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案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
道岔故障案例

道岔故障案例道岔故障案例引言铁路交通是现代交通方式之一,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铁路设备也会出现各种故障,其中道岔故障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本文将以某次道岔故障事故为例,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方法。
事故概述某年某月某日凌晨3点左右,一列货物列车在行驶至某站时发生了道岔故障。
列车司机发现列车无法正常进入站台,并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但由于货物列车惯性较大,导致部分车厢脱轨并侧翻。
事故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经过初步调查和检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道岔机芯卡死。
具体来说,该道岔机芯长期没有进行维护保养,在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灰尘和杂物,导致关键部位卡死而无法正常转动。
此外,在事故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 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道岔是铁路交通的重要设备,其维护保养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但在该站点,由于人员不足和工作繁忙等原因,道岔的维护保养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2. 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铁路交通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对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有明确的规定。
但在该站点,由于工作压力和管理漏洞等原因,规章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3. 应急处置不当:当列车司机发现道岔故障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但在该事故中,司机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却没有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导致事故后果更加严重。
处理方法针对以上问题,在事故后相关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对于道岔等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并建立健全的记录和管理制度。
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对铁路交通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规章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3. 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机制,明确责任和流程,并进行实际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结论道岔故障是铁路交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故障,其原因主要包括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和应急处置不当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等措施,以提高铁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微机监测道岔、轨道电路典型故障曲线分析

讲解:XX
8
2、异常曲线
5)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过小曲线
产生原因 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小
特点 动作电流曲线长时
间在一个固定值范围 内,道岔不能锁闭, 转换过程超时
2021/3/10
讲解:XX
9
2、异常曲线
6) 启动电路断线曲 线
2021/3/10
讲解:XX
10
2、异常曲线
7)道岔动作电流过小或1DQJ不良曲线
2021/3/10
讲解:XX
2
曲线各段的含义
❖ 1、电机启动时(T2-T3段)曲线骤升,形成一个尖峰,峰顶值通常为6至10A。若峰值过 高,说明道岔电机有匝间短路。
❖ 2、电流至峰点后迅速回落(T3-T4段),弧线应平顺。若有台阶或鼓包则为道岔密贴调整 过紧造成解脱困难。
❖ 3、T4-T5段曲线基本呈水平状,略微向下。T6-T7段为一略微向上的平顺曲线。T5-T6段 为一大半径,方向朝下的弧,谷底值与T4-T5或T6-T7段的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0.4A,若 大于则说明工务尖轨有转换障碍(根部阻力、滑床板缺油、尖轨吊板等)。
2❖0216/3、/1T09-T10段为1DQJ缓放时间
讲解:XX
