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说服教育法的运用
家庭教育方法体系中的说服教育法

家庭教育方法体系中的说服教育法
家庭教育方法体系中的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对子女的影响,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形成正确行为规范的教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是家庭教育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方法。
这种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对子女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是以理服人,不是以势欺人,它适合各种年龄阶段和个性特征的孩子,教育效果好,也容易被孩子接受。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的孩子,具体的说服方式应有所不同。
谈话,这种教育方式是说服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家长起主导作用运用起来比较灵活,一般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在家庭教育中,当子女对问题产生模糊的、片面的认识或与家长的观点产生分歧,双方采用讨论的方式有利于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明辨是非,从而取得理解问题的一致意见。
讨论是家长和子女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下双向交流的过程避免了家长一方的`单向灌输,这种方式更容易使子女敞开心扉,增强子女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讨论问题时,家长要放下架子,持真诚、平等、民主的态度,要让子女充分发表意见、阐述观点,允许子女把话说完,认真倾听孩子的见解和意见不随意打断子女的发言,即使是家长认为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让孩子讲出来。
然后慢慢的加以解释,家长的发言应简洁、具体、明确,说服解释要有依据,说理透彻。
子女不同意家长的观点,可以反驳,也可以批评,如果不能说服家长,还应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看法。
家长千万不能一听到不同意见就加以训斥。
教学中说服教育法

浅谈教学中的说服教育法摘要:说服教育是教师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正面教育既符合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目的和要求,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说服教育应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
另外,说服教育要注意艺术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动激发动机。
关键字:说服教育,师生谈话,树立榜样discuss on persuade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zhanghongyuanba no.1 junior school in yuanba district in guangyuan of sichuanabstract: persuade education is a teacher in a positive facts, principles, examples inspire and guide students. positive education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socialis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purpose and requirements, bu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age of the primar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persuade education should improve students’ moral knowledge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 to form a good habit of behavior motive. in addition, persuade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rt, interest and with fun activity inspire motive.key words: persuade education, conversion, set a good example所谓说服教育是指教师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所谓说服教育法就是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形成正确观点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语言说服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读书指导等;事实说服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
在考试中,如果一个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谆谆教诲,体现的就是说服教育法。
例如,语言说服:学生有早恋问题,老师循循善诱给学生讲道理,正确认识早恋问题。
事实说服: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抗战博物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
这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
针对性即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为此要事先了解中学生情况,根据对象特点确定说理的具体内容、组织结构、时机、场合和方式。
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
感染性是指能激发中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要使说服教育具有感染性,一要从爱护和关心中学生出发,抱着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中学生着想,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不能以惩罚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二要使说服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说服要注意给中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迪、获得提高;同时选用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喜闻乐见,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使说服真诚自然,不能言不由衷或装腔作势,矫揉造作只能引起中学生的怀疑和反感。
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所谓科学性,即班主任所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要对中学生讲实话。
所谓艺术性,即是说要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
这就要求班主任做到: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所举事例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或歪曲的;注意营造相宜的环境和气氛,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言词和方式。
浅谈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学生的几种有效方法

说服教育学生的几种有效方法一个名副其实的班主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扎实的语言基础、良好的思想品质,而且还必须掌握灵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种方法:一、循循善诱法这种方法是班主任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在教育学生时,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逐步引导他们提高认识、分清是非、克服缺点。
当学生听不进你的话或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时,切不可急躁,要相信只要把工作做到家就是顽石也会变成金子。
总而言之,不仅要让思想工作如和风细雨般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田,还要让思想工作如涓涓细流般渐渐地冲毁学生心头的“抵触堤坝”。
二、激将法这种方法可以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使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激将法运用的是心理代偿能力。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是自尊心有时会受到自我压抑,特别是有些学生,由于经常违犯错误或其他各种原因而感到自卑,当你用其他教育方法不能使他振作时,如果你故意贬低他、刺激他,反而可能会使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自我压抑中解脱出来。
