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氨酸的生理功能 制备及应用
茶氨酸的生理活性及开发利用

茶氨酸的生理活性及开发利用2010年第4期第19卷N04.2010vo1.19茶氨酸的生理活性及开发利用阮雪莲(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云南临沧,677000)【摘要】茶氨酸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在医药,保健,食品行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结合茶氨酸的生理活性和在生物体的分布代谢情况,将开发出茶氨酸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茶氨酸;生理活性;吸收;代谢;开发利用茶氨酸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氨基酸,其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茶氨酸为非蛋白氨基酸,它属于植物次生物质.茶氨酸以游离形式大量存在于茶树的新梢芽叶,嫩叶及幼根中[14.目前,世界上许多产茶的国家和地区.都对这种氨基酸粗提物开展了大量的生理活性研究和试验.在大量的研究中表明,茶氨酸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和生理活性,如降血压,静心安神作用,抗疲劳,提高记忆力等.由此可见,茶氨酸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天然药物.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其抗病保健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并已被开发成为多种保健产品.一,茶氨酸的生理活性(一)降血压作用研究表明,血压调节主要是通过中枢及末梢神经系统儿茶酚胺和5一羟色胺增减而实现的.Y okogoshi等通过实验证明,在给予实验大鼠茶氨酸后能减少其体内5一羟色胺含量,使5一羟色胺在大脑中合成减少并且分解增加,从而降低大鼠自发性高血压.Kimura等人认为茶氨酸的这一降压效果可能是来自对脑内中枢神经递质5一羟色胺分泌量的调节作用tSl.茶氨酸显示出的降低高血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安定作用.而这种安定作用则无疑会有助于身心疲劳的恢复.(二)静心安神作用茶氨酸对咖啡因有拮抗作用,当与咖啡因同时作用于人体时.对因咖啡因所产生的兴奋有明显抑制作用.KakudaT等通过脑电图仪评介方法确定,在与咖啡因相同浓度下,茶氨酸对咖啡因的刺激作用产生拮抗【训.当研究茶氨酸对白鼠的脑部氨类和多巴胺释放的影响时发现,茶氨酸的加人会引起自鼠脑部.特别是视丘下部含于血液中的复合胺和多巴胺浓度的明显增加,而多巴胺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前驱体.是传达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的重要物质.这表明茶氨酸可能是通过影响脑部神经传送物质多巴胺的释放和新陈代谢, 从而达到人体松弛神经紧张等作用的恻.另外,茶氨酸对大脑血清素的合成和分解也产生影响,能降低血清素的合成及增加其分解,或抑制其释放,服用茶氨酸后.大脑中的血清素含量明显降低.同时.人体情绪放松,心情平静.(三)抗疲劳作用研究证明,饮茶量过多常常会出现不眠,无睡意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咖啡因引起大脑中枢过度兴奋作用.曾有研究报告过茶氨酸具有缓和咖啡因引起的中枢神经过度兴奋作用.Chu等人收稿日期:2010—05—25作者简介:阮雪莲(1978一),女,云南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植物生物化学.104在观察茶氨酸对15名18~22岁青年女性的脑电波影响时发现.口服茶氨酸40min后波有明显增大趋势.但在同一实验条件下他们没有发现茶氨酸对睡眠优势的0波的影响.从这些结果中他们认为服用茶氨酸引起的抗疲劳作用不是使人趋于睡眠,而且具有提高注意力的作用[111.(四)改善学习记忆力作用林雪玲等采用跳台法及复杂水迷宫法.观察茶氨酸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埘.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茶氨酸可缩短正常小鼠在复杂水迷宫内抵达终点的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可延长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在跳台中首次错误的出现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因此得出结论:茶氨酸具有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功能.另有研究人员报导过他们曾在Operanttestf在按照明灯开关的同时随之提供食饵的一种动物学习实验)的研究中发现每天经口服用180mg茶氨酸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目前很多研究证明茶氨酸的这种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是来自活化中枢神经递质的结果[131.二,茶氨酸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茶氨酸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同其他的氨基酸一样在人体小肠内被吸收.