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数学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数学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数学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数学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4页练习答案

解:因为在菱形ABCD中,AC±BD于点O,所以∠AOB=90°.

在Rt△ABO中,OB=√(AB^2-AO^2 )=√(5^2-4^2 )=3(cm).

因为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所以BD=2OB=6cm.

1.1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BC=AB,BC//AD,∴∠B+∠BA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AD=2∠B,∴∠B+2∠B=180°,∴∠B=60°.∵BC=AB,

∴△ABC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的等边三角形).

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D=DC=CB=BA,∴AC±BD,AO=1/2 AC= 1/2×8=4,DO= 1/2 BD= 1/2×6=

3.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AD=√(AO2+DO2)=√(42+32)=5.∴菱形ABCD的周长为

4AD=4×5=20.

3.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D=AB,AC±BD,DO=BO,∴△ABD是等腰三角形,∴AO是等腰△ABD低边BD上的高,中线,也是∠DAB的平分线,∴AC平分∠BAD.

同理可证AC平分∠BCD,BD平分∠ABC和∠ADC.

4.解:有4个等腰三角形和4个直角三角形.

第7页练习答案

解,所画菱形AB-CD如图1-1-32所示,使对角线AC=6cm,BD=4cm.

1.21.证明:在□ABCD中,AD//BC,∴∠EAO=∠FCO(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AO=CO.在△AOE和△COF中,

∴△AOE≌△COF(ASA),∴AE=CF.∵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EF±AC,∴四边形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OB=OD.又∵点E,F,G,H,分别是OA,OB,OC,OD 的中点,

∴OE=1/2OA,OG=1/2 OG,OF= 1/2 OB,OH= 1/2 OD,∴OE=OG,OF=O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C⊥BD,即EG⊥HF,∴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解:四边形CDC′E是菱形.

证明如下:由题意得,△C′DE≌△CDE.所以∠C′DE=∠CDE,C^' D=CD,CE=C^' E.又因为AD//BC,所以∠C′DE=∠CED,所以∠CDE=∠CED,所以CD=CE(等角对等边),所以CD=CE=C′E=C′D,所以四边形CDC′E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第9页练习答案

1.解:(1)如图1-1-33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1/4×40=10(cm).

∵对角线AC=10cm,∴AB=BC=AC,∴△ABC是等边三角形,∴∠B=∠BAC=∠ACB=60°.

∵AD//BC,∴∠BAD+∠B=180°,∴∠BAD=180°-∠B=180°-60°=120°,∴∠BCD=∠BAD=120°,∠D=∠B=60°.

(2)如图1-1-34所示,连接BD,交AC于点O,∴AO=1/2 AC= 1/2×10=5(cm).

在Rt△AOB中,∠AOB=90°,由勾股定理,得BO=√(AB^2-AO^2 )=√(〖10〗^2-5^2 )=5√3 (cm),∴BD=2BO=2×5√3=10√3 (cm),∴这个菱形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0√3 cm.

2.证明:在Rt△ABC中,∠ACB=90°,∠BAC=60°,

∴∠B=90°-∠BAC=90°-60°=30°.

∵FD是BC的垂直平分线,∴EB=EC,∴∠ECB=∠B=30°(等边对等角).

∴∠ECA=∠ACB-∠ECB=90°-30°=60°.

在△AEC中,∠EAC+∠ECA+∠AEC=180°,∴∠AEC=180°-∠EAC-∠ECA=180°-60°-60°=60°.

∴△AEC是等边三角形,∴AC=CE.在Rt△BDE中,∠BDE=90°,

∴∠BED=90°-∠B=90°-30°=60°.∴∠AEF=∠BED=60°(对顶角相等).

∵AE=CF,AF=CE,∴AF=AE,

∴△AEF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F=EF,∴AF=EF=CE=AC,∴四边形ACEF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31.证明:(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CD,AB=CB,∠A=∠C.

∵BE=BF,∴AB-BE=CB-BF,即AE=CF.

在△ADE和CDF中,.

(2)∵△ADE≌△CDF,∴DE=DF,∴∠DEF=∠DFE(等边对等角).

2.已知:如图1-1-35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AC和BD是对角线.

求证:S菱形ABCD=1/2 AC?BD.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O=CO,BO=DO.∴

S△AOB=S△AOD=S△BOC=S△COD=1/2 AO.BO.

∴S菱形ABCD=4×1/2 AO?BO= 1/2×2AO?2BO=1/2 AC?BD.

3.解:在菱形ABCD中,AC⊥BD,∴∠AOB=90°,AO= 1/2 AC= 1/2×16=8,BO= 1/2 BD= 1/2×12=6.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AO^2+BO^2 )=√(8^2+6^2 )=10.

∵S菱形ABCD=1/2 AC?BD= 1/2×16×12=96,

又∵DH⊥AB,∴S菱形ABCD=AB?DH,

∴96=AB?DH,即96=10DH,DH=9.6.

∴菱形ABCD的高DH为9.6.

4.证明:∵点E,F,G,H分别是AB,CD,AC,BD,的中点,∴GF是△ADC的中位线,EH是△ABD的中位线,∴GF//AD,GF=1/2 AD,EH//AD,EH=1/2AD,

∴GF//EH,GF=EH,∴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FH是△BDC的中位线,∴FH=1/2 BC.

