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_二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二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设计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东亚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高素质的年轻人,要学习一切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有益的东西,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并且使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能力。

本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标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

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了解并熟悉东亚民族音乐作品,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以及对世界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亮点:本课教学由老师讲授与学生的欣赏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印证老师介绍的东亚各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大量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对老师讲授与自己欣赏的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湘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亚细亚民间风情》之《东亚民间音乐》设计理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与认知东亚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特征。

难点:能辨别东亚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1.课前自我学习,加强自身对本课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2.备图片、音响、影像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导出亚洲的区域划分和东亚所包含的国家。

2.探讨东亚各国的风俗文化。

二、讲授新课(一)日本音乐1、日本音乐包括:统民间音乐日本称邦乐,近世邦乐是五声音阶。

现代流行音乐。

2、听赏《樱花》歌曲3、介绍歌曲音乐特点及写作背景。

4、熟悉歌曲旋律、节奏。

5、观赏舞蹈动作,讲解日本舞蹈。

6、互动环节,分小组合作探究《樱花》的歌曲风格。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靓美青春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靓美青春

《亚细亚民间风情》鉴赏【教材分析】亚洲分布着四十八个国家,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同时又是人种类型(种族)最多的洲,全洲囊括了世界三大人种。

世界四大古国文明,除北非尼罗河文明外,其余三大文明都发祥于亚洲,它们是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

这片土地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不仅对本地区。

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为主,辅以西亚和中亚音乐。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尽量结合特色乐器、文化历史、舞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亚洲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喜欢音乐但是根本不了解音乐,对于音乐鉴赏的内容多数不感兴趣,偏向于东西方的流行音乐与歌唱,导课的内容与方式多需要图音或歌舞的影像资料,以及流行唱法演绎的音乐作品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电影片段作为教学资料,如果进入内涵较高的鉴赏课需要音乐知识的补充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亚洲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及艺术作品的鉴赏2、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樱花》(日本民歌)、《拉网小调》(日本民歌)、《星星索》(印度尼西亚民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鉴赏曲目与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联系的讨论交流,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与认知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特征。

难点:能辨别亚洲各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在整节课中我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具准备】电教化多媒体设备【课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课前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地响及文字资料,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导入新课出示亚洲地图。

请学生在涂上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国家的地理位置。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自制课件教学目标:一、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内各代表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二、探讨并能分辨出五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特点。

三、通过体验五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

教学重点:从器乐、声乐、歌舞音乐三方面让学生感受亚洲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性的民族性。

教学难点:分辨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内风格各异的声乐和器乐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亚洲地图,引导指出亚洲五个文化区域,从而引出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

二、新课教学:1、东亚文化区---朝鲜播放音乐视频《长鼓咚咚敲起来》①思考视频中出现的主要乐器?②讨论歌曲的音乐特征(从节奏、旋律、音乐风格、音乐情绪等)。

③介绍朝鲜的服饰和美食。

2、东南亚文化区---印尼①介绍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民歌《星星索》。

②总结克隆宗音乐的特点。

3、南亚文化区---印度①听《天竺少女》导入印度音乐。

②印度简介和印度音乐。

③介绍印度的建筑、美食。

服饰。

④欣赏《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印度歌舞片段,思考印度歌舞音乐的风格。

4、播放中亚《苏丽珂》和西亚《你呀,你呀》简单介绍中亚和西亚其音乐特征。

三、拓展延伸播放三段不同地区的音乐,让学生分辨出属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四、课堂小结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一起了解了亚细亚各个区域的音乐文化特点,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在这节课后延续我们的音乐之旅,去发现、品味亚洲的,乃至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音乐之美。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亚西亚民间风情》说课稿(5)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亚西亚民间风情》说课稿(5)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亚西亚民间风情》说课稿(5)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亚细亚民间风情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年级湘版音乐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第二节《亚细亚民间风情》,本节是欣赏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选择亚洲地区几首风格各异的文化区域的声乐、器乐作品,通过有选择地精听和浏览性地了解,引领学生走进亚洲音乐殿堂,并使之尝试理解多元文化,开阔学生的国际音乐文化视野。