这就是说,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激将法对于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性是十分有利的。
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时,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而产生怯场心理,任凭别人怎么劝他就是不肯上场,情急间我狠狠到训斥了他一顿,没想到这一激居然把他“逼”上了台,而且还获得了第一名。
三、欲擒故纵法我们在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时,由于这些学生对训斥和指责已经司空见惯,因此对待批评帮助、说服教育往往怀有抵触情绪,此时这些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准备“破罐子破摔”。
这样,我们就要针对他们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的心理特点,尽量采取多表扬少批评、不揭短少刺激的方法。
首先要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长处,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
实践证明,意想不到的表扬和肯定,往往会使他们的情绪为之一振,在惊喜之间马上对你产生好感,从而可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这时他们会觉得你说的话也十分顺耳。
说服性教育案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在教育工作中,说服性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它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反思,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变化。
以下是我对一次说服性教育案例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一、案例背景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但在班级中却因为一些不良行为而备受关注。
他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讲解。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决定采用说服性教育的方法,帮助小明改正不良行为。
二、说服性教育实施过程1.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首先,我通过与学生谈话、观察和与家长沟通,了解了小明迟到、旷课的原因。
原来,小明家庭条件较差,父母工作繁忙,无法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
此外,小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导致他在课堂上不敢提问,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
2. 引导学生反思针对小明的情况,我首先引导他反思自己的行为。
我问他:“小明,你为什么经常迟到、旷课呢?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小明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觉得这样不好,但我控制不住自己。
”3. 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接着,我分析了小明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告诉他:“小明,迟到、旷课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也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困扰。
为了帮助你改正这个习惯,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让你在课堂上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步伐。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我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我告诉他:“小明,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5. 强化正面激励为了强化小明的正面激励,我在课堂上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表扬。
每当小明回答问题正确或表现良好时,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6. 跟进督促,巩固成果在说服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不断跟进督促小明,帮助他巩固成果。
每当发现他出现反复的情况,我都会及时与他沟通,找出原因,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三、说服性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性教育,小明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
说服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说服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说服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需要说服学生接受新观点、新理论,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成绩。
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说
服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其次,在教育教学中,说服还可以帮助教师处理各种教学问题。
例如,当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说服来帮助他
们理解。
又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通过说服来
鼓励他们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下去。
最后,说服在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帮助教师与家长、同事之间建立
良好的沟通关系。
通过说服,教师可以更好地解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家长和同事更好地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工作。
总之,说服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需要善于运用说
服的技巧,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教学
质量。
说服教育法总结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教育过程中,说服教育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学习,我对说服教育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我对说服教育法的总结心得体会。
一、说服教育法的定义及特点说服教育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述事实、分析问题、阐述观点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和不足,进而自觉改正的一种教育方法。
其主要特点如下:1. 重视师生互动:说服教育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认识问题。
2. 强调情感投入:教师在运用说服教育法时,需要投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容易接受教育。
3. 注重个性化:说服教育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4. 培养道德品质:说服教育法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说服教育法的实践体会1. 紧密结合实际,提高说服力在运用说服教育法时,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真实、具体的事例为依据,提高说服力。
例如,在讲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时,可以结合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适时调整教育方法,增强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教师应适时调整教育方法,增强说服教育的针对性。
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私下谈话的方式,关心他们的成长;对于性格外向、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注重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共鸣教师在运用说服教育法时,要注重情感投入,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共鸣。