又∵AD=BC,∴GF=FH,∴平行四边形EGFH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5.略

第13页练习答案

解:在矩形ABCD中,AO=4,BD=AC=2AO=8.因为∠BA=90°,所以在Rt△BAD中,由勾股定理,得AD=√(BD^2-AB^2 )=√(8^2-6^2 )=2√7.

所以BD与AD的长分别为8与2√7.

1.4

1.解:如图1-2-33所示,设这个矩形为ABCD,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OA=OB=3.在△AOB中,∠OAB=∠OBA=45°,于是∠AOB=90°,AB=√(OB^2+OA^2 )=3√2,同理AD=3√2,所以BC=AD=3√2 AB=DC=3√2

所以这个矩形的各边长都是3√2.

2.解:如图1-2-34所示,

设这个矩形AB-CD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C=BD=15,∴AO=1/2AC=7.5,BO=1/2 BD=7.5,∴OA=OB,

∴△AOB是等边三角形,∴AB=7.5.

3.解:四边形ADCE是菱形.

证明如下:在Rt△ABC中,∠ACB=90°,D为AB的中点,∴CD=1/2 AB,AD= 1/2 AB,

∴AD=CD.∵AE//CD,CE//AD,∴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又∵AD=CD,∴平行四边形ADCE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已知:如图1-2-35所示,

在△ABC中,BO为AC边上的中线,BO=1/2 AC.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如图1-2-35所示,延长BO到D,使BO=DO,连接AD,CD.

∵AO=CO,BO=DO,∴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第16页练习答案

证明:∵四边形ABCDS是平行四边形,∴AB=DC.

∵M是AD的中点,∴AM=DM.又∵MB=MC,∴△ABM≌△DCM(SSS),

∴∠A=∠D.又∵AB//DC,∴∠A+∠D=180°,∴∠A=∠D=90°.

∴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51.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是直角三角形,即∠BAC=90°时,四边形ABEC是矩形.

2.解:四边形ACBD是矩形.证明如下:如图1-2-36所示.

∵CD//MN,∴∠2=∠4.∵BD平分∠ABN,∴∠1=∠4,∴∠1=∠2,∴OB=OD(等角对等边).同理可证OB=OC,∴OC=OD.∵O是AB的中点,∴OA=OB,

∴四边形ACB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BC平分∠ABM,∴∠3=1/2∠ABM.∵BD平分∠ABN,∴∠1= 1/2∠ABN.

∵∠ABM+∠ABN=180°,∴2∠3+2∠1=180°,∴∠3+∠1=90°,即∠CBD=90°.

∴平行四边形ACBD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解:做法如下:如图1-2-37所示,

(1)连接AC,BD;

(2)过A,C两点分别作EF//BD,GH//BD;

(3)同法作FG//AC,EH//AH,与EF,GH交于四个点E,F,G,H,则矩形EFGH即为所求,且S矩形EFGH=2S菱形ABCD.

第18页练习答案

证明:∵四边形ABCD是由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D和CBD组成,

∴AB=AD=CD=BC,∴四边形ABD和CBD组成,∴AB=AD=CD=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M,N分别是BC和AD的中点,∴DN=1/2 AD,BM= 1/2 BC,∴DN=BM.∵BN=DM,

∴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

∴∠DBN=1/2∠ABD= 1/2×60°=30°,∠DBM=60°,∴∠NBM=∠DBN+∠DBM=30°+60°=90.

∴平行四边形BMDN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61.解:在矩形ABCD中,AC=BD=4,∠ABC=90°,∠ACB=30°,∴AB= 1/2 AC= 1/2×4=

2.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AC^2-AB^2 )=√(4^2-2^2 )=2√

3.

∴S矩形ABCD=BC?AB=2√3×2=4√3.

2.解:在矩形ABCD中,∠BAD=90°,即∠BAE+∠EAD=90°.

∵∠EAD=3∠BAE,∴∠BAE+3∠BAE=90°,∠BAE=22.5°.

∴∠EAD=3∠BAE=3×22.5°=67.5°.∵AE⊥BO,∴∠AEB=90°,∴∠BAE+∠ABE=90°,即22.5°+∠ABE=90°,∴∠ABE=67.5°.

∵AC=BC,OA=1/2 AC,OB= 1/2 BD,∴OA=OB,∴∠OAB=∠ABE=67.5°.

∵∠EAO+∠BAE=∠OAB,∴∠EAO=∠OAB-∠BAE=67.5°-22.5°=45°.

3.证明:∵D是BC的中点,∴BD=CD.

∵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AE//BC,AE=BD,ED=AB(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E=CD.

∵AE//CD,∴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AB=AC,∴ED=AC,∴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解: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得到的图形如图1-2-38所示.

折痕为EF,则AE=CE,EF垂直平分AC,连接AC交EF于点O,在矩形ABCD中,∠B=90°,BC=8cm,设CE=x cm,则AE=x cm,BE=BC-CE=(8-x)cm.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AB2+BE2,X2=62+(8-x)2,解得x=25/2,即EC=25/4cm.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AB^2+BC^2 )=√(6^2+8^2 )=10cm.

∴OC=1/2=AC=1/2×10=5cm.

