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训练】 庄子“虚己”的人生智慧—解析、导写、范文

合集下载

庄子人生智慧解析

庄子人生智慧解析

庄子人生智慧解析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邃独特,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智慧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了启示和指导。

本文将从庄子的人生态度、自由观、修养方法等方面进行解析,揭示庄子哲学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意义。

一、人生态度:放弃功利追求自由庄子提倡放弃功利的追求,让人们从传统的约束和期望中解放出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

他以「逍遥游」来比喻人生,在自由游离的状态中体验生命的美妙。

这种人生态度教导我们不要过度追逐功名利禄,而是要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二、自由观:身心合一获得自由庄子强调身心合一,人们应该放松身心,达到「自然」的状态。

他认为,人的内心应该超越外在世界的干扰,与自然融为一体。

只有达到了这种自由状态,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

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处于高压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中,庄子的自由观对我们提供了一种寻求内心平静与解脱的方向。

三、修养方法:解放心灵寻求人生真谛庄子主张通过修养心灵来获得对人生真谛的理解。

他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在,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他认为人的情感应该超越喜怒哀乐,达到超然洞察的境界。

通过修炼内心,使自己获得内在的平静和去除杂念的能力。

四、人生智慧:享受当下,随遇而安庄子注重人的当下,他倡导人们应该充分珍惜现在的时光,而不是过度沉溺于过去或未来。

他以「胡蝶梦」来形容人生的虚幻和短暂,他认为人应该享受现在的生活,珍惜每一个瞬间。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忙碌的工作和各种压力所困扰,庄子的智慧提醒我们应该学会随遇而安,享受当下的美好。

五、现代生活意义:拥抱自由与智慧庄子的人生哲学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扰,庄子的人生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惑和迷茫,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庄子倡导的放下功利追求自由的态度、强调身心合一的自由观、通过修养心灵寻求真谛的修养方法,都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总之,庄子的人生智慧深深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哲学思想,他的思想与现代生活相吻合,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追求幸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庄子的思想高二作文精选5篇

庄子的思想高二作文精选5篇

庄子的思想高二作文精选5篇初识庄子,是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平平淡淡的语气,却在我心中勾勒出清晰的痕迹。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庄子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庄子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庄子在闲静的午后静卧,他微闭的双眸和上翘的嘴角,正展示着他欢悦的梦境。

恍惚间他身后长出一对翅膀,庄周化作栩栩蝴蝶飞舞在天地之间。

然而豁然梦醒,庄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发现自己是睡在床上的庄周,但那只在梦魇里飞翔的蝴蝶却再也挥之不去。

于是这位质朴到纯真的哲学家开始怀疑,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我是庄周?还是蝴蝶?他住在穷乡陋巷,斜阳草树之中,享乐天年,布衣芒鞋,鼓盆而歌。

倘若用笔勾勒庄子,应当用近乎白描的悠闲飘渺的线条画他的衣纹,用灵动疏放的墨色写他的鬓发,他厌恶乱耳的五音,迷目的五色而钟情于自然的高山流水风吟虫唧。

他啸傲山林,怜花惜草,他淡泊名利,息交以绝游,知道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不如鱼之相忘于江湖。

知道繁华落尽必为凋零,故自然而生,自然而死,无欲无求。

他的精神高高地飞翔在污浊不堪的泥沼之上,那是何等博大而辉煌的垂天之翅,他驱散着人类贪欲,残暴和自大的阴霾。

庄子的思想是那样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文字,悠然而至,带来林林总总自然的生命与言说,欢焉而去,留下了深邃广博的宇宙苍穹,以及,美和自由的人生。

美是什么?美在哪里?难道是世俗彩绘的国栋雕梁?是精致的陶瓷或墓葬的装饰?是五弦妙手弹奏的音乐?去吧,去吧,这都不是。

这些矫伪的艺术,在庄子看来都是恶俗的,不堪的,不可容忍的,真正的美存在于天地之间,是没有经过人工雕凿,天然淳朴的存在。

显然,庄子追求的是一种没有经过人破坏的天地醇和之美,一种纯真不加矫饰的自然之美。

而一切人为之美的艺术,不过是一些摧残事物本性矫伪之作,这些东西与人为天性相执拗,必除之而后快。

“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庄子的美,是彻底的真和朴,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朋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的智慧作文5篇

庄子的智慧作文5篇

庄子的智慧作文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教师总结、学生总结、企业总结、活动总结、党建总结、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teacher summaries, student summaries, enterprise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party building summari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庄子的智慧作文5篇作文可以培养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和责任感,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庄子的智慧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对庄子的认识作文800字