通过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自觉改正错误。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说服教育法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还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说服教育法的运用
说服,即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某种方法和技巧,使对方改变已有的行为和思想,从而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进行某项活动。
对于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者来说,说服是他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工作。
教师如果正确的运用说服教育法可以使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和作风,接受正确的引导,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
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说服的技巧与分寸对说服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正确的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我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学生也是一样。
要想更好的说服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试想一个教育者没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如何去对学生进行说服?了解一个学生包括他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技巧。
例如文化较低的学生,听不懂高深的理论,应多举明显的事例;刚愎自用的学生,不宜循循善诱,可用激将法;脾气急燥的学生,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用语要简洁直接;性格沉默的学生,要多挑他发言,不然你将在云里雾里;思想顽固的学生,对他硬攻,容易形成僵局,造成顶牛之势,应看准对方最感兴趣之点,进行转化。
二、掌握好说服教育的时机和场合。
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先决
条件,一旦说服教育的实际或场合不对同样可以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甚至从心理开始对你有了一种排斥。
一般情况下我做到不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点名批评某位学生,因为学生有自己的尊严。
即使要批评某一个人我也采取一种含蓄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有一次我发现家庭作业本少了一本,很明显有人没有按时交作业。
没有交作业的那个学生是一个差生,他的性格比较孤僻、腼腆、不太喜欢和人交流,经常不能按时交作业。
为了对他进行说服教育,我首先在课堂中对全班学生说:“今天又有学生没有按时交作业,老师不点名了,希望他能够下课后主动把作业交到办公室里。
”下课了,那个经常喜欢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主动来到办公室把作业本交给了我。
经常和他的交流,他向我保证以后一定按时交作业。
三、掌握说服教育的方法与方式。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对是非的判断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
那个阶段的儿童很容易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不足。
我们不怕学生犯错误,怕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如何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些说服教育的方法。
1、注意差距:这里的差距是老师希望学生达到的目标与学生原有态度间的距离。
这种差距越大,说服工作的难度就越大,反之较小。
当差距过大时,教师应将说服工作分段进行,逐步达到目的。
2、避免观点的重复与陈旧:学生对重复陈旧的观点往往充耳不闻,所以新颖性是沟通过程中较为有效的策略。
如果同一个问题几次得不
到解决,应选择不同的手段或不同的切入方法来解决。
还有有的老师喜欢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把该生的陈年往事全部拎出来,这样的说服教育方式起不到一点效果。
3、现身说服法。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首先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是有说服力的,十条理论不如一件事实更让人信服;其次,惟其是亲身经历才更显真实,这是远非道听途说所能比拟的。
现身说法的最大优点是避免了在说服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批评和教训对方的口吻,而是用自己所产生的类似问题来启发学生“你是否也会这样?”因为摆出了自己存在(或曾有过)的问题,便把自己摆在与被说服者同等的地位上,不至于使学生觉得你居高临下,易于被接受。
4、循循善诱。
所谓“循循”,就是指有步骤的耐心地诱导对方思考;所谓“诱”,就是启发开导;所谓“善”,即是指要“诱”得得当、巧妙,使对方心悦诚服。
5、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说服时,还应注重彼此情感的交流。
用情感打动对方,使对方信赖,这时说服就容易奏效了。
说清道理是使对方心悦诚服的有效方法。
以理服人是一定会有效果的,除非对方是蛮不讲理的人,即使如此,讲清道理也有利于争取其他学生的支持。
四、说服教育运用的注意事项
1.要以理服人,切忌讽刺、挖苦
有些教师一搞说服教育就讽刺、挖苦、训斥,“过来!站直了!说你多少遍了,你都记不住,你那脑子让狗叼去了!”……实际上这不叫
说服教育,叫“精神虐待”,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还会产生敌对情绪。
说服教育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
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态度要温和,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谈,不要板着面孔训人。
让学生觉得你既是严师,又是挚友,这样你的教育才能被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2.要简练、深刻,切忌唠叨
有的教师教育学生随意性太强,张嘴就来,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句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总是认为对学生多说点儿,学生就记住了。
其实这种唠叨的说服教育法是一种并不科学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载有新信息的语言第一次讲出时,对大脑刺激最大、印象最深,但同一内容反复次数太多,就会使大脑皮层产生某种抑制,自动关闭其接受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再唠叨下去,你的话只能变成无关痛痒的废话,有时甚至会造成逆反心理,成为一种“精神噪音”。
3.要有情感性,切忌空话、大话
现在的学生水平普遍提高了,他们需要高水平的教育。
对于那些低水平的、平庸的说教,套话、大话、空谈等已经厌烦。
他们不需要那些“冷冰冰的真理”,“空洞干瘪的说教”、“言不由衷的装腔作势”、“冷酷的、僵化的训诫”。
他们需要坦率的、真诚的充满感情的教育。
俗话说通情达理,只有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才能激起内心的波澜,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的说服教育,要力争做到“情是深的、心是暖的、语言是生动的”。
正如俄国的教育家别林斯基说的:“充满爱的语言,使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出光和热,听到这种语言,
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人心情舒畅;但缺乏爱的语言,就会把颠扑不破的真理,搞成冷酷的、僵化的训诫。
”
4.要做到“事先备课”,切忌盲目性
教育固然具有“遇物而诲”的特点,但是,那也是精心处理的,所以每次在和学生谈话前,应事先“备课”。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在教育孩子前要先准备一下,讲什么道理,选取什么事例,准备达到什么目的,都要精心准备。
每次讲道理都要说得有水平,有新意,说到学生的心坎上,这样才能打动孩子的心。
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其实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值得我们去探索。
选择一个恰当的说服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心悦诚服;反之就会产生逆反的心理,表面服却心不服。
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对这群孩子一些耐心,一些信心。
相信他们能够改正缺点,不断地去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