同时,在多种学习方式中去感知、认识相关的社会环境、民俗风情、悠久文化、宗教信仰等,以扩大文化视野。

2、辨别本课所聆听音乐作品的不同地区风格,尝试记住乐器音色特点,能随音乐学唱几首歌曲,并能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同时,创设学生理解、欣赏、体验、活动、探究音乐的平台,在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中获得较高的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

教材分析:1、《樱花》这首歌曲采用日本著名的都节调式,mi、Fa、la、xi、do、五声音阶,带有一种柔和、淡雅、略带忧伤的音乐色彩,体现了浓郁的日本民歌风格,展现了一幅日本民族的风俗画。

2、《索兰调》又称《拉网小调》,是日本北海道渔民的劳动号子。

全曲为非方整式的一段体结构,采用日本著名的八木节调式没有半音五声调式,呼应式的对答,明快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渔民劳动时的快乐心情。

衬词“巧依呀沙吔”的运用具有劳动号子的特点。

3、《阿里郎》是朝鲜历史最悠久的民谣之一。

它真实地反映了朝鲜祖先的生活,歌曲的曲调里蕴含有喜悦和悲伤,能从中隐约体会到明快而欢乐曲调和悲伤之情,旋律婉转、动人,具有大众容易演唱的通俗性和完美的艺术风格。

4、《清津蒲船歌》朝鲜东北咸镜北道地区民歌。

地区东部紧临日本海,是一个渔港。

当地渔民唱着各种劳动号子出海捕鱼,有装网歌、行船歌、划浆歌、撒网歌、拉网歌、捞鱼歌、收网歌、卸鱼歌,庆丰收的凤竹谣等。

音乐欣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

音乐欣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

音乐欣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亚洲民间音乐的欣赏能力和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3. 通过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不同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亚洲国家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2. 各国的音乐特点及文化背景3. 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分析亚洲民间音乐作品,体验音乐的美感。

2. 讲授法:向学生介绍各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及文化背景。

3.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材料2. 相关乐谱和文字资料3.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民间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欣赏的状态。

2. 作品分析:介绍作品的曲式、旋律、节奏等特点,解析作品所体现的文化背景。

3. 欣赏与讨论:让学生聆听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进行小组讨论。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其他国家的民间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亚洲民间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欣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选择的歌曲、研究的深度和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收获。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亚洲民间音乐主题的音乐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2. 开展亚洲民间音乐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亚洲音乐的认知。

3.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结合本节课学到的音乐元素,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亚洲风格的音乐作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喜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避免误解和不恰当的解读。

高中音乐_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音乐_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课件设计
印度音乐特点之二:即兴性
根据表演者的思绪、想像、和创造力,逐渐的 将听众引领拉格所要传达的境界中。。。
即兴创作:
《晚上的拉格》
傍晚6点 - 夜晚9点 - 午夜12点
印度电影音乐发展历程
印度电影将音乐与舞蹈成 功结合在一起,将印度音乐 以电影歌舞形式呈现给了世 界观众,形成了印度独特的 电影音乐风格
燃烧的爱火
a kai
ku long ga
hou da hai
gai sai gai'hong'mie ou ya la ye
bia li gai sai
hou da hai
装饰性 印度音乐的特点: 即兴性
反复性
节拍:6拍(3+3) 、7拍(3+4) 、8拍(4+4)、 10拍(2+3+2+3) 、12拍(6+6) ...
最常见的16拍汀塔拉(4+4+4+4)
印度音乐
体验汀塔拉
印度古典音乐
印度音乐
塔拉
节奏节拍
拉格
旋律框架
拉格
定义 本意是感染人的心灵,是一种带有情绪色
彩的旋律框架 时间说
这源于吠陀教的宗教祭祀,在特定的时间演奏 特定情绪的拉格
滑音 波音 倚音 # 、b ...
印度古典名著《乐舞论》: “一首旋律没有了装饰、就好像夜里没有月亮,河里没有流 水,树上没有花朵,妇女没有珠宝”。
塔布拉鼓
印度音乐
由高音鼓和低音鼓组 成,多用于声乐、器乐伴 奏或独奏,演奏技巧高深, 堪称打击乐之王
塔拉
印度音乐
在印度音乐中,节奏节拍的运动总是以某种相 对固定的模式而反复地进行着, 具有循环的特点, 称为节奏圈─“塔拉”

