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研究(3)
中国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研究(10)

中国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研究(10)胡经国㈢、祁连山玄武岩1、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性质的确定北祁连山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地带,是中国重要的早古生代造山带。
北祁连山的西段元古宙火山岩系为大陆裂谷火山作用产物,属于大陆溢流玄武岩系。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派生于岩石圈之下的地幔柱源,但是也显示有大陆岩石圈组分卷入的证据。
它们的形成是地幔柱-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盆打开的前兆。
㈣、新疆地区玄武岩1、新疆北部晚古生代埃达克岩与富铌玄武岩组合有关研究者指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北部富蕴县境内的晚古生代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的安山质岩石,具有与埃达克岩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它们具有较高的Al2O3、Na2O和Sr含量以及Sr/Y比值;明显亏损重稀土和Y,它们的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为明显的Nb、Ta负异常和Sr正异常,同时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
而与埃达克岩共生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与富铌玄武岩一致,表现为Si过饱和及富Na的特征,同时具有较高的Nb、TiO2和P2O5含量,并且富集高场强元素。
由于埃达克岩和富铌玄武岩的形成均与板块俯冲有关,因而它们的存在表明,古亚洲洋在早-中泥盆世向南(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发生了一次洋壳俯冲作用。
链接:埃达克岩埃达克岩(Adakite)是指由角闪安山岩到英安岩、流纹岩等的、一套中酸性熔岩组合的特殊类岛弧岩石,以缺少玄武岩特点,通常被认为是玄武岩俯冲到火山岛弧后部分熔融形成。
2、新疆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二叠纪玄武岩有关研究者指出,新疆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是上叠在古生代造山带褶皱基底之上的、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叠合改造型陆内沉积盆地。
其中发育的玄武岩的全岩40Ar/39Ar年代学研究揭示,其形成时限在293~266 Ma,属于二叠纪。
该玄武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三塘湖盆地玄武岩具有Nb、Ta强烈亏损和高场强元素选择性富集的特点,显示岩浆源区存在消减组分影响,可能与古洋壳板片俯冲作用的影响有关,具“滞后弧”火山岩的特征。
中国不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利 亚地台上 的三叠纪玄 武岩 , 印度地 台的 晚 白蟹至第 三纪玄武岩和 阿拉伯 地台的 第 四 纪玄武
岩等 , 它们都是 以规模 巨大的面状分布 为特点 , 面积大的可 达百万平方公里 以上 , 厚度在
仪冷一 犯 米 以 上 。
地洼 阶 段初 动 和 激 烈期 时 , 玄武 岩浆 活动 很 弱 , 仅偶 而 沿 深断裂 上 升 , 瑕成 小 规模 的 喷 溢 , 空 间上呈极零 星 的点状散布 地洼余动期 时 , 玄 武岩沿深断裂或裂谷带大量 喷溢 , 形成 斜列 短带状或面状分布 的特点 , 尤其是在张 陷强烈之边缘海部位的地洼区 内 , 玄武岩呈面状
总 之 , 代表深 部作 用 产 物 的 玄 武 岩 类 的 时 间分 布 , 存 在 三 个 活 动 强 度 高 峰 图 并 , 分别 对应于 三个地壳演化 阶段 , 期 即地槽初动期 末 , 地 台和 缓期末和地洼余动期 , 反 映 了 三 次 深 部作 用 高 潮 。 就整 个 地质 时 期 来 看 , 自元 古 代 至 今 , 玄 武 岩 浆 活 动 的 强 度 和 规模 ,
卷 页罗
期 ,
一
,
孙, 总
,一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国不 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玄武岩的 岩石化学特征
杨洪之
”
朱振 华 中国科 学院 长沙 大地构造研 究所 ,
,
赵志忠
, 长沙
,
,、
文 前提要 运 用 地 洼 学 说观 点 , 研 究 并 指 出 了反 映 深 部 作用 差 异 的 大 地 构 造 演化 史 卜 地
同大地构造 阶段深部作 用 之差 异 , 必将在不 同大地构 造 演化阶段 中, 产生具不 同岩石 化学和