∵EF⊥AC,∴∠EOC=90°.在Rt△EOC中,由勾股定理,得

EO2=EC2-OC2,EO=√(EO^2-OC^2 )=√((25/4)^2-5^2 )=15/4 cm,∴折痕EF=2EO=2× 15/4=15/2 cm. ※5.解:如图1-2-39所示,

连接PO.S矩形ABCD=AB.BC=3×4=12.在Rt△ABC中,AC=B√(AB2+BC2)=√(32+42)=5.又因为

AC=BD,AO= 1/2 AC,DC= 1/2 BD,

所以AO=DO=5/2.所以S△AOD=S△APO+S△POD= 1/2 AO.PE+ 1/2 DO?PE= 1/2 AO(PE+PE)

=1/2×5/2 (PE+PE)=5/4 (PE+PE).又因为S△AOD= 1/4 S矩形ABCD= 1/4×12=3,所以5/4 (PE+PE)=3,解得PE+PE= 12/5.

第21页练习答案

1.解: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四个,以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也有四个,所以共有八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ADF≌△ABF,△DCF≌△BCF,△ADC≌△ABC.

以△ADF≌ABF为例加以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DAF=∠BAF.∵AF=AF,∴△ADF≌ABF(SAS).

1.71.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为想x cm,则x2+x2=22,解得x=√2,即正方形的边长为√2 cm.

2.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CB=90°,AB=BC=DC.

∵△CBE是等边三角形,∴BE=EC=CB,∠EBC=∠ECB=60°.

∴∠ABE=30°.

∴AB=BE,

∴∠AEB=BAE=(180°-∠ABE)/2=(180°-30°)/2=75°.

3.证明:如图1-3-24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D,∠BAD=∠D=90°,AB=DA.

∵PD=QC,

∴AP=DQ

∴△ABP≌△DAQ.

∴BP=AQ,∠1=∠2.

∵∠2+∠3=90°,

∴∠1+∠3=90°,

即BP⊥AQ.

※4.解:过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任意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即可将正方形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部分.答案不唯一,如图1-3-25所以方法仅供参考.

第24页练习答案

答案:满足对角线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或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满足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或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证明结论如下:

(1)对角线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2)已知:如图1-3-7(1)多事,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是对角线,且AC⊥B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C平分BD.

又∵AC⊥BD,∴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AB=A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已知,如图1-3-7(4)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A=90°.

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90°,∴四边形ABCD是矩形.

又AB=BC,∴矩形ABCD是正方形.

1.81.答案: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已知:如图1-3-7(3)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是对角线,且AC=DC.

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

又∵AB=BA,BD=AC,∴△ABD≌△BAC(SSS).∴∠DAB=∠CBA.

又∵AD//bc,∴∠dab+∠cba=180°.∴∠DAB=∠CBA=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2.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B,AD//CB,

∴∠ADF=∠CBE.

在△ADF和=∠CBE中,

∴△ADF≌△CBE(SAS),

∴AF=CF,∠AFD=∠CEB.

∵∠AFD+∠AFE=180°,∠CEB+∠CEF=180°,

∴∠AFE=∠CEF(等角的补角相等).

∴AF//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D=AB,

∴∠ADF=∠ABE.

在△AFD和AEB中,

∴△AFD≌△AEB(SAS).

∴AF=AE,

∴四边形AECF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解: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在正方形ABCD中,AB=BC=CD=AD,∠A=∠B=∠C=∠D=90°.

因为AE=BF=CG=DH,所以AB-AE=BC-BF=CD-CG=AD-DH,

即BE=CF=DG=AH.

所以△AEH≌△BFE≌△CGF≌△DHG(SAS),所以∠AEH,HE=EF=FG=GH.所以四边形EFGH 是菱形.

因为∠AEH+∠AHE=90°,

所以∠DHG+∠AHE=90°,

所以∠EHG=90°,所以菱形EFGH是正方形.

4.解: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面积的1/4.

证明如下:重叠部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重叠部分为面积为正方形ABCD面积的1/4,即

S△AOB=S△BOC=S△COD=S△AOD= 1/4S正方形ABCD.

重叠部分为四边形是,如图1-3-26所示.设OA′与AB相交于点E,OC′与BC相交于点F.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OA=OB,∠EAO=∠FBO=45°,AO⊥BD.

又∵∠AOE=90°-∠EOB,∠BOF=90°-∠EOB,

∴∠AOE=∠BOF,

∴△AOE≌△BOF.

∴S△AOE+S△BOE=S△BOE+S△BOE,

∴S△AOB=S四边形EBFO.

又∵S△AOB=1/4 S正方形EBFO.

∴S四边形EBFO=1/4 S正方形ABCD.

第一章复习题

1.解:设该菱形为菱形ABCD,两对角线交于点O,则△AOB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2cm 和4cm,则有勾股定理,得AB=√(OA^2+OB^2 )=√(2^2+4^2 )=2√5 (cm),

即林习惯的边长为2√5 cm.

2.解:由OA=OB=√2/2 AB,可知OA^2+OB^2=AB^2,则∠AOB=90°.

因为OA=OB=OC=OD,所以AC,BD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故四边形ABCD必是正方形.

3.解:不一定是菱形,因为也可能是矩形.

4.已知:如图1-4-20所示,菱形BA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60cm,周长为200cm.求(1)BD的长;(2)菱形的面积.

解:(1)因为菱形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所以AB=1/4×200=50(cm),

AC⊥BD且OA=OC= 1/2 AC= 1/2×60=30(cm),OB=OD.在Rt△AOB中,

OB=√(AB2-AO2)=√(502-302)=40(cm).