对庄子的认识作文800字

对庄子的认识作文800字庄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创立了道家“自由无为”思想,对后世的哲学、文化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哲学思想就如同一束光,闪烁着智慧,指引着古之至圣者和后世的人们,给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中心思想:自由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庄子的思想有许多含义,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由无为”思想。

他认为人生来自天道,应该顺应天道,追求自由和无为。

自由就是追求自己的真我,无为则是不想着往外去做事情,而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思想、行为都应该是出于自由的选择,而不是受到别人的利诱或者强制。

同时,庄子也认为凡事要以物为根,不要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而应该保持平衡,对待成功和失败都要心态平和,不断追求心境的安慰。

例证:蝴蝶梦、朝闻道、夕死可矣庄子著名的比喻“蝴蝶梦”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在庄子看来,人类正常的是“醒”态,但人生有时会有“梦”一般的状态,可有可无。

他比喻人生像蝴蝶一样短暂而美好,如同一个梦境般的存在,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自由无为,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生命。

这个比喻形象生动而深刻。

在庄子的经典《逍遥游》一书中,他还提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观点。

此话意指,想要完美地体验人生,人必须在其中寻找道,而到了生命即将结束时玩耍到极致。

这是庄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他认为,能够真正遵循自己的心灵,关注自己的舒适和幸福,才能正确地过自己的一生。

语言表达:简洁流畅、语言得体庄子的语言简洁、明晰,但既有哲学上的深意,又富有文化底蕴。

他以故事、象征、比喻为主要表达方式,使意思更显得深刻。

在词汇运用上,庄子使用的比喻具有深刻的思想、事理和哲理。

他的语言措辞得体、妙想天开,既具有感染力,又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性。

思考角度:深度剖析,在具体实践中理解庄子哲学从庄子的思想中,我们能够窥见他对自由和无为的重视、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生命的深思。

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深度剖析庄子的哲学,理解他的思想观念,并通过具体实践中了解并读懂庄子。

庄子人生影响人生哲学范文.docx

庄子人生影响人生哲学范文.docx

庄子人生影响人生哲学范文庄子是我国传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而部分人们却长时间将庄子的生命哲学曲解成为消极的阿Q精神。

然而,在深入解读庄子的思想内涵时,发现庄子的人生哲学非常丰富,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重要。

一、豁达的人生境界,超脱生死之困生与死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庄子对短暂生命所进行的深入感慨充分说明了对实际生活和生命的一种肯定,这与原始佛教中始终认为生活和生命就是苦难的,所以常常会认为人生就是一种憎恶和负担。

然而,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则存在将人从困境中超脱出来的意向。

这种超脱指的并不是乞求人对感性存在的一种永生,而主要是将对人的感性认知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庄子对待人生的生死始终以一种洒脱的态度来面对,所以在庄子人生的最后一刻的时候,对要厚葬他的弟子说道:“他将以天地作为棺材,将日月星辰作为陪葬的珠宝,将天地间的万物作为他陪葬的礼物”。

这可以充分看出庄子对于生死的一种豪迈的气概。

然而,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生与死有着非常执着的看法,常常因惧怕死亡而增加自己的精神压力,从而增加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牵绊和苦楚。

因此,中学生可深入感悟庄子对生死的态度,以便能够从精神上获得解脱。

只有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悟人生,真正豁达看开,才能够深入体会到生的意义,才愿意努力奋斗[1]。

这样当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快乐的时候,便能够非常坦然的面对死亡。

由于当前大部分中学生的心灵都非常脆弱,所以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战胜脆弱,从精神上真正坚强起来,则需要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积极感悟生命的真谛所在。

二、自由的精神之境,超越物欲之困在庄子的思想中,明确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所谓无己主要指的就是不需要受到物质的拖累,或者是不被物质所奴隶。

所谓无功和无名主要指的就是人们不用过于追求功名利禄。

这些就是告知人们需要用淡泊的心态来面对实际生活中的一切。

荣华富贵只不过是生命中偶然所得到的物质,并不是指性命以内的东西,所以物质的东西并不是永恒的,而“道”才是我们生命中的东西,只有我们不断的追求“道”,才能够真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话题作文 关于庄子的高考作文(5篇)

话题作文 关于庄子的高考作文(5篇)

第一篇:庄子告诉我们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你该何去何从?庄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知名学者,就是因为他的大境界,大智慧,以及他与众不同的对事物的见解和独特眼光!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胡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开始的。

