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ICU昏迷病人鼻胃管置管困难原因

ICU昏迷病人鼻胃管置管困难原因

ICU昏迷病人鼻胃管置管困难原因危重昏迷病人插胃管时,因病人无吞咽功能配合,或昏迷病人多日未进食,食管处于闭合状态,或行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后压迫食管等原因,当胃管插入至咽喉部时,极易向上或向下折弯而形成盘曲,导致插管失败。

喉镜直视下插胃管方法简单实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尤其是对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在本组困难置管病人中73%的病人均可通过喉镜直视下插胃管方法置管成功,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对于喉镜直视下插胃管失败的病人,作者应用胃镜下协助放入,成功率达100%,目前并发症报道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胃镜下协助置管操作复杂,且费用较贵。

胃镜下协助置管可将营养管置入于十二指肠降部或空肠,因此胃镜下协助置管常应用于空肠营养管或困难置管病人。

ICU昏迷病人鼻胃管置管困难原因如下:(1)反复插管导致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甚至食管粘膜水肿;(2)有报道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无吞咽反射是置管困难的原因之一;但本组无此类病人;(3)颈部气管损伤引起炎性肿胀,本组有8例病人在气管插管时,无置管困难,行气管切开后1~2周,出现胃管置管困难,其中3例需胃镜引导下的置管均为此病例,后在胃镜下插管中发现,为气管切开套管压迫食道或损伤所引起炎性肿块,造成常规下胃管插管时误入气管,同时普通胃管硬度韧性差,操作中易弯曲,从而影响胃管插入;(4)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后对食管的压迫,本组病人均为行机械通气,在喉镜引导下未放气囊不能插入的3例病人,在插管过程中作者行放气囊法,顺利插入胃管。

机械通气病人脱机方法机械通气病人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的方法进行脱机。

两种方法脱机比较无显著差异。

故临床应用中,可根据病人病情合理选用。

1、脱机前的心理护理:病人担心脱机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因此,精神紧张,导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脱机前要告知病人脱机步骤及脱机中可能产生的感觉(轻度气促等),使病人对脱机过程有思想准备,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发表时间:2016-06-20T14:00:42.4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3期作者:古力苏木?阿不都瓦依提艾米日古丽?麦合木提[导读] 因ICU患者病危重,大多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经口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措施,患者均不能经口进食。

古力苏木?阿不都瓦依提艾米日古丽?麦合木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分析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及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ICU病房进行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的患者76例,在留置胃管的同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6.05%,两次插管成功率为3.95%,平均留置胃管时间为(25.58±4.46)d,应用呼吸机时间为(10.53±1.22)d。

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气管插管;胃管;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86-02因ICU患者病危重,大多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经口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措施,患者均不能经口进食。

但为保障患者有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护理人员必须为患者留置胃管进行鼻饲喂养,以维持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

从解剖学角度来讲,咽部结构复杂,且神经分布较多,反复置管会引起食管及鼻咽部黏膜损伤,严重的可能发生窒息,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因此,我院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在留置胃管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76例ICU气管插管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0~82岁,平均(54.3±2.6)岁;疾病类型:脑外伤者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19例,脑出血者14例,多发伤13例,呼吸衰竭者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者2例。

重症监护患者留置胃管常见问题及对策

重症监护患者留置胃管常见问题及对策

重症监护患者留置胃管常见问题及对策留置鼻胃管就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也是进行胃肠减压所实施的操作,为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之一[1]。

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基础护理学》操作方法进行。

结合临床留置鼻胃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置管方法和胃管,使插管顺利进行,以便提高插管成功率。

1 常见问题1.1插入不畅。

常见原因:1.1.1清醒病人不予配合。

1.1.2昏迷病人不能配合。

1.1.3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咽喉部通气道狭窄。

1.1.4疾病本身导致插入困难。

1.2判定困难。

2 处理2.1对清醒及无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用普通胃管置管,可以借助病人的吞咽动作送管,插管成功率极高。

