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合并肾功能不全重度钙化病变的治疗
钙化药物治疗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钙化药物治疗方案# 钙化药物治疗方案## 引言钙化是指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了大量的钙盐,导致组织功能异常的一种病理现象。
钙化常见于软组织和血管壁,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针对钙化病症,钙化药物治疗方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钙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原理、应用和副作用。
## 1. 钙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原理钙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原理是通过药物干预,调节机体内钙盐的代谢和沉积过程,从而减少或逆转钙化的发生。
常用的钙化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骨化醇类药物和钙离子螯合剂。
钙离子拮抗剂能够与细胞内的钙离子结合,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和释放,以减少钙盐的沉积。
骨化醇类药物能够提高体内钙离子的浓度,促进骨骼组织的形成和再生。
钙离子螯合剂能够与血液中的游离钙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钙络合物,阻止其沉积到组织中。
## 2. 钙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应用### 2.1 软组织钙化的治疗软组织钙化是指软组织中发生的异常钙盐沉积,如肌腱钙化和关节囊钙化等。
钙化药物治疗方案在软组织钙化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通过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和钙离子螯合剂等药物,可以减少软组织中钙盐的沉积,缓解疼痛和恢复组织功能。
### 2.2 血管壁钙化的治疗血管壁钙化是血管内膜中发生的钙盐沉积,是动脉硬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钙化药物治疗方案在血管壁钙化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骨化醇类药物可以促进骨组织的形成和再生,从而减少血管壁的钙盐沉积;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进入和释放,降低血管壁的钙化程度。
### 2.3 骨钙化的治疗骨钙化是指骨组织中钙盐过多沉积,导致骨骼结构异常和骨质疏松等疾病。
钙化药物治疗方案在骨钙化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应用骨化醇类药物和钙离子螯合剂,可以促进骨骼组织的形成和再生,减少骨钙化的发生。
## 3. 钙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副作用钙化药物治疗方案在治疗钙化病症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老年慢性肾脏病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老年慢性肾脏病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3.26%。
增龄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CKD的发病率随增龄逐渐增加。
据统计,北京地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老年人群CKD的患病率分别为20.8%、30.5%和37.8%[2,3],均明显高于国内成年人CKD的患病率[4]。
老年CKD 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和老年综合征,CKD的临床表现易被掩盖,肾功能也难以正确评估。
此外,老年CKD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3,5,6],严重影响了老年CKD患者的健康状态,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重视老年CKD的综合评估、临床诊治和管理,对于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意义重大。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性,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肾病学组及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组织相关专家通过对近十年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有关老年CKD文献的筛选,结合学组各专家的临床经验,经过近两年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并邀请了多学科的知名专家对本共识进行评审,最终对老年CKD患者诊治的部分重要内容提出本专家共识,供老年科和肾脏病科的临床医师参考。
一、老年人肾功能的评估(一)推荐使用CKD流行病学联合研究(CKD-EPI)公式或基于血清肌酐(Scr)和胱抑素C的联合公式估算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不推荐单独使用血清肌酐值评价老年人肾功能:Scr的测定易受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体型大小等)的影响,老年人易合并食欲减退、肌肉萎缩、蛋白质代谢率降低等,即使Scr值尚在正常范围,肾功能可能已经明显减退,故不能单独根据Scr水平来评价老年人的肾功能[7,8]。
推荐应用基于Scr水平的CKD-EPI公式[9]估算老年人的GFR(eGFR)。
ECMO在高危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完整版)