所以BD=2OB=80cm.

(2)S菱形ABCD=1/2 AC?BD= 1/2×60×80=2 400(cm^2 ).

5.已知:如图1-4-21所示,在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E,F,P,Q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PQ为正方形.

证明:∵E,Q分别为B,AD的中点,

∴四边形EFPQ为平行四边形.

∵AC=BD,∴EF=EQ.

∴□EFPQ为菱形.

∵AC⊥BD,∴EF⊥EQ.

∴∠QEF=90°.

∴菱形EFPQ是正方形.

6.解∵AC=EC,∴∠CEA=∠CAE.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得AD//BE,

∴∠DAE=∠CEA=∠CAE.

又∠DAC=∠DAE+∠CAE=45°,

∴∠DAE=1/2∠DAC= 1/2×45°=22.5°.

7.解:(1)是正方形,因为对角线相等的菱形必为正方形.

(2)是正方形,因为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四条边也相等.

8.证明:如图1-4-22所示,

∵AD平分∠BAC,∴∠1=∠2.

∵DE//AC,∴∠2=∠3.

∴∠1=∠3.∴AE=DE.

∵DE//AC,DF//AB,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又AE=DE,∴□AEDF是菱形.

9.证明:如图1-4-23所示,

∵BE⊥AC,ME为Rt△BEC的中线,

∴ME=1/2BC.

同理MF=1/2BC,∴ME=MF.

10.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l.求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解:正方形ABCD中,AB=BC,∠B=90°.在Rt△ABC中,AB2+BC2=AC2,2AB2=l2,所以AB=√2/2l.所以正方形的周长

=4AB=4×√2/2 l=2√2 l,S四边形ABCD=AB^2=(√2/2 l)^2=1/2 l^2.

11.证明:∵CP//BD,DP//AC,

∴四边形CODP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

∵OC=1/2 AC,OD= 1/2 BD,∴OC=OD

∴四边形CODP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2.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

∵OA=OC,OB=OD,

又∵AM=BP=CN=DQ,

∴OA-AM=OC-CN,即OM=ON,OB-BP=OD-DQ,即OP=OQ,

∴四边形MPNQ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M+MN+NC=AC,BP+PQ+DQ=BD,

∴MN=PQ,∴四边形MPNQ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3.证明:在Rt△ABC中,∠ACB=90°,CD平分∠ACB,

∴∠FCD=1/2∠ACB=45°.

∵DF⊥AC,∴∠DFC=90°.

在Rt△FCD中,∠FDC=90°-∠FCD=90°-45°=45°,

∴∠FCD=∠FDC,∴FC=FD.

∵DE⊥BC,∴∠DEC=90°.

∴∠DFC=∠FCE=∠DEC=90°.

∴四边形DFCE是矩形(有个三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FC=FD,∴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14.解:由AP=4t cm,CQ=l cm,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DC-CQ=(20-t)cm.

∴DQ=DC-CQ=(20-t)cm.

当四边形APQD是矩形时,则有DQ=AP,

∴20-t=4t,解得t=4

∴当t为4时,三角形APQD是矩形.

15解:△BFD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DB=∠DBC.

∵∠FBD=∠DBC,

∵∠FBD=∠ADB,∴BF=DF.

∴△BFD是等腰三角形.

16.解由题意知,矩形ABCD≌矩形GCDF,

∴AB=FG,BC=GC,AC=FC,

∴△ABC≌△FGC,

∴∠ACB=∠FCG.

∵∠ACB+∠ACD=90°,

∴∠FCG+∠ACD=90°,

即∠ACF=90°.

∵AC=CF,∴△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FC=45°.

17.解不一定,因为还可能是菱形,若要判断这块纱巾是否为正方形,还需要检验对角线是否相等.

18.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DA.

∴∠DAB+∠ABC=180°.

∵AH平分∠DAB,BH,平分∠ABC,

∴∠HAB=1/2∠DAB,∠HBA= 1/2∠ABC.

∴∠HAB+∠HBA=90°.

∴∠H=90°.

同理可证∠F=90°,∠HEF=90°.

∴四边形EFGH是矩形.

19.解:略.提示:如图1-4-24所示图形仅供参考.

第32页练习答案

1.解: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m-1,n,n+1(n>1,且n为整数,)则(n-1)2+n2=(n+1)2.

2.解:∵(3x+2)2=4(x-3)2,

∴9x2+12x+4-4x2+24x-36=0,

∴5x2+36x-32=0.其中二次项系数为5,一次项系数为36,常数项为-32.(答案不唯一)

3.解:设竹竿长为x尺,

则门框宽为(x-4)尺,高为(x-2)尺.由勾股定理,得(x-4)2+(x-2)^2=x2,即x2-12x+20=0. 2.11.解:(1)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m,根据题意,得(x+5)(x+2)=54,即x2+7x-44=0.

设这三个连续整数依次为x,x+1,x+2,根据题意,得x(x+1)+x(x+2)+(x+1)(x+2)=242,即x2+2x-80=0.

2.

(答案不唯一)

根据题意,得x(8-x)=15.

整理,得x2-8x+15=0. 列表:

由表格知x=5.(当x=3时,也满足方程,但不符合实际,故舍去)

答:可用16m长的绳子围城一个15m2的矩形,其次为5m,宽为3m.