操作前向病人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指导病人做深呼吸训练,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病人配合,减轻插管过程中的不适。

也可采取双枕垫头快速置管法。

将双枕置于病人头下,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常规法置胃管通过鼻腔,双手交替快速插管,同时双手向同一方向稍做捻转,以增加胃管韧性,使管端沿着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

此法减轻了插胃管时对咽喉部的刺激,并且节省人力和术者体力,尤其躁动病人,能使其头部固定,但脑干损伤病人禁止采用此法。

可采用呼气末瞬间置管法[2]。

常规置管至会厌部时停顿数秒,仔细观察病人呼吸状态,待病人呼气末,护理人员轻柔而快速沿咽后壁稍加旋转顺势加压,再次以1~2 cm长度插入,胃管置入16~18 cm,用压舌板轻轻下压病人舌根部,证明胃管通过会厌部进入食管,尔后将胃管轻缓置入胃内。

在呼气末时病人的声门裂较吸气时窄,声门关闭,声门周围诸肌肉处于收缩状态,气管内气体进入食管,气道压力降低,喉结前移回到原位,减少对食管压力,食管上口松弛,易于胃管置入。

2.2对于昏迷病人,插管时不能主动配合,普通胃管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低,且反复插管刺激,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增加插管难度。

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拨管原因分析及对策电子教案

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拨管原因分析及对策电子教案

谢谢!
结束
对需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的病人如清醒不能耐受气管插管或出现烦躁时遵医嘱使用镇护士应充分评估插管患者的耐受程度及配合程度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给予有效地肢体约束有效地约束要保证患者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而且插管患者为防止反流多采取头高位患者常采取曲颈等方法拔管因此还是要在药物镇静后配合应用肢体约束才能真正起到防止拔管的目的
2.6加强责任心
医护人员的粗心,观察巡视不及时是导管滑 脱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要 密切观察气管插管患者,在患者易拔管的高 危时段应提高警惕,加强巡视,要高度重视 拔管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责任心,认真、 切实做好各种预防导管脱出时的护理和观察 工作,严防UEX发生。另外,平时加强对医 务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紧急情 况的处理及防范能力
躁动的患儿要用约束带固定四肢,头 部两侧用沙袋固定
2.4加强护理宣教做好有效的护理沟通
意识清醒的病人行机械通气后,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及语言交流障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主动使用非语言 交流手段,如为病人准备卡片、笔,病人将想法写于 其上,再配上简单易懂的手势交流,还可教病人用一 些特定的手势,以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对意识清醒病 人加强气管插管知识宣教,向病人解释气管插管的目 的、作用及拔管的危害性,要求语言通俗易懂,尽量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病人认识到气管插管的重要性,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于解释无 效、有拔管倾向的病人,应使用镇静剂和约束带。
2.3有效的插管固定 根据气管插管的方式, 选择粘性较好的胶布,剪好胶布固定好气管 导管。护理人员应每班监测并记录气管插管 的深度及外留长度,如有改变应及时通知医 生,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确定导管是 否在气管内。固定的胶布应每天更换,发生 松脱或潮湿后随时更换。

