、岩茶,女人益喝绿茶、花茶,儿童 适当喝点淡茶水,也对身体生长发育有益。

学茶*学做人
1、茶与生活 2、茶之精神 3、茶艺之美


茶与生活:一开始人们把茶当成药,用来解毒、治病,后来又把茶当 成饭,用来煮粥、包饺子,再后来又把茶当成饮料,用来解渴、养生, 古代士子们每天的开门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百姓 们每天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唐朝的陆羽专 门写了一本叫《茶经》的书,在皇宫中给皇帝和大臣们表演如何制茶, 所以在古代的中国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文人雅士、或是平民百姓, 都非常喜爱茶,生活中也离不开茶„„。 茶之精神:日本的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朝鲜的茶道精神 是“清、敬、和、乐”;著名茶学家、中国十大茶叶专家之一张天福 老先生在1996年提出“俭、清、和、静”四字做为不国茶礼,茶尚俭 --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致静--宁静 致远。 愿我们都能够做一名合格的,俭、清、和、静”的中国茶人! 茶艺之美:古代茶人说“凡艺茶,必择净室高堂,焚香净室,心不外 驰,气血和平,方能心与神合,灵与道合。”在茶艺活动过程中,要 使人获得至高的审美感受,必须得人美、茶美、水美、器美、境美、 艺美,六美俱齐,方能使与会者品到茶之真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