3
1、正常曲线
2021/3/10
多动道岔
❖ 双动、三动及四动道 岔,其动作过程是串连的, 第一动转换完毕,其自动 开闭器接点自动切断其动 作电流,同时接通第二的 动作电流,以此类推,因 此其动作电流曲线是单动 的组合
讲解:XX
4
2、典型的异常曲线 1)启动延迟曲线:
24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3/10
25
18
❖ 5、一送双受轨道电路区段受端电阻短路造成的故障曲线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微机监测系统对道岔部分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动作电流曲线的观察、分析,可对道岔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时间特性进行判断,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可起到早期预防、消除隐患的作用。
(一)、正常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图一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道岔的正常动作过程可分为:解锁一转换-锁闭。
由于直流电动转辙机为串激电机,特点是电流越大,转矩越大,转速变慢;反之,电流越小,转矩就小,而转速加快。
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动转辙机具有电机的转速与转矩,能够随负荷的大小自动进行调整的“软特性”。
ZD6系列电机中:A型动作时间≤3.8秒,D型动作时间≤5.5秒,E、J型动作时间≤9秒.我们可以把上图的道岔电流动作曲线分为四个时段来分析。
第一时段就是道岔解锁的过程,可看出,电机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同时产生较大的转矩,这时道岔进入解锁状态,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内滑动,当动作齿轮带动齿条快动作时,与动作齿条相连的动作杆在杆件内有5mm以上空动距离,这时电机的负载很小,电流迅速回落,道岔进入转换过程.第二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电机经过2级减速,带动道岔平稳转换,动作电流曲线平滑。
如果动作电流小,表明转换阻力小;如果动作电流大,表明转换阻力大;如果动作曲线波动大,则表明道岔存在电气或机械方面的问题。
在此建议大家将道岔调整到位、滑床板不缺油情况下的道岔电流曲线设置为参考曲线,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分析。
第三时段为道岔进入锁闭过程。
这一过程为道岔尖轨被带动到另一侧,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中滑动锁闭道岔,自动开闭器动接点转换,切断动作电流。
其动作电流曲线为尾部平滑迅速回零,或尾部略有上翘回零.如果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刚好密贴.则尾部平滑;如果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较大则尾部上翘。
第四个时段为曲线尾部电流为0的阶段。
我们知道,道岔电流曲线的采集是从1DQJ吸起开始,落下停止。
微机监测道岔曲线与与故障分析

道岔曲线说明一、单动道岔解锁电流工作电流道岔闭合密贴摩擦电流4mm 不失效,反操回定位。
摩擦电流摩擦电流工作电流工作电流此处说明此曲线图为道岔从反位操纵道定位。
此处说明此曲线图道岔从点位操纵道反位。
二、双动道岔1动工作电流2动工作电流2动解锁电流1动闭合2动闭合1动解锁电流1动摩擦电流2动摩擦电流道岔接近密贴时电流开始增大,曲线突起。
突起越大,说明强度越大。
正常时,道岔接近密贴,电流曲线应稍微突起,即电流应稍微增大。
曲线很平或降低,说明强度偏小,4mm 易失效;曲线突起越大,说明道岔强度越大。
电流曲线呈锯齿状,为尖轨处滑床板润滑不够,道岔转换时尖轨抖动,或微机监测系统采样模块采样时不精确。
A 、B 机工作电流A 动闭合后,B 动工作电流。
可看出A 机先于B 机0.8秒闭合。
若无此台阶,说明A 、B 机同步闭合密贴。
摩擦电流摩擦电流4mm 不失效,反操回反位时的解锁电流。
4mm 不失效,反操回定位时的解锁电流。
1动摩擦电流1动摩擦电流1动工作电流2动A 机已闭合,B 机工作电流。
2动工作电流无台阶,说明2动A 、B 机同时闭合密贴。
4mm 不失效,反操回定位。
2动工作电流4mm 不失效,反操回反位。
五、液压道岔总结:1、分别选择“定位→反位”、“反位→定位”两种工作电流标准曲线图,按键,密码:123,即可保存为参考曲线。
在查看其他工作电流曲线图时,可在“参考曲线”前空白框内点出“√”,即可与参考曲线进行对比。
工作电流1动工作电流2动摩擦电流2、分别选择“定位→反位”、“反位→定位”的两种摩擦电流标准曲线图,按键,密码:123,即可保存为摩擦曲线。
在查看其他摩擦电流曲线图时,可在“摩擦曲线”前空白框内点出“√”,即可与摩擦曲线进行对比。
道岔故障案例

道岔故障案例一、故障案例引言在铁路交通运输中,道岔被广泛应用于轨道的分支与连通,其功能十分重要且关键。
然而,由于复杂的结构和长期运行的情况,道岔故障时有发生。
因此,在保障铁路交通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及时处理和解决道岔故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道岔故障类型根据经验和实践,道岔故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轨道切换故障在正常情况下,道岔应该能够在列车通行时按照指令进行切换,使得列车能够顺利进入目标线路。