留置胃管失败常见原因与对策

留置胃管失败常见原因与对策
程 度 不一 ,或 因胶 布 质量 问题 、患者 出汗 、胶布 污染 、 造 成黏 贴力 差而 未及 时更 换 ,造 成 胃管拖 出 。
2 讨 论
通 过分 析 以上 留置 胃管失 败 的常见 原 因 ,我们 可 以 采 取相 应 的预 防措 施 。如 :黏 贴不 牢可 以用 酒精 擦 固定 处 皮 肤 去 除 油 脂 ,并 用 质 量 好 的胶 布 选 择 合 适 部 位 黏
路径保证了健康教育 ,贯穿到患者从人院到出院的各个 环节 ,以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指导 ,使护理人员对健康教
育 内容具 有 预见 性 。要 求 每一位 护 理人 员及 时对 患 者进
[】 德广 , 1齐 秦银 河 , 书章 . 李 临床 路径 应用 于剖 腹产 手术 效果 【. J ]
中国医院 管理, 0 3 2 ( : — 9 20 ,3 ) 8 2. 52 [ 王虹 . 2 ] 临床路 径 【 】长沙 : M. 湖南 科学技 术 出版社 , 0 21 3 . 20 : 6 —
行健康教育 、适时评价 ,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降低住
院费用 、缩 短 住 院 日、降 低并 发症 发 生率 。提 高服 务 品
『 王爱 华, 3 ] 张书 香, 付 美. 宋 临床 护理 路 径在 股骨 头置 换手 术 中
质 ,密 切 护患关 系 ,增 强 患者对 医护人 员 的信任 ,从 而
性差 , 自己拔 出。配 合不 当 :往 往在 闭管 观 察期 ,认 为 已无作 用 而拔 出。工作 人 员 :如错 执 行 医嘱 ,在 插管 过
的,取得配合。经采取 以上措施往往可以提高留置胃管
的成 功率 。
收稿 日期 :2 1 — - 005 7
7 2
医学信息 2 1 0 0年 7 第 2 月 3卷 第 7期

12例ICU患者胃管难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2例ICU患者胃管难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2例ICU患者胃管难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霍山县医院重症监护室韩春梅【摘要】目的探讨我科12例患者胃管难置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12例ICU患者置入胃管失败后从积极寻找原因,改进置胃管的操作方法,提高置管成功率。

结果胃管置入失败后通过改进置胃管的操作方法,成功解决了12例ICU患者难置胃管的问题。

结论对ICU患者置胃管前要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同时护士要加强护理技术训练,规范置胃管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大大提高胃管置管的成功率。

【关键词】 ICU 胃管难置原因分析护理对策ICU患者大多有意识障碍不能自主进食,还有部分病人因病情不能经口进食,留置胃管可以帮助病人提供早期食物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有利于病情恢复,而且还能起到鼻饲药物和胃肠减压等治疗作用。

胃管置入是ICU常规操作项目,但ICU患者多为意识不清或伴有烦躁,不能配合胃管置入,另外,我科病人多有气管插管,影响胃管置入操作,导致出现使用常规的置胃管方法置管失败,本文对2018年1月以来我科所遇12例胃管置入困难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及所采取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总结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我科12例胃管置入困难的患者置管失败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12名患者基本资料统计:意识状况:中深昏迷6例,浅昏迷及镇静患者6例;疾病诊断:脑出血患者5例,甲醇中毒1例,脑梗塞1例,双侧支气管扩张伴感染1例,支气管及肺部疾病3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

插管护士均具有丰富的胃管置入经验,具备胃管置入独立操作能力,在操作失败后通过护理质控小组讨论,充分结合本人(质控组长)及各组员临床护理经验及查阅资料,对患者置胃管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及寻找对策,最终顺利置入胃管。

2原因及对策2.1气管插管致胃管置入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有5例气管插管患者进行胃管置入时发现胃管反复盘曲在口腔不能正常沿食管后壁到达胃内的情况,分析原因是气管套囊或导管对气管影响气管后壁,对其产生推压作用,使其后方突出,间接压迫食管壁,致食管狭窄,胃管置入阻力增加,另外气囊压迫附近组织或食管导致水肿、反复置管引起的鼻和咽喉粘膜水肿均有可能是导致置管失败原因。