3.解:根据题意,得10+2.5t-5t2=5,即2t2-t-2=0. 列表:

所以1

所以1.2

答:他完成规定动作的事假最多不超过1.3s.

第34页练习答案

解:设这五个连续整数第一个数为x,则另外四个数分别为x+1,x+2,x+3,x+4.根据题意,得(x+1)2+(x+2)2+x2=(x+3)2+(x+4)2.

整理,得x2-8x-20=0. 列表:

∴x=-2或x=10.

因此这五个连续整数依次为-2,-1,0,1,2或10,11,12,13,14.

2.2 1.解:设苗圃的宽为xm,则长为(x+2)m.

根据题意,得x(x+2)=120,即x2+2x-120=0.列表:

由表格知x=10.(当x=-12时,也满足方程,但不符合实际情况,故舍去)

答:苗圃的宽为10m,长为12m.

2.解:能.设矩形的长为xm,则宽为(8-x)m.

第37页练习答案

(1)x_1=5+√7,x_2=5-√7.

(2)x_1=7+√57,x_2=7-√57.

(3)x_1=(√13-3)/2,x_2=-(√3+3)/2.

(4)x_1=3+√11,x_2=3-√11.

2.3 1.解:(1)移项,得x2+12x=-25.

配方,得x2+12x+62=-25+36,(x+6)2=11,

即x+6=√11或x+6=-√11. ∴x_1=√11-6,x_2=-√11-6.

(2)配方,得x2+4x+22=10+22,(x+2)2=14,

即x+2=√14 或x2=-√14.

∴x_1=√14-2,x_2=-√14-2.

(3)配方,得x2-6x+(-3)2=11+(-3)2,(x-3)2=20,

即x-3=2√5 或x-3=-2√5.

∴x_1=2√5+3,x_2=-2√5+3.

(4)化简,得x2-9x=-19,

配方,得x2-9x+(-9/2)^2=-19+(-9/2)^2,(x-9/2)^2=5/4,

即x-9/2=√5/2 或x- 9/2=-√5/2,

∴x_1=(9+√5)/2,x_2=(9-√5)/2.

2.解:设道路的宽为xm,根据题意,得(35-x)(26-x)=850.

整理,得x2-61x+(-61/2)2=-60+(-61/2)2.

∴(x-61/2)^2=(3 481)/4.开平方,得x- 61/2=±59/2.

解得x_1=1,x_2=60(不合题意,舍去).

答:道路的宽应为1m.

3.解:设增加69人后,增加的行数,列数都是x,则(x+8)(x+12)=69+8×12. 整理,得x2+20x=69.

配方.得x2+20x+102=69+102.

∴(x+10)2=169.

开平方,得x+10=±13.

解得x_1=3,x_2=-23(不合题意,舍去)

答:增加的行数,列数都是3.

第39页练习答案

解(1)移项,得3x2-9x=-2. 两边同除以3,得x2-3x=-2/3.

配方,得(x-3/2)2=19/12. 开平方,得x-3/2=±√57/6.

∴x_1=(9+√57)/6,x_2=(9-√57)/6.

(2)移项,得2x2-7x=-6. 两边同除以2,得x2-7/2 x=-3.

配方,得(x-7/4)2=1/16. 开平方,得x-7/4=±1/4.

∴x_1=2,x_2=3/2.

(3)移项,得4x2-8x=3. 两边同除以4,得x2-2x=3/4.

配方,得(x-1)2=7/4. 开平方,得x-1=±√7/2.

∴x_1=(2+√7)/2,x_2=(2-√7)/2.

2.4 1.(1)x_1=1,x_2=1/6.(2)x_1=3,x_2=-6/5.

(3)x_1=4,x_2=-13/4.

(4)x_1=(-1+√21)/5,x_2=(-1-√21)/5.

2.解:设共有x只猴子,根据题意,得x=(1/8 x)2+12.解得x1=16,x_2=48.

答:共有16只或48只猴子.

3.

解:如图2-2-4所示,过点Q作QH⊥AB,垂足为H. 设经过ts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则CQ=2tcm,AP=3tcm.

∵四边形ABCD是矩形,∴∠B=∠C=90°.

∵∠QHB=90°,

∴四边形QHBC是矩形,

∴BH=CQ=2t,HQ=BQ=BC=6cm,

∴PH=AB-AP-BH=16-3t-2t=(16-5t)cm.

在Rt△PHQ中,∠PHQ=90°,由勾股定理,得PQ2=PH2+HQ2.

当PQ=10cm时,102=(16-5t)2+62. ∴(16-5t)2=64,

解得t_1=8/5,t_2=24/5,

经检验:t_1=8/5s, t_2=24/5 s时都符合题意,所以当t_1=8/5 s和t_2=24/5 s时,点P和点Q 的距离是10cm.

第43页练习答案

1.解:(1)原方程变形为2x2-7x+5=0,这里a=2,b=-7,c=5,

∵b2-4ab=(-7)^2-4×2×5=9>0,

∴原方程变形为4x2-4x+3=0,

这里a=4,b=-4,c=3,∵b2=-32<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3)原方程变形为4y2-2.4y+0.36=0,这里a=4,b=-2,.4,c=0.36,

∵b2-4ac=(-2.4)2-4×4×0.36=5.76-5.76=0,

∴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解:(1)∵a=2,b=-9,c=8,

∴b2-4ac=(-9)2-4×2×8=17>0,∴x=(9+√17)/4,

即x_1=(9+√17)/4,x_2=(9-√17)/4.