然而,由于道岔运行机构损坏、润滑不良等原因,轨道切换故障时有发生。
这种故障会导致列车无法正常进入目标线路,甚至造成列车脱轨等严重后果。
2. 道岔道床破损道岔道床在列车通行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振动,长期运行后容易出现破损情况。
道床的破损会导致道岔无法保持稳定的位置和角度,影响列车顺利通过和道岔的正常切换。
3. 电气系统故障道岔的电气系统是控制道岔转换和切换的关键部件,例如电动机、触点开关等。
如果电气系统出现故障,会导致道岔无法正常切换,影响列车的运行和安全。
4. 道岔锁闭装置故障道岔锁闭装置主要用于确保道岔在运行中保持稳定和锁定的状态,以防止意外切换或松动。
如果道岔锁闭装置故障,道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受到影响。
三、道岔故障案例分析1. 轨道切换故障案例故障描述:在一次火车运行过程中,道岔无法完成切换,导致列车无法进入目标线路。
故障原因:1) 道岔运行机构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切换;2) 道岔润滑不良,导致切换时阻力过大。
解决方案:1) 维修或更换道岔运行机构;2) 加强道岔的润滑和维护工作。
2. 道岔道床破损案例故障描述:经过长时间运行,道岔道床出现破损情况,导致道岔角度不稳定。
故障原因:道岔道床长期受到列车振动和压力的影响,逐渐磨损和破损。
解决方案:及时修复和更换破损的道岔道床,确保道岔的安全和稳定。
3. 电气系统故障案例故障描述:道岔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切换和控制。
故障原因:1) 电动机损坏;2) 触点开关接触不良。
故障案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

故障案例曲线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如图3-1所示,11∶12∶4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表明34号道岔由反位到定位操纵时,道岔动作正常。
11∶12∶38定位到反位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
分析:11∶12∶38异常的动作电流曲线只记录了0.4s左右,而且电流几乎为0。
因为曲线开始记录的时间是从1DQJ吸起开始,说明IDQI吸起过,而1DQJ3-4线圈缓放的时间恰好为0.4s,两者正好相符,从而证明1DQJ的自闭电路没有构成,也就是道岔由定位到反位的启动电路没有构通。
但是限据11∶12∶42反位到定位的动作电流曲线图,可以判断道岔由反位到定位动作正常。
同时,这也说明11∶12∶38定位到反位异常曲线是道岔在反位时进行向反位的单操,室外1DQJ的自闭电路没有构成是正常现象。
如果11∶12∶38是反位到定位的正常曲线,11∶12∶42是定位到反位的异常曲线,判断室外启动电路没有构通;反位到定位单操时,道岔动作正常,说明定位到反位单操时启动电路出现了问题,同时可以排除2DQJ111-113至转辙机自动开闭器11端子间的断线故障(因为道岔反位表示要用到这部分电路),故障围就在自动开闭器11-12到电机端子3间,或者是DF220至2DQJ123-121间。
道岔启动电路如图3-2所示。
结合动作过程、表示继电器状态、电流曲线,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道岔控制电路故障围。
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2如图3-3所示,10∶25∶40,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的动作曲线正常。
10∶24∶04,道岔定位到反位动作曲线在转换3s后道岔的电流一直保持在2.5A。
分析:单一从10∶24∶04的故障电流曲线分析,一般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二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尖轨与基本轨间密贴力大,以致道岔尖轨不能转换到位。
但是,夹的异物较大时,道岔应较早进人摩擦状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大时,道岔应在即将转换到位时,进入摩擦空转状态,正常动作电流持续时间较长。
道岔故障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及处理方法

道岔故障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及处理方法发布时间:2021-06-29T10:59:47.54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李景贤[导读] 摘要:针对许多道岔故障在处理过程中由于电气特性测试繁杂,出现测试不及时、分析不清、判断不准等,造成故障延时或故障影响范围扩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 TDCS/信号集中监测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快速判断出故障处所及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对策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大连电务段摘要:针对许多道岔故障在处理过程中由于电气特性测试繁杂,出现测试不及时、分析不清、判断不准等,造成故障延时或故障影响范围扩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 TDCS/信号集中监测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快速判断出故障处所及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对策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关键词:常见道岔故障;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判断;前言:目前,信号设备故障中道岔故障远多于其他设备,是信号设备故障的主要部分。