ECMO在高危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完整版)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及其常见合并症如慢性肾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使得冠心病变得更加复杂、高危。
与此同时,治疗理念不断更新、介入器械以及技术的提高,心血管医生能够挑战高危复杂的冠心病患者(Complex Higher-Risk Indicated Patients,CHIP)的介入治疗,这类人群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CHIP概述CHIP主要指复杂、高危、有血运重建指征且无法耐受外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从概念上主要囊括该类患者3个特征:1.复杂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冠脉病变复杂如慢性闭塞性病变(CTO)、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严重钙化病变、分叉病变、扭曲病变等。
其二,合并因素及疾病复杂如高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外周动脉疾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2.高危体现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介入治疗过程常需采用机械循环辅助设备辅助下进行,以期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保证重要脏器血运。
3.有血运重建指征,但由于存在高危因素或者严重合并症而不能耐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可能唯一干预手段。
正因为CHIP高危、复杂、合并多种严重疾病,介入过程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多数临床RCT研究入选过程中予以排除此类人群,因此,CHIP介入治疗缺乏循证医学依据,这些患者的治疗往往是经验性。
往往高风险人群治疗伴随着高获益,小样本的临床试验及观察性试验发现介入治疗能够纠正CHIP患者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预后;但介入治疗过程也可能致命的心输出量减低或不可逆的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冠脉开口、钙化、复杂分叉病变的导管介入治疗过程中重要分支的丢失、指引导管的嵌顿、冠脉穿孔、夹层;对比剂粘稠,加重微循环障碍;经球囊以及支架短暂性扩张阻断血流或者病变血管出现无复流、慢血流;一旦术中上述情况的发生,看似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能瞬间变得不稳定。
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61例外科治疗体会

11 一般资料 .
患者年龄 6 ~ 8岁 , 07 平均 (64±51岁 。男 6 . .) 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 发病机制 尚不 明确 , 有学 者认 为其病 因可能 和骨质脱钙 , 水化合 物 碳 代谢异 常 , 瓣膜 随年龄 的退行 性改变 有关 , 另外 可能还与长
目前 , 随着人 1老龄化 , 年性 心脏瓣 膜钙化 的发生率 2 1 老
术中主动脉切 1出血 1 , 2 1 例 顽固室颤 1 低心排综合征 1 , 例, 例 多脏器衰竭 2例。术后 呼吸机辅 助时间 8 7 , 8h 二次气管插 管 2例。 应用主动脉气囊反搏 4例。 术后置 ^永久起搏器 1 、 例。
一
明显增高 , 已经成 为一种常见 病 , 当瓣膜钙化 发展到 中重度
时, 患者 的生活质量 明显下降 , 严重者需行瓣膜 置手术 , 我科 19 9 6年 1 月一2 o 0 5年 1 2月共 收治老年 钙化性 主动 脉瓣膜 病患者 6 例 。笔者将外科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1
1 资 料 与方 法
期高血压 , 左室压力 负荷过重有关【 主动脉瓣钙化以瓣根最 1 】 。
4例, 2 l 女 0例。劳力性呼吸 困难 、 心悸 、 心绞痛 5 5例 , 昏厥 史 2 例 。以冠心病人院 , 1 查体发现主动脉瓣膜病 6例。超声 多普 勒检 查提示 主动脉瓣 膜增厚 , 钙化 , 瓣叶僵 硬 , 活动受 限, 主动脉瓣环钙化。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 3 8 5 6 ns平均 7~ 8 ed ,
(8 6 )m s 49± 7 e /。主动脉跨瓣压差 4 0 l H ( m H = 3 15mn g 1 g m 013k a 。左室舒 张末 期内径 4 ~ 6mm,平 均 ( 3±1 ) .3 P ) 9 8 6 1 mm, 左室射血分数 ( V F 3 %~ 6 平均 ( 1 3 %。室间 L E )5 7 %, 5 ±1 )
安放心脏支架的金标准

安放心脏支架的金标准心脏支架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它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梗发生的风险。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心脏支架种类繁多,不同材质、不同药物涂层的支架各有优缺点。
那么,临床上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支架,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在PCI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变血管的位置、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
裸金属支架(BMS)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支架,它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和支撑力,但容易发生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DES)在BMS的基础上涂覆了抗增殖药物,能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存在支架血栓的风险。
