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的风物特产2
8中国风物特产

以三七等为原料,多用途的著名中成药。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止血、止痛之功效。由于疗效显 著,素有 “神药”、“仙丹”、“灵芝草”的美称,被 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
第三节 中国的陶瓷器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人类制造陶器始于七八千年 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陶器以彩陶著称于世。彩陶造型 优美,纹饰丰富多彩。 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我国商代开始烧出原始 瓷器,东汉时烧制出真正的瓷器,经过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 期的发展,至宋元明清时,中国的制瓷业进入了全盛时期。 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特产.
3.冬虫夏草
又名虫草。它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 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 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 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含 虫草酸、脂肪油、蛋白质等成分,味甘,性温,具有补虚损、 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 产于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青海省为全国主 要产区。
2.大活络丹
原名神效活络丹,因使用大量祛风活络、舒气活血止 痛的药材而得名。 处方源于明代,清太医院修治后定为宫廷秘方,由御药 房同仁堂代制。具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之功效。主治气血亏 虚,肝肾不足,中风瘫痪;或风湿痹痛,关节肿胀、变形; 或呼吸气粗,喉有痰声;或胸部憋闷,喘息气短等。
3.漳州片仔癀
第八章 中国风物特产
第一节
第二节
中国丝织刺绣
中药
第三节
第四节
陶瓷器
文房四宝
第五节
工艺荟萃
学习目标
中国的风物特产教案

中国的风物特产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本课程的背景和目的。
2. 激发学生对中国的风物特产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的风物特产的概念和意义。
2. 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中国的风物特产的概念和意义。
2. 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对中国的风物特产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和气候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
2. 分析地理和气候对中国风物特产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
2. 介绍中国的气候特点。
3. 分析地理和气候对中国风物特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中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
2. 图表展示:教师展示相关图表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中国的风物特产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风物特产的种类和分布。
2. 分析中国的风物特产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的风物特产的种类和分布。
2. 分析中国的风物特产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中国的风物特产的种类和分布。
2. 举例说明:教师举例说明中国的风物特产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中国的水果特产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水果特产的种类和分布。
2. 分析中国的水果特产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的水果特产的种类和分布。
2. 分析中国的水果特产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中国的水果特产的种类和分布。
2. 举例说明:教师举例说明中国的水果特产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五章:中国的美食特产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美食特产的种类和特点。
2. 分析中国的美食特产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第八章中国的风物特产

二 丝织刺绣品
• 定义: • 丝织刺绣品是以蚕丝为原料的纺织品和 刺绣品的总称。 • 中国的三大名锦: • 云锦(产于南京),蜀锦(产于成都), 宋锦(产于江苏)。 • 中国的四大名秀: • 苏绣(产于苏州),湘绣(产于长沙), 粤绣(产于广东),蜀绣(产于成都)。
和田玉
和田玉
• 一块号称新疆和田籽玉王、重3.2吨的青碧玉石被 运往武汉归元禅寺,并将被雕成佛像后供奉于专 门修建的圆通阁内。6月27日,该寺方丈隆印大 师在北京为该玉石启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这块 巨大的玉石长241cm、宽175cm、高83cm,其尺 寸之大、玉质之好,尚属罕见。据介绍,该玉石 长二点四一米、宽一点七五米、高零点八三米, 其尺寸之大,玉质之好,世所罕见,是一九九四 年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昆仑山脉和田地区的古河 道冰川上发现的,由于当地环境和运输条件十分 恶劣,历经千难万险,最终于二00三年运抵乌鲁 木齐。
砚
• “文房四宝”砚为首
在“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中,砚 台无疑是最具“分量”的,可从材质、形 制、雕工、铭文等多个方面进行欣赏和收 藏,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于 一身。砚台作为古代文人雅士的日常用品, 最能体现文人的情怀,砚台上的铭文或记 录了砚台的来历,或是砚台主人兴致所至 写下的诗句,使砚台极具人文观赏价值。