地球化学特征 的玄武岩类 , 提供不 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深部作用 的众多信息 故此 了解 不 同
内蒙古赤峰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时空分布

其 为 “ 峰 玄 武 岩 ” “ 峰 组 ” 1 7 年 《 北 地 区 区 赤 和 赤 ;9 8 东
Tar di e e o lnts,PtrMs  ̄ rts, Ep di ts, .o aca p l i e e ei i e he pie
域地 层 表 ・ 宁 省 分 册 》 其 改称 渐 新 统 “ 乌 达 辽 将 昭 组 ” 1 9 年《 ;9 6 内蒙 古 自治 区岩石 地层 》 又将 赤峰 地 区 玄武 岩 笼统 地 归 属于 中新 统汉 诺 坝组 , 际上 包括 实
1 新 生代 玄 武 岩活 动 时 代 及 基 本特 征
赤峰 地 区新 生代 玄武 岩 , 主要 分 布于 赤 峰 市至 西 拉木 伦 河南 岸 的广 大 地 区 , 向北 西 经 克什 克 腾旗 与著名 的晚更 新 世 阿 巴嘎 玄 武岩 相 接 , 向西 与 河北 省围场县 的汉 诺坝组 玄武 岩连为一 体 ( ) 王鸿祯 图1 ( 等 ,9 3 。 关于玄 武 岩时 代和地 层划 分 问题 , 今 18 )但 至
新 世 晚 期 旋 回 (~ 1 6 0Ma { 新世 旋 回 ( Ma 和 更 新Ma = 一 步 结 合火 山 岩 空 间分 布 以 及 )进 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揭示 了新 生 代火 山 活动 由南 东 向北 西逐 渐 变新 , 浆 来 源 逐渐 加 耀 的 规律 。 岩 关 键 词 新生代玄武岩 时空分布 赤峰 内 蒙 古
1 蒙 古 第 十 地 质 矿 产 勘 查 开 发 院 , 峰 2 0 5 )北 京 大 学 地 质 学 系 ,0 8 1 J内 赤 0 4 0 ;2 1 0 7
内 容 提 要 本 文 首 趺 对 内 蒙 古 赤 峰地 区 新 生 代火 山活 动 旋 回 进 行 了 捌 分 , 括 渐 新 世 旋 回 (4 3 ) 中 包 2 ~ 3Ma ;
中国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研究(4)

中国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研究(4)胡经国三、中国东北部㈠、大兴安岭玄武岩1、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
它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
大兴安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多公里,均宽约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2.72万平方公里。
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类由北区碱性系列玄武岩和南区亚碱性系列玄武岩组成。
其主要活动时期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在时间和空间上显示大体呈北北东向展布的环状“热向斜构造”。
北区碱性系列玄武岩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其丰度类似于板内碱性玄武岩;但是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这一特点又类似于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
南区亚碱性系列玄武岩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类似于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但是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程度又类似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
由此可见,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系列显示出具有地球化学双重性,也就是既有板内特征又有火山弧特征,既有富集特征又有亏损特征。
这种地球化学双重性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存在若干不同性质的地幔源,包括富集性的、亏损性的和过渡性的地幔源。
解释一个地区存在多元地幔源区模式的最佳方案,是地幔柱方案。
这种包含富集成分和亏损成分的地幔柱源区的形成,与古生代地质时期古亚洲构造域闭合过程中俯冲洋壳与亏损地幔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和地球化学过程有关。
链接:古亚洲构造域古亚洲构造域(Palao Asian Tectonic Domain)是指在古亚洲洋动力体系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域。
它是一个古生代构造域,控制中国古生代的大地构造发展和矿产分布规律。
它包括萨彦-额尔古纳造山系、天山-兴安造山系、乌拉尔-南天山造山系、昆仑-祁连-秦岭造山系以及挟持于其间的塔里木准地台和中朝准地台等。
中国12处玄武岩柱状节理地质奇观!