实验表明,茶氨酸对同一类的氨基酸如蛋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等会产生拮抗作用,因此推论茶氨酸可能是通过蛋氨酸载体运转系统在肠道内被吸收的.但Ki—taokas等研究表明,茶氨酸在肠道内的吸收可能与谷氨酸共用一个由Na偶联的协同运转蛋白,且茶氨酸的亲和力比谷氨酸低.UnnoT等发现,茶氨酸在体内的代谢部位可能是肾脏.人体服用茶氨酸后,在尿液中可检测到茶氨酸,谷氨酸,乙胺三种物质,而且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含量与服用量成正比,这说明茶氨酸在人体内经过酶促水解为谷氨酸和乙胺.TerashimaT等以鼠为对象研究了茶氨酸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变化情况,他们发现,茶氨酸经口灌胃1h后,鼠的血清,脑,肝中茶氨酸的浓度明显增加.但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和肝中的茶氨酸浓度逐渐降低.而脑中的茶氨酸浓度则保持增长趋势,一直到灌胃5h后浓度才达到最高值.经过24h后,茶氨酸在血清,脑,肝等组织中未能检测到【l3j.阮雪莲:茶氨酸的生理活性及开发利用三,茶氨酸的安全性早在198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AD)就认可了茶氨酸,并确认合成茶氨酸是一般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在使用过程中不作限制用量的规定.其安全性实验表明,茶氨酸的大鼠急性毒性在5g/kg.即使高剂量的服用也未出现急性中毒.四,茶氨酸的开发利用(一)食品应用日本食品研究人员发现,将少量茶氨酸加入到咖啡或茶饮料中可减轻或消除其苦味.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13本饮料厂商都将茶氨酸作为"减苦味剂"使用.茶氨酸具有良好安全性和稳定性,在饮料,焙烤点心,冷冻点心等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日本麒麟公司新开发的"生茶"饮料就添加茶氨酸,并在日本饮料市场大获成功.茶氨酸具有增强脑中波强度,使人产生轻松感和提高记忆力等作用.并已通过人体试验得到证实.因此,可作为功能性成分添加到食品中, 开发出缓解神经紧张和益智功能的食品㈣. (二)医学应用茶氨酸具有"天然镇静剂"之美誉,对于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效果.美国,日本等国的保健品厂商已开发上市了以茶氨酸为主并辅以缬草根提取物,金丝桃素等天然镇静剂的纯天然抗抑郁胶囊. 疗效显着且长期服用也未见任何副作用发生【. 五,小结与讨论茶氨酸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已在许多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在许多实例中,饮用绿茶,红茶或口服制剂等形式补充茶氨酸.均具有一定的功效.研究表明.经口灌胃茶氨酸的小鼠,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血清和肝中的茶氨酸浓度逐渐降低,而脑中的茶氨酸浓度则保持增长趋势,这可能正是茶氨酸具有松弛神经及改善学习记忆力的原因.了解生物体内茶氨酸的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情况,可以为明晰人体内茶氨酸的活性机理.更好地开发利用茶氨酸,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能够结合茶氨酸的作用机制和功效机理.开发利用茶氨酸,将可能挖掘出茶氨酸防御疾病和保健功能的巨大潜力.(参考文献见103页)】05郭云胶秦晓艳张丽莹:德宏食用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蜂幼虫蜂蛹大约8000斤,竹虫3000千克,蚂蚁蛋500千克等.油炸蜂蛹,油炸竹虫,蜂撒,竹虫撒,鲜蜂汤,蜂毒酒成为了宴请宾客的压桌菜,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潜在旅游美食资源.以蜂幼虫,蜂蛹,蚂蚁蛋为基础的昆虫特色旅游美食经济逐渐形成.边疆德宏山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每个山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是山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德宏山多,树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科学合理开发食用昆虫资源是德宏山区农村收入持续增加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郭云胶.德宏美食之最——野生竹虫,蜂幼虫,蜂蛹U].人文社科论坛,2010.[2]郭云胶.野外竹林人工养殖竹虫试验U].现代农业科学,2009.(上接第105页)参考文献:[1]yokozawaT,DongE,ChungHY.InhibitoryeffectofgreenteaoninjurytOaculturedrenale p—ithelialcellline.LLC—PK1Ⅱ].Biochnol,1997,61(!):204~206.[2]2KakudaT.NeuroprotectiveeffectsofthegreenteacomponentstheanineandcatechinsU] .BiolpharmBull,2002,25(12):1513~1518.[3】SadzukaY,Y am~himY,KishimotoS.Glutamatetransportermediatedincreaseofantitumoractivitybytheanine:anaminoacidingreenteaU].Y akugakuZasshi,2002,122(11):995~999.