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岁 lO例 ,7O岁 以上 7例。深 昏迷 18例 ,浅 昏迷 11例。经 口 采用垂直留置 胃管法 ¨]、双手 抬颌 法 和床头抬 高呈 70。~
插管 24例 ,经鼻插管 5例。
80。头部 正位 法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达 80% 一96% ;舌后坠
1.2 方法 均采用 16号一次性 医用硅橡胶 胃管。患者取平 患者采用侧 卧位拉 舌法和托下颌 置管法 置管成功率 93%。 卧位 ,在 胃管插 入 10~15 cm时 ,左手将 患者头部 托起 ,使 下 在本组 29例患者 中有 5例 患者分别采 用 以上方 法反 复 4次
例插 入 12—15 em 时 感 觉 有 阻 力 ,稍 加 用 力 可 以置 入 至 35~ 头 20。和双枕垫 头既 减轻 了气 管对食 管 的压迫 ,还使 咽部 通
40 cm, 后不能继续置入 ,用咽 喉镜检查 发现 胃管 打折盘 曲在 道弧度增大便于 胃管通过会厌部 ,在患者 吸气 的时候再推进 ,
管插管患者进 行分析 。结果 :14例盘在 口腔 ,12例打折盘曲在气管 和食管始起处 ,3例因不敢确认在 胃内而拔出。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及 时收集
并制定“不同患者 胃管置入的方 法”及“置管成功判断评价标准”,形成工作 指引,规范培训 ,提高护士操作技 巧。予患者有效镇静可提 高一 次置
管成 功率。
入 胃管很 难一次成 功。笔者对本科 2010年 8月 一2011年 12 管 予 拔 除 。
月 29例气 管插管患者置 入 胃管 困难 的原 因及特点进行分析 , 4 对 策
为提 高一 次置 管成 功率 提供依据 。
4.1 根 据患者病情 采用相应置管 方法 护理管 理者应 收集
1 资 料 与 方 法

危重病人胃管留置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危重病人胃管留置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危重病人胃管留置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1-10-20T11:21:33.34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苏雪红[导读] 胃管易误入气管的病人,可采用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苏雪红(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 318000)【摘要】对337例危重病人进行胃管留置,总结出因病人害怕恐惧或不配合治疗,胃管盘在口腔及咽喉部或在咽喉部受阻,胃管误入气管等是胃管留置困难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置管困难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胃管留置;原因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R459.9 【文献标识码】B在ICU的危重病人常需要胃管留置,但由于各种原因常导致胃管留置困难甚至失败,这样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增添了护士的工作量,还影响治疗及病情观察。

因此针对危重病人胃管留置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胃管留置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总共留置胃管337例,男175例,女162例;年龄11岁~90岁;均为危重病人,常规留置胃管失败23例,留置胃管困难83例。

经过改进后留置胃管均成功。

2 置管困难的原因2.1 病人感到害怕恐惧,拒绝插管或配合欠佳病人对此项操作的意义理解不够,常规的胃管留置对清醒病人要求其做吞咽动作进行配合,而这种吞咽实际上是一种空吞动作,非条件反射,受主观意识支配,完成这一动作有一定的难度,且吞咽时间很短暂,吞咽动作完成后,如果无条件反射刺激,一般很难一次性插管成功的。

而反复插管会让病人疲劳、焦虑,更加恐惧,不易配合。

2.2 胃管盘在口腔及咽喉部或在咽喉部受阻,极度消瘦、张口呼吸、经口气管插管等病人,常因人工气道不能随呼吸运动发生变化,从而使人工气道置入段处于相对扩张状态,同时气囊充盈固定后使原扩张部更加膨大,相应地挤压食管,产生占位效应,造成胃管留置受阻。