中国12处玄武岩柱状节理地质奇观!不看不知道,原来国内有这么多玄武岩地质奇观!尤其在沿海地区居多,浙江境内有四五处,福建、广东、香港、台湾均有分布,比较有名气的如香港西贡石柱、南京六合桂子山、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林进屿、南碇岛)、浙江临海桃渚、云南腾冲柱状节理等。
关于柱状节理柱状节理是比较均质的岩浆在冷凝过程中,由于均匀的冷却、收缩而裂开成规则呈六边、五边形的裂缝,从景观意义上一般称为火山岩石柱,均垂直于熔融体的冷却面,即垂直于熔岩层面或岩颈的接触面。
一般认为:它与冷却面上等距离收缩中心发育有关。
玄武岩中发育柱状节理,习惯称为熔岩石柱。
1香港西贡石柱香港国家级地质公园包括西贡火山岩园区和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每个园区内各有四个景区,粮船湾是火山岩园区景区之一,沿岸一带布满排列整齐、近乎垂直高耸的多边形(通常为六角形)火山岩柱,其中花山沿岸拥有高达100米的香港最高的火山岩柱。
2南京六合桂子山(以及马头山、瓜埠山)六合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城南10公里处,桂子山“石柱林”,占地面积15公顷,陡壁高达30多米,全部由直径40-60厘米的六边、五边形石柱组成,极为壮观。
桂子山石柱林高可百米许(露出面约40米),是我国较早被引起重视和保护的地区;马头山石柱林经采石揭露,石柱排列有序,错落有致,呈迷宫式石柱林;瓜埠山经采石揭露出独特形态的石柱,从约70 米山顶石柱呈放射状扇形直达地面,其顶部为岩决状火山渣,构成犹如“雄狮之塔”。
3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林进屿、南碇岛)林进屿,位于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林进屿火山地貌属于新生代陆地间断性多次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有柱状节理玄武岩景观,有不同规模古火山口无根火山气孔群景观和海蚀熔岩湖、熔岩洞景观等。
南碇岛是一座椭球形的火山岛,面积更小,仅仅是林进屿的一半。
从香山半岛眺望,林进屿和南碇岛犹如一对姐妹岛,一前一后排列在海上。
全岛由140万根支柱状节理极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石林构成。
西秦岭地区晚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其意义_李晓勇

西秦岭是秦岭造山带的组成部分, 它西连东昆 仑造山 带, 北接祁连 山造山带, 处 于古亚洲构造 域、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汇的特殊地 段 [ 1] 。本次研究 在西秦岭地区发现 一套晚中生代 类似 O IB的 基性玄武岩, 通过对该 套火山岩的研 究, 有助于获得对西秦岭碰撞后变形、变质活动、 热演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新认识。 1 火山岩地质学特征
图 3 西秦岭 晚中生代火山岩 Sr- N d同位素关系图解 DM 和 H IMU 数据引自 [ 3]; H awa iiO IB 数据引自 [ 2]
F ig13 ( 87 Sr /86 Sr) i vs ENd p lo ts o f la te M esozo ic vo lcanic rocks inW estern Q in ling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广东广州510640在西秦岭地区发现一套晚中生代玄武岩其地球化学成分类似ib的特征暗示该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源区来源于软流圈其起源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这为全面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演化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
第 45卷 第 3 期 2006年 5月
LI X iao-y ong1, FAN L i-yong2 ( 1. H unan Un 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Zhuzhou 410008, H unan, Ch ina; 2. Guangzhou Institute o f Geochem istry, Ch inese A cadem 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 ina)
镜泊湖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划分及地球化学特征

镜泊湖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划分及地球化学特征摘要:首先对镜泊湖地区的地质概况进行简要介绍,重点讨论新生代玄武岩划分及地球化学特征。
关键词:镜泊湖地区;新生代玄武;划分;地球化学特征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170-010 引言镜泊湖地区玄武岩作为我国东部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和玄武岩带的一部分,前人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不同程度研究[1-4]①②。
本次对镜泊湖地区新生代的玄武岩划分为四个期,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区玄武岩是同源的,地幔源区是相对均一的。