文房四宝
•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获得了全世界的喝彩,而开幕式中所 展现出的中国千年灿烂文化令人着迷。四大发明尽数亮相, 其中首先出场的就是文房四宝之一——纸。据博古斋的业 务顾问陆国强介绍,旧宣纸、旧皮纸等旧纸的价格已经比 前几年翻了好几番。除此以外,今年文房清玩的整体拍卖 情况都不错。在今年春拍中,文房清玩专场的场次明显增 加,中国嘉德、北京翰海、西泠印社、长风拍卖等均推出 相关专场。同时,文房清玩的成交率也不错,博古斋文房 雅玩专场成交率接近80%,西泠印社的“文房清玩· 历代 名砚专场”成交率为69%。西泠印社上海办事处主任袁慧 敏认为,随着奥运会的召开,这些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文房 用具的价值将逐步显现。
中国风物特产的名词解释

中国风物特产的名词解释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独特的风物特产无疑是其文化遗产之一。
这些特产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风物特产进行名词解释。
1. 茶叶(Tea)茶叶是中国的国饮,被誉为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
中国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定制茶具、精心烹饪、享受茶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习俗的一部分。
中国茶被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六个主要种类。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味和特点,如绿茶清澈清新、乌龙茶芳香回味。
2. 丝绸(Silk)中国丝绸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天然纤维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手工艺术性。
丝绸起源于中国,被誉为"黄金之路",传统上与贵族、高级官员和皇室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的丝绸以其柔软、光滑和色彩鲜艳而著名。
中国丝绸产业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至今仍然是全球丝绸市场的主导者。
3. 瓷器(Porcelain)瓷器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杰作之一,代表了中国古老而卓越的艺术品味。
中国的陶瓷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而中国瓷器制作技艺的精湛程度举世瞩目。
中国瓷器以其精致的工艺和多样化的装饰风格而著名,如青花瓷、粉彩瓷和景德镇瓷等。
它们不仅在表面装饰上精心雕刻,还通过釉彩和烧制技术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质感。
4. 四大名著(Four Classic Novels)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是四大名著,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都是一部中华文明的杰出作品。
这些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每一部作品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邃的人物塑造而闻名,被广泛地传承和演绎。
它们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有着深远的影响。
5. 京剧(Peking Opera)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艺术的皇冠"。
它融合了音乐、歌唱、舞蹈、杂技和戏剧元素,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装饰艺术。
中国的风物特产教案

一、中国的风物特产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风物特产,提高学生对我国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 中国的风物特产的种类及特点。
2. 各地风物特产背后的文化故事。
四、教学难点:1. 风物特产的专业术语解释。
2. 各地风物特产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PPT课件。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一、教案简介: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
二、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三、教学内容:1. 章節一:介绍中国四大名菜(川菜、粤菜、鲁菜、苏菜)的特点及代表菜品。
2. 章節二:介绍中国的水果特产,如苹果、梨、香蕉、柑橘等。
3. 章節三:介绍中国的茶叶特产,如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4. 章節四:介绍中国的工艺品特产,如瓷器、刺绣、玉器等。
5. 章節五:介绍中国的地标性特产,如东北大米、新疆棉花、海南椰子等。
四、课堂活动:1.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各地风物特产的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 实物观察:教师展示实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地风物特产的文化故事,分享给其他小组。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对我国风物特产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中国风物特产地图,标注各地的特产。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特色市场,了解更多的风物特产。
十、教学计划:安排本节课的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十一、教学资源: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十二、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三、教学步骤:详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8-风物特产

导游基础
讨论
请同学们各自介绍一下自己家乡有哪些风物特产? 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风物特产大致可以归为哪几大类?