教案

教案

亚细亚民间风情实习老师:杨尚军原任课老师:赵峰老师实习班级:高一381班教学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朝鲜和印度的民间音乐作品,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表现,探讨三国的音乐风格特征。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能辨别两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通过体验、感受、分析日本、朝鲜和印度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世界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培养发散性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声乐和歌舞音乐二方面让学生感受体验亚洲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了解日本、朝鲜、印尼和印度民间音乐文化及其音乐特点。

一、导入师:在“世界民族之声”的时间文化世界里,老师将要带大家去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你们能看出来这是哪里吗?(播放亚洲地图画面,学生回答)师:对,这就是亚洲。

大家也许从电视和书籍上看过有关很多亚洲的介绍,我想先请同学们说一说,除了我们的祖国以为外,亚洲的其他国家给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叫两到三个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播放亚洲的介绍PPT)师:看来大家对亚洲的了解还真不少呀,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它的历史源远流长,音乐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根据亚洲地区各民族音乐的体裁和形式特征,结合形成这些特征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背景,亚洲的音乐文化大致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即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音乐文化区。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感受亚洲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吧!二、东亚民间音乐——朝鲜和日本师:通过刚才我们了解到,亚细亚洲的民间音乐有五大音乐分区,现在我们就歌声的翅膀从东亚民间音乐出发吧!(播放东亚的介绍)首先让我们欣赏一首原汁原味的朝鲜民间歌曲《清津浦船歌》,请大家仔细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播放《清津浦船歌》音乐,学生听赏)师:听完这首乐曲同学们知道情绪是怎么样的?(同学们回答完在播放《清津浦船歌》的情绪及音乐特点)师:通过了解,现在大家都了解到这首歌的,让我们按老师的提示在欣赏一遍(播放《清津浦船歌》在PPT上面播放这首歌的音乐特点:《清津浦船歌》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民歌,这首朝鲜民歌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体会了朝鲜渔民在风浪起伏、摇摆不定的渔船上辛勤劳动的情景,歌曲常常用朝鲜最富有代表性的乐器——伽耶琴与长鼓作伴奏。

湘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亚细亚民间风情

湘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亚细亚民间风情
亚细亚民间风情
一、引言
本单元以亚洲的民间音乐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使学生对这五个音乐文化区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计划安排两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对这五个音乐文化区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南亚音乐文化区
南亚音乐文化区以印度为中心,包括其邻近国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锡金、马尔代夫等国。其音乐文化以发达的印度音乐理论为背景,印度音乐占主流地位。南亚各国由于人种、民族、宗教及地理、历史、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在音乐方面又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音乐艺术与宗教、民俗紧相关联。鼓类乐器和拨弦乐器在这一地区得以充分运用。
2.节奏:习惯三拍子类的节拍。
3.乐器和音色:喜欢用音量非常大和音色嘶哑的声音。
欣赏《清津浦船歌》
1、介绍《清津浦船歌》:这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民歌。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6/8拍。第一段节奏悠长,蕴涵着渔船摇摆的韵律。第二段曲调轻松有力,加上富有朝鲜民族风格的捕鱼号子的衬词的运用,生动表现了渔民在风浪起伏摇摆不停的渔船上辛勤劳动的情景。反映了渔人的快乐的劳动生活与乐观精神。
日本的乐器介绍:
日本乐器可以分为吹、拉、弹、打四个不同的类别。吹管乐器包括横笛、尺八、螺号、角笛等,拉弦乐器主要是形制有些像我国乐器附胡的胡弓,弹拨乐器有琵琶、古筝和三味线(三弦),打击乐器则有各种鼓、锣、拍板等。在这些乐器中琵琶、筝、尺八、三味线比较重要,以这几种乐器为中心,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式,在日本传统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细亚民间风情
教学章节:第三章第二节
教学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印度的民间音乐作品,说出
自己的感受、体验,并积极参与讨论,探讨两国的音乐风格
特征。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
所听音乐的特点。

3、能通过体验、感受、分析日本、印度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
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世界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从器乐、声乐、歌舞音乐三方面让学生感受体验亚洲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了解日本、印度民间音
乐文化及其音乐特点。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任务教学法
教学设想:
本课充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
意识的课标新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
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帮助他们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
观。