1 地质概况与火山岩的分期研究区位于吉黑华力西晚期褶皱带上,抚顺—密山深大断裂带呈北东向从本区穿过,成为本区新生代玄武岩的主要通道。
本区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时间延续很长,从老第三纪晚期至全新世均有玄武岩出露,形成厚达100-300m的新生代火山岩带。
前人对新生代玄武岩的分期和时代归属、岩组的划分和对比各家意见不一[1-4]①②。
本次根据玄武岩之间发育的沉积地层和地貌显示的先后关系、结合玄武岩同位素年龄值将本区玄武岩划分为四个期。
第Ⅰ期玄武岩(βE3):出露在研究区东南边缘部,常以平台状、穹状、帽状覆盖在高山之上,称为“高位玄武岩”,岩性以碱性橄榄玄武岩、辉橄玄武岩为主,最大厚度达193m,覆盖在上白垩统紫红色砂砾岩及煤系之上。
湖北村、平顶山东侧下部玄武岩本次分别测得K-Ar法年龄值(经地科院地质所测试中心测试,以下均相同),为29.23±0.75Ma、24.31±1.45Ma①。
相当于晚渐新世,于宏斌等称为船底山组[4]。
第Ⅱ期玄武岩(βN1):出露在研究区东南部,常以盾状、桌状位于山体的顶部,岩性以碱性橄榄玄武岩、辉橄玄武岩为主,最大厚度达45m,多数覆盖在上白垩统紫红色砂砾岩及煤系之上。
马莲河西沟、平顶山西侧上部玄武岩本次分别测得K-Ar法年龄值为21.86±0.86Ma、13.59±0.9Ma①。
实验七综合实验:玄武岩的成分与结构成因分析

实验报告编写提纲
• 题目:汉诺坝玄武岩的成分和结构成因分析 1. 地质概况(分布图) 2.玄武岩的岩相学特征
2.1玄武岩的成分与结构(镜下素描图) 2.2 捕虏晶与斑晶的区别:形态、结构和变形 3.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与岩石系列(定名和系 列划分图--SiO2-(Na2O+K2O)) 4. 地幔橄榄岩包体的岩相学特征(镜下素描图) 5. 汉诺坝玄武岩的岩浆来源(橄榄岩包体证据)
超镁铁质岩的分类
橄榄石
纯橄岩
90
斜方辉石岩 二辉石岩 单斜辉石岩
橄榄斜方辉石岩
40
斜方辉石岩
10
斜方辉石
二辉橄榄岩
橄榄岩
橄榄单斜辉石岩
橄榄二辉石岩
辉石岩
10
二辉石岩
单斜辉石岩
单斜辉石
3.2 典型结构 A.变质变形结构
原生粒状结构: 碎斑结构: 等粒结构:镶嵌等粒
B. 火成结构及部分熔融结构 粗粒镶嵌结构、包含结构 橄榄岩中出现熔融囊状体、Cpx出现海绵边、
58 19500 4934 16200
B-01 51.01 1.77 15.10 11.30 0.14 6.87 9.04 3.10 0.99 0.28 1.05 0.20 99.60
60 8215 1223 10620
B-02 50.30 1.90 14.99 11.90 0.12 6.65 9.61 3.06 0.98 0.31 0.98 0.80 99.82
4. 支霞臣,冯家麟. 汉诺坝玄武岩的地球化学. 刘若新主 编,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地震出版社, 1992,114-1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文档格式样板胡经国㈡、山东地区玄武岩1、山东东部晚白垩世玄武岩40Ar-39Ar定年结果表明,胶莱盆地大西庄碱性玄武岩的形成年龄为73.5±0.3 Ma。
玄武岩的εNd (t)值为+7.5~+7.6,表明原始岩浆来源于亏损软流圈地幔,形成深度在65~95 km之间。
该玄武岩中含有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捕虏体,橄榄石的Fo值为88~89,平衡温压估算为T=1010~1140℃,P=2.0 Gpa,稳定深度在65 km左右。
山东晚中生代(110~125 Ma)幔源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华北地块南缘富集岩石圈地幔普遍存在;而大西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幔源捕虏体的平衡温压显示,该地区73 Ma时期的岩石圈厚度和中国东部新生代的一致,捕虏体矿物化学成分显示岩石圈地幔具有新生的性质,说明中国中东部岩石圈的减薄发生在大约120 ~73 Ma之间。
2、鲁西费县中生代玄武岩鲁西费县中生代玄武岩形成于119 Ma,为碱性玄武岩。
在该玄武岩中含有丰富的幔源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捕掳晶。
其中,橄榄石捕掳晶体具有环状裂纹,其Mg#值介于90.0~93.0之间,平均为91.5;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捕掳晶具有特征的反应边,斜方辉石的Mg#值介于88.0~93.5之间,平均为90.4;单斜辉石的Mg#值介于86.0~91.7之间,平均为88.4。
捕掳晶的矿物成分特征类似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橄榄岩的矿物成分特征。
这暗示捕掳晶应为寄主岩浆上升过程中捕获的地幔橄榄岩物质,并且反映了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特征。
费县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地幔原生岩浆的特征;其高I Sr、低εNd(t)和亏损高场强元素等特征,应与断离的俯冲板片(苏鲁造山带中的榴辉岩)与软流圈物质的混熔有关。
链接:I SrI Sr=87Sr/86Sr,即I Sr等于Sr的同位素87Sr与86Sr的比值。
3、山东沂水、临沂玄武岩山东省沂水圈里乡玄武岩呈波浪状分布于全乡35平方公里范围内,其玄武岩储量达350亿吨左右。
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境内也分布有大量品质优良的玄武岩。