导游基础
中国风物特产精品屋
导游基础
一、名茶
我国三大特产:茶叶、丝绸、陶瓷 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 1、茶叶分类 2、名茶产地和特点 (1)绿茶:不发酵的茶 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 (2)红茶:全发酵茶 安徽祁门红茶 、滇红
导游基础
(3)乌龙茶(青茶):半发酵茶;“绿叶红镶边”或“三红七 绿” 武夷岩茶、铁观音
(4)白茶:鲜叶加工时直接干燥的茶 白毫银针、白牡丹
(5)紧压茶(边销茶):精制成品茶加工而成 砖茶、沱茶、圆茶、饼茶、方茶
(6)花茶(熏花茶、香片茶):茶叶、香花窨制工艺制成 茉莉花茶、白兰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
项目八 构筑“中国风物特产精品屋”
能力目标
能熟练地说出中国最具特色 的风物特产,并且学习辨别名 茶、名酒、名贵中药、丝织刺 绣品、陶瓷制品、文房四宝以 及著名工艺品的基本知识和方 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最具特色的风物特 产 掌握名茶、名酒、名贵中药、 丝织刺绣品、陶瓷制品、文房 四宝以及著名工艺品的基本常 识。
导游基础
五、陶瓷名品
1、“陶都”宜兴:紫砂壶 2、三大瓷都:
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 景德镇四大名瓷:
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高 温颜色釉瓷 景德镇瓷器美誉: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导游基础
六、珍珠 广西合浦珍珠:
“世界珠王” 七、玉雕:“东有岫岩、
西有和田” 北京玉雕 扬州玉雕
导游基础
(2)国家名酒 茅台酒:“国酒”、“酒中明珠” (世界三大名酒:茅台酒、法国科涅白兰地、英国苏格
中国风物特产

中国风物特产陶器: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
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
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
陶器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
宜兴陶器:江苏宜兴市丁蜀镇,东汉开始,宋代开始烧制紫砂陶,明清时期繁盛。
还烧制均陶、彩陶、精陶宜兴紫砂:是“宜兴紫砂器”的简称,工艺品的一种,产于江苏宜兴。
朱泥、红泥、紫泥、绿、缎、黑铁砂其统称为紫砂。
因紫砂质地好,含铁量高,无釉。
其烧制成器后,它的吸水率和排气率适中,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可谓“透气不渗水,沏茶不失原味”;紫砂茶壶在洗涤时,冷热急变性好,不易爆裂,不易爆裂,比一般陶瓷器更适于用作茶具。
紫砂之美,除了独特造型美外,还有其裸露在外的特有的肌理线条和材质色泽美。
日久更加光泽古雅。
均陶:是宜兴的传统工艺陶瓷,宜兴均釉陶器的简称,亦称“宜均陶”。
始于明朝。
釉层较厚,有天青、天蓝、芸豆、月白等色,胎有紫泥、白泥两种,以欧姓所制最为成功,时称“欧窑。
均陶美在釉色,有蓝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其中的蓝均釉最为名贵。
均陶的特点是釉色绚丽,胎质坚韧。
石湾陶器:“石湾公仔”中国广东佛山石湾用当地陶土和岗砂为原料生产的陶器。
主要产品有日用陶、艺术陶塑、琉璃陶和建筑陶。
成“泥均”器体厚重胎质灰暗,釉厚而有光泽。
艺术陶塑别具特色的民间民俗工艺品。
造型朴实粗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陶塑人物脸部和裸露的肌肉选用有色陶土制成,不施釉彩(称为露胎)钦州泥兴陶器:中国广西钦州。
品种:有花瓶、茶具、咖啡具、花盆、文具、食具、熏鼎及仿古等八大类,花色品种四百多个。
其中以各式茶具、花瓶笔筒、盆景盆和食具最负盛名。
特点:质地细腻、音质铿锵、坚硬结实、古朴幽雅。
第八章 风物特产

2、白酒(烧酒、白干) (1)香型 酱香型(茅香型):茅台酒 窖香型(浓香型):
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古井贡酒、剑南春、
清香型:汾酒 米香型:桂林三花酒 兼香型(复香型):董酒、西凤酒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2)国家名酒 茅台酒:“国酒”、“酒中明珠” 汾酒:色、香、味“三绝” 泸州老窖特曲: 窖香浓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长
1、四大名绣
苏绣:双面绣《猫》
湘绣:狮、虎 粤绣:《百鸟朝凤》 蜀绣:《熊猫》、《芙蓉鲤鱼》 2、织锦 三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 其他名锦:广西壮锦、云南傣锦、杭州织锦
导游基础
云锦
导游基础
蜀锦
导游基础
宋锦
导游基础
陶瓷名品
1、“陶都”宜兴:紫砂壶
2、三大瓷都:
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 景德镇四大名瓷: 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高 温颜色釉瓷 景德镇瓷器美誉: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5)紧压茶(边销茶):精制成品茶加工而成
砖茶、沱茶、圆茶、饼茶、方茶 (6)花茶(熏花茶、香片茶):茶叶、香花窨制工艺制成
茉莉花茶、白兰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
导游基础
二、名酒
1、酒的分类
酿酒方法分: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
酒精含量分:
高度酒(40度以上)
中度酒(20度~39度) 低度酒(20度以下) 商业习惯分: 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果露酒、药酒
地。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
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 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
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砚