【4】kakudaT,Y anaseH,UtsunomiyaK.ProtectiveeffectofGammma—glutamylethylamideonis—chemicdelayedneuronaldeathingerbils【『].NeurosciLett,200,289(3):189~192.【5】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2~34.[6】6韩海华,周斌星.茶氨酸研究及其应用[『】.中国茶叶,2009(5):8~9.[7】7Y okogoshiH,MochizukiM,SaitohK.Theanine—inducedreductionofbrainserotonincollcell-~afioninrats[『】.BiosciBiotechBiochem,1998,2(4):816—817.[8]KimuraR.,Murata,T:Chem.Pharm.Bul1.,34:3053~3057,1986.[9]9罗登林,聂英.茶氨酸研究及应用Ⅱ].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4):81-84.【10]TerashimaT,TakidoJ,Y okogoshiH.Time:dependentchangesofaminoacidsintheser um,liver,brainandurineofratsadministeredwiththeanine[7].BiosciBiotechBiochem,1999,63(4):6 15-618.[11】Chu,D.C.,Okubo,T.,Ueda,T.,Juneja,L.R.:Fragrance[J】.4:74-'80,2000.【12]林雪玲,程朝辉,黄才欢等.茶氨酸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U】.食品科学,2004,25(5):218~219.[13】杜荣茂,詹太华.茶氨酸的研究进展[『】.2003(2):11-13.[14]保健/医疗食品新原料一茶氨酸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U].制药原料与中间信息体,2006(10):25~26.[15]徐峥奎.天然镇静剂一茶氨酸产品开发现状与前景展望[『】.中国制药信息,2007(3):34~37103。
茶叶生物化学茶氨酸概述(二)2024

茶叶生物化学茶氨酸概述(二)引言概述:
茶叶是一种重要的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茶叶中的茶氨酸作为主要的生物化学成分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本文将从茶叶生物化学的角度,对茶氨酸进行概述。
通过对茶氨酸的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合成途径、贮存和提取方式等方面的探讨,希望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茶氨酸的特点和应用。
正文内容:
一、茶氨酸的结构特点
1. 茶氨酸的化学结构
2. 茶氨酸的分子量和理化性质
3. 茶氨酸与其他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二、茶氨酸的生理功能
1. 茶氨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茶氨酸的抗氧化作用
3. 茶氨酸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4. 茶氨酸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5. 茶氨酸的抗菌作用
三、茶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1. 茶氨酸的合成途径和关键酶
2. 茶氨酸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3. 茶氨酸在茶叶中的累积和分布
四、茶氨酸的贮存与提取方式
1. 茶氨酸的贮存形态和变化规律
2. 茶氨酸的提取方法和工艺
3. 茶氨酸的提取条件和影响因素
五、茶氨酸的应用和展望
1. 茶氨酸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2. 茶氨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3. 茶氨酸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的潜力
4. 茶氨酸相关产品的研究和创新
5. 茶氨酸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总结:
本文对茶氨酸的生物化学特性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通过对茶氨酸结构特点、生理功能、生物合成途径、贮存提取方式的描述,以及茶氨酸的应用和展望的讨论,揭示了茶氨酸在健康养生、药物研发和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茶氨酸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益处和创新。
茶氨酸的研究进展以及保健作用

茶氨酸的研究进展以及保健作用摘要:茶氨酸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特征性成分,具有放松镇静、增强记忆、保护神经、化疗调节等诸多生理活性。
目前发现能催化茶氨酸生物合成的酶有7种,它们分别是茶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
茶氨酸生物合成反应有两种代表类型:(1)谷氨酸和乙胺为底物的连接合成反应(需ATP供能);(2)谷氨酰胺和乙胺为底物的酰基转移反应[1]。
本论文主要的是再现茶叶中茶氨酸研究进展,以及茶氨酸的保健作用。
关键词:茶氨酸,研究进展,保健作用。