理解多元文化的关键在于理解的能力,听赏时所涉及的面
不在于全,而在于国家与地区的代表性,同时让学生在对比中
发现其差异,认识其各自的音乐文化特色与价值。

本课重点选择了亚细亚民间音乐中有代表性的东亚(日本)音
乐和南亚(印度)音乐作为探讨的话题,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
野,增进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导入:
(出示亚洲地图)
简介亚洲
深入展开
(一)日本:
播放《樱花》片段
(1)日本文化漫谈(插花、茶道、富士山、和服、樱花……)
(2)赏析《樱花》
A、随琴哼唱《樱花》
B、从旋律特色的角度简介《樱花》
①学生谈对《樱花》的感受和音乐的特点。

②师小结:这首民歌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点。

其调式别具一
格,音阶排列为346713,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
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

它用朴素的语言、简单的曲调和从容
不迫的节奏表现了日本人民成群结队、携亲邀友争赏樱花的
喜悦心情。

( 3 )听赏《索兰调》,回答问题
A、伴奏乐器有什么特点?
B、演唱风格有何特点?
C、旋律音阶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调式?
小结日本民族音乐的特点(引伸到日本民族的特征)。

音乐特点:拖腔多,悠长缓慢,速度徐缓,节奏较为舒展。

民族特征: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这样具有强烈的与世隔绝的意识,这可能与日本的地理环境、早年相对孤立的历史,以及单一的民族、变形的文化有关。

(4)日本音乐拓展
请学生举例唱出大家都熟悉的日本民歌。

二、印度篇(17分钟)
1、用学生都很熟悉的《西游记》中歌舞片段《天竺少女》导入
印度音乐
2、师漫谈印度文化(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是一个宗
教国家……)
3、印度音乐是世界音乐的奇葩,印度人相信印度音乐源自
吠陀(Veda) 2千多年前,湿婆神所创,再由圣者利希
(Rishi)传播到人间;印度音乐独具一格,特色鲜明。


17世纪西方列强的入侵,历经数百年的英国的殖民统
治,印度的古典舞蹈,曾一度被污染,庆幸的是印度有
志之士的努力,印度音乐不但没有被同化,传统的音乐
文化得以保持至今,其间还将西方的风琴,改成印度式
的手提风琴,西方的小提琴也完全融入印度,成为南印
度的重要乐器,这两种乐器已融入印度超过200年了。

是印度音乐史上了不起的成就。

4、简介印度音乐中的旋律框架“拉格”。

拉格”是一种旋律框架,每一种拉格有它自己的音阶、音程及特定的旋律片段,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情感。

5、听赏乐曲《晚上的拉格》,回答问题:
①听“西塔尔”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带有鼻音色彩的暗
淡音色)
②在这首乐曲中,除了西塔尔这种乐器外,你还听到了哪种乐器?
(鼓)
③鼓的演奏有何特点?在乐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鼓点富于变
化,掌握音乐的速度和节奏)
6、印度电影音乐展播
(播放印度影片《情字路上》、《阿育王》歌舞片段)
1)引导学生利用身势动作表现音乐(拍手、跺脚、口哨等)2)随《情字路上》印度舞片段身体律动,感受其音乐的典型节奏特点
3)小结印度音乐的特点:
印度音乐非常丰富,印度的电影音乐就是它们流行音乐的主流,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其典型的特点就是即兴性。

即兴演奏和演唱是印度音乐最迷人的特色,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它根据表演者的情绪、想像、成熟的技巧和创造力,逐渐将听众引领到音乐所要表达的境界。

结束语:
同学们,刚刚乘着音乐的翅膀,我们走过了日本,沐浴在纷纷飞落的樱花中,感受了她的音乐的柔和舒展之美;我们走过了印度,随着翩翩起舞的天竺少女,揭开了她的音乐和神秘朦胧面纱。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暂时停下探美的步伐,然而心灵的追求永无止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在这节课后延续我们的音乐之旅,去发现、品味亚洲的,乃至世界的丰富多彩的音乐之美。

课后作业:
1、日本音乐特点与其民族特征关系的探微。

2、印度民间音乐与其民族生活、习俗、文化的关系。

3、印度音乐与我国哪一民族的音乐有相近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