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水制放大镜
物理兴趣小组记录

操作:
1、拿一个大洗脸盆,放在自来水龙头底下,打开水龙头,先放进半盆水
2、然后取一个乒乓球放在水流落点处,只见乒乓球被牢牢“禁闭”在水流里,好像被吸住了,无论你把水开得多大,都不会把它“赶出来”。
讲解:贴近乒乓球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外层的水流速小,压强大,而且四周的压力基本相等,所以它只能在水里不断翻滚,却永远无法逃脱,除非关闭水龙头。
活动地点
物理实验室
活动人数
30
辅导教师
活动内容
参观物理实验室,认识各种器材。
活动过程记录
各小组成员参观物理实验室,认识物理器材,教师讲解。
活动效果
学生积极性高,较好的完成了计划。
物理兴趣小组活动地点
物理实验室
活动人数
30
辅导教师
活动内容
冲不走的乒乓球
活动过程记录
思考:为什么水不能把乒乓球冲走
3、在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水变成蒸气挥发了,这些挥发的水汽带走了花布上的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了手绢的温度,手绢不会被烧着。
活动效果
学生感兴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周次
第8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物理实验室
活动人数
30
辅导教师
活动内容
水制放大镜
活动过程记录
思考: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
创造:将乒乓球换成其它材料制成的球,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活动效果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物理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周次
第五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物理实验室
活动人数
30
辅导教师
科学实验与游戏

1笔帽潜水员材料:塑料笔帽1个、橡皮泥1块、水1杯、矿泉水瓶1个操作:1 将橡皮泥粘到笔帽底部。
(笔帽一定不要有洞)2 在水瓶中完全灌满水,把笔帽放进瓶子,拧紧瓶盖。
3 用力挤压瓶子,观察笔帽沉下瓶底。
4 松开手,笔帽又回到瓶子顶部。
解释:1 笔帽里的空气使它漂浮。
2 水压进笔帽,笔帽很重并下沉。
3 水流出笔帽,笔帽变轻并上升。
2水中悬蛋材料:玻璃杯两个、水、食盐、蓝墨水、筷子、鸡蛋操作:1. 在玻璃杯里放三分之一的水、加上食盐,直至不能溶化为止。
2. 再用一只杯子盛满清水,滴入一两滴蓝墨水,把水染蓝。
3. 取一根筷子,沿着筷子,小心地把杯中的蓝色水慢慢倒入玻璃杯中。
4. 玻璃杯里下部为无色的浓盐水,上部是蓝色的淡水。
5. 动作轻而慢地把一只鸡蛋放入水里,它沉入蓝水,却浮在无色的盐水上,悬停在两层水的分界处。
解释:生鸡蛋的相对密度(比重)比水大,所以会下沉。
盐水的相对密度比鸡蛋大,鸡蛋就会上升。
创造:3火山爆发材料:玻璃缸或盆1个,冷热水若干、墨水少量、带盖的小瓶1个操作:1 在玻璃缸中倒入3/4的冷水。
2 把小瓶中装满热水,加入几滴墨水,拧紧瓶盖,并摇晃均匀。
3 把小瓶放在缸底并拧开盖子。
4 观察墨水喷向水面:热的染色水在冷水的上面形成了一层。
5 冷却后观察,染色水就会与冷水混合。
解释:1、瓶子里的热水比较轻2、热水的密度小于冷水4水球的泳姿材料:透明玻璃杯2个、小气球1个、冷水、热水各半杯操作:1、将小气球灌上水,在气球口上用细绳系紧2、把水球放在冷水杯子里,水球浮在冷水里3、把水球放在热水杯子里,水球沉在水底解释:冷水和热水的密度不同,冷水的相对密度比热水的密度大,所以水球在热水中会下沉,在冷水里会浮起来5烧不断的棉线材料:棉线一根、清水一杯、食盐、筷子、火柴操作:1、在一杯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将一根棉线放入配制好的浓盐水里浸泡一下,拿出来放在桌上晾干。
放大镜作文400字