1.引言茶氨酸(L-Theanine)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茶氨酸是谷氨酸γ-乙基酰胺,有甜味。
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而变动。
茶氨酸在干茶中占重量的1%-2%。
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
茶氨酸含量约为新茶的1~2%左右,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
至今为止人们在茶叶中已发明25种氨基酸。
其中茶氨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
大多数学者认为茶氨酸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因为到目前为止除了在茶梅、山茶、油茶、簟等四种天然植物中检验测定出其微量存在外,其它植物中尚未发明。
大量研究表明,茶氨酸的含量不仅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具有促进大脑功能和神经的生长、抗肿瘤、降压安神等功效。
2.茶叶中茶氨酸研究进展茶氨酸在茶树中的积累与光照、温度和合成前体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当温度为25℃,黑暗条件下,在培养基中加入盐酸乙胺能明显增加茶氨酸的积累。
1992年我国学者李荣林等对茶树新梢中茶氨酸的分布情况及其在不同季节、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含量的变化作了较全面的研究。
他们发现,随着茶树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茶氨酸的含量逐渐降低,因此茶氨酸可作为茶鲜叶嫩度的化学指标之一;茶氨酸在新梢中的含量随季节的不同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在春茶新梢中的含量是在夏茶中的4倍,是在秋茶中的7倍;环境对茶氨酸含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土壤的pH值下降,不利于茶氨酸的积累,而氨态氮的存在和遮荫环境有利于茶氨酸的积累;茶叶制作过程不同,其茶中茶氨酸的含量也有明显变化。
茶氨酸的药理功能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PPT课件

抗氧化功能
抗衰老作用
茶氨酸的抗氧化功能有助于抗衰老,减缓皮 肤老化,保持皮肤健康。
清除自由基
茶氨酸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 激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预防慢性疾病
茶氨酸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预防慢性疾病,如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反应
茶氨酸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对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抗癫痫药物
茶氨酸可以抑制癫痫发作,对于癫痫患者具有一定的 治疗作用。
辅助治疗抑郁症
茶氨酸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提高其心理状态, 可作为抗抑郁药物的辅助治疗手段。
茶氨酸在保健品中的应用
调节神经系统
茶氨酸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改善睡 眠质量、缓解疲劳、提高注意力等。
抗氧化作用
茶氨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 基,延缓衰老,保持身体健康。
研究展望与挑战
茶氨酸的药理功能研究展望
深入探索茶氨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研究茶氨酸对神经递质释放、突触传递等过程的调节机制,以及其在焦虑、抑郁、睡眠 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茶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作用,为心血管疾病 防治提供新思路。
茶氨酸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挖掘茶氨酸在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的潜力,拓展其在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及抗衰 老领域的应用。
茶氨酸的开发利用挑战
提取纯化技术优化
01
改进茶氨酸的提取纯化工艺,提高其产量和纯度,降低生产成
本,为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
02
深入开展茶氨酸的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及长期安全性评价研究,
分子式
C7H10NO2
天然茶氨酸的制备及应用

阔,是新世纪天然药物、天然保健品及功能饮料等
领域 中最具发展 空间的功能成分 之一。 目前茶 氨酸 的制备 方法有微 生物发酵 法 、化学 合成 法 ,植物组 织培 养 法和 天然茶 氨酸 的提取 分 离
茶氨 酸 是 两性氨 基 酸 ,同时也 是 一种 弱碱 性氨 基酸 ,采 用 阳离 子交换 树脂 来分离 纯化茶氨 酸有 比较
2 0 年林 智等【】 多酚生产废 液为原料 ,采用 04 1 以茶 2
壳 聚 糖进 行 絮凝沉 淀 ,A 8 L B一 大孑 树脂 进一 步 吸附 除
铅 、氯仿 去 咖啡碱 后 ,继续 经碱 式碳 酸铜沉 淀 、稀