目前,第二代DES已经成为临床应用的主流,它采用了更加生物相容性的涂层材料和新型抗增殖药物,在降低再狭窄风险的同时,也减少了支架血栓的发生。
不过,对于某些特殊病变,如小血管、长病变、钙化病变等,即使使用第二代DES,再狭窄率仍然较高。
为了进一步优化支架的性能,可降解支架应运而生。
这类支架以可降解材料制成,在发挥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随时间逐渐降解,最终被血管完全吸收。
可降解支架不仅能降低再狭窄和支架血栓的风险,还能避免长期的异物刺激,有望成为未来支架技术的发展方向。
除了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规范的手术操作也是保证PCI疗效的关键。
术前,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变血管的解剖特点。
术中,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合理选择球囊和支架的型号、长度,并以适当的压力扩张球囊,以达到最佳的支架贴壁效果。
术后,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的发生。
对于左主干、分叉病变等复杂病变,支架置入的难度较大,需要更加精细的技术和经验。
近年来,一些新的支架优化技术不断涌现,如kissing球囊技术、CULOTTE技术等,能够更好地处理分叉病变,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ckd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

ckd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CKD即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英文缩写。
那ckd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ckd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ckd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为了明确CKD不同阶段的防治目标,提出三级预防概念很有必要。
所谓一级预防,又称初级预防,是指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治慢性肾衰竭(CRF)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有轻、中度CRF的病人及时进行治疗,延缓、停止或逆转慢性肾衰竭的进展,防治尿毒症的发生。
第三级预防,是指针对尿毒症病人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尿毒症的某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的最终结果是终末期肾衰竭(ESRF),患者将不得不依赖肾替代治疗维持生命。
尽管目前透析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ESRF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生存质量较低。
因此,对CKD患者的治疗包括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的治疗和针对各种合并症的治疗。
1.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和进展(1)原发病治疗对引起CKD的原发病治疗。
(2)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包括以下措施:1)控制血压积极控制血压可以降低蛋白尿,可以减轻肾小球高滤过、减缓慢性肾衰竭病变进展。
降压药物的选择原则依CKD的分期不同而异,当CCr>30ml/min时,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RB),必要时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物。
当患者的Ccr降至30ml/min以下时,应用ACEI和ARB可能引起肾小球内低灌注压而使肾小球滤过率过低,故对非透析的CKD患者应慎用。
2)饮食低蛋白饮食可降低肾小球内高灌注、高血压及高滤过,减少蛋白尿,从而减慢CRF患者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当GFR低于25ml/(min.l.73rm²)时,蛋白质入量应限制在0.6g/(kg.d)。
高危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

一项纳入659例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心源性休克的注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260例患者接受完全血运重建,399例接受靶血管血运重建
完全血运重建减少了1年的全因死亡率及非靶血管的血运重建
J Am Coll Cardiol 2018;71:844–56
STEMI合并多支病变心源性休克:完全血运重建VS. 靶血管血运重建
FFR指导的完全血运重建
COMPARE-ACUTE是多中心、随机 对照研究 共纳入885例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 变的患者按照1:2随机分为FFR指导的 完全血运重建与靶血管血运重建 FFR指导的完全血运重建减少了 MACCE(主要是非靶血管的血运重建), 未减少全因死亡及心肌梗死
N Engl J Med. 2017 Mar 30;376(13):1234-1244
STEMI合并多支病变心源性休克:完全血运重建VS. 靶血管血运重建
一项纳入11项观察性研究共5850例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心源性休克
的荟萃分析 完全血运重建并未减少全因死亡率、急性肾功能不全、再次血运重建的
发生。
Circ Cardiovasc Interv. 2017 Nov;10(11). pii: e005582
完全血运重建vs.靶血管血运重建的争论仍会继续,需要更多的临床证
据
机械循环辅助下的CHIP-IABP
IABP-SHOCK II研究是多中心随 机对照研究 60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的病人随机分为IABP支持下的 PCI术和单纯PCI术 IAPB未能减少30天全因死亡率
N Engl J Med. 2012 Oct 4;367(14):1287-96.