虽然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诗句挺特殊。

后来才明白这个典故出自是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末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小故事的文章。

庄子一辈子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

能言善辩的他,尤其善用语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与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时常令人瞠目结舌,又能让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他并非衣食无忧的。

他的生活十分贫困,甚至到了处处求人,等米下锅的地步。

但它贫而不穷,他并不会因为肉体上的满足而满足,他的满足是高于寻常人的,是精神层面的!正因为他勤于思量人生,使他心中充满喜乐。

往往喜乐,即使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又如何?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最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实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声碌碌而无为。

世间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之小,也同样我们所想。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一个人,若要达到庄子那种旷达的大境界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学习者把眼光放长远,尽量开阔心胸。

庄子告诉我们:不要去羡慕别人。

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彻底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我认为,我们可以羡慕别人,因为人之长兴许正是吾之短。

话题作文关于庄子的高考作文(5 篇)话题作文关于庄子的高考作文(5 篇)。

庄子的思想高二作文精选5篇

庄子的思想高二作文精选5篇

庄子的思想高二作文精选5篇初识庄子,是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平平淡淡的语气,却在我心中勾勒出清晰的痕迹。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庄子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庄子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庄子在闲静的午后静卧,他微闭的双眸和上翘的嘴角,正展示着他欢悦的梦境。

恍惚间他身后长出一对翅膀,庄周化作栩栩蝴蝶飞舞在天地之间。

然而豁然梦醒,庄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发现自己是睡在床上的庄周,但那只在梦魇里飞翔的蝴蝶却再也挥之不去。

于是这位质朴到纯真的哲学家开始怀疑,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我是庄周?还是蝴蝶?他住在穷乡陋巷,斜阳草树之中,享乐天年,布衣芒鞋,鼓盆而歌。

倘若用笔勾勒庄子,应当用近乎白描的悠闲飘渺的线条画他的衣纹,用灵动疏放的墨色写他的鬓发,他厌恶乱耳的五音,迷目的五色而钟情于自然的高山流水风吟虫唧。

他啸傲山林,怜花惜草,他淡泊名利,息交以绝游,知道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不如鱼之相忘于江湖。

知道繁华落尽必为凋零,故自然而生,自然而死,无欲无求。

他的精神高高地飞翔在污浊不堪的泥沼之上,那是何等博大而辉煌的垂天之翅,他驱散着人类贪欲,残暴和自大的阴霾。

庄子的思想是那样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文字,悠然而至,带来林林总总自然的生命与言说,欢焉而去,留下了深邃广博的宇宙苍穹,以及,美和自由的人生。

美是什么?美在哪里?难道是世俗彩绘的国栋雕梁?是精致的陶瓷或墓葬的装饰?是五弦妙手弹奏的音乐?去吧,去吧,这都不是。

这些矫伪的艺术,在庄子看来都是恶俗的,不堪的,不可容忍的,真正的美存在于天地之间,是没有经过人工雕凿,天然淳朴的存在。

显然,庄子追求的是一种没有经过人破坏的天地醇和之美,一种纯真不加矫饰的自然之美。

而一切人为之美的艺术,不过是一些摧残事物本性矫伪之作,这些东西与人为天性相执拗,必除之而后快。

“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庄子的美,是彻底的真和朴,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朋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走近庄子初二作文800字5篇

走近庄子初二作文800字5篇

走近庄子初二作文800字5篇庄子,永远是那样逍遥。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的发扬人,著有《逍遥游》,一生逍遥自得,无拘无束。

庄子淡汩名利,拒绝利诱,乱世之中,独做清流。

当群侯争霸天下时,庄子不愿同流合污,便隐居山林专心著书,他将“贵生,为我,达我,忘我”归结为道我合一。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走近庄子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走近庄子作文1在我的认知中,庄子是一个冷静、豁达、超凡脱俗的人。

他的豁达逍遥并不是像阿Q那样逃避一切,而是看淡一切。

庄子的豁达逍遥是在经过一番磨难,心智进步后的豁达,是在经历挫折后才体验到的自由。

这一份心智让庄子的人生变得超凡脱俗,注定他的一生会在不凡中度过。

而反观21世纪之现代人,缺少的恰恰就是一颗豁达的心。

人们似乎都急功近利,人心不古。

只知道大步向前赶,而忽视了路上的美丽风景。

人们因此常常抱怨活得累,锦衣玉食却索然无味,不知幸福在哪里。

其实,我们还有庄子!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无妨,你也许看不到树叶从枝头落下,但你可以去听空气的声音,那里有庄子所说的“天籁”可能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空山密林之中,当你在流动的水中听出一份安静,在鸟语花香的宁和中获得一丝欣喜,你就是体验到了生活的美,你就是遇到了庄子!然而现实中总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庄子那样既“出世”又“入世”的。