硫酸 转 溶 、添加 适量 B ( a OH)去硫 酸根 、过 滤后 经 。
的磷酸盐作 洗脱液 ,洗脱速 度05 V h .B / 。在此操 作条 件 下可 以从茶 叶 中提取 了高 附加值 的茶 氨酸 ,产 品
纯 度 为 9 。1 94 %。
脱 , 占总 固体 含 量 的6. % ;去 离 子 水 占柱体 积 8 1
9 .%时,茶 氨酸在 总固体 中的含 量为4 .0 43 0 .ml mi的速 度洗 脱 ,收 集并 分析 流 出液 的 总 固体 物 含量 和 茶氨酸 含 量 。结
果表 明大部分 杂 质被 除去 ,茶氨 酸 开始 于此 时被 洗
2 0 年 袁华等 [】 究 了从茶 叶 中提取 茶氨 酸 的生产 06 1研 3 工艺 。并 通过 实验 初步 确 定 了离 子 交换 过程 的操 作 条 件 ;选用7 2 3 强酸 性阳离子 交换树脂 作吸 附剂 ,离 子 交换 吸附 时间6 ,试 液浓 度5 1 m / ,p 73 h ~ 0 gmt H .8
茶树中茶氨酸合成与转运

茶树中茶氨酸合成与转运【摘要】茶树中茶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对茶叶的品质和健康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茶树中茶氨酸的合成途径、转运机制、关键步骤展示、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研究表明,茶氨酸的合成与转运过程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茶氨酸合成与转运对理解茶叶生长发育规律、提高茶叶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重点关注茶氨酸合成与转运的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进一步揭示茶树中茶氨酸合成与转运的本质,为茶叶生产和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研究对于促进茶叶产业发展、提升茶叶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茶树、茶氨酸、合成途径、转运机制、研究成果、关键步骤、调控机制、影响因素、研究意义、未来方向、茶叶产量、茶叶品质、植物生理。
1. 引言1.1 茶树中茶氨酸合成与转运的重要性茶氨酸是茶树中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对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茶氨酸的合成与转运是茶树生理代谢调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
茶氨酸的合成路径和转运机制对于揭示茶树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机制、调控模式以及功能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茶氨酸是咖啡因合成的前体分子,咖啡因是茶叶中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也是茶叶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
茶氨酸的合成与转运直接关系到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
茶氨酸还参与了茶树对逆境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对提高茶树的抗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茶树中茶氨酸的合成与转运机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茶树次生代谢通路的分子调控机制,还可以为培育高产优质茶树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对茶树中茶氨酸的合成与转运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2. 正文2.1 茶树中茶氨酸的合成途径茶树中茶氨酸的合成途径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合成过程,涉及多个关键的酶和代谢途径。
茶氨酸的合成主要通过苯丙氨酸途径进行,首先是苯丙氨酸的合成,该过程包括苯丙氨酸合成酶和苯丙氨酸转氨酶的参与。
茶氨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茶氨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江春柳“2孙云1岳鹏翔2(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福建福州3500022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建漳州 363000) 茶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有三大茶叶提取物已得到公认,即茶多酚(儿茶素)、茶多糖和茶氨酸。
被称为“天然镇静剂”的茶氨酸已成为近几年国际市场上最热销的天然保健产品“新宠”之一。
茶氨酸(L.Theanine)系统命名为:N.乙基吖一L一谷氨酰胺Ⅲ一ethyl—L—glutamine),是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fig在研究玉露茶鲜爽滋味成分的过程中,从新梢中分离鉴定出的非蛋白特征氨基酸?。
迄今为止,除在茶梅、山茶、油茶、蕈等四种天然植物中检测出其微量存在外,其他植物中尚未发现茶氨酸删。
茶氨酸占干茶总重的l%~2%,占茶树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口1。