(2)∵a=9,b=6,c=1,∴b2-4ab=36-4×9×1=0,

∴x=(-6±0)/18=-1/3,即x_1=x_2=-1/2.

(3)∵a=16,b=8,c=-3,∴b2-4ac=64-4×16×(-3)=256,

∴x=(-8±√256)/32=(-8±16)/32,即x_1=1/4,x_2=-3/4.

(4)原方程化为x2-3x+5=0.

∵a=1,b=-3,c=5,∴b2-4ac=(-3)2-4×1×5=-11<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3.解:设中间的一条边长为n,则另两条边长分别为n-2和n+2.

由勾股定理,得n2+(n-2)2=(n+2)2,

解得n_1=8,n_2=0(不合题意,舍去).

∴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6,8,10.

2.5 1.解:(1)原方程变形为5x2+x-7=0,

这里a=5,b=1,c=-7,因为b2-4ac=12-4×5×(-7)=141>0,

所以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这里a=25,b=20,c=4.因为b2-4ac=202-4×25×4=0,所以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原方程变形为4x2+3x+1=0,

这里a=4,b=3,c=1,因为b2-4ac=32-4×4×1=-7<0,

2.解:(1)∵a=2,b=-4,c=-1,

∴b2-4ab=16-4×2×(-1)=24>0,

∴x=(-b±√(b^2-4ac))/2a=(4±2√6)/4,

∴x_1=(2+√6)/2,x_2=(2-√6)/2.

(2)5x+2=3x2变形为3x2-5x-2=0.

∵a=3,b-5,c=-2,

∴b2-4ac=25-4×3×(-2)=49>0,

∴x=(-b±√(b2-4ac))/2a=(5±7)/6,

∴x_1=2,x_2=-1/3.

(3)(x-2)(3x-5)=1变形为3x2-11x+9=0.

∵a=3,b=-11,c=9,

∴b2-4ac=121-108=13>0,

∴x=(-b±√(b^2-4ab))/2a=(11±√13)/6.

∴x_1=(11+√13)/6,x_2=(11-√13)/6.

(4)0.2x2+5=3/2 x变形为0.2x2-3/2 x+5=0,

∵a=0.2,b=-3/2,c=5,

∴b2-4ac=(-3/2)2-4×0.2×5=-7/4<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3.解:设门的高为x尺,则宽为(x-6.8)尺.

根据题意,得102=x2+(x-6.8)2

整理,得2x2-13.6x-53.76=0.

解得x_1=9.6,x_2=-2.8(不合题意,舍去).

∴x=9.6.∴x-6.8=2.8.

答:门的高度为9尺6寸,宽为2尺8寸.

4.解设木箱的长为x dm,则宽为(x-5)dm,于是有8x(x-5)=528,

解得x_1=11,x_2=-6(不合题意,舍去).所以x=11.所以x-5=11-5=6.

答:木箱的长为11dm,宽为6dm.

第44页练习答案

解:根据题意,得(16-x)(12-x)=1/2×16×12.

解得x_1=24(不合题意,舍去),x_2=4.

∴x=4,∴图中的x为4.

2.6 1.解设金色纸边的宽是x cm,根据题意,得(90+2x)(40+2x)×72%= 90×40,即x2+65x-350=0,解得x_1=5,x_2=-70(不合题意,舍去).

答:金色纸边的宽是50cm.

2.解:设鸡场的一边(靠墙的一边)长为xm,则另外两边长均为(40-x)/2 m.

(1)若x?(40-x)/2=180,解得x_1=20+2√10(不合题意,舍去),x_2=20-2√10.

∴鸡场的面积能达到180m2.

若x?(40-x)/2=200,解得x_1=x_2=20.

∴鸡场的面积能达到200m2.

(2)若x?(40-x)/2=250,则x2-40x+500=0,方程无实数根.

∴鸡场的面积不能达到250m2.

3.解: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cm,则15?2πR+2πR2=200π,

解得R_1=5,R_2=-0(不合题意,舍去).

∴圆柱底面半径为5 cm.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 班级姓名 第一章证明(二)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6、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证明(二) 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 b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起看看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学生活动)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圆心角? 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90---P93,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圆周角?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 2、在下面空里作一个圆,在同一弧上作一些圆心角及圆周角。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3、默写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并证明。 4、能去掉"同圆或等圆"吗?若把"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性质成立吗? 5、教材92页思考?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证明(二)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AS 、ASA 、HL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2、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三、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三线合一”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5、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两直角边的积=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 五、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与判定 1、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1所示,AO=BO=CO ) 3、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如图2所示,OD=OE=OF)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A C B O 图1 图2 O A C B D E F