之所以道岔设备故障率高,主要是道岔转辙设备是通过角钢安装在两根钢轨上,列车运行中的震动造成道岔安装装置松动或轨距变化等而引起故障;其次是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有石碴、沙子等异物造成卡阻;再次是天气变化引起道岔机械强度变化,特别是雨后对道岔滑床板注油不及时,道岔滑床板生锈造成道岔扳动阻力增大,极易发生空转故障等。
所以要找到一种好的方法,就是如何利用 TDCS/信号集中监测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快速判断故障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1、正常的道岔动作曲线正常的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正常的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见图 1 所示。
图1正常单动道岔动作电流图00-01时段为电机刚启动时,由于启动瞬间电流很大,所以动作曲线显示一个很高的启动电流后趋于平稳。
01-02 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这个转换过程中电机经过 2 级减速,带动道岔平稳地转换,动作电流是平滑的曲线。
如果道动作曲线波动大,说明道岔存在电气或机械方面的问题。
道岔、轨道电路故障曲线分析

道岔、轨道电路故障曲线分析一、道岔ZYJ7提速道岔曲线1、正常的提速道岔曲线(图1):图1 2、异常的提速道岔曲线2.1道岔无表示曲线:(图2)图2这种曲线基本上是由于道岔自动开闭器动接点没有完全打过去、检查柱没有落到表示杆缺口内或者表示电路断线造成。
2.2道岔枕木不平、轨枕不正、滑床板不良或启动电路接点不良等情况造成的异常曲线(图2、图3、图4):图3图4图52.2道岔卡阻曲线:道岔卡阻时,道岔动作电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它的曲线也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平时道岔转换时间和发生卡阻时电流变化所对应的转换时间长短,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道岔卡阻的位置。
图6卡阻曲线是道岔外锁闭铁还未完全解锁,即锁钩还没有落下去的曲线。
图6发生这种故障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道岔尖轨处轨距发生改变使锁钩与基本轨过紧;或是道岔锁钩处生锈造成锁钩落不下去不解锁;或是锁钩底部与动作杆之间夹异物造成锁钩落不下去不解锁等等。
图7图7是道岔转换到中途卡阻曲线。
道岔中途受阻基本是由于道岔滑床板严重缺油、有油泥或煤渣、沙子等杂物所致。
图8曲线是道岔转换已基本到位、即将锁闭时的卡阻曲线。
图8这种道岔故障大部分是由于尖轨与基本轨间夾异物、轨距变化或道岔本身调整不当所致。
2.4图9是电源断相、启动电路接点接触不良或者是由于DBQ不良造成的道岔曲线:图9二、轨道电路1、站内正常轨道电路电压曲线正常的站内轨道电路电压曲线光滑平直,轨道电压标准,电压上下波动幅度较小,有车占用时曲线分路残压在标准范围内(图1):图102、站内异常轨道电路电压曲线2.1分路不良曲线(图2、图3、图4、图5)当轨道区段有车占用时,轨道电压出现不同幅度的不正常的波动,有时会突破分路上限。
多见于雨后或长期不走车的轨道电路区段。
图11图12图13图142.3站内轨道电路设备不良电压曲线站内轨道电路设备不良,一般多见于轨道电路扼流变压器不良、分割绝缘不良、道岔安装装置绝缘不良、轨道电路限流电阻簧片接触不良、轨端接续线、跳线塞钉或连接螺丝接触不良等,这些都会造成轨道电路电压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和曲线波动(图6、图7)图15图162.4电气化接触网停电作业时,往钢轨上挂临时地线造成轨道电路电压时高时低、曲线异常波动(图8):图172.5接收器不良曲线接收器不良轨道电路曲线有时可能没有变化,但有时也能够导致轨道电压较大幅度的升高或下降(图9):图182.6一送双受轨道电路区段受端电阻短路造成的故障曲线当DG轨道受端电阻短路时,造成本区段轨道电压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案例曲线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如图3-1所示,11∶12∶4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表明34号道岔由反位到定位操纵时,道岔动作正常。
11∶12∶38定位到反位得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
分析:11∶12∶38异常得动作电流曲线只记录了0、4s左右,而且电流几乎为0。
因为曲线开始记录得时间就是从1DQJ吸起开始,说明IDQI吸起过,而1DQJ3-4线圈缓放得时间恰好为0、4s,两者正好相符,从而证明1DQJ得自闭电路没有构成,也就就是道岔由定位到反位得启动电路没有构通。
但就是限据11∶12∶42反位到定位得动作电流曲线图,可以判断道岔由反位到定位动作正常。
同时,这也说明11∶12∶38定位到反位异常曲线就是道岔在反位时进行向反位得单操,室外1DQJ得自闭电路没有构成就是正常现象。