自然界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型,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217~218℃,比旋光度【Q】%=o.70,极易溶于水,其味阈值为0.06%,具有焦糖香和类似味精的鲜爽味,能消减咖啡碱和儿茶素引起的苦涩味,是茶叶中的重要呈味物质,还可以缓解其它食品的苦味和辣味,达到改善食品风味的目的u’2。
1。
1茶氨酸的制各方法自然界中L.茶氨酸含量极少,近20年来对茶氨酸的制备开发得到了茶学、食品、精细化工及制药等领域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并通过各种途径制备和生产茶氨酸。
茶氨酸的主要制备途径有: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制备法、植物组织培养法和天然茶氨酸的提取分离法。
1.1化学合成法化学方法合成茶氨酸,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和专利发表,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以下三种:(1)L.谷氨酸加热脱水生成L一吡咯烷酮酸,加铜盐后,与无水乙胺反应,最后进行脱铜反应生产L-茶氨酸。
谷氨酸的吡咯烷酮化法采用无水乙胺(沸点为17℃)为原料,在高压条件下合成茶氨酸,对生产设备、安全性都提出很高要求,且反应时间长。
(2)用N.取代的L.谷氨酸酯的乙胺解反应产生N.取代L.茶氨酸,再脱除保护基获得L一茶氨酸。
茶氨酸的生理功能_制备及应用

茶氨酸的生理功能制备方法及应用宁静1,2李健权1钟兴刚1(1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5;2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系·长沙·410128)摘要: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
本文就国内外有关茶氨酸的生理功能、制备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茶氨酸;生理功能;制备方法;应用Physiological Function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Theanine NING Jing1,2, LI Jian-quan1, ZHONG Xing-gang1(1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410125, China; 2 Tea Science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College, Hunan Agricultu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 China)Abstract: Theanine is a special kind of free amino acid in tea, which is not the constituent of protein, its content has positive relation with tea quality. In this paper, research advances 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theanine in the world were summarized.Key words: Theanin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Prepar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 L-茶氨酸(L-Theanine)最早于1950年酒户弥二郎从日本绿茶中分离得到,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也是茶叶的主要呈味物质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氨酸的生理功能制备方法及应用宁静1,2李健权1钟兴刚1(1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5;2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系·长沙·410128)摘要: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
本文就国内外有关茶氨酸的生理功能、制备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茶氨酸;生理功能;制备方法;应用Physiological Function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Application of TheanineNING Jing1,2, LI Jian-quan1, ZHONG Xing-gang1(1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410125, China; 2 Tea Science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andLandscape College, Hunan Agricultu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Abstract: Theanine is a special kind of free amino acid in tea, which is not the constituent of protein, its content has positive relation with tea quality. In this paper, research advances 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theanine in the world were summarized.Key words: Theanin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Prepar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L-茶氨酸(L-Theanine)最早于1950年酒户弥二郎从日本绿茶中分离得到,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也是茶叶的主要呈味物质之一。