㈢、江西地区玄武岩1、赣中地区早中生代OIB型碱性玄武岩通过40Ar/39Ar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赣中地区安塘组上部,厘定了早中生代OIB型碱性岩浆作用。
研究表明,位于赣中安塘组上部的玄武岩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形成于168Ma,具有狭窄的元素同位素变化范围,地壳混染作用不明显,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作用。
其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Nb/La=1.4~1.5,Ce/Pb=21~25,Nb/U=42~45,εNd(t)=+5.22~+6.58,(87Sr/86Sr)I=0.703 13~0.70336,具有Hawaii-OIB型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是含石榴子石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
其起源与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
这为华夏陆块早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链接:(87Sr/86Sr)I(87Sr/86Sr)I=I Sr=87Sr/86Sr,即I Sr等于Sr的同位素87Sr与86Sr的比值。
㈣、浙江地区玄武岩1、浙江嵊新盆地玄武岩浙江地区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嵊新盆地嵊州和新昌一带。
从地质分期来说,该玄武岩形成的地质年代属于第三纪。
通过对该玄武岩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那个时期的古环境和古气候以及古地理演变特征,关键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断今后的地质变化,预测地质灾害等。
遗憾的是,因为地震、流水侵蚀以及人为原因,不少玄武岩岩体已经遭到破坏。
现在嵊州境内的玄武岩分布已经比较零星分散。
从崇仁到市区这一带的玄武岩还保留得相对较为完整,但是也因为采矿等因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㈤、安徽地区玄武岩1、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玄武岩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玄武岩资源丰富,大量分布于地处明光市城西街道办事处地区。
区内307、309省道、104国道、蚌宁高速公路、津沪铁路贯穿全境。
西徐工业区砂石专用码头可停靠500吨船只直航长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现已探明玄武岩远景储量1.68亿吨,探明可采储量3400万吨;在皖东地区储量最大。
玄武岩年开采加工量达100多万吨。
经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科学技术检测,评定为国家一级玄武岩。
玄武岩是生产铸石的主要原料。
铸石具有较高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耐酸性能,具有较大的硬度和机械强度,广泛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纺织和轻工等工业部门。
玄武岩是生产玄武岩纸、石灰、火山岩无熟料水泥、装饰板材、人造纤维的原料,还是陶瓷工业中的节能原料。
㈥、河南地区玄武岩1、河南省洛阳市蔡店乡玄武岩河南省洛阳市蔡店乡玄武岩呈大小圆块状,储量大,在地表以下50厘米左右分布广泛,分布深度可达百十余米。
其岩石呈墨黑色,品质优良。
经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地堪实验中心、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按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进行了检验。
其检验结果表明,该玄武岩石料具有硬度大、强度高、耐磨性好、抗滑系数大,与沥青粘结力强等特点,符合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要求,是高等级公路路面、机场跑道、铁路道砟的最佳石料。
㈦、广西地区玄武岩1、桂西晚古生代玄武岩在桂西一带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的晚古生代玄武岩,具有与峨眉山溢流玄武岩中高钛(Ti)玄武岩相似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
有关作者对区内典型火山岩剖面的关键层位玄武岩样品,进行了高精度全岩40Ar/39Ar和SHRIMP锆石U-Pb定年测定。
结果表明,阳圩剖面上部、玉凤和民安剖面下部的玄武岩的地质年龄分别为253.6±0.4Ma、255.4±0.4Ma和256.2±0.8 Ma。
阳圩剖面上部玄武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53.7±6.1 Ma。
结合峨眉山溢流玄武岩区已有年代学资料认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最早启动于大约260 Ma;该火成岩省的大规模快速喷发发生在253~256 Ma;251~253 Ma的中酸性岩石代表该火成岩事件的晚期产物。
峨眉山火成岩省自启动到消亡的时间范围变化于251~260 Ma间,大致耦合于Guadalupian末与P/Tr边界的环境突变和生物绝灭。