如果11∶12∶38就是反位到定位得正常曲线,11∶12∶42就是定位到反位得异常曲线,判断室外启动电路没有构通;反位到定位单操时,道岔动作正常,说明定位到反位单操时启动电路出现了问题,同时可以排除2DQJ111-113至转辙机自动开闭器11端子间得断线故障(因为道岔反位表示要用到这部分电路),故障范围就在自动开闭器11-12到电机端子3间,或者就是DF220至2DQJ123-121间。
道岔启动电路如图3-2所示。
结合动作过程、表示继电器状态、电流曲线,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道岔控制电路故障范围。
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2如图3-3所示,10∶25∶40,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得动作曲线正常。
10∶24∶04,道岔定位到反位动作曲线在转换3s后道岔得电流一直保持在2、5A。
分析:单一从10∶24∶04得故障电流曲线分析,一般有以下两种原因:一就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二就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尖轨与基本轨间密贴力大,以致道岔尖轨不能转换到位。
但就是,夹得异物较大时,道岔应较早进人摩擦状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大时,道岔应在即将转换到位时,进入摩擦空转状态,正常动作电流持续时间较长。
对这两个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从10∶25∶40道岔反位到定位得正常动作曲线瞧,道岔转换时间在3、5s左右,而从10∶24∶04动作电流故障曲线瞧,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动作时摩擦状态发生在道岔转换3s后即将落锁得时刻,说明此摩擦状态发生得原因就是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而且异物不大(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过大时,在道岔动作1s左右就会进入摩擦状态)。
如果10∶24∶04动作电流故障曲线中摩擦状态发生在3、5s左右,再加上10∶25∶40所示得动作电流曲线反映出道岔得动作电流虽然基本正常,但就是动作锁闭电流得偏差高达0.5A,还可判断出道岔故障就是因为道岔反位到定位得密贴力大、不落锁所致。
3.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3单独分析图3-4所示13∶28∶31定位到反位得动作曲线。
道岔得定位到反位得动作曲线在1、5s后降为0V,道岔转换过程中,突然停转,控制台无表示,道岔实际在四开状态。
这组道岔为双动道岔,39号道岔先于37号道岔动作。
分析:从图3-4可以瞧出,左侧得动作曲线正常,39号道岔得转换时间为2、6s左右,右侧得故障曲线只有39号道岔得动作曲线,没有37号道岔得曲线,且39号道岔转换时间只有1、5s左右,表明39号道岔没有转换到位。
单一对此故障曲线分析,一般有以下3种原因:①1DQJ继电器1-2线圈工作不良,导致道岔动作后1DQJ继电器保持不住吸起。
②道岔定位到反位得启动电路有虚接问题。
③道岔动作电流小,1DQJ继电器特性不良,导致道岔动作后1DQJ继电器不能保持住吸起。
经询问现场得知,在此故障发生前,还有与图3-4中右图类似得故障曲线图,同样就是道岔转换得中途39号道岔停转,由此判断故障原因可能就是39号道岔启动电路虚接,当39号道岔启动电路发生虚接时,断开了1DQJ得自闭电路,使1DQJ提前落下从而39号道岔不能转换到位。
来回单操道岔后由于启动电流比较大,使虚接部位接通,从而出现图3-4中左侧得正常得曲线图。
如果从两个曲线得对比分析,可以初步排除1DQJ1-2线圈工作不良,以及道岔动作电流小、1DQJ继电器特性不良得故障可能,因为这两种故障原因影响道岔得所有位置得操纵。
分析两个动作曲线,由于异常曲线动作在先,正常曲线动作在后,说明异常曲线发生后道岔已经转换到定位。
这样才能为13∶29∶39得正常曲线打下基础。
同时,可以判断出,13∶28∶31得异常曲线就是发生在道岔处于未转换到位得四开状态操纵并转换到位得,所以采集到得动作电流曲线异常。
4.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4如图3-5所示,17号道岔10∶56∶20动作电流曲线正常。
10∶55∶45动作电流曲线异常,电流一直保持在8A大约12s左右。
分析:单一对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电流曲线进行分析,一般有以下4种原因:①17号道岔转辙机定子半混线。
②17号道岔转辙机电机输出转矩不足。
③道岔转换阻力大。
④转辙机减速器故障。
如果从两个曲线得对比分析,左侧10∶56∶20定位到反位曲线正常,而右侧10∶55∶45反位到定位曲线异常,说明故障发生在启动电路得非共用部分,也就就是原因①(l7号道岔转辙机定子半混线),其她3个原因都会导致两个方向得启动电路都有问题。
同时,道岔动作电流达到8A而断路器没有跳起,说明此道岔断路器故障或容量设置有问题。
道岔启动电路如图3-2所示。
5.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5如图3-6所示,9/11号道岔得动作电流曲线为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道岔名称为9/11号,就是双动道岔得名称。
据了解,该组道岔经历了改造,道岔名称没有及时修改。
该曲线采集得就是9号道岔得动作电流曲线,根据图中两个时刻动作曲线得对比,发现04∶40∶33曲线不平滑。