•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 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 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 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 辛而精细的工序。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历代 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 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 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古人 云:“老坑匍匐仔坑斜,采石人同隔世赊。刈取紫云烦镂削,千金一 砍未为奢。” 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雕细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 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 族工艺美术的行列。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闻名遐迩。使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 多彩的端砚为荣。
湖笔
• 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字,就是笔头尖端一段整齐而 透明的锋颖,内行人称它为“黑子”。“黑子”的深浅, 体现锋颖的长短。湖笔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 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善琏湖笔的成名,与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有密切关系。号称“日书万字”的湖 州人赵孟頫,他对当地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 据《湖州府志》载:他曾要人制笔,一管不如意,即令拆 裂重制。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白居易曾 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 技艺之精细和繁复。湖笔具备尖、齐、圆、健的特点,称 为湖笔的“四德”,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 • • 玉人头饰(新石器时代) • • 穿孔玉斧(新石器时代)
• 玉璇玑(新石器时代)
世界十大宝藏
– – – – – – – – – – – 概况 第一位:图特卡蒙陵墓 第二位:英国王室珠宝 第三位:阿托卡夫人号沉船 第四位:赫氏堡 第五位:罗亚尔港 第六位:丹漠洞遗址宝藏 第七位:陨石收藏 第八位:西潘王墓室 第九位:霍克森钱币 第十位:俄罗斯钻石库
二 丝织刺绣品
• 定义: • 丝织刺绣品是以蚕丝为原料的纺织品和 刺绣品的总称。 • 中国的三大名锦: • 云锦(产于南京),蜀锦(产于成都), 宋锦(产于江苏)。 • 中国的四大名秀: • 苏绣(产于苏州),湘绣(产于长沙), 粤绣(产于广东),蜀绣(产于成都)。
和田玉
和田玉
• 一块号称新疆和田籽玉王、重3.2吨的青碧玉石被 运往武汉归元禅寺,并将被雕成佛像后供奉于专 门修建的圆通阁内。6月27日,该寺方丈隆印大 师在北京为该玉石启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这块 巨大的玉石长241cm、宽175cm、高83cm,其尺 寸之大、玉质之好,尚属罕见。据介绍,该玉石 长二点四一米、宽一点七五米、高零点八三米, 其尺寸之大,玉质之好,世所罕见,是一九九四 年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昆仑山脉和田地区的古河 道冰川上发现的,由于当地环境和运输条件十分 恶劣,历经千难万险,最终于二00三年运抵乌鲁 木齐。
文房四宝
• 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 品
湖笔
• 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之乡在善琏 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 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 此,善琏又称蒙溪。善琏毛笔为何如此精良?有一传说是 可信的:王羲之七代孙智永和尚,曾住善琏永欣寺,擅长 书法,求书者门庭若市,写秃毛笔随即埋在庙旁,名“痊 笔冢”。解放前还留有遗迹,有千字文传世。智永和尚在 善琏与笔工切磋技艺,使毛笔精益求精。自此,历代名师 辈出。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应科、陆文宝制笔, 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有一首诗说:“湖州湖 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 如珍珠。”足见湖笔的名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游玩捡回三吨重玉石 估价一百万
2008奥运奖牌昆仑玉产地
• 在2008北京奥运会金牌上使用白玉,银牌使用青白玉,而在铜牌上 使用青玉。 • 昆仑玉 又称青海玉,属于软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 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 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 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 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 义。 另又称“昆仑岫玉”,玉质与辽宁岫玉很相似,但透明度较差。 产于新疆昆仑山麓。 • 青海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 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等。昆仑玉“白加翠”,是其独有的一 个奇特品种。白中带有碧绿的玉质颜色,纹理细腻独特,色泽美丽丰 富,让人觉得神清气爽,美不胜收。经科学检测,昆仑玉石中含有硒、 锌、铜、钴、锰等多种微量元素。长期佩玉,对人的健康十分有益的 微量元素逐步被人体吸收,保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能够起到祛病 健身的作用。
景泰蓝
•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作景 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 再用铜丝 • 景泰蓝大师张同禄代表作“十二生肖景泰蓝” • 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 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 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 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 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 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 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 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徽墨