茶氨酸含量直接决定茶叶品质,与绿茶品质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 对红茶与乌龙茶品质与风味的形成也至关重要[1]。
茶氨酸大量存在于茶树中,是一种非蛋白质游离氨基酸, 占干茶总重的1 %~2 % , 占茶树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 %以上[2]。
迄今为止, 仅在茶、茶梅及蕈三种植物中发现这种特殊氨基酸[ 3]。
近年来,茶氨酸的一些特殊生理功能不断被发现,成为茶叶功能成分研究与利用的又一大热点。
1茶氨酸的理化性质茶氨酸属酰胺类化合物,系统命名为N-乙基-γ- L -谷胺酰胺(N- ethyl-γ- L -glatamine),分子结构为: CH3-CH2-CONH-CH2-CH2-CH NH2-COOH。
自然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 型,纯品为白色针状晶体,熔点217~218℃(分解),比旋光度[α]D20 = 0.7°。
茶氨酸极易溶于水(1:216),在茶汤中泡出率达80% ,不溶于乙醇、乙醚。
茶氨酸水溶液呈微酸性,具有焦糖香和类似谷氨酸的鲜爽味,味觉阀值为0.06%,能缓解苦涩味,增加茶汤鲜甜味。
茶氨酸经25%硫酸或6mol/L盐酸水解,可分解为L-谷氨酸和乙胺;与茚三酮反应强烈并呈紫色;易与碱或铜生成淡紫色柱状铜盐[3,4]。
2茶氨酸的生理功能2.1 镇静和松弛神经作用茶叶中含有兴奋作用的咖啡因,但人们饮茶后反而感到轻松、平静,心情舒畅,现已证实主要是茶氨酸的镇静作用。
木村等人[5]研究证明了茶氨酸对咖啡因产生的兴奋有拮抗作用,他测定了咖啡因引起的中枢神经性自发运动量,结果表明咖啡因与茶氨酸同时摄入时对兴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最近,有学者[6]用脑电图仪评价方法进一步确定茶氨酸和咖啡因在几乎相同摩尔浓度的情况下,对咖啡因的刺激作用产生拮抗。
1998 年Kobayashi K 等[7]研究L-茶氨酸对人脑α波释放的影响。
脑波通常分为四种:δ波熟睡时出现、θ波打盹时出现、α波松弛时出现、β波兴奋时出现。
在封闭环境下,25 ℃,照度40LX, 给试验者分别口服水和茶氨酸的水溶液(50~200 mg/ml)1 小时后, 测得服茶氨酸水溶液的实验者,α波出现量显著增加。
证明L-茶氨酸对精神放松作用的效果。
2.2增强学习和记忆功能Terashima等[8]研究发现茶氨酸使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显著增加,而多巴胺是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前体, 是对传达脑神经细胞兴奋起重要作用的物质。
而神经传递物质的变化会影响学习能力、记忆力等。
老鼠服用茶氨酸3~4个月后,学习能力提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要领,对危险环境的记忆力比对照强[9]。
2.3降血压作用Yokogoshi[10]等通过实验证明血压的调节是通过人体中枢及末梢神经系统的递质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的分泌量来实现的。
在服用茶氨酸后, 5-羟色胺在老鼠大脑中的合成减少了,而且增加了其在老鼠大脑中的分解,老鼠体内的5-羟色胺的含量也明显降低。
在给自发性高血压老鼠注射不同剂量的茶氨酸时,血压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的程度与注射的剂量呈正比关系,但茶氨酸的剂量不会影响正常老鼠的血压。
2.4抗肿瘤作用和提高抗癌药物的疗效茶氨酸是谷氨酰胺的衍生物,二者结构相似,而肿瘤细胞的谷氨酰胺代谢比正常细胞活跃得多。
因此,茶氨酸作为谷氨酰胺的竞争物, 通过干扰谷氨酰胺的代谢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11]。
Sadzuka Y[12]等研究了茶氨酸对阿霉素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体外实验发现茶氨酸可抑制阿霉素从埃利希腹水肿瘤细胞中渗出,并且维持了阿霉素在肿瘤组织内的浓度。
此外,注射抗癌药依达素(idarubicin)能降低白细胞和骨髓细胞数,但当与茶氨酸配合使用时,可缓解依达素这种毒性,并促进依达素抗肿瘤作用。
抗癌药毒杀素(doxorubicin)与茶氨酸配合应用时,可抑制M5076卵巢内瘤向肝脏转移[13]。
2.5保护脑神经细胞的作用1995年Nozawa等[14]最早研究发现的:将体外培养的鼠中枢神经细胞暴露于一定浓度的谷氨酸中出现50%的神经细胞死亡,但若加入茶氨酸则死亡明显被抑制。
以后,Kakuka 等[15]在沙土鼠实验中,使它们处于3min脑缺血状态,缺血前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茶氨酸溶剂,结果发现脑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得到明显保护,而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Hirookal 等[16]也发现在鼠慢性青光眼模型中,早期大剂量使用茶氨酸或预处理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显著。