放大镜作文400字放大镜作文400字1在科学学具袋里,有一个放大镜,我无意中发现了三个秘密。
一天,我们班级串了座位,我被串到了阳台旁边的那组,阳光照射着我的全身,暖洋洋的,热得我身上全是汗水。
在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拿出放大镜,我又拿出一张复印纸,因为我同桌有病没来上课,给他带的一份让我放到了他的桌上,我把放大镜对准太阳,纸上出现了一个小光点,我拿着放大镜一动不动,不一会,那纸被烧了一个小小的洞。
这堂课老师讲的课我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叮叮叮”下课了,我想到了一件事情,我像离弦的箭一样跑出了教室,在操杨后面的杨树下我找到了一只毛毛虫,我冲着它笑了一声,就把放大镜对准了它,阳光照射到他的身体,它就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使劲地翻流滚,它也好象是在演杂技,翻了好几个跟头,我心里想:不知道它是太舒服了还是太疼了呢?有了!用放大镜对着自己试试,看看是疼还是舒服,我拿起放大镜,对准一个汗毛,“哎哟”好疼,我大声地喊,只见我的汗毛“哧”地一声被烫冒烟了,我疼得跳了起来,迅速地把放大镜扔到了地上,使劲地踩,踩碎了,我带着负伤的身体回到了教室。
晚上,我看了蓝猫淘气三千问才知道,这是光的折射原理。
太好了,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
放大镜作文400字2从前有一只放大镜,它被放在一只商店里,它披着一身黑色塑料皮,它可以放大人的视角鉴别古董,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摸摸它、看看它,就在这样引人注目的环境中,它变得骄傲了。
一天它遇见了正在流浪着的显微镜,它对显微镜,它对显微镜说:“你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有和我一样的镜片?你有什么作用?”显微镜说:“我是显微镜,我们都是用来观察东西的,所以有相同的镜片。
我的作用是放大微小的物体,让人们看到肉眼看不见的东西。
”放大镜大吼道:“那你有没有胆量和我比试?”“我试试吧!”显微镜羞涩的回答到。
比赛开始了,他们请到了毛虫大师做裁判,第一场他们要用自己的镜片观察细小的青花瓷的花纹,结果显微镜输掉了。
第二场它们又开始观察微小物体,放大镜太骄傲了,漫不经心的把镜片放到物体上,结果让它大吃一惊,镜片下什么都没有,当显微镜把镜片放到物体上时,下面出现了一只只正在蠕动的细菌,这一场放大镜输了,但它不甘心,第三场,它竭尽全力地观察许多细微之处。
用透明水杯做凸透镜成像科学实验作文