而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胃管通过咽部喉上神经时,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留置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邓春华
摘要 目的:分析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的原因,为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采用常规留置胃臂方法失败的29例气
管插管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4例盘在El腔,12例打折盘曲在气管和食管始起处,3例因不敢确认在胃内而拔出。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收集 并制定“不同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及“置管成功判断评价标准”。形成工作指引,规范培训,提高护士操作技巧。予患者有效镇静可提高一次置 管成功率。 关键词气管插管;胃管;原因分析;对策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7.054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病
人38例,男斟例,女14例。年龄52—73岁,平均(64.16±5.72) 岁。糖尿病病程15—27年,平均(22.52±5.34)年。溃疡面 数量为38处,溃疡面大小约(7.26±1.12)cmX(6.17±1.04)cm。 作者单位:5181.0.1 亡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康复病区
1.2.2护理措施
(1)两组患者均给予病情观察、饮食指
黄丽容: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0303)
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足部护理等常规护理。(2)认知行
成功。 4.5制定“置管成功判断评价标准”,加强培训当胃管顶 孔或侧孔未在胃液内时,采用注入空气听诊法判断胃管是否 在胃内,绉床多听不到气过水声,同时,由于听诊部位在上腹 部,空气注入气管、支气管时产生的声音、肠鸣音都可能干扰 判断,胃内亦有空气存在,用水碗法可能看到有空气逸出‘61。 本组3例患者第2次置管仍回抽无胃液,胃管末端置入水中 有少量气泡溢出,检查生命体征正常,血氧饱和度没有下降, 患者无呛咳,继续保留胃管接胃肠减压器,4 h后有胃液引出。
1.1
糖尿病足溃疡3~5年。均符合慢性难愈性溃疡的诊断标准, 所有溃疡面元严重感染、元瘘管或窦道形成,均无严重心、肝、 肾功能不全及营养不良,无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女性病人为 非妊娠期或哺乳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 观察组2l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及溃疡面大 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I法 1.2.1溃疡面处理方法 1.2.1.1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后,清除坏死组 织,用碘伏擦拭溃疡面周围5 cm以上,再给予普通胰岛素6 敷料外敷,包扎伤口,换药时间为每1—2 d换药1次。 1.2.1.2观察组首先使用生理盐水清洗溃疡面,清除坏死 组织,红外线照射30 min,给予6 U胰岛素+外源性生长因子 局部湿敷,再用水胶体敷料(安普贴或优拓敷料)密闭敷贴, 伤口清洗间隔时间为1~2 d,并更换敷料。
40
过程顺畅,生命体征正常,患者无呛咳,血氧饱和度未下降,回 抽无胃液,将胃管末端置入水碗有少量气泡逸出,认为误入气 管予拔除。 4对策
4.1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相应置管方法护理管理者应收集
并制定“不同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形成工作指引,组织护 士学习,鼓励护士大胆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置管 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置管方法。有文献报道,机械通气患者 采用垂直留置胃管法【l J、双手抬颌法121和床头抬高呈70。一 80。头部正位法H J,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80%~96%;舌后坠 患者采用侧卧位拉舌法和托下颌置管法H1置管成功率93%。 在本组29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分别采用以上方法反复4次 置管不成功后采用去枕平卧抬高床头200和双枕垫头平卧位 法置管均成功,方法是胃管置入12~15 em后稍停顿,在患者 吸气的时候轻柔推进,再吸气再推进,缓慢置入胃内。抬高床 头200和双枕垫头既减轻了气管对食管的压迫,还使咽部通 道弧度增大便于胃管通过会厌部,在患者吸气的时候再推进, 减轻了对黏膜的刺激也容易使胃管顺着吸气顺利下滑通过会 厌部。 4.2置管前做好评估置管前评估患者吞咽咳嗽反射,是否 躁动,躁动者予镇静o.有吞咽、咳嗽反射存在的患者,当胃管 刺激咽喉部时容易引起喉肌收缩出现呛咳或躁动,以咪达唑 仑镇静达4~5 rain后可使患者安静,咽喉肌群处于松弛状 态,有利于置管。 4.3采用16号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里的导丝作为引导丝, 增加柔韧性用导丝插入胃管内,注意不能超出胃管前端和 不能从侧孔穿出,以免刺伤食管黏膜,置管过程中如遇到阻力 退出1—3 em,在吸气末的一瞬间轻柔插入。利用导丝可支 撑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避免因气管导管阻挡使胃管打 折㈣。 4.4避免反复多次插管2次置管不顺利者,换经验丰富的 护士操作;4次置管不顺利者,如病情允许,可先行消肿的药 物喷喉,第2 d再置入。本组有3例患者置管不顺利后,以地
参考文献 [1]廖巧玲。蒋可松,蒋小剑,等.提高机械通气患者胃管留置技术 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5—6.