分析:9/11号道岔定位到反位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大致有两种:一就是电机炭刷与转换器面不就是圆心弧面接触,只有部分接触。
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换向器产生火花,造成动作电流曲线有毛刺。
二就是电机换向器有断格或电机换向器表面清扫不良。
由于电机断格使电流曲线明显有毛刺,不平滑。
这就是日常对道岔维护不到位产生得常见得异常曲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6.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6如图3-7所示,2号道岔从定位到反位或从反位到定位动作时,在3s后动作电流曲线保持在2.5A,再经过3~6s得时间道岔转换完了。
分析:从曲线可以瞧出,道岔在转换到3、0s左右后电流由1.3A增大至2.5A,从转换时间上瞧,说明转辙机基本转换到位,只就是当转换完了锁闭时,由于机械末落锁,使启动接点无法及时断开,使转辙机处于摩擦状态,又经过3~6s道岔落锁,启动接点断开。
如果异常曲线只有一侧,则可以判定2号道岔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可能就是尖轨夹有异物。
但就是如图3-7所示,道岔两个转换位置都出现了这种现象,可能原因就是有:一就是由于道岔尖轨尖端轨距变化,造成道岔定位、反位密贴力大。
二就是转辙机得自动开闭器卡阻,或弹簧力小,致使自动开闭器无法断开启动电路。
所以,在日常道岔维护时注意及时检查自动开闭器得动作状态,存在蔫打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自动开闭器动作灵活。
7.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7如图3-8所示,二动8号道岔刚一启动就停转。
分析:该组道岔就是一组三动道岔,其中最先动作得就是10号道岔,10号道岔为双机牵引(有A、B机两处牵引点),由于道岔密贴力调整、摩擦电流调整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道岔反转现象(俗称喘气)。
正常情况下,如10号道岔转换完落锁后,就会接通8号道岔得启动电路,但就是由于10号道岔发生反转倒接点,会导致8号道岔已经接通得启动电路随之断开,从而形成了图3-8所示得道岔动作曲线。
另外,从这一曲线还可以瞧出,曲线不平滑,动作时毛刺较多,这就是电机换向器清扫不良、炭粉过多等原因所致。
8.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8如图3-9所示,从21号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可以瞧出,道岔启动电路动作后有一段时间(大约0.6s)动作电流几乎为OA,0、6s后转辙机才开始动作,之后道岔正常转换。
分析:道岔曲线开始记录说明1DQJ吸起正常,但启动转辙机转换延时,而且延时时间基本上就是1DQJ得缓放时间,说明道岔启动电路中动作转辙机电路存在问题。
分析可能得原因:一就是2DQJ插得不实,或者2DQJ电气特性不良致使2DQJ转极时间延长,导致发生转换延时问题。
二就是转辙机动作电路中有虚接,虚接点在接通道岔动作电源后,会因击穿虚接点转为接通状态,导致发生转换延时。
实际原因为:2DQJ插得不实。
9.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9如图3-10所示,58/60号道岔为双动道岔,其中一动60号道岔得动作电流曲线正常,58号道岔动作锁闭电流偏差达到了1A,而标准为不大于0、3A。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得原因很多,其中道岔密贴力大就是一个主要原因,当道岔调整力大,天气、温度稍有变化会引起转辙设备几何尺寸变化,容易使道岔锁闭电流超标。
这个异常曲线发生在8月2日13∶53,就是一年中气温比较高得月份,也就是一天中气温较高得时刻,转辙设备几何尺寸会发生变化得可能性非常大,这要求在日常维修维护中注意季节特点,及时对设备进行适应性调整。
同时,工务作业因素得影响也不能忽视,例如工务在道岔处进行改道作业,会引起道岔框架变化引起锁闭电流上升。
另外,从这一曲线还可以瞧出,曲线不平滑,动作时毛刺较多,也可能存在电机换向器清扫不良得维修质量不高问题。
10.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0如图3-11所示,13号道岔就是提速道岔,电机采用交流三相电源,所以曲线上用红、绿、蓝三种线代表交流380V电源中得A、B、C三相得电流。
分析:分析13号道岔得曲线可以瞧出,从反位向定位扳动道岔时,解锁、转换电流曲线正常,转辙机落锁,切断启动电路。
但就是,开始采集电流曲线得时间就是1DQJF吸起,结束记录曲线得时间就是直至1DQJF落下。
所以,启动电路断开后,BHJ落下→1DQJ落下→1DQJF落下(一般需要1s左右),这时才停止记录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由于提速道岔整流匣并联在道岔表示继电器中,而且表示电路要检查电机线圈,在转辙机落锁、1DQJ与1DQJF缓放期间,会有两相电压加在通过线圈与整流匣构成得回路上,从而使回路有电流通过,所以,整流匣支路正常时,虽然道岔动作结束断开启动电路,但也会记录流经整流匣、线圈得电流。
当整流匣支路发生断线时,这一支路就会没有电流。
所以,此时道岔虽然转换到位落锁,但就是道岔没有表示,记录得就是如图3-11所示得曲线。
11.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1从图3-12提速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可以瞧出,2号道岔在转动4s以后,动作电流开始发生变化,成为电液转辙机溢流状态时得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