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数学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北师大版,初三,九年级数学数学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4页练习答案 解:因为在菱形ABCD中,AC±BD于点O,所以∠AOB=90°. 在Rt△ABO中,OB=√(AB^2-AO^2 )=√(5^2-4^2 )=3(cm). 因为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所以BD=2OB=6cm. 1.1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BC=AB,BC//AD,∴∠B+∠BA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AD=2∠B,∴∠B+2∠B=180°,∴∠B=60°.∵BC=AB, ∴△ABC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的等边三角形). 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D=DC=CB=BA,∴AC±BD,AO=1/2 AC= 1/2×8=4,DO= 1/2 BD= 1/2×6= 3.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AD=√(AO2+DO2)=√(42+32)=5.∴菱形ABCD的周长为 4AD=4×5=20. 3.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D=AB,AC±BD,DO=BO,∴△ABD是等腰三角形,∴AO是等腰△ABD低边BD上的高,中线,也是∠DAB的平分线,∴AC平分∠BAD. 同理可证AC平分∠BCD,BD平分∠ABC和∠ADC. 4.解:有4个等腰三角形和4个直角三角形. 第7页练习答案 解,所画菱形AB-CD如图1-1-32所示,使对角线AC=6cm,BD=4cm. 1.21.证明:在□ABCD中,AD//BC,∴∠EAO=∠FCO(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AO=CO.在△AOE和△COF中, ∴△AOE≌△COF(ASA),∴AE=CF.∵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EF±AC,∴四边形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OB=OD.又∵点E,F,G,H,分别是OA,OB,OC,OD 的中点, ∴OE=1/2OA,OG=1/2 OG,OF= 1/2 OB,OH= 1/2 OD,∴OE=OG,OF=O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C⊥BD,即EG⊥HF,∴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解:四边形CDC′E是菱形. 证明如下:由题意得,△C′DE≌△CDE.所以∠C′DE=∠CDE,C^' D=CD,CE=C^' E.又因为AD//BC,所以∠C′DE=∠CED,所以∠CDE=∠CED,所以CD=CE(等角对等边),所以CD=CE=C′E=C′D,所以四边形CDC′E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第9页练习答案 1.解:(1)如图1-1-33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1/4×40=10(cm).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八下前情回顾)※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 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一个内角为直角 菱形 一组邻边相等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上)数学知识点答案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2020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 1、你能证明它们吗(一)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重点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方法观察法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及过程学生活动一、复习 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2、你会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并把你画的等腰三角形栽剪下来。 3、试用折纸的办法回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二、新课讲解 在《证明(一)》一章中,我们已经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下面的公理和已经证明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w 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 w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w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w 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w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 w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 w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由公理5、3、4、6可容易证明下面的推论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证明过程 已知∠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D,∠B=∠E(已知)∵∠A+∠B+∠C=18°,∠D+∠E+∠F=18°(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C=18°-(∠A+∠B) ∠F=18°-(∠D+∠E) ∠C=∠F(等量代换) BC=EF(已知)△ABC≌△DEF(ASA)这个推论虽然简单,但也应让学生进行证明,以熟悉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为下面的推理证明做准备。 三、议一议 (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已经探索过,这里先让学生尽可能回忆出来,然后再考虑哪些能够立即证明。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叙述为等边对等角。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新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2014年(新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八下前情回顾)※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 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观风海中学九年级期末测试测试题一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5x +3=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 ) A .5 B .-5 C .3 D .-3 2.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与主视图完全相同的几何体是( ) A .圆锥 B .球 C .圆柱 D .长方体 3.已知2是关于x 的方程x 2-3x +a =0的一个解,则a 的值是( ) A . 5 B .4 C .3 D .2 4.(黔西南中考)如图,在菱形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点O ,AO =4,BO =3,则菱形的边长AB 等于( ) A .10 B.7 C .6 D .5 5.如图,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 成为菱形,则可添加的条件是( ) A .AB =CD B .AD =BC C .AB =BC D .AC =BD 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 ≥-1 C .k ≠0 D .k>-1且k≠0 7.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8.下列对正方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B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9.小颖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掷了三次,你认为三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12 B.13 C.14 D.18 10.班上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元旦时,互赠新年贺卡,每两个同学都相互赠送一张,小明统计出全组共互送了90张贺年卡,那么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是多少?设数学兴趣小组人数为x 人,则可列方程为( )

初三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初三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全册精品教案 证明 .你能证明它们吗?3课时 .直角三角形2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课时 .角平分线1课时 你能证明它们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 .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区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即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探索证明的思路与方法。能运用综合法证明问

题. .难点:探究问题的证明思路及方法. .关键:结合实际事例,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寻找证明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 .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给出公理和定理: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延伸. 二、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 证明过程: 已知:∠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B+∠c=180°, ∠D+∠E+∠F=180° ∴∠c=180°- ∠F=180°- 又∵∠A=∠D,∠B=∠E ∴∠c=∠F 又∵Bc=EF ∴△ABc≌△DEF 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随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4页第1,2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 基础作业:P5页习题1.11、2。 你能证明它们吗 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各章知识点汇总

最新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

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 鹏翔教图3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2.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c bx ax (a 、b 、c 为 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 ※把02=++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0)(2 =+m x 的形式> ②公式法 a ac b b x 242-±-= (注意在找ab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