CHIP现状
关于CHIP精确的临床数据缺失,CHIP由于处理复杂且风险大,被大多数临床试验所排 除 介入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如果可以安全有效达到完全血运重建,CHIP可能获益较大 介入过程中的操作及并发症可能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
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新利器——血管内碎石术

【 Key w ords】 Coronary calcification; Coronary angiograph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therectomy; 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血管钙化是羟基磷灰石沉积于血管壁的病理 改变。根 据 矿 质 沉 积 的 部 位 ,血管钙化主要分为内 膜钙化和中膜钙化。内膜钙化主要存在于动脉粥 样 硬 化 病 变 中 ,中 膜 钙 化 则 常 见 于 糖 尿 病 、慢性肾 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中冠状动脉钙 化 与 不 良 心 血 管 事 件 的 发 生 密 切 相 关 ,对 于内膜 钙 化 ,当 钙 化 形 态 呈 现 为 微 小 钙 化 时 ,将降低斑块稳 定 性 ,增加斑块破裂的风险12'31。中膜钙化与粥样斑 块 稳 定性的关联较小,但中膜钙化可导致冠状动脉 硬 化 ,促 进 左 心 室 肥 厚 ,减少冠状动脉灌注及侧支 循环 的 形 成 ,也显著增加了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不良 事 件 的 发 生 风 险 141。冠 状 动 脉 钙 化 程 度 已 被 识 别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次3月后,因心绞痛入院。造影提示:前降支近至中段弥漫性中度钙化狭 窄,迂曲,狭窄99%,对角支近段90%狭窄;LCX全程弥漫性90%-95%狭
窄。血流稳定,TIMI3级。
3rd PCI(2016-09-29)
治疗过程
此次采用右股动脉入路,7FEBU3.75指引导管,增加支撑力。送入PT超滑导丝及Runthrough 双导丝支撑,先后送入1.25/10mmSprinter、2.0/20mmSprinter、2.5/12mmSprinteNC顺 利通过病变,依次先后扩张病变。
治疗过程
先后采用双导丝及小球囊锚定技术及球囊掘进技术,小球囊均无法通过 病变
1st 冠脉造影(2016-03-01)
治疗过程
更换EBU3.5增加支撑力,再次采用PT+BMW双导丝技术,1.0/10mm、 1.25/10mm、2.0/20mm球囊均通过病变,依次预扩张病变
1st 冠脉造影(2016-03-01)
互动投票-3
病变钙化严重,下一步支架选择方案: A. Xience-Prime B.Resolute C.Firebird D. EXCEL或其它
3rd PCI(2016-09-29)
治疗过程
支架选择? 研究显示,钙化病变选用钢梁壁薄的支架,临床预后更佳。本例病变重度钙化,XiencePrime 支架支架梁厚度仅81μm,优于同类其他支架,故选用串联Xience-prime支架。
治疗过程
指引导管EBU 3.0,PT超滑导丝通过病变,1.25/10mmSprinter及 1.0/10mm Invot囊无法通过,下一步方案: A. 双导丝 B.锚定技术 C.5in6子母导管 D.更换指引导管增加支撑力
1st 冠脉造影(2016-03-01)
肾功能变化:(3-1手术)
治疗过程 2-29 6:00 BUN 5.6mmol/L Cr 103umol/l 3-2 6:00 BUN 8.7mmol/L Cr 126umol/l 3-3 6:00 BUN 8.4mmol/L Cr 136umol/l 3-7 6:00 BUN 4.2mmol/L Cr 92umol/l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 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 辅助检查:
– 心电图: T波改变,V5、V6导联ST-T压低·; – 心脏彩超: 左室壁心肌回声增强,心内膜增厚,室壁节段性运动幅
度减低,运动不协调,以前壁、侧壁为著。EF:53% △D%:26% – 血生化: CHOL 5.07mmol/L,TG 0.89mmol/L,
2-29 6:00 BNP 683.3pg/ml 3-2 6:00 BNP 709.1pg/ml 3-7 6:00 BNP 499.7pg/ml
2nd:拟行旋磨(2016年6月28日)
治疗过程
3月后,因心绞痛再次入院,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至中段弥漫性中 度钙化狭窄,迂曲,狭窄99%,对角支近段90%狭窄;LCX全程弥漫性 90%-95%狭窄。但血流稳定,TIMI3级。
2nd:拟行旋磨(2016年6月28日)
治疗过程
右冠全程60%-70%狭窄,左室后侧枝完全闭塞。
2nd:拟行旋磨(2016年6月28日)
治疗过程
旋磨!