既要奋斗,又不注重结果,几人能有这样的心境?我想,我还做不到!我努力学习,为的就是那一份结果。

每当收获与付出不成比例时,就掉入纠结与烦恼中了。

因此,我佩服庄子!庄子的心性注定了他的不凡,他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圣人,却没有几个朋友。

据说在惠子死后,庄子就孤独一人了,再也没有人和他斗嘴了,再也没有人和他谈人生了,自然也不会再有“濠上之辩”了!他的不凡注定他要寂寞一生,不入俗世之人,又怎会食“人间烟火”呢,普通人又怎会读懂他呢?所以圣人是注定要孤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训练】庄子“虚己”的人生智慧—解析、导写、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庄子·山木》篇中有一个故事:有人在划船渡河,一艘空船与他的船相撞,即使他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也不会变得愤怒。

如果他看到有人在船上,就会大声嚷嚷让其让开;倘若对方不理,他则会再三叫喊,并开始咒骂。

船上无人,他不骂;船上有人,他便开骂了。

人若能不以自我为中心,虚怀若谷地生活在世上,什么能够伤害到我们呢?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人文底蕴:审美情趣、人文积淀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

材料中“划船渡河”的人撞上有人船、无人船态度截然不同,追究其原因是他以自我为中心,即不能虚怀若谷地生活在世上”,考生必须围绕材料中这个人的态度去分析评价,并指出应该怎么做,若脱离材料即是跑题。

2.立意限制。

题目在叙述完材料后有一句总结:“人若能不以自我为中心,虚怀若谷地生活在世上,什么能够伤害到我们呢?”这是命题人的引导语,即命题人已经为材料设定好最佳立意,考生要能读懂命题人的价值判断。

3.本题目是一则寓言,考生要能由此挖掘出社会人生的深刻道理,不能浮于表面,就空船说空船,泛泛而论。

开放性
1.“人若能不以自我为中心,虚怀若谷地生活在世上,什么能够伤害到我们呢?”命题人的这个立意可以辐射出几个方面的立意,可以分析:人为什么要虚己?虚己有什么好处?不虚己会有怎样的害处?怎么虚己?可以选择写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但中间要提及谦虚;亦可以说多一份律己,少一份放任。

只要围绕人要谦虚和谐地生活行文就算符合题意。

2.组织材料、联想思考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引用庄子或其他道家言论来证明观点,体现自己的人文积淀;也可以列举“虚己”和不“虚己”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既可借助生活中“虚己”的实例证明,也可以“虚己”指导现实生活。

3.文体是自由的,考生可以感性陈述或理性表达。

【解题】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

从内容上看,只要围绕材料,紧扣后面一句总结进行分析论证即可,即用实例证明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虚怀若谷地生活;也可以分析虚己的原因、介绍虚己的方法、讲明虚己的好处等。

本题目审题难度不大,但要想写深刻亦非易事。

考生欲得高分,需在思维层面和人文积淀上下功夫。

【参考题目】
1.“虚怀若谷”,畅游人生
2.任己,律己,虚己
3.虚己处世,人生和谐
4.掌控情绪,虚己有益
……
【范文展示一】
虚己处世,和谐必至!
人划船渡河,如果与空船相撞,他会不了了之;如果与有人的船相撞,他会大喊大叫,甚至高声咒骂,为什么?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作祟。

如果保持一种“虚己”的心态,便可悠然自在地遨游天地间。

正所谓虚己处世,和谐必至!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像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

虚己之人有利于人但从不声张。

在我看来,虚己是一种态度,虚己的对象无非上天、他人:面对老天给与的,虚己之人坦然接受;他人给与的态度情绪,虚己之人不愠不怒,即谦逊地对待所有人和事。

怎么理解?
水是什么颜色,我们总是回答蓝色,因为清澈之水比比皆是。

其实它本无色,加入红色它就是红色,用绿色瓶子装起来就成了绿色;虚己之人亦如此,当老天给他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时他会恬然享受。

当老天给他以“山重水复时”时他也会坦然前行,他们一切随遇而安,一切坦然面对。

这让我想起庄子,他用“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为我们描绘了绝对自由的逍遥之境,让我们有了一个精神家园——“逍遥游”,于是鲍鹏山誉庄子为“一棵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所以,当你怀着虚己之态面对命运时,你能保
持良好的态度,不会与人纷争,平和之心、和谐之境自然而得。