[2]房君,王春英,黄淑群.双手抬颌法在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 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2B):30—31. [3]冯健兰,宋秀.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体位改变插入胃管效果分 析[J】,现代I临床护理,2006。5(3):1—2,5. [4] 高巍然.不同留置胃管方法在昏迷患者200例中的应用及护理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2):7926—79"27. [5]吴春枝.昏迷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改进[J].护理学杂志, 2010,25(16):20-21. [6] 陈顺芳.鼻胃管插入成功的判断与处理策略[J].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1,20(11):1327—1328. (收稿日期:2012—04—05) (本文编辑崔兰英)
em,后不能继续置入,用咽喉镜检查发现胃管打折盘曲在
气管和食管始起处;3例置管过程顺利,回抽无胃液,听诊胃 区未闻及气过水声,胃管末端浸入水中有少量气泡逸出认为 误入气管而拔出。 3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的原因 3.1气管插管对食管始起部的压迫从解剖上看,食管位于 气管后方,气管插管后可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管腔狭小,而 此处恰是食管始起狭窄部,增加了置管困难度,而且昏迷患者 有不同程度的舌根后坠也增加了置管难度。 3.2护士对病情评估不足患者躁动、呛咳时容易将胃管推 至口腔。本组有8例躁动患者未镇静,置管时扭动头部或呛 咳,置入lO一15 em时,检查发现胃管盘曲在口腔。 3.3护时间内反复置管致食管黏膜损伤性水肿或置管过程中稍碰到 阻力不敢再继续置入。 3.4对是否置管成功缺乏判断经验本组有3例患者置管
万方数据
ICU患者常需要早期置入胃管实施肠内营养,以满足机 体需要,但这类患者往往不能配合护士进行胃管置入操作,置 入胃管很难一次成功。笔者对本科2010年8月一2011年12 月29例气管插管患者置人胃管困难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 为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发生置入胃管困难患者29例,男17 例,女12例。年龄18~87岁,其中18—59岁12例,60—69 岁10例,70岁以上7例。深昏迷18例,浅昏迷11例。经口 插管24例,经鼻插管5例。 1.2方法均采用16号一次性医用硅橡胶胃管。患者取平 卧位,在胃管插人lO~15 e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 颌贴近胸骨再送人胃管。 2结果 14例在插入10一15 em时检查发现胃管盘曲在口腔;12 例插入12~15 cm时感觉有阻力,稍加用力可以置入至35~
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外源性生长因子局部湿敷,再予水胶体敷料处理创面。两 组病人均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O.们);观察组慢性难愈性溃疡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 组(.P<O.05)。结论:采用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以及水胶体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疗效确切,有利于病人溃疡的早日愈合,值得临 床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生长因子;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7.055
作者单位:537100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ICU 邓春华: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塞米松喷喉2次/d,第2 d采用抬高床头20。去枕平卧位置管
万方数据
-97・
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 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黄丽容方梅曾郎平黄晓玲郑娟丽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索联合生长因子以及水胶体敷料处理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38例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病人
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随着近些年糖尿病病人的增多不断升 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足部溃疡的发生率达10%,而且 因难以治愈而导致截肢,临床上将这种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 致的2周后仍不能愈合的溃疡称为慢性难愈性溃疡,其中糖 尿病是引起足部慢性难愈性溃疡最常见的因素n12】。因此, 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的处理和护理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 巨大挑战和研究热点。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 12月收治的21例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病人采用胰岛素 联合外源性生长因子局部湿敷,再予水胶体敷料(安普贴或优 拓敷料)密闭敷贴处理创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