用透明水杯做凸透镜成像科学实验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用透明水杯做凸透镜成像科学实验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超级有趣的科学实验。
这个实验是我们班最近上课时做的,老师说它可以让我们亲手制作出凸透镜,并且观察到成像现象!一开始我们班都不太相信,因为我们只有普通的透明水杯,怎么可能做成像真正的透镜呢?不过老师说,只要动动小手脑筋,就能把平凡的东西变成神奇的实验道具。
我们都被老师的话给迷住了,都满怀期待地等着亲自动手做实验。
实验所需材料超级简单,就是一个透明的塑料杯或玻璃杯,还有一张白纸。
我们班从后勤阿姨那里借来了几个饮用水杯,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到一个杯子。
第一步是把水杯倒扣在白纸上,然后在杯底的中心位置钻一个小洞。
老师说这个洞用来让光线射进去,形成成像。
听起来好高端的名词,我当时还有点心虚,不太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好。
不过一旦开始动手,我就被这个实验吸引住了!我们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阳光射了进来。
果然,通过杯底的小洞,阳光射进了杯子里面。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把一张印着"小明"两个字的纸片挡在小洞前面,然后在杯子的一侧拿起一面小镜子对着杯子内部。
咦?奇怪,我们发现在镜子里清晰地映出了一个颠倒的"小明"两个字!大家都惊呆了,原来普普通通的杯子真的能成像啊!我们就这样兴奋地调整着杯子角度和纸片位置,观察倒影的变化。
每当看到清晰的倒影出现,我都会高声喊出"看!是颠倒的'小明'字!"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同学们听到我的喊声,就会跑过来一起欣赏神奇的成像现象。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实验,但它给了我们很多乐趣和新鲜感。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凸透镜,为什么会产生成像效果。
我现在终于知道,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透明物体,只要做一些微小的改动,就能变成有趣的光学仪器!上完这一节课,我对科学可是增添了无限向往。
物理水透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透镜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 掌握水透镜的制作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水透镜的成像规律;4. 提高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透镜是一种利用水的折射率差异而形成的透镜。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改变水的形状,可以调节折射率,从而实现成像。
三、实验器材1. 实验桌;2. 透明塑料瓶;3. 玻璃棒;4. 水彩笔;5. 印刷物或高清图像;6. 数码相机;7. 刻度尺;8. 白纸。
四、实验步骤1. 将透明塑料瓶装满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水均匀;2. 用水彩笔在塑料瓶的侧面画上两条平行线,表示透镜的主光轴;3. 将印刷物或高清图像放在水透镜的一侧,用数码相机拍摄透镜成像;4. 改变印刷物或高清图像与水透镜的距离,观察成像情况;5. 测量水滴的大小和形状,记录数据;6. 记录不同距离下的成像情况,分析成像规律。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水滴大小和形状:通过实验,发现水滴的大小和形状对成像效果有一定影响。
水滴越大,成像效果越明显;水滴形状越规则,成像效果越好。
2. 成像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以下成像规律:(1)当印刷物或高清图像与水透镜的距离小于水透镜的焦距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2)当印刷物或高清图像与水透镜的距离等于水透镜的焦距时,成像为正立、等大的虚像;(3)当印刷物或高清图像与水透镜的距离大于水透镜的焦距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六、实验结论1. 水透镜是一种利用水的折射率差异而形成的透镜,具有简单易制作、成像效果明显等特点;2. 水滴的大小和形状对成像效果有一定影响,水滴越大、形状越规则,成像效果越好;3. 通过实验验证了水透镜的成像规律,为光学实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七、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水透镜的清洁,避免杂质影响成像效果;2. 在改变印刷物或高清图像与水透镜的距离时,要缓慢进行,以便观察成像规律;3. 本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成像效果受环境光线、温度等因素影响,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资料讲解

三.《被缩短的勺子》
准备:勺子、碗、水
平行看一只装满水的水桶水面,将一把勺子垂直插入水中。水中的勺子,一下子就变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错觉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被插入水中的勺子所反射的光线,不是以直线的方式进入眼帘的。光线在水面上被折射成为一个角度,所以才看到勺子的尖端比实际大大靠上。水域的水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总是比实际深度浅很多。印第安人对这一点就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用箭或矛在水中捕鱼时,总是向更深的地方瞄准。
思考:为什么卡纸变形后,它的承载量会不同
材料:纸卡1张(30×20cm)、相同高的纸盒两个、硬币若干枚
操作:
1、一张卡纸悬空平放在相同高度的纸盒上,纸上只能放两枚硬币。
2、把纸卡折成波浪形状,架在相同高的纸盒上,波浪形状的卡纸上能放多枚硬币。
讲解:波浪的卡纸比平整的卡纸承载的硬币个数多。
创造:怎样变化卡纸,使卡纸上放的硬币更多?
4.玩一玩。让孩子用塑料袋兜空气,然后把口系上,感觉空气的存在。获得经验,初步了解空气的作用。
提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随时告诉孩子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二.《旋转的玻璃弹球》
准备:玻璃弹球、果酱瓶
把一个玻璃弹球放在桌面上,用一个果酱瓶口朝下把球扣上。你不必把瓶子反过来,就可以随意把瓶中的球移走,这怎么可能呢?
五.《神奇的牙签》
思考:
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
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科学小游戏【精选文档】