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当他人恶语相向时,如果我们烦躁痛苦,这就是对我们的伤害;如果还之以不理不睬,就是虚己。

因为叔本华说: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像跟一块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

正如材料所说,与其大声责备让自己情绪失控,让自己身体小恙;不如虚己,让我们刀枪不入!
换言之,计较别人的态度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所以我们要顺遂内心,做自己该做的。

前段时间曝光的明星收入让很多人愤愤不平,但南仁东照样组装测试天眼,袁隆平照旧研究水稻种植,感动中国人物同样层出不穷,为什么?因为他们一心研究专注科技,把为人类做贡献放在了第一位,往深处说,他们虚己,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如果人人都计算着付出与收获,《爱的奉献》将成为历史;如果人人都斤斤计较,社会将不得安宁。

范仲淹说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们要时刻保持虚己之态,脚踏实地地律己,尽力克制不任己,才能处理好一切事务!因为我们是群居者,如果放任自己,必将给他人带来痛苦和灾难。

怒路族、座霸让人心生厌恶。

反之,如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必将使社会和谐美好。

朋友,请多一份律己,少一份任己!请保持虚己之态,坚守人生理想的高度!
【范文展示二】
虚己以游世
一个人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情急之中的大声呼唤却无
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一腔怒气全都消失了。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这个人究竟是在和谁生气?是对一场事故的情急吗?是对另一个船主人瞎眼的愤怒吗?可为何看见船是空的之后,一腔怒气全都消散?我更愿意认为他还是在和自己生气。

其实这个人生不生气,主要在于自己的心境。

如果我心境足够宽广,就能容下一艘船的碰撞,反之,你离我近一点我就觉得对我有害。

是否太过于拒人于千里之外?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是著名的空船理论。

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不以自我为中心,虚怀若谷地活在这世上,孰能害之?一个人“看不惯”的事物越多,这个人周遭格局也就越狭窄。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小事故时,需要具备一颗“空船心”。

即虚己以游世。

庄子本是道家的蔚然大宗,言辞中充满着“逍遥齐物”的思想,在他眼里,鹏之徙于南冥也,待于风;芥浮于坳堂之上,待于水;野马尘埃缭缭绕绕,待于生物之吹息。

若要真正做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必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如此方可真正逍遥于天地。

这不正是与空船理论不谋而合了吗?人若能够放下偏见,忘掉自己的私欲,不过分看重自己的感受,以一颗纳川海之心,定乎内外,辩乎荣辱,逍遥齐物岂不乐哉美甚?
贾雨村,一个有着不凡的抱负和过人的才华的文人,明月夜,深深呼唤“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少年时期,满腔抱负,一心只为展才情。

白云苍狗间,混迹官场后,竟彻底沦为功名利禄的奴隶,一生腌臜不堪。

反观甄士隐,经历家毁人亡的大悲后,便同空空道人一同仙去,一曲《好了歌》诉不尽心愁。

一阙注解倒显其空船之心:“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
场……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士隐本是夙慧,他包容了大悲恸,接受了命运的扼喉,迎接了他的逍遥之境。

或许我们都不够心怀广大,但我们仍有一双明眸。

我们可以用一双眼,感受春花秋月,夏虫冬雪;去包容尘埃细草、山川湖海。

愿我们所见的不美好,皆是空船。

【点评】
本文最大的优点就是学以致用,借助教材中的庄子及文章《逍遥游》很好地展示了对主题“虚己游世”的理解分析,也提出了虚己的意义和方法;还借助课外阅读作品《红楼梦》中贾雨村和甄士隐的对比,道出如果沦为功名利禄的奴隶,人生很难快活逍遥。

同时概述材料时能扣住关键内容提出人的心境是好才能好好活在世上,即虚怀若谷的活在世上,才能不负一生。

不足之处也是论述语言不够简洁。

【参考素材】
主题一:有些伤害,之所以成为伤害,或者最终变成伤害,往往是因为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

(1)名言素材
①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
主题二:不以自我为中心,虚怀若谷地生活在世上,什么能够伤害到我们呢?当一个人能够正确地对待生命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这个时候一切世俗的成败标准、得失计较都失去了它对人心的效力,无所争竞,无欲则刚,便让人成了最强。

(1)名言素材
①虚己者进德之基。

——方孝孺
……
主题三:成熟的处事态度,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念,可俯可仰的人生姿态,可以让我们成为人生的真正赢家。

(1)名言素材
①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关汉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