桂西晚古生代玄武岩精细年代学的确定,为厘定峨眉山火成岩事件的主体喷发时代、以及理解峨眉山溢流玄武岩中高钛(Ti)玄武岩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地幔柱动力学机制提供了资料。
链接:大火成岩省大火成岩省是指连续的、体积庞大的火成岩(包括铁镁质和长英质火成岩)所构成的岩浆建造,包括大陆溢流玄武岩、火山被动陆缘、大洋高原、海岭、海山群和洋盆溢流玄武岩;大火成岩省的分布面积往往大于0.1×106 km2,岩浆体积大于0.1×106 km3,短时间喷发(约1~5百万年)的岩浆体积占整个火山活动岩浆体积的比例超过75%。
目前,地质研究表明,有些大火成岩省现在还是完整的,如印度的德干暗色岩(Deccan Traps),而有些大火成岩省则被板块构造运动所肢解,如中大西洋火成岩区域(CAMP)分布在巴西、北美东部、非洲西北部。
中国幅员虽然辽阔广大,但是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认为,中国只有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meishan Traps)。
但是,通过近年来对塔里木盆地火山岩的多方面研究,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已开始被学术界认可。
链接:峨眉山玄武岩省峨眉山玄武岩(EmeishanBasalt,或OmeishanBasalt)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
它分布于中国西南各省,如川西、滇、黔西及昌都地区等。
其命名地点在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玄武岩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
分布于中国西南三省(云南、贵州、四川)的峨眉山玄武岩是中国唯一被国际地学界认可的大火成岩省。
其成因与地幔柱活动有关。
自地幔柱理论提出以来,对峨眉山玄武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链接:Guadalupian瓜德鲁普统(Guadalupian),为一地层单位,它以美国德克萨斯州与新墨西哥州接壤的瓜德鲁普山的地层为标准;与之相应的地质年代为瓜德鲁普世或瓜德鲁普时期。
链接:P/Tr边界二叠纪/三叠纪(P/TR)灭绝事件,俗称为地球生命大灭绝的二叠纪末期或二叠纪大绝灭。
它大约发生在2.52亿年前,形成了二叠纪和三叠纪地质时期以及在古生代和中生代之间的边界。
它是地球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之一,高达96%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被灭绝。
同时,也是昆虫的唯一已知的物种大灭绝;大约57%的昆虫,占昆虫所有属的83%被绝种。
所以,地球上这么多的生物多样性丢失了,地球上生命的恢复期比其他任何灭绝事件之后的恢复期显著地需要更长的时间,可能长达10万年。
㈧、福建地区玄武岩1、福建宁德市福鼎市白琳大嶂山玄武岩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白琳大嶂山玄武岩储量达50000万立方米。
其玄武岩体裸露地表;岩石呈墨黑色,色调凝重高雅。
这里的玄武岩是中国全国罕见的高级建筑板材。
这里是全国建筑石材基地之一,被国务院建材总局命名为“福鼎黑”。
㈨、海南地区玄武岩1、海南地幔柱与南海形成演化相关文献指出,东南亚上地幔地震层析成像研究表明,海南岛周围地下深部存在地幔柱,近于垂直的低波速柱体位于海南岛及南海之下,从浅部向下穿越深660 km的不连续面处(上、下地幔的分界面),并且一直延伸到深1900 km处。
南海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雷琼半岛、海南岛、北部湾盆地、广西北海涠洲岛以及中南半岛等地。
该地区分布有一定量的新生代碱性玄武岩。
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数据显示出OIB型玄武岩的特点,并且具有DUPAL异常,表明其源区较深。
此外,由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橄榄石-流体平衡所推导的南海海底地幔潜在温度(1661℃)位于夏威夷热点(1688℃)与冰岛热点(1637℃)相应值之间,为海南岛地幔柱的存在提供了岩石学及矿物化学方面的约束。
以上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及矿物化学方面的证据,以及数字模拟实验资料表明,在海南岛及其邻近区域之下存在地幔柱。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南海形成演化的初步模型:(1)、50~32 Ma,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碰撞及其所导致的太平洋板块后退的综合效应,为南海地区提供了一个伸展环境,进而为地幔柱物质的上升提供了通道;(2)、32~21 Ma,当地幔柱柱头到达软流圈时,由于侧向物质流与扩张中心发生相互作用,促进了南海的扩张,并且在26~24 Ma期间发生了洋脊重新就位,使扩张中心从原来的18°N附近(即现今西北海盆的中心)调整到15.5°N附近(即现今的东部亚盆);(3)、21~15.5 Ma,随着地幔柱效应的逐渐增强,热点-洋脊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烈,在大约21 Ma发生了洋脊的再次重新就位事件,诱发了西南海盆的扩张;(4)、15.5 Ma~现在,由于印澳板块前缘与巽他大陆碰撞,使得南海大约在15.5 Ma停止扩张,并且沿着南沙海槽及吕宋海沟向菲律宾岛弧及巴拉望地块之下俯冲,而南海热点继续活动,直到第四纪还有碱性玄武岩喷出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