科学小游戏1、旋转的玻璃弹球把一个玻璃弹球放在桌面上,用一个果酱瓶口朝下把球扣上。
你不必把瓶子反过来,就可以随意把瓶中的球移走,这怎么可能呢?通过转动杯子让里面的球旋转起来。
球被离心力压到了瓶壁上,并产生要突破旋转轨道外逃的倾向。
如果你转动瓶子时稍微倾斜一些,那么狭窄的玻璃瓶口就能够制止球被甩到外面去。
2、发声的酸奶杯在一只空酸奶杯底穿一个孔,把一段线穿进去,然后在里面用半根火柴横着把它固定住。
线上抹上蜂蜡(用蜡烛即可)。
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去摩擦它,它就会发出吱嘎吱嘎和嗡嗡的响声。
发粘的蜡在手指抽动中摩擦。
这个压力差别传递到了杯底,杯底像薄膜一样发生震荡,并在空气中产生声波。
缓慢摩擦,声波亦缓慢低沉.快速摩擦,声波即会短暂间歇,从而发出高音.3、空中点烛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材料:蜡烛、火柴操作:1、点燃一支蜡烛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3、将点燃的蜡烛吹灭4、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5、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立刻复燃讲解: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
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起来,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
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
创造:你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制造水蒸气?4、蛋壳的坚固与脆弱思考:你认为蛋壳是坚固的还是脆弱的,它在什么时候容易破碎,什么时候不容易破碎?材料:杯子(与半个蛋壳直径大小相同杯口的杯子)、半个蛋壳2个、细铁棒一根操作:1、蛋壳开口向下扣在杯子口上2、拿一根细铁棒离蛋壳10多厘米的高度竖直向下自由落到蛋壳上,蛋壳没被砸破3、蛋壳开口向上放在杯子口上4、拿一根细铁棒离蛋壳10多厘米的高度竖直向下自由落到蛋壳上,蛋壳被砸破。
讲解:1、铁棒创击蛋壳凹处,力量都由创击点承受,容易创破。
55个简易小实验

55个简易小实验这个实验利用了静电的原理。
当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会带上一定的电荷,而胡椒粉和盐巴都是带电荷的物质。
由于胡椒粉的电荷比盐巴的电荷强,所以胡椒粉先被吸附在汤勺上。
当汤勺稍微向下移动时,盐巴的电荷也会被吸附在汤勺上。
这样就实现了胡椒粉和盐巴的分离。
小实验5:纸币的“魔力”思考:如果你有一张纸币,你能用它做些什么有趣的实验呢?材料:一张纸币、一根铅笔操作:1、将纸币平铺在桌子上。
2、用铅笔的侧面快速地在纸币上摩擦几下。
3、把纸币放在桌子上,等待几秒钟。
4、你会发现纸币开始自己“走动”了,甚至能够“爬”上一些斜面。
讲解:这个实验同样利用了静电的原理。
当铅笔在纸币上摩擦时,纸币会带上一定的电荷。
由于纸币是绝缘体,电荷不能自由地流动。
因此,当纸币靠近一个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时,它会被吸引过去。
这就是为什么纸币会自己“走动”的原因。
小实验6:水的“魔法”思考:你知道如何用一张纸片将水倒出来吗?材料:一张纸片、一杯水操作:1、将纸片对折成一个V形。
2、将V形的一端浸入水中。
3、将纸片慢慢地倾斜,使水从纸片上流出来。
讲解:这个实验利用了纸张的毛细作用。
毛细作用是指液体在细小管道中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当纸片浸入水中时,纸片的细小孔隙会吸收水分,形成一个细小的管道。
当纸片倾斜时,水会沿着这个管道流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用纸片将水倒出来的原因。
小实验7:魔法弹珠思考:你知道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颗魔法弹珠吗?材料:小塑料球一个、吸管一个、水操作:1、将小塑料球放入吸管中。
2、用吸管将水注入塑料球中,直到球塞满水。
3、用手指捏住吸管口,将吸管拔出。
4、用手指捏住球的一个口,将球放在水面上。
5、松开手指,球会自己“跳”起来。
讲解:这个实验同样利用了静电的原理。
当我们将水注入塑料球中时,球内的空气被挤出来,形成一个真空。
当我们将球放在水面上时,水会渗入球内,使球内部的压力增大。
当球内的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球会自己“跳”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验:水制放大镜
科学原理:
为保鲜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镜,而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都会被放大。
思考:
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
材料:
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
操作步骤:
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 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 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讲解:碗里的物品看起来大了不少,这是因为保鲜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镜,而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往往会大于原有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