• 墨的品种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 油烟和松烟墨,此外还有油烟和松烟混合 制造的油松墨、茶墨、和彩墨。油烟墨质 地坚实、细腻、耐磨、色泽乌墨发亮,但 用胶量较重。松烟墨的特点是墨色黑,但 缺少光泽,胶轻质松,入水易化。好墨具 有“质细、胶轻、色黑、声清”的特点。
梁启超收藏的徽墨
古墨
•
徽墨
• 古代文人与墨朝夕相处,对墨自然产生特殊的感情,藏墨是文人的雅 逸之举和情怀寄托。 墨据《述古书法篡》记载:西周“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 土之类也。早在汉代就有人用松煤制墨。今陕西千阳县就是当时著名 的产墨区。汉代制墨枝术已有相当大的进展,宫廷特设专门掌管纸、 墨、笔、砚的官员。到了初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制墨水平有了 很大提高。唐末著名墨工奚超、奚廷洼父子因避战乱从易州迁居安徽 歙县,重操制墨生涯,改进了捣松、和胶枝术,终于制出了“丰肌腻 理,光泽如漆”的佳墨,深受南唐李后主的赏识,并赐给国姓,改姓 李,从此“李墨”名闻天下。到了宋代有了松烟和油烟制墨的两种方 法,制墨的地区从歙县扩展到整个徽州地区,“徽墨”之名由此而来。 到了明代,出现了邹格之、方瑞生、程君房、罗小华“四大名家”, 清代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当时并有 “天下之墨推歙县,歙县之墨推曹氏”之说。
端砚
• 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 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 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 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 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 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 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 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 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文房四宝
•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获得了全世界的喝彩,而开幕式中所 展现出的中国千年灿烂文化令人着迷。四大发明尽数亮相, 其中首先出场的就是文房四宝之一——纸。据博古斋的业 务顾问陆国强介绍,旧宣纸、旧皮纸等旧纸的价格已经比 前几年翻了好几番。除此以外,今年文房清玩的整体拍卖 情况都不错。在今年春拍中,文房清玩专场的场次明显增 加,中国嘉德、北京翰海、西泠印社、长风拍卖等均推出 相关专场。同时,文房清玩的成交率也不错,博古斋文房 雅玩专场成交率接近80%,西泠印社的“文房清玩· 历代 名砚专场”成交率为69%。西泠印社上海办事处主任袁慧 敏认为,随着奥运会的召开,这些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文房 用具的价值将逐步显现。
《导游基础知识》
第八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
第八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
第一节 陶瓷器,丝织刺绣品和名茶
定义: 陶瓷器是陶瓷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
中国的瓷器古董
景德镇的历史
景德镇官窑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一 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景德镇悠久的 制瓷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 不仅集中了大批的优秀工匠,而且在 烧造中不惜工本,对提高景德镇的制 瓷技术、瓷器质量,促进陶瓷文化的 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立方端砚
宣纸
• 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供考证。倒是生产 宣纸的泾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 (公元一二一年),蔡伦的弟子扎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 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惰。年复 一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 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 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 孔丹取以造纸, 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这就是后来的宣纸。还有 一说,宋末天下战乱,有个叫曹大三的人,从太平县徒迁 泾县避难,见峡谷水清檀肥,逐定居于此,以察论本为生 业,世代相传。如今小岭纸厂的曹运声、曹慈源、曹于南 三位老艺人,均系曾氏后裔。可以说,宣纸的生产如纸的 发明一样,绝非成于一旦,功就一手,也是无数能工巧匠 经过长期苦心研制的结果。
砚
• “文房四宝”砚为首
在“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中,砚 台无疑是最具“分量”的,可从材质、形 制、雕工、铭文等多个方面进行欣赏和收 藏,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于 一身。砚台作为古代文人雅士的日常用品, 最能体现文人的情怀,砚台上的铭文或记 录了砚台的来历,或是砚台主人兴致所至 写下的诗句,使砚台极具人文观赏价值。
和田玉作为玉中之王,未来价格有 望持续走强的究其原因如下
• 三是和田玉经过多年的开采,已成为稀少品种, 加上目前收藏的人与日俱增,这种稀缺品种更加 紧俏,价格一年一个价。据说,和田玉三年前已 是“按克计价”。2006年1克和田白玉的价格是 黄金的4至10倍,目前,最新市场价格1公斤和田 羊脂玉的价格已经高达200余万元,若是带有红、 黄色皮的籽料,价格还可上涨数倍。带色的和田 玉籽料皮,成了“世界上最贵的皮”。 种种迹 象表明,收藏和田玉有望继续走红大江南北,而 用和田玉来实现保值增值也许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