一、填空题 1.一个矩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它的长比宽多8厘米,则矩形的宽x (厘米),应满足方程__________. 2.有一张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桌面,桌面正中间铺有一块垫布,垫布的面积是桌面的面积的21,而桌面四边露出部分宽度相同,如果设四周宽度为x 厘米,则所列一元二次方程是__________. 3.在一块长40 cm ,宽30cm 的矩形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刚好是矩形面积的3 2,则剪下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厘米. 4.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 ,个位上的数字是b ,则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 5.两个连续整数,设其中一个数为n ,则另一个数为__________. 6.两个数之差为5,之积是84,设较小的数是x ,则所列方程为__________. 7.增长率问题经常用的基本关系式: 增长量=原量×__________ 新量=原量×(1+__________) 8.产量由a 千克增长20%,就达到_______千克. 二、选择题 1.用10米长的铁丝围成面积是3平方米的矩形,则其长和宽分别是 A.3米和1米 B.2米和1.5米 C.(5+3)米和(5-3)米 D.米米和21352135-+ 2.如果半径为R 的圆和边长为R +1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则 A.11--=ππR B.1 1-+=ππR §2.5.1 一元二次方程

C.112--+=ππR D.1 12-++=ππR 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4,且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平方和比这个两位数小4,设个位数是x ,则所列方程为 A.x 2+(x +4)2=10(x -4)+x -4 B.x 2+(x +4)2=10x +x +4 C.x 2+(x +4)2=10(x +4)+x -4 D.x 2+(x -4)2=10x +(x -4)-4 4.三个连续偶数,其中两个数的平方和等于第三个数的平方,则这三个数是 A.-2,0,2或6,8,10 B.-2,0,2或-8,-8,-6 C.6,8,10或-8,-8,-6 D.-2,0,2或-8,-8,-6或6,8,10 5.某经济开发区今年一月份工业产值达50亿元,第一季度总产值175亿元,问二、三月份平均每月增长率是多少?设平均每月增长率为百分之x ,则 A.50(1+x )2=175 B.50+50(1+x )2=175 C.50(1+x )+50(1+x )2=175 D.50+50(1+x )+50(1+x )2=175 6.一项工程,甲队做完需要m 天,乙队做完需要n 天,若甲乙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天数为 A.m +n B.21(m +n ) C.mn n m + D.n m mn + 三、请简要说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如右图,某小区规划 在长32米,宽20米的矩形场地ABCD 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3 条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D 平行,一条与AB 平行,其余部分 种草,若使草坪的面积为566米2,问小 路应为多宽?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北师大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证明(二) 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 b

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三线合一 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直角三角形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2c b a =+ 其它性质: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将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常用关系式: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两直角边的积=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 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本答案.doc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本答案【篇一: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计30 分) 1、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三角形的一组是() a.底边长都为15cm 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腰长都为15cm 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边长为12cm 的两个等边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其中一边长为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 底边长为() a.7 b.3 c.7 或3 d.5 3、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 个三角形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a.有两个角是直角 b.有两个角是钝角 c. 有两个角是锐角 d.一个角是钝角,一个角是直角 6、如图1-2,在一次强台风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5m 处折断倒下, 倒 a.10m b.15m c.25m d.30m c b a d 图1-1 图1-2 7、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如果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那么另 外 两个角是锐角③若两直线平行,则内错角相等④三边都相等的三角 形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逆命题正确的有() a.①③ b. ②④ c.①② d.③④ 8、如图1-3(1)在△abc 中,d、e 分别是ab,ac 的中点,将△ ade 沿线段de 向下折叠,得到图形1-3(2),下列关于图(2)的 四个结论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c. △dba 是等腰三角形 d.de ∥bc

e c 图1-3 b c (2)(1)a a.1 b.2 c.3 d.4 b e aa c 图1-4 图1-5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计18 分) 11、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 ③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 其中属于 真命题的是(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2、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为2:5:3 ,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13、把“同角的余交相等”改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为 cd=3 ,则ab 的长度为 15、如图1-7,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绕点b 顺时针方 向旋转能与△cbp? 重合,若pb=3 ,则pp? 的长度为 a p d b d b c c n c a b ? 图1-6 图1-7 图1-8 三、解答题(共 6 小题,计72 分,解答应写过程) a d 图1-9 18、(10 分)已知:如图1-10 ,de 为△abc 的边ab 的垂直平分 线, m d cd 为△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de 交于点d,dm ⊥bc 的延长 线于 点m,dn ⊥ac 于点n,求证:an=bm 。c b 图1-10 d a b 图1-11 20、(12 分)如图1-12 ,在矩形abcd 中,ab=6 ,bc=8 ,将矩形 abcd 沿ce 折叠后,使点 d 恰好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f 处。 【篇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lass=txt> 第一章勾股定理课后练习题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学习目标: ①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 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计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 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如何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来? 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有 。 2. 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 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 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有 对称轴。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图中相等的角有: ③你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 平行四边形 菱形 ?

性质: 证明: 活动二:对比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菱形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的对角线: 活动三:菱形性质的应用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2.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cm,∠ABC=60° 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课效检测: 一、填空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2cm ,16cm ,它的周长等于 ,面积等于 。 (2)菱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比是3:2,菱形的四个内角是 。 (3)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 ,两个相邻的角的度数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 (4)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 cm ,一条对角线长是24 cm ,则它的面积是 。 二、解答题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周长为8cm ,∠BAD=1200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是本节的知识基础。关于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就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条件得到的。 A B C D O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 师 大 版 九 年 级 数 学 知 识 点 汇 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一、平行四边形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3、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面积:S平行四边形=底ⅹ高 二、菱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性质:(1)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两条)。 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面积:S菱形=底ⅹ高;S菱形=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三、矩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性质:(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4)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两条)。 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面积:S矩形=底ⅹ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