茶氨酸是兴奋性递质谷氨酸的类似物,对谷氨酸受体有竞争保护作用,因此,茶氨酸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可避免由脑缺血所致脑神经细胞死亡[17]。
2.6减肥作用用混有0.028%茶氨酸的饲料喂养小鼠16周后,其体重比对照群有明显减少,腹腔支付减少到对照群的58%,同时血液的中性脂肪及胆固醇含量分别减少32%和15%,肝脏中胆固醇减少28%。
因此,茶叶的减肥作用是茶叶中包括茶氨酸在内的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茶氨酸尤其对减少体内胆固醇有效[18]。
2.7 抗疲劳作用王小雪等[19]研究证明茶氨酸具有抗疲劳作用。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茶氨酸30天,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肝糖原的消耗量,降低运动时血清尿素氮水平;对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
因此,茶氨酸具有抗疲劳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茶氨酸可抑制5-羟色胺分泌,促进儿茶酚胺分泌有关(5-羟色胺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而儿茶酚胺具有兴奋作用)。
2.8 改善经期综合症经期综合症(简称PMS)是女性在月经前3至10日中出现的精神及身体上的不舒适症状。
Juneja等考察了茶氨酸对PMS的改善作用,让24名女性每日服用茶氨酸200mg,两个月后PMS 症状(头痛、腰痛、无力、疲惫、烦躁等)有明显改善[18]。
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2.9 护肝作用浙江大学何普明,用大白鼠作为实验动物研究,结果表明,绿茶的肝功能保护作用最强,把绿茶用各种有机溶剂提取分离显示,起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为黄酮醇糖苷、茶氨酸和水溶性多糖[ 20 ]。
2.10 提高人体免疫力参考消息(2003.4.23)转载一条消息,美国哈佛大学最近完成的一项实验表明,绿茶、乌龙茶与茶制品中含有一类高浓度氨基,能提高人体免疫细胞的工作能力,增强人体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杰克·布科夫斯基在实验中还发现L-茶氨酸能使饮茶者体内的免疫系统血细胞对病菌的反应比饮咖啡者快5倍,茶氨酸在肝脏里分解的产物乙胺还能对付其他病原体,包括寄生虫、病毒和肿瘤[20]。
所以科学家建议,每天喝5杯茶可远离疾病。
3 茶氨酸的制备方法3.1茶叶中茶氨酸提取与分离法(1)特殊试剂沉淀法:采用某些有机或无机试剂与相应氨基酸形成不溶性衍生物的一种分离方法。
茶氨酸与碱式碳酸铜生成淡紫色柱状铜盐,利用此性质可将茶氨酸分离[21]。
传统的提取方法是[22]:茶叶热水浸提→醋酸铅沉淀去除茶汤中的蛋白质、多酚类等→通H2S 去除过剩的铅,氯仿萃取去除咖啡碱→加碱式碳酸铜成盐→过滤→稀硫酸溶解,加入H2S 和适量Ba(OH)2 抽滤去滤渣、浓缩、结晶→天然茶氨酸纯品。
此法步骤长、工序较多,收率较低,还引入Pb2+、Cu2+重金属离子。
茶氨酸铜盐在稀硫酸中溶解度不大,应加入大量稀硫酸,还易造成茶氨酸损失,不适合工业生产。
(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技术是氨基酸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提取方法之一。
茶氨酸作为两性物质,选择适当的pH 值,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分离提取。
但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很少,仅1998 年陈瑛等[23 ]报道了用离子交换法提取茶氨酸,他们选用国产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从茶愈伤组织浸提液中提取茶氨酸。
通过静态、动态实验,对洗脱液的pH、离子强度、样液浓度和流速等因素进行了考察,比较了在不同条件下,树脂对茶氨酸的吸附情况。
结果表明茶氨酸的得率为70%。
离子交换法操作简单,收率高,原料来源充分,价格低廉,对环境最为友好。
但由于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不高,单纯地从茶叶中提取茶氨酸成本很高,但从提取茶多酚后的残留液中再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茶氨酸,是一项很有经济价值的工艺技术。
而且高效可再生的专用交换树脂较缺乏。
(3)膜分离法:膜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绿色和节能技术。
它具有高效、过程基本无相变、可在常温下进行以及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资省、低污染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萧力争等[24]研究报道了用膜技术提取和分离茶氨酸,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Da的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联合来分离与富集儿茶素渣中的茶氨酸,综合得率可达54.05 %, 产品纯度达8.53 %,提高了茶叶深度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