再次告知风险,家属意 见不统一,鉴于目前症 状缓解,建议搭桥。
患者因频发心绞痛,第三次入院, 再次要求介入治疗,并愿意承担风险!
3rd PCI(2016-09-29)
1st 冠脉造影(2016-03-01)
治疗过程
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至中段弥漫性中度钙化狭窄,迂曲,狭窄程度约 99%,对角支近段90%狭窄;回旋支全程弥漫性90%-95%狭窄。
1st 冠脉造影(2016-03-01)
治疗过程
右冠全程弥漫性约60%-70%狭窄,左室后侧枝完全闭塞。
1st 试行PCI(2016-03-01)
HDL 0.96mmol/L, LDL 3.36mmol/L – 血常规: Hb 88g/L,RBC 3.69X1012/L
初步诊断
诊疗经过 1.急性冠脉综合征
2.心功能不全 3.高血压2级(极高危) 4.脑供血不足 5.慢性肾脏病CKD3期 6.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造瘘术后 7.陈旧性脑梗死 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9.肾囊肿 10.高尿酸血症
主诉及现病史
• 患者,男,83岁。 • 主诉:间断胸痛5年,再发4小时。 • 既往史:
– “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最高达170/100mmHg,现口服降压药物治疗。 – “前列腺增生”病史11年;膀胱造瘘术后11年,膀胱造瘘排尿。 – 诊断“脑供血不足、脑梗死”3月,未遗留后遗症。 – 诊断“双肾囊肿、慢性肾功能不全”3月,长期口服“尿毒清颗粒”。 – 诊断“高半胱氨酸血症”3月。
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H) 100mg qd
氯吡格雷(H) 75mg qd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H) 30mg qd
曲美他嗪(H) 20mg tid
阿托伐他汀钙片(H) 20mg qd
ARB+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
尿毒清颗粒
5g tid
1st 冠脉造影(2016-03-01)
治疗过程
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至中段弥漫性中度钙化狭窄,迂曲,狭窄程度 约99%,对角支近段90%狭窄;回旋支全程弥漫性90-95%狭窄。
治疗过程
扩张后,局部出现内膜撕裂,患者胸痛,不能继续耐受手术。
互动投票-2
下一步治疗方案: A.继续置入支架 B. 切割球囊 C.旋磨 D.结束,择期搭桥
策略选择
前降支局部钙化明显,球囊通过困难, 继续扩张可能加剧内膜撕裂,考虑切 割球囊及支架顺利通过可能性不大。 且导管室当时旋磨仪未在位。因此, 待患者症状稳定后,暂时结束手术, 建议择期冠脉旋磨或选择搭桥。
3rd PCI(2016-09-29)
治疗过程
1.25/10mm、2.0/20mm球囊先后扩张病变。
3rd PCI(2016-09-29)
治疗过程
2.5/12mmNC球囊高压力扩张病变。
3rd PCI(2016-09-29)
治疗过程
送入2.5/10mm切割球囊 10